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会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10:36: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建会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建会计纳入“大财务”探析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改变。本文基于权责发生制对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纳入“大财务”进行了深入探析,不仅分析了以往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单独核算的弊端,而且还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就事业单位如何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将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纳入“大财务”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事业单位
基建会计指的是事业单位就单位基本建设相关经济业务所专门开展的核算业务工作。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会计业务处理体系,可以对单位各类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用途、支出进行系统完整的核算。基建会计核算结果不仅能够为单位领导层做出基建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而且还能通过会计信息数据对单位基建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反馈和控制,确保单位基建项目风险的最小化,对单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很多地区事业单位职能的不断拓宽,以往的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不利于单位会计核算的系统性。鉴于此,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要将基建会计纳入到“大财务中去”,实现各类经济业务的统一核算。
一、旧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单独核算所存在的弊端
(一)两大核算主体各自为政。无论是针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还是基建项目的财政拨款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进行,虽然资金流动都体现在一个银行账户之内,但是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却是通过两个套账方式体现,两大核算主体各自为政,核算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基建会计核算以往都是基于收付核算制进行的,难免存在着财务会计和基建会计主体空间范围界定不清的情况,资金使用随意性和浮动性较强,为违规违法情况的发生营造有利环境。(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相割离。以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基建会计分别核算还会造成会计信息相割离的情况,由于核算方式上的差异性,一些局部业务即使存在着相似性,在不同的核算方式下核算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直接对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相割离,基建会计中的一些长期挂账、账实不符等情况不能够及时体现和反馈,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进行处理,就有可能出现坏账和入账障碍等严重问题,不利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的体现。(三)会计信息反馈不全面。一些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反馈工作做的不好,仅仅对总体情况以及几个关键点上进行反馈,并没有将各类信息系统、全面地在会计报表中体现。这些片面的披露和反馈方式使得单位基建项目收入和支出情况不能够及时反映,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操作空间。一些单位出于某种目的在基建账目上弄虚作假,隐藏真实财务情况,进而挪用、套取和转移基建资金,最终导致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四)国家资产监督难度大。以往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分离,基建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本身就存在着二重性,单位基建项目如果不能够及时将项目核算和监督材料汇报给单位会计部门的话,一些信息就会被隐匿。在这种情况下,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国有资产审计工作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单位资产管理问题,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同时,部分基建项目一旦形成固定资产,以往的资产管理问题就会被掩盖,甚至全面资产管理监督范围,使得单位监督难度加大,此外,基建会计单独核算还不利于政府监督的顺利开展,部分单位可以通过会计科目和业务处理上的灵活处理掩盖基建项目价值流失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基于权责发生制视角对事业单位
小议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对接的剖析及思索
2010年12月,财政部印发《医院会计制度》,提出“医院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除按照本制度执行外,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2011年4月,财政部印发《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明确指出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医院会计“大账”。至此,医院会计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率先实现了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的衔接。
一、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衔接的调查分析
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系统,仅依靠定性的规范研究是难以完成的,会计实践中存在引入实证研究的客观需要。2010年4—9月,基于公立医院改革以及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背景,设立了医院会计与建设单位会计并轨研究课题,结合江苏省公立医院对医院日常运营和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现状,课题组就医院会计与建设单位会计并轨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开展相关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研究尝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基建会计纳入医院会计“大账”的改革意见建立研究假设,设计研究程序,在分层抽样调查江苏省公立医院会计核算现状的基础上,检验研究假设并得出研究结论,以期研究成果对医院会计制度设计提供可借鉴之处。
