经济报道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00:20: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报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经济报道新闻眼探索
人们常说,“眼”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世间万事都有“眼”,有了“眼”事物才有灵气。而经济报道也要有“眼”,那就是“新闻眼”。有了“新闻眼”经济报道才能使受众接受。所谓“新闻眼”指的是一则新闻的主题、红线、灵魂,它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事例、一个观点。它是整个报道思路和整篇新闻文脉交织的枢纽,是新闻作品中的精气神和最为光彩照人的闪光点。有了“新闻眼”,经济报道才会鲜活起来。由于经济报道的专业性较强,目前许多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的经济报道往往存在报道程式化、工作味浓、堆积材料、罗列数据、枯燥乏味、宣传味浓、缺乏高度深度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经济报道缺少“新闻眼”。那么,如何在经济报道的采写中寻找到“新闻眼”?我们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下面就以本人和与别人合作的近年来获奖作品为例作一些分析,与大家共勉。
一、在深入采访中寻找“新闻眼”
“新闻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记者遵循“三贴近”原则,在深入基层的采访中形成的,是记者从大量繁杂的新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这要求记者必须认真转变采访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现场进行扎实细致的采访活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近年来,绍兴与全国一样进行了循环经济的尝试,并随着节能技术的推广,一大批已有的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了一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记者深入到这些企业进行了采访,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如循环经济中的“新美达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用作美佳热电厂脱硫用的碱性水”;绍兴县在印染企业中推广的污水预处理、中水回用、淡碱回收、余热收集、定型机废气净化等清洁生产;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绍兴节能、环保产业,因全球性的节能环保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资源贫乏,但资金丰富的绍兴,产业资本纷纷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集聚。这些素材有的已经作了报道,但我们总感觉,这些零星的报道缺少力度。同时,还有不少素材没有使用过,存放在记者的资料库中。在2009年12月,当时世界气候大会将在歌本哈根举行,减少碳排放将成为当时世界气候大会的主要议题。这时,我们发现,无论是污染企业的整治,节能环保产业的复兴,还是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这一切都源于低碳经济。绍兴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意识到需要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了,像急行军一样在朝着低碳经济方向快速转变。“低碳急行军”成为这些素材的“新闻眼”,有了“新闻眼”,再把这些大量的采访素材分成“三高老企业,减排展新颜”、“节能环保业,乘势扩商机”、“新能源,吹向产业调整集结号”三方面内容来撰写。报道得到了听众的好评,并获得了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重大主题一等奖。事实证明,在经济报道中许多原本毫不相干的素材,如果单独报道,成为一块块豆腐干的报道,影响不大,可听性也差。但经过提炼后,寻找到了“新闻眼”,这些零星的素材变成了一个个连在一起的小故事。像是散落一地的珍珠变成了串在一起的珍珠项链。
二、在小角度中寻找“新闻眼”
一说起经济报道,记者们往往怕题材大而不愿涉及。确实经济报道以大题材为主,要在大题材中找到“新闻眼”,必须将记者的视角“下移”,从细小的生活和变化中寻找到“新闻眼”,激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复杂的经济生产中细微的“沙粒”往往能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深刻提示变化中的时代意义。2010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排放,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经济行为。可是,不少企业主和经济学家将这种经济调整方式与2009年我国政府在歌本哈根向世界减排承诺联系在一起,认为这种减排的承诺不值。一时间,指责声四起。而绍兴产业结构中印染、化工又占了很大比例,成为浙江省关停企业最多的地区,怨言也最多。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的减排承诺进行评述,就事件本身是中央媒体才能驾驭的题材,非我们地方媒体所为。要写好这篇经济报道,选择角度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从生活中的小事件中寻找“新闻眼”,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去新昌采访时,记者发现新昌县空气质量好多了。而过去进入高速公路新昌段,一股刺鼻的臭气扑鼻而来,这股臭气就是新昌众多制药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这一变化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经过深入采访,这一现象正是减排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大的事例在手,记者又深入到企业、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居民家中,进行了采访。通过比较、筛选,最后分别从新昌县、富润印染厂、绍兴清水工程等减排故事入手,并采纳了专家对减排的述评和居民对此的感受,经过反复修改,终于成稿。此稿获得了201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评论二等奖财经大题材,新闻小角度,特别是对于地方媒体而言,更应该如此。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性问题。记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长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才能寻找到“新闻眼”,写出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好新闻。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
