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02:55: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设计基础要跟着设计论文
摘要:设计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它的终极目标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从哲学的角度讲,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类所具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设计”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身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作为设计的基础造型训练,也要随着设计的发展需要而改变。
关键词:设计设计艺术设计素描
中国对于英文Design(设计)的理解和译名在20世纪整整100年间做过3次改动:“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3个词的演变,意味着认识角度的转换,但基本内涵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在商品社会里,一件产品从制造到推向市场至少需3个设计环节,“技术性设计”——“艺术性设计”——“营销性设计”。也就是说无论是手工业、机器生产还是现代高新技术造物,总有由创意阶段到制作阶段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图案”侧重前阶段;“工艺美术”则重在后阶段;而“设计艺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现,一方面重在前阶段的设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后阶段的制作,包括内外部构造、工艺及市场营销等等。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随着设计艺术的深入研究和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设计艺术已经在我国艺术研究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了与绘画艺术、戏剧艺术、电影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相并列的一个艺术门类。随着时代对于设计的3次命名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设计的造型基础也在随着发生改变,所以设计的造型基础是紧跟着设计的需要走的。
一、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
造型艺术通常被划分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体系。如果说绘画素描是为“纯艺术”服务的,那么,设计素描就是为“实用美术”服务的。
绘画素描,它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课,具体表现是从静物入手,到石膏头像、胸像、全身像,然后是真人头像、胸像、全身像,最后是人体课的教学。作业通常采取短期、中期、长期习作相互配合。训练是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这一套有效的、完备的基本功训练,能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和创作打下必需的、坚实的基础。我国20世纪80年代也把它作为工艺美术的基础造型训练。
专业设计构成基础思考
一、构成基础的历史
成立于1919年德国的魏玛包豪斯学院,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学院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现代设计教育发展而建立的学院。其中“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的设计理念,开创了独立于专业设计的设计基础课程,而这门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努力寻求和探索新的造型方法和理念。这种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着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基础课”,是从包豪斯学院有关课程延续而来的。包豪斯基础课程学科的设置,体现了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的严谨,通过对点、线、面、体等抽象艺术元素进行研究,在抽象的形、色、质的造型。包豪斯基础课的发展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约翰•伊顿通过对具象和抽象形态的观察训练、及对传统绘画进行分析,帮助同学获得感知、再现、组织、想象等全方位的形态认识、视觉感受而培养其创作能力。伊顿的课程表面看上去有着固定形态教学框架模式,但对于学生的训练手段却是丰富多样的,不拘泥于限制或特定的表现手法。从不同视觉角度切入以达到教学目的,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也有助于保持课程自身的灵活与开放性。就像他所说,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将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第二阶段以莫霍利•纳吉,约瑟夫•阿尔伯斯为主要代表,倾向于在训练中引领学生进行更为理性、科学的思考方式上去。训练的重点在于对新技术、新媒介的探索与把握,目的是“为了发现那些和谐形式的奥秘所在。”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基础教学的现状
高职学院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不用于专业艺术院校。高职学生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结构素描构成基础是引领学生真正踏入艺术设计的必经之路,是今后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学科。专业艺术院校在基础课的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与技法,通过笔者几年的教学发现,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过多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是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与此同时,在专业设计课程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装帧设计、CI设计等教学中,最基础的构成知识就像是从来没有学过一样,运用不到设计中。造成了构成基础与专业设计课程在互动上出现很多的问题。如何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有效的链接与互动,达到教学目的,是专业设计教师们在探讨的课题。
三、“构成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的互动
笔者根据学院对课程设置的调整,以及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在二者的互动有新的探索。高职学院对于构成课程体系由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平面构成解决二维空间造型,即在长、宽的范围内的造型问题,其重点是二维平面表现形式美的组织与构成方法;色彩构成解决人在色彩认知和心理感受的前提下,运用色彩要素的搭配获得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等问题。构成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思想、方法,决定了其教学效果。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将今后的专业课程融入基础教学课程中。举个具体的实例,构成基础“重复构成”知识点是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谷歌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在图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在作业中,我们以某化妆品粉底液广告设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重复构成”进行创作。由于媒体的传播,学生们对于这类广告见过许多,在创作的思路上比较局限,但是对于“重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是不同瓶子的重复组合,也有用“涂抹”的方式进行重复组合,拼图的重复组合等等的思路。其中有一个同学的设计思路将基础课与设计课程结合起来,设计思路——粉底液将女性的肌肤会变得更好,肤色更加均匀,看上去很有活力,于是设计的点是以“鸡蛋壳”为基础元素,通过不同的五个颜色鸡蛋壳表现不同颜色的粉底液。在教研活动课程讨论的时候,我将这个学生的设计作业做简单介绍,所有教师对于这种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方法,很赞成和认可。认为在最初期即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建立学生专业的立体的课程思想。明确高职三年要学的各个专业课程,通过构成基础这门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创新的一种习惯。构成基础的各个知识点均可以用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并做成相关的作业。同样在色彩构成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主要是以广告设计课程的图形为主,广告设计的色彩运用丰富,是培养学生色彩搭配很好的课程之一。
