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02:30: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教育思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础教育思想

顾明远基础教育思想论文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面对基础教育,他更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基础教育”的提法,但是长期以来存在内涵不清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基础教育”下的定义是:“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这个定义突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基础教育作为升学基础的单一定位,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凸显了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中,顾明远先生进一步强调,所谓基础教育,就是要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个体的基础打好了,他将来发展的空间就大。基础教育要打好什么基础?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智力、心理、身体各方面得到发展;二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包括接受高一级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这不仅指给学生一技之长,有就业的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职业意识,有社会责任感。顾明远先生的这个论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首先认为基础教育原则上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一直到至少12岁。同时,它把基础教育定位为“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基础教育显然应该包括可能接受其他各级教育所需的全部知识,……不过,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顾明远先生的论述和国际教育组织对基础教育本质的界定,都不仅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而且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存、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论述集中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全民性”。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近年来面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顾明远先生大声疾呼:“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教育公平就有三个内涵: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结果公平不是说人人都上大学,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了大学,这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能够就业。结果公平不是说上同一所学校就是公平,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顾明远先生又提出了“公平而差异”的教育原则。我们不能为了公平而公平,而忘记了因材施教。因为人及其发展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和根本目的。

二、主客体统一论视野下的师生交往观

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顾明远先生除了关注教育的本质这些重大问题以外,还特别关注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应该说主体教育思想的缘起,学界公认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顾明远先生提出的“主客体统一论”。当年在哲学界、文学界和历史学界等对主体、主体性问题形成研究热点的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探索。

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自孔子、墨子到宋儒以及近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象山教育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书院教育时代,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且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书院教育;象山教育思想

荆门有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以象山先生命名的。象山先生,姓陆氏,名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八百多年前曾任荆门知军,南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门知军任内,荆门老百姓世世代代怀念他,尊称他为陆夫子。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荆门基础教育的两所知名学校,这两所学校的教师们,为发展荆门基础教育事业,学习象山先生的教育思想,“识义利公私之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曾创造了这两所学校昔日的辉煌。今天,在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侯,我们在这里同大家一起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问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知识制约并决定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水平,并且也成为一种产业;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影响财富、政治的最重要权力的来源。随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抢占经济和科技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应以“四学”为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为了积极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查看全文

顾明远基础教育思想探讨论文

[摘要]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基础教育思想的若干要素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主客体统一论视野下的师生交往观和注重多元、倡导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等。

[关键词]顾明远;基础教育;教育思想;以人为本

顾明远先生曾经很谦虚地说:“对于教育理论研究,我只是一个杂家,而不是专家。”纵观顾明远先生广博的教育思想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他对基础教育情有独钟。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有22%是针对基础教育的。这可能与他曾经担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经历有关。从《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和《教育探索之路——对话顾明远教育思想》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顾明远先生关于基础教育的真知灼见。本文试图从顾明远先生丰富的基础教育思想体系挖掘出若干要素,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顾明远教育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面对基础教育,他更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基础教育”的提法,但是长期以来存在内涵不清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基础教育”下的定义是:“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这个定义突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基础教育作为升学基础的单一定位,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凸显了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中,顾明远先生进一步强调,所谓基础教育,就是要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个体的基础打好了,他将来发展的空间就大。基础教育要打好什么基础?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智力、心理、身体各方面得到发展;二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包括接受高一级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这不仅指给学生一技之长,有就业的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职业意识,有社会责任感。顾明远先生的这个论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首先认为基础教育原则上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一直到至少12岁。同时,它把基础教育定位为“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基础教育显然应该包括可能接受其他各级教育所需的全部知识,……不过,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顾明远先生的论述和国际教育组织对基础教育本质的界定,都不仅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而且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存、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论述集中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全民性”。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社会性参与学理基础教育论文

论文关健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统一性学理基础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是指除学校专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其它社会力量所参与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重点是强调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接与反哺,彻底改变学校(培育人)与社会(影响人)两个环境系统之间的相对非连贯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提出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认识的深化,不仅有现实基础,亦有深刻的学理基础。体现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本质基础;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辫证统一性是根本基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性是价值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是指除学校专门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其它社会力量所参与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其重点是强调各种社会力量、多条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彻底改变学校(培育人)与社会(影响人)两个环境系统之间“我教我的”、“你做你的”的相对非连贯性,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主体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承接与反哺,改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身效力的有限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和成效诉求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和生活观,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与渗透化趋势。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提出,是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本身的内生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本质需要,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作为理论支撑。

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理由在于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出发,科学分析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并由此推导出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性。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出发点和本质归宿点,也是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基础,为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理论原则奠定了本质基础。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根源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本质问题始终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从总体上看,对人类自身本质的探索仍没有达到真理性的认识高度。而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特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性,也不在于人的意识或思维,而在于人本身所特有的活动方式。人的现实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是生产,并在生产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人们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们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劳动,个人、小团体的存在与发展与整个社会的事业是相通的,受制于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个人、小团体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观要求务必服从国家利益的要求。换言之,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核心和目的。

