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11:18: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解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解构主义服装设计探析

1解构主义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设计领域,解构主义开始兴起。从这种风格的哲学起源来看,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最早提出其思想基础。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通过对语音学的精深造诣,他开始对结构主义进行思考和批判。一系列的总结之后,首次提出“解构主义”的思想理念。根据他的观点,不应该过多的强调单独个体的结构。这是因为通过特定的符号,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真实的面貌。相反,与其过多的去探讨单独个体,还不如被整体结构进行思考。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哲学发展的最大特征就是形而上学。正是因为将已经“存在”的事物视作“在场”的事物,因此形而上学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在场”的特征。通过纵观西方哲学界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种支配性的原则或者中心词汇,并且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逻辑。逻辑的存在具有客观性,而且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如果违背了逻辑,人们的思考和实践都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对于这种将逻辑思维中心的传统观点,雅克德里达以及后来的解构主义哲学家对其进行批判。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将逻辑视为中心,导致世界出现过多的单元化,因此需要将这种趋势及其秩序打破。在对秩序这一话题进行思考时,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秩序方面,还包括伦理、道德、婚姻以及社会公德等各个领域。另外还包括个人及群体的意识秩序,比如抽象思维、认知和创造习惯等。恐怕就是要打破单元自序,从而形成更符合这个世界的、更具有有合理性的秩序。

2解构主义艺术风格服装的设计准则

总体风格上: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如果遵循了结构主义的逻辑思维,所产生的风格极具复杂性,又具有简约特征,而且平时变化十分的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如果运用解构主义来进行设计工作,就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反完整性特征,而且打破了设计常规,对现有的时装设计领域的秩序构成冲击。形式法则上,如果遵循结构主义设计逻辑,要避免出现过于绚丽的外表,色彩等元素的运用也要显得低调。要体现出典雅的风格,因此所设计的内容显得结构十分严谨。但是,不会给人带来呆板的感觉。体现出设计感的大气的同时,还可以给人带来细节方面的感动和浪漫。通过对时尚元素的合理把握,能够将其融入到工艺的精湛细节内,能够给人带来风雅与活泼相融合的视觉冲击。如果要做出具有完美风格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具备较高的形式处理经验。如果技巧把握到位,通过一系列的不规则感,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缺陷美。比如,在进行袖子和领口等元素设计师,要增加袖子的随意感,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纱料,使得不同的元素可以反衬。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感,让人感到有趣。就连在时装展示的编排上也会刻意去寻求这种风格。例如,模特展示服装的过程中,并不要求具备规范的t台走秀风格,东莞可以通过南伞的动作,给观众传达出小女孩一般的风格,有一点点坏,但是同时又很天真。

3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对服装结构的解构。在服装造型过程中,首先需要具备相应的服装结构,这是提升和传达造型效果的前提。在普通人看来,在运用解构主义进行设计时,通常只会停留在对现有的结构进行打破和重构的层次上。如果基于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如果设计师的思维和偏好存在差异,设计作品也就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完成对作品的结构以后,会给人带来一种“未完成”的感觉。部分作品似乎并未缝合,作品好像存在面料等的缺失,一些作品似乎还未锁边。但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视觉方面的意外感,才会形成新的设计模式。尤其是对于设计师,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进行二次创作。对于部分已经设计结束的作品,再进行穿搭时,能够根据心情和风格进行灵活的搭配。例如,可以灵活的变换肩带的搭配、随意的对裤腿进行长短调整等等。如果按照解构主义进行作品设计,可以给设计者带来更多的自由,而且还可以给观众更多的参与自由,达到“观众所见即为所是”的效果。3.2对服装图案的解构。按照传统的设计风格,会采用四方或者二方连续图案的元素。但如果对其进行解构,这一类元素就不复存在。BernardvanWillhelm是知名的解构主义设计师,作为安特卫普六君子的成员,他所设计的作品极具爆发元素。虽然与传统的审美观存在不合之处,但是却能够极具吸引力,而且能够让人眼球感受到剧烈的冲击。通过爆发性色彩元素的运用,能够给人带来满满的能量感。他对于网络元素十分关注,而且首次将DC唱片等应用到设计中。他特别重视在运动、童话、传说和昆虫等中寻求设计快感,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反规则感,而且十分夸张和怪异。但正因如此,才给人带来浓厚的趣味。

查看全文

舒伯特艺术歌曲多重性解构

摘要: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并做到极致的音乐体裁。由于他的作品和声丰富、多变,歌曲内容古典、浪漫,因此成为19世纪不可取代的作曲家。本文通过分析舒伯特作品的结构、内容、题材、韵律等音乐元素,旨在对舒伯特艺术歌曲进行多重性解构。

