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点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6:45: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本特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本特点

德育方法基本特点剖析

当前,我国德育实效论文性比较差,严重偏离现代德育的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1],不能不说与德育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当前的德育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可以说,传统的德育方法已严重不适应时展的要求,现实强烈呼唤德育方法体系的新构建。构建新的德育方法体系,必须了解德育方法的特征。下面就德育方法的基本特征作些探讨。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查看全文

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研究

摘要:在现代化的今天,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为了推动我国持续发展,良好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做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获得矿产资源相关的地质勘查信息、数据,为矿产资源开采提供重要依据。然而,良好的进行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需要了