具体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等。首先,采用文献法,收集国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建设单位会计并轨研究的文献资料。其次,设计结构式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样本,以江苏省省级医院和扬州、徐州、苏州3个地区市直属公立医院为范围,试填、发放、回收调查问卷;采用访问法,进行非问卷深度访问。最后,对采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Excel2003和SPSS13.0对回收的43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提交研究成果。
基建会计核算论文
一、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政府基建项目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在整个项目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强化项目的会计核算力度可以降低项目的财务开支。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预防占用、挪用、截留、转借等情况出现。此外,会计核算的实施能够对工程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监管效果。而基建公司会计核算中的财务结算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此外,会计核算透过各类数据,可以查明各个机构的财务开支状况,进而了解到各阶段的进度。例如:在基建项目开工时的原料购买上,所购买的各类原料名称以及价格在会计机构中都有清楚的记录,由此,购买机构就会受到约束,避免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出现。基建工程中的会计核算工作能规范工程造价,提升政府的投资收益。
二、基建会计核算工作存有的难题
(一)项目成本会计核算不到位
一部分基建公司在工程动工时,政府有关机构的动工文书还未下发、工程资金拨付还未到位,就盲目动工;有的基建公司也不注重工程设计书,工程规划并不到位。例如:一部分项目仅有本公司的项目规划书;一部分项目仅有技术机构编制的项目可行性文件批准;一部分项目规划尽管得到认可,然而其规划书与实际动工情况有所出入;更有一部分项目企业在动工时,并不按设计图纸动工。此外,项目企业的动工需要各有关机构的审批完成后才能动工,流程管控相当严谨。然而尽管是这样,有的公司还是会打“擦边球”,不依照流程进行。此外,项目成本会计核算体制也有待健全。
(二)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工作透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建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基建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事业单位中,基建财务工作是单位财务工作的一部分,在整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从总体上看,基建会计工作虽然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够完善.有的单位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购置设备的账务处理,没有先通过设备投资等科目,而是直接放到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体现不出交付使用的转账过程,还有的放在了待核销基建支出中;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核算只进行到二级科目,无法分清核算的具体内容;工程改造项目的设计费、监理费、咨询费入账时直接放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而没有放在待摊投资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设备投资等科目没有完整的按照工程划分,看不出每一项工程花了多少钱,造成查账困难.这样会导致核算报表数字不真实、会计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2.资金管理上不够严格.单位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统一规定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不超过规定范围的用款支出,由部门负责人签字支出;超过规定范围的用款支出,应由主管基建的单位负责人签字才能支出.从制度上看,每个单位都有这样的规定,但执行起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审计中发现实际操作时,有时只有经办人一人签字.由于手续的不完备,容易造成资金管理上的漏洞.
3.年终没有及时办理完工固定资产结转手续.对于已经竣工的建设项目或不经安装就可以使用的设备,均应按照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要求,及时组织验收工作,并办理资产的移交手续.一些单位资产已经使用很长时间,还没有登记固定资产账.如果资产遗失损坏,账上无法反映.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造成固定资产账不能准确反映单位资产的现实情况.
4.基建会计工作事后管理.一个基建项目的确定往往是由基建人员为主.从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编制初步设计,从施工图设计到施工阶段,都是由基建人员完成.财务人员只是支付款项,记账、算账,对整个工程基本不了解.如果有两个以上工程先后开工,所有的款项支出在什么项目什么地方都是由主管工程的基建人员决定,财务人员只是事后管理,对款项和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无法控制.不利于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
企业基建会计核算方法研究
一、企业基建会计核算模式分析
企业基建会计核算模式,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维冲击之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与发展,从原有的企业基建核算模式分析,在其核算过程中会按照基本建设财务模式与企业财务模式两种方法进行核算。但是,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随着向现代化转型的初步完成,各种基建项目纷纷投入建设之中,加上各种改革及相关措施的推进,更是增加了建设项目数量的上升;而且,在整体的设计、规划、布局及施工等等方面都有十分科学而有序的部署。尤其是在机场、码头、铁路、公路、桥梁等等方面的建设,基本上是全国范围内的,项目工程浩大、工程周期长、分段建设方法明显,而且在项目的管理体制上,出现了有限责任、股份制上市公司为主体的投资者,因此,也出现了诸多企业基建会计核算模式方面的改变。如果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相关的建设项目核算办法,则公司体制下的建设项目的核算难度明显会上升,而且由于其中的复杂化与细节化牵涉较多,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也会增加核算的时间等,所以,最好的办法即是采用建设项目独立账套,统一制度,统筹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核算。从现行的核算方法来看,可以反映建设的基本情况,但是,在财务管理、核算的功能性表现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具体如下述。
二、企业基建会计核算方法探析