桩筏基础设计论文
1工程概况
自沙花园1#楼,地上主楼十四层,裙楼四层,地下室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2002年五月开始设计。拟建场地从上至下分别人工填土、粉质粘土或含砾质粘土、中粗砂、卵石、粉细砂、粉质粘土、中粗砂、卵石、残积粉质粘土、强化粉砂岩、中风化粉砂岩。粉细砂位于基底0.5~1.5m,厚2~3m,中风化岩位于基底约25m。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故需进行综合考虑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满足既安全又经济的要求。
2基础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时拟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然而在基坑护壁桩开挖过程中发现位于地面下11m左右的粉细砂极不稳定,在土体自重压力作用下,粉细砂自然上涌,10h最大上涌达2m。护壁桩施工虽然采取有效方法控制了粉细砂上涌,但代价太高。建设方要求基础设计采用其它方案,经研究拟采用筏板基础。然而该工程位于山坡上,勘察方及建设方担心过大的基底压应力可能会导致粉细砂从地势较低处涌出,要求作用在粉细砂土层上的最大压应力不能超过200kPa,该应力值与土体的自重应力基本相当。通过对上部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主楼部分由于层数多且抗震墙基本布置在主楼部分,导致基底压应力远超过允许值(除非筏板向四周扩展得很大)。而裙楼部分对地基产生的压应力即使在人防荷载作用下亦不到200kPa。由于受到基底最大压应力的及场地范围影响,必须采用桩筏。
3补偿平衡法
作为本工程设计的注册结构工程师,本人查阅了国外类似工程的设计文献,决定采用文献中的基础设计方法-补偿平衡法。经过计算,结构下部六层荷载由地基土承担,六层以上的荷载由桩基承担。这种方法参考了桩土共同作用,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使桩基与天然地基互补,采用控制沉降的方法将上部荷载由桩和筏板共同互补承担,使桩的数量及筏板的厚度得以减少,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桩筏基础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在上部竖向荷载对地基产生的应力分布很不规则导致筏板基础形心与结构重心距离很大,通过不均匀布置摩擦桩,采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复合基础调整基础荷载重心,从而使筏板形心与上部结构重心基本重合,本文介绍了一种设计经验,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桩筏基础;不均匀布桩;补偿平衡法;桩土相互作用
1工程概况
自沙花园1#楼,地上主楼十四层,裙楼四层,地下室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2002年五月开始设计。拟建场地从上至下分别人工填土、粉质粘土或含砾质粘土、中粗砂、卵石、粉细砂、粉质粘土、中粗砂、卵石、残积粉质粘土、强化粉砂岩、中风化粉砂岩。粉细砂位于基底0.5~1.5m,厚2~3m,中风化岩位于基底约25m。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故需进行综合考虑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满足既安全又经济的要求。
2基础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时拟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然而在基坑护壁桩开挖过程中发现位于地面下11m左右的粉细砂极不稳定,在土体自重压力作用下,粉细砂自然上涌,10h最大上涌达2m。护壁桩施工虽然采取有效方法控制了粉细砂上涌,但代价太高。建设方要求基础设计采用其它方案,经研究拟采用筏板基础。然而该工程位于山坡上,勘察方及建设方担心过大的基底压应力可能会导致粉细砂从地势较低处涌出,要求作用在粉细砂土层上的最大压应力不能超过200kPa,该应力值与土体的自重应力基本相当。通过对上部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主楼部分由于层数多且抗震墙基本布置在主楼部分,导致基底压应力远超过允许值(除非筏板向四周扩展得很大)。而裙楼部分对地基产生的压应力即使在人防荷载作用下亦不到200kPa。由于受到基底最大压应力的及场地范围影响,必须采用桩筏。
地基基础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基础的选型必须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工程造价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确定。
关键词:地基基础后浇带桩承台沉降
一、引言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机械设计基础线上教学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手机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基于此,为了改善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线上教学设计,并进行了课程实践。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超星平台;教学设计
一、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面向所有高职机械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机械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和相当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学时总量64课时,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内容较枯燥,并且以往该课程采用的是灌输型知识传授的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讲述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接收。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不佳。现通过教学改革,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超星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变,采用混合式教学设计,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1-5]。
