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4 01:20: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机构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嘉峪关市机构改革和人员编制精简方案》,动员和部署全市的机构改革工作。前面,晓东同志宣读了省上批准的方案,杨林和殷继臻同志分别宣读了市上的实施意见和人员分流办法,****同志作了全面动员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讲几点意见。

一、增强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上来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党政机构进行改革和职能调整,切实做到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4次大的行政改革。从年开始的这次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跨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的历史任务,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机构改革,共要精简行政编制115万名,是涉及面最广、精简力度最大的一次。

推进市(地州)县乡机构改革,是全面完成这次机构改革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市县乡机关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朱镕基总理在全国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市县乡在整个党政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的位置,最接近人民群众。市县乡机关中存在的机构重叠、人员臃肿、角色错位的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已经严重影响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并且容易滋生腐败,非改不可。市县乡机构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机器能否保持高速运转,关系到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不能得到最终实现。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市县乡机构改革从20****年9月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已即将结束。也就是说,我们的这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已经落在了全国和全省的后面。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央、省上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上的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上来,确保这次机构改革和精简任务的顺利完成。

查看全文

乡镇机构改革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要求,研究部署我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会上,我们印发了《广安市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建平同志对实施意见作了具体的说明,武胜县交流了乡镇机构改革的经验,大家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

一、统一思想,增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总理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会议上提出,力争“十一五”期间或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在内的农村综合改革任务。他强调指出,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体制,使农村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去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在内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总理的讲话以及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从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

(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乡镇政府作为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者、基层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和农村改革创新的组织者,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基本结束,农村综合改革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拓展到农村整个领域,涉及的层次逐渐深入到农村管理体制和上层建筑,但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与农村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只有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查看全文

乡镇机构改革试题

a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1分,不选、多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向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c.坚持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d.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查看全文

乡镇机构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1998年、2001年和2005年下半年,河南省基于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的压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考虑,主要围绕着“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进行了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但在前二轮改革中,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互相推脱分摊改革成本的责任,结果这两次改革都变成了虎头蛇尾的“假改革”;在第三轮改革中,省委、省政府强化了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着力解决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最终形成了有效整合、协调一致的合作型博弈机制,仅用3个多月就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因此称得上是善始善终的“真刀真枪改革”。下一步,我国将重点进行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为防止出现低效率的重复博弈,建议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这项复杂而艰巨的改革工程,省一级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关键词]:河南乡镇机构;合作型博弈;改革动力机制;农村综合改革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拥有9600万人,其中农民人口就有7300多万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省乡镇总数为2137个,行政村总数为4.9万个,村民组总数为40.46万个,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多达150万人以上,每年支出经费在100亿元左右[1]。为了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的压力和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河南省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5年下半年进行了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但由于前二轮改革没有形成有效整合、协调一致的动力机制,其结果都变成了虎头蛇尾的“假改革”;“而这一次,河南省强化了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不再‘为改革而改革’,着力解决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2],因此可称得上是善始善终的“真刀真枪改革”。截止2005年底,全省撤并乡镇236个,合并各类事业站所3117个,精简乡镇领导职数接近1/3,清退乡镇临时人员20551人,分流乡镇超编人员170022人[3],仅用3个多月就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省委、省政府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合作型博弈机制。这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重点从分析改革动力机制入手,试图在河南省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河南省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中途流产”?

1998年12月,河南省制定出了《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拉开了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序幕。当时,我在豫南大别山区某镇担任党委书记,直接参与了这次改革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省里《方案》统一规定,乡镇机构设置为五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农林水办公室、财经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科教文卫办公室),“七所八站”一律改成服务中心,统一核定乡镇编制人数,清退临时聘用人员和分流超编人员。但在具体操作上,该《方案》对如何解决乡镇超编正副科级干部待遇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工作人员竞争上岗的问题,如何解决辞退人员和分流人员补偿的问题,如何解决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机构合并后与县以上部门机构工作衔接的问题,如何解决县、乡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合理划分的问题,都没有制定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因此,这次改革基本是“走过场、搞花架子、玩数字游戏”。

查看全文

政府机构改革讲话

同志们: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和**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专门研究了机构改革问题,并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去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5号),进一步明确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提高认识。

