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13:1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急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内科急救患者急救认识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的生命遭到急重症、内部创伤或中毒等威胁时,医生所采取的入院前急救治疗的医学行为[1]。有学者调查,随着社会发展化学物品的应用,生活习惯的改变,急诊发生率急剧增加,并急诊死亡率也随之不断攀升,甚至高达5%-20%[2]。急诊疾病的特点为,病情复杂难辨,发展速度迅猛,病发死亡率高。故而院前急救措施一定要迅速及时并且安全合理,如若不然则有可能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是患者死亡[3]。分析患者院前急救的方式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就成了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恢复率的重要手段。本课题选取了620例内科急救患者进行论证分析,以期提高内科急救的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以往实施院前急救的患者620例,其中脑血管疾病患者17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34例,昏迷患者138例,其他疾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急救患者320例,女性急救患者32例,男女比例持平。由于患者病种不同,故而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在其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临床研究及观察,以下将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急救分析。
1.2方法
根据观察需要院方自行设计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种等先关信息在内的院前急救观察表。根据620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登记,以便医疗研究。现以昏迷患者为例进行观察分析。昏迷是一种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下降,一般呈现睡眠状态,生命体特征存在,但是对外界刺激并无反应,不能随外界的召唤而苏醒。在患者昏迷时对其进行立时救治,防止病情的恶化或因救治不及时而产生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去除患者上呼吸道堵塞物,如食物残渣及分泌物等,一避免患者窒息。如患者呼吸停止则给予患者使用简易呼吸机,以保证患者的生命体特征。急救时要对患者进行血压、血氧、以及呼吸、心率等常规项目的检测,患者心跳停止则进行简易治疗以期心率复苏。除昏迷患者外其他患者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进行不同急救方式。基本急救原则如下;快速掌握患者的病发原因,给予患者初步的病症诊断,以便采用有效的急救方法。观察患者的反应变化,并在鉴定患者病种时,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进行相关的有效治疗,以此维持患者的生命体特征。若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则可根据情况给予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按压或气管插管等心脏急救措施。最后在移动患者时,要注意防止患者的管道脱落。
急救培训论文:当代护士的急救能力训练解析
本文作者:陆爱琼工作单位: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邀请医生参与培训,分组训练,各组人员不断轮换角色,探讨最佳配合方案,然后反复练习,直至考核合格,每天培训Zh,共50次。评价方法由培训考核小组进行培训前、培训后考核。理论考核培训前后进行相同内容、相同难度急救理论知识测试。单项技术操作考核包含徒手心肺复苏、紧急吸氧、简易呼吸囊使用、紧急输液、心电监护、吸痰六项急救操作技能,每项总分100分。考核分值为六项操作平均分,大于等于90分以上为合格。综合能力考核根据模拟现场,山考核组提出险情,对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抢救配合能力、应变能力、应急流程执行能力进行考核。根据《综合考核测评标准》由培训员、护理部技术操作考核人员及配合医生点评打分,配合护士互评计的方式进行考核,总分100分。考核分值大于等于90分以上为合格。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培训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业务学习从以前的一个人讲:改变为现在人人参与,促进护士的主观能动和创新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分阶段培训解决了科内训练对象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层次不均的矛盾,既能照顾低年资护士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的迫切需要,又解决了中、高级护士急需掌握新业务、新技术操作能力的愿望,接受训练后,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急救意识明显增强,急救配合能力大幅度提高,明确抢救流程,各层次护士均能有效配合抢救。整合操作演练将常见各种急重症抢救流程中的所有项目和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抢救中各项操作的轻重、缓急将原来的多个抢救流程整合为2一3个操作流程,形成新的护理路径,进行培训。如整合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路径:A护士负责吸氧、吸痰、上呼吸机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操作:B护士负责静脉输液、抽血、导尿术,及术前准备,C护士负责实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测、对外联络及书写护理记录。在培训中及实际工作中,护士在操作前进行综合评估,遵循操作原则和顺序整合准备(摆放)物品,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充分考虑先后缓急顺序);减少护士反复评估患者、多次洗手(记录)、来回走动准备物品的时间;同时对完成操作的时间有一定的约束,有利于护士时间观念的形成。规范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培训使护士的理论知识、单项护理操作操作水平以及对各种急救药品、抢救仪器的熟悉程序明显提高,通过情景模拟整合操作演练,使护士明确急救时各自岗位的准确定位和职责。保证急救时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缩短抢救时间,成功率明显提高。提高护士应变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当病人心脏骤停发生时,如果能早期准确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国外有文献报道;院内抢救成功率始终保持在15%左右,临床护士常不能实行有效的复苏。大量实践证明:对心跳、呼吸骤停,如果4min内进行有效CPR,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而n,成功率仅为4%,IOmin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可能更小。对于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最短时间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救治,才能掌握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结果表明:全科各阶层护士经专科训练后,各项急救技能及抢救综合能力较训练前有了显著提高,故开展分阶段培训及模拟情景整合操作训练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小品:急救风波
演员:小东(自广东)小蒙(内蒙古)小川(四川)小北(东北)小西(班长),半日仙(医生),小二(护士),阿旺阿财(抬担架的苦力),土豆地瓜(保安)
旁白:财大如同一个大家庭,汇聚了五湖四海的江湖儿女,来自东西南北的学子们,抱着对大学的憧憬,怀着对理想对前途的追求,不辞千里来到成都,来到了这个包涵馥郁文化的城市!故事发生在财大女生宿舍120寝室,三个女生正在忙着收拾行李。
小东:(伸伸懒腰,锤锤脖子)好累啊!