首先,进行独立核算,专户管理。比如,建设项目资金应该按照规定,专户储存、单项核算,因此在核算方面,应该明确的将经营性资金、建设资金进行区分,然后再进行专门核算,对于实物方面的问题,应该采用单独银行账户的方式,进行独立的项目核算,如对于资金的来源、支付以及结存情况进行一些具体的核算。其次,如果企业的建设项目多,则可以进行独立开户,独立核算,最好的增设一些内部往来科目,这样,可以使核算账套、企业核算账套相区别又建立起过渡性的关系,将二者之间的整个资金往来明确划分。再一个,可以以独立的账户完成对其管理,比如资金的用途、分属的类型、应用情况等方面的专项管理,这方面主要是利用对虚拟经济的核算来进行,但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三,在同一会计账套下多个建设项目的明细核算,主要集中于在建工程类。按照这种归类可以看到科目级次的设置方式中对多个在建项目并不十分适合,而且,通过科目余额也不能在汇总的情况下,完全反映出具体的建设项目支出情况,另外,这种核算方式,不便于结转,加之较细科目中的核算数据还不能很好的表示现实意义。因此,对于在建工程科目,应该以单个的批准立项并在其名称下进行二级明细科目设置,这样即可以通过这些名细科目的信息反应出建设项目的具体信息及情况,而不是分别的设立对应的单独科目,而且也反映不出具体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复杂程度进行再次的明细科目划分,如此,就可以对应的将一个建设项目中的所有子类需要包括进去,也可以利用子类的不断扩充与细化达到计划与统计的目的。第四,增设会计科目辅助核算项目,有助于提升精细化的核算管理,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数据汇总并达到管理控制与需要。在建设项目中,还有一些待摊投资费用,需要进行专门性的核算。这样对建设项目的概算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每项费用都会依附在某个建设项目的汇总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明细核算,则不能与科目设置保持一致,也不能灵活的对各种数据进行不同向度上的对比分析。所以,最好是对于费用的汇总、明细表编制等手工编制方法进行一些明确的认识,这样有助于提升账目的对照水平。具体来看,应该针对其特征,进行会计科目辅助核算,以期达到多维度的汇总。可以对费用性的合同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而且,将编号作为科目名称,以此增高辅助核算项目,即可以使其保持一致性,而且有利于汇总的有效性,对于费用方面的专项核算的目的也可以更好的实现。第五,应该利用当下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及相应的自带核算系统中的各项功能,选择较为合理的核算方法,而且可以针对项目的具体安排与布置情况,分类、分型、分管,明确性将资金管理、项目建设施工、监督管理、财务核算等等全面的结合起来,并有效的达到对企业的基建工程的整体考核,利用这种细致化的精细型管理模式,完全可以避免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并提高管理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基建会计核算方法,应该从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整体着眼,从理念上更新,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进行一些科学改革,以创新为先导,通过对目前的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与对公司化制度下的核算制度与财务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推进,加强对其项目预算与决算水平,勇于开拓、弥补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效解决其中暴露的问题,利用对财务工作的改善突显出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基建单位会计工作问题及对策
摘要:基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项目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完善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工作的意义;详细分析了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基建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专业素质较高财会人员、基建会计核算不规范以及缺乏监督约束机制等;最后提出了完善基建单位会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基建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核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现在基本设单位的会计制度,需要从管理制度、专业知识、工作思路等方面不断完善。基本建设单位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由此可见,加强对基建单位会计工作存在问题的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完善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工作的意义
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对基建会计工作进行改进与加强势在必行。基层单位会计工作不仅仅包括记账、结账以及算账等工作,更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更好地规避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使企业的运行和投资更有保障。基建工作的会计核算可以使负责人更好地对企业资金的运用进行了解,对各项企业开支进行掌握。运作成本和交付的财产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都能够使管理人员通过会计提供的数据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企业内部的资源进一步优化。企业负责人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资金,使工程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的质量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建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摘要:2019年初,新制度已基本在高校落地执行。但执行初期,基建与事业账的融合问题凸现,直接影响会计核算及信息质量的水平。新核算体系下基建核算科目设置、核算项目、新增科目的核算、特殊建设项目核算、基建项目报表披露、在建工程成本范围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高校可以通过强化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科学规范高校基建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构建专业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等方式来应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基建会计核算的变化。
关键词:政府会计;高校;基建;会计核算
2019年初,经过高校会计人员的不懈努力,新《政府会计制度》得以成功转换。基建项目作为高校重大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大,建设项目多样,核算内容复杂,且基建会计自1995年以来第一次完全纳入“大财务”核算,开始全新的核算模式,实务操作中有关基建核算的科目设置、项目核算、基建财务信息报表披露等问题,文中将逐项解析,以供主管部门及同行参考,增强高校会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执行能力,支持推动高校财务体制改革和发展。
一、新核算体系下基建核算科目设置
2015年之前,基建账务一直采用单独核算体系,科目设置按照“资金来源类”和“资金占用类”设置,分别在两大类下设置基本建设支出(明细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货币资金”“预付及应收”和“基建拨款”“基本投资借款”“其他借款”“其他应付款”“应交基建收入”“应交税金”等明细科目;2015年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将基建账并入“大账”,即原单独核算体系仍使用,仅将基建账务数据按照相应科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反映基建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实际成本,并同时反映建设资金流入流出和结余情况等。
二、新核算体系下核算项目的特殊变化
水利基建实施会计报账制思索
