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02:37: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究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育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论文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在素描教学中融入装饰构成因此,从观察、表现、立意和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素描教学体系,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探索
当前,改革素描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是因为现行的这一教学体系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并非是完全拒绝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对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一、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视觉创作素养
素描教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今天,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素描教学,大都习惯采用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这两种表现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渗透着主观审美理想的创造力,期望他们具备日后多种视觉艺术形式创作所必须的基本功力与艺术素养,这几乎已成定式。大凡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严格训练的学生,无论是光影素描式的对客观对象做出诸多因素的准确观察与完整表现,还是结构素描式的“基于对作为结构实体的形的思考,通过省略烦琐细节和理解形态功能来实现对形的恰当的认识与分析”,或是在绘制中容纳“一定”的主观成分,都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但是,这是否说明这样的基础训练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出了视觉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全新的基础素质呢?
我认为,素描教学既然被列为视觉艺术基础课,起码应使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对于诸多视觉艺术门类的形式表现,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普通绘画还是装饰工艺,都能有较强、较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素描教学相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日后多种类的视觉艺术创作,应具备多向锲入性。
高教中公共基础课教育内容革新
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然而,很多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远远不及对专业课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今全球性科技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因此,加强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薄弱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却无法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而从高校、高职走出的大学生呢?有的成了书呆子、考试机器,有的成了机械的机械操作手…也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症结”在哪里呢?一句话,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够好!要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么不重视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丝毫不沾边,事实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各自独立。
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虽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没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是懵懂的,甚至是浅薄的,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认识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的领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美术基础课听评课教学观察分析
摘要:通过听评课,借助观察量表,结合美术学科专业要素,融合美术基础课教学内容,以优化课堂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实效性为导向,能够显著提高美术基础听评课中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听评教师的专业能力。立足于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课堂观察,从课堂观察的方法、组成、分析策略等方面进行阐释,提炼出中职美术基础课听评课专业观察量表涉及的要素,进而设计观察量表,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及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美术专业;观察量表;美术基础课;听评课
在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听评课中,对于一堂色彩或者素描课进行评价具有非常多的角度和层次,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因此课堂听评课量表要指向具体问题[1]。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听评课的许多评价要素,即学生上课问题、教师教学问题、课程内容问题等往往具有共性,可以选择恰当的观察工具进行诊断[2]。提前设置量表,将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设定一定的定性、定量标准作为听评维度,以量化的表格作为表现形式,兼具主客观层次的评价,发现听评课的优缺点,进而提出针对性优化举措,能够为实际教学提供较大的助力。
一、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观察
(一)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一是观察课堂教学。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环节能够以具体直观的方式,展现教师教学的过程、目标、效果,听评课教师可以以此来诊断课堂教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否得到落实,教学过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各教学环节的开展是否有利于教学呈现。有效的观察,可以让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环节流程,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二是观察教学活动。美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丰富充实,包含讲授、互动、合作、探究、练习、运用、评价等。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注重对学生技术技能的专业培育,听评课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活动量表的设计。在听评课中,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展开方式、展开效果进行量化评价,能够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促进是否到位,课堂活动是否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具有针对性和突破性,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观察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师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观察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机智具体指的是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实际情况能够随机应变,对课堂教学进行掌控和处理,体现了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
高职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创新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了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方向。高职公共基础课面向各个专业,在学生初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年开设,对打好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学习、思维、实践、沟通及心理等方面的基础至关重要。本文在界定了创新素质的含义和分析了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创新素质;融入