二、机械设计基础线上课程的设计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并提高了我们的办事质量、学习效率。线上教学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教育和多媒体结合起来的教育方法,利用线上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利用线上课程可以方便保存、修改、更新教学内容,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网上答疑、在线辅导、章节题目、课后作业等功能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利用线上资源实现合理的预习、学习和复习。教师也可以在平时无需印刷卷子进行课上测验,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机械设计基础线上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意义非常重大。机械设计基础线上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微信群+腾讯会议的组合形式进行了教学。主要是在超星学习通上开设相应的线上课程,其中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教学课件、习题库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其中题库按章节设置,方便进行章节测验抽题。同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中布置章节测验、作业、进行课上或课下的讨论。设置超星平台中课程视频文档观看、章节测验、作业、模拟考试的权重,其中课程视频、文档观看占40%,章节测验和作业各占20%,模拟考试占20%,此权重设置侧重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见图1,其中文档为教学课件、视频,是针对每一章节的PPT、录播讲课过程;章节测验为每一章节后的练习习题,其中章节测验中的习题主要是选择题和判断题,系统可以自动批改作业,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在课上内容讲解完之后,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进行课上测验,测验卷子则是抽取线上课程对应章节题库中的内容。客观题目可以线上自动批阅,教师只需要批阅主观题目即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综合作业、章节测验、视频观看时长和次数、课上答题情况,由平台统计出该课程所有学生的综合成绩。图2为该学期的综合学习成绩分布,其中60~80分的学生占到了约32%,而40~60分的学生占比较高约为62%,40分以下的学生占6%,从而可以得出40~60分学生占据比例较高,学生自主利用平台的积极性并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可以得出单纯使用线上教学,在学生自主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懒散、应付。因此教师在利用超星平台的共享性和方便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实效性。所以可以同时引入腾讯会议直播和微信群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腾讯会议平台作为视频直播的平台,利用其在教学上的优点:老师作为主讲人,可以利用屏幕共享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另外也可以组织线上研讨,实时性高。但是由于学生网络水平不一样,利用腾讯视频会议教学时,在上课过程中偶尔有学生掉线,但马上恢复进入课堂,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会在没有交流任务时偷懒、开小差,真实性不强,其效果不如在课堂授课。但是老师可以利用直播提问、点名、讨论等方式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微信作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软件,其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实现老师与同学间的一对一的提出问题和答疑解惑,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在课上、课下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并且可以分享一些教学资料,在教与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深受学生欢迎。
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论文
摘要:正确处理传统绘画基础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关系,强调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的目的性。在艺术设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他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他,超越他,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现在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假如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他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
说到基础,我们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结构素描练习中的理性分析作图,表现可见与不可见的关系等;其次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除了传统光影调子的表现外,还应提倡学生个性独特的表现方法,不可用抽象、具象来评判学生作品,应看重他们的真实情况与独特视角,并鼓励他们能用语言来表达创作感悟,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的独立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静物的自由组合练习到想象默写及意象创作。有了这些方法或步骤的练习,我想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适合于不同的设计领域,才能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家。如今,年轻人价值取向多样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这样的课程练习对于学设计的学生也许会更受欢迎些,毕竟“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是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的重要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环节。另外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注意的问题是,不可过于看重结果,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时,由于我们教师审美口味的不同,没有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没有很好的评价标准,片面性的评价可能会挫伤许多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观察与沟通,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征,虽然每个学生的特性不同,但我们的每个学生却都是有可培养性的。公务员之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1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保障。高等学校作为工程教育的高地,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在面临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目前高教界正在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主要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组成。以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依然以教师多媒体讲授为主,主要原因:①多媒体图文并茂,动画、视频丰富;②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但这也忽视了多媒体重难点不突出的弊端,学生短时无法接受大量的信息。在教学方法上忽视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为任务,其设计对象仍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概因减速器设计理论成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而且减速器中齿轮、轴、轴承等零件的设计恰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看,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学生缺乏工程实践,对减速器认识也仅是“听说”,特别是结构设计时完全依靠指导书中例图,没有自己设计思路;②学生对力学、图学等先修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特别是绘图质量不高;③教学模式单一,设计任务相同仅设计数据不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少交流与协作,个别学生抄袭别人资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融合实验实践内容于理论教学、引入工程实例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悄然发生着变化。