1998年以后,我国很多地方进行了会计委派制改革试点。2000年以来,随着财政三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先后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实行“报账制”。随着近几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财政管理体制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资金监管,规范会计工作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报账制”嫁入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安徽省水利厅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率先实行报账制后,厅直单位、各市及有关项目法人迅速推行,在2008年扩大内需的水利基本建设中普遍推广。国家有关部门将此当作基建财务管理的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进行了规范和推行。
这些都是水利基建财务管理一次探索和创新,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对加强会计监督和促进水利基本建设的“四个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会计报账制的几种模式及其利弊
1.完全集中型。资金及财务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资金专户存储,各现场管理机构(建设单位)不论承建的建设内容及其规模大小,都向项目法人统一报账,由项目法人统一资金拨付、统一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类似于各市、县建立的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模式下的优点:一是严格按水利基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方式操作,资金封闭运行,拨付程序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的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配备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并采用会计电算化,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三是加强了会计监督,便于监管。
杜绝了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减少了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保证了资金的安全。缺点是:一是增加了工作量。不但项目法人要进行会计核算,报账单位还要建立辅助账或备查账。特别是项目法人财务负责同志审核工作繁重,经常面对若干个报账单位,像简单再生产一样不断地重复同样内容的审核工作;二是不利于提高基层会计工作水平。取消建设单位会计和出纳之后,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杂跑腿的,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随意任命,对报账员的地位不予肯定,报账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报账员变成“邮递员”,弱化了财务管理职能。这种管理上的低要求必然造成报账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也不利于项目法人加强财务管理;三是报账不及时,影响价款结算进度。项目法人根据工程进度报账,再拨付资金,有的建设单位因项目实施后手续不完善,迟迟不予报账,形成工程进展和财务支出进度脱节,会计信息不真实;四是部分资产管理账实分离。项目法人只管固定资产及物资账,财产物资由现场管理机构使用管理。
这种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如果不加以解决,既违背了集中核算的初衷,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煤炭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研究
煤炭企业基建期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基建期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基建期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以及完善,从而保证煤炭企业基建工程的顺利完成。
一、我国煤炭企业基建期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基建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基本建设的知识,在设置账簿以及会计科目时不够合理,导致会计核算不符合准则要求,进而导致基建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障。在煤炭企业基本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种类繁多,专业性较强。如果基建财务人员对于煤炭企业基建不了解,凭以往经验来对煤炭企业基建的会计科目进行设置,会造成部分资金核算不准确,从而影响整个基建过程资金的合理化运用,对煤炭企业的基建造成很大的困扰,不利于基建的顺利进行[1]。(二)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在煤炭企业的基建期,往往把基建的焦点聚集于项目的投资和管理,却忽视了监督约束机制的建设以及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可以在基建期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资金的浪费以及部分人员的腐败。另一方面可以在煤炭企业以后运行过程中对人员以及项目进行监督,确保资金合理利用以及项目的高效完成,大大提高煤炭企业运行的效率。(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煤炭企业基建期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规范不健全,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空白,这导致财务人员在实际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过程中没有标准的规范进行参照,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2]。(四)资金管理不合理。在煤炭企业基建期,资金管理往往不够合理,导致资金使用往往会浪费或者超支。以资金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为例,在煤炭企业基建期实际成本控制过程中,基建部分项目的实际投入金额往往与概算金额以及投资额不相符,造成部分项目投入资金超支。如果在基建期资金使用超支的话,会导致煤炭企业正式运行后经济效益降低,资金流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不合理还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基建期需要建设的项目众多,财务人员需要对各项目都有详细的了解才能使资金使用的效率最大化,但往往在实际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对于各项目的资金使用较为随意,并未严格按照制度以及规范进行审核,造成基建期的资金浪费,不利于煤炭企业基建期整体资金的合理化使用。