首先,推进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政府机关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承担着大量的经济社会管理事务,直接面对基层和广大群众。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进行过多次,但政企政事不分、职责关系不顺、行政效率不高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要通过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的部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切实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推进机构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必须看到,我们过去所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多的问题集中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上。比较突出地表现在:长期形成的部门管理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权力部门化的倾向仍未得到解决;一些部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分割和封锁,制约着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助长了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无序竞争;一些职能部门仍习惯于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不善于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重叠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仍然包揽过多,社会中介组织没有充分发挥有效作用。要通过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必要的条件。

查看全文

乡镇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速职能转换提出了新的课题。尽管目前社会上对乡镇机构改革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达到共识的,那就是乡镇机构改革的前提在于转换职能,最终达到的目的也在于转换职能。

乡镇是国家组织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阶层,担负着稳定一方社会、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群众的职能。透析目前农村乡镇在职能上存在的问题,“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十分突出,这也是造成乡镇机构不作为或不能很好作为的痼疾所在。

“缺位”,简单地说就是份内该干的事没有干好。造成乡镇政府职能缺位,一种是由于认识不到位,对于一些本应该由乡镇政府承担起来的职能,没有自觉地承担起来,这种可以叫做无意识缺位。

另一种是由于受乡镇政府经济能力、干部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已经认识到应该做好的工作也没有完完全全地履行好,我们把它称之为有意识缺位。这两种情形共同构成了缺位的原因。

“越位”,就是指做了超越政府职能范围和权限的事。该放的权不放,不该管的事偏管,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整天忙忙碌碌,工作费力不讨好,群众不买账。

“错位”,就是不做自己的事,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表现为有利益的事争着抢着干,没有利或责任大的事不闻不问,推诿扯皮。群众遇到为难事,找谁谁不管,今天推明天,明天支后天。甚至出现了无执法权的非财税乡镇干部收税的违法问题。

查看全文

机构改革自查自评情况报告

根据《中共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机构改革评估的通知》精神,结合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情况,现就市场监督管理领域机构改革有关情况自查如下:

一、市场监管改革的基本情况

按照《县机构改革方案》《关于<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县机构改革人员转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局党组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研究部署,统筹抓好市场监管领域机构改革工作落实,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做到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在机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为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和思想基础。目前,组织领导有力,内设机构设置合理、职能职责明确,运行顺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自查自评情况

(一)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国家机构改革重要指示及相关政策和文件,进一步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州、县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拥护改革作为检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准。同时,通过开展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从思想上树牢了“三定”的“宪法”意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机构改革期间各项工作组织指挥和协调。三是明确职能职责,强化执行力。“三定”是确保单位正常运转的根本,局党组组织精干人马,组成专班,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监管系统各级“三定”方案,并充分借鉴汲取兄弟部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切实明确了市场监管部门及内设机构的职能职责,同时,加大对履职尽责的责任和追究,为确保“三定”有效执行奠定了坚实的纪律基础。

(二)深化机构改革,强化使命担当。在机构改革期间,局党组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部署,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推进机构改革事项,尽快实现职责有机结合、内部业务融合,全体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克服了人员减少、职能增加带来的诸多困难,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角色,努力做到改革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一是较快实现职能转变,完善和创新内部管理。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除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外,新划入了价格监督检查、反垄断执法、知识产权等职责,呈“3+3”模式。同时,为保证市场监管职能落到实处,局党组严格按照审批的“三定”方案,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领导班子、内设机构和人员能力素质,合理明确工作分工,基本形成了党组统筹抓、班子成员分工抓、中层干部具体抓的科学良性运转格局,以最短的时限实现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的过渡,逐渐步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领导职数等与“三定”方案一致,无擅自扩大或缩小职责范围和权限的行为。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强化执纪问责。年初,局党组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部署,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年度目标责任分工,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对任务完成质量不高的人和事,均严格执行纪律。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机构改革以来,局党组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指示,主动作为,认真谋划和研究工作,按照新的职能职责要求,先后出台了《县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县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实施方案》《县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圆满完成了州运会、景区开园、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灾后恢复重建等急难险重任务。

查看全文

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报告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市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自2011年1月初开始,我镇机构改革工作在区编委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设置,认真实施了机构改革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