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新课程应对策略分析论文

编者按:基础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已有了好长一段时间,表面上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局面,素质教育和减负教育并没有真正实施起来。叶澜教授曾说:“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形态。我们都知道要落实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我认为这种状态如果不走出来,生态恶化还要继续。”因此,教育改革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这样,才能真正让改变中国的教育。

教育改革出现素质教育和减负教育并没有真正实施这样的局面,根源在什么地方?我想,根源在于这场教育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教师都热衷于应试教育并乐此不疲;同时,因为应试教育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学校和教师并成了名校和名师,并为此在教育上大发应试教育的横财。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没有人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没有人愿意再素质教育上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叶澜教授说:“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形态。我们都知道要落实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我认为这种状态如果不走出来,生态恶化还要继续。”因此,教育改革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这样,才能真正让改变中国的教育。公务员之家

广大教师“被改革”,这是问题的根源。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广大教师想做的事情,这仅仅是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的愿望。即使是政府倡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要想推行改革措施,就必须得进行广泛的宣传,让这样的改革思想深入教师群体、深入教师的骨髓,让教师认识到当前的教育就是需要这样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方法。纵观历史,每一次政治上的改革,事先都要广泛的掀起一场思想革新启蒙运动,让这样的思想和思潮让人民大众接受并深入人心,否则,没有思想启蒙运动的改革注定必将以失败而告终。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本次新课程改革,仅仅是教育主导部门强行推行的一种思想,并没有像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样开辟出专门的阵地来宣传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多少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的权威的书籍和文献,导致新课程仅仅仅以一种观念的形式出现,并没有深入人心。

叶澜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自己在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和校长接触的时候,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有“被改革”的感觉,包括基层教育研究者;一说到改革,他们做肯定回答,然后就是你给我办法、给我一个模式,却不动脑筋去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典型的被改革行为和现象。教育改革一旦走入被改革的局面,就注定的改革将以失败而告终,或者流产。

叶澜还说:“当主体变成被动体,改革怎么改,都没有办法。这种状况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改革者和领导长期以来重心太高,缺乏多元主体和多层次改革同步推进滚动向前的思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内在的积极性。”因此,目前教育改革就是要着力于改革这种教师被改革的被动状态,让教师从被改革走向主动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课程理念被广大教师接受并真正在具体教学中实践起来,否则,就只能走入改革的形式主义。

新课程改革走入目前的尴尬境地,并不仅仅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根源还在于政府没有给教育营造一个适合新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氛围和条件。正是这些条件和氛围制约了广大教育工作的教改热情。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现行教育制度以分数论成败,必然导致应试教育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考试,而是采取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考试试题、考试指导思想和考试制度。因此,改革考试命题方式,命制符合素质教育的试题来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我想,这是目前教育改革应该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不是新教材老教法、新理念配套陈旧的考试试题

查看全文

学校管理改革独特性研究论文

摘要“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体现在摘要:增强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突出了改革的自我意识。

“新基础教育”探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探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探究。早在其探索性探究阶段,该探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新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探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探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探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新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探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和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和非凡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摘要:

增强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和“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探究学校管理新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索。“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索,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新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目前状况、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探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把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熟悉“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和改革办法,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索教育新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聪明;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聪明、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查看全文

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价值

摘要: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书法不仅能够修身养性,还能够传承文化。首先简要阐释书法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即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论述了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学生民族精神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最后,基于书法基础教育现状探究能够充分发挥书法基础教育作用的有效方式,即构建“书法+”素质教育创新模式。

关键词:书法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关系;“书法+”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2014年书法被纳入高考要求以来,书法基础教育的内涵及功能有所延伸,也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书法基础教育的本质为传承文化、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育人内涵,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得益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打字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学生手书汉字的意识与能力逐渐降低,不仅阻碍了书法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还削弱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书法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才能够对书法基础教育进行清晰的定位,纠正书法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偏差,切实发挥书法基础教育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传承书法艺术的意识。

一、书法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书法基础教育的本质为通过鉴赏书法作品及联系书法技术使受教育者在感官上得到愉悦、情感上受到熏陶、心灵上得到净化,其与美育的本质具有共通性,同时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1.书法基础教育与德育的互补关系。德育是指利用规范性要求、舆论等使受教育者遵守社会规则,约束自身的行为,即采用说理的方式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意识。由此来看,德育带有一定的强迫性。而书法基础教育是通过审美影响个体的思想与行为,使个体逐渐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长期鉴赏作品及练习书法中逐渐由低层次的需求转变为高层次的审美与道德情感需求。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都是人的高级情感,书法基础教育所形成的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所衍生的道德情感相互补充,德育需要书法美育的支撑,书法基础教育需要依靠德育保持正确的方向。2.书法基础教育与智育的互促关系。书法基础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重在提升个体的情感,净化个体的心灵,通过一系列审美教育活动发展个体的审美意识;但在此过程中,书法基础教育并不是抛开理性只谈感性,而是以理性为基础,将理性素材感性化,即由理性到感性。智育则侧重于培养个体的理性思维,在感性材料中运用推理、判断等方式总结材料的一般规律,即由感性到理性。诚然,理性思维是科学探究的必备素养,但过于“理性”的素质教育会将个体的思维限制在条框之内,致使其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书法基础教育在尊重个体智力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塑造个性,采用自由灵活的方式培养个体的高阶思维,是对素质教育中智育的促进与发展。3.书法基础教育与体育的渗透关系。体育的作用在于增强个体的身体素质,为其学习知识提供物质基础,即注重个体身体的锻炼。书法基础教育与体育在实施途径上有明显的区别;书法基础教育通过眼、脑、手并用提高个体书法鉴赏及创作能力;而体育重在实践,通过模仿标准模范型的实际操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但从个体发展来看,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会有精力参与学习活动。体育能够促进个体大脑及感觉器官良好发展,这也是实施书法基础教育的物质前提。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能够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书法基础教育的育“心”与体育的育“心”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个体个性、全面发展。

