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灌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12:19: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节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深井节灌技术分析论文
深井节灌技术属集流节灌技术的一种,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利用深井集流,兼蓄浅层地下水和人工补给地表水;二是在利用深井水的方式上,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之一的喷灌,部份地方由人工挑灌,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这里所说的“深井”,亦兼具北方“水窖”的作用,其深度一般为8米以上,相对普通水井要深。该技术对拦蓄地表径流,保证旱片农业用水、提高造林成活率、减轻水土流失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一、在平昌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平昌县位于大巴山南麓,境内多属深丘低山地貌,是川东北旱灾频繁区。我县水利化程度平均仅22.4%,最低的得胜区仅13.8%,最低的西兴区佛楼乡仅6.6%。据水利工程与水土流失的分布调查表明,凡是严重缺水的地方必然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二者内在联系紧密。由于受地形的局限,一些地方不宜修建骨干水利工程,出现旱片死角,而且虽然我县年均降雨量在1100—1200mm,但是降雨在时空上分布极为不均。据县气象局统计,夏旱出现的频率为52.8%,伏旱出现的频率为67%。高频率的旱灾导致农业滞后,荒山造林成活率极低;区域水系紊乱,植被稀疏,造成固土、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直接加剧了水土流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大量实践证明,没有水的农业造林植树其成效无疑难以得到保障,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解决蓄水、保水、节约用水的问题。
我县地下水都属岩裂隙水,由于降雨量充沛,径流条件好,循环交替积极,而且一般远离污染源,受污染的机会小,充分利用地下水是完全可行的。
为了推广该项技术,我们在云台铺垭村、尖山七里村进行了深井节灌技术在农业和水土保持造林两个方面的试点,取得了成功。
二、深井喷灌技术在农业试点区的具体应用
农业节灌工程研究管理论文
一、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位于江苏省境内的苏锡常地区属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流域,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较丰富。但在过去的20年中,在致力于快速发展城乡经济的同时,没有注重环境生态的相应保护,致使目前苏南地区水质污染严重,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加剧,很多灌溉水源的水黑臭,基本为超Ⅴ类水体,每年由于灌溉水源水质的问题而导致农田绝产的面积达数万亩之多。
地面水资源的污染,使得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其中苏州市的地下水开采量为1.8亿m3占总供水量的4.6%,位于全省之首。苏锡常三市城区的地面沉降中心的最大累积沉降量分别为1682mm、1100mm和949mm,三市已连片形成近3000km2的沉降区。
水环境污染除了受工矿企业污水的超标排放及生活垃圾的影响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就是农业面源污染。在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下,不仅浪费水源,而且大量的化肥、农药随灌溉退水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
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增加环境容量,对苏锡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套灌区农业灌溉井渠双灌作用
近年来,由于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引黄水量大幅减少,在河套灌区,农业用水消耗巨大,如果上游来水少,会直接导致灌区出现断流情况,从而,影响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坏境的保护,为有效缓减水资源紧缺而带来的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必须采取节水措施,尤其是在当前提倡农业节水的大气候下,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大力发展井渠双灌,是解决以上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
1河套灌区的基本情况
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段北岸的冲积平原,引黄控制面积116.2万hm2,现引黄有效灌溉面积60万hm2,农业人口100余万,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和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多年来灌区用水总量在52亿m3左右,近年实际用水总量在49亿m3左右,供水需求量逐年减少,缺口逐年增大;灌区降雨量少,多年平均130~210mm,蒸发量大,多年平均2100~2300mm,是典型的没有引黄灌溉就没有农业,没有灌溉就没有生存环境的地区;灌区内除部分沿山地带,包括狼山山脉冲积扇一带和部分低凹地采用井灌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均采用黄河水灌溉。
2发展井渠双灌的意义
井渠双灌就是采取井灌与渠灌相结合的方式,联合运用地下水与地表水,力求节水增效,在充分利用当下水资源的条件下,解决农业用水的问题。当前,河套灌区主要还是以地表水(引黄)灌溉为主,只有少数采用井灌,根据河套灌区的实际情况,且受一首制灌溉引水的制约,河套灌区主要是采取“轮续灌”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满足所有供水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采取井灌结合。笔者认为,发展井渠双灌不仅能改善用水紧缺的现状,而且合理开发地下水有利于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讲,采用井渠结合灌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在上有来水不足,黄河枯水期、用水紧张和渠道稍部供水困难时,采用井灌,起到应急作用,做到适时灌溉,缓减供水不足矛盾,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由于近年来河套灌区内的种植结构大幅调整,一些经济作物(如青椒和番茄)得不到适时灌溉,采取井灌,可以达到增产增效和增收的目的。
节水灌溉技术分析论文
地面灌溉是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但它目前仍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约占全世界中灌溉面积的90%以上。我国则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依然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
鉴于我国水资源与能源短缺,经济实力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现实,大面积推广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还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仍须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研究和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