关键词:艺术歌曲;多重性;解构

舒伯特(FranzSchubert)是19世纪奥地利的天才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乐派的杰出代表,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纪元,一生创作了634首艺术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艺术歌曲也因为他而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乃至之后音乐风格上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形式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的体裁,也是一种独立的歌曲种类。它讲究诗与乐的精致搭配,通过对诗词内容的旋律化,以较强的表现力与艺术性诠释情绪表达。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常用几种形式:分节歌、三段体、通体歌、声乐套曲。(一)分节歌。1.分节歌。几段不同或相同的歌词均用同一个旋律来演唱。例如《野玫瑰》、《摇篮曲》等。同一旋律配置了三段歌词,运用表情记号和升降音变化对演唱进行音色的说明,使作品在力度、情绪发展下富有表现力和故事性。2.发展中分节歌。在相似的旋律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段或两段、曲中或结尾根据需要做增减。根据作曲家的意图,以音乐动机发展或变化做调性上的转变。例如《鳟鱼》,不仅在旋律、调性上做了发展,在织体、速度、力度上也做了不同的变化。3.变化分节歌。作曲家突破民间歌曲形式发展的局限,在创作上寻求改变。对歌曲的调性色彩、和声织体、速度力度等音乐材料做了一些变化处理,增加其表现力。比如《圣母颂》、《小夜曲》等。(二)三段体。通常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有相同或相似,在中间进行变化加以区分。例如:《菩提树》是A-B-A的三段式结构。曲式从E-e-E的调式变化,强调了乐曲发展的对比。力度从fZ到p的变化,加上演唱者气息的收放、声音强弱的控制都赋予作品意境的表达。(三)通体歌(叙事曲)。通常是一气呵成不反复、自由发展的叙事形式。不断重复的音乐素材,通过调性、织体、力度、旋律线条以及音域、音色的对比变化,使作品在统一中又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其代表作品主要有《魔王》、《幻影》、《旅客》等。(四)声乐套曲。通过有情节的故事组成一组歌曲,同一的标题下有多个章节相对独立的声乐作品,但表演上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既可以整套演唱,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歌曲单独演唱。舒伯特作有两部声乐套曲,即《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二、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查看全文

解构主义前景展望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研究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方法及他的解构策略;佛法与德里达思想在“有”“无”问题上的比较;两者在世界存在方式问题上的比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他的解构主义曾轰动美国,进而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盛行、对德里达思想的理解,学界目前呈现莫衷一是的局面、采用中西对比的方法不失为好的解读策略、德里达也要颠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在场”事物的背后有一个无限的由相互依赖关系构成的序列、德里达的所指与能指关系可归结为“在场”与“不在场”关系、与世界“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佛教宇宙观的最基本观点“缘起说”、德里达解构理论强调只有不断替补的“不在场”的能指、德里达的著作以晦涩难懂著称、禅宗在语言文字观上也继承了大乘佛法的思想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针对德里达思想被误读的现象,对德里达研究提出了以中西比较为重点的研究方法。以佛家思想为参照系,对两者在世界“有”“无”关系的本体论问题,世界存在方式问题及语言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占主流的。此外,对德里达逝世之后的解构主义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佛教|僧肇|华严宗

被法国总统希拉克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德里达逝世了。他的解构主义曾轰动美国,进而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盛行,时至当今,还被许多学者不断研判。德里达解构主义传到中国有二十多年了,近些年,德里达研究已成为中国显学。我们不禁要问,他的思想伟大在哪里?他的解构主义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一、研究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方法及他的解构策略

对德里达思想的理解,学界目前呈现莫衷一是的局面。认为不存在文本误读问题的德里达于2001年9月14日下午在上海社科院讲演时也认为他的解构理论被许多人误读了[1]。作为犹太裔的法国人,德里达的思维方式同中国人差别很大,还有他“艰深晦涩”的文风,法文译成中文过程中的问题等因素,存在误读也在意料之中。

