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20:55: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层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层监管

基层食品监管分析

1基层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1)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分段监管为主,市场中的食品会被分为原材料种养殖环节、流通以及餐饮消费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并按照不同的运转模式采取不同的监管。[2]但是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这种模式逐渐不适应,再加上监管部门的职责是由法律赋予的,但法律并不具备前瞻性,需要在问题发生后逐步修改修订。随着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经济活动呈多样化发展,一些“独特”的经济活动暂无法确定是属于种植环节、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如此监管盲区就会出现,职能重叠现象频发。2)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停留在对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大家的声讨,以及媒体对个别事件的分析和宣传上。但是在平时,针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违法行为的处理上,社会公众基本都不关心,以至于我们在违法行为的查处上存在,大企业横,小企业怕,个体户蛮不讲理的情况。很多经营者认为,一点点的违法行为不算什么,其他群众甚至也会为违法经营者求情,表示及时改正就好了,没有必要出发,都是小问题。食品安全还没有像酒驾,偷窃那样成为社会深恶痛绝的违法行为。3)奖惩机制束缚,多劳多得成多劳多责。现在基层干部在对食品安全问题处理时,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要面临案件的内容不严谨,案件事实不易调查清,违法者抗法等情况,但是随着法制社会的健全,对于案件办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执法人员局限于自身的能力和现在残酷的现实环境,对执法办案产生了抵触心理。奖励机制的缺失,更是让执法办案人员提不起工作热情,对于违法案件的自由裁量时,首先考虑的是顺利拿到罚款,完结案件,减轻案件办理难度,而不是依照案件情节,违法程度来确定处理金额,变相上纵容了违法行为的发生,降低了违法成本。4)此外还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案件办理涉及因素过多;同时基层人员配置不足,工作任务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法律体系不健全,事件处理方式手段单一等问题。

2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建议

1)整合监管机构,提供制度保障。将食品安全监管整合为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有机整体,要进一步实行“大部制”改革,整合食品监管职责,使得职责不清、体制不顺、多头监管等老大难问题也可以从源头上被解决,给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更多的期待,新的展望。2)加大食品宣传,引入社会力量。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新闻媒体加入到食品安全监管中,设立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小组,成立食品安全专家智囊团,构建食品安全民间摸排队,制定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社会监管力量,无死角的对食品违法行为进行监管。3)完善追责制度,撑好监管人员的保护伞。想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饱草。[3]我国政府在近年来开始重视监管执法人员在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并对上述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追责,但是随着负激励的逐步完善,本应该配套建设的正激励机制却还未到位,应当让基层监管人员在承受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同时,可以享受更好的工资提高和职位晋升渠道。要在优秀先进评选中,让成绩说话,让数据说话,让有辛勤付出的监管人员,得到公正的评价。时时谈责任,事事论追责的现状亟待改变,每一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都理应,有权被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一味的基层监管人员成为食品安全事故和风险的替罪羊。4)鼓励社会参与,共组安全壁垒。要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使消费者有能力保护自身的安全,增强和部门的沟通交流提供有效的线索,帮助查处食品违法行为。政府机关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兼顾食品安全宣传,让消费者全面轻松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投入到食品安全宣传、改善对食品违法行为的看法等,还要利用“现场讲解”,“食品安全进校园”,“食品安全进农村”,大型广场宣传和自媒体知识科普等多种方式来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学习氛围。

3结语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需要政府提高监管力度,也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和努力,是人类需要长期面对和探讨的难题。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文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的问题所在,提出适合基层食品监管对策建议,进一步提升食品监管效率,也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第二、本文提出要加强监管部门独立性、明确监管机构权责等有关合理建设监管体制的建议,并阐明了社会力量在食品监管中的不可替代,鼓励和推动社会参与,共同建设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第三、本文以基层监管者的角度出发,提出要配套监管人员奖惩机制,激活基层监管能动性。由于受到作者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研制,本文仅仅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缺少了宏观上对食品安全整体趋势的把握,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各有不同,且食品安全监管的改革过程是艰难漫长的,需要公众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政府力量继续投入。

查看全文

基层央行集中监管论文

摘要:2001年7月和2002年7月,人总行先后两次对全系统内部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形成了目前的“管监分离、集中监管”体制。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层央行适应新监管体制,转变监管理念,完善行政管理操作程序和责任制,创新行政管理手段,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防范和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对策和建议。

