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升级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11:47: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结构升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结构升级

贸易政策促进结构升级论文

论文摘要:贸易政策选择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演进内生决定的。在经济全球进化中,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会进一步强化贸易政策的产业政策属性。贸易政策应该更多地用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产业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贸易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结构升级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协调

产业竞争政策源于产业组织政策,它是为了获得预期的市场绩效,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经济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竞争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培育和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政策一方面要鼓励竞争、限制垄断,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度竞争、追求规模经济。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冲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原来主要用于调节国内市场关系的产业竞争政策逐渐演变为保证和维持国际竞争环境的一种协调工具。产业竞争政策的内涵与外延远远超出了产业组织政策的范畴,已成为包括产业组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国际性经济协调政策。

查看全文

服务贸易结构升级分析论文

一、服务贸易的特点

一般人们所说的贸易大都指的是商品贸易,是以商品这种实物为媒介的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比较,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无形贸易的一种,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

其次,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发生的,通常无法将服务进行再转让和套利活动,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

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

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

查看全文

信贷结构优化升级构思

1.信贷结构优化调整现实需要

2009年以来,由于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从根本摆脱了以次贷为代表的金融危机的干扰,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在较好的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飞涨和物价上涨引发的通胀,以及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使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对银行业而言,急速扩张的信贷无疑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加。这使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信贷结构不合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变这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各银行需不断根据区域经济的变化调整信贷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在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自身信贷结构的优化,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益条件下全行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分析行业风险为信贷的主要风险入手,以行业分析和行业评级为手段,叙述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来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并以行业信贷管理为管理工具,论述推动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的思路。

2.银行信贷风险来源

信贷风险在个体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有效防范个体性的风险,各家银行的方法相对较完备,但从近二十年来信贷风险的主要来源看,对银行造成较大冲击的并非个体性的风险,主要原因是各家银行均注意个体风险的分散控制,对个体风险能较好地把握,而行业的波动导致的大面积违约的对银行而言是致命的,往往较长时间无法恢复元气。

银行的风险偏好是指根据战略规划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所确立的愿意承担的风险类型和水平,它会直接体现在信贷结构上。从我国的情况看,行业的每一次波动,客户的违约率会大幅度提升,在一段时期有普遍性。这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中国特殊的国情,二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三是政策体制。我国经济一直是强政府经济,而且带有明显的周期性。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从信贷存量客户的角度分,可分为:非市场化板块;工业板块;其它板块。公司贷款风险主要来自于工业板块。

3行业信贷管理体系框架

查看全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唐山市经济一直处于全速增长状态。自从进入新常态以后,唐山经济供求开始失衡,出现产能过剩现象,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要实现唐山经济的稳健发展,有效的切入点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首先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背景着手,分析了唐山目前的经济形势,给出了影响供给侧改革的因素。其次,构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模型,明确了供给侧改革攻坚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模型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背景

在2015年~2016年多次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自改革开放以来,唐山经济片面追求高速度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来实现。强调规模扩张由“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实现目标。自唐山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转变到依靠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力。

二、唐山当前的经济形势

从唐山当前的形势来看,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与其他省市相比仍然领先,经济增长总量逐年递增,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却连年下降。在2007年达到15.0%的峰值后连年下降,从2010年的13.1%,2011年的11.7%,2012年的10.4%,2013年的8.3%,2014年唐山GDP增长速度下降到5.1%,从2010年~2014年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当前唐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第二产业占比过大,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从宏观角度来看,国际发达国家依然处于金融危机之中,对国际商品需求不旺。从微观角度来看,唐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产品价格偏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唐山市场机制运行不畅,致使经济总量过快增长掩盖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出现严重“求而未供,供非所求”现象。

查看全文

服务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研究

[摘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促进一国服务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有着重要影响。对承接国来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通过推动国内服务业技术进步、优化国内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发展国内现代服务业,推动着国内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在探讨了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升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促进服务业升级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结构;服务贸易结构;服务业升级

