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03:02: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设施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础设施产业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对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研究,大多数是站在如何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基础社会领域的角度,而本文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从基础设施产业的特点和民营企业自身优势两个角度阐述了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的理由,分析了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的不利因素,介绍了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的主要方法,最后,为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基础设施产业产业分析

随着一系列开放性决策的制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得到了全面的支持和鼓励。尽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一些民营企业尝试性的涉足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但面对相对陌生的基础设施产业,面对有成有败的实际案例,该不该涉足?如何涉足?也许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困惑的问题,也是妨碍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的障碍之一。本文试图立足基础设施产业及民营企业的特点,为民营企业解除困惑。

一、基础设施产业概述

1.基础设施产业的界定

广义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泛指所有基础性结构或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各个方面,包括军事基础设施、政治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为居民生活和经济生产所服务的永久性基础性工程、设备、设施等,它包括公用事业、公共工程以及其他交通运输等。社会基础设施则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还包括福利住房等。(天则公用事业研究中心,2005)本文所指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经济基础设施。

查看全文

基础设施产业研究论文

一、国际上基础设施产业外来直接投资的兴起

基础设施产业外来直接投资的兴起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建设投资(尤其是在该产业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十分必要。基础设施产业是决定一个经济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质量是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也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新兴市场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国际化发展迅猛,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对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一日千里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关键。

其次,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高度资本密集性和复杂性的典型特征,资金短缺和效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疲于应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在基础设施产业对外开放,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尽管这样,这些国家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非洲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400亿美元,而1996-2006年跨国公司累计直接投资协议金额仅为450亿美元(WIR2008,UNCTAD)。

第三,基础设施产业的对外开放。面对基础设施产业巨大的市场和投资需求,一些国家需要更大程度上吸引跨国公司等私人资本。UNCTAD下属的全球投资促进机构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投资促进机构正积极寻求基础设施的外来投资。为此,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产业进行自由化改革和放松外资收购管制,邀请跨国公司参与基础设施项目。为利用这些制度变化以及当地经济增长带来的获取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的机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在网络设计和运营、工程能力、环境保护知识、项目管理能力和默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盈利模式和财务实力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纷纷进入外国基础设施产业。

二、全球基础设施产业外来直接投资现状

查看全文

基础设施产业外资研究论文

一、国际上基础设施产业外来直接投资的兴起

基础设施产业外来直接投资的兴起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建设投资(尤其是在该产业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十分必要。基础设施产业是决定一个经济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质量是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也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新兴市场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国际化发展迅猛,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对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一日千里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关键。

其次,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高度资本密集性和复杂性的典型特征,资金短缺和效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疲于应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在基础设施产业对外开放,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尽管这样,这些国家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非洲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400亿美元,而1996-2006年跨国公司累计直接投资协议金额仅为450亿美元(WIR2008,UNCTAD)。

第三,基础设施产业的对外开放。面对基础设施产业巨大的市场和投资需求,一些国家需要更大程度上吸引跨国公司等私人资本。UNCTAD下属的全球投资促进机构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投资促进机构正积极寻求基础设施的外来投资。为此,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产业进行自由化改革和放松外资收购管制,邀请跨国公司参与基础设施项目。为利用这些制度变化以及当地经济增长带来的获取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的机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在网络设计和运营、工程能力、环境保护知识、项目管理能力和默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盈利模式和财务实力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纷纷进入外国基础设施产业。

二、全球基础设施产业外来直接投资现状

查看全文

对基础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调查

市充分抓住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大力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城乡联动发展能力得到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共识,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是工作的重点之一。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问题

但在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单一。目前项目建设大多进入社会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民间对基础设施投资收益不看好,投资热情不高,基层乡村“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城乡公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强度大、周期长、一次需求资金量多等特点,因此,尽管每年投资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相差很大,加上民间投资热情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少,保障能力差。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偏重城市,乡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小,普遍存在功能老化、配套不全等问题。

城市和乡村在规划、建设上由不同部门管理,城乡二元化体制限制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因素影响。缺乏整体、统筹考虑。随着人口、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城乡社会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逐步加大。那么,城乡统筹就成为解决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现有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过去基础设施由于缺乏统一、科学、适度超前的规划。致使现在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不仅在存量上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增量上也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不能为城市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

对策

查看全文

中国基础设施建造的经济发展

一、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当前首要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实行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为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更大的投资需求。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投资需求系数将达到3.1~3.8,即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每投入1美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需求3.1~3.8美元。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比重,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而且在投资过程中还能将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水平。通过这种轮番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为战胜金融危机提供保证。