一、创新素质的界定
“创新”一次最早可追溯至《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文中的“创新”是指“另立新的宫廷选用制度”的意思。英文中的“innovation”一词则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于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书中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时至今日,“创新”一词早已超越了其中文和英文的原始定义,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对其加以解读。从生物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属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探究未知的天性;从社会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人类要发展就必须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明天。《辞海》中“素质”的释义之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精神、思想上的稳定的性质特点,可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结合上述词义梳理,“创新素质”是指人在进行创新性质的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质。它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作用所习得的,对创新活动的进行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基本品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性人格(意志坚强、主动性强、勤奋善思、兴趣度高等有助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的心理特质)、意识(对探索、了解、掌握未知领域的强烈的愿望)、精神(不满足事物的现状,不迷信权威,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或对事物进行改造的意志、信念和勇气)、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积极的求异性和活跃的灵感)、知识体系(某一领域的较高造诣或独到见解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等方面。
二、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建立在文化底蕴、工匠精神和健全人格培育基础之上的创新素质教育。1998年国家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2015年10月教育部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强调“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职教育而言,要达到理想的创新教育目标就需要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一方面从体制上可建设创新教育专门课程,建设大学科技园或创业园,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另一方面可从机制上进行探索,采取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鼓励措施。以上措施目前在高职教育领域均可做到有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定可遵循,学校完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细化执行。
基础课道德教育的资源
本文作者:陈文珍工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理性资源
“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的内容是通过一些主要概念、重要观点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具体道德规范要求而有机组合成的框架体系来展示的。这些概念、观点和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看似通俗易懂,实则隐藏着深厚的学理性资源。这些学理性资源在教材中或阐而未祥,或作为一种理论背景隐而未现。这种状况使得任课教师在教材中看到的往往只是简单的概念、观点和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而对概念、观点和规范背后深厚的学理知识“视而不见”。在教学中,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也就只有“是什么”,“要怎样”,不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追问“为什么”。缺乏“为什么”支撑的“是什么”不但难以让具备一定理性思维的大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和行为效仿,相反还会诱发大学生的内心抵触情绪,因为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一种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行为自觉。因此,有必要对“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的主要概念、重要观点和知识的框架体系做一个学理性资源的探究。1.抓住道德教育的主要概念,以正确把握道德教育的内在涵义概念是道德理论体系结构的微观层面,“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有:道德、诚信、荣誉、集体主义、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职业与职业道德、爱情与婚姻、恋爱道德与婚姻道德等。整个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以这些核心概念为基础而演绎的。这些概念在教材中都有一句话的定义,但由于教材本身的特点都没有深入的分析。如果教师仅停留在对定义结论的把握上,就容易使概念本身的鲜活性与丰富性丧失,就容易导致对整个道德教育内涵理解上的误差,因此,辨析这些概念对于从理论上正确把握道德教育的内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此,略举几例以说明:如:“道德”。道德,无疑是道德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范畴。教材的定义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P90)这是高度凝练的一句话。理解道德的内在涵义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第一,从起源上看,道德是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是在社会关系和人类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客观需要。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个体有了自我意识,能反思人与人交往的应然规则,形成了有关责任、义务、善恶等道德意识,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整利益矛盾的迫切需要时,道德才得以产生。因此,道德既有社会价值,也有个人价值,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它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践精神”。第三,从实现方式上看,道德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作为对人的行为的规范,道德不同于法律,它不靠外在强制力来保障实现,而是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更具潜在性的要素促使其实现。因而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不是简单的道德规范的制定可以实现的。第四,从表现形式上看,道德可表现为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道德既可以表现为心理意识,即“善良动机”;也可表现为我们制定的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也可表现为现实的行为活动,即“善良行为”。道德既是对人的思想意识的规范,也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道德既可表现为“德性”,也可表现为“德行”。当我们从这样几个角度把握了“道德”这一核心概念后,第四章的教学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学理基础。又如:“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这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也是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里最重要的概念。根据教材的阐述,我们可以把“公共生活”理解为: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更为广泛和直接影响的,有着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的生活;私人生活指具有封闭性和隐蔽性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这对概念分开很容易理解,但事实上,它们本身并不是一对能如此简单分开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都在不断扩大,人们的私人意识和社会公共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二者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增多。