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12:37: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金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金管理

基金市场的投资基金管理思考

一、对基金市场的一些特征的概括

投资基金可谓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兴产品。目前市场上总共有封闭式基金54只,开放式基金17只。虽然产品数量上不是很多,但是,这些基金占有的市值却不容忽视。“基金目前持有净值达到1400多亿元,占到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的10%强,已具有了一定引领市场潮流的力量”(1)。所以,基金的状况能够对股市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2002年的基金市场,轰轰烈烈地大扩容,惊天动地的行业亏损,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反差。同时,基金市场的走势之弱,也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基金持有人陷入巨额亏损境地。

“2002年的基金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基金发展年。截至12月25日,2002年度共发行封闭式基金4只,总募集规模为110亿份;发行开放式基金14只,首发募集的规模为447.9亿元,两者合计557.9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2001年底基金市场规模的七成。因而,2002年,是基金市场历史上的第三次扩容期,也是历史上扩容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大扩容,预示着大发展。2002年度的基金市场确实是一个发展年。但同时,2002年又是基金市场令人伤心的一年,是名副其实的亏损年。截至2002年12月20日,54只封闭式基金中53只出现亏损,亏损额合计82亿元;17只开放式基金,13只出现亏损,亏损额合计18亿元。整个行业的亏损,预示着市场预期的年末分红已成为水中花。由此,基金业已经面临着有史以来的寒冬。”

二、发行方式及风险分配分析

(一)基金发行概况

查看全文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一、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急于求成的制度转轨带来了超重的历史债务。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开始向“统账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转制过程中,由于“老人”和“中人”的退休金权益并没有以养老金的形式形成积累,于是就出现了“转制成本”。由于统筹基金无法填补这一缺口,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混账管理的模式,统筹账户挤占个人账户资金,实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

(二)基金征缴不力导致的新债务。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但基金征缴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基金征缴中的“打折征收”,导致了“新隐性债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加上我国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漏洞”,形成新参保人员“缴费少、受益多”的财务失衡状态,“新隐性债务”正在大面积生成。

其二,社会保险费拖欠、拒缴严重,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低,导致供款不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1月8日全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千万元以上的有20余家。国务院体改办宏观司2000年5月的相关数据显示,当时全国累计发生企业欠缴养老金已达376亿元。另外,参保不缴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省区高达20%,全国总计达800万人。

(三)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问题。但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即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最低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所以,我国当前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其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冲击也最为严重。

查看全文

医保基金会计核算在基金管理的影响

摘要:经过多年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我国现在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并设立国家医疗保障局协同财政、卫生等部门加大对医疗基金的管理。按照当下的会计核算制度要求,以收付实现制基本会计准则的基金核算方式,还是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问题,涉及到了医院、医保、民众等主体,突出的表现在医保基金的会计核算信息不全面,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监管容易发生漏洞等方面,因此相关部门要全面分析当下的核算制度,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完善。

关键词:医保基金;会计核算;基金管理

医疗保障基金是确保医疗保障体系正常运转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主要由国家统筹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各类补充与大病救助等保险基金构成,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和财政拨付,考虑到目前的医疗保障管理机构仍然是行政机关,财政部在医保基金核算制度方面仍然沿用了与机关事业会计一致的收付实现制,但是在医疗卫生体系市场化运行背景下,其整体的适应性不强,外界呼吁改革目前核算制度,以准确反映债权债务,为国家医保政策正确制定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

