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13:31: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积极心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以积极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于小学生德育过程,有助于我们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儿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指数,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心理学能为提升小学生德育管理有效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德育审视

目前学校德育现状,学校缺乏的不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是德育开展的实效性。小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儿童的道德成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德育过程中来,意图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1概念

1.1德育。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詹万生先生等推崇广义德育。[1]而檀传宝教授则倾向狭义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笔者也认为德育的核心或基础应该归根于道德教育。至于政治、思想、法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道德教育。1.2学校德育。家庭、社会、学校构成了德育衔接的横向体系,小学、中学、大学延伸至两端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构成了德育衔接的纵向体系。本文主要从小学学校德育视角来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王道俊教授指出,学校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事原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3]1.3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对应,传统心理学侧重的是以“人的各种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是从“坏”到“好”的心理学范畴。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人的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于帮助“普通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从“好”到“更好”的过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

2积极心理学与德育的联系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教学研究

1积极心理学及授课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极大提高,但负面心理却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理论过多关注心理缺陷和问题,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积极心理的重要性,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利用目前心理学领域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有效的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美德、力量以及发展潜力的科学[2]。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心理的各项能力的构建尤其是正向能力的构建,更多的是来自于积极心理理念的引领,而不仅仅是发现并弥补缺陷。心理学不仅是帮助人类解决和处理心理问题及疾病,更应该对人类所具有的优秀心理品质进行发掘和提升,引导人类追寻更为积极、健康、幸福的人生之路。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是对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生活、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的一门科学[3]。1999年,哈佛大学菲利浦•斯通教授首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2006年,其学生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讲授哈佛幸福课(其本质亦为积极心理学),因选修学生爆满而为社会所广泛关注,进而风靡全球。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得以体现,国外尚没有理论记录。哈佛幸福课也是在摸索中逐渐成型的。国内虽有部分高校开始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但至今未成体系。

2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受众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实践证明,该课程在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正如诸多学者所指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教育内容贫乏单调和实施滞后等问题。有研究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令学生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1心理问题导向导致教学目标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常分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4]。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二三级目标中心理问题及疾病的咨询与治疗,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一级目标中的基本心理能力尤其是积极心理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大部分为成长过程中的适应性成长问题,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固然有助于学生心理更快成长和成熟,但是这些适应性成长问题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在困顿中产生深刻体验,通过自我的调节和努力而做出的改变往往更具意义。另外,有些适应性成长问题往往是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将逐渐不再被关注,因而失去应对的必要性。而一味强调心理问题的表现、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则实际上强化了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反而不利于问题解决。2.2讲授法为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为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采取大班制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心理理论的讲授为主,穿插以案例分析。授课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高,从而导致课程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初衷和需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讲课水平和精彩程度,而灌输性的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常常出现教师长篇大论、困顿不堪,学生睡觉、玩手机的沉闷现象。2.3缺乏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以学生评教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科学性。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以该课程的吸引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强调学生是否听得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的学到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是否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体心理品质,而这是传统评教环节无法涉及的。

