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15:32: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激励方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习诗歌兴趣激励方式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包含感情,才能生动感人。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较,更能充分的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趣。优秀的诗篇承担者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涵永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光是诗歌就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近体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形式更加自由,是自由诗(新诗)。优美的诗歌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欢。但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初级中学的学生对新诗却很不感兴趣,对新诗的学习很厌倦。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对诗的理解能力是可想而知的。这样是很难捕捉诗人真切的思想感情的,学起来很茫然,久而久之,看到诗歌就头疼。
为什么学生对新诗毫无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考就是指挥棒,中考考什么,什么就是重点。而新诗是不在中考考查范围内的,对于诗歌的考查只限于古诗文填空和近体诗的赏析,所以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应试教育期间,首先教师就对新诗的教学不重视,对于新诗的授课只限于让学生读读,教师分析点拨,根本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很难真正把握诗人寄托在诗中的思想感情。二是要真正体会新诗的感情内涵,捕捉诗人真切的思想感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一见新诗就发愁:诗人这是想抒发什么感情呢?根本打不开诗人心灵的大门。究其原因,长期以来,新诗就成了被师生遗忘的角落,根本没有发出它那耀眼的光芒,成了被尘土掩盖的珍珠。如今素质教育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因为初中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十七课二十三首,占全套教材课文总数的十分之一,与过去任何一套教材相比,这套教材对新诗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新诗的能力刻不容缓。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准确的捕捉诗人的思想感情呢?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诗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兴趣的培养在于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诗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读诗的能力。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呢?这与朗读的好处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朗读一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加深对诗的理解,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诗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这样看来,只要注重朗读训练就有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而且从学生本身来看,朗读也是他们所喜爱的,学生喜欢朗读继而也会喜欢所朗读的内容。这样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所有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在师生面前一展自己的朗读水平,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对诗的兴趣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但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针对这一情况,朗读可四个阶段进行,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第一阶段是:学生自行朗读诗歌,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这一阶段的要求是能流畅朗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学生只要多读几遍,这样要求不难达到。效果检查可在自习课在小组内进行,由小组长负责让每个学生达到这一要求。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放手人学生自主完成,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初步整体感知诗的内容,把握诗的意象,为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把握诗的感情打下基础。在所有学生达到第一阶段的要求后,教师给学生讲解朗读的技巧,例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停顿等,告诉学生要做到这些必须理解诗的内容为前提,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读诗要读出感情来。感情是可以读出来的,因为有一位表演艺术家说,人的喜怒哀乐,连最微妙的情绪,都能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表达的精确细腻,毫无二致。朗读,就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文章作者的感情。至于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要告诉学生,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语句的意蕴,深深受到文章的感染,这样作者的感情会在朗读中自热而然的流露出来,就像泉水流出泉眼。然后指导学生进一步去研读作者所处的年代,诗的写作背景,诗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朗读中,感知诗的形象,深入的感受诗的意境,深切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朗读才能读出准确的感情。学生喜欢朗读为使朗读读出感情,他们会很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内容,把握感情。对于内容教师只能进行关键性的点拨,不宜多讲,否则面面俱到会使整首诗索然无味,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这首诗,要指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时间,学生自然会联想到一九三八年祖国所遭受的一切,从而很容易知道诗中的“鸟”表面上说的是自然之鸟,但实际却另有所指,象征那深情热爱祖国这片土地的一代诗人;而诗中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我们也不能落得太实,而要加以虚化,领会其背后的象征意义,那这首诗的主题显然是爱国,但全诗没出现过一次有关爱国的字样,却充分传达出诗人热爱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时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灌输知识的地位,从而失去了对诗歌的兴趣,而现在以朗读为核心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了读出感情,学生会主动去深入理解诗的形象、诗的内容,在探讨中把握诗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带着兴趣完全主动的去学习,自然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反而一个小小的有关诗的内容、诗的感情的发现会让他们兴奋不已,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第二阶段是课堂朗读大展示:在这一阶段尽量让每个学生得到朗读的机会,不点名,谁想展示就展示。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活跃。再是做好点评T作,一名学生朗读完后,学生踊跃发言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指出该生的优缺点,让他加强不足方面的训练,这样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诗的内容及感情的把握,点评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键处教师进行点拨,如: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是贫穷和苦难,感情忧郁、愤怒,但对祖国是深沉的爱。第三四节写祖国的现状,蒸蒸日上,感情积极高昂同样饱含着对祖国深沉的爱。虽都是对祖国的爱但读起来语调、语速都不一样,教师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讲解了诗的内容,把握了诗的感情。二这是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课堂效果大大提高。