地处市南郊,距市区23公里,土地总面积9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6700亩,其中,水浇地22000亩。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共有6484户28455人,是最大的乡镇。2010年底,全镇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88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精神,我镇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围绕“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原则,逐步精简内设机构,整合规范事业单位,科学设置工作岗位,进一步推进了机构改革工作。目前,全镇共有工作人员104人,其中:行政编制25人(其中党委、人大、政府在岗领导职数8名,另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1名),机关后勤事业编制2名。事业编制46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名,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9名,农村文化服务中心3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含服务所〉16名,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5名)。政策性安置33名(三支一扶6名;事业单位招考5名;进村进社5名;纯农户零就业家庭10名;大学生村官12名)。

在机构设置上,我镇将镇机构具体划分为“四室五中心”,镇内设职能机构4个,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加挂人民武装部牌子)。调整事业单位5个,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重坪管理委员会牌子)、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民政保障管理服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牌子)、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目前,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查看全文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中央近几年下发了一系列惠农爱民政策,“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乡镇政府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其工作职能也应随之转变。20**年乡镇机构改革是否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如何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今年,我办以全市机构编制调研活动为契机,深入全区各乡镇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作个汇报,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我区乡镇机构编制的基本情况

我区辖14个乡镇,其中5镇9乡,共128个行政村,总人口13.88万。按照乡镇类别划分,全区一类乡镇1个,二类乡镇2个,三类乡镇9个,四类乡镇2个,其中一二类乡镇设有党政人大办、社会事务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经济发展办四个内设机构,三四类乡镇设三个内设机构(不设经济发展办)。此外,14个乡镇共设有各类“站、所”123个,其中区直部门垂直管理为主的有司法所、财政所、林业站、动物防疫站等47个,乡镇管理为主的有劳动保障服务站、计生服务站、文化站、农业服务站、城镇建设管理站、企业办等76个。人员编制方面,我区14个乡镇共核定行政编制247名,实有208人,工勤编制14名,实有13人;核定领导职数134名,实际配备109人。全区乡镇事业站所共核定事业编制259名,其中,城镇建设管理站、企业办使用自收自支编制86名,占33.2%;农业服务站农技、农机、水利人员使用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共79名,占30.5%;其他事业站所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共94名,占36.3%。全区事业站所实有2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人,管理人员215人,工勤人员2人。

二、20**年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果

一是转变了职能,强化了乡镇政府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责任。在市场经济初期,全区大部分乡镇热衷于办企业、办经济实体,在经济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但由于缺乏战略眼光,缺乏科学决策,缺乏管理经验,部分项目盲目跟风、盲目上马,大部分乡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从而弱化了政府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20**年乡镇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后,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强化了乡镇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对构建和谐农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精简了机构,树立了精简、统一、高效的良好基层政府形象。20**年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之一,一些乡镇一方面要偿还巨额债务,一方面要养活机关冗员,由于财力有限,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屡禁难止,变相增加了群众负担,少数乡镇党群干群关系一度紧张。20**年机构改革后,精简了机构,通过采取清理辞退一批,待岗分流一批,鼓励自谋职业等措施裁减了冗员,减轻了财政和人民负担,近几年来,全区无一起“三乱”案件,对乡镇机构改革成果群众普遍满意,精简、统一、高效的基层政府形象逐步在人民心中树了起来。

查看全文

乡镇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乡镇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消除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乡镇机构改革要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通过改革和精简,逐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理顺县乡关系,县直部门派驻在乡镇的机构,凡能下放给乡镇的,要坚决下放;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基础工作,完善乡镇政府功能。乡镇要在精简党政机关行政编制的同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精简事业编制,大力清理、清退各类临时人员,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减轻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

乡镇机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寻求乡镇机构改革新突破,是机构编制部门的同志们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是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在下一步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严格规范乡镇机关、事业站所机构的设置,进一步精简乡镇机关行政编制和站所事业机构。进一步精简乡镇机关内设机构,减少乡镇领导职数,规范乡镇行政执法及经济监督部门,切实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乡镇站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从加强、完善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进一步精简站所事业机构,尽量归并综合设置,不搞上下对口,切实减少由财政拨款的事业编制和人员。要进一步健全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计划管理制度,严格把住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入口关”,防止乡镇人员再度膨胀。本文出自网

第二,切实搞好人员定岗,进一步优化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结构。要坚持在编制内设置职位和工作岗位,按岗择人,在坚持基本资格条件的前提下,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定岗,保留工作骨干,改善人员结构,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