3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3.1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将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学生将在获得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积极正向潜能的发挥,追求积极幸福体验,这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升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教学方式认为“喜悦、快乐、幸福、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等积极因素是人所固有的力量,当其得到培育和增长,消极方面的力量就能被消除或抑制”[5]。3.2从关注问题转向积极发展。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缺陷和问题,并提出诸多的应对措施和方案,却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很少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积极正面的心理品质和能力。痛苦的反面不是快乐,而仅仅是没有痛苦。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或解决如同其心理素质从水面之下提升到水平面上,而水平面之上的积极、感恩、爱、乐观、幸福、愉悦、希望、潜能等更为广阔、更有价值的心理空间却被极大地忽视掉了。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引入积极正面的心理内容,倡导、激发以及维持学生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3.3由消极传授治疗方法向积极心理体验转变。体验式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组织和方法上的最佳选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都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学生可以进行互动、探讨和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克服传统说教的弊端。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人文关怀探讨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长久以来,心理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更多的是用于诊断和治疗,它更关注人们的消极行为和负面情绪。统计显示,过去的心理学论文更多的涉及焦虑、抑郁、压力、恐惧等生活不幸的方面,而忽视了要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更多心理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学的关怀与指导。20世纪末期,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心理学思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MartinE.P.Seligman倡导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显示平常人也有兴趣去发现有价值的、正确的和使人进步的事物。反映了人类最有效的本能,谁能成功地适应环境并学习技能。虽然有困难,但心理学仍然能解释这类事实,而绝大多数人也过着有目标有尊严的生活”。“积极心理学试图敦促心理学家采用一个更开放更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Seligman先生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提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积极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积极的制度体系的科学,当人们感到生活缺乏价值和意义时,积极心理学促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免于异常状态。”对这些“异常状态”的高度关注过多占据着心理学研究,其结果导致心理学研究陷入了一种缺乏积极特征的模式。希望、智慧、创造、面向未来、勇气、灵性、责任和毅力被忽略了。Seligman先生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基础上,研究狗对电击的反应,发现了习得无助现象,进而提出了习得无助和习得乐观。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普遍存在。当人面临不可控制的情境时,如果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就会放弃努力,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这就是习得无助。而习得乐观也如此,这两个理论的运用对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有效成果。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和乐观(happiness)。研究人员发现,影响人们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原因(如人格特征、社会关系等),另一个是易变化的原因(如社会环境、突发事件等)。也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获得主观幸福感的途径、方式和持久性方面存在差异。另一个重要研究是乐观,可以通过Seligman的测量乐观问卷、归因风格(ASQ)问卷、儿童归因风格(CASQ)问卷测量人的乐观程度。乐观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事件好的方面,让人产生快乐的情绪,有效地抵御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大量事实表明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方法。学校和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关注度较低。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状态,他们就真的不需要老师的关注了吗?事实上是大量职业院校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很少感到幸福。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玩手机、上网、看电视剧、打游戏,学习不积极,卫生习惯差,纪律涣散。心理方面表现出了不够自信、失落感强、偏执、叛逆心理严重等现象。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积极心理学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新视角,提出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加入教学目标中,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提高积极心理情绪的内容加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才。从价值取向上培养正能量并具有积极价值观的学生。形式上,职业院校不再充当“救火员”的角色,转而将重心放在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构建职业教育的积极模式,既要对异常状态的学生进行治疗,又要对正常状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二者平衡,双管齐下。在职业教育中引入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去选择课程内容,提供积极的教学环境,注重让学生体会到幸福感,关注未来,养成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快乐。同时,还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运用积极的心态提高教育的效果,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开展积极的班级文化建设,增加课外辅导活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

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运用到职业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打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凸显出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七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第一课:心理学无处不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一次课,课程的目的是进行心理健康课程团队建设。教学是针对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开展的,他们刚刚跨入校门,来到全新的环境,对周围的同学和校园仍然感到陌生。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关系,引导班级同学相互认识,增加团体凝聚力,增强集体意识。课程的开展从学生的现状入手,让他们把对自己的了解写下来,主动和不认识的同学打招呼,并写下同学的名字,通过bingo、通关游戏让原本不熟悉的学生快速熟悉起来。课程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第二课: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一课,我们的学生也许从来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课程首先从书本的选择题开始,再转到生命中的选择题,激发学生的动机。接下来,在一段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让学生进入回忆,从外在世界逐渐转向内在的体验。最后,让学生写下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再逐次割舍,从内引发思考,思考自己内在真正的需要及其意义。课程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重建,为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做好铺垫。第三课:我的目标我的梦想———目标是梦想的航向。课程的用意是教导学生要面向未来,让学生推动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用“幸福”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期许“心想事成”带来的幸福感。通过一场虚拟的“价值拍卖会”和各式各样的拍卖品,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一场人生的拍卖会。拍卖结束时,有人心想事成,有人满是遗憾,就如同当生命结束时一样。课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把握机会过好自己的人生。第四课:我们的小家——寝室关系。职业院校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的同伴关系,也就是寝室关系。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固的亲情和友情是人们战胜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法宝。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同伴之间的信任感与协作感。通过“盲人”游戏,让扮演盲人的学生明白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帮助的时候,让扮演哑者的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在这个信任之旅的过程中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第五课:学会倾听———倾听的艺术。倾听是人际沟通中最有效的方式,如何有效地倾听,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通过“我说你听”的游戏,让学生明白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效地倾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听懂。倾听有五心,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和应心。第六课:时间管理———管理好时间就管理好了生命。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未将时间当回事,他们总是在游戏、电视剧、网络中荒废度日。课程将时间比喻为银行账户,突出时间无法积蓄也无法失而复得。将生命比喻为格子,过完一年就拿掉一个格子,突出时间的有限性、生命的短暂。教导学生使用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时间管理。第七课:生涯规划———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认识你的生命的彩虹。课程通过霍兰德测试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和自己兴趣、能力、素质更匹配的职业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学习。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人格塑造探讨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地方发挥作用。青少年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积极心理学去干预,帮助他们塑造一个积极的人格,对于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些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一些消极的心态进行矫正,避免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人格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人格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生积极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转变,因此这一阶段的初中生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来发现或者塑造积极人格,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初中阶段,应该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向他们灌输和渗透一些积极健康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他们积极人格的塑造是很重要的。同时,积极人格能够帮助这些初中生们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应对挑战,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更好的享受生活。对于那些消极颓废的思想也能够去除,是初中生们以信心满满的姿态来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方法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探究论文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新近出现的一种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扬弃,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时代精神和需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