为推动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适应加入WT0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的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2001年7月和200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坚持改革、合理分工、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原则,先后两次对人民银行内部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这是人民银行实行新的管理体制以来的一次重大改革,形成了“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新的监管体制模式,这种模式,对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中心支行、县支行的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尽快转变监管理念。

一、转变监管理念,理清监管思路,明确监管重点,积极适应新形势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

针对“管监分离、集中监管”体制给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基层人民银行应尽快转变监管理念,确立全新的监管思路和重点:即以创建金融安全区,全面提升社会信用度为中心,突出抓好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通过强化监管和扶持措施,督促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全面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不良贷款下降、增加盈利或扭亏增盈目标;创新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金融行政性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其经营管理情况的调研力度,促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继续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经济发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从这两次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的调整可以看出,分行、金融监管办事处监管职责更加明确,而且要大量充实监管力量,这就预示着下一步基层央行面临的监管任务会更加艰巨,对监管工作的质量要求会更高。因此,基层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新监管体制下强化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摒弃无事可做、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观念,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总行党委的决策上来,围绕上述监管思路和重点,搞好工作衔接,理顺工作关系,保证新监管体制的顺利运行和优势的发挥。

二、完善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政管理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责任制,创新行政管理手段和措施

一是上级行应尽快制订下发新监管体制下基层人民银行加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政管理的实施方案。原监管体制下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机构年检、高级管理人员考核内容,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管理的需要,操作难度较大。应将有赖于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获取考核依据的内容进行调整,如经营合规性调整为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性,使调整后的内容,既符合银行管理工作的特点,又便于基层人民银行的实施操作。在此基础上,基层央行修订完善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行政管理责任制,明确银行管理部门监管人员的管理职责及奖惩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奖罚兑现,督促监管人员认真履行银行管理职责。同时根据监管机构、监管职责调整后的实际,及时对年度责任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修订、补充,保证对机关监管科室和县(市)支行年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疏通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信息传输渠道。在新的行政管理操作考核办法未出台之前,基层人民银行应按照《金融机构管理规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机构年检、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规定,要求辖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定期向当地人民银行报送有关资料,同时采取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座谈、高级管理人员定期汇报等措施,采集有关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考核的信息,为科学、持续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基层人民银行要定期对采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咨询,分析研究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召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管理例会、下达通报或整改通知书等方式,对有问题的机构督促其整改。

查看全文

基层财政单位会计监督监管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国有资产在也在不断地流失。这其中有着很多的不法分子趁此空隙进行犯罪,并且其方式多样,加大了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的难度,在税收方面的管理制度也不是特别的完善,因此加强其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基层财政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监管的必要性着手,通过对基层财政单位会计监督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加强基层财政单位的会计监督监管工作。

关键词:基层财政单位;会计监督监管;探讨

1基层财政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监管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对各项制度也有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基层财政单位内部控制薄弱,以及在财政管理上出现一些松弛,从而导致各类经济犯罪的情况出现,因此,在当前必须要对财政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并且还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一定的管理,这样就可以对会计各项工作进行一定的管理,分配好相关人员的职责,加强内部的各项财政业务的管理,顺应时代的发展,完善形式的所需,加强社会监管以及单位监管这样才可以在根源上控制不良现象的生成,并且还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国有资产在也在不断地流失,在这其中有着很多的不法分子趁此空隙进行犯罪,并且其方式多样,难以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在税收方面的管理制度也不是特别的完善,因此,加强其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基层财政单位会计监督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在现阶段基层财政单位有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综合素质偏低,没有将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很多事物都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则制度进行处理,处于所在的岗位没有做相应的工作等,还有部分人员根据领导的致命办理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业务等,内部比较混乱,导致在进行查阅时会出现不少的错误或者是漏掉的账单,从而无法建立起一个准确健全的会计信息体系,从而导致在对其进行监督监管时没有办法顺利地开展下去。2.2基层财政单位会计监督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关于财政的法律法规由于推广运行的时间比较短,在目前的实践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有很多基层单位的会计部门的主管人员或者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任职以及罢免方面都是由法人代表直接决定的,因此,在主管部门的审核只是做一些表面的工作,而没有展开深度的调查,在进行监管工作时非常难以开展下去,不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处理,有部分人员就会根据法律的漏洞做出一些违法的行为。2.3会计监督意识淡薄。根据近年来基层财政单位的实践工作可以看出,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是比较弱的,面对相关的制度也不是特别的重视,在工作开展时不能够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监督,对于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也没有进行特别严重的惩罚,都是抱有一种从轻处罚的心态来处理问题,没有完全考虑在此之后会出现的问题,在相关制度制定的不是特别完善,在对工作进行监督时,不能够对一些违规现象进行一定的惩罚,在很多时候都会存在对违规的现象惩罚的力度不大,从而无法杜绝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也无法发挥法律的威慑性。