2.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助推地区经济起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地区开发获得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年未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某些地区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仍未消除。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这些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

3.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目前仅有3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70%~90%的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和整体利用水平的低下,束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市区经济的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建设中,如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等建设,就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配套研发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高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领域转化的步伐,从而也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领域分析

查看全文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互动研讨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农业与城市化的相互推动

农业为城市化提供了基础动力。在初期城市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农业提供的商品粮的多少,为城市提供多大的市场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又是城市化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农业基础在地区初期的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农业现代化惟一的选择。经济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与城市化率上升联系密切的不是产品结构的转变而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因为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才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农村工业化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财政保障;能为工商企业反哺农业创造条件;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展空间。曾经占我国工业产值“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起飞做出过关键性的贡献,应当说,这个伟大的创举已经启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实践表明,经济增长需要集聚状态,只有社会成员的活动集中才会降低生产成本,才会形成社会资源的集聚效应。因此,城市化是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的城市化,对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顽症至关重要。因为规模巨大的农村市场由潜在转变为现实将促进我国几乎所有经济门类生产的再启动或全面提速,所以说,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是我国,也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2城市化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的提高,促进企业和人口的聚集,在如下方面形成新的市场张力,从而进一步拉动工业化进程。

查看全文

基础设施关系研究论文

一、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

1.城市竞争力概念框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济人创造的。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集合。所有影响城市价值体系的各种因素或力量的综合即是城市竞争力。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变动表现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及变动。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概括地表示:

城市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城市产业竞争力之和

硬分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聚集力

软分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

查看全文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论文

一、数据描述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1995-2005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不含重庆、四川、西藏),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年鉴及中经网提供的公开官方数据。我国大部分的基本建设支出都是属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范畴,因此,我们用国家预算内资金的基础建设支出比例作为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度量。从图1可看出,平均的政府公共设施投资率基本呈上升的趋势。本文的居民消费率取自国家统计年鉴中各省份私人消费占地方GDP的比例。从图2中可看出,平均居民消费率逐年显著递减,充分体现了我国消费不足的现状。图3进一步给出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横轴代表居民消费率,纵轴是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图中是各省份简单混合的截面数据。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呈较不明显的负相关,若进一步控制其他宏观因素后,两者间则呈显著负相关,即提高一个省的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将会导致省内的居民消费率降低。