Abstract:Asanewtrendofresearchinthewestmodernpsychology,positivepsychologytakessidesagainstthenegativemetaphorofhumannatureinprevailingpsychologywhichlaysparticularstressontheresearchofpathologypsychology.Itemphasizesthepositivesidesofhumannatureandbelievesindevelopinghuman′sinherentpositivepotentialsoastohelppeopletoliveahealthyandhappylife.Positivepsychologyisthehealthydevelopmentofpathologypsychology,whichreflectstherationalreturnofhumannatureandthespiritoftheera.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pathologypsychology;humannature;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本文首先从学科和社会需求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源起的必然性,接着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最后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探究

摘要: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提高困难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有利于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实现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心理脱贫”,达到“扶志”“扶智”的目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校应在保障性基础资助的同时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在个性化发展资助的同时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助力学生储备“心理资本”。通过建立并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信息库,提升学生工作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重视落实在学生中从问题取向转化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咨询模式,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资助育人;高校资助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学生资助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教育现代化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授内容、教学方法等。同样的,高校资助工作也要有现代化的资助理念、资助内容、资助方式。积极心理学核心点在于人文关怀,从积极角度解读人的心理,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通过引导使对象迸发更多内在潜力,可以成为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有益路径。

一、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1],要求切实构建包含“资助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可见随着时展,国家为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探索以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帮助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实现能力提升和心理解困,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始于1998年,在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倡导和推动下,积极心理学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它从积极角度出发,以人的主观体验、人的积极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研究内容,提倡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发现和挖掘人的潜能、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帮助人们获得信心和追求幸福[2]。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探索,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贫困生的“心理脱贫”“思维脱贫”。(一)针对贫困生个体层面,有利于提高困难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流中不难发现,高校贫困生容易对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优势不重视,过多地着眼于自己的家庭经济等原因而自我否定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强调的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个人过去的生活是否能体会到幸福和满足;对个人现在的生活是否能体会到充实与快乐;对个人未来的生活是否能保持乐观与希望。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利于促进他们体验到幸福感、满意感,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从而产生乐观、自信、感恩的人生态度,有利于身心发展。(二)针对资助工作层面,有利于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实现以生为本,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不再停留在保障型的基础资助,而是转向发展型的个性化资助,其强调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3]。大学要发展,关键在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有水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将其引入高校资助工作有利于实现以生为本,实施正面激励教育。第一,在资助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并鼓励其发挥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平等的地位开展正向的激励和引导;第二,通过个性化的资助方案,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和鼓励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综合素质。第三,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德育教育时,以正面为主,使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始终得到积极引导,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三)针对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层面,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心理脱贫”,达到“扶志”“扶智”的目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更要“授之以渔”。积极心理学是帮助学生积累“心理资本”的有益方式,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理念可以给高校资助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提供许多有益的建议和灵感。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使得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成为引导人、关注人、塑造人、成就人的牢固阵地,帮助其早日成长成才,更好地助力其所在家庭脱贫,从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要求。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机结合

查看全文

浅谈积极心理学实现人文关怀

[摘要]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研究领域掀起一场关于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运动,其广泛性、积极性、目的性的独特性质,博得广大心理学界的眼球,并逐渐拓展成为世界性的心理学运动。文章在全面剖析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意识到人文关怀是现阶段国内各大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和新出路,并通过教学案例的引入,对积极心理学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从教育理论向人文关怀转变,努力为师生打造温暖的“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职业院校;人文关怀

