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学院学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23:23: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警官学院学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培训合作的历史轨迹与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断深化,各种新的社会治理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加强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的警务执法合作和警务协同治理愈发重要。作为粤港澳三地警务执法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警察教育培训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警务执法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广东省开展港澳警察教育培训的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通过回顾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历史轨迹,并梳理其基本逻辑,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宏观上,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国家认同;中观上,要着眼湾区治理,注重警务协同;微观上,要优化培训设计,提升培训实效,以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警务协同治理工作。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历史轨迹;基本逻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全球联系和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大战略和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有力举措,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起了各界关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动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合作发展,同时,还指出要深化湾区社会治理合作,加强粤港澳司法协助,建立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1]。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警务交流合作与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兼具警务交流与教育培训交流的双重属性,深入探究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历史轨迹、基本逻辑,并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不但可以有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警务交流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警务执法合作与警务协同治理能力,服务大湾区社会治理工作,而且还可以为大湾区的教育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拓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历史轨迹
(一)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概况粤港澳三地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在广东省公安厅、香港警务处、澳门司法警察局和治安警察局的大力支持下,广东警官学院、香港警察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和澳门司法警察学校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在粤港澳三地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广东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广东警官学院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港澳警察的教育培训合作,至今已累计承办港澳警察培训班57期,共计1381人,其中,香港警察培训班27期,共计675人;澳门警察培训班30期,共计706人。除“引进来”外,广东警务人员还积极“走出去”,自2005年以来,广东警务人员多次受邀到香港警察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和澳门司法警察学校参加业务培训与交流,广东警官学院与香港警察学院、广东警官学院与澳门保安高校的领导也实现了多次互访,积累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合作关系。总体而言,粤港澳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普通到专业、从相对粗放到不断精细的发展过程[2]。
(二)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特点1..专业性。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始终坚持以警察业务培训为主线,旨在提升粤港澳三地警察的专业性,增强粤港澳大湾区警务协同治理能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重要参与单位,广东警官学院已相继围绕刑事犯罪侦查、交通事故处理、反恐、毒品犯罪侦查、治安等警务专题为港澳警务人员提供教育培训,香港和澳门的警察训练基地也为广东警务人员提供了武力使用训练、侦缉训练等专业性教育培训。2..互动性。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执法环境具有“一国两制三法系”的显著特点,所以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互动性,以增进粤港、粤澳之间的了解与互信,这不仅体现在粤港、粤澳互派警务人员分赴彼此警务训练基地开展教育培训,也体现在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的设置上。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和广东省高铁网络的不断优化,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更加便捷,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之间的互动愈发频繁,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互动性进一步增强。3..持续性。粤港澳三地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愈发紧密。自2005年广东警官学院开始承办港澳警察培训以来,每年基本都保持着上、下半年各举办一期香港港和澳门警察培训班的做法,近年来的澳门警察培训班的期数有所增长,同时,广东警务人员也会定期到香港和澳门两地的警察训练基地进行学习交流,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具备良好的持续性。
公安大学警务化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公安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公安院校学生将来从警的特殊性要求使警务化管理成为必然。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能规范学生的言行、思想、身心,促使他们成才。
关键词:警务化管理;学生;个性发展
一、重视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1警务化管理的意义公安院校是为我国的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作为武装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各个公安院校一定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在各个公安院校在进行日常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务化管理对我国公安院校的长期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提高我国人民警察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1.2警务化管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警务化管理对于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要培养适应时展的预备人民警察,因此他们从入校的那天起就受到警察理念,警察思想的熏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员更能够塑造出学员的警察意识,使他们更能够坚定自己人民警察的立场。实行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始终保持优良的职业作风和保持严格的纪律性,经过长期的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自主的保持自己的纪律性,形成了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警察品格。这是警察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在管理方面的最大的不同点。公安院校有其行业特点,所以在警察院校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在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有时候,学员的个性发展违背了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学员的个性发展服从于院校的警务化管理,要让警务化管理去约束学员的个性发展,没有警务化管理的个性发展,就会使学员失去严明的纪律性,失去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二、正确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的辩证关系
