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17:37: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集美大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音乐学声乐钢琴综合技能培养探究
摘要:高师声乐方向学生偏重声乐演唱能力的训练,钢琴技术能力一直较为薄弱。毕业生在工作与教学技能大赛中暴露出知识技能结构单一、钢琴综合技能低下等问题。提升声乐方向在校生钢琴技能,使之真正成为会理论、能歌唱、会演奏、能组织各项音乐活动、符合当代多元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是教育者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音乐学;声乐方向;综合技能
在福建省音乐类高考统考中,钢琴并不像声乐那样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考项目,学生进校时也按照考试的专业划分,导致许多学生只注重主修专业而忽视其他的学科。特别是音乐学声乐方向学生,普遍偏重声乐,进校时钢琴基础几乎为零,即便是学习了钢琴基础,仍无法将钢琴弹奏技能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这些薄弱点值得高师音乐教育者反思。
一、高师音乐学声乐方向学生钢琴技能现状审视
钢琴综合技能一是包括学生钢琴基础弹奏能力,二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三是自弹自唱能力。以集美大学音乐学院为例,对2014和2015级音乐学声乐方向的学生(共53人)的钢琴综合技能做了逐一调查,发现如下问题:(一)钢琴演奏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零基础与高考前突击学琴的学生人数占比超过50%。仅有少数几个学生从小习琴并且坚持到参加艺考。大部分学生的钢琴基础是十分薄弱的(见表1)。(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不足。对于钢琴基础薄弱的声乐专业学生来说,即兴伴奏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仅是钢琴演奏技法和键盘熟练程度的问题,还有和声的运用,织体的编配等需要大脑高度运转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大三开始学习即兴伴奏时都表示由于键盘能力的局限性,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的和声编配理论知识在钢琴上充分展示。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在大三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按钢琴方向与非钢琴方向分组,一学年下来许多同学仅仅掌握了一四五级和弦编配的基本模式,织体的运用简单固化,移调转调能力更是非常有限。90%的学生认为是否具备过硬的即兴伴奏能力将直接影响将来的就业[1]。(三)自弹自唱信心不足。本次调查也包括了声乐方向学生对于自弹自唱的认识。多数学生虽然对自弹自唱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自身更擅长于歌唱,钢琴视奏及弹奏技能较差,平时练习自弹自唱的同学几乎为零。集美大学音乐学院近两年顺应“珠江杯”全国高校音教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要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五项全能基本功大赛,对于进校后才接触钢琴的同学来说完整自弹自唱一首歌曲太具挑战性。
二、高师音乐学声乐方向学生钢琴综合技能培养对策
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二十一世纪的到来,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天下仍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根源,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阿富汉、伊拉克上空硝烟未散,沙特爆炸声又响起,这无不提醒我们:没有坚强的国防作后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尊言;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没有人民安宁稳定的生活。国防是民族生死存亡之盾,是国家长治久安之本。因此,既要居安思富,高举发展经济之旗,又要居安思危,磨砺御敌之剑。“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听惯梨园弦管曲,不识旌旗鼙鼓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通过这次美伊战争可以预见,现代战争将打破以往“海、陆、空”三维模式,是一场“海、陆、空、信息、心理”的五维战争,高新技术在未来战争中将占主导地位,掌握高技术的人才是战争的主导者。正如军委主席所深刻指出的:“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因此,巩固国防,加强国防建设,人才是根本。
时代赋予21世纪的军事领域将是全新的内容,迎接新的军事革命的挑战关键在人才。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未来军事领域的竞争,是高新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借助国民教育优势培养军事人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军队中形成被广泛付诸实施。美军共有500多个后备军官训练团在全国近300所地方大学、650所中学分别高有低级和高级军事训练班,培养未来的预备役军官。美国陆军现役部队中25%的将级军官和40%以上校官、尉官毕业于这种训练班。英军利用地方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采取“招进来”“派出去”相结合,一方面直接从地方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招募军官,一方面选送部队学员到地方大学攻读。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到国家作法大体相同,即向地方大学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名额,吸收大学生为部队服务。我军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军官制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军官来源上有共同点。这主要是军事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及世界军事革命大趋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1998年解放军总政治部首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为军队培养干部的试点工作,随后又在全国22所高校展开试点。2002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招收国防生是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由之路,要求到2010年军队的军地通用专业的技术干部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并明确从2001年开始全军依托地方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
我们南京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成立于1955年,领导指挥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省等5省1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其防区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的东南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南京军区部队是一支战功卓著、具有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部队,其前身经历了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等主要发展时期,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在保卫国防、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屡建功劳,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英雄硬六连”、“南京路上好八连”、“鼓浪屿好八连”和“战斗英雄—黄仲虎”、“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好干部—范匡夫”等就是突出的代表。