小川:同学,你是哪里的人啊?
小东:就是广东的啊!
小北:唉,一听你的口音就知道啦!
医疗急救的原因与策略探索
院前急救纠纷的原因
(1)院前治疗常规不熟,医疗业务知识不全面,因为院前急救的特点存在突法性,病情急、重,病种广泛、复杂及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从事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大都从专科室抽调来,没有经过全科培训,缺乏综合医学知识,甚至由于主观原因,责任心不强、粗心等导致误诊、漏诊而引起医疗纠纷。(2)病历书写不规范。①对院前急救遇到的病情,特别是危重症,描述过于简单,对病历中描述到的病情,危及到生命的,本该处理,未行处理。②病历涂改不规范,有些急救人员对病历文书书写规范不清楚,随意涂改。③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及院前就职前后脱节甚至矛盾。④诊断不规范。(3)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①调度科下派单地址错误,导致救护车前往延误抢救时间。②出诊人员询问时态度生硬,缺乏沟通技巧。③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差。④对病人的痛苦不能积极处理。⑤对危重病人的病情及途中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未较好的表达并告知家属,使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⑥分流病人没有本着“就近、就急、就专科特色及病情允许下可选择医院”原则。诸如肇事方与伤者及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之间的连带关系,因为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与医务人员发生矛盾,转而出现肇事方与医疗人员的纠纷。日益不稳定的医疗环境,滋生了一些所谓“医闹”等不法分子为了从中谋取经济利益,鼓吹或怂恿患者家属用武力手段来获取相应利益。①患方及家属的要求太高,患者及家属对病情认识不够或片方认定病情不重,通过救治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导致不能接受已成现实。②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由于目前贪富差距大,加上社会上一些医疗纠纷的传闻,对于医疗上稍有不妥处即抓住辫子予以敲诈。
防范措施
从大多数院前医疗纠纷上看,大多数是由于不认真遵守医疗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导致的,因此,急救人员在接诊患者时必须坚持①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合理运用诊疗常规处理病人;②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情况积极作出相应的处理;③责任明确制,对出诊人员的职责要明确清楚,责任到人,做到目的明确化,操作规范化,出诊人员详细查看病情后,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使患者或家属对病情一定了解及途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知性,对途中的处理告知患者及家属。由于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大部分是从各医院的专科科室抽调而来,所以专业覆盖面难免单一,医疗技能难免掌握不全面,等等这些就更加需要增强院前急救医师技能培训,拓展医学知识,熟悉并掌握多发病、常见病,并能熟练处理。院前急救网络覆盖医院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危重病人或要求具有专业技术的医院才有救治能力,院前急救人员对病情判断不足分流至没有诊疗技术医院,也易造成医疗纠纷,分诊病人应本着“就近、就急、就专科特色及病情允许下可选择医院”的原则合理分流。医疗文书的书写是检验和衡量医务人员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2]。具有法律有效依据,医疗纠纷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书写不规范而引起,对病历文书的书写要有明确的认识,要先认真,严谨的态度、客观、真实、准确、规范的记录,对院前病情变化随时处理的治疗方案应记录详细。一般来说,医疗纠纷是有先兆的,对于可能出现纠纷苗头时,应及时处理,及时听取各种反馈信息,针对各种信息采取相应的办法消除隐患或减少到最低纠纷可能。
本文作者:刘东虎工作单位:江西省宜春市急救中心
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为在重特大山林火灾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救援,减少火灾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救援的方式和原则。
山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方针:迅速及时地扑灭山林火灾,尽可能减少火灾损失,避免人员重伤和死亡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山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原则:快速反应,及时补救,协同配合,科学指挥,重点保护,严防人员重伤和死亡。
二、应急救援的范围。
本预案适用四方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下列山林火灾事故:
猝死患者急救护理途径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急性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CPR)是现场急救的第一步,也是决定CPR能否成功及预后的关键。我院2009年1—12月对现场猝死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后患者抢救复苏成功率提高,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降低了复苏后并发症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
(1)院前急救及到急诊科现场猝死患者,目击者认为发生猝死时间在3min内(排除久病衰竭死亡患者及重度外伤患者);(2)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心脏恢复自主搏动和(或)自主呼吸,窦性心律超过12h;(3)复苏成功时间是指从开始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到自主心跳恢复并成功维持时的时间。选择2009年1月一12月我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58例为观察组,男40例,女l8例;年龄32—67(40.58±12.63)岁。另选择2007年1月一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为对照组,男78例,女38例;年龄3l~65(41.66±12.40)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施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根据医嘱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观察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由科主任及护士长在临床路经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心肺复苏的治疗护理最新进展,制订现场猝死患者急救护理路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按2005心肺复苏指南对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确定无心跳呼吸后立即进入急救护理路径。