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7:28: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本原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翻转课堂研究
一、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对翻转课堂开展了研究,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关于“翻转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他创立了“同伴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学习,学习的方式为看视频或者阅读文章等,然后提出问题。而教师则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课堂答疑,并根据疑问来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以此来搜集和开发学习材料。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Talbert教授主张把知识传授放到课前,把知识吸收环节放到课内的这种翻转式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早的实践者是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老师,他们在2007年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和接受了翻转课堂的方法和理念。2012年1月30日,举办第一个翻转课堂“开放日”,向参观者呈现翻转课堂的运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目前,翻转课堂在美国很受欢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被认为是正式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可汗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教育组织,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余部教学视频,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10分钟,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翻转课堂在我国也引起了重视,实际教学试点逐渐增多,但影响力较大的试点多分布在京津、泸宁、重庆和广州等几个地区,而且以中学和中职学校为主。走在全国前列的是重庆市聚奎中学,它是“全国第一所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策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学校。他们运用多种方法实现课前学习与课堂互动。2013年3月,南京市九龙中学开展了首轮包含文理六门学科的教学赛课,采用家校新干线、自主学习单、知识框架图等方式,在无线网络平台电子白板、微课程以及短视频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二、“马原”课的研究现状
“马原”课是全国各个高校各个专业的必修和公开课,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完成“马原”课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然而,这也正是“马原”课教授的难点所在。“马原”课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枯燥,兴趣不高。有调查指出,在最主要的学习动力问题上,50%的文科生和36%的理科生选择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各33%的文理科生为了“完成学分”学习本课程;7%的文科生、21%的理科生将“考研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动力;10%的文理科生学习本课程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习“马原”课的学生存在着功利主义色彩,这就使教学目标产生了偏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产生现状的原因较多,比如: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师素质方面存在欠缺。“马原”课程所选教材为教育部统一编写,然而,面对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教材在内容上难免会陈旧、脱离社会且缺乏时代性。同时,教材的内容说教感较强,理论性较强,难免会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在书中难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恋爱、求职等实践相联系。部分“马原”课的教师理论功底差,在教学中缺乏广度和深度。另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调查指出,教学方法单一也是使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比较认可以教师教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马原”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
针对诸多弊端,“马原”课的改革势在必行。把“马原”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根据掌握的资料,目前,尚无公开文献显示大学进行“马原”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教学的实例。传统教学模式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理论在课堂上进行传授,知识内化则在课后让学生通过作业等形式来完成。而翻转课堂的模式完全颠覆了传授教学模式,知识传授是在课下完成,主要方式是通过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共同讨论吸收。这样,就在不减少基本知识传授量的基础上,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实践相结合,降低了理解难度,可以保证知识被完全理解。首先,理念的转变。翻转课堂模式是把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与学生都要转换思想,“马原”课不再是教师主讲,而是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用讨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教学效果。而小组讨论的形式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参与意识、合作互助精神等思想品格,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内容与形式的转变。传统教学是以“马原”教材为主,按照教学大纲逐章按部就班地讲解,偶尔会穿插实例。翻转课堂则不同,学生在课前运用视频等方式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课上不仅仅是消化教科书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以实例为主进行讨论,而这些实例基本上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考核方式的转变。“马原”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概念和理论的考察,基本上是纸质的考试形式。所以,学生在考前会死记硬背,理解不深刻。而翻转课堂则不是以此为主要考核方式。它是通过对学生能否运用理论来解决现实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主,并设置场景,让学生分析与解释,或是通过论文和实践报告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就让学生成为了主动的探究者,其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会得以提高。
