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战略成本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7:35: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本战略成本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本战略成本管理
一、基本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这种方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也就是说,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各项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即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与效率。按照企业活动的空间范围,价值链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可见,价值链分析以战略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为对象,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空间平台。
(二)成本动因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美国著名会计学教授卡普兰等所倡导的作业成本计算法,在美国、加拿大的许多先进制造企业成功应用,结果发现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成本扭曲问题,而且它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企业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概念,但并不专属于作业成本计算法模式。因为从战略成本管理的高度来看,成本动因不仅包括这一模式下围绕企业的作业概念展开的、微观层次上的执行性成本动因,而且包括决定企业整体成本定位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这两个层次的成本动因,有助于企业全面地把握其成本动态,并发掘有效路径来获取成本优势。
(三)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是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有有关的支出和收入进行确认和量化(现金流量分析)的一门技术。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从产品的产生到消亡的整个期间内发生的成本,其内容可从生产者、市场、社会、用户等视角界定,其中基于用户视角的生命周期成本为全生命周期成本,它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用户满意目标相一致,通常将全生命周期成本按时间序列分为生产时段的生产者成本和消费时段的消费者成本。但这种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二时段分类未包括对生产者成本具有决定意义的供应者成本,无法与纵向价值链的供应商、企业、用户三个空间相匹配,因此需要将全生命周期成本向前延伸至供应时段的供应者成本。
我国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一般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竞争地位相联系来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成本优势”。笔者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在于企业对其内外部的环境适应和调整,以培养和巩固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这要求企业从关系企业长远利益的各方面着手分析,不仅仅努力适应企业的外部环境,还要改善企业的内部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把握战略成本管理,从战略的高度为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以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作业成本法对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化
基本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一、基本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这种方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也就是说,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各项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即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与效率。按照企业活动的空间范围,价值链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可见,价值链分析以战略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为对象,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空间平台。
(二)成本动因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美国著名会计学教授卡普兰等所倡导的作业成本计算法,在美国、加拿大的许多先进制造企业成功应用,结果发现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成本扭曲问题,而且它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企业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概念,但并不专属于作业成本计算法模式。因为从战略成本管理的高度来看,成本动因不仅包括这一模式下围绕企业的作业概念展开的、微观层次上的执行性成本动因,而且包括决定企业整体成本定位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这两个层次的成本动因,有助于企业全面地把握其成本动态,并发掘有效路径来获取成本优势。
(三)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是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有有关的支出和收入进行确认和量化(现金流量分析)的一门技术。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从产品的产生到消亡的整个期间内发生的成本,其内容可从生产者、市场、社会、用户等视角界定,其中基于用户视角的生命周期成本为全生命周期成本,它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用户满意目标相一致,通常将全生命周期成本按时间序列分为生产时段的生产者成本和消费时段的消费者成本。但这种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二时段分类未包括对生产者成本具有决定意义的供应者成本,无法与纵向价值链的供应商、企业、用户三个空间相匹配,因此需要将全生命周期成本向前延伸至供应时段的供应者成本。
我国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一般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竞争地位相联系来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成本优势”。笔者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在于企业对其内外部的环境适应和调整,以培养和巩固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这要求企业从关系企业长远利益的各方面着手分析,不仅仅努力适应企业的外部环境,还要改善企业的内部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把握战略成本管理,从战略的高度为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以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作业成本法对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化
论战略成本
摘要」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和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两个层面的内容。战略成本管理存在一个目标体系:第一,降低成本;第二,以成本为杠杆,利用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配合企业尽可能增加利润;第三,通过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包括战略成本分析体系、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以及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发展探讨过程之中,其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涵义、基本目标、基本思想和方法措施体系作些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年)和《竞争优势》(1985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关于企业战略的上述三类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分别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激烈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战略的重点自然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竞争对手时,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在此之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离不开对竞争发展态势的判断和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考虑,目标战略理论只是抽象掉竞争重点或资源利用重点等具体情形而对企业战略所作的抽象。它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没有脱离战略的一般涵义。正因如此,在管理领域,一般将战略理解为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一个单位所应用的战略是为使该单位的技能和资源与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的机会相适应所作的谋划。
小议公司的成本管制
【摘要】战略是理论中一个较新的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的成本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是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由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初步探讨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及成本管理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了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为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特别是这其中成本动因分析对目前的企业经营最为重要。本文着重从结构性成本动因及执行性成本动因两个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成本决策。期望可以给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以一些启迪。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成本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决策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企业成本管理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编者按: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在成本管理中引入了战略管理,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管理体系与方法。具体而言,战略成本管理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主要是从战略的视角来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发现降低成本的途径,其目标是营造企业的持久竞争战略。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守旧,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在企业中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本文作者试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企业现行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策建议。
摘要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守旧,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在企业中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在阐述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指出作为主要工具之一的价值链分析应当成为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并针对我国企业现行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对策建议
1传统成本管理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活动中的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进行控制,忽略了对产前研究开发的成本、供应成本和产后营销成本的控制。受此影响,提起成本,大多数管理者很自然想起生产,并排它性地将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活动中的成本。
(2)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忽视了企业的供应和销售的环节。对于处于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通过了解整个行业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成本分析是从材料采购开始的,这将丧失利用本企业与供应商(上游)联结关系的机会。另外,忽视销售商(下游)的价值链使企业难以获得准确的产品需求信息,增加了分销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使企业失去向后整合降低成本的机会。
企业绩效评价影响分析论文
1引言
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是任何经济体系的核心问题,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和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绩效评价与成本管理的内在联系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动态地向前发展。在当代,知识资本地位凸现、企业竞争加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彰显,改变了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前提,使得有形资产无法维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已成为企业塑造核心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活力的决定性因素[1].这一经济背景促使传统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向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变迁。本文试图避免单纯研究绩效评价或单纯研究成本管理理论的传统思路,而是对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进行概括并以其为视角来探讨企业绩效评价问题,从而在绩效评价与成本管理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企业绩效评价这一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
2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又取决于成本,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关注于顾客;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已导致了成本管理实务的显著调整[2].因此,研究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探讨对其他相关问题产生的影响,为成本管理实务提供理论支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据国外一家权威机构对其所选的高新企业的统计表明,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的比重如下:研发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销售成本占15%、售后服务成本占6%,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业高效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内涵的拓展就必然成为当代成本管理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论文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小议成本管制
摘要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和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两个层面的内容。战略成本管理存在一个目标体系:第一,降低成本;第二,以成本为杠杆,利用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配合企业尽可能增加利润;第三,通过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包括战略成本分析体系、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以及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发展探讨过程之中,其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涵义、基本目标、基本思想和方法措施体系作些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年)和《竞争优势》(1985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关于企业战略的上述三类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分别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激烈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战略的重点自然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竞争对手时,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在此之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离不开对竞争发展态势的判断和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考虑,目标战略理论只是抽象掉竞争重点或资源利用重点等具体情形而对企业战略所作的抽象。它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没有脱离战略的一般涵义。正因如此,在管理领域,一般将战略理解为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一个单位所应用的战略是为使该单位的技能和资源与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的机会相适应所作的谋划。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前者是企业战略中的成本侧面,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而对成本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等所进行的谋划。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成本控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成本管理更新观念、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长期性、外延性、全局性、抗争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置身于当代知识经济浪潮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时代变革对经济运行和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顾客需求个性化、多变化和企业产品多元化和独特化,从而使企业国际化趋势日趋加快,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加深,迫使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空间,在经营管理中将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由专业化职能性经营管理转向全局性决策和管理,将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层次,形成战略和战略管理的理念。
关键词:社会经济;经济背景;现实意义;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