二、简约式计量模型和变量

(一)基本回归结果

我们首先分析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率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简约式回归结果,基本回归采用双向(two-way)固定效应模型:hconsmpit=α0+α1pubinvit+βXit+vi+vt+uit(1)其中,hconsmpit是第i个省第t年居民消费率;pub-invit是第i个省第t年政府公共设施投资率;Xit是一组协变量,包括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方人均GDP(万元)及其平方项、地方贸易开放度(进出口总额/GDP)、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vi和v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的固定效应;uit是独立同分布的残差项;α0,α1,β是待估系数。在这里,如果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与居民消费率是负相关,则α1应为负。下面讨论引入的协变量。本文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比来控制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对居民消费率的直接“挤出”效应,这一点可从GDP恒等式得出。C/Y+G/Y+I/Y+(X-M)/Y=1(2)其中,C/Y代表居民消费率,G/Y代表政府支出占GDP比重,I/Y代表私人投资率,(X-M)/Y代表净出口额占比。通过控制G/Y,回归方程(1)中的α1即衡量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对居民消费率的间接效应。然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如2008年地方政府支出总额为4.92万亿,而地方政府收入总额仅为2.86万亿,两者之差即为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如果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更多用在非资本项目上,如社会医疗保障,那么该省的居民消费率就会提高。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当地经济情况联系更紧密,因此政府收入占比所带来的“挤出”效应更明显,故在本文的基本回归中用政府收入占比代替了政府支出占比,在后面的分析中也会用政府支出占比来进行稳定性检验。加入地方人均GDP及其平方项是基于李稻葵等(2009)的结论:劳动收入份额随经济增长呈U型曲线,而劳动收入份额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7],因此地方人均GDP对地方居民消费率也应有二次项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出口是劳动密集型,因此,贸易开放度越高的省份所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多,劳动收入份额也越高,居民消费率也应越高。最后,地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也对该地区的居民消费率有影响:一方面,第二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其从业人员比例越多,则劳动收入份额越低;另一方面,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更高一些,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也会更高。在基本模型的回归中,可以验证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关系。表1是本文使用的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对于回归中可能出现的反向因果及联立性问题,其中,贸易开放度及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这两个控制变量不太可能出现联立性问题,因为这两个变量衡量的是一个省份的经济结构,与居民消费没有太大关系。而人均GDP及政府收入这两个变量则可能受到私人消费影响而出现反向因果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并不严重:首先,正如传统消费理论的研究认为,居民收入决定居民消费,因此将收入视为先于消费决定的变量更合理些。同理,地方政府收入与地方GDP及税收联系更紧密,也是一个先验的控制变量。其次,即使这两个变量中存在与消费相关的因素,也可以被回归模型中的省份及年份的固定效应所控制。另外,由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来源于政府收入,因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也没有严重的联立性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遗漏变量问题,基本回归模型采用了含省份和年份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表2给出了简约式计量回归结果。表2中第1列给出了基本计量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所有待估系数都是统计上高度显著的。其中,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负: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提高1%,居民消费率将会降低0.13%,这符合我们的假设。更有趣的结论是,由于样本中平均的政府收入占GDP比例为0.066,因此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例提高1%,意味着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占政府收入的比例)提高15.15%,那么,回归的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率将会降低0.132*15.15%=2%,即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下降的幅度是政府投资占GDP比例的2倍。表2还显示,政府财政收入对居民消费会产生负向作用,政府收入占比每提高1%,居民消费率则下降0.465%,正如前面的分析,这一系数衡量了财政收入对消费的直接“挤出”效应,从GDP恒等式出发,回归的系数小于1,表明政府财政收入还存在其他途径来补偿居民消费,如中央转移支付等。此外,人均GDP对消费的影响呈现出了U型关系,即一次项系数为负,两次项系数为正,这符合了李稻葵等(2009)的结论。进一步,贸易开放度越高,居民消费率越高,这也符合关于我国的出口是劳动密集型的假设。虽然这一影响很微弱:贸易开放度提高1%,消费率仅提高0.036%,但由于我国的出口地是高度集中的,沿海省份几乎贡献了全国总出口额的90%。因此,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使沿海省份的居民消费率增加更多。最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越高,则居民消费率也越高,这表明第二产业对消费的后一种效应更加显著,即第二产业有更高的工资待遇,使得居民劳动收入提高,带动了居民消费。

(二)稳定性检验

查看全文

城镇建设经营模式分析

摘要:创新城镇管理经营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也对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经营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现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城镇管理的理想形态,以期更好地破解城镇管理难题。

关键词: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管理;城镇经营

1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城镇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旦规划确定,就不能因时间的推移、人员的变化而随意更改,只能结合社会发展、人的需求而逐步补充完善,充实规划内容,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对城镇规划,必须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对相关服务设施按远期规划进行控制,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对涉及人类所需的具有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其内容必须完整、齐全,达到一次规划,逐步建设,补充完善,满足城镇管理需求。在城镇规划中,应根据各地情况,明确城镇定位和发展方向,分层次进行规划,按梯次组织实施。首先要有全市的宏观规划,各县区规划在市的规划下制定县区规划,乡镇规划在县区的规划控制下,制定本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县(区)规划,应按照全市规划布局,根据各乡镇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人文情况等,按照“一乡一特”或“一村一特”或“一品一特”进行规划。在规划小城镇时,按照全镇人员集中在小城镇居住或沿公路、河流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居住,以提升城镇质量,创造就业机会,繁荣商业贸易。对工业企业,结合现有存量企业情况,产品产业链情况,分片集中布置,凡引入企业,按照产业布局特点进行安排,打破区域限制,从而节约成本,降低投资。

2城镇建设

城镇建是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城镇建设的科学与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城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提高城镇竞争力,就必须完善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除功能齐全之外,应按远期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次建成,终身使用,避免城镇发展后,基础设施短缺,造成二次建设,增加财政负担,浪费资金。例如,道路建设时,先处理综合管沟,将污水、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讯及道路绿化喷淋电线、喷淋给水、路灯电线等纳入该综合管沟内,从而避免二次开挖,破坏路面。其次要充分体现城镇风格和人文景观,让其独特性得以发挥功用,才能吸引投资,实现城镇繁荣。

查看全文

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核心价值提升策略

摘要:医学组织入驻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需要考虑是否有投资价值。影响试验区价值的因子包括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供应等,通过权重分析,对试验区价值影响较大的有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子,各因子对价值影响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布局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有效的提升试验区价值。