然后听磁带,听名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反复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第三个阶段:师生比赛,作为教师要和学生融为一体,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难光说不练,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露一手,在课堂上和学生朗读比高低,让学生做评价。在这之前,教师当然要好好准备,努力使自己的朗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再是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不足之处,虚心接受,努力改正,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这一环节学生的气氛再次高涨。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想一试身手。这样环节也不限定人数,尽量给每个学生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提高。第四个阶段:学生和名家大比拼。这需要将学生的朗读录下来,这样才有一个清晰的比较,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自己的水平,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和名家的差别,这样才能有大的提高,而气氛又达到一个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注意不要让名家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给学生多次录音,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进步,教师还要适时教育:熟能生巧,朗读的次数多了,水平也就提高了,要勇于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
激励方式下高等教育论文
一、激励教育的特点
(一)要少,不要多
表扬过多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心理,让学生认为表扬只是对他的敷衍。经常进行表扬对学生的吸引力小,对他们的影响和激励作用也会相应的减弱。
(二)要轻,不要重
要实事求是的表扬,做到点到为止。表扬过大,会使学生产生不真实感,或让学生误会成反话、讽刺等。
(三)要全面,不要片面
剖析企业对知识型职员的激励方式
【摘要】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了企业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主要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生存已不能用简单的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来保证,必须转向依靠创新,而创新必须依靠知识,所以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了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知识型员工,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利用一个样本群体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期能为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提供支持。本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的调查对象为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的典型——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他们所代表的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和激励管理现状。问卷的调查主要集中在深圳、桂林、长沙、郑州、株洲地区的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340份问卷,回收32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05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0%。本项研究的数据分析,使用了SPSS10.0统计软件包。在此使用该统计软件的意义在于,不仅简化了统计工作,提高了效率,而且使研究更全面和深入。
一、企业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方式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与一般的手工操作及体力劳动的工人不同的特征,按照一般管理理论和行为激励理论,对待知识型员工也必须采取以行为激励为主的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型员工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采用积极主动的激励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问卷的设计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型员工四大需求因素即个人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企业及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将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分为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和工作激励四种方式,这些方式又细分为10个子部分,使之能更全面、更具体、更可描述和更可度量。
职校英语老师的激励方式探究论文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角度,分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提出了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激励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然而,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师、生相互抱怨的情况。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无论付出多少,成绩提高不大。学生则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是以学技术为主,至于学不学英语无关紧要,甚至还抱怨教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此,提出一些有关英语教学中使用激励策略的建议。
一、教师激励策略应用的理论依据
1、学习态度
心理学家D.Brown认为态度像人类情感的所有方面一样,在孩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并FL受人类经验中情感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人的自我感觉,以及对别人和事物的感性认识。态度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学习者都能因积极的态度而受益,因消极的态度而受损。D.Brown得出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结论是,消极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就需要了解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谈论中国股票期权激励规则的方式及效益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股票期权,尽管出台了相应的法规,但并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在某些制度上与国外立法还存在差距。笔者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发展股票期权的建议。