在新的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经济工作是全社会的中心。如何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笔者结合在地方电视台的工作实践,谈些粗浅看法。经济报道应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意识。这个全局意识应是立足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这就要求记者要学习、理解并吃透党的经济工作的各项政策,尤其是要掌握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分析和判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把经济报道置于全局的统率之下,并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全局。在采访报道中,记者要做到对经济问题有真知灼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经济运行规律,切中要害,不能人云亦云。例如:你报道一个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你就必须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搞清楚,明白这项改革对整个国有企业有什么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有何切身利益,分析得透彻,言之有物,观众和读者才爱看、爱读,切忌只报道一些现象,或将别人成功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然后照本宣科地发出去,或用电视同期声让他们讲一下,回来甚至连记者都不懂,一古脑地播出去,这样的报道要想产生较大影响是不可能的。纵观我们目前的经济报道,可大致分为六类。
一是新产品、新项目;二是科技成果及应用;三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四是农业生产经验;五是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经济开展的活动;六是产品质量及相关经营的法规。这几项报道内容,在新的条件下,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重要大变化。有些过去被视为重点的报道内容,如企业经营生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不再是经济报道的重点或报道对象。企业生产将由政府行为而变为企业自身的行为。除了个别关系社会民生的企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济都不与民众发生直接关系,也经不起大众的关注,因而不再是报道对象。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最大区别,也对新闻提出新的问题。事实上,现在一部分企业就认识到这一现象,出现不欢迎报道的现象。在笔者工作当中,有时与一些大型企业联系,报道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却屡次遭到婉拒,究其原因,有的是觉得企业经营办法是企业在市场上取胜的法宝,有的企业家,对自己的致胜之道讳莫如深,不置可否;有的则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济效益不错,无需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只是企业自身的行为,除个别有关社会的公益(如产品在某一方面突破性进展对环境的作用等),标志着科技水平和国家的荣誉外,都不再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因而不是新闻关注的对象。继续播出这类稿子,不仅引不起观众的兴趣,降低收视率,而且违反有关经济法规。如不许诱导消费者的广告法;不许利用不正当手段开展竞争的公平竞争法。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不停地反对有偿新闻,却苦于没有真正解决的办法。根本原因是存在有偿新闻滋生的土壤。有偿新闻是新闻在走向市场经济时,新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而造成的。不是记者要拍有偿新闻,而是我们的编辑方针,为有偿新闻提供了场地。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体,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市场经济服务,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无一不是这样。而有些人,就片面的把服务市场经济,服务经济建设简单地理解成为企业服务。新闻不是作为新政策的阐述载体,分析市场趋势,政策信息,引导各个经济实体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方向。而是把电视频道变成企业自我标榜,压低别人,捞取名利的工具。新闻把公正平等的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抛在一边,去与少数企业进行利益交换,造成目前常见的报道中嫌贫爱富现象。这种交换的结果,媒介尽管得到了短期的实惠,却失去了观众,助长了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的歪风。
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着手。报道内容、服务对象的改变,有偿新闻就无生存的土壤。不正源而去治流,无异隔靴搔痒。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新闻报道,根除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才能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如:前段时间某电视台在经济新闻栏目报道了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网上理财,月挣多少钱,不知这个记者是想通过新闻报道宣扬大学生在校可以一心二用,边上学边挣钱还是提倡网上理财?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个人认为,这条新闻给人们带来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于科技开发与推广。应该说在科技走向市场情况下,除了经过实践检验成功的,政策性扶持推广的科技和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外,都应在市场中通过竞争、比较,让用户自己选择。新闻部门没有义务,也不应该对某一项技术加以宣传,尤其是在对于这一技术缺乏了解情况下。关于农业种植经济报道。宣传成功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管理经验,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农业生产因受土地级差、区域气候和种植水平的影响,有很大区别。受土地的限制,共同提高种植水平,增加产量,不仅不会危及其他,相反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个社会。但是在具体地宣传农民丰收经验,致富门路时,我们的一些报道,往往忽视报道对象的局限性、地区性和临时性,把个别经济当作普遍经验来推广。在观众把媒介信息的看法当作政策性宣传的情况下,就会给许多地区和农民带来危害。如一些地区一哄而起的养兔热、养甲鱼热和平原果树种植,造成盲目种养,频频转产,给经济带来损害。新闻报道在此应该承担责任并总结经验教训。如何引导农民种植养殖,帮助他们认识市场规律,介绍市场行情,这本是新闻应该做的,却没有做,同时却在不适当地介绍片面的致富经验。