为了始终掌握未来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制胜权,军区党委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升到战略高度,在充分开发利用军队内部人才资源的同时,积极走开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近几年来,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建立依托培养关系,选拔培养国防生,2000年以来共招收选拔国防生近600名,从对首批毕业国防生一年来的跟踪考察看,他们献身国防思想牢固,文化基础扎实,适应部队环境较快,受到基层官兵的广泛好评。目前,地方大学生干部广泛分布在军区部队各种指挥和技术岗位,一大批同志已经成长为本单位、本系统的骨干力量,在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总部招生计划,南京军区今年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5省参加全国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400名国防生,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16个与部队武器装备结合紧密的理工科专业。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定向生。报考国防生必须是参加全国高考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志愿从事国防事业;年龄在20周岁以下(1983年8月31日后出生),身体符合军队院校招收非指挥类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报考成绩须达到或超过报考院校在本地区的录取提档分数线。国防生招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政审、面试和体检与军队院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同步组织,合格者由招生院校根据电子档案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录取后须与高校、军队驻高校选培办签订《国防奖学金协议书》。国防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年享受5000元国防奖学金,除完成正常学业外,还须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完成13门课程500学时左右的军政训练,为培养合格军官奠定基础。经军队和学校同意,国防生可报考本校、军队院校或与南京军区签约的其他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国防生毕业达到培养目标者,根据协议分配到师以下部队指挥或技术岗位工作,在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住房公积金发放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除组织安排或经组织批准外,个人在5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研究
[摘要]基于PDCA理论,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研究,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企业职业体验为例,从策划、实施、检查、措施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管理。从重视团队作用、重视导师的指导、实施过程的实时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PDCA理论;社会实践;过程管理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自1996年国家在高校实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及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参与主体态度不端正。大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是为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奉献社会,在改造现实社会的过程中提升改造自己。而实际情况则不然,不少学生只是为获取学分,将社会实践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来对待。整个实践过程从未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去参与。实践结束后,部分学生东拼西凑实践报告甚至造假等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家长及社会等方面轻视社会实践教育,没有理解实践育人的本质内涵,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认同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出现乱象也就不足为怪。二是内容及形式表面化。大部分高校社会实践多以参观文化景点、红色革命胜地及支教、开展调研等传统的形式为主。出征仪式基本热热闹闹,学生实践过程则应付走完。实践仅停留于参观、调研,少则几天,多则半个月,浅尝辄止,甚至将暑期社会实践当成红色之旅。三是缺乏组织管理保障。首先,高校缺乏保障机制。很多高校虽然有专门划拨的资金,但这对于社会实践的长期开展仍显不足,经常出现学生自筹经费的情况。专业导师指导方面,由于适逢假期,担任实践指导的专业教师人员不够。加上部分导师的指导经验不足,也限制了社会实践的广泛开展,造成大学生实践效果覆盖面窄、效果不佳。其次,缺乏社会实践基地保障。很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地点都是临时去联系,缺乏长期合作、基础扎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从而出现学生实践基地良莠不齐、校方监管不佳、无法达到社会实践预期效果的局面。再次,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出现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变相旅游的现象,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价体系出现了问题。大部分高校对于社会实践只管立项、结题,却没有过程跟踪,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只看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二、PDCA理论分析
交通局公路司司长技术研讨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在全国航海院校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教育活动暨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开幕之际,我代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代表交通部和张春贤部长、翁孟勇副部长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支持本次活动的教育部、大连市政府、各航海院校和有关航运企事业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非常重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20*年就决定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教育部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并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全国航海院校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就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次活动也是航海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具体体现。