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从临床医学领域来看,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是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更多的是对人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的关注。据相关资料显示,传统心理学研究多在压力、抑郁、恐惧、焦虑等不幸生活方面聚集,对社会中心理存在障碍群体的关怀和指导相对较少。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之风逐渐兴起,马丁•塞利格曼作为著名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对人类力量和美德的科学化研究。经研究,积极心理学中对价值性、正确性以及进步性事物的追求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权利,是对人本能的有效反映,帮助且对社会环境和技能进行适应和掌握[1-2]。尽管研究执行难度较大,但其解释方法最为直接,且能够在人们奋斗过程中建立明确的目标。心理学家对待积极心理学往往报以开放和欣赏的态度,认为是激发人类潜能的重要因素。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Seligman以积极主观体验、积极制度体系和积极个体特征对其进行定论,如果人们对生活深感困顿、无意义,积极心理学能够实现对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引导人们独自走出异常状态。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异常状态”始终处于研究核心,但缺点在于剥夺了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性。甚至直接忽视责任、希望、创造、勇气、灵性以及毅力等人性特征。Seligman基于条件反射试验,观察并探究狗对电击的反应,从中得出习得无助现象,习得乐观以对立面形式逐渐显现。该现象除了在动物中出现之外,人类也是该现象的影响者,通常情况下,面对难以调控情境时人类所付诸努力终将归于无力,遂弃之,并衍生出一系列消极性行为和心理,这种现象便被称为习得无助。而习得乐观则继承上述现象特对岸,在治疗抑郁症疾病中两种理论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目前,对于积极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观幸福感和(subjectivewell-being)和乐观(happiness)是两项主要研究内容。其中,人们主观幸福感在获得时容易受一些稳定或者变化原因影响,如,社会关系、人格特征、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环境等等。而对于人乐观程度的测量,可通过问卷形式进行研究,如,归因风格(ASQ)问卷、测量乐观问卷以及儿童归因风格(CASQ)问卷[3-4]。乐观是人们对事物积极性一面的深度挖掘,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避免焦虑、抑郁或者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侵扰。

2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分析

心理问题在学生中较为常见,是病发的主要群益之一。据相关机构调查研究发现,20000名职业院校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不达标,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将近32%左右,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占28%、3.5%和0.5。另一份资料显示青年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占总人数的12%~29%,而30%~60%学生因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业,最终提出退学申请,各类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时的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随之升高。由于受不同教育环境、教育阶段以及教育境遇的影响,学生在心理特征上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主要包括以下集中: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勇于表现自我、善于交往、渴望独立;严重的厌学心理;强烈的自卑感以及缺乏自信心。上述心理问题在学生情感、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择业心理、个性心理等方面均有所体现[5]。(1)情感心理问题:学生情感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一方面,青年时期学生面临择业问题容易在情绪上产生波动,激动、兴奋、悲观、愤怒均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高强度情绪。另一方面,缺乏周围人、事、环境等的关注。国外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当下社会环境中,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的学生不在少数,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此外,学生不具备承受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的能力,在压力持续剧增状态下情感状态一度濒临崩溃。(2)人际交往问题:同学、老师以及家长是学生主要人际交往范围,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交往对象为异性时,对爱情和友谊的界限划分过于模糊,容易受到感情上的伤害;②学生由高中过渡至大学以后,对老师的依赖感难以一时之间摆脱,若在处理某些问题时,教师存在不恰当行为时,则容易引起学生不满甚至做出过激行为;③学生不远参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将情感和社会关系寄托于虚拟化的网络世界,热衷于在网络中寻找“知己”,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严重忽视,使得学生实际人际圈范围逐渐缩小,并在他人心中留下心理障碍的形象。(3)学习心理问题:厌学是最常见的一种学生心理问题,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多为下下策,对学习生涯缺乏明确的目标,对所选专业的兴趣程度不高,学习过程中容易表现出不自信状态,难以从学习中收获更多乐趣和知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不愉快心理情绪在学生内心大量积压。(4)择业心理问题:中职学校教育目标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主,这也是学生自身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伴随有一些矛盾心态,如,紧张、兴奋或者等,容易产生依赖、焦虑、退缩等不良心理状态。一方面,学生出于对学历和专业的顾虑,惧怕自身没有与本科院校学生竞争的优势和能力,因而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在自我剖析过程中过于片面,在具体择业过程中多以体面且待遇好的工作为目标,导致产生一些思维定式。(5)个性心理问题:学生往往认为在学习和就业道路上,自己所扮演角色为失败者,在理想追求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精神萎靡不振,思想落后,不思进取,态度散漫。另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意识严重匮乏,对家人的依赖性较大,不具备适应激烈竞争市场的能力,容易滋生严重的精神依赖。

查看全文

积极心理学融入美术课堂策略

摘要: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很容易被各种负面的情绪所影响,出现消极心理,从而影响健康成长。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意义谈起,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具休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很容易被各种负面的情绪所影响,从而出现消极心理。而积极心理学能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本文探讨将积极心理学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简述

积极心理学,是由塞利格曼(Seligman)和克希克兹米海利(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1月提出的。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这三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与美术课堂教学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意识等,让学生保持对学科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兴趣,并实现快乐学习。第二,有利于解决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重点关注了个体自我潜能的发挥以及其获得幸福生活、有效参与社会等内容,为学校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视野,其不仅指向问题心理学,更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和有效地预防问题。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心理学的积极取向,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第四,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积极心理学的渗透,更有助于完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丰富课堂教学的路径体系,规范各个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规律和组织方式,全面保障各个学科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