如,不少大学生把以追求个人自由为目标的私人意识完全隔离在公共意识之外,拒绝社会公共意识的评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划界问题,看到两个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认识到私人意识只有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公共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这一对概念是把握第五章教学的关键。再如:“爱情”。爱情是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但他们并不清楚爱情的本质涵义,因而也存在许多错误的爱情观念。教材中说:“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1](P164)立足于爱情的定义来把握爱情的本质涵义,关键是要能回答大学生中对爱情的一些困惑。如:爱情为什么是“一对男女”的感情;爱情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做基础吗;爱情一定要追求“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结果吗?这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以学生讨论为基础来回答。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是我们爱情婚姻观教学的保障。2.深刻领会教材阐而未详、隐而未现的观点,以增强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部分教材中阐而未详,隐而未现的论题很多,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教材仅阐述到荣辱观可以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至于荣辱观与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的关系;荣辱观为何以及如何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荣辱观与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之间的内在关系都没有详尽的论述。教师必须对这些阐而未详的观点做出详尽的解答,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明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如:“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教材仅用不到两版的篇幅概括了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这一态度隐含的理论,如:个人与传统关系问题;精华与糟粕区分的理论标准问题;文化复古主义和的危害问题,教材均未做出解答,需要教师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做出理性分析。如:“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与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教材中虽论证了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也指出了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但没有解释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为何在今天如此突出强调社会公德建设。其实这一论题隐含着一个理论,即:社会公德建设的彰显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是分不开的,是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内在要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使得公共生活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需要社会公德来维系。教师只有这样进行联系实际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再如,“日常生活视域中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教材把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放在第五章和第六章里一并讲解,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日常生活视域中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但教材在具体内容展开时,仍然是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分开讲述的,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能够结合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具体事例从道德与法律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凸显道德与法律在日常生活视域中的相互关系。如,我们可以对拾金不昧、不当得利、公序良俗、诚实守信、见死不救、购物发票、赡养抚养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道德和法律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中加深对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的理解。3.完整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所凸显的主题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把握住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也就把握住了这一板块理论展开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原则、基本规范、重点和三大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五大部分组成。具体说来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具有一定内在逻辑的结构体系。基础课的道德教育就是围绕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五个方面内容来展开的。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好这一逻辑结构,还要明了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道德的核心,即道德的灵魂,它在道德体系结构中居支配和主导作用,“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1](P10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客观上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呼吁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的原则问题是对道德中心问题即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关系问题的总的回答,它是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它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表现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这就是说,集体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具有首要性和优先性。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内容的具体化。它通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个字简单明了地提出了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的具体要求。要理解这一基本规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理解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指全体社会成员,包括了人民,而人民的范围要窄;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往往是群体概念。2001年中央首次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形式针对公民的基本行为提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具体规范要求,有利于每个公民的践行,有利于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三个着力点。所谓着力点,就是力的作用主要集中之点,指致力于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时重点着手之处。也就是说,我们抓住了这三个方面,有利于整个道德建设的顺利展开。要让这三个着力点发挥作用,在社会公德教育里,要看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私人意识和公共生活规范意识都在扩张,极易产生矛盾,因此,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必要张力,以增强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在职业道德教育里,要透过就业的现象,看到职业的本质。在家庭美德教育里,要牢牢把住爱情与婚姻的本质,这样才能对各种错误的恋爱婚姻观进行批驳。总之,“基础课”道德教育内涵的丰厚的学理性资源,有助于师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这既是我们完成道德教育的教学任务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教师科研攻关的目标。
经验性资源