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历时28年七下西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时间之早、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活动范围之广泛,堪称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谱写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光辉篇章。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架起了中外友好的桥梁,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0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目前全国水上运输船舶超过21万多艘,净载重量8700多万吨;已经拥有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万箱级集装箱船、30万吨级油轮和大型客货滚装船,现代化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船不久也将投入运营;卫星定位导航、计算机信息采集处理等先进技术在航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近1000个,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航海院校是航海家的摇篮。建国以来,各航海院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0多万名远洋船员和数十万名专门管理人才,航海教育事业为促进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8年交通教育体制改革以后,原上海海运学院、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集美航海学院等院校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并脱离了交通部的直接管理。7年来,尽管这些院校相继更名并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但是各院校为交通事业培养人才的宗旨没有变,并继续为我国航运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交通部一直关心着航海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关注着航海院校的发展。今天,由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宁波大学等5所本科院校和12所高职院校选派航海类专业学生代表,共同参加全国航海院校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是部属院校管理体制调整后首次开展的大规模学习交流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激励广大航海类专业师生弘扬郑和不辱使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就是要大力倡导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时念。希望通过开展这次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热爱航海事业的热情,增强航海类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加强航海类院校间的学习与交流,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航海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综合院校改革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考察,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归纳综合,并将其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作比较分析,揭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共性与特性,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部“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政策的出台,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教师方面的作用得以彰显。纵观近些年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不难看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改革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表现最为活跃。
一、改革认识上逐步趋同
(1)培养模式。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模式形式各异,主要有三种:采用校中院独立设置师范学院的传统方式;整合式“2(平台)+2(模块)”模式;融合式“3+1”模式。由于各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在选择具体培养模式上也不尽相同,如厦门大学是厚基础宽口径的混合培养模式,青岛大学是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培养模式,苏州大学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的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呈现“多课程、精内容、短课时、长学程、重能力”的特点。多数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均由五大模块组成,即教师资格类课程、教育理论必修课程、自主模块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任意选修课程。也有采取改革公共基础课程、重组专业课程、以课程群的方式开设教育类课程和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来实现培养目标。其课程群包括:教育理论课程群、教育技能课程群、教育科研课程群、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群等。还有针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提出设置方案,从课程的功能结构、类型结构、形态结构三方面构建三维立体的教育类课程结构模式。
“苏格拉底”思想影响下艺术教育研究
一、苏哥拉底的“助产术”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承认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苏格拉底自比“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这些知识不是由他人灌输,而是人们原来就具有了,并已在心上各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而已。他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诘问式”的谈话中,有如下特点: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而是由对方回答中引导出其他问题的资料;以谦和的态度发问揭露对方的各种命题和矛盾,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反思当下的艺术教育,多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儿童灌输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理论,比如,比例、透视、构图、色彩原理等等,也有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比赛,以临摹为手段的培训机构等,致使不少学习画画的儿童出现绘画中出现的迎合和模仿,面临失去审美个性、创造性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危险。更因为功利主义价值观仍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成人,屈于经济和名利的压力,孩子便成了模糊的投资对象。借助“诘问式”的谈话人们才能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转变自己的思维,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才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在自然中游戏和体验,启迪心智
卢梭认为,“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大自然中的”。在大自然怀抱里尽情体验可以让儿童获得诗性的智慧和丰润的生命情感,内在的潜能激发巨大的生命力力,推动着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由地创造。记得有一次,我将线描课的地点安排在集美轮机学院的自然环境里,课前有个小男孩发现操场边的一棵大树上有白蚁,一边喊一边跑来向我报告:“老师,那边的大树都被白蚁的窝包围了,我们快去救它啊!”在我的带领和组织下,班里的小朋友都参加到“救树”的行动中。小朋友有的拿着笔盖小心翼翼的扣着树上的泥巴,有的小朋友拿着地上捡的小瓦片狠狠地搓掉一条条长长的泥巴窝,嘴里还不停地说:“看你往哪怕跑,我把你和你的窝砸的稀巴烂”,还有小朋友把水往白蚁爬的位置浇灌,嘴里不停模仿战斗机、炸弹、飞机、救护车发出的声音,一场救树的“战争”轰轰烈烈地打响了。一会儿下来,打了胜战的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蛋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救助”主题的故事伴随着沙沙沙的作画声,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而真切的救助场景跃然纸上,有的小朋友画出拯救世界的英雄战斗场面;有的小朋友描绘了森林着火,人们子弟兵勇敢救火的场景,就连叔叔腋下露出一撮长长的黑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的小朋友描绘扶老人过马路,路上发生交通事故120救护车送伤员去医院的画面……“关怀”在此的救助画面让我感动不已,儿童的生命状态此刻在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的世界中仅用一根画笔就可以自由创造。感叹大自然是真正的老师,孩子们从大自然中和生活的世界里选择他们喜欢的事物当作“模特儿”,当孩子面对疑惑时,我们有责任唤醒他们对自然事物的真切感受,若是有机会和条件,不妨听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诸多的情感语言,这样的体验过程能让孩子们得到自然的启示和美感,远比他们课堂所学的知识,或握住他们的手画一个标准的形体重要得多。