查看全文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D.W.Griffith)在电影技术上的伟大贡献,甚至可能掩盖了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保罗·奥戴尔在《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兴起》一书中强调格里菲斯作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思想"。因为在电影史上,格里菲斯处于一个关键的时代关键的位置,格里菲斯的创作,标志着电影从一种通俗技术向高雅艺术的升华。格里菲斯的电影《落花》(BrokenBlossoms,1919年),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文本,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的价值:电影史论者注意这部影片的严肃的审美甚至唯美意义,标志着电影成为一种严肃的艺术;研究导演表演艺术者,关注格里菲斯这部影片的导演风格与莉莲·吉施(LillianGish)的表演特色。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批评则分析这部影片的欲望与诱奸想象以及种族主义话语。笔者试图在文化研究视野内,解构这部影片关于中国的"文化他者"想象。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程环"(ChengHuan)的中国人,伦敦唐人街的小古董商,理想主义者与唯美主义者。电影开始时,身着满清官府的程环正准备飘洋过海,传播东方智慧,用佛家慈悲宽容精神拯救西方。两个美国水手在上海码头打架,他试图劝阻,结果很尴尬。接下去镜头已经切换到几年以后,程环流落到的伦敦的唐人街,变成了一个小古董商人,抽起了鸦片。他暗恋着白人女孩露西(Lucy),露西是个破落拳击手巴罗(Burrows)的私生女,酒鬼父亲经常殴打她。有一次她躲到程环的古董店里,程环收留了她,并曾有意诱奸她。拳击手追来,砸了古董店,将露西带回家。程环听说露西回去后被打死,他杀了拳击手,抱回露西的尸体,在破烂的古董店里,露西的尸体旁自杀。

电影的故事来自托玛斯·伯克(ThomasBurke)的通俗小说《中国佬与孩子》。小说中,程环是一个没有任何灵气的民族的自命不凡诗人。他没有才气美感,只有纵欲的念头与阴谋,他像许多"中国佬"一样,对白人女孩充满邪恶的性幻想……伯克写过许多有关"中国佬"谋杀、诱奸的恐怖故事,西方的"黄祸"传说中,中国恶棍诱奸白人少女是一个重要主题。伯克的小说没有什么意义深度,不过是在20世纪初西方的"黄祸"背景下的通俗故事。格里菲斯在该小说基础上拍成的电影《落花》,却融入了真正艺术家的严肃思考,他想表现的是爱与暴力、美与堕落的故事之外更深层的文化意义,让我们从电影的象征中,感悟到当时西方文化的某种普遍的焦虑与关怀。

《落花》具有多重意义层次。首先,在表层关于诱奸与强暴的故事中,构筑了西方文化中性与种族秩序的神话。露西是一位13岁或15岁的女孩(小说中是13岁,电影中15岁,因为名演员吉施不愿意出演未成年的角色,格里菲斯就将露西改为15岁),在生理与心理上还都是孩子。程环第一次与她接触,她正在观看唐人街一家小店的鲜花和程环店里的玩偶,这个情节暗示她的美、纯洁与无辜。露西在电影中始终是个被动的、被迫害的角色,作为性与暴力的对象出现。巴罗两次虐待她,程环两次试图亲近她,她的眼里露出的是同样的恐惧神情。不管是程环对她的迷恋,还是巴罗对她的虐待,都有病态或变态的性内涵。莱萨吉指出,巴罗殴打露西,是性施虐的表现,而程环崇拜露西,则带有性受虐的倾向。程环在自己的古董店楼上打扮露西、布置环境,他给露西穿上中式绣花绸袄,使她的装束具有某种怪诞的"东方情调",房间摆设都是西方人想象的所谓"中国风格"的家具。他在一时的冲动下试图吻她,却终于克制下来,只象征性吻了她的袖口。露西是变态的性崇拜与性虐待的对象,自身没有性格,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甚至像个白痴。她可能象征着纯洁与无辜。但这种纯洁与无辜中,具有某种反讽性意义。影片中的露西形象基本上没有美感。她被虐待时,是强暴下的可怜的牺牲品,被崇拜时,又是诱惑下的可怜的牺牲品。电影的字幕交代程环将露西当作公主,视觉语言却表现程环正将她打扮成一个中国式的小妾!

巴罗与程环的形象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巴罗象征着狂暴的力量,男性化甚至野性化,他是职业拳击手,电影中有关他的情节都与打斗相关。而程环却象征着某种带有痴迷的堕落倾向的唯美的精雅。他终日沉浸在白日梦中,耸肩缩项,弓背弯腰,抽鸦片烟,眯缝着双眼,永远一副半梦半醒、惘然若失的表情。最有代表性的镜头是,巴罗在拳击场上打斗的镜头两次切换到程环在他的小房间里,陶醉在性与美的抒情性的迷梦中。巴罗与程环不仅是两种个人性格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两种民族文明性格的象征。