全球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一国要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崛起,势必要实现服务经济领域的绝对优势。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优化的关键时期,而服务业的升级则是整体产业升级优化的战略重点。服务外包属于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业态,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对促进我国改进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优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研究,Jabbour(2005)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国家服务外包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徐建敏、任荣明(2006)指出承接服务外包可以从直接(服务贸易额的增长等)和间接(优化投资环境等)两方面来对承接国的服务贸易产生影响。张扬(2011)经过实证研究指出国际服务外包能够促进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但是,对于国际服务外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促进承接国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主要从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承接方服务业技术进步、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优化和改善服务贸易结构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服务外包推动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一、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技术水平、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影响

(一)服务外包引起技术溢出,促进承接国服务业技术进步

服务外包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种是发包方自愿或主动提供的技术转移,另一种是发包方在非主动或非自愿的情况下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1.服务外包引起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发包方自愿或主动提供的技术支持,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等形式实现,这种主动提供的技术支持主要是为了促进承接方能通过吸纳直接转移的技术知识以顺利完成外包业务。由于发包方和承接方之间在技术上会有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方的技术能力一般有较高要求,只有符合技术水平要求的企业才能突破重围、脱颖而出。对于承接方来说,在加强对发包方转移的技术知识的吸收以提高自身外包业务能力的同时,为了能持续获得外包业务,更要通过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业务能力,而且发包方的技术进步也会迫使承接方不断跟进技术改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通常,与发包方转移的技术知识伴随流入的还有相应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时承接方的管理水平也会相应提高。2.服务外包引起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效应大多是发包方非自愿的,主要是承接方在承接服务外包的过程中通过“干中学”等途径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假定对于国际服务外包发包方和承接方来说,中间投入品是双方的贸易联系,中间品质量固定时,由于技术扩散效应的激励以及新进入供应商的竞争,原承接方会通过降低中间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来抢占市场,技术扩散效应会激励现承接商技术努力,在降低中间投入品单位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质量的提高。中间品质量提高,相应市场对其需求也会增加。这样,承接方在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其外包业务量也会得到增长。而从发包方来看,与无技术扩散相比,在技术扩散条件下,由于承接方花费更少的技术努力就可以实现降低中间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同时其质量也能得到提高,由于中间投入品的“物美价廉”,最终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单位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市场对最终产品需求也会增加,发包方的边际收益增加。这样会促使发包方更愿意对承接方直接的技术转移,更会直接有利于承接方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技术扩散效应对双方来说都会带来收益。承接方通过承接发包方的国际外包业务获得技术扩散效应主要通过两个渠道:示范和人力资本流动。示范效应是指通过服务外包,承接方或多或少都会学习到服务产品中包含的发包方的设计思路、技术以及一些隐形知识等,此外,承接方也会吸纳发包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则是由外包企业的人员流动尤其是技术人员的流动带来的技术外溢。国际服务外包给承接国带来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了承接国的服务业技术进步。

查看全文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摘要:天津近几年经济发展飞速,但产业结构却不尽合理,这亦不利于天津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以当前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背景,分析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及其对天津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天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措施。

关键词:天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

一、经济新常态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2014年5月主席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更详细阐述这一观点。具体来说,中国经济新常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其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这是经济新常态最表面的特征;其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从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的升级,体现的是经济新常态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三,经济发展动力将从投资驱动及要素驱动让位于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体现,创新驱动体现出前两个特征的内涵,一方面,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不应是追求速度的粗放式发展而应是体现质量的集约式发展,这一过程需要创新驱动,另一方面,中国产能过剩、能耗效率偏低等产业结构矛盾产生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缺少高级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核心技术,因而,创新驱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

(二)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查看全文

产业结构升级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探讨各地产业结构升级与其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但产业结构升级尚不能大力促进其生产率水平提高,东部省市若要升级其产业结构将会略微限制生产率水平的增长,中部省市若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则其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更胜东部,而西部省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各省生产率;空间滞后模型