三、转变思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儿童绘画依靠直觉,他们把自身体验的情感融入在艺术创作中,呈现纯真的情感世界,记录着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如果单一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那么难免会忽视儿童认识和观察生活的感受,抑郁儿童心理的早期发育和创造力。只有老师、学生和家长间的地位平等,才可能为创造性地教和学提供了保障,才有利于学生自由、自主地发展。记得有一次,我和四岁半的女儿一起给画的机器人涂色,我让她用彩铅从浅至深给机器人上色,而她要从深至浅画颜色,她告诉我,她的光线从另一边来;我让她用彩铅从左至右给机器人上色,她却要从中间画向周边,她告诉我,她的机器人里面的颜色和外面的颜色不同;我用彩铅从亮部画到暗部再到画出阴影部,让她学我的方法画出立体感,她却说:“我要画的和你不一样,因为我的机器人是七彩的,它在做游戏,到处跑,怎么能有固定的明暗呢?”此时我才明白,艺术是自由的,没有人可以按社会常理去拥有和管控他人的思维啊!儿童作画不是追求成人的承认,也不能具备成年人概念中的形体,是在以一种使自己快乐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世界里的东西,并赋予极大的情感,每个儿童创造艺术作品就像“孕育胎儿”的过程,我们只要“对话+助产”,最后的生成就像瓜熟蒂落的“婴儿”一般自然。
校园人文教育强化措施3篇
第一篇
1人文教育与邻近概念的辨析
笔者在梳理文献中发现,诸多文献对于人文教育、德育、素质教育三词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文献中出现三词混用的情况枚不胜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这三个词语有共通之处,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这三个词均带有时代意义,从其提出的先后顺序可排列为:德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后面一词在使用时通常被无限扩充内涵,因此常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概念不清、使用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因此厘清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人文教育尤为重要。
1.1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概念的内涵较为丰富,但是从现代公民教育特征上讲,它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意识形态、理想模式等。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具体应表现为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奋发向上的进取意识、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操和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等。①而“人文教育”从其性质上来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它首先是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而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社会、哲学和艺术教育等;其次,是人文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目标。
1.2人文教育与德育
高校体育术科教学指导浅析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期刊学术专著和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体育术科学法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前沿水平。2问卷调查法针对集美大学体育术科学法及其指导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别为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向体育术科教师发放问卷20份和向2011级学生发放问卷300份,以此调查术科教师在2011级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3访谈法访谈主要是如何提高体育术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术科技能,在我国高校现有的师资条件下。以此调查集美大学部分专家教授及学生,以了解国内有关体育术科教学和学法指导的最新成果,并有效地结合问卷进行综合分析、概括抽象得出结论。
2结果分析
1师生对术科学法及学法指导的认识术科学法指导是转变教学观念的突破口。调查表明教师对于体育术科学法指导不太了解的有50.0%,认为非常了解的仅有6%。而学生分别有28.1%认为比较了解和67%认为一般了解。正如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然而教师和学生在术科学法指导上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其原因有可能是,体育术科学法指导提出的时间较短,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接触,同样学生对于学法指导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偏差。因而,教师的再学习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当前教育的改革,应当从早前的“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转变。2获得学法指导的途径目前关于体育术科学法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而且不系统。调查表明,教师中有60%认为平时获取关于体育术科学法指导的资料比较少,而认为非常多的教师仅有4.5%。这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对术科学习方法的研究及其指导研究成果比较欠缺的现状是一致的。由此可看出,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教师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同样也制约了教师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获取术科学法指导的途径中,82.0%的教师认为通过自己摸索探讨,57.0%的认为通过体育教师的传授比较多,通过网络搜索的教师则有47.0%之多,而40.0%的教师认为在图书馆查阅报刊资料获得的途径比较少,这表明大部分教师是通过自身平时的教学实践来总结经验获取学法指导,而对相关资料和理论知识深入研究却较少。再次,教师间的教学经验相互交流缺乏,这也是导致教学中学法指导的单一化的原因。与教师获得学法指导途径相比,学生则更多依赖于互联网和自我摸索探讨,在调查中分别占75.2%和52.8%,而通过传统的图书馆查阅期刊资料获取途径的有38.8%。这一现象表明学生掌握学法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查阅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然而,目前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途径认同普遍较低,学生之间同样存在与教师相同的现象,即相互之间的交流的非常缺乏。这就表明教师在体育术科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的紧迫性和必要性。3术科教学中教师运用学法指导的现状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学法指导的主要途径。体育术科课堂内的学法指导是教师指导学生培养观察力以及学会分析错误动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掌握观察、分析和评价动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应用因人而异的辅助手段和方法,并加强学生自身对动作要领、动作关键的理解。从而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掌握动作质量得到改进和提高。在调查中,认为在讲解传授技术动作占用的时间比较多的有56.0%的教师,认为传授理论知识的时间一般的有62.0%的教师,68.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如何学习进行指导的次数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和教学的能力占用时间比较多。