查看全文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D.W.Griffith)在电影技术上的伟大贡献,甚至可能掩盖了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保罗·奥戴尔在《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兴起》一书中强调格里菲斯作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思想"。因为在电影史上,格里菲斯处于一个关键的时代关键的位置,格里菲斯的创作,标志着电影从一种通俗技术向高雅艺术的升华。格里菲斯的电影《落花》(BrokenBlossoms,1919年),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文本,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的价值:电影史论者注意这部影片的严肃的审美甚至唯美意义,标志着电影成为一种严肃的艺术;研究导演表演艺术者,关注格里菲斯这部影片的导演风格与莉莲·吉施(LillianGish)的表演特色。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批评则分析这部影片的欲望与诱奸想象以及种族主义话语。笔者试图在文化研究视野内,解构这部影片关于中国的"文化他者"想象。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程环"(ChengHuan)的中国人,伦敦唐人街的小古董商,理想主义者与唯美主义者。电影开始时,身着满清官府的程环正准备飘洋过海,传播东方智慧,用佛家慈悲宽容精神拯救西方。两个美国水手在上海码头打架,他试图劝阻,结果很尴尬。接下去镜头已经切换到几年以后,程环流落到的伦敦的唐人街,变成了一个小古董商人,抽起了鸦片。他暗恋着白人女孩露西(Lucy),露西是个破落拳击手巴罗(Burrows)的私生女,酒鬼父亲经常殴打她。有一次她躲到程环的古董店里,程环收留了她,并曾有意诱奸她。拳击手追来,砸了古董店,将露西带回家。程环听说露西回去后被打死,他杀了拳击手,抱回露西的尸体,在破烂的古董店里,露西的尸体旁自杀。

电影的故事来自托玛斯·伯克(ThomasBurke)的通俗小说《中国佬与孩子》。小说中,程环是一个没有任何灵气的民族的自命不凡诗人。他没有才气美感,只有纵欲的念头与阴谋,他像许多"中国佬"一样,对白人女孩充满邪恶的性幻想……伯克写过许多有关"中国佬"谋杀、诱奸的恐怖故事,西方的"黄祸"传说中,中国恶棍诱奸白人少女是一个重要主题。伯克的小说没有什么意义深度,不过是在20世纪初西方的"黄祸"背景下的通俗故事。格里菲斯在该小说基础上拍成的电影《落花》,却融入了真正艺术家的严肃思考,他想表现的是爱与暴力、美与堕落的故事之外更深层的文化意义,让我们从电影的象征中,感悟到当时西方文化的某种普遍的焦虑与关怀。

《落花》具有多重意义层次。首先,在表层关于诱奸与强暴的故事中,构筑了西方文化中性与种族秩序的神话。露西是一位13岁或15岁的女孩(小说中是13岁,电影中15岁,因为名演员吉施不愿意出演未成年的角色,格里菲斯就将露西改为15岁),在生理与心理上还都是孩子。程环第一次与她接触,她正在观看唐人街一家小店的鲜花和程环店里的玩偶,这个情节暗示她的美、纯洁与无辜。露西在电影中始终是个被动的、被迫害的角色,作为性与暴力的对象出现。巴罗两次虐待她,程环两次试图亲近她,她的眼里露出的是同样的恐惧神情。不管是程环对她的迷恋,还是巴罗对她的虐待,都有病态或变态的性内涵。莱萨吉指出,巴罗殴打露西,是性施虐的表现,而程环崇拜露西,则带有性受虐的倾向。程环在自己的古董店楼上打扮露西、布置环境,他给露西穿上中式绣花绸袄,使她的装束具有某种怪诞的"东方情调",房间摆设都是西方人想象的所谓"中国风格"的家具。他在一时的冲动下试图吻她,却终于克制下来,只象征性吻了她的袖口。露西是变态的性崇拜与性虐待的对象,自身没有性格,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甚至像个白痴。她可能象征着纯洁与无辜。但这种纯洁与无辜中,具有某种反讽性意义。影片中的露西形象基本上没有美感。她被虐待时,是强暴下的可怜的牺牲品,被崇拜时,又是诱惑下的可怜的牺牲品。电影的字幕交代程环将露西当作公主,视觉语言却表现程环正将她打扮成一个中国式的小妾!