二、煤炭企业基建期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财务人员对于账簿以及会计科目的设置要谨慎,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的要求进行设置。财务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以及报表管理等,要对煤炭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其对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另外在煤炭企业基建期工程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地参与,对工程的材料采购、设备购买、存货管理、财产清查、预算编制和竣工结算都要有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会计核算与工程实际使用资金相符。财务人员还应当根据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向管理层提出合理建议,将投资报酬率以及资本的回收期等情况以及向管理层进行汇报,从而有助于管理层决策以及管理[3]。(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监督约束制度。首先要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避免项目资金使用超支,进而影响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资金流动,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保障项目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其次,要将财务管理的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监督型推进,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减少部分人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使财务管理更加高效合理。最后,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确保煤炭企业基建期管理信息可以有效及时的传递和沟通,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为基建期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三)加强基建期资金管理。首先,财务人员应该注重对融资来源以及规模进行分析,在各种融资来源中选择最为合理的融资组合,确保工程使用资金的充足,保证股东的收益率,使煤炭企业可以以最小的融资成本来满足基建工程的需要。其次,在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要对各项目的资金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资金不必要的浪费,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最大化,保证基建工程可以顺利完成。最后,财务人员应该加强与工程建设人员以及设计人员的沟通,明确基建工程各项目的实际耗费情况,从而保证概算金额与工程实际使用资金数额相符,避免资金不足而导致工程延期等一系列问题。基建期的资金管理一定要谨慎仔细,严格按照制度规范的要求进行,从而保证基建工程的顺利完成。(四)选择合理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的选择影响着会计科目的设置,因此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会计制度。根据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煤炭企业应该设置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核算企业的基建工程和安装工程,并记载改造支出和大修理支出。准确选择合理的会计制度,可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从而对基建期资金的使用有一个更为详细的了解,有助于管理层的决策以及管理,也有助于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基建账并账的探讨
摘要:在原会计制度中,中小学校基本建设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另设会计账套核算,与之相关的资产负债未在单位会计报表中得到全面反映,造成会计信息不完整,很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在完工若干年后,实物资产已经交付使用,而基建竣工财务决算还未办理,或是验收后资产未能及时交付单位资产部门统一管理,造成单位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严重不符,形成单位资产管理的漏洞等。不利于加强中小学校的资产负债管理,进而不利于防范和降低财政风险,迫切需要全面修订,2013年财政部修订了财务会计制度,对中小学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提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原则遵循新事业单位准则并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与新中小学财务制度相配套,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正确导向,经费全额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基建投资业务相关数据定期并入中小学校会计大帐,增强了中小学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增加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报表披露内容。本文根据新会计制度的具体细节标准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中小学基建并账会计工作效率提高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会计制度;基建账并账;问题探讨;模式优化;审计
中小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基建账并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建设资金到位,才能够维持正常的施工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显著提高施工活动的建设效率,满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最优质的施工建筑工程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学校应该不断提升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思想意识,完善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分析出发,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相关的补充与调整,从而保证中小学会计核算工作逐渐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及完整化。同时要明确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最后,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不断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
一、目前中小学基建账并账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目前,中小学基建账并账工作做得不够好,各项会计数据缺乏有效的整合,并未能及时地形成完整的会计数据分析系统。基建财务工作与工程建设管理衔接较差。在基建财务核算中,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基建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很少有机会对基建工程的实体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和核实工程的进度项目总体进展情况,无法将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与项目工程的进度相匹配。基建工程财务竣工结算不及时,结算手续不完善等。基建竣工后,不能按规定办理竣工手续,不及时办理交工验收手续,期间所发生的维修费及其他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扩大基本建设支出,很大程度上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在纳入固定资产时,只是预估入账,事后又不能及时修改固定资产价值,导致账实不符。使会计信息应有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不能有效的监管国有资产的正常使用。
二、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优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