一、当下的医保基金核算制度安排下基金管理面临的不足

(一)医保基金收入情况反映及管理

一是沿用收付实现制的医保基金核算制度,难以在整个会计期间内,全面、客观、及时、正确的对当期和未来的医保基金收入情况作出反馈,特别是卫生机构和医疗保障机构在核定医保基金收入时,会忽略到很多隐性的债权债务,对于医院在医疗药品采购销售以及诊疗方案的决策安排上,无法起到较好的决策咨询作用。目前工作中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只反映医保基金收入中现金实际收入的部分,无法反映出当期收入的真实情况。在医保基金收入的实际核算中,很多纳入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主体,都要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这些收入都应当被计入医保基金的收入项目之中。但是受制于地方财政、工商企业的日常经营上存在着实际困难,欠缴现象时常发生,如果以收付实现制为例,就很难判断出地区的医保基金总体的收入水平,以及基金的欠缴的额度,对于在日后的催缴、催收上造成了数据的脱节,不利于基金收入安全性保障,容易造成资金缺口扩大。再比如,有些一次性缴费业务都在当时的会计期间体现,但是它的保障费用是分摊到所有的会计年度的,按照当前会计制度下就会反映出期末的资金余额超过标准,存在结余情况,会让决策人员误以为是缴费标准不够,在后期会相应的提高,而在最终报表合并时,又会出现没有兑现的缴费义务暴露缺口,从而造成了基金收入不足,难以体现收入和支出比例协调性原则,也造成了医保基金的会计核算情况没有全面客观的体现出来,引发了负面的影响后果,一是信息不完全,账实核对存在差异,可能会引起医保基金管控的错误调整方向。二是核算与资金收支产生了业务衔接冲突,会引起一些基金管控漏洞,容易出现资金挪用、占用等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不利于医保基金的安全稳定运行。

查看全文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根据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以及投资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条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书面合同关系。

书面合同应当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查看全文

基金管理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等名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基金管理公司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处于非常严峻的发展形势。据调查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我国基金管理公司高达一百多家,各种类型的基金产品数不胜数,其中公募基金占比高达48.63%,涨幅较大,基金行业经济趋于稳步走升的趋势。说明基金管理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这就需要公司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财务预算进行科学的制定和管理。

一、基金管理公司预算管理的特征

目前我国基金管理公司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营模式、管理内容等行业特征方面以及容易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1]。首先,行业特征明显。普通的企业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对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涉及到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生产研发等多方面的内容[2]。基金行业则不涉及这些领域,也无法照搬其他行业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基金管理公司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业务范围、经营情况等来开展企业的管理,主要为了确保资金安全运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应根据基金项目来设计预算,对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预算管理。其次,政策导向性明显。我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当新的政策时,或多或少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给金融行业带来股市动荡的局面。所以,金融管理公司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经济收益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准确的估算。所以金融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基金管理公司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预算管理理念。基金管理公司在运行中,主要以经济收益为主要管理目标,对于预算管理一直难以提高重视度。管理者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基金产品开发和员工业绩等方面。而且很多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者对于预算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将其与成本控制混淆在一起,更有甚者认为其与金融管理公司无关,不需要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编制计划,对于相关工作的参与和配合的力度也不够强,致使预算管理工作在基金管理公司中难以有效的开展。企业领导者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过于片面,从而削弱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二)预算管理过于形式化。很多基金管理公司将预算管理局限在预算编制工作上,并把目标定位在控制企业成本费用上,这就使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发挥更大的功效。在预算管理方案编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其的重视度,所以难以为其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而是依靠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编制。这种情况下就难以使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效率提升,也很难起到应有的管理效益。(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公司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公司预算管理方面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和管理制度。但是很多基金管理公司没有对自身企业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就直接将其他行业的管理制度和理念照搬过来,使制度难以在企业管理中落地生根。依照预算管理制度编制的预算难以在金融企业中实行,对于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不仅难以起到推动作用,还有可能打乱原有的发展计划,使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处于艰难的境地。此外,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企业预算资金在结算审批等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监管,缺乏相关的制度进行规范和制约,很多预算和实际支出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发生,却难以找到有效的负责人。这也是基金管理公司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基金管理公司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

粮食基金管理办法

一、粮食风险基金包干

(一)从1999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在此基础上,为了给粮食主产区更大的支持,从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适当增加了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补助,由地方包干使用。没有增加补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风险基金维持1999年包干基数不变。

(二)粮食风险基金实行包干后,财政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和制定指导性政策;按时拨付中央补助;监管资金的到位和使用;定期向国务院报告粮食风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等。国家计委、国家审计署、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负责监督粮食风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在中央政策指导下,制定本地区粮食风险基金的具体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以及具体监督管理办法;应确保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及时足额筹集到位;按时拨付粮食风险基金;负责本地区粮食风险基金的具体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三)粮食风险基金继续实行农业发展银行专户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必须在同级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粮食风险基金必须通过专户拨付。