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从法律意义上讲,农民可以因为一篇养殖、种植致富的消息来起诉我们误导并要求赔偿损失。这就如市场条件下股市的报道一样,媒介对股市行情的分析必须注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负”。新闻服务于经济是指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政策(有宣传、推动和纠正调整作用)和广大群众,不是也不能服务于某一部门。关于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经济开展的活动,属于宏观管理范畴,今后仍是报道的重点,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新闻报道某个企业效益高低,仅仅是排列进度表,没有一点实际意义;而企业的经营经验,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有不同类型、门类、产权、规模的企业中,是无法照搬挪用的。正像经济领域由加工、产值向效益、市场转化一样,经济报道内容也应遵循这一轨迹进行调整、改革。现在我们仅仅是从加工生产、产值报道转向效益报道,这远远不够。要想发挥报道的服务引导作用,就要尽快转移到市场动态、趋势和发展方向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过去我们认为是起指导作用的经验报道(主要在经济领域),反而会造成误导或侵犯消费者利益和企业权益。
改革为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开拓了更大的空间,也使新闻机构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新闻宣传不仅要在政治上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在国家法律和市场法规制约下,对社会团体和公民权益负责外,在经济上也担负着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自主权力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使转变服务观念,转换管理机制,而向市场经济体制重新定位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成为摆在新闻机构和新闻报道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又不容延缓的课题
作者:孙晓慧 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
论电视经济深度报道的“点”与“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观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对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浅层次了解,他们不仅需要了解经济生活中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他们还要知道“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将要怎样”。从新闻要素5个W来讲,就是要强化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争议颇多,我个人认为电视深度报道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国外学者公认深度报道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直截了当地说经济深度报道就是让电视观众看了“起劲”、“解渴”、“过瘾”的经济节目。以下是我对经济深度报道的几点认识,以求共勉。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背景资料运用
一件好的经济深度报道除了找准选题,找好报道角度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报道主体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照片等)的搜集和处理。每一条电视新闻不一定都要运用背景资料,而每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却不能没有新闻背景。背景资料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实践证明,经济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集中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疑虑的“难点问题”,一个重要的选题途径便是从大量的,方方面面的背景资料中分析选择。背景资料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具有了解报道对象,有的放矢的作用,使采访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背景资料在增强电视报道情节性方面具有真实感人,展示情理;在情节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济南台大型系列片《′98聚焦3·15——夜过三峡》一片中,运用大量游客在游三峡期间拍摄的资料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游客与旅行团之间交涉场景及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这些背景资料在整个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中,有一段记录二年前重汽集团与济南客车厂签订兼并协议的背景资料,虽然这段带同期录音(掌声和谈话声)的资料镜头只有短短的三十秒,但它在整个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编导用多少文字描述都替代不了的。
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深度报道的同行都会发现一个难题,这就是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已有结果或正在产生结果的“昨日新闻”,对此,文字易表述,画面和声音却难以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同期声虽然可以重述历史,但这种重提往事的同期声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和不足,因此新闻资料运用恰当可以使节目更真实、真传神、更有可视性。但从时间上来看,今天即是昨天的延续,也是昨天的累积。据此摄像机可以摄录昨天在今天留下的痕迹,以此来表现背景和主题。获奖作品《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在表现两家制药厂因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两家企业的市场命运发生了巨变,以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主题时,编导巧妙地用现在进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内容,齐鲁制药厂节衣缩食,增加对新药开发研制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而一墙之隔的济南制药厂却悄无生息,使大量科技人员流失,课题流产,实验室大门紧闭,设备破损严重。随着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编导的意图,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表明,用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手法,运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段,在真实的场景内,可以表现经济深度报道节目中所需要的历史背景。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采访形式
