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素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7:14: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本要素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个人礼仪五大基本要素
个人礼仪是我们自尊尊人之本,更是我们立足、立业之源。倡导个人礼仪,旨在提高个人礼貌素养。强化公民的文明观念,树立良好的礼仪风范和出众的形象风采。
作为现代人,如果不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很容易被人轻视,因为不懂个人礼仪的人,别人会认为你没有修养,素质不高。学习个人礼仪,首先要记住个人礼仪五大基本要素:
第一,以个人为支点。
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看,我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
第二,以修养为基础。
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要素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这一理论形态的伟大历史成就,不仅使它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旗帜,也深刻启示着世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的理论成果。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试想: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哪里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学懂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在这里,应该说的学习经验是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的学习经验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一是注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创造的,只有读原著才能取得“真经”。二、三手的著作不是不可以参阅,但不能作为根据,它们甚至可能把不正确的认识附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为全党干部学习开列学习书目,在历史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二是注重基本原理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皆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本著作中,最好是经他们亲自审定出版的基本著作,因为这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的。专家们应尽力读他们的全部著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则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他们的基本著作上,并在实践上狠下功夫。还反复强调,对基本著作基本理论,不能看一遍就完事,而应反复学,反复思考,常学常新。在晚年开列的“三十本书”的目录意义深远,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遗嘱”的意义。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带着革命实践中的问题读马列的书,为了解决革命中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亲和”,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一生最讨厌“教条主义”,看不起那些“言必称希腊”者,认为教条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路;只有沿着这条正路前进,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四是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性理解,在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一贯主张:学习马列的书,不是仅仅记住他们的一些词句,而是要善于“联系起来思考”,从“系统”性上把握其精神实质,用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特别强调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所谓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立场;所谓观点就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的基本观点;所谓方法就是把基本理论化作方法论原则,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五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品格,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常讲的两句话:一是“老祖宗”不能丢,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二是后人必须写出新的理论著作,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听延安时期的老同志讲,说过这样的话: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克思一样,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所说的“超过马克思”,不是说在人品和学识上都强于马克思,而是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够解决马克思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这就是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大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就是这种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素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那么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如果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了解,就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那么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同样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所说:“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就是说认识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根据要在中国的国情中去寻求。什么是中国国情?国情是一个广大而复杂的范畴,但主要是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性质问题。所谓社会性质主要是指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的内在联系和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到底,就是以现实的中国社会性质为出发点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就是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建立的社会历史根据,就是旧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之所以从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谈起,一直说到现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是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战略策略。邓小平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足点的,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他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或者说他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动规律的理论反映和实践表现。对国情的把握离不开对世情的认识,即对世界发展时代条件的科学分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五四”运动后,即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民主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国际环境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特征和发展主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时代条件。把国情和世情联系起来分析,是从本质上把握国情、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认识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有两条: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从规律性上把握其本质特征,这在前面已讲过了,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这就是现在要着重说的。在青年时代就倡导读“无字之书”,践行对中国社会的体察和了解。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又针对“本本主义”倡导调查研究,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名言,并深入群众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革命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有的同志说,调查研究是理论和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是很有见地的。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体化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可忘记“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三、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要素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现代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决不可割断它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标志,那么在这个文化形态中,就内在地包涵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渊源。我们说“老祖宗不能丢”,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能丢;二是说孔子、老子、墨子不能丢。丢掉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但就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核心的东西还是儒家文化。中国的儒家思想做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是起了重大历史作用的。但到了近代它落伍了,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它还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对立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打破了这种局面,是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分析,批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人民性的精华,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主心骨”作用,取决于它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取决于它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取决于它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取决于它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的基本认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不可能没有糟粕的一面,而它作为中华民族长期的思想结晶,也必然具有普遍性价值,可以古为今用;(3)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发现它的现代价值,使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发挥学术民主,实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在互相碰撞和吸取中,才能形成新的先进的文化形态。任何一个伟大理论的创立,都必然打上创建者的印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开拓者,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是成竹在胸。正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新的文化形态中,不仅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辟的话语,形成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且批判地吸取了其内容中的精华,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中。在晚年精心批阅了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的《二十四史》,标志性地展示了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思想的任何一个重大命题,无不体现着它的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这个优良传统必须代代相传。