巴罗与程环的形象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巴罗象征着狂暴的力量,男性化甚至野性化,他是职业拳击手,电影中有关他的情节都与打斗相关。而程环却象征着某种带有痴迷的堕落倾向的唯美的精雅。他终日沉浸在白日梦中,耸肩缩项,弓背弯腰,抽鸦片烟,眯缝着双眼,永远一副半梦半醒、惘然若失的表情。最有代表性的镜头是,巴罗在拳击场上打斗的镜头两次切换到程环在他的小房间里,陶醉在性与美的抒情性的迷梦中。巴罗与程环不仅是两种个人性格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两种民族文明性格的象征。

查看全文

网剧商业模式解构分析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电视剧业发展迅速。为应对伴随而来的市场竞争压力,视频企业开始尝试变革现有商业模式,以适应发展新形势的现实困境,“超前点播”应运而生。基于此,为认识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的特征要素,研究应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以“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为关键词进行全网数据分析,进而从经济效应和多元需求两个维度解构新时代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分析特征要素,并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和社群经济四个角度提出了未来网剧商业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超前点播;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网络文本分析法

一、“超前点播”缘起

2019年以来,已进入影视行业的“寒冬期”,在税务风暴过后,影视公司频繁撤档、裁员、倒闭,横店影视城的驻扎剧组骤减,“停工”、“撤资”和“延迟”等消息频频传出,限薪令的下达和影视拍摄项目的减少,导致演员无戏可拍。但与媒体发声表现迥然不同的是,网络电视剧播放情况依然向好[1],爆款网剧络绎不绝,在新剧集大量减少的现状下,总体有效播放量不降反升,已显的增长率标志着影视行业的持续攀升[2],网络电视剧口碑利好,产品质量总体提升已成为消费者共识。然而,为何影视行业一片“哀嚎”呼声?由天眼查数据可知,2019年以来诸多影视公司关停倒闭,究其原因在于行业宏观调控措施的日益紧密,积压影片排队上线,视频网站受到库存压力,拼播现象频繁,网络电视剧商业化发展模式转型已成必然趋势,“超前点播”模式自此诞生。“花钱买了视频网站的VIP,结果还是不能提前看”、“说好的VIP有特权,没想到权并没有多少特殊”、“以为花钱买了会员,就能看到最新剧情,没想到还有超级会员”,在“超前点播”模式出现后,负面网络评论接踵而来,“超前点播”模式,被网友携手送上热搜。在此背景下,央视点名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两大平台,批评“超前点播”模式。面对压力,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回应:“我们的初衷是想满足用户更多元的内容需求,但可能没太做好,未来希望能更多考虑到用户的心理,做好排播的设计和告知工作。”“超前点播”缘起的本质似乎存在于商业化发展中经济效应的提升,潜在表现为用户多元需求的体现。

二、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网剧商业模式特征结构

具体上看,“超前点播”的出现本质在于网络电视剧新模式创新的意愿,基于此,研究应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以“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为关键词对2020年2月8日至2021年2月8日的全网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共爬取文本数据39348条,以此分析目前网络电视剧所呈现出的商业模式特征。一方面,通过样本数据分析可知,焦点词云中,“IP”、“版权”、“投资”、“付费”、“广告”、“偶像”、“收入”、“观众”、“产业”等要素占据关键词频次排行前列,能综合体现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的经济效应特征;“内容”、“制作”、“价值”、“文娱”、“版权”、“聚集”同样位于关键词频次排行前列,能综合表现用户多元需求特征。进一步验证了网剧商业模式将受到来自经济效应和多元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由关键词分析组成结构可知,“内容”自始至终都是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的核心关键词,“用户”、“IP”和“产业”是其次重要关键要素,“平台”、“付费”、“行业”、“粉丝”等则集聚程度相对较远。由此可见,在网络电视剧商业模式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仍旧内容为王,在此基础上,IP及产业的发展成就了经济效应的关键要素,用户表现了多元需求的重要中心。基于此,研究将从IP和产业发展入手,切实探索网剧商业模式经济效应的提升逻辑,从用户表现认知网剧商业模式多元需求的体现机理。

查看全文

深究解构主义建筑艺术意境

“气韵生动”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之境解构主义风格,是最放诞不羁、我行我素,敢于突破传统禁忌的设计风格;就如中国的草书一般,很难理解,其艺术意境,如同中国书法之意境,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象内之境(形体造型)、境中之意(心物相契)、境内之道(体验虚无)。

1、象内之境

解构主义建筑的艺术意境之象内之境,指利用解构建筑中的形体造型所造之境。通过赋予形体造型“意”,寄托主观情思予客观物象,是由气韵生动的形体以最赋予动态、不平衡的美学意味的“游离”运行所形成,这是一种变化丰富、莫测端倪的形体集合,造型正侧逆衄、起转违和难以穿尽的意境意味。如盖里设计的维特拉家具博物馆,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造型莫测端倪、正侧逆衄,犹如一个“风中雕塑”。其形象正所谓:“鳞羽参差”,“偃仰向背”,“分锋各让,合势交侵”,“发迹多端,触变成态”,造成了“虽相克而相生,亦相反而相成”的动态形象。意境就是在这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动态形象中产生,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是景和情的统一。意境美寓于形式美中,形式美是意境生成的基石,具有灵感神思的解构建筑创造,是生命通过形式组合运动的一种“审美历险”,这是解构建筑的生命之所在,也是意境审美创作的关键。