二、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研究论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教育管理;基础教育;干部培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走过了一个拨乱反正、恢复发展和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伟大历程。20世纪末,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国家从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重视培养一批富有教育理想和开拓精神的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

一、基础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机构,承担着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30年来,学院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截至2008年10月,学院先后举办各类基础教育干部培训班次达225期,参训人数达29000多人。其中,地市、县市教育局长研修班40期、以中小学骨干校长为主体的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究班65期,其他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干部专题培训班120期。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干部培训为我们观察、认识和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多年来与基础教育一线不同领导岗位学员的沟通、研讨和交流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基础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回顾与总结。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变革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率先冲破“两个凡是”的桎梏,教育作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步入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时期,也因此拉开了基础教育理念创新和变革的序曲。多年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形成,深刻地影响着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如:教育“三个面向”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尊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等素质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建设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等等。许多不同类型参训干部的共识是:观念的变革与价值的重建,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先导。

查看全文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研究

一、我国推行小学素质教育的背景

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国际发展的核心力量还将是人,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剧烈变革的时代,各国纷纷打出教育改革牌,在教育体制、内容、方法上进行了频繁的变革,透过这些变革,我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他们的危机意识和对教育的期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国际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想在这场持续的博弈过程中站稳脚跟,必须注重对综合素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我国也要进行教育改革。因此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浪潮的大背景下,依据国情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现状,并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走势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横向参照,提出了素质教育,来对国际教育改革浪潮做出一种应答,同时也把素质教育的推进普及作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良好融合的良性载体。在这样一种国际国内背景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也开始加入了素质教育的改革轨道上来,并与国内其他教育层次的教育改革在承接和互动上发挥着作用。

二、我国推行小学素质教育的原因分析

小学教育在学生的整个生命教育过程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整体发展。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良好培养和发展,使其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我国在小学阶段也推行了素质教育,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模式制约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应试教育首先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打着“精英教育”的幌子,对学生进行分化教育,使得教育的导向性明显扭曲,丧失了教育的公平性,导致学生出现厌学逆反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其次应试教育的课程教学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素质教育的地位,就会导致学校培养的只是读死书的“考试型”人才,使得很多学生出现人格畸形发展特征,严重制约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最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材和课程的编写与制定未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主要依据,教材的编写者和课程的制定者很大程度上会把自身的主观价值强行介入到教材编写和课程的制定过程当中,因此就会存在极大地不合理性,忽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和课程只会造成“让孩子不能够做孩子”的后果,最终会制约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工作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各省辖市和五个扩权县分管基础教育的局长召集起来开个会,主要任务是通报一个情况,我也跟大家见见面,就近期的工作做些部署。

通报一个情况。马厅长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省委研究决定马厅长退休。教育厅党组研究将马厅长的这块工作一分为三,基础教育处和基础教研室由我代管,督导室、师范处由副厅长崔炳健同志代管,四所实验学校的工作由纪检书记张健同志代管。对基础教育工作,无论分管还是代管,责任压在身上,就要想办法把这个担子担起来,把这项工作干好。

我在教育厅工作也二十年了,对基础教育工作从宏观上有所了解。基础教育工作基数大、战线长、头绪多、任务重,还存在刚才大家提到的投入不足、环境不好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来管理基础教育工作,无论从我的个人经历、知识水平,还是从当前基础教育工作面临的发展困难和客观环境,担负这个任务,确实感到压力很大。需要了解一些情况,听听大家的意见,争取大家的支持,有问题大家共同研究,有困难大家共同克服,有重担大家共同承担,我想,基础教育工作还是能够搞好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充满信心。今天开会,想让大家分析一下形势,研究一下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对策性的意见也提点建议。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几位同志的发言我很受启发、很受教育,由于时间关系,大家来不及一一发言了,好在今后交流的机会还很多,我要不断地向大家学习,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找我谈。

另外,近期一些工作也要做些部署。比如:中招的问题,远程教育的问题,贯彻中共中央8号文件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中小学安全问题等。刚才大家谈的很好,我刚刚担负这个责任,对有些情况也不能很好地把握,所以也讲不出来什么很好的意见,根据大家谈的情况和我掌握的情况,想讲以下三点。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搞好基础教育的责任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