但是在此问题的看法上学生相对分散化,其中,出现与教师认为的情况相差甚远,只有43%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如何学习进行指导的次数比较多,这就说明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待学法指导方面更加的认真、切实。同时,认为进行课外练习指导的次数比较少有82.0%的教师,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已经比较重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对动作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但是仍需加强对学生课外如何练习的指导。4学法指导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4.1学法指导应用的效果在术科教学中,应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统一。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集体与个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法。在授课形式上,强调以教师精讲、引导、激发下的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练为主,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自练、自评、自发的能力;学习方法上,应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变封闭型课堂为开放型课堂。术科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学生能力,将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计划、措施落实到每次课中,努力提高术科教学质量。调查显示,有60.0%的教师认为在术科教学中运用学法指导的效果一般,而认为比较好的只有25.0%。相比之下,学生分别是42.5%和40.0%。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产生的分歧,可能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更加高一些。这说明有待提升体育教师在术科教学中运用学法指导的影响和效果。4.2影响教师有效进行体育术科学法指导的因素体育术科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是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的过程。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离开了任何一方就无教学可谈。在教学中,只有通过授予学生如何学,并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再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探知识本源,求知识归宿”才能得以实现。当然影响教师有效地进行体育术科学法指导因素是多方面的,多数体育术科教师认为:正确理解学法指导的内涵对于有效的进行体育术科学法指导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学生的看法相对较分散,但相同之处就是多数的老师和学生已经意识到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做到教师与学生正确和深入理解学法指导的内涵,学生贯彻老师指导、自觉学习锻炼以及巩固技术是教师有效的进行体育术科学法指导的关键。4.3提高术科学习效果的途径首先,术科教师应该逐步意识并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和专项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其次,在学生个体差异方面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和资质的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贴近教学目标,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锻炼方法,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多学习理论知识并加强实践能力,努力创造积极向上教学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得到进一步全面发展。
3结语
如今体育教学中运用术科学法指导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术科学法作用的重要性,在大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中已经得到了共识。但对术科学法指导内涵的了解不够深入,教师相互间的交流、专题的研究较少,主要依靠自己摸索探讨获得。因此,术科教师应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对体育术科学法及其指导的研究。同时,体育术科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寓学法指导于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法指导这一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真正理解学法及其指导的内涵,有效地、有目的地运用学法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术科学法,使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的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体育术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使学生在完成大学体育课程后获得终生体育技能和知识。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思辨能力研究
【摘要】我们将学生学习商务英语过程中思考辨别能力称为思辨能力,这是学生一种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提高阅读能力并且在实践中加强应用商务英语,有助于学生日后学习与工作,为此,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让学生有清晰、分明的思路,更加准确地分析商务英语相关问题。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思辨能力
我国近些年开展素质教育,而英语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课程。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英语获取相关的信息知识,良好地将英语应用到实践中,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互动。而英语学习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口语水平、写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当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分析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障碍,进而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商务英语概述
商务英语英文为BusinessEnglish,缩写为BE。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成为全球商务活动中重要语言。当前我国很多院校已经设置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也备受学生关注,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师生队伍不断扩大,不过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其中阅读是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商务英语中重要环节未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落实,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商务英语面对全球化经济持续发展现状,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思辨能力。
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计划
按照校党委的部署和集大委综〔2010〕37号关于印发《集美大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讲奉献、谋发展、促和谐、争先锋”为主题,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二)主要目标
1、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做好硕士点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