电视经济新闻报道实践
经济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先天具有更容易抓住观众眼球、更容易获得收视率的特点,应该成为媒体参与竞争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主流媒体中的党报党刊、各地电视台的经济新闻报道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笔者拟从新闻规律与经济新闻报道的规律相结合的角度,对经济新闻相关问题进行粗浅的论述,以就教于方家,并希望引起媒体管理者的关注。
一、拓宽视野,用新闻的眼光采写和编发新闻,加大主流媒体经济报道的分量和比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无疑问,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也必须把新闻宣传的中心和重点转移到经济报道上来,利用各自的优势,及时、广泛、全方位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说主要媒体的经济宣传报道不够,除了编排不够突出外,主要是分量不足,比例太小,报道面不宽。报道的重点仍然是停留在党政领导视察企业,使之变相地成为“企业形象展示”。这种浮光掠影式的报道应该改变。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与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紧密相连。生产、流通、金融、科教以及消费等每个领域无不包含着经济二字,而社会上的各种活动都要集中到这个大舞台上来。因此,经济新闻报道首先要依照经济规律去拓宽视野,用发展的眼光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去拓宽经济新闻报道的领域和渠道,把经济报道的对象和范畴扩大到生产、流通、金融、科技、教育、卫生和社区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力度,提高经济新闻的含金量与信息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捕捉新闻事实,采写受众喜听爱看的好新闻。其次是要增加经济报道的比重。报纸、广播、电视分别要有固定的版面、栏目或时段,用于刊发经济类新闻,利用多种报道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以江苏为例,江苏卫视的高收视率主要是依靠《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打的是情感牌。作为GDP全国第二、工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的省份,在当地的主流电视媒体中经济报道比重还远远不够。笔者以为,省级卫视完全可以从经济报道的角度开辟新的竞争阵地,同时也丰富了荧屏。
二、经济新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报道
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也存在弱项,对经济的研究不够,深入市场不够,即使下去采访也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常常是根据领导的意图或某一方面的工作需要了解一些情况,这样组织、采写出来的经济报道往往就形成了一种时间、数字加效果的报道,纯属一种公式化模式,一种例行公事的应付性行为,既没有以大量的生动事实去分析、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也没有潜心地去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当然也就达不到舆论的引导效果。我们分析当前经济新闻报道的不足及弊端的成因,目的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进一步明确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经济新闻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新闻规律,两者之间的综合,主要在于报道组织者的思维综合。金融危机肆虐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与江苏卫视的《江苏新时空》联合推出过一个系列报道《东部机遇》,分别从“品牌立足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国门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抓住刚性需求传统产业夹缝生存”、“研发专利产品避开大路货竞争”等角度报道了东部江苏、浙江的一些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成长的故事,在全球经济一片肃杀中给人启迪和希望。这组报道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报道,即从市场经济初期卖方条件下向如今买方条件转变时,竞争取胜的手段也上升到品牌、国际化、科技创新等更高层次,并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点评,所以就具有说服力、可信度。不熟悉经济的记者在进行动态事件报道时很容易就事论事,而熟悉宏观经济,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记者就会从一个动态事件上看到整体,预见趋势。当成熟的记者不止一次参加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报道活动时,第一反应就会找到全国或全省或某地区的这些数据,找出里面的规律,也许从一篇《从“引资”到“引智”,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加速落户》的经济新闻就会立即出手,而不是单独报道一厂一事;如果是没有长期浸泡在经济一线的记者,突然要写一篇宏观经济分析的文章,往往显得生硬,只有躯干而无血肉,不像熟悉情况的记者那样驾轻就熟,由具体到整体,由点及面一气呵成。这就要求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必须沉下心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思维能力,并在实践中成长。
三、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意识,熟悉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深入生产一线掌握一手材料
经济新闻报道原则遵循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实用性是经济新闻的立足之本;建设性是经济新闻的价值所在;前瞻性体现经济新闻的品质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经济新闻是有关经济领域的新闻报道、实用性是经济新闻的一大特点、受众要求经济新闻能够提供快速、有针对性的服务、经济新闻的实用性,表现在提供信息的有效性上、经济新闻从业者还要为新闻报道提供背景和专业的解读、经济新闻中包含着很多的数据和专业术语、经济新闻,要有批评性,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要对国家中远期的政经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取向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社会问题又往往会引发政治问题、前瞻性是体现经济新闻报道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准确把握产业、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新闻报道记者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等,具体请详见。