关键词:试验区;核心价值;提升策略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是符合我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8月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了试验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医学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传统医药开发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到2030年,此目标增长到超过300亿元。从医学企业的角度看,试验区一定是相对于其它产业区有更高的投资回报价值才会考虑进驻。因此研究并明确试验区的投资价值,并对影响价值变动的因子进行甄选,提出相应策略等工作对试验区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1试验区价值体系分析

经济管理中“区位”对应的英文为“location”,区位理论(locationaltheory)是研究经济场所选择的理论,也就是通过选择合理的经济活动区位,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区位价值是指某一区域拥有的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比其他区域更具有独特优势的关键因素,它象征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竞争的要素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根据区位理论,并考虑到试验区的区位资源、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从医学企业角度出发,试验区的价值要素投入影响因子包括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供应、金融资本子、人才等因子;环境影响包括产业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等因了。基础设施因子是指医药企业获取生产、经营与服务的基本场所的难易程度。试验区把基础建设看得尤为重要。根据试验区发展目标,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构建“核心引领,多点支撑”的总体格局。试验区核心区是国家战略任务主承载区和产业集聚发展区,位于防城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3.7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建设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合作产业园、医学研发产业园。医药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药品、医疗器械、健康食品,布局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推动营养健康食品研发生产的国际合作。医疗合作产业园重点发展医疗和健康服务,布局区域医疗中心,承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的医疗合作。医学研发产业园重点发展医药创新研发、医学教育及培训。原材料因子是指医学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原材料的便捷程度。试验区依托上思县十万大山资源优势,承接传统医药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和康养产业。依托东兴市口岸优势,承接中药材、食药同源物质等贸易加工,并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医疗合作。依托防城港市港口区国际贸易优势,布局建设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保障基地和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试验区设立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保育基地、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基地。并支持企业通过防城港市各口岸进口食蟹猴等实验动物供科研使用。能源供应因子是指医药企业生产经营时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电能方面,防城港市拥有广西首个核电站,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每年可提供1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能源。液化天然气(LNG)供应方面,中海油建设的西部地区首座LNG接收站在防城港落户。该站有2座3万立方米储罐、一座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及配套设施,年LNG周转量60万吨。生产运输能源供应也在国家规定的保障范围之内。防城港市成功打造的现代化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能源化工产业从侧面印证了试验区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融资因子是指医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融资环境的宽松程度。试验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试验区重点产业项目投资,促进试验区产业发展。2021年试验区集中签约、开竣工项目18个,总投资397.47亿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融资额度、年限、办理绿色通道等方面给予入驻项目政策支持。探索推出人才险、人才贷等创新创业金融产品。人才因子是指医药企业获取人才的通道畅通程度。医学领域的严谨性决定了人才需求属于高层次人才。试验区所在的防城港市经开区,坚持“项目引才、产业聚才”的工作理念,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围绕园区支柱产业,着重聚集项目建设、投融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人才聚集成效明显。在优惠政策引导下,自试验区设立起,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数超过500人。产业环境是指试验区产业对内能否可形成优势互补、成本节约的产业聚集效应,对外是否可形成强大市场竞争力。试验区的规划产业有现代医药产业(包括医学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研究和医药制造业)、传统医药和食品产业、医疗和健康服务产业,产业集群涵盖医学供应链的始末,形成经济闭环,产生极强的聚集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政策环境是指试验区获得的政策支持与力度。试验区的设立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同等享受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扶持政策。从国家、自治区、防城港市三个层面给予了强大的政策支持。2021年国家11个部委联合出台15条改革创新政策措施,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试验区总体方案,防城港市专门制定了《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项目落地优惠政策》等系列专项配套支持政策。[2]自然环境是指地理自然资源和影响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环境。防城港市依山傍海,背靠的十万大山,有非常丰富多样的传统中药材。临海优势明显,在可获取丰富的海洋医药材,同时风景秀丽的江山半岛非常有利于发展康养服务产业,可借助“中国长寿之乡”、天然氧都、十万大山、海洋生态等优势,推行“医疗+健康+旅游”发展模式。作为边境城市,可依托东兴药材进口口岸,东盟国家优质传统药材进口落地加工,完善加工、仓储、溯源、交易等全产业链条。温暖的气候环境和海洋资源非常适合养殖和繁育医学实验用动物食蟹猴,为医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试验区价值因子内容如表1所示。

2核心价值的甄选模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