2、境中之意

境中之意,表征为审美创造主体和审美欣赏主体的情感表现性,与客体对象现实之景与作品形象的融合。在客体对象的主题引导下让审美欣赏主体与创造主体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解构建筑的意境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由“象”、“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浑融整合而成,建筑与主体物我同一、情景交融,在主体心理上引起共鸣。解构主义建筑空间充满了“人”的气息,是一种“人性”的空间,成为人的“自我”的“对象化”,这个“自我”即是纯精神的,又是身体的。所以说,人与建筑情感交流的过程,就是人的情感与建筑空间心理不断碰撞解构的过程,从而达到境中之意的境界。建筑艺术的境中之意,建筑的形体造型禀有了创作主体的情性风貌,使建筑不仅仅是形体的运动、场所的熏陶,而表征为抒情写意与物象灵神暗合,即“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如建筑师里伯斯金德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它还是一个名字和空屋子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全世界几十万人的眼球,当时就有不少人在留言薄中写道:就让它留空吧。境中之意,就是产生于这种“情景交融”、“心物相契”的审美意象,经由审美体验的升华而达到的意境。解构主义建筑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奇丽瑰美,春意盎然,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能培养欣赏者精微高妙的审美情趣。

3、境内之道

查看全文

中国土地问题解构

有人将近几年来的土地交易称之为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三次革命,而农村的土地流转则被称为是中国的第三次土地革命(使贫苦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承包又使农民第二次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现在土地流转是第三次革命),但更多的人直称为中国的“圈地运动”。对于在这场正发生于中国大陆繁荣时代的土地革命或者说“圈地运动”,对于土地与中国原始资本积累的盘根错节,实在有太多的值得诉说和反思的地方。

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从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的分类来看,主要有3类:一是土地资产的显性流失与土地资产的隐性流失。前者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应得的收益流入土地使用者、土地开发者或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手中,形成国家土地收益的有形损失。隐性流失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权益虽然没有被其他单位和个人获取,从表面上看并没有受到侵犯,但土地资产的实际流失却是存在的。

二是一级土地市场的流失与二级土地市场的流失。一级市场的流失表现为土地出让过程中的流失;二级市场的流失表现为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利用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流失。

三是存量土地资产的流失与增量土地资产的流失。增量土地资产流失是指新增土地供给过程中因划拨供地或低价出让带来的土地资产的直接流失,以及增量土地供应失控、土地价格上升缓慢所导致的土地资产的间接流失。存量土地资产流失是指原行政划拨地低效利用和自发进入市场引起的流失。

分析土地资产流失的原因,首先是土地市场化程度不高。

查看全文

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外表,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美丽,更加的有魅力。因此,服装设计方面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服装界,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让越来越多的服装表现出来了自己独特的内涵,每种服装都有自己的特色,服装设计中运用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比如解构主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表现出来了服装的特别性。因此,本文就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解构主义的内涵、解构主义的在服装设计中的意义与作用、解构主义的风格及其特征、解构主义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解构主义;内涵;意义与作用;风格及特征;表现形式

解构主义最开始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解构主义它涉及到了文学、艺术、建筑、美术等多种领域,并且还在全世界引起了非同的影响,因为这个原因解构就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不仅如此,解构主义的运用使得艺术创作品之一的服饰受到所处时代艺术风格的熏陶必然与其紧密相连。

一、解构主义的内涵

“解构”这个词,如果我们单从字面上理解就可以看出来,一个“解”字的意思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解释为“结构、构成”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引申为“解开之后再构成”。因此,可以看出解构主义实质就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并且分解,而且是在反结构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方式。解构的问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打破固定模式,可以开创多种多样可能性的问题,其结果常常表现的是标新立异、变化的层出不穷、活泼并且恣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二、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意义与作用

查看全文

漫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解构

一、平民式游戏:

