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01:51: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工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镇全年农村基础基础工作计划
年,镇将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积极融入城区板块,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民生三个方面实施重点突破,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乘势而上,奋力赶超,争创一流。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突破。强化税源招商、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定向招商,真心对待客商,用心推进项目,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吸引国内外资金和项目落户。投资100万元配套完善工业聚集小区基础设施提高其项目承载能力。内资方面重点抓好投资1亿元的征和链传动以及投资过5000万元的厦重机械、新瑞特饲料、塑料制品等6个项目建设,外资方面重点抓好投资1500万美元的新怀家居项目资金到位和开工建设。实施关键环节突破,推进玻璃、水泥等老企业扩建和升级改造。继续推进“征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争创省名牌产品工作。
二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实现突破。抓好技能培训,依托新上项目和老企业扩建新增就业1000人。加快推进草莓、油桃、大樱桃等设施农业集中成片发展和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发展各类大棚800亩。推进沿白沙河10000亩城郊农业示范区建设。争创油桃、草莓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改善民生上实现突破。投资200万元实施镇驻地绿化、美化、亮化,修补平整部分路段,进一步改善镇容镇貌和驻地从业居住环境。对剩余19个村庄全部实施“五化”工程。配套完善部分村庄排水设施。以垃圾集中清运为抓手,加大镇驻地、村庄、路域环境整治力度,抓好部分村庄饮用水水质改善,加快新农村建设。
四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夯实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完善农村“双代管”,深入开展“阳光村务”品牌创建,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抓好村务公开。超前谋划,规范运作,严格程序,认真扎实组织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将一批年富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创新农村党员千分考核评议制度,对每名党员从理论学习、带头致富、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维护稳定、反对邪教等十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发挥好每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农村干部定期集中坐班制度,方便群众办事。以“察民情、解民忧、问民计”为主题,定期组织开展百名镇机关干部访千名党员干部、进万户农民家庭“百千万”大走访活动,建立经常性的群众诉求征集和办理机制,问计于民,促进科学发展。
五是抓住干部作风建设这个关键,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奖惩。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的工作体制机制,突出抓好目标绩效考核和工作督促检查,强化学习教育,严格管理约束,在镇村干部中牢固树立马上就办、迅速行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基础部创优工作报告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结合武威职业学院制定的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基础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局相关的文件、精神和决定,扎实地落实了创先争优阶段性任务,为下一阶段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组织动员
基础部党支部结合学院制定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对党组织和党员参加活动提出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要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坚持从学校实际、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务求实效,推进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教学等经常性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善。
二、基础部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内容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协作,勇于开拓,求真务实,有较强的凝聚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工作措施符合实际,成效显著,得到党员和师生的拥护;党员整体素质较高,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经常性的、有计划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优秀教师”和“在优秀教师中培养党员”,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二)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影响培养学生;大力提倡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厚德长技”的校训,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客运工作基础管理规划
着力拓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切实加强党群建设工作。狠抓党建工作。落实制度,强化教育,加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运政简报、网站等宣传平台建设,不时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加强与大众媒体的联系与协调,形成全方位宣传格局。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和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规划、有措施的开展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单位、文明业户、文明车辆、文明班线、文明站(点)文明驾校、样板维修企业等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行业文明典型。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捐助和帮扶活动。进一步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培育行业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行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大力提升行业文明创立的广度和深度。
(一)科学协调统筹发展。继续推进西门客运站扩建前期工作,新建农村客运站12个。合理布局公路运输枢纽和市、县(区)客货运输站(场)推动以国家、省级运输枢纽项目为重点,以市、县(区)运输枢纽项目为基础,以乡村公交和农村运输站点建设为补充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道路客运班线的清理和调整,完善市内客运市场,巩固省内客运市场,调整超长客运市场,推进省际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贯彻落实市政府2011年第62次常务会议精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公交场站建设,新建公交港湾站17个,推进公共交通智能指挥调度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步伐落实新增100辆乡村公交车工作。着实推动中心城区乡村客运发展建设项目。稳妥推进出租车行业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中心城区新增出租车运力和出租车外观标识整治及营运标志灯更换工作。继续落实维护出租车行业稳定的政策措施。
以存量车改造调整为主要方式,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具备条件的道路客运班线改造为公交化运营班线,逐步推行至赵场、至凉姜、至李庄的城乡公交,各县均要在条件幼稚的1-2条农村客运线路进行城乡公交试点。积极发展黄金周旅游运输、假日旅游运输、乡村特色农家游,以应对道路客运淡旺季客流不均衡带来的影响。主动对接全市物流发展规划,科学制定道路货运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综合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规范货运市场管理,重点加强对货运站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运输企业平安生产、质量信誉考核的管理。推进货运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外挂货运车辆回流,力争外挂货运车辆回宜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新增货运车辆在市入户率达到100%翠屏区中心城区积极引导成立乡村货物配送、快运的专业货物运输企业。积极引导农村货运物流快速起步,每个县(区)均要选择1个商业较发达的乡镇作为农村物流的试点。继续强化危险品运输管理。举办现代物流发展论坛,推动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完善汽车维修网络,加快维修品牌建设,引导维修行业发展,鼓励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打造机动车服务品牌,大力建议国内外品牌汽车建立售后服务维修站,发展和完善农村机动车维修网点。