院前现场第1步由护士1min内给予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置El咽通气管)并置呼吸气囊,然后由护工或司机协助按压呼吸气囊(在急诊科或医院内抢救可由另~名护士行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由医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第2步要求护士在2min内建立静脉通路(首先选择上肢较大血管进行穿刺,全部采用留置针)。2min内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并遵医嘱用药,同时做好除颤准备。第3步根据患者不同状况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护士综合急救能力培训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急诊科护士,包括已经定科和轮转护士,排除进修、实习护士。知信行模式培训实施前,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32名护士,男5名,女27名,平均年龄(28.92±5.78)岁,其中本科学历14名,专科学历18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9名,护士10名;知信行模式培训实施后,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34名护士,男4名,女30名,平均年龄(27.37±8.26)岁,主管护师3名,护师20名,护士11名;比较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1.2培训方法由2名急诊科护士长及2名护理带教老师组成培训小组,采取知信行模式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主要为:①进行为期4周的急救理论知识培训,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②分享工作中典型案例,建立正确的急救理念;③通过典型案例情景模拟演练,纠正不良工作行为,建立正确的急救护理行为。1.2.1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包括急诊科常见疾病的专科知识及急救措施,急诊科接诊、分诊、抢救、患者的转运以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等知识及操作流程。每周理论培训2个学时,共4周。因考虑到护理人员倒班因素,每周二、周五安排2次内容相同的理论培训,保证每名护士均能接受到理论培训。1.2.2急救理念采用叙事方式分享工作中典型的抢救案例,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时的症状、体征,抢救治疗经过与转归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经验分享。此项培训与理论培训时间、频次均相同,每次由不同的护士进行叙述分享。1.2.3急救护理行为由护士长根据理论培训效果及实际工作情况撰写典型案例模板,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并采取护理查房、质量控制检查等形式,了解培训效果。1.3评价指标1.3.1急诊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结束后,由护士长组织所有人员进行考核,急救理论知识采取闭卷形式考核;依据科室相关急救操作技能流程对每人考核2项急救操作技能考核。1.3.2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采用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包括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由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医生进行评价。1.3.3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同行评测)》,进行急诊科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级别,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被认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被认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在运用知信行模式前后,分别发放50份满意度调查表。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描述性分析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诊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均较未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时显著提高(见表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后,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均较未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时显著提高(见表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未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时显著提高(见表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知信行模式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急诊科患者病情相对急骤、复杂、危重,要求护士能在短时间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丰富的专科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操作技能是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根本保障[4]。我院是一家新兴的医院,急诊科护士年纪轻,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低年资护士较多,加强急诊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尤为重要。急诊科培训通常是以专业护理人员培训为主线的系统培训[5],培训内容固定、单一,培训对象缺乏主动积极参与,且常与护理实践相脱节。我院急诊科在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典型案例分析和工作经验分享,将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同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优化护理操作流程规范,从而巩固了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树立正确的急救理念。采用知信行模式后,急诊科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明显提高,保障急诊科工作顺利开展。3.2知信行模式提升急诊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是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是护士专业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反映,也是护士教育着重培养,护士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6]。我院急诊科在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护士长根据临床实际工作撰写了典型案例模板,组织科内护士分角色,从患者的接诊、急救、专科检查、转运等方面模拟真实情景。