“基础”课道德教育的经验性资源,主要是指历史发展和人们现实交往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所积累的传统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等各项丰富的、有助于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优秀的道德资源。这些优秀的道德资源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典型的道德人物的言行所展示的优良道德品质来体现。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道德典范身上的优良道德品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良好的示范性作用,以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争先创优,做一个真正的有道德的人。道德本身具有“实践精神”,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过一种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性生活。现实中,大学生的行为选择除了受其理性认知的影响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心理机制的影响力。影响大学生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模仿和暗示。模仿是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暗示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不太喜欢别人教他们具体去怎么做,如果我们简单地用教材中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学生,自然会引起其反感,但是,我们若采取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鲜活的道德资源,让他们在感动之时,自然地接受道德典范的心理暗示,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其行为,并把这种模仿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习与性成”,良好的品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也就自然而然地生存了。这样我们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实现了。这种教育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在“基础”课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历史和现实中丰富的道德资源,借助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人物生动地展示出来,给我们以激励和示范,以引导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模仿道德人物的道德行为,并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养成自己良好的道德品性。榜样示范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榜样的选取。生活是丰富多彩、良莠并存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我们在经验性资源的选取上,必须做到既要符合道德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又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具体说来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崇高感人,有代表性。人性是向往美好和追求崇高的。大学生更是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们向往崇高、渴望对自我的不断超越。道德典范人物身上崇高感人的事迹,往往成为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如:我们开展的向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的英雄大学生李春华学习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舍己救人的崇高;了解放弃公费读研究生的机会而去贵州山区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徐本禹,让我们看到了助人为乐的崇高;认识携带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求学12年的洪战辉,让我们看到了道德责任的崇高;资助了183名贫困孩子的爱心大使丛飞,让我们知道了慈善的崇高,等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崇高感人事迹极易唤起同学们的道德情感认同。第二,要真实可信,有说服力。道德典范的事迹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才有说服力。在当前我国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本身呈现出复杂多变、善恶杂陈的特质,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又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怀疑我们的正面道德教育。这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经验资源的选取上,切不可不加调查证实,或者任意夸大其词。一旦学生发现我们的经验性资源与现实有出入,他们甚至可能会全盘否定我们的观点,从而使道德教育失效。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真实性,我们在资料的选取上应多选身边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典型。发现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所蕴含的道德意义。第三,要源于生活,有可行性。道德典范人物的优秀事迹应该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似的,这样,才有效仿的可能性。假若典范人物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相差太大,以至于学生即使愿意按照榜样人物的做人方式去待人处世,也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去做,那么,这种榜样人物就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我们从2007年开始评选的年度道德模范包括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他们的事迹都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只不过他们能把这些事做出了道德的境界,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也能够学习的典范。英国学者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中写道:“在光辉的榜样———人类的最优秀代表———的指引下,每个人不仅仅是无可非议的,而且在尽职尽责方面,必然使自己的品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P11)人是天生的模仿者,我们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广泛挖掘优秀的道德资源,让优秀的品格通过优秀的人物的影响而广为扩散,以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实践性资源
高职专业基础课教育革新
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周围陌生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方式需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他们首先接触的教学内容,这些课程在入学的初期肩负起教学引桥的重任。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过去那种重理论推导、轻实践操作,枯燥乏味的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完全没有吸引力,他们因为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方向很快出现厌学情绪,对于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较低的同学甚至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也无法理解,似懂非懂的学习状态会让我们深感困惑。所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怎样改革才会达到如期效果很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本人就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训设施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正确引导学生入门应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采用模块化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质量
现在大多数院校推广2+1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授课课时已经被相应压缩或者是与其它科目合并,针对纺织系列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授课课时更是已被大幅缩减了,有个别班级课时已经缩短为只有32节,有个别班级仍保留为68节,班级授课课时相差较大,甚至个别专业课程的名称也作了适当的调整。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和专业课程设置而引起授课课时不同的教学。目前,我们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按64节的总体课时分别设置有:直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的应用、变压器与电动机、电机控制电路分析、模拟信号放大电路、交流电与直流电的转换、数字信号放大电路、电工实习共八大模块,各教学班级可以根据开课课时和专业设置不同选取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课时少的侧重强电方面的知识,课时多的添加与相关专业匹配的电气控制方面的内容,弥补理工科非电类专业没有开设电气控制课程的缺陷,充分体现与所学专业的紧密联系。