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研究
1机械设计节能的背景和基本原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利用和消耗逐渐增大,导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对于自然生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注重工业化的发展,没有对环境问题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造成环境问题被破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关注环境问题的发展和保护。
1.1机械设计节能的背景
我国在1972年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注重经济增长处于长期发展的模式中,但是由于这一时期,我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比较落后,工业化发展比较落后,国家的生态环境还比较好,但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在初期一直大力发展重工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对我国的资源和能源进行过度开采,导致我国的环境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我国在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合理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生态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工业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是我国发展的当务之急。机器设备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是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对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和治理,就需要开展节能减排促使,进行机械设计节能的开展,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1.2机械设计节能的基本原理
机械设计是按照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运行模式、能量传送、各部件的形态等进行规划、分析、研究和计算,以及将其从理论的规划转变为实际制作基础的工作流程。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主要的构成成分,也是决定机械效能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机械类机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需要开展机械设计节能,其基本原理为:对实际机械体系的效能、动力能量、运行的使用效力以及机械体系的耗能速率等进行整合,然后运用相关的数学函数进行分析计算,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计算和合理分析最终有效归纳合成,形成机械设计节能的工作原理,减少能源的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进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关于基本原理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把马克思主义明确区分为基本原理和个别结论两个方面的,首先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自己。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1]这就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基本原理是他们思想体系中最具有普遍意义、长期起作用的部分,而个别结论只是对具体问题的具体阐述,因时因地而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是会失去时效性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序言中没有进一步概括阐述《宣言》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不过,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为《宣言》所写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2]在这里,恩格斯所阐述的《宣言》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一思想与他在《反杜林论》“引论”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完全相一致。恩格斯说: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就是说,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按照列宁对《宣言》的评价,《宣言》中所表述的基本原理是:“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3]
简而言之,按照列宁的观点,《宣言》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后来,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1914年)中,全面系统地概括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概述》中,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的学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策略”。这里,“马克思的学说”指的就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4]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四个部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又包括“价值”、“剩余价值”两个部分。很显然,列宁这里是对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思想的进一步阐发,这也就是列宁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来说,他们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各有特点又一脉相承。在谈到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中文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在建党前夕,还指出过,唯物史观是吾党的哲学根据。自那时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他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实践论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核心内容的唯物史观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是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在谈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时候说过,他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他还强调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讲的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看来,《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所阐述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也就是属于基本原理层面的东西。