中国法制史研究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法律的制衡来保驾护航。对于法律的研究,法学界一直对中国法制史研究方法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至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到底是史学化还是法学化,很多的专家学者对此都持不同的看法。由于受到法学学科发展的基础较弱的影响,在解读中国传统法制的问题上一直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看法。本文主要探讨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史学化;法学化
中国的大陆法学史虽然建立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由于该领域的学者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入,然而对于法制的研究中出现的有关于史学化和法学化的争议却一直都是各位学者不断争论的话题。所谓史学化和法学化指的是对于法制史研究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的观点。史学化的支持者认为鉴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而今的法律史的研究应该向着史学化的方向发展。而法学化的支持者认为,因为法史的研究向来都在以历史为基础的层面上进行的,所以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应该有历史学者进行研究探索。法制史是在法律的层面上进行历史研究,那么应该以法学的研究方法为主,配上历史的内容资料,来分析历史,研究法制。对于这两种声音存在的时间已经是相当的久了,中国法制史的研究陷入了方法论的困惑已久。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究调查,笔者在此简要谈谈自己对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的看法,希望对于这两种不同看法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滥觞———从大陆到台湾
在早期的法制史的研究中,无论是对通史的研究还是对断代史的研究,都遵循了权威史料优先的原则,这与现在的史学化的法制史研究方法不同,在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的辩证分析法的研究过程中很多的研究成果都以教材的形式被纳入学术领域,这些研究的成果对历史研究的领域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而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中国台湾,对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则更多的秉承民国时期的法律史研究习惯,加强对于近代传统社会的法制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文学上的研究会更加的多一些,这样的研究方法构成了民国法律史学者研究传统法制的基本条件。
二、本质———从结论到方法
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创新思考
【摘要】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法学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极其重要。作为一门理论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举的专门学科,法学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还要求学生在碰到实际问题时要冷静对待、正确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有关法学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模式比较单一,形式化严重,教师教学能力不一,学生从中汲取到的知识较少,自身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高。本文以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寻求法学实践教学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法律不是逻辑的结果,而是经验的积累”,这是著名大法官霍尔姆斯总结的一句话。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就是法科学生法律实务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的必经途径和重要渠道。[1]在当前高校发展背景下法学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尤为突出,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法学专业的教学存在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形式化倾向严重,法学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差等固有弊端。笔者从自身多年从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谈几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能够为同仁们提供一条如何促进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增加,教育方面增加对法学教育的投资,除专门政法类高校外很多综合性大学也开设了法学这门学科,为国家培养法学人才。下面着重讲述一下高校开设法学这门学科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课程设置上的局限。[2]在2011年教育部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全国响应号召兴办起一系列的法学实践实训基地,开设法学专业,招收法学人才等。由于法学所涉及的法条数量多,涉及门类广,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杂。在课程设置上,某些高校缺乏法学课程设置经验,以书面知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计划上,忽略或者轻视法学实践实训课程的设置。往往学生已经到大三了,基础课程几乎进行完毕,还没有进过法院,没有进行过模拟法庭的辩论赛。学生只是靠背诵和老师的讲解机械记忆了开庭的步骤和程序,明确在厅参与人员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对法庭上的程序是陌生的。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学生在初次实习和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不能立即胜任工作,需要在岗“老师”的带领学习才能理解工作内容,开展工作。
二、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创新的几点策略
补充责任在民法理论的适用
摘要:补充责任的理论探讨,源于对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中第三人的介入行为与经营者责任的研究[1]。补充责任作为一种全新的责任形式,和不真正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相比较而言更具多样化。适用于解决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各类利益关系并占有一定的地位和研究价值,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补充责任在我国逐步发展成解决债务债权纠纷等司法问题的合格方法。由于是一种全新的责任形态,各方都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研究整理,在法律规定方面也不相统一。为了将民法理论中的补充责任进行全面化多层次的研究分析,使分散见在各个角落的补充责任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系统性和适用性上实现统一,最终补充完善民事责任体系,从而构思出一整套合理高效的补充责任体制。此文笔者针对民法理论中与补充责任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法律公文规定及相关司法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考意义。
关键词:补充责任;民法理论;适用探讨
民事责任分类研究在我国民事责任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等传统民事责任形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它们的研究性和可挖掘性减弱。相比较而言,对于补充责任及不真正连带责任等的研究成为当下学术界、政法界探讨的热点和焦点。补充责任是由专业人员商定探讨出的一种全新的民事责任形式,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各项权益,它的产生主要是应用于解决责任顺序和责任之间的分担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侵权责任法》上有一系列明确规定,应将有关补充责任的相应条款的适用范围限制在直接侵害人与安全保障义务人处于“不同的责任层次或级别”的场合,并将上述条款中的补充责任限制于“内部关系上的补充性”[2]。简而言之,补充责任能够反映出我国民事责任体系正处在优化重组阶段,其出现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在责任分担中,如果主要责任人不明确无法承担责任时,应该使位于第二顺序的补充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这样能够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因而比按份责任更加灵活自如。补充责任人所犯错误的轻重程度决定了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这种人性化规定避免产生不公平、不正义的结果,保证了社会和谐。另外,补充责任的特定顺序性和补充说明是其闪光之处。
一、补充责任基本理论概述