严格车辆技术审查和营运客车类型等级划分,继续强化车辆技术管理。加强二级维护核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修车洗车(含配件销售)集中市场建设,清理整顿主城区修洗车网点。全面贯彻《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方法》把好驾校准入关,积极引导驾校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精品化道路。完成驾培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指导现有驾校上档升级,扩大经营规模和培训能力。进一步规范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培训、考试工作,规范培训监管。完成道路运输许可证换发工作。开展教练员评比活动,评选优秀教练员。加快道路运输营运驾驶员诚信考核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完善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档案和营运驾驶员动态考核及退出机制。
(二)开创思维健全机制。注重法规制度建设,全面梳理市场管理政策法规,完善行业管理方法及配套管理措施。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道路运输改革、发展新特点,积极创新监管机制,大力构建主体明确、权责清晰、服务到位的行业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准入、退出顺序,积极研究探索运用招标、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等新方式,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调整监管执法架构,探索建立运输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督察指导、联合执法、统计和定期通报、属地管理等机制。完善“96515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投诉功能,促进市场监管社会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推进行业管理工作规范化,完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考核机制,加强道路运输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健全从业人员、车辆年审、客运班线等基础台帐,完善道路运输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道路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建立完善道路运输统计制度,加强行业统计分析。做好燃油消耗申报和燃油补贴发放。强化行业自律,积极引导市道协、维协、公交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发展中起好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巡查工作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扎实推进监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合理配置有限的监管执法资源,抓好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实现科学监管。
(三)深入力量强化监管。全面落实平安生产两个责任主体和两个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平安工作组织网络。抓好管理手段完善,严把开业和新增运力平安审核关、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关、平安监督检查关,从源头上保证道路运输平安。以“抓源头、抓预防、抓事前监督”为着眼点,全面开展道路运输行业全员平安教育培训,强化平安生产意识。继续强化监管的力度与深度,认真做好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平安状况评估工作,深入开展平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因素,防范于未然。以建立维稳工作机制为重点,积极开展出租汽车、公共汽车、农村短途客运车辆行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综合运用好宣传、教育、思想工作多种手段,疏导化解矛盾,把影响稳定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行业健康、继续、稳定发展。
烟草局基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在国家局、省局工作会议精神的引领下,着力提升各级班子和员工队伍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全面规范,完善机制,优化资源,夯实“三基”(基础工作、基础管理、基本建设),提升水平,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烟草走成长型企业之路。
(二)工作目标
1、按“四好”、“四要”要求,建设廉政勤政,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
2、实现“基本买不到假烟”的目标、破获省局标准网络案件1起,基层创优达标率达50%以上;
3、卷烟销量13.2万箱;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2006年是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年,结合我县刑侦基层基础工作实际,我大队于4月初组织人员对刑侦基层基础工作到各派出所、辖区刑侦中队、技情中队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向县局报告如下:
一、加强责任区刑警队建设
责任区刑警队是刑侦最基层的队伍,是破案办案的主力军,我县现设有三个责任区刑侦中队,两个派出所刑侦中队,就目前进行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警力不足。我县辖区大,人口多,地处边境山区,点多、面广、线长是我县刑侦办案的主要特点,又属于刑事案件高发区,就2005年的情况来看,全县共发刑事案件1247起(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刑警(45人)人均办案数为16起,破814起,刑警人均破案18起,无论是办案数还是破案数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且我县辖区较散,路线长,因责任区刑侦中队人员较少,办案人员多数时间忙于在路途中奔波和应负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无法深入辖区开展侦查破案及刑侦基础工作,致使刑事案件破案率偏低、办案的质量不高、基础工作薄弱等。
2、经费欠缺,装备落后是制约刑侦工作健康发展的又一原因。目前,责任区刑侦中队每个中队有一辆北京吉普车,从车辆数量上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再加上吉普车本身质量差,耗油量大,修理费高,我县的路面总体又不好,致使每年拨给刑侦中队的经费绝大多数用在修理费和燃料费两项,且每年都出现超支现象。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根据《省统计局关于印发<省统计局关于整体推进县(市、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统计文[]21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政发[]20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整体职能,加快建设“四个阳”,促进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基石,直接关系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但目前我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仍然存在基层统计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业务经费不足,统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领域不断扩大、统计任务不断增加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加强和改进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势在必行。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增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开创我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一)各县(市)区要按照《统计法》规定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并根据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完善统计局内部机构设置。各县(市)、区政府可采取以钱养事、开发公益岗位等多种途径,解决县级统计部门人员力量不足问题。
综治委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心得
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中央和省市综治部门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有明确的要求。在这几年的综治工作汇报实践中,我个人感到各级综治组织不仅要把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摆到重要日程,更要结合实际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新一轮“争创”过程中,如何整合综治工作资源,切实发挥综治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各级综治部门的基层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人员待遇问题