一、引言

随着我国GDP增速逐渐放缓,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完善,同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向创新驱动靠拢,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人口红利优势渐消且人口老龄化加剧,为持续维持中高增速的经济增长率,则我国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亟需面临改革,需将其转为依托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提升各省市自治区生产率水平的方式。如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各省市自治区第二产业大于发达国家,并且其生产效率不高,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各省市自治区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早已高于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除此之外,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十分不均衡,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高低错落,并且各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率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故此,对于各省市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生产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效果,这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选取变量并且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各省市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效果,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生产率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分区域研究其生产率水平提升方面,国外学者极少会将产业升级加入研究变量中,究其原因是由于研究对象多为发达国家,其各产业结构稳定且优化产业结构对其生产率水平提升效果有限。但是对于仍处于中高速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我国而言,正如黄佳金(2019)所指出的,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将是带动整个国家生产率水平提高和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作用因素[1]。国内学者关于如何提高生产率,一方面从产生集聚效应与生产率提升关系着眼。如杨仁发等(2018)分析产业集聚效应对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的研究结果为:制造业集聚效应明显抑制了生产率水平的发展,相反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则表现出正向的促进效果[2]。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或是生产率水平提高均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着眼。即第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进行转型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规模大小与其边际收益通常表现为正向的线性关系;但在实际检验分析中,表现出的结论却是迥然不同的。如金晓雨(2015)研究并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同时得出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通常规模较大城市的生产率表现出促进效果,而规模较小城市则与之相反[3]。整理上述文献综述可知,以往的学者研究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太过于理想化地割裂了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贸往来等活动,忽视了其中必然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需要在优化已有理论模型之后引入空间滞后模型,切实研究各省市产业结构对其生产率增减变化的边际效应。

查看全文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升级建议

摘要:本文关注了安徽省近年产业结构的变化,选取了代表性城市进行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直观展示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对发展现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发展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以期推动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关键词:产业结构;安徽省;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质量。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反映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状态的优劣。国际上,高度发展国家的产业结构多呈现“三二一”依次递减的特征,因此该特征也常被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形成了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继续扩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格局。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举措方针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三二一”的格局雏形已成。安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长期以来其产业结构组成都是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中部经济的崛起,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有所提升。然而,虽然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其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且在省内不同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以及其地域分布特征,对于优化安省徽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内涵具有指导意义。

一、安徽省产业结构分析

(一)整体产业结构的分析

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逐渐突出并成为主导,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形成了“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中心、第三产业为先导”的新局面。但是,2005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出现一个新的“拐点”,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下滑、第二产业比重上扬。这主要与近年来安徽省主动调整投资方向有关。在2004-2011年,安徽省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投资作为重点,并通过政策和区位优势,加快引进东部沿海企业来皖投资,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本省投资热点的转移和外来投资产业的承接,第二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基建产业和制造加工业,间接导致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2011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安徽省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始强化第三产业(诸如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以期调节目前“二三一”的局面,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经济发展内涵。综上可见,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制于政府的政策的倾向性。

查看全文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透析

[论文摘要]用中国西南地区1978—2006年反映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数据,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探究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关系,但其关系不是十分显著;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助于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产业结构升级不能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升级;西南地区;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研究的中国西南地区是指按照行政规划划分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三省一市一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经济结构复杂,包括了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成渝经济圈、三峡库区、川南资源聚集区以及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论文百事通西南地区城镇化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研究意义重大。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随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广泛关注这项经济指标。代表人物有,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onThunen1826)的农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l909)的工业区位理论。法国佩鲁(Perroux1955)认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比较符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实际,主要强调产业间的联系,而忽略了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化机制的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一般使用“城镇化”来代替这一指标,蔡孝箴(1990)指出城市化道路的区域差别,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都应遵循“成本一效益”分析原则,由于各自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方针也有所区别。辜胜阻(1993)论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三大地带、六大区域、30个省区的城镇化差异,得出中国西部城镇化的主要模式为自生型城镇化、非农化模式。王嗣均(1996)等人直接提出区域城市化,并就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省区城市化进程做了深入研究。周凯、刘辉锋(2006)指出目前区域与城市的发展现状表现出明显的模块系统特征。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更多的只是从理论上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角度比较宏观。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注重中国西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借助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理论上的中国西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和定量描述。

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方法、数据与检验

查看全文

生态文明下产业结构升级探索

摘要:高质量发展势必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而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是低能耗、低污染、高收益,契合了当前生态文明的发展需求,必将促使产业结构逐渐向生态化转变。论文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运用产业结构升级理论,阐述了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向生态化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得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向生态化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产业升级;低能耗;低污染