正是这些基本原理引导他登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殿堂,有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后来领导革命、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他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其中和作为理论根基的主要是,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革命(改革)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讲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的时候,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两个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他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思想理论研究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关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思考
从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基本原理的思想,所引发的思考主要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需要掌握以下方法论原则: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世界观层面,是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大家知道,世界观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其特点一是根本性,一是普遍性。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就是关于世界一般规律的结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这就是属于基本原理层面的东西。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5]这个“新的科学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6]所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世界观。列宁对《宣言》的评价,就是认为“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列宁所说的“新的世界观”与恩格斯所说的“新的科学的观点”完全一致,它所内含的科学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层面的东西。这些基本原理,也就是所说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7]所以,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根本着眼点,就是世界观。当然,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但是方法论与世界观相比较,毕竟是从属于世界观的第二位的东西,是属于应用层面的东西。第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把握和区分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如同自然科学对基本粒子的看法一样,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区分也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这主要取决于划分基本原理的参考系的不同。如对于世界的本质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原理就是基本原理;对于世界的发展状况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是基本原理;对于世界的可知性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就是基本原理;对于人类社会的本质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原理就是基本原理。就对于人类社会的看法而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原理,就是基本原理。
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加强建设,对我国的能源消耗需求也不断增大。这同时使得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得到飞速的发展,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一些高难度的生产,同时使用机械来代替人力能够有效的加速产品的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解放了生产力。所以机械设备的推陈出新是十分重要的,高效率的机械能够很好的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和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节能;分析和应用
社会不断的发展,机械设备不断的更新。机械行业的发展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机械行业是现代社会中的新宠儿。但是在机械行业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机械的成本,机械的质量和机械的工作能力对需求者来说都是关注的热点。能创新出新的机械的发明,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对于机械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能的机械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的不断支持。
1机械设计节能背景和基本原理
1.1机械设计节能背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高速的经济贸易交流,我国迎来了许许多多的挑战和机遇。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也流入我国,对我国的现有的一些机械行业和相关企业发展都存在着巨大挑战。这一挑战促进了我国的机械设计发展,各种新型设备不断更新,各个新技术不断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机械节能设计,我国从很早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环境和资源的开采都必须要有节制的开采,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资源问题。不能过度的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破坏。所以在这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促进了机械设计技能的发展。1.2机械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节能设计是从机械的各个层面出发,对机械的组成部件和运转原理以及能量传送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达到使用目的。机械的前期设计准备阶段时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对于机械来说决定了机械产品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性能及外观。机械在使用中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人们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保护环境减少机械排放,对机械节能设计重视了起来。机械技能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对机械的工作效率,机械的运转效率,所需能量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一个整合。运用相关的先进的科技来达到节能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途径研究