多年以来,有多位学者对补充责任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者们的观点仅代表了个人观点,也存在着弊端。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后提出,补充责任是指以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或相关人员彼此约定为基础,在追责时,假如主责任人不能及时偿还相应债务时,补充责任人补足一定范围内的债务,可向主责任人追加赔偿的民事责任。补充责任具有多个责任人共存、补充责任与主责任之间内部不划分份额、补充责任承担与法律规定和当事人之间均有联系、承担责任时具有一定顺序、法律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产生补充责任、补充责任人享有追偿权这六方面的特点。从性质方面来看,补充责任是一种牵连性、附条形、非完全性、形式性的民事责任。与连带责任相比较,补充责任中有责任顺序,由主责任人承担第一顺序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相比较,诉讼规则和形式不相同,在主负责人明确的条件下,权利人不能先起诉补充负责人;与按份责任相比较,关于追偿问题,补充责任人可以基于终局责任,享有对主责任人的追偿权。因此,补充责任在民法理论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司法方面,补充责任制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意义重大,体现出了社会公平正义。另外,补充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损害分担机制的发展。可以通过相应保障机制来分散风险、分担损失,推动相应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其他责任形态代替不了的,应发掘补充责任的优越性,并应用到我国的各类关系处理中。
二、补充责任的分类研究探索
高职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研究旨在通过情景教学这一课堂干预,一方面转变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职;听说
1研究背景
1.1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而目前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仍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课前缺乏准备,难以把握需要捕捉的听力目标,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口语教学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有效展开,教师难以有序高效地组织课堂口语活动,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就学生而言,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因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有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分类招生等。由于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差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以上情况,仅靠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改变老师和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这种被动局面,就要从英语学习本身特殊的规律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改变单一的听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1.2情景教学简介
认罪认罚司法实务问题考察和改善路径
摘要:从目前的认罪认罚从宽司法适用情况看,现有执法规范化要求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的办案实际存在不相匹配的情况,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应尽快修改出台符合司法实际的执法规范化标准。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司法适用
一、司法实务中的问题表现
(一)被告人通过上诉拖延诉讼进程
司法实践中,剩余刑罚少于3个月的有期徒刑的罪犯是可以在看守所留所服刑的,因为去监狱服刑是所有被告人都不愿意的。所以,很多被告人在认罪认罚后选择上诉后又撤回上诉的原因便是为了拖延庭审进度,以便最后判决时的剩余刑期能够在3个月之内。据了解,大多数基层检察机关的办理的轻罪认罪认罚案件都存在恶意上诉的情况,其缘由便在于此。[1]
(二)量刑建议不精准
新时代加强法学教育的路径
摘要: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是公安职业与法学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的法学教育,对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提出完善路径。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公安院校;法学教育
人民警察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其执法质量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公安后备人才的培养阵地,公安院校以高水平的法学教育为法治公安建设提供战斗力。
一、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是一种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的是对人的意识的引导,而法学教育所侧重的是对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塑造。从作用的效果上来看,法学教育更能深化公民法治意识,约束公民的行为,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转[2]。从作用机制方面来分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良好实现后才能保障法学教育顺利进行。但是,法学教育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简单延续,实际上当一种行为方式仅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实现时,人们就会考虑采用法治的方式加以弥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深入贯彻国家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的有关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对30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情况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并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网站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总结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提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4年参加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的学校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药科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等30所本、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
加强驻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摘 要:保定是高校云集的历史古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聚了厚重的地域文化。根据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而形成的优秀地域文化可主要整合为诚义文化、红色文化和名城古迹三个模块。推动这些优秀地域文化走进校园,建设有地域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对保定地域文化而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还是开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地域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关键词:地域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 保定
一、引言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中华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也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作为保存、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该也必须勇敢肩负起这一历史责任和使命,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发扬。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基础雄厚,无论从历史文化底蕴,伦理道德意识,还是红色革命文化,保定人保家卫国的侠义英雄故事层出不穷。保定市拥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学院等17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0多万人,在全国地级市中拥有高等院校最多。依托地方丰富的高校资源,推动地域文化走进校园,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保定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地理保定
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西依太行山,东抱白洋淀,与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势,为“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的“通衢之地”。因距北京仅有150公里左右,保定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当初以“保卫大都(即元大都北京),安定天下”而得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保定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保定的城池建设始于战国,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西晋末年的后燕都曾在辖区内建都。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后,保定地位更加凸显,元设保定路,明建保定府,发挥着“联络表里,与卫京师”的重要作用。清朝时期成为直隶省会,在此后200多年间,保定几度成为河北省省会,彰显其作为河北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