1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程。在高速发展阶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经济发展将更加追求质量,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共赢。这意味着产业结构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逐渐由工业化向生态化发展。那么,在当今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向生态化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特征是什么?产业结构应该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内在特征及实现路径三个维度,详细地分析和论述了生态文明视角下产业结构应该如何向生态化转型升级。许淑婷等[1]基于辽宁省的统计数据,用改进的熵值法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Moore指数构造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发现两种指数都在波动中不断变化。通过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生态化之间的分析,发现辽宁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生态化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杨璟恒[2]采用中国碳排放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生产矩阵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生态保护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趋势预测。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状况是不断恶化但影响是递减的,而改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在于提升技术水平。虽然学术界对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跨度比较短、前沿生态文明思维的影响比较小。到目前为止,产业结构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研究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角,运用产业结构升级理论,阐述了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详细分析了产业结构向生态化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中国产业结构向生态化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本文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新颖,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探究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利用产业升级理论,系统地阐述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了产业结构向生态化调整过程的特征;第三,提出中国产业结构生态化升级的实现路径,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向生态化转型升级。

2生态文明下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研究

人类文明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也就是说,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比较低下,以第一产业为核心;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第二产业为核心。而现在,人类将逐渐进入新的文明阶段,即生态文明阶段。从宏观视角看,世界各国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重心向以第二产业为重心转移,主要发达国家逐渐升级到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从中观视角看,产业结构由当初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中耗能、中污染产业过渡,最终世界各国要建成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结构。2.1生态文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跨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繁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却日益增强,人们开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发展中,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产业结构也需要相应地进行升级。首先,为适应生态文明的发展,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到新的产业结构。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对自然资源物尽其用,同时人类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即用最少的资源来做最多的事情,并且把人类对自然的危害降到最低,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在人类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人类应使整个链条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达到最大化,使整个链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化。这对传统工业文明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无疑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2.2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转型。在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及第二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但工业大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这种生产模式必将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污染,必然走向“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3]。中国工业发展基本上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自然资源严重消耗,自然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各行业产能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愈加严重。传统的工业文明下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也就越来越不可持续。在生态文明下,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其中的核心就是以建立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生态化产业重组,建立一种进化的产业结构模式,从而支撑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2.3生态文明下产业结构全面进化。传统的三次产业结构理论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三次产业结构理论,已很难精准地定位当前的产业分类。清晰有效的产业结构可以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因此,传统的产业结构理论需要进行一次进化,才能适应现代生态文明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进化的本质,是对生态化思维的深刻认知以及高科学技术的全方面应用。在第一产业如农业方面,要尽量减少化学产品的使用,建立生态化农业,利用自然界本身的自我净化和恢复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循环链,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例如以色列在生态农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以色列90%以上国土面积都是沙漠地区,且年降水量非常稀少,但以色列的食物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而以色列产的水果由于品质出色,还大量出口到欧洲国家。不得不说,以色列的农业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奇迹的缔造者正是生态化农业发展。滴灌技术、农产品品种改良技术,土地自净恢复技术等,这些高科技农业技术在生态农业的建立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第二产业如工业方面,运用高科技方式进行生产、消费及回收,是产业结构生态化重要保证。工业品生产、消费及回收一直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4]。因此,运用生态化思维以及利用相关高科技手段升级产业本身是产业结构进化的根本保证。例如,化工工业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的重度污染产业,也是自然资源严重消耗产业,发达国家一般将这些产业迁出本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达到降低污染、减少消耗本国资源的目的。但是发展中国家污染依然存在,自然资源依然消耗,这样无法解决全球上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消耗问题。而日本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突破,将本国的第二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化进化升级。洗涤剂产业是严重污染行业,由于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行业产生的污染是无法在短期内消除的。但是,日本经过长期的科技研发,将原有洗涤剂的化工原料用农业产品即椰子水替换掉,不但使污染大大降低,还发展了相关的农产品行业。在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方面,研发创新、提高生态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各行业的生产服务效率是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不同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基本上没有严重污染问题以及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问题。但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生态化,要依靠第三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思维的培养与形成要依靠第三产业的教育业、新闻业等行业的宣传和教育。因此,第三产业的生态化无论是在思维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是实现全面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关键所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