二、向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倾斜
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侧重基础知识的引入,对于一些使用率不高、对高职类学生偏难的概念应尽量省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取消验证性的实验教学,用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实训教学取而代之,我们的实训教学开设有万能表的使用、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三相负载的连接与测试、电机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测试、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交流电和直流电转换的测试、模拟信号放大电路的测试、基本门电路的认识与测试等共八大内容,个别条件允许的班级还开设电工实习。在实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常用仪表的使用,并通过仪表的使用让学生对实际应用电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万能表是一种常用电工仪表,看似很简单,其实真正掌握并非易事,档位多、量程多、功能多,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需花一定的心思才能弄懂。如在使用万能表测量元件电压和电流时,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并通过计算电路参数来正确选择档位和量程,学生在正确使用万能表的同时也就基本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了,并且对其较难理解的方向性也有更明确的认识。每个实训内容都应重视学生操作过程,而不是实训结果。很多院校已采用边理论教学边实操的现场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实践的机会,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学不是教会学生所有的问题,而是传授一种实践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学才是关键所在。
三、采用分组讨论法,激活学习积极性
中职文化基础课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除有其客观依据外,也有其政策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基本条件的通知》(桂教职成[2007]78号)的规定“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只有广西有这样的规定,其他省市、自治区都会有这样的规定。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法律基础课德育渗透方法
摘要:由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对于法律知识讲解的表层,同时还需要有意识地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法律实施的本质,意识到法律的作用,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从而避免自身对于法律单一片面的认知。本文就法律课程上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渗透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法律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进而加强德育渗透和人文关怀等,从而加强课程对于德育渗透的指导原则,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德育渗透;方法;原则
由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果在学习法律的课程当中只讲法律,忽视道德,学生就没有办法从真正层面上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含义,甚至还会对法律产生片面的认知。很多中职院校开设法律专业基础课程,不是将其作为法律的入门课,而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德育课程,因此对于法律课程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对于具体法律知识的讲解层面,同时还需要加强日常对于学生的德育渗透,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实现法律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同时探讨采用这些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而促进法律基础课程对于德育的渗透。
1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当前,很多人都是知法犯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可以得知,只懂法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同时具备相关的法律意识,所谓法律意识,指的就是人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的一种状态,如果仅仅只是懂得法律知识,遇到了实际的问题却不会用法律知识加以解决,将法律抛之脑后,那么这就是一种没有法律意识的体现,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知法犯法。因此,如何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就是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认清楚法律的实质,法律所代表的含义,进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法律信仰。有了信仰,人们才会有相应的法律意识,才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宪法意识,做到知法用法。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熏陶学生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政治责任,主要包括了解相关的政治制度,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等,政治和法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课程”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探讨法律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上把握政治,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的了解国家政治价值理念,继而树立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开展“法律基础”课程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具有阶级性的,因此法律和政治相互依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在学校开设发了教育课程十分必要,在教学当中利用法律来阐述和解释国家相关的政治制度和原则,让学生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俗话说:“法律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宪法由于民众的存在而自由,人们通过宪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在宪法的约束中生存,长此以往,人们对于宪法的精神的信仰才能够得以长存。宪法是人们长久智慧的结晶,也是闪耀着民众思想的光芒,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自由和信仰的向往,也就没有宪法。宪法产生以后得以长存,能够最大化程度的保护人民的权利,和我们民众日常对于宪法的信任是密不可分的。有了这种信任,才能够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的具体实施,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要从点滴入手,针对教材的内容对学生加以实地的引导,同时采用精简、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影响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坚定学生的法律意识。
2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德育教育
文化基础课分层教学论文
摘要:分层教学决不是中小学的专利,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也可以实行分层教学。由于中职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与和谐的发展,实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和谐发展依据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中职文化基础课管理论文
摘要分层教学决不是中小学的专利,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也可以实行分层教学。由于中职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与和谐的发展,实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和谐发展依据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