查看全文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调研报告

随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安全生产态势也趋于稳定好转,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从这几年的工作实际中也感到了各层各级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感到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不认真处理,将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欠帐较多。这是个老话题,也说了多少年,但这个现状一时仍难以改变,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之前,“三同时”工作一直没有抓好,有不少企业没有搞过“三同时”,因而这些企业都存在着轻重不同的安全生产隐患。有的企业因实力雄厚,重视程度较高,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整改、补救,逐步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不少生产经营形势不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不但原有的隐患得不到整改,新的安全隐患还不断增加,这样的企业设备老化、带病运行,安全监控设备缺乏,生产作业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特别是一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极易发生事故。

二、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由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范围扩大,监督管理的对象增多,安全生产监察任务加重,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工作状态,缺少对安全生产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对事故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运用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

三、个体、私营企业监管工作还不到位。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抓国有、集体企业以及改制后的新企业上,这些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已较为规范,执行得也比较严格,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也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个体、私营企业越来越多,分布的行业越来越广,因利益趋动,业主的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各项制度形同虚设。由于客观因素,安全生产监察人员习惯于同国有、集体以及改制后的新企业打交道,对这些企业的安全监管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对个体、私营企业过问不多,就是监管也是近几年的事,怎样有效监管仍在摸索,这就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四、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法制越健全,部门之间的协作越重要。因为法律授予各职能部门不同的管理权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某些监察职能时必然要涉及其他部门,有些方面的业务工作也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目前在安全生产行政监察上,还是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协调,没有行成合力。

五、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仍不足。现在县级以上都设立了安全监管机构,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各企事业单位也按有关法律、法规配备了相应的安监人员,而乡镇一级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各乡镇除分管领导外,就只有一个专(兼)职安全员,且这些安全员的工作经费大多数无着落,面广量大的安全监管工作仅靠一个安全员是难以完成的,如果是兼职安全员,那就更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了,这是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查看全文

基层食药监管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了机关管理,改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作风,强化了监管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发展环境。但由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建时间不长,管理制度不很完善,管理水平还不很高,机关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我结合工作实际,对基层食品药品机关管理谈一些浅见。

一、当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机关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成立以来,在上级主管局和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强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局属于新建单位,机关管理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执行力不够强,政令不很畅。工作安排布置的多,督促执行的少;推卸责任的多,主动执行的少;敷衍了事的多,完美执行的少。二是机关管理虽然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执行难、逗硬难、落实难。几年来,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整套机关管理制度,但在贯彻落实上往往是实行情感管理,过多地注重人性化管理,而忽略了制度的严肃性,制度的执行上还不很到位。三是股室职能分工不够明确,存在苦乐不均的现象。县局机关股室少、人员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宽量大,为完成一些工作,往往是打破了股室的职能范围,常常会有都去干,而都干不好的现象,有时又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有些股室综合性工作多、任务重,由于县局机关人员少,而在人员配置上与其他股室人员一样,这样就造成股室之间工作量的不均等。四是激励机制作用乏力。目前,我们整个系统已建立了优秀公务员评选,年度工作先进单位(股室)、先进个人评选和目标综合考核等一系列激励机制,但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平均分配、感情分配、平衡分配等问题,没有真正达到树立典型、先进示范的作用,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二、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机关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的问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局应该以创建“学习型、法制型、服务型”三型机关建设为抓手,探索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着力提升机关形象。