一、平整土地,设计合理的沟、畦尺寸与灌水技术参数
平整土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划长畦(沟)为短畦(沟),改宽畦为窄畦,设计合理的畦沟尺寸和入畦(沟)流量,可大大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陕西洛惠渠的研究表明,在入畦单宽流量为3~5L/s时,灌水定额随畦长而变,当畦长由100米改为30米时,灌水定额减少150~204m³/hm²;当畦长30~100米时,畦单宽流量从2L/s增加到5L/s,灌水定额可降低150~225m³/hm²。
宝鸡峡灌区进行深层渗漏的对比试验,灌水定额小于675m³/hm²,基本不发生深层渗漏;灌水定额825~990m³/hm²时,约有150m³/hm²水产生深层渗漏;灌水定额1350m³/hm²时,有一半水成为深层渗漏水。
农村机电排灌工作意见
“十一五”期间,我镇农村机电排灌管理工作突出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管理服务,为全镇的农业生产和抗灾夺丰收作出了贡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镇属事业机构改革,农灌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东政办发(2011)89号《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县财政局、农机局、物价局、县委农工办关于加强农村机电排灌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机电排灌管理,充分发挥机电排灌设施在农业生产和抗旱排涝中的作用,经镇政府研究现对加强全镇农村机电排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继续发挥好农村机电排灌在农业生产和抗旱排涝保丰收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镇、村及相关部门在农村机电排灌工作的职责,理顺农村机电排灌管理服务体制,提高农村机电排灌服务水平和运行质量,促进我镇农村机电排灌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在新形势下,抓好农灌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原则。全镇所有泵站不分产权性质,必须在镇政府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开展农灌管理和服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部门)为农灌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部门。镇政府负责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抓好泵站改造和农灌安全生产管理。各村(居)委会负责渠道的建造、修理和管护工作,并积极参与农灌管理。
农机部门排灌管理意见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机电排灌管理工作突出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管理服务,为全县的农业生产和抗灾夺丰收作出了贡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镇属事业机构改革,农灌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机电排灌管理,充分发挥机电排灌设施在农业生产和抗旱排涝中的作用,现对加强全县农村机电排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继续发挥好农村机电排灌在农业生产和抗旱排涝保丰收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县、镇、村及相关部门在农村机电排灌工作的职责,理顺农村机电排灌管理服务体制,提高农村机电排灌服务水平和运行质量,促进我县农村机电排灌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在新形势下,抓好农灌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原则。全县所有泵站不分产权性质,必须在当地镇政府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开展农灌管理和服务。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部门)为农灌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部门。县农机局负责指导全县机电排灌体系建设,制定泵站更新计划、加强泵站技术改造的业务指导并实施监督,会同县委农工办、物价局负责制定水费收取标准,会同物价局审核水费方案。各镇政府负责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抓好泵站改造和农灌安全生产管理。各村(居)委会负责渠道的建造、修理和管护工作,并积极参与农灌管理。
灌溉工程节水技术管理论文
节水灌溉是围绕着具体的工程措施来进行的,因此有必要了解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及其特点。
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又称管道输水灌溉,是通过机泵(或利用天然水头)和管道系统直接将低压水引入田间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利用管道代替渠道进行输水灌溉的技术,避免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节省了渠道占地,能克服地形变化的不利影响,省工省力,一般可节水30%,增产20%,省地5%,且投资不大,普遍适用于我国北方井灌区。
二、喷灌:俗称人工降雨,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形成类似下雨效果的一种灌溉方法。喷灌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小,在砂土或地形坡度达到5%等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地方都可以采用,一般能增产15%,节水40%,提高工效20倍-30倍、提高耕地利用率7%。但喷灌受风力影响大,且容易产生蒸发损失,不适宜空气特别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由于喷灌设备投资较高,目前多用在水资源缺乏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三、微灌:是利用专用设备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微灌是目前节水、增产、优质效果最好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其投资较高,目前仅限于经济作物中使用。微灌通常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形式。
1.滴灌:是利用滴头(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或连续细流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滴头有孔口滴头、发丝管滴头、内镶式滴灌管、双上孔滴灌带、迷宫式滴灌带等。滴灌主要用在果园、花卉、保护地栽培中。
2.微喷灌:是利用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微喷头有固定式微喷头、旋转式微喷头、多孔式微喷带、脉冲式微喷头等。微喷灌主要用在果树、花卉、园林、草地、保护地栽培中。
沥青路面裂缝施工工艺探究
摘要:针对沥青路面的灌缝胶施工,分析和探讨了灌缝施工工艺,详细介绍了灌缝材料、灌缝设备、以及灌缝施工工艺流程,并对试验段进行了跟踪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沥青路面缝灌缝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灌缝施工,灌缝胶能发挥良好的使用性能,对于路面裂缝的防治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道路工程;灌缝胶;施工工艺
1前言