经济新闻是有关经济领域的新闻报道。因此,经济新闻具有新闻的一切属性,具有及时性、显著性、趣味性等特点,但同时经济新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比如专业性、权威性。
近几年随着经济新闻报道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经济新闻报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夸大事实,有的甚至用“八卦”新闻的手段,以猜测性报道增加所谓竞争力;有的不惜以失去公平为代价,以一面倒的“尖锐”批评来获得所谓深度。从短期效果来看,这些报道获得了轰动性、爆炸性,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但是事实上,这些报道损害的正是经济新闻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长此以往,当经济新闻不再是“经济新闻”后,受众最终的选择将是“抛弃”。
经济新闻要保持自己的个性特征,吸引受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经济报道的采写者就需要调整思路,在经济新闻报道过程中牢牢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实用性原则、建设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
一、实用性是经济新闻的立足之本
实用性是经济新闻的一大特点。经济新闻的受众,无论是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投资者,还是消费者,当他们阅读、收听、收看一则经济新闻的时候,他们看重的是这则新闻是否能使自己“获益”,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希望能从经济新闻所反应的内容中发现问题,改善管理措施;投资者、消费者希望能从经济新闻中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趋势、行业发展的方向,从而寻找到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的投资、消费决策。换言之,受众要求经济新闻能够提供快速、有针对性的服务,受众希望通过一则或一系列经济新闻,能够对一种经济现象或一件经济事件有一个真的、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并从中获益。《国际金融报》的品牌理念:“上海成就梦想,资讯创造财富”,《21世纪经济报道》的办报主旨“新闻创造价值”其实体现的都是经济新闻的实用性。
区域经济报道新构想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多媒体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经济报道的难点也不少,专业人士觉得报道很业余,普通读者又觉得罗列大量数字的报道太“硬”,铺天盖地的经验报道、成就报道,一个单薄的事实产生无数“经验”,一个发虚的数据写出优秀“成绩”,经济报道往往成为报道量最大、却最难产生精品的“鸡肋”。
但是,对于地处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地市报而言,最激烈的城市化进程还未到高峰期,经济报道潜力巨大,拥有横向融合大经济区与城市群的宽度,向下延伸至区县、乡镇的深度。四川《泸州日报》近年来的采编探索中,走出一条立足本土、放宽视野、稀释宏观、提炼微观的路子。平台策略:党报“言商”创品牌泸州日报社在创办晚报之后,面临着如何差异办报、错位经营的问题。在时政报道同源同质,社会新闻与文体报道转移到晚报做大做强之后,日报选择了经济领域,创刊了《泸州日报•酒城商界》专刊。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泸州本土经济特点而决策的。泸州是一个传统的商贸城市,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各种业态均在迅速发展,升级与洗牌频率较高,报道空间不小。
作为党报的专刊,《酒城商界》创刊之初就大胆“言商”、大声“言商”,开辟“个性商人”栏目,以大篇幅报道让本土企业家纷纷走上一版。之所以用“个性”命名栏目,就是再不能让报道变成企业免费的广告,而把企业家的故事、最有个性的一面以纯粹的新闻报道体现出来。报道刊出以后,产生了两个“想不到”:一个“想不到”的是读者,没想到党报会以这样的方式报道本土企业家,另一个“想不到”的是企业家们,没想到党报会给他们这样一种宣传空间。在报纸引起企业界和读者高度关注之后,静态选题开始向动态选题转向。时值泸州新一轮商圈洗牌之时,《酒城商界》刊出解读性的前瞻报道《酒城商业新版图》,对日益白热化的新旧商圈、核心商圈之争进行报道,并借此展开话题,引发各方评论。在泸州激起了从企业界、消费者到市领导的热切讨论。尤其是身处竞争中的商家,生怕在这种时刻失去发言的“话筒”,纷纷主动表明观点。报纸的本土影响力得以迅速提升。创刊成功,但不能局限于简单地“在商言商”。企业需要宣传,但并不需要赤裸裸的商业宣传;经济需要报道,但也不需要一堆数字加几个生硬的概念把读者打蒙的报道。随后,《酒城商界》在经济报道领域全面拓展,设计了多层次的栏地市报区域经济报道新思路□张涌(泸州日报社,四川泸州646000)者展示自己的风格,扩大报纸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
保持报纸风格稳定性。地方党报要结合自身地域特征和实际情况,研究受众心理,找准报纸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点,给版面立“规矩”,这对于赢得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报纸风格是一个团队运作的综合产物。任何一种设计风格,一定会是团队整体素质的体现,其中渗透着主编、记者、编辑、美编、摄影、排版员等每个人的个性魅力,是诸多个性的组合。要在版面革新上下工夫,根据本土受众群的需要,运用各种版面要素,确立适合自身的版式格调。巧用用本地元素。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地方文化,把地方文化元素应用到版面设计中,可以体现报纸的地方特色。加入当地文化的特质,在版面设计中用好本地文化元素,使报纸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做亮栏目,增添亮色。作为报纸,要想留住读者,一定要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多在版面中突出读者爱看的稿件,增加版面亮点,使之成为视觉中心。积极开展读者感兴趣的栏目,和读者巧妙互动。巧用醒目的栏目标识,或用框线加以突出,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此外,还可以策划活动,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一些恰当的活动策划,设置一定量的贴近民生、民情和民意的栏目,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增强报纸的社会影响力。