(一)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加强机关管理的重要举措,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意识,确保政令畅通。每个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做到上下一盘棋,跳出狭隘的本位主义,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绝不允许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管理为服务,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自觉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做有利于发展的事,有利于稳定的事,树立食药监部门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建立干部职工工作成效评价和干部诚信机制,制定《食品药品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情况逐月评价记录》,对干部职工工作按月评价到个人,评价结果记入干部职工诚信个人档案,使机关管理成为环环相扣的工作模式;要合理划分事权,切实解决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的问题。三是加强干部考核工作。把公务员考核工作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坚持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加强平时考核,进一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准确性,把考核结果与奖励、培训、辞退以及职务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转变。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医疗监管调研报告

农民用药安全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在农村的医疗机构,由于重医轻药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对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使农村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成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基层药品监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其监管力度,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途径。

一、现状及成因

××县辖4镇、7乡、12个农林牧渔场,人口

24.7万人,县域内有县级医疗机构4个、乡(镇、场)卫生院12个、个体诊所(口腔诊所)32个、村级卫生所70个、卫生室225个,主要集中在乡、镇和人口较密集的村。

该县级医疗机构对药械使用的管理比较规范,用药水平也较高,有专门的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品质量进行把关,建立了药品管理制度,能按要求进行药品养护和贮存。而农村医疗机构,尤其是村级卫生所(室)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药学人员管理药品,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的水平比较低。通过调查,目前辖区内农村医疗机构在监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使用药品、医疗器械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查看全文

基层水利档案监管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利事业正经历着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速转变。水利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虽然水利档案管理T作不直接作用于水利工程建没,但它是水利部门在水资源规划、水利建设、水利管理工作中的依据,是水利部门进行水利建设的真实记录。建立完整、准确、系统的水利档案,充分利用水利档案对加快全社会的水利建设,提高各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水利档案事业的发展要跟上水利事业的前进步伐,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建设提供服务。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基层水利部门或单位对水利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资料混乱,未能进行分类整理,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主动收集档案的意识差,档案信息化弱,这些弊端严重制约着水利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水利工程建设蓬勃开展,投入的水利建设资金大幅增加,水利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化、规范化工作意义更加重大,因些,水利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化、规划化作意义更加重要,因此,水利档案工作如何改革,如何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如何与水利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紧密结合,并努力为其服务,值得我们水利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加强水利档案收集

水利档案的收集整理牵涉部门多、覆盖范同』‘、工作繁琐,陶此,基层水利单位的档案收集工作往往较被动,主动收集意识差。水利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档案收集工作,增强“档案意识”,营造“水利档案,人人负责”的浓厚氛嗣,激发大家收集整理档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水利档案的收集要实行专群结合,既要明确专¨机构专门人员负责,同时各相关部门、科室也均应负责搜集相关资料的职责。水利档案收集的内容应包括具体数据、声像资料、请示批复、图纸、合同、招投标书、账册、会议记录等,要做到应收尽收,应纳尽纳、确保归档文件、数据和声像资料的完整性。在档案资料的收集巾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办公室收发文件时要把关收集与档案管理人员专项收集相结合,二是日常收集与每年年底归档案整理时查漏补缺相结合。只有将水利档案资料收集得更为齐全完整,才会在今后的水利建设工作中,把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使其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加强档案的纵向管理

水利行业档案包括文件、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资料。文件登记主要是记录文件的来源、内容和去向。各种文件能历史地反应项目的建设过程,如发文文件中有发文日期、发文字号、文件标题、密级、发往机关、签收、归入卷号和备注等项目。文件的登记形式有簿册式、卡片式、联单式、电子文档式。县级以下基层水利单位保存的水利档案较多,这为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因此,在档案的纵向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基层监管的调查与探索

一、基层效能监察综述

近期,重点对所属基层22个单位进行了油料管理办法效能监察。监察的内容是物资供应站油料监督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前线基层队的油料配送和交接情况基层车队单车(车组)加油手续控制情况、油料消耗公开情况、油料消耗奖惩情况、油料管理中的违规违纪情况。监察的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到加油站现场跟踪监察加油情况,到前线基层队施工现场查看油料配送交接手续,到基层车队查看油料管理、控制的有关资料。