二、粮食风险基金筹措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政策应筹集的粮食风险基金,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足额安排,不得留有缺口。

查看全文

公司的证券基金管理思考论文

投资基金起源于1868年的英国,以其方便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利益共享的独特魅力,以及在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资本形成,优化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的积极作用,受到各国政府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国的基金业刚刚起步,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付诸阙如,监管体制急待完善,相关法律专题研究在理论深度上还十分欠缺。由此导致目前基金业的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基金实际运作中违规操作现象严重,其换手率之高,交易量之大,已经严重背离基金自身的特性和稳定股市的初衷,不是理性投资的手段,而完全成为投机者的炒作工具,甚至有专家指出,投资基金是中国未来股市的潜在危机之一。[①]基金管理公司在整个基金运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法律义务之完善是基金立法规范的重心,[②]对于保障基金资产安全、基金业整体的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颇值探讨。

一、基金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

权利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研究法律主体的义务,就要先探讨法律关系的性质和主体的法律地位。[③]

投资基金(InvestmentFund),是一种由众多不确定的投资者将不同的出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操作,所得受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投资方式。换言之,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募集资金,专家经营,代人理财”的投资方式。在美国,这种投资又称为“共同基金”(MutualFund),英国称为“单位信托基金”(UnitTrust),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称为“证券投资信托基金”。[④]其中,专业的投资机构便是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为依据委托管理合同,运用和管理投资基金资产,开展实际投资活动的公司。[⑤]

笔者认为,证券投资基金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基础是由信托契约确定的信托关系。传统的信托关系当事人分为信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信托人通过将信托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受托人,由后者依据信托契约的规定将运用信托财产进行投资所取得的收益交给收益人。[⑥]作为一种证券化的信托关系,基金信托属于商业自益信托,即信托人与收益人重合,从而与传统信托法律关系的三方关系(包括收益人、信托人和受托人)有所不同。基金主体一般包括投资人(亦即收益人、信托人)、管理人和托管人。基金主体的法律关系从整体上而言,表现为三位一体的二元投资基金契约结构模式,即以基金管理公司、托管人为订约方,投资者为相关受益方的三位一体型态,具体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元结构,从外部而言是信托人(收益人)与受托人的信托关系,从内部而言,受托人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和托管人,基金管理公司和托管人通过签署托管协议进一步明确他们在履行信托职能上的分工权责关系。

查看全文

基金管理认定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是指从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业务的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等补充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第三条从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业务的机构,必须根据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取得相应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

劳动保障部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

第四条申请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按照本办法附件规定的内容与格式,向劳动保障部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法人受托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查看全文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策略论文

摘要:医疗保险基金是群众的“保命钱”。因此,作为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基金征缴的力度,扩大基金征缴的范围,壮大基金规模,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营,做到平衡收支,确保待遇支付,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监督;管理;扩面;保障;待遇;支付

医疗保险基金是保障整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常运转的基础,事关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是群众的“保命钱”。随着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基金管理使用信息的公开化,如何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当务之急应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外部基金监管,二是加强内部基金控制。通过制定规则、加强监督、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制约手段来保护参保者的利益,从而为基金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过程中,有效的行政监督将对基金运转方向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劳动保障、财政和审计部门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向政府和基金监督组织报告。”这一规定界定了基金监督的主要部门、基金监督的范围以及基金监督结果的处理过程。

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国务院[1998]44号文件就明确提出“统筹地区应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以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这项规定体现了基金监管的社会化职能,如何运用好这项职能,对于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这种来自于不同群体的基金监督组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监督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促使经办部门更全面的管理老百姓的“治病钱”。随着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基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化作为参保人员有权了解基金收支动向,监督基金使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合理知情权,要求医疗保险经办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告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做到基金管理透明化、使用合理化,以便于接受社会监督。因此,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扩面征缴,不断扩大基金规模

查看全文

银行基金管理试点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保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基金管理公司,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由商业银行直接出资作为主要股东、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从事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四条商业银行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的业务范围募集和管理基金。试点初期,既可以募集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投资固定收益类证券,也可以募集和管理其它类型的基金。

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负责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综合协调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