比如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和作品就是典型的代表。应该说,文学的这种传统使文学具有了巨大的社会进步价值,催生了一大批鸿篇巨制,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也发现,不恰当地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也给文学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这主要变现为对文学审美娱乐功能的极度忽视,不少文学作品远离生活远离大众,变为简单的政治工具和文人之间的文字游戏,一些专业作家变为不接地气的精神贵族。大量事实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对文学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这种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打破了文学的神秘感、神圣感和深度感,使文学重回平民大众。网络时代,文学明显变得轻松起来。尽管网络也推敲语言、结构、情节、主题,但是与传统文学作家相比要马虎很多,们没有过多的艺术神圣感、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网络文学就本质而言是一种轻松文学、游戏文学、新民间文学、通俗文学、时尚文学,也有人说网络文学是涂鸦文学、街头文学、个人文学、快餐文学。这对传统文学的深度模式是一种直接的解构。我们所见到的网络文学的主画面是:玄幻的场景、时空的穿越、畅快的武侠、甜蜜的言情、多彩的职场,语言大多鲜活、俏皮、幽默、搞怪,基调大多讥讽现实、反叛传统,内容大多远离现实,又大多映照现实。和阅读者是平等的,的视角是平视阅读者而非居高临下,谁也不是教师爷。毫无疑问,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教化作用的解构,使得一些作品写作和阅读均失去了严肃性、严谨性和一定的诗性价值,使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变成了集体娱乐、大众游戏的一种方式,并由此在网络文学作品欣赏中,消遣娱乐心态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轻松好玩的特性反而更为接近文学的自由、真切的品性。应该说,网络文学就是平民文学,就是当下的民间文学,它的审美功能、审美特色肯定有别于精英文学。如果我们一味要把下里巴人改造成阳春白雪,也许网络文学就不成其为网络文学了。所以,我们不应要求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一类文学样式都要承担庄严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社会责任,都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审美品格和深厚隽永的审美深度。对于网络文学的娱乐性、亚文化性,我们可以去引导提升规范,对其中那些反文化、庸俗恶俗的东西要批评遏制。因为,作为文学毕竟是一种审美创造,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品质和艺术质量。文学作品绝不是纯天然的产物,它加入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态度随意化、游戏化可以,但过度随意化游戏化就不可以。原因有二:一是文学作品一旦进入社会传播阶段,就是社会产品,就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总要给人们一些审美价值,而不是纯个人自娱自乐的工具;二是网络文学大多也是文学爱好者,有着一定的文学梦想和艺术追求,这也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创作要有一定的艺术品质和基本写作质量,给人们带来必要的审美愉悦,从而也证明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二、数字式传播:

对文学存在方式的解构一般说来,文学的存在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媒介形式和文本载体。早期的说唱文学的媒介形式表现为说书艺人的口头传达,属于口头文学,没有固定的文本载体。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和成熟之后,推动了纸质文学的兴起和繁荣。纸质文学的媒介形式为可以感性直观到的书写文字,其文本载体主要表现为成册的书籍。网络文学的兴起正如纸质文学对口头说唱文学的解构一样,对纸质文学也是一种历史性解构,它体现着新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表现为:写作方式由原子式写作发展为电子式写作。在0和1组成的数字世界里,键盘代替了笔,写作效率显著提高,一天可以上传数万字的大有人在;文字变得可以任意组合、随时传播、海量存储、人际互动。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随之发生变化,由纸书思维转为电子书思维,即数字思维,思维速度更快、想象更丰富、精神领域更为宽广。文本载体由纸质文本变为电子文本。电子书可以自由下载,可以多媒体手段表达,可以超链接相关知识点,可以不需要繁琐的方法复印、剪贴而自由拆分、复制、粘贴。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表现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此外,电子书可以即时传播、多向度传播,便于检索寻找,易于携带。网络文学的这些新特点,与现代人多向性多维度大信息量思维习惯阅读习惯极为吻合。由于网络信息载体的多媒体性,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能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或者听到MP3声音,如有声小说。网络文学通过多种途径诉诸读者多种感官,使读者得到了多重审美体验。阅读方式由纸质阅读变为数字阅读。这是文学存在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典型写照。读书变为读屏。无论手机屏还是电脑屏、IPAD屏,尽管在阅读方式上仍然尽力模仿纸质书的体验,但是读屏方式主要是一种浅阅读方式,更适用于玄幻、武侠、言情、穿越等一类偏重情节快速推进的叙述文本。最终产品由艺术属性为主变为商品属性为主。尽管传统文学现在也越来越追求发行量和尽可能高的版权收益,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把艺术性放在首位。而网络文学最初的纯游戏式爱好式自由书写在文学网站的诱导下,越来越多地异化为一种纯商业化的文字游戏。写作者除了享受满足面对公众自由码字的快感,还想以此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许多网络成了文学网站的码字机器,最初的文学创作快感丧失全无。网络文学动辄数百万字上千万的篇幅作品,文学网站也乐此不疲,其原因就在于拉长的篇幅能够获得更多的点击率,网站和作者能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传播方式由线性传播变为网格化即时传播。传统文学的生产传播模式,除少量作者自己打印或手抄本之外,一般都是作家构思写作、出版社编辑修改、印刷成书、书店发行、读者购买、评论家推介。这样一个线性的生产传播流程最大的好处在于,文学的质量在经过层层把关道道加工后可以得到一定保证。而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传统文学的这种传播方式进行了解构。网络文学运用新技术打破了纸质文学由其销售渠道建立的壁垒,实现了传播途径的网络化。梅罗维茨指出:“电子传播媒介打破了物质场所/自然场所/社会场所之间的联结,造成了彼此的分离。这正是电子传播与口语传播和印刷传播的区别。”①网格化的传播是一种超时空传播。在网上,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可以非常便利地互相交流。一篇网络文学作品,可以瞬间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可以上网阅读的人所共享。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文学的传播真正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能够跨越地域、民族、国家和语言的藩篱,真正成为无国界无时限的艺术。这种文化、文学全球化、共时化的奇迹,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得以实现,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文化交流的格局。