在现代传媒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好编辑对信息的选择、对新闻的整合策划功能、对报纸版面的整合,形成有别于新媒体的新闻特点,这无疑是新媒体时代对报纸编辑最直接、最根本的要求。而也只有做到并做好这一点,纸质媒体才有可能办出特色,最大限度地留住读者,在当前多变的传媒环境中拥有一席之地。目体系,陆续开办了访谈报道———《封面访谈》、调查报道———《观察》、经济动态信息———《服务100%》和《维权3.15》等。在策划选题方面提倡不拘一格的“大经济”领域的思路,什么话题热就紧跟什么话题,紧跟什么话题就抓住其在经济领域的落脚点。赋予经济报道深度与热度,一不靠抄文件,二不靠泡会议,一份经济专刊呈现出精、深、细、活的品质。做好经济报道,需要重新定义报纸本身,除了是经济信息的载体外,更是办报文人与企业商人之间的桥梁,文人不再是传统地做文章,商人不再是简单地算算账。两者贴近、相融,就会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策略:走出本土解读本土越是本土的,越是主流的。但以怎样的角度观察、报道本土,决定了经济报道的成败。
从城市区位看,泸州地处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环渝经济圈的交汇地,从产业与节点看,又是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的交汇地,定位于立足四川、依托重庆、拓展滇黔,建设结合部中心城市。所以,《泸州日报》每年都要花大力气推出“他山之石”重头经济报道。这个系列的报道就是让记者走出泸州,在兄弟报社的帮助下,为泸州经济“照镜子”。于是,派出的骨干记者踏访川、滇、黔、渝的各个城市。说是“照镜子”,是因为并不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是针对泸州精心选题。针对市里对经济软环境的要求,选择了以率先公布市级领导干部电话、搞“马上办”的眉山市进行报道,写出了《眉山风暴启示录》;针对泸州面临交通大跨越以后的谋篇布局,选择了与泸州交通区位格局类似的遂宁,写出了《抢跑者遂宁》;针对泸州提出的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选择了泸州毗邻的、同样提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遵义,写出了《转折之城在转折中崛起》……“他山之石”系列最初推出,就在一版大篇幅刊载,当时在泸州引起很大的震动。《泸州日报》在选题策划上,不是把外地成就报道“移植”到本地就了事,而是探索出一种“间谍式”的报道角度,挖掘别人的智慧,推动自己的工作。报道发展到后来,泸州凡是有重要工作推动,市里首先安排《泸州日报》要做“他山之石”报道。
电视经济深度报道探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观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对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浅层次了解,他们不仅需要了解经济生活中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他们还要知道“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将要怎样”。从新闻要素5个W来讲,就是要强化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争议颇多,我个人认为电视深度报道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国外学者公认深度报道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直截了当地说经济深度报道就是让电视观众看了“起劲”、“解渴”、“过瘾”的经济节目。以下是我对经济深度报道的几点认识,以求共勉。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背景资料运用
一件好的经济深度报道除了找准选题,找好报道角度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报道主体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照片等)的搜集和处理。每一条电视新闻不一定都要运用背景资料,而每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却不能没有新闻背景。背景资料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实践证明,经济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集中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疑虑的“难点问题”,一个重要的选题途径便是从大量的,方方面面的背景资料中分析选择。背景资料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具有了解报道对象,有的放矢的作用,使采访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背景资料在增强电视报道情节性方面具有真实感人,展示情理;在情节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济南台大型系列片《′98聚焦3·15——夜过三峡》一片中,运用大量游客在游三峡期间拍摄的资料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游客与旅行团之间交涉场景及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这些背景资料在整个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中,有一段记录二年前重汽集团与济南客车厂签订兼并协议的背景资料,虽然这段带同期录音(掌声和谈话声)的资料镜头只有短短的三十秒,但它在整个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编导用多少文字描述都替代不了的。
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深度报道的同行都会发现一个难题,这就是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已有结果或正在产生结果的“昨日新闻”,对此,文字易表述,画面和声音却难以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同期声虽然可以重述历史,但这种重提往事的同期声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和不足,因此新闻资料运用恰当可以使节目更真实、真传神、更有可视性。但从时间上来看,今天即是昨天的延续,也是昨天的累积。据此摄像机可以摄录昨天在今天留下的痕迹,以此来表现背景和主题。获奖作品《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在表现两家制药厂因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两家企业的市场命运发生了巨变,以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主题时,编导巧妙地用现在进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内容,齐鲁制药厂节衣缩食,增加对新药开发研制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而一墙之隔的济南制药厂却悄无生息,使大量科技人员流失,课题流产,实验室大门紧闭,设备破损严重。随着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编导的意图,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表明,用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手法,运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段,在真实的场景内,可以表现经济深度报道节目中所需要的历史背景。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采访形式