美术课程基本要素的改革透视论文
摘要:文章对美术课程的评价基本要素即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时空观、评价种类、评价反馈、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评价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对象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或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方法、结果和解释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与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美术课程教学管理混乱、教学目标层次混淆、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弊端。如何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去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价”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在教学理念范畴内“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诊断、反馈、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等功能。
课程的评价是从一定课程评价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然后把这些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评价的范式。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说明式的。下面笔者围绕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方法、解释、价值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构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评价目的
党组织基本要素意见
党的**大报告强调,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落到实处,要求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些有益观点与做法,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确立共同愿景,明确党组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所谓共同愿景,是指根据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总体目标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在充分了解党员个人实际情况和学习愿望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努力方向。共同愿景包括长远目标和中短期目标。确立共同愿景,有利于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对党员加强自身学习和参与集体学习有很强的引导、激励作用。
加强团队学习,提高党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整个组织的行动,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所有成员一起平等交流、充分讨论,运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团队学习可以克服个人单独学习的一些局限性,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加强团队学习,有利于实现党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增强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党组织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民主的学习风气。
推动自我超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党员个人按照组织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应大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推动党员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引导党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促进系统思考,提高党员正确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系统思考,是指运用系统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系统思考的重要标志是着眼长远看当前、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全局看局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把提高党员干部系统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加强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培养,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提高党员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不仅包括汲取知识、获得信息,而且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心智模式,提高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创新理念、转变观念,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新课题新矛盾,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要素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这一理论形态的伟大历史成就,不仅使它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旗帜,也深刻启示着世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的理论成果。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试想: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哪里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学懂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在这里,应该说的学习经验是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
的学习经验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一是注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创造的,只有读原著才能取得“真经”。二、三手的著作不是不可以参阅,但不能作为根据,它们甚至可能把不正确的认识附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为全党干部学习开列学习书目,在历史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
民主政治基本要素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与经济活动中的委托—模型一样,在民主政治中客观存在着委托—关系,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权责不对等,人可能采取追求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权力变异、腐败滋生、效率低下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此,改革代议民主制的思路包括:进行良好的宪政安排,建立完善的激励、监控和沟通机制,将代议民主制与直接民主制适当地结合起来,等等。
【摘要题】民主与法制
【英文摘要】Theprincipal-agentproblemexistsobjectivelyintherepresentativedemocracyjustasintheeconomicactivities.Agentresortstotheopportunismbehaviorseekingselfbenefitsbecauseofincompatibleincentive,asymmetricinformation,inconsistencyofpowerandaccountability,itoccurssuchproblemsasthepoweralienation,corruption,inefficiency,internalcontrolandsoon,whichinfringingupontheprincipal''''sbenefits.Therefore,it''''semphasizedthatcarryonagoodconstitutionarrangement,instituteaperfectmechanismofincentive,constraintandcommunication,properlycombinerepresentativedemocracywithdirectdemocracyaretheeffectivelyreformingmeasures.
【关键词】委托—关系/直接民主/代议民主/政治改革/principal-agenttheory/directdemocracy/representativedemocracy/politicalreform
【正文】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99(2002)06-0728-06
英语课堂交际的基本要素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堂交际英语基本要素
论文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要注重学法指导与教法的更新,反对灌输式教学,倡导注重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有机结合,着力在具体语境中对学生进行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交际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言的功能。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提出“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内容部分列出了30个日常交际用语项目,并例举了一些该项目的基本句型和语段。九义初中英语课本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既考虑语言、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因素,也考虑语言的功能和意念,在模拟真实交际的活动过程中解决语言结构形式的学习,强调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达到使言语技能得以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堂交际教学与语言结构教学的适度性,以避免“哑巴英语”和“文盲英语”的产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轻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堂交际英语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展开。
一、自主性(Independence)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难有成效。杜威主张“学生中心”强调学生活动体验对知识的获得,并且课堂活动状况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主程度。在教学设计中,应把学生主体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学阶段。从字母教学起,到加强音标、读音规则教学,教会学生拼读记忆单词、音形对应,归纳词汇、总结句型等,都要强调学生主体角色的参与性,在课堂的表现形式上,也应努力渗透这一要素。例如在初一下期就坚持值日生报告(dutyreport)。在英语课前三分钟左右,报告内容有日期、天气、出勤、当天的课程科目,以及近一周内所学的内容。报告的实施是让值日生事先准备好材料,用对话、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教师再根据表演者的语言、语调及表演的内容当场评分,并作平时成绩记载。这就加大了值日生报告的量和质,从调动学生的自主活动人手,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口语交际能力。
交际英语教学的实践,要启迪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侧重训练交际项目的主要句型和词汇(mainideasandkeywords)作为重点教学信息出现在课堂上。例如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让学生根据该项目的交际套路,通过教师揭示自编对话或短文,并关上书,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pairwork),然后再请几组学生起来表演,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这比让学生照书念对话,背对话更能提高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基本要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全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的研究。在研究的后期忽然闪出了一个新的念头:怎样把这些大经验简约化,根据邓小平同志“少而精”的原则,给人一个简而明的清晰概念,于是提出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的问题。