三、全民式狂欢:

对作者中心地位的解构当文学还是作家们的产物时,作家是大众的时代的代言人。当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由于发表的自由、直接、即时和写作的无把关人、无规定性,使得平民大众在文学方面的表达权、话语权获得空前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文学的作者中心地位。许多人从未意识到的文学天赋和创作潜能被网络所激活,并得到了空前的展示和能量释放。网络文学再也不是专业作家的专利权,只要你愿意,你就能成为作家。这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作家中心、作家权威的最大解构。许多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梦,只有在网络时代才得以实现。仅就我国而言,自1991年第一篇网络原创小说《鼠类文明》发表,到2011年的统计,文学网民人数达2.27亿,约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47%;以各种不同形式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人,注册网络有200万人,通过网络写作获得经济收入的人数有10万人,职业或半职业写作人群超过3万人②。网络文学的作者越来越多,其作品越来越丰富多彩,其影响逐渐扩大。大量网络的登场打破了往日专业作家垄断文坛的中心话语模式,促成了个体话语、小众话语对主流文学话语权力的消解。网格连接、散点辐射、触角延伸成为网络文学消解文学中心话语的基本方式,也就是本雅明所说的后现代社会中“主体的非中心化”。网络文学的底蕴乃大众消费文化,网络文学的大众身分决定网络常常会采用最日常的方式接近读者,通过最普通的形式走进读者的心灵。在点击率的高压下,网民的即时反馈下,网络彻底改变了“作者中心主义”的姿态,边写边改,有时结局也要根据网民的胃口来确定。互动式的写作方式将原本个人化的、封闭式的写作转变为一种“集体式”的创作。在这种写作模式下,出现了“交互小说”、“接龙小说”等新的小说样式。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形式更新,更重要的是在互动过程中,文学交流不再成为一种漫谈式的对话,而是转变为直观的数字符号直接参与到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这样的文学,就不再是个人沉思的结果,不再是个人的独舞,而是集体的“文学狂欢”。文学本身即是人的思想情感传达、交流的载体。长久以来,纸质文学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文学仅仅是个人对他者的倾诉,而不能正常实现交流的功能。而交互式写作模式则使文学从单向的倾诉转变为双向的对白。传统文学的宏大叙事被网络文学解构,作者的主体性在网络文学中沦陷,网络的自我叙事把作者的中心地位彻底解构。网络文学正是在实时互动和群体参与中实现了从“作者中心”范式与“文本中心”范式向“读者中心”范式的转型。任何解构本质上都是为了自由。正是网络文学“文本的自由度让作者和读者在网络小说中找到了写作和阅读的快感”①。网络写作进入化名作者与群体作者携手共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作者成为众人,网络写作成为群体写作。而成为化名作者或群体作者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同时是读者。因此,作为个体的“作者之死”,同时唤起了网络上成百上千的“作者之生”。作家就是这样消泯在集体之中。专业文学与大众文学、新民间文学在互联网时代并驾齐驱、共同发展,这是历史的进步、文化的进步。网络文学向民间的复归,对作者中心地位的结构,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文学大众化,而实际上是普通人向客观世界的进一步延伸。麦克卢汉说:“孤立去看数字,数字像文字一样神秘莫测。如果被看成是人体的延伸,数字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正如文字是我们最公允、最客观的感觉(即视觉)的延伸和分离一样,数字是我们最亲密的、相互关系最深的活动(即触觉)的延伸和分离。”②数字化的文学在互联网中的延伸不仅意味着文学性在民间的延伸,更为重要的是平民大众生命价值在客观世界中的不断延伸。总之,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教化作用、存在方式、生产传播模式和作者中心地位的解构,也是对其自身文学模式和审美体系的建构。在这个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网络文学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