电视新闻经济报道走转改策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近来中央在新闻宣传战线的一项重大举措,广大新闻工作者闻风而动,上高原、下矿井、走边疆、进深山,一大批生动鲜活的新闻,洋溢着泥土的芬芳,裹挟着海岛的风雨,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电视的荧屏里、广播的电波中。各级党委政府对这一活动高度重视,一大批在基层长期得不到重视而又关系到群众实际生活的问题,因为记者的报道而得到了妥善解决。广大读者和观众对“走转改”活动真心拥护、击节称赞。我们有理由相信,“走转改”决不是一项短期的活动,而是我们党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指导性方针,对新闻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闻领域的各条战线,都在以“走转改”为指针来指导工作,传播理论的研究人员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从理论上深入研究“走转改”如何在各类媒体的各种栏目、体裁中的应用问题。本文将着重探讨在电视经济中报道如何加强“走转改”。
一、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中经济报道符合“走转改”的精神实质
“走转改”要求新闻媒体以更扎实的作风,更加注重深入基层,用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和精神食粮,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我国正处于人均GDP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上的普遍规律来看,一些国家在这一阶段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在社会转型中经济利益的调整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国家陷入了长期的社会的动荡和发展停滞。当前,我国仍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内,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凸现,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解决许多深层次矛盾,这涉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主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既为群众所关注,又为政府所重视。这要求新闻媒体能够见微知著,洞若观火,释疑解惑。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又与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息息相关,所以,无论是从电视媒体职责还是从受众需要角度,都需要按照“走转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济新闻报道。其重点是加强经济报道的比重,改进经济报道总体来说枯燥乏味的现状。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62%,虽然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电视从家庭普及率、人均收看时间来看,仍是无可辩驳的第一媒体,是党和政府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主阵地。而当前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的时政、财经类栏目比例明显比较偏低,电视剧、综艺娱乐、婚恋交友等节目比例过高,“泛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可以说,加强和改进财经报道,也是关注现实生活,抑制过度娱乐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当前地方电视台的经济类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单一,一些栏目的文风存在偏差,亟待用“走转改”的措施加以改进
从全国各级电视台的频道栏目设置情况来看,除中央电视台设置了专门的财经频道以外,各卫视经济类栏目比较少,一些不上星的系列频道虽有冠以财经之名的,但实际上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仍以播出电视剧和其他娱乐节目为主,仅辅以少量的股市信息、电视购物等节目。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经济新闻和经济专题栏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势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经济类新闻流于一般性工作报道,内容枯燥。在一些省级卫视地方新闻联播中,经济类新闻还是占一定比重的。一些记者也做到了尽量深入基层,采播了不少来自一线的新闻。但由于经济新闻所报道的事物本身,往往就不像社会新闻、文体新闻那样鲜活灵动,记者如果“改文风”的主动意识不强或新闻业务水准不高,则镜头画面和口播稿件就往往容易流于单调枯燥。当前在经济新闻中还仍然普遍地有把“经济报道”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工作报道”的倾向。具体表现为,许多经济新闻,或罗列数字,或只满足于对“一厂一店”一般性“经验”报道,观察视角也往往是企业视角而非受众视角。而这些一般性工作报道与群众生活关联性差,受众对此的关注度当然也就很低。这都是亟待需要在“走转改”活动中大力加以改进的。
主流新闻媒体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任务论文
一、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提供舆论保障
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主流新闻媒体在提供舆论保障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宏观经济报道是以报道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为主要任务的,如果全社会不能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形成共识的话,政府就无法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或者政策难以推行。就无法保证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在实践中,主流新闻媒体在从事宏观经济报道时应当做到这样几点:首先,对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判断应与中央保持一致。保持一个声音,对内可以安定民心,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舆论环境;对外则利于保持国家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的形象,有利于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不免会有一些波动,新闻媒体应当强化大局意识,理清“波动”的来龙去脉,冷静客观的分析,不要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做出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的错误判断。另外,对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则不能带有炒作的心态,要站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做有建设性的报道。