立体化、多元化学习形式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95”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开发优质系列微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一、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的特征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但它与单纯的影视视频有本质的区别。微课的任务是使观看者(即学习者)看后理解、掌握其中的知识,达到学会的目标。因此,微课具备如下特征。(一)系列性。本文以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载体,结合高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对“机械设计基础”这一特定课程进行研究。各微课视频是以“机械设计基础”为系列关联知识点的视频,其知识点是有联系的,各个微课视频具有系列性。(二)实用性。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必须符合高职学生学习需求,即在最短的时间(5~10分钟)内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点。是针对高职学生开发的、高度浓缩的精品课程,必须能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它与广告和视频节目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三)易懂性。“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是逻辑思维相对较弱,基础薄弱,因此,微课必须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内容,使学生以最省力、最有趣和最易理解的方式来学会知识。(四)启迪性。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不仅传输机械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机械热情和学习动力,引导学习者深度思考,从而启发学生探索机械中的奥秘。通过系列微课的学习要能引导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进行螺旋上升式的启迪和思考。(五)分享性。高职学生学习微课最方便的工具是智能手机。因此,微课视频必须制作成占内存小、播放流畅的格式,易于网络传输分享,实现师生顺畅交流。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要有交互功能,达到师生通过手机随时探讨研究,以实现更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构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评价指标体系
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微课作品的评价结果也不同。虽然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但基本的原则已达成共识,即优秀的微课应是内外兼修,内容与形式契合,兼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本文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评价体系。开发微课涉及两大方面,即微课的设计和制作。(一)关于微课设计的评价指标。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变死板学习为动态化学习,更能贴近现在的高职学生,但不能替代课堂教学,只能嵌入课堂教学中。借助微课这一载体,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推进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使“95后”的高职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更喜闻、易懂,实现快乐学习。微课设计的评价指标有实用性、系列性、易懂性、启迪性。实用性涉及四项二级指标。微课选题要有价值,即对学生课上课下学习都有帮助;每节微课结构完整,对知识点阐述清楚,且有启迪性;所选题材要从高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学以致用;资源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要好高骛远,更要区别广告,牢记其教育性。系列性涉及二项二级指标,即关联性和嵌入性。所有微课视频都涉及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并具有知识的关联性,每节微课都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这点有别于大赛的微课作品。同时,要考虑到“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微课要道理浅显易懂、语言简洁规范、动画形象直观、色彩与图文协调,使学生视觉舒服。(二)关于微课制作的评价指标。微课与普通课本质区别是制作成视频,而能否把设计好的微课呈现在学生面前,关键取决于制作技术。微课的分享性是对制作技术的检验。微课的兼容性和播放的流畅性,直接影响微课嵌入教学模式效果。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三、微课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时注意事项
探究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育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论文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在素描教学中融入装饰构成因此,从观察、表现、立意和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素描教学体系,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探索
当前,改革素描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是因为现行的这一教学体系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并非是完全拒绝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对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一、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视觉创作素养
素描教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今天,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素描教学,大都习惯采用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这两种表现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渗透着主观审美理想的创造力,期望他们具备日后多种视觉艺术形式创作所必须的基本功力与艺术素养,这几乎已成定式。大凡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严格训练的学生,无论是光影素描式的对客观对象做出诸多因素的准确观察与完整表现,还是结构素描式的“基于对作为结构实体的形的思考,通过省略烦琐细节和理解形态功能来实现对形的恰当的认识与分析”,或是在绘制中容纳“一定”的主观成分,都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但是,这是否说明这样的基础训练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出了视觉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全新的基础素质呢?
我认为,素描教学既然被列为视觉艺术基础课,起码应使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对于诸多视觉艺术门类的形式表现,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普通绘画还是装饰工艺,都能有较强、较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素描教学相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日后多种类的视觉艺术创作,应具备多向锲入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