摘要: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复杂问题。该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知识有待加固、教学方法有待拓展、教学载体有待扩建、教学评价有待完善四个问题,影响了教学实效性。针对这四个问题,该文从增加课程知识深度、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加强教育载体基础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提出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提高途径
1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思考事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涉及认识论、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实现。该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1-3]。
2“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知识须在实践中巩固
OFDM的基本原理论文
关键词:OFDM同步技术导频信道估计
摘要:OFDM技术被认为是第4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本文从OFDM技术的发展,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优缺点等4方面对OFDM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一、前言
自有近代通信以来,人们就一直追求通信的自由。无线通信的大众化,如第1代移动通信(1G)、第2代移动通信(2G)部分的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但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人们对移动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第3代移动通信(3G)引弓待发,而第4代移动通信(4G)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报道已可谓热烈。近年来,随着DSP芯片技术的发展,傅立叶变换/反变换、信道自适应技术、插入保护时段、减少均衡计算量等成熟技术的逐步引入,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干扰的高速传输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集中越来越多的精力开发OFDM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在无线宽带接入以及第4代移动通信中,OFDM技术都将成为继CDMA技术之后的又一核心技术。采用多种新技术的OFDM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良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它不仅可以增加系统容量,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满足多媒体通信要求,将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的多媒体业务通过宽频信道高品质地传送出去。它具有高带宽、高稳定性、低成本、被称为“无线光纤”的技术发展前景,为解决通信“最后1公里接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二、OFDM的发展历程
OFDM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由MCM(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发展而来,在1970年1月首次公开发表了有关OFDM的专利。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OFDM理论迈向实践的脚步放缓了。原因是OFDM的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采用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这种调制设备复杂,发射机和接收机振荡器的稳定性以及射频功率放(本文来自免费论文网,转载请保留。)大器的线性要求高。后来经过大量研究,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MCM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让FFT技术的实现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些其它难以实现的困难也都得到了解决,自此,OFDM走上了通信的舞台,逐步迈入高速Modem和数字移动通信的领域。20世纪90年代,OFDM已经在广播信道的宽带数据通信,数字音频广播(DAB)、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有线电话网上基于现有铜双绞线的非对称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技术(如ADSL)中得到了应用。
EIB系统基本原理分析论文
摘要:文章从EIB系统基本原理的介绍出发,体现出EIB系统在应用中的独特优越性。
关键词:EIB系统原理应用
1EIB系统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对现场底层设备之间的通讯和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了现场总线技术的诞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Profibus、FF、CAN、HART等,它们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对于对实时性、精确性及通讯效率等要求极高的工业自动化领域而言,建筑自动化领域的要求要低一些,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上面那些造价昂贵的现场总线技术也并不非常适合于建筑领域。但是作为建筑本身的发展而言,随着用户对建筑提出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满足这些功能而使用的现代化技术也日益复杂,在所谓的智能建筑中就集成了现代的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项尖端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给建筑带来了较重的建设成本压力,其运行和维护的管理成本也越来越高,正是建筑对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应变性等各方面的不断提高的要求成为建筑领域的现场总线技术标准——欧洲安装总线(EuropeanlnstallationBus)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990年,由7家德国著名的电气产品制造商组成联盟,制定了EIB技术标准并成立了中立的非商业性组织EIBA(EIBAssociate,欧洲安装总线协会)。EIBA协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EIB标准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家制造厂商成为了EIBA的会员。按照开放的EIB标准生产能够相互兼容和交互操作的各种元器件,各类产品品种多达4000多种,几乎覆盖了建筑中各个行业和各种用途的需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EIB不仅成为事实上的欧洲标准,也被成功地引人世界各地。2001年,EIB技术开始被引人中国,在短短的几年内,以其优越的性能和质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语文基本原理教学论文