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询问、跟踪记录等形式,了解到基层单位都能根据根据《关于印发油料管理监督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在油料配送台账上(《油料配送现场交接记录表》)填写油料种类、数量并签字;当班班长、小班柴油司机、现场一名职工代表核对加油单据和实际配送数量无误后,分别在油料配送台账上签字认可。

去年以来,通过开展职工生活费发放、油材料消耗、物资采购方面的基层效能监察,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46万元,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违纪问题线索,及时查处了一些违纪行为,有效地堵塞了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二、基层效能监察的思考

分析现状,看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经济效益状况不佳,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管理工作薄弱,执行规章制度不力,个别领导干部不能履职尽责。而管理中的不少漏洞又给腐败分子空隙可钻。作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有责任围绕生产经营工作中心,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效能监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在近几年来的效能监察工作中,笔者认为效能监察要与以下几方面相结合。

查看全文

加强基层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思考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治病钱和救命钱,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全民医保的快速推进,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逐步缓解,但另一方面,医保基金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目前,医保基金的主要支出是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及门诊慢性病费用的结算,要占到基金支出的85%,因此,对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的使用监管是关系到整个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的关键。目前,定点医疗机构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的使用监管成为一项重要课题。2018年11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重磅调查,《雇人住院为哪般》曝光了辽宁省沈阳市个别医保定点医院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及持续关注。众所周知,医疗保险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进行支持。回顾往年,城乡居民财政补贴从2018年490元到2019年520元,2020年更是达到每人每年550元,居民个人缴纳250元,共计800元中财政补贴就占到了69%,而且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国家对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计生特困家庭、低保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这些特殊人群的个人缴费也予以补助,无论财政补贴,还是特殊人群的缴费补助,财政的投入力度大,财政压力也很大。国家花这么大的财力、物力实现全民医保,就是鼓励医院回归公益属性,由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国家给予相应的补贴,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然而本是惠民利民政策在执行中走调变味,个别不法医疗机构伺机钻营,动起了套取医保资金的歪脑筋。早在2014年,我国就已将骗保行为纳入诈骗罪入刑,时至今日骗取医保案件依旧“多发频发”,使得医保部门必须躬身自省,审视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制度短板以及执行力度。

一、基金监管整体规划

当前整治医院骗取医保问题多以个案查处为主,且多是媒体曝光、事后惩处,缺乏长效有力的监督监管机制。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的“一次式”小胜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根治这种顽疾。为将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基金预算管理、信息数据统计管理,提高基金风险防控能力。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编制基金收支预算、决算,执行过程接受全面监督,继续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基金中长期精算,确保收支平衡。运用信息系统大数据进行基金运行分析,将基金运行风险预警常态化、制度化,为相关政策的出台调整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二)完善医保协议管理,进一步改进医保支付方式。我们现在和以前去医院看病,采用的都是按项目付费,比如血常规检查一项多少钱、拍个CT多少钱,之后再是开药、住院,直到病愈,都是一项项收费。出院再按照相应报销标准进行费用结算,付费方式单一。而现在要推进完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医保支付方式、以总控额度为主,按项目、病种、床日等多元复合式付费方式为辅的医保支付方式,通过支付方式的规范化、多样化,达到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在核定总控额度时,应客观、合理。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基金收支预算、历年基金支出数据,合理确定两定单位总控额度。要建立完善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绩效考核贯穿于全过程,要与医院医疗质量、协议履行相挂钩,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医保基金支付重要依据。引导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三)建立多元化的医保审核系统。由于监管人员有限,我们现在费用审核主要以人工抽查、审单为主,耗时、耗力。通常只能关注费用金额较高、用量多的案例,无法对所有案例进行检测,存在欺诈、滥用、浪费的风险。典型的事后监督可以将用药规则、医学目录、医保政策等相关内容扩充到医保审核系统来,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审核的科学化、规范化、全面化,使病人病情是否与真实病情相符合、用药是否相匹配等一系列问题,从源头得到改善,变被动为主动。(四)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建立医保中心与各定点医药机构之间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药品全程追溯等手段,使患者从住院到出院整个过程实时监控,找出地域特征明显、批量入院、批量出院和费用结算异常大幅增加等情况,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总结违法违规行为的规律和特点,缩小范围,重点锁定“模板病历”“假病人”“假住院”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实现精准打击,提升智能监管水平。(五)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1.加大执法人员数量。目前基层执法数量与服务人数不成正比。人员少、工作量大、压力大,是我们目前基层工作人员的现状。只有3人的执法力量要服务全县28万人医保监察,还有外伤调查等其他工作,面临很大的工作挑战。2.扩充执法专业人员。目前基层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医学是专业性极强的科学,我们要检查问题,就要比其他人更加专业才行,可现实是医疗机构为不符合社保规定的参保人员编造就医资料的都是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员,其编造的就医资料与其他患者的就医真实的资料差异不十分明显,隐蔽性较强,给我们调查取证增加了很大难度,再加上我们3人中间只有一人是医学专业,其余都是半路出家,边学边干,使我们无形之中处于劣势,给工作带来难度。3.壮大执法队伍,保障医保监察力度随着国家一系列便民措施的出台,定点医疗机构审批门槛不断降低,使新增定点医疗机构呈不断上升趋势,医保基金安全隐患随之加大。而医保经办机构还是这3人从事监管工作,监管工作量巨大。这些都需要我们壮大执法队伍,以网络筛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联合执法、飞行检查等形式,全面加强医保监督检查的力度、频次,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予以严厉打击,形成持续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六)完善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疗水平。通过价格杠杆,合理引导,确保分级诊疗落地实施。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费用低、花费少的政策优势,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大医院由此可“减负”,没有简单病例的重复,可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利于医学水平的进步。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人,大量的病例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步入良性循环。(七)进一步加大期诈骗保处罚力度。对欺诈骗保的定点机疗机构及个人,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追究其相应责任,骗取的医保基金要一律追回,并依法处以2~5倍罚款。对案件查处和执行情况要及时通报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协议有关规定处理。对相应直接责任人有执业资格的,要严格落实医保医师积分管理制度,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依法吊销执业资格,并依规依纪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关机关立案侦查,严肃追究其刑事责任,绝不能以罚代刑,放纵犯罪。