例如:2005年7月,随着上半年各项重要经济数据的,一场关于中国经济是热、是冷的争论又再度掀起(2003年关于中国经济的“冷热之辨”持续了将近一年)。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自从2000年步入新的增长周期以来,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发展,部分行业过热已有蔓延之势,因此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商品零售价格(RPI)在2004年三季度达到最高值后,已呈下降趋势,同时投资增长也已回落,而部分行业过热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消费又持续低迷,因此,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可以说,两种观点都并非没有依据,那么作为新闻媒体应当怎样报道这场关于中国经济冷热问题的争论呢?又如何作出负责任的判断呢?《瞭望新闻周刊》就这一重大、敏感问题及时推出了一组名为《中国经济趋势研判》(2005年7月4日第27期)的专题报道。从标题上看,“研判”是研究判断的意思,既不是草率的作出定论,又不是罗列各方观点,而刊物的判断模棱两可。“研判”就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研究问题、并作出带有倾向性的,而非绝对的判断。这非常符合《瞭望新闻周刊》的定位,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作为主流权威的新闻周刊,不能避重就轻,要力求作出负责任的、有利于全局的、又不掩盖问题的判断,从而正确引导国内国际舆论。
在专题报道开篇的引文中写道:“……事实上,自从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告别短缺格局后,经济的复杂性便日益显著,人们对于关键时期的关键数据自然也有不同的解读。这之中,既有专家个人立场的原因,也与转型期体制变化、结构变化及经济周期的自然变化复杂交集密不可分。”这段话对于“冷热”之争发生的原因和背景作了交待,告诉读者,由于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关于“冷热”的问题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热中有冷,冷中有热”。从构成专题报道的篇目来看,《中国经济步入温和调整期》、《经济放慢是合理减速》、《历次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组成了专题的主体;另有三篇配文是对持不同观点的权威专家的采访。整组专题一方面将不同的观点和思考呈现给读者,另一方面,主体文章通过对主流学者的深入访谈、对一手资料的精心梳理整合和编辑记者的反复研讨,得出了属于刊物的判断:“新一轮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三年上升期后,目前开始进入温和调整期,虽然当前经济处于一个较为理想的区间,但宏观调控应未雨绸缪,防止未来出现滑坡。”
《中国经济趋势研判》发表之后,其主要文章和观点得到国内外上百家权威媒体的引用,一场关于“冷热”的争论几乎因为它的发表而平息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争论,值得重视的问题和苗头又得到了强调,为经济全局的健康平稳运行作出了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贡献。
二、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预警
报刊经济新闻写作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美国报刊为主,从本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对西方报刊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作了阐述,并将这些特点与中国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我国经济报道能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更快的提高。
【关键词】:中西方、报刊、经济新闻、比较
21世纪正在冲破旧有的时空藩篱,把全球一体化的历史大趋势演进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现实。作为这一划时代进程的显著标志,传播国际化不可估量的起着推进的作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资讯传播,涵盖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革,都将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检验和评价。这或许正是近几年业内人士热衷比较中西新闻事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这个传媒的时代,经济新闻是目前报刊的必备“佳肴”。经济新闻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的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经济新闻在21世纪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
鉴于此,本文将以美国报刊为主,从本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对西方报刊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作出阐述,并将这些特点与中国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所引用的文章都是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其中许多获诸如普利策新闻奖这样的大奖,这些报道对我国的新闻界应当能产生一点启发作用。
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几百年,西方新闻界对经济新闻的写作和报道有着丰富的经验,尽管中西方政治体制、根本经济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千差万别,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深化的现阶段,借鉴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经验,改进我国的经济报道,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从体裁上讲,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主要品种有消息、深度报道、特稿、服务性报道、社论、来信等,与我国经济报道的基本体裁没有很大区别,但在其他方面与我国经济报道却有很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