在公路施工中,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有很多的优点,这种路面经久耐用,能有效防滑防渗漏,还有一定的耐疲劳和耐高温的性能,比较适合铺设于高速路段,供所有类型的车辆运行。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是在恶劣的外界条件影响下,还会出现早期破坏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超载车辆较多、温差大、雨水多、气温极低或容易积雪结冰等,所造成的病害种类也各不相同。但是实践发现,水是造成路面损害的重要因素。在早期路面损害的类型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阶段,处理这种损坏的方法一般是进行灌缝养护。灌缝胶是常用的补缝材料,不仅成本低、性能好,还能有效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对灌缝胶在沥青路面缝隙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铺筑试验段
G213是从兰州到刘家峡的主要线路,属于国道二级公路,全程长约44千米。在此路段通行的车辆通常是承载较大的货车或者载人客车等。这段公路的路基使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施工材料中的含有很多的粉尘,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了较高的水灰比,这就使得在发生干缩及温缩之后在路基中出现较多的裂缝,向上延伸到公路的表面就呈现出很多裂缝,他们呈发射状分散,两个横向裂缝之间的距离约为5m,中间还会连接着一道纵缝。为了避免在出现更多地裂缝之后,水分渗入路基对公路造成深层的损害,公路养护部门在2013年使用碎石对这段公路做了封层,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又在2015年夏天采用稀浆做了二次处理。到现在为止已经将所有的裂缝都填充了稀浆。为更好的处理裂缝,预实施灌缝胶对缝隙进行灌注的措施。
农业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优化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是组成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随着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在农业中的不断运用,我国大部分农业均可达到农田灌溉的目标,促使农作物产量提高,从而使农民经济效益增加。但是,当前我国在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处理。本文从农业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出发,分析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未来建设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田;水利灌溉;排水工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因此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由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构成,良好的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可直接影响地域经济的发展,促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目前,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因素、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农业生产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需要有关部门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实际农田灌溉需求相结合,强化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保证该项工程建设能够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具体需求,促使地区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农业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属于我国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提高农田灌排技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的管理技术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关部门需要以当地的水资源实际情况为主,制订与群众实际用水需求相适应的制度规划,从而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合理用水,为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条件。第二,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的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管理方式上,可以采用灌排水计费制度,从而减少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增强群众的节约用水意识,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和用水系统的稳定发展。
二、农业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的特点
农村灌排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
一、研究背景
气候异常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必须搞好新时期农村灌排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出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维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近年来我国农村灌排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山东省济宁市水利设施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市修建河道堤防3511km,建泵站1917座,水井12.7万眼,建水库248座、塘坝1686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1万亩,有效提升了水旱防御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面对气候趋差,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新背景下,深入研究,超前谋划,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工艺技术,推进现代化的农村灌排工程体系,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灌排工程管理法规,保障农村基础设施长期运行,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农村灌排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平原区农田地下水位下降,灌溉成本增高;山丘区水库灌溉有待提标升级。(2)农田除涝排水沟标准偏低,农耕侵占损毁,排水效率低。(3)村庄排水问题主要是:坑塘少,排水设施不健全、易积水。(4)工程管理方面问题主要是:管理法规少,特别是除涝方面,需研究排涝资金筹措办法,明确排水主体,解决一户一村不便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对策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