在演练的过程中,营造了科室学术交流氛围,拓展了护士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护士丢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与运用[7];护士评判性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与缺陷,逐步完善急诊科的各项工作流程。在此工程中,培养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意识,提升与医生在抢救过程中的配合度,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的了解,提升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采用知信行模式后,急诊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3.3知信行模式提高医生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急诊科护士的培训中,采用知信行模式,护士对于急救护理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急救护理工作的应急状况有了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意识,不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在护理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医疗工作,提升急救护理工作的质量,从而提升了急诊科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气囊战地急救论文
摘要:利用输液袋包扎在三角巾底部替代充气甲板,或包扎在双下肢关节内侧替代敷料,打气加压包扎止血和骨折临时固定。认为该包扎方法简便,体积小携带方便,节约大量敷料,骨折临时固定效果确切、安全可靠,适合战地急救。
关键词:气囊;战地急救;包扎;四肢骨折
四肢是在战斗中最容易暴露和受伤的部位,同时受战地机动能力和灵活性的限制,防护也是相当困难。四肢开放性损伤和骨折相当多见,截肢的比例较高。现场急救处置时间紧迫,环境条件简陋甚至恶劣,快速加压包扎是最为简单实用有效的现场急救处置措施。
一、存在问题
目前军用防护装备主要应用于头部和躯干,并且大多是以防破片要求为基础而设计的,冲击波引起的骨折的防护基本无法完成,同时受机动能力和灵活性要求高的限制,四肢防护相当困难。对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包扎,传统方法通常使用长夹板、敷料、纱布绷带、胶布等。由于长夹板携带不便,加上伤员数量大,供求矛盾突出;同时纱布绷带包扎费时费力,方法原始、操作不便,不利于危险环境里大批量伤员急救使用和指战员自救互救。我院利用三角巾、简易气囊袋等对四肢开发性伤口和骨折进行加压包扎,达到加压包扎止血和骨折简单临时固定的目的。与传统加压包扎相比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包扎操作简单快捷,可提高一线急救质量,节约大量敷料减少携带量,结构简单兼容性强,疗效稳定可靠等优点。
二、简易气囊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谈触电急救培训讲稿
电能造福于人类,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光明与快乐;但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则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危及人员生命。
供电企业的员工,由于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比其他行业多,触电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人触电后虽然呼吸中断,心跳停止,但只要及时抢救,方法正确,一般是能救活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也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掌握触电急救及心肺复苏法,并要经过模拟人的培训”。因此,触电急救的培训工作是供电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以往每年都开展触电急救的培训,但每年都发现受训人员触电急救知识淡忘,模拟人急救不成功。
1培训效果差的原因
(1)由于开展触电急救培训主要由安监人员负
责,毕竟不是专业的培训人员,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
(2)培训考核力度不够,对触电急救培训工作
高血压危险急救治疗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crisis,HC)是门诊常见内科急症,多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急剧升高致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升高;临床上出现一系列危急症状。具体特点:病程较短;经药疗控制血压后病情迅速缓解;有易反复发作的病理因素。因此,在对HC患者的急救用药治疗处理后,应首选尽快地降低患者血压,控制抽搐和防止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引用近两年医院急救中心在临床抢救37例高血压危象患者相关疾病的病理特点,采取选择快速有力降压和药疗的急救处理措施力求高血压危象患者在30-60min内将血压降至(20.0-18.6)/13.3-12KPa范围。
院前急救方法:如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未按医嘱规范服药、劳累及寒冷刺激等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面色苍白或潮红、心悸、呼吸困难、嗜睡,短期内血压急剧上升,收缩压达(220±15)mmHg,达舒张压(125±8)mmHg时,可判断为高血压危象。患者一般需快速降压,但必须注意:若并发缺血性中风、AMI的患者,由于快速、过度降压易减少对脑、肾脏、冠状动脉等重要器官的灌注量,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和梗死。对此类患者降压不能过快,在降压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神经系统状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紧急救治方法:①一般治疗及观察:给予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清淡易消化低盐饮食,不宜过饱。稳定其情绪,必要时给予止痛镇静药物。②迅速平稳降低血压:这是关键的治疗措施。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正确选择静脉降压药,于1-2h内使舒张压降至110mmHg,以后的2—6h使血压降至160/100mmHg,不可使血压下降过快过猛,以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静脉降压首选硝普钠,用输液泵缓慢静滴,也可用酚妥缓慢静注,然后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对心绞痛发作的病人,选用硝酸甘油。(应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20%甘露醇加压静滴,如患者抽搐者可给予安定静推,并针对神经和循环系统的症状给予治疗。
③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当高血压危象解除后,应积极治疗引起高血压危象的原发病,如中毒性甲亢、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炎、嗜铬细胞瘤、妊高征等。同时对出现的并发症,如脑出血、急性左心衰、肾脏损害等给予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不同情况患者的临床医生在急救处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