同其它工作一样,综治工作也离不开人的因素。配备得力的综治工作干部,创新工作思路,缜密设计好的载体,必将促进综治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和其它工作一样,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必须有专人抓,专人管。然而,随着综治工作触角的延伸,基层基础工作的加大,综治工作人员配备必须高职高配。现在,从乡镇来讲,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得到了配备,但其政治经济待遇也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没有统一的要求,有的进入同级党委,有的享受副科级待遇,还有的享受车补和专项补贴,甚至有的还没有正式编制。乡镇综治专干也因为人员编制等问题,大都兼职或不在乡镇机关或事业编制之列。人员待遇需要整体划一,需要上级部门统一协调。这样才能保证综治工作人员齐备,有人干事。
二、综治办公场所问题
上级综治部门对基层综治部门办公场所要求比较高,规定乡镇综治办公室面积要达到40平方米。现在看来,有些乡镇难以达到。经济条件好的、办公条件好的乡镇,其综治办经济条件、办公条件就能好;相反,经济条件差的、办公条件不佳的乡镇,其综治办经济条件、办公条件一般也不如人意,更谈不上达到规范化标准。办公场所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综治部门的形象,客观上也不利于综治部门开展工作。现在,各乡镇按照要求都在进行综治工作中心建设,解决综治工作办公场所问题,也摆在了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面前,在新一轮“争创”氛围中,解决综治工作办公场所问题,也是做好综治工作的一个必要前提。
三、综治工作经费问题
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基层。各级党委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现实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首要的一点,就是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企业、城市社区、机关和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社会基层各个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把蕴藏于社会基层的一切积极因素和创造活力调动起来,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促进和谐的作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要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和城乡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队伍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战斗力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加强党员教育,建立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上。要认真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保证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员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模范行动。要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行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搭建平台。要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员发展工作,注意在生产和工作一线,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的社会活动领域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党的力量。
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得怎么样,他们的素质好不好、作风实不实、积极性高不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定和落实定期轮训制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对他们进行政治业务培训,不断增强搞好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要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管理监督,促进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的要求,满腔热情地支持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对基层干部工作中的难处要多体谅、多理解,为他们做好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完善基层干部待遇保障制度,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千方百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坚持从基层、从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对在基层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并注意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骨干作用。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着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尤其要认真做好城乡困难群体的救助和保障工作,切实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服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积极排查和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遏制少数领导干部与民争利的现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打算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又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深化年。全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优势和整体作用,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建设“文明幸福新”作出新贡献。
一、着力调解职能,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完善人民调解“一纵五横”组织网络建设。坚持调解优先、民生优先原则,把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进一步完善“和事佬”协会和调解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巩固完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同时,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深化完善经济开发区、风景区、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区、毗邻跨界接边地区等区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
(二)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设。完善劝导、委托、协助、联合调解等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互动机制,认真贯彻《人民调解法》,积极推进人民调解与医疗、交通、治安、劳动、物业等行政调解和信访工作的衔接互动机制。
(三)建立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衔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高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通知》和省高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若干意见》,与法院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衔接工作机制。会同法院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尤其把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和相关规定纳入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内容。开展人民调解组织的备案工作,对不符合人民调解法要求的组织要进行整改。新设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单位,应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后一个月内将人员组成情况等向所在区司法局备案,区司法局在备案后一个月内将相关情况通报区人民法院。
(四)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在有条件的镇(街道)、村(社区)聘任1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开展人民调解员的集中轮训工作,调解员培训镇街每季不少于1次。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初任人民调解员上岗培训;探索实施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制度;完善自然村、组、小区的纠纷信息员队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