第一、“发面”原理
这是语文教学应遵循的第一大原理。过去北方人发面,不用酵母粉,而是用“面肥”。它是上一次发面特意留下来的一块活酵母。和面的时候把它搋进去。当时不见什么效力,过上几十分钟,面就发起来了。学语文也是如此。人在幼年期、儿童期、少年期记忆力非常强,而理解力却很弱。随着年龄增长理解力逐渐变强了,相反记忆力却在减弱。因此学习语文就要在小学、初中阶段多多阅读、背诵一些精美的语料。尤其是背诵,这个时候不必要求他们全部理解,应充分利用儿童记忆的最佳期,能记多少就记多少,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不理解就不理解,囫囵吞枣就囫囵吞枣吧,吞下去就行。就像发面一样,当时没有什么明显作用,但是若干年后就会“发”起来,听说读写自然而然地变得文从字顺,晓畅通达。语文学习远期效应这个规律我国古代的私孰教育早就掌握并运用纯熟。比如,明末清初的大教育家陆世仪曾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即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使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诵读,必不能诵读矣。”这个道理讲得多么透彻啊!可惜自从以来,现代学校的语文教学把古代的这些优秀传统全部抛弃了。近百年的语文教育大反“死记硬背”,不分青红皂白,全都一棍子打死。其实,小学到初中这一段主要是积贮语料、搋“面肥”的时候,不应该提倡“理解以后再记忆”。学生只要多读多背就行。现在的语文课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分析课文,结果事倍功半,把时间都让教师给占了。该背诵的东西没背多少,不该记的东西,如老师分析课文的答案等,倒装了一脑袋。这真是本末倒置。语文教学不能“近视眼”。眼前懂得少一点没有大碍,只要名篇佳作背得多,日后语文能力自会有个“飞跃”。这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大规律,万万不能违反。谁违背它,谁就要受惩罚。我们现代学校语文教学为什么效果不佳?最大的失误就在这里。
第二、“难易不序”原理
语文教育的过程应如何安排?很多人一想到它,头脑里立刻就跳出“循序渐进”这个念头。于是,很多语文改革者便冥思苦想,孜孜以求,费尽心力想要找到语文教育应如何渐进的“序”。然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循序渐进”果真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对它连一点怀疑都不行吗?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学大多是这样讲的。语文教育自然也就人云亦云。这个观念太深入人心,太根深蒂固了,人们习以为常,对怀疑它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这是教学理论上的一个误区。学习并不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循序渐进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真理。语文学习即是如此。比如,现今的语文教材编者认为文言难,所以就安排到后面,白话文易,就安排到前面。小学只有三十多首古诗,初中才有三十来篇古文,高中多一点,约有五十多篇文言文。实际上,古文学习需要背诵,年龄越小才越好。这个顺序就应该是倒的,由难到易为对。再一个是小学教材,低年级以识字、识词和句的教学为主,中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主,高年级才进入篇的教学。“字—词—句—段—篇”,这个顺序完全是编者主观上的臆想。儿童学习母语,五六岁的幼儿期学习口语时,就已经掌握了它的基本语法规律。因此,根本不必像学习外语一样,由一句句的话开始,到一段段的话,再到一篇篇的文章。明明可以一步到位的事情,偏偏给拉成了六个年级。这样的循序渐进怎么不少慢差费呢?古代蒙学教育,一上来的集中识字就是编成“篇”来进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如此。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速成。现行教材的这个序又是不妥当的。它应该采用跳跃式的“序”,而不能一点点地、爬行式地“渐”进。由此看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两个主“序”都有问题。语文教学是有“序”的,但是这个“序”却不一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语文教学要有效率,就得寻找自己独特的“序”。“难易不序”这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原理。
第三、“不求甚解”原理
陶渊明先生曾云:“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里借过来,用于表述语文教学的一个规律,十分恰当。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心力飞速发展的成长期。学习语文,有很多东西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消化。这里面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遇到一些难点,不一定非得马上就解决。有的时候跳过去,不必管它,接着学别的文章。看着看着,读多了,这个难点自然而然地自己就解开了。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要搞繁琐哲学,不能形而上学。教语文课别斤斤计较,抓住一点纠缠不休。否则,执著于小的芝麻,就会把大的西瓜丢掉。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高跟这个“力求甚解”有很大关系。许多教师把一篇课文肢解万段,编出大量的问题,掰开揉碎,分析来分析去,惟恐学生有一点遗漏,有一点不明白。这样的教学,必然侵占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学生读的少了,背诵的少了,他的语文能力怎么能快速进步呢!更何况语言文学的东西历来就有“诗无达诂,文无定解”的说法,每个读者的阅读过程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非要学生完全接受统一的观点,这就是强加于人,就是抹杀个性,抹杀创造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是不会有大出息的。不是说语文教学不能求“解”,而是不能求“甚解”,当适可而止。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论文
1、“难易不序”原理
语文教育的过程应如何安排?很多人一想到它,头脑里立刻就跳出“循序渐进”这个念头。于是,很多语文改革者便冥思苦想,孜孜以求,费尽心力想要找到语文教育应如何渐进的“序”。然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循序渐进”果真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对它连一点怀疑都不行吗?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学大多是这样讲的。语文教育自然也就人云亦云。这个观念太深入人心,太根深蒂固了,人们习以为常,对怀疑它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这是教学理论上的一个误区。学习并不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循序渐进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真理。语文学习即是如此。比如,现今的语文教材编者认为文言难,所以就安排到后面,白话文易,就安排到前面。小学只有三十多首古诗,初中才有三十来篇古文,高中多一点,约有五十多篇文言文。实际上,古文学习需要背诵,年龄越小才越好。这个顺序就应该是倒的,由难到易为对。再一个是小学教材,低年级以识字、识词和句的教学为主,中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主,高年级才进入篇的教学。“字—词—句—段—篇”,这个顺序完全是编者主观上的臆想。儿童学习母语,五六岁的幼儿期学习口语时,就已经掌握了它的基本语法规律。因此,根本不必像学习外语一样,由一句句的话开始,到一段段的话,再到一篇篇的文章。明明可以一步到位的事情,偏偏给拉成了六个年级。这样的循序渐进怎么不少慢差费呢?古代蒙学教育,一上来的集中识字就是编成“篇”来进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如此。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速成。现行教材的这个序又是不妥当的。它应该采用跳跃式的“序”,而不能一点点地、爬行式地“渐”进。由此看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两个主“序”都有问题。语文教学是有“序”的,但是这个“序”却不一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语文教学要有效率,就得寻找自己独特的“序”。“难易不序”这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原理。