关键词:股票期权制激励有效性激励模式
股票期权激励指公司向主要经营者(激励对象)提供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价(行权价)买入固定数量公司股票的选择(股票期权)。在期限内,公司股价上升,经营者可行权获得潜在收益,股价下跌,则经理人丧失这种收益。公司对股票期权的支付是未来的或有支出,只有经理人通过努力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好时才可能支出,而这种状况正是股东所期望的。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五种模式
仪电模式。上海仪电于1997年开始在其下属的上海金陵等四家控股上市公司实施期股奖励计划。仪电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每年在获得基础收入同时,可获得“特殊奖励”,这笔收入以股票形式发放。仪电控股按照奖励的额度,从二级市场购入该上市公司股票,存入集团特定账户。获奖人享有相应的分红、配股权,任职期满后,可出售股票获得收益,也可继续持有股票。
武汉模式。武汉国资公司对其所属的武汉中商等三家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报酬实行年薪制,并将年薪中风险收入的部分折成股票期权授予法定代表人。
剖析中小企业职员激励机制实行方式
【摘要】通过研究中小企业激励机存在的激励机制应用形式化、激励机制的应用缺乏合理的制度支持、照搬照抄大企业的激励模式、激励的“度”不恰当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小企业实现员工有效激励要以人为本、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将激励机制人性化、多系统化和制度化等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加入WTO后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人才竞争的程度会愈演愈烈。外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将以合理和丰厚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吸引大量人才,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这一严峻局面,成为研究的新课题。
一、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中小企业正在积极努力,不断完善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但由于受企业相关不完善体制及企业的自身特点的制约,使目前的激励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激励机制应用形式化。很多中小企业把激励机制与其他种种机制的建立作为重中之重,常常“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实施起来则多以“研究,研究,再研究”将之浮在空中,结果导致不少人才离开企业。
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方式调整与适应透析论文
摘要:文章利用激励理论的相关内容,采用文被法分析目前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体系中体育教师的激励现状,并从“以人为本”的管理角度出发,结合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研究如何进一步调整关于体育教师的激励方式,旨在为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体育教师潜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方式调整适应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人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能,引起了高校体育管理者的极度关注。激励方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能否与体育教师职业特点相适应,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原因主要有三:首先,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其工作态度如何,主要是依靠合适的激励方式来激发其自身内在的追求或需要并赋予活力,使他们产生工作满意感,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其次,体育教师的生活、教学、科研、训练、比赛等行为是指向一定目的物,并总是为有所为而发,也要靠激励来形成。第三,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也只有通过激励的方式才能矫正、保持和延续,并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结合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原则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及任务,对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方式作适当调整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1关于激励的概述
激励一般包括奖励和惩罚两种不同的方式。行为科学认为,奖励是社会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促使人们的行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和内驱力,警戒他人,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川。要研究激励方式,就必须要了解激励的定义,关于激励的解释国内外的学者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将激励描述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坎波尔和普利特查德在1976年解释激励为:“激励必须研究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智力、技能和对任务的理解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制约条件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一个人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性。
实施讨论教学方式激励学生的革新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指导全局性的纲要性文件中,特别推崇倡导某种教学原则和方法,足见意义之不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探索学习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由此看来,合作式的、讨论型的课堂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倍受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重视,我们从1999年秋季开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探索了“开展‘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
何谓“讨论”?《辞海》解释为“探讨寻究,议论得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式”教学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既体现全面性、全体性,又体现差异性。其讨论方式其主要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
一、“讨论式”教学的理性思考
“讨论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是以“合作学习”、“合作探索”、“研讨式教学”为具体形式,随着以高新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影响的不断深入,讨论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回顾人类教育史,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是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倡启发教学,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学思结合策略;“学而时习之”(《论语?述而》),“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的时习温故策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启发思维策略等。南宋杰出的教育家、哲学家朱熹提倡和实践的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书院”,就是典型的“研讨教学模式”;提出的“十大教授法”中的第一条就是“启发式”,第十条则是“讨论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创办的“学园”中采用师生对话教学,重视数学,强调在辩论中学。西伦(H?Thelen)的“小组研究模式”强调“讨论为主,小组教学”。然而,我国受封建统治、殖民统治时间较长,虽然在二十世纪这一百年中,教育观念有过两次大的变革,但近年又受日益激化的升学竞争的影响,这些强调人的价值,强调民主平等,注重人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我国中小学那么时冷时热,那么根本没得到落实。