二、加大宣传

欺诈骗保案件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部分医院和参保人员的医保法制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骗保欺诈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我们医保管理部门从三方面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首先,通过报纸、新闻媒体、微信、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深入到各医院、各定点药房、各社区特别是老年人聚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医保相关政策,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其次,要求各医院定期召集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特需人群进行健康讲座,宣传医保知识、医保法律,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过度医疗的危害,纠正把医保当作一种“福利”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最后,加强警示教育。给患者讲解反面案例,并通过案例分析,使患者深刻认识到欺诈骗保是违法行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进而引导患者自觉抵制欺诈骗保行为。医保部门需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公示曝光力度,对查处的违规案件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向社会公示公告,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建立医保诚信体系,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及个人,将纳入诚信系统黑名单,单位吊销营业执照、个人吊销行医资格,使大家珍惜羽毛,共同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三、结语

查看全文

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方案

为了适应国家总局新“三定”出台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推进停征“两费”后我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转型,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基层工作人员职责与行为,加强市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市局决定,在全市基层工商分局全面推行辖区监管责任制。经研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国家总局新“三定”规定的职能,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按照省局部署,深入开展“改革提高年”主题活动,推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整合基层监管资源,理顺基层内设机构,明确监管人员责任,着力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努力实现“四个转变”,达到“四高目标”。

二、工作目标

依托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网上案件管理系统工作平台,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市场巡查为手段,以分类动态监管为重点,以强化属地监管为主线,在全系统基层分局深入推进“分片合理、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分类监管、技术支撑、效能提高、责任落实、形成合力”为主要内容的工商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将辖区合理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即网格),对责任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构筑严密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商监管网络。以此为基础,按照“精局强所”的原则,科学整合基层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用房等资源,并将基层分局内设机构分为巡查、办案、内勤三大块,即“一室两队”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分局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机制、绩效评估、内部管理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监管责任和监管要求,使基层监管人员做到“三知”,即:知道片区内的经济户口、行业结构、重点企业、商标广告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主要商品特别是食品、农资的质量安全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经营者、市场开发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规范监管责任人员和内容,使基层干部职工达到“五会”,即: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努力把每个工商人员都培养成“三员式”干部,即:乐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服务员,善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法律法规、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宣传员,懂政策、会执法、业务精、能力强的监管员。

三、建立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的体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