2、“不求甚解”原理
陶渊明先生曾云:“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里借过来,用于表述语文教学的一个规律,十分恰当。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心力飞速发展的成长期。学习语文,有很多东西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消化。这里面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遇到一些难点,不一定非得马上就解决。有的时候跳过去,不必管它,接着学别的文章。看着看着,读多了,这个难点自然而然地自己就解开了。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要搞繁琐哲学,不能形而上学。教语文课别斤斤计较,抓住一点纠缠不休。否则,执著于小的芝麻,就会把大的西瓜丢掉。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高跟这个“力求甚解”有很大关系。许多教师把一篇课文肢解万段,编出大量的问题,掰开揉碎,分析来分析去,惟恐学生有一点遗漏,有一点不明白。这样的教学,必然侵占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学生读的少了,背诵的少了,他的语文能力怎么能快速进步呢!更何况语言文学的东西历来就有“诗无达诂,文无定解”的说法,每个读者的阅读过程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非要学生完全接受统一的观点,这就是强加于人,就是抹杀个性,抹杀创造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是不会有大出息的。不是说语文教学不能求“解”,而是不能求“甚解”,当适可而止。
第四、书面语发展原理
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于是,人们就此又产生了一个误解:读写是书面语能力,听说则是口语能力。包括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在内,对这个问题的表述也是模糊不清的。其实,无论听说还是读写,需要发展的都是书面语能力。因为,儿童学习母语的幼儿期已经基本掌握了口语,上学以后主要是书面语的发展问题了。听和说,是口头交际,但它使用的语言却不一定是口语;反之,读和写,是书面交际,但它所用的语言也未必是书面语。听说读写是指的言语行为,而口语和书面语指的是语言形式。两者有一致的时候,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完全一致,它们不是一回事。口语和书面语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当中,都是有区别的。汉语也一样。儿童学习口语的时候,是他言语能力发展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学校学习书面语,那就是高级阶段了。汉语的口语与书面语大体上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发音方面。口语是方言,书面语是普通话。第二、词汇方面。口语的词汇范围狭窄,主要是日常生活的词汇,总量也少。同时它的很多词语是方言土语,其交际作用受到地域的限制。第三、语法方面。口语由于有语境的辅助,所以它的语法比较简单、宽松、不规范。而书面语的语法相对则复杂、严格、规范化。如果从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角度具体地讲,这个低级阶段与高级阶段主要有七点差异:(1)口语的一般词汇量少。书面语的一般词汇量大,特别是同义词、反义词丰富。(2)口语冗余度大,允许出现大量的luō@①嗦、重复。口头语、插入语及多余的重复成分比比皆是。书面语则要求精练、准确,限制或根本禁绝这种现象。(3)口语语序不严格,可以颠三倒四,语言成分的位置不固定。书面语各种语言成分的位置是确定的,不允许随意出现倒装。(4)口语有语境的帮助,允许任意省略。书面语成分省略是有条件的,不能有随意性。(5)口语的句子,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很少有齐备或重叠使用的现象。而书面语,尤其在议论文体中,则普遍存在。(6)口语用“意合法”组织复句,不使用关联词。书面语复句一般都用关联词语。(7)口语中复句使用得很少,关联词语数量也少。书面语中复句使用得多,关联词语总量也大。儿童上学以后,学习写字、阅读,那么他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主要就是在这七个方面的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现行的中小学大纲和教材之所以不很成功,就是没有按它办事。
行政法基本原理论文
法治主义亦称“行政合法性原理”或“法治行政原理”,一般而言,法治主义是指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的规范原理或制度,它意味着行政权的活动必须根据,服从法律,其目的是“以法的合理性抑制行政(担当者)的恣意”,以保障国民的权利与自由。日本行政法学者认为,法治主义是行政法得以成立与的根本前提条件,也是日本行政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从日本行政法的与实践来看,行政法的法治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涉及行政与法的关系、法治主义的模式、法治主义的实证发展以及法治主义的主要等。
一、行政与法的关系
日本行政法的法治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日本学者认为,“行政概念与法本无关系,行政即是政策的实施,它与国家同时产生,并不是没有法律的允许就不能行政,实际上,行政(机关)能够根据自己的主动权实现其固有的意思”。(注:南博方、原田尚彦、田村悦一编:《行政法(1)》,有斐阁,日文版,第10页。)近代以前的行政不是法治,而是人治、封建领主、专制君主以布告、敕令等法规形式单方地推行行政,这些所谓的“法规”,只约束人民,不拘束领主、君主。法国大革命以后的近代国家,开始以法的合理性抑制行政的恣意与专断,抛弃行政中的人治。由此,法治主义开始确立,近代行政法(学)得以产生,与此相适应,也出现了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
在日本,对于行政与法的关系,有两种观点:
1.行政先于法的观点。日本行政法的一般教科书,大都从论述“行政”开始,认为,如果法治行政是“依法的合理性抑制行政的恣意”,那么,从理论上讲,其前提是存在“性质上本来恣意的行政”,“合理的法”是后来才规范、制约在理论上或事实上先行存在的行政,事实上,“行政(或一般国家活动)即使在法律规范未存在时也能够存在。”在“上,即使不存在‘法治行政’或‘法治主义’观念的,也存在国家活动。”(注:雄川一郎、监野宏、园部逸夫编:《行政法大系》,有斐,日文版第4页。)将不受约束的绝对主义国家或警察国家的行政活动纳入法的制约之下,这正是近代法治主义的意义。
2.法先于行政的观点。对于行政先于法的观点,一些日本学者提出了强烈的批判,指出:行政决不会先于法而存在,从理论上讲,只要法不先行存在,行政的观念就不能成立。日本学者柳濑良干认为:“先行存在的是行政法,而不是行政,行政与行政法的关系必然是,后者在先、前者在后,因此,对此作相反理解的一般思想,在此意义上,不得不说是完全错误的。”(注:柳濑良干:《元首与机关》,日文版,第253—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