讨论式教学有厚实的理论根基。首先,认识活动主体说认为: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学生,是具备丰富个性的能动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的展开既要重科学、讲规律,又要重情感、讲创造,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动学习上。把一个班的学生均衡编组,在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各组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互补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其次,团体动力学说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因素,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班组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要使班组、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系统发挥作用。第三,课内师生关系学说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索为主,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交流思想感情,师生所有成员间双向交流(如下图),要达到这种合作交流形式,讨论式教学是首选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
讨论式教学可以激活学生高级认知能力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新概念、新知识的掌握通过高水平的思维加工来达成而不再依赖过多的机械记忆。心理学家克拉克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讨论比不参加讨论的学生能够更成功的获得并保持所学概念。讨论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独立思考和主动发展的最有效方法。教育实验研究表明:讨论可以克服教师单调、枯燥地讲解知识,将知识强加于人的弊端,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彼此交往、合作,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讨论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各种形式的讨论既能尊重具有差异的个体,又能满足面向全体,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讨论能拓展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传统的“授——受”模式无法完成。美国数学科学家教育委员会、数学科学家委员会以及2000年数学科学委员会提出的《人人有份》报告中预示这次数学课程改革要实现七个重大的转变,其中写道“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数学教育正要处理几个困难的转变,这些转变将支配本世纪剩下这段时间的改革过程。”转变之一就是让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去探索,帮助学生表达数学思想,让学生看到许多数学问题不只一个正确答案,提供证据,证明数学是生动的,激动人心的,使学生体验到深入理解和严格推理的重要性,使所有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一点在经济、教育日趋走向世界一体化的今天越来越重要,所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作为了三大教学目的之一;讨论能够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发表意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讨论式教学中,由于很多时候采用了“异质小组讨论”,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了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相互研讨的无限空间,从心理上保证了学生愿参与的可能,从时空上保证了学生能参与的条件,使学生间因原有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差异而对数学问题理解的差异,经过讨论不仅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而且相互启迪,正如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中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有通过讨论式、合作式,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之不断放射出创新的火化。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浅析
摘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进而达到提升高校人才实力、完善高校人才管理体制的效果。当下高校存在激励机制单一、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断层、正负激励不平衡、物质和精神激励不协调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进一步丰富教师激励机制,有效衔接考核与激励两个环节,努力平衡正负激励两个方面,协调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个层面,从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校教师;高等教育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战略。高校的竞争是科研水平和学生教育的竞争,更是高校教师人才队伍的竞争。如何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使教师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力,取得更大的科研和教育成绩,是当下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重中之重。
1何谓激励
激励理论属于管理心理学的范畴,是指通过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来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创造更大的价值。而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则是指高校通过满足教师的薪酬、职位、成就等需要,使其发挥工作积极性,为高校的科研和学生教育创造更高价值的机制。
2为何要激励
企业经营管理激励决策探究
摘要: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始终保持员工的积极状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那么在进行决策是就需要进行具体的甄别与判断。本文从影响企业激励决策的效果因素归纳中做出分析,提出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的优化路径,旨在提升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企业管理;激励决策;优化路径
一、影响企业激励决策的效果因素归纳
(一)物质激励
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选择物质激励的方式为普遍现象,主要包括薪资福利、奖金和其他形式的物质奖励的形式。企业以业绩考核的标准进行物质奖励的方式,其结果明显而突出重点,对于多数企业非常适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由于缺乏过度奖励的目标扩大化,也就导致部分职工对此并未产生过度依赖,那么其激励作用在部分企业中表现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工作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