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试想: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哪里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学懂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为此我们重新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学习经验。应该说,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各有特点的,都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但他们学习的基本经验是同一的,都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里,应该说同志的学习经验更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同志的学习经验,基本的说有如下几点:一是注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创造的,只有读原著才能取得“真经”。二、三手的著作不是不可以参阅,但不能作为根据。
二是注重基本著作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皆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本著作中,最好是读经他们亲自审定出版的基本著作,因为这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的。专家们应尽力读他们的全部著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则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他们的基本著作上,并在实践上狠下功夫。
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带着革命实践中的问题读马列的书,为着解决革命中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亲知”,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同志一生最讨厌“教条主义”,看不起那些“言必称希腊”者,认为教条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路;只有沿着这条正路前进,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基本要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落到实处,要求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些有益观点与做法,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确立共同愿景,明确党组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所谓共同愿景,是指根据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总体目标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在充分了解党员个人实际情况和学习愿望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努力方向。共同愿景包括长远目标和中短期目标。确立共同愿景,有利于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对党员加强自身学习和参与集体学习有很强的引导、激励作用。
加强团队学习,提高党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整个组织的行动,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所有成员一起平等交流、充分讨论,运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团队学习可以克服个人单独学习的一些局限性,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加强团队学习,有利于实现党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增强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党组织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民主的学习风气。
推动自我超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党员个人按照组织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应大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推动党员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引导党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促进系统思考,提高党员正确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系统思考,是指运用系统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系统思考的重要标志是着眼长远看当前、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全局看局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把提高党员干部系统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加强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培养,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提高党员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不仅包括汲取知识、获得信息,而且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心智模式,提高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创新理念、转变观念,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新课题新矛盾,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论企业项目管理七个基本要素论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竞争优势
摘要: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科中成长性最快的一个分支,已经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企业项目管理,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改造。实施企业项目管理的七个基本要素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一、前言作为企业管理学科中成长性最快的一个分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组织形式,改善了对各种人力和资源利用的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的方法,对管理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市场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全球经济组织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客观上要求经济组织对资源进行最大效用的利用,本论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在成本、时间、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同时以目标导向的价值观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方法符合这种要求,因此,在传统的项目行业之后,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广泛应用项目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此时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应用相同的原理来管理大量持续发生的企业活动,即如何进行企业项目管理(enterpriseprojectmanagement,EPM),也就是“按项目管理(managementbyproject)”。传统的项目管理中对项目范围定义过于狭窄的缺陷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得到了改善,所谓企业项目管理,就是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角度对企业中各种各样的任务进行项目管理,其主导思想是把任务当作项目来进行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长期性组织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基于项目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企业项目管理是伴随着项目管理方法在长期性组织(如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以长期性组织为对象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其早期的概念是基于项目型公司而提出来的,是指“管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managingprojectsonanenterprisewidebase),即着眼于企业层次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中诸多项目实施管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项目管理方法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项目型公司,传统的生产作业型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非企业型组织中也已广泛地实施着企业项目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的概念进而有了较大发展,逐渐成为一种长期性组织(不局限于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代名词。
二、实施企业项目管理七要素要实施企业项目管理,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符合企业项目管理方法的要求:
(一)建立企业资源库在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方法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一般来说,可以将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等类型,企业项目管理需要各部门多种技能之间相互的配合,因此对于企业项目管理来说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人力资源,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考核系统,对员工所拥有的技能建立档案并进行评价,这个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随时高效地遴选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在国内企业中率先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方法的长天企业集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们采用了自创的技能指数法,将把需要度量的知识实体分为固定知识(项目成果)和流动知识(参与人员),再把知识实体的价值体现划分成不同的度量平面,根据所有知识实体在不同度量平面上的知识度量值,形成不同的知识平面指数和公司知识指数,通过这种对公司知识积累状况的研究,企业可以迅速发现自己缺乏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立即进行人才的选聘、培养以建立知识结构全面的项目团队。企业其他的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起构成企业项目管理的约束条件,因此对企业的其他资源也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并进行考核,企业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是企业项目管理的实施基础。
(二)标准化的企业工作程序大多数组织,无论管理正规与否,都会有一些工作程序存在。这些程序主要应用于整个企业的业务或产品,例如,人员雇佣程序、采购程序、报销支出程序以及其他支持企业运作的程序,如果企业起初并不是实行企业项目本论管理,在向企业项目管理转型的过程中就必须对这些程序进行标准化,最终形成三方面的标准工作程序:11项目选择程序。在项目启动的初期,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最大效用利用资源的论证过程,其目的是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是否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2)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3)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4)是否能够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实际上,项目的选择程序包括了项目的一般机会研究、特定机会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等阶段,是确保项目成功的第一步。21项目工作程序。在确定项目之后,需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项目并对其考核。包括采用项目管理的常用技术例如甘特图、净值分析等来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把项目管理分为9个大类,分别是:项目范围管理、质量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费用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在各个方面按照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方法来进行管理构成了企业项目管理的工作程序。31项目资源配置程序。项目资源配置程序要求对企业的各个项目进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评估,根据投资回报、成本节约等指标来安排项目资源的分配,实施企业项目管理的企业必然同时进行多个项目,可以采用ABC法、价值分析方法等工具来评价这些项目,并根据其重要程度相应分配资源。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能评价资源在其项目中的利用效率的系统。企业可以根据标杆学习法(benchmarking)建立明确定义的、高效的标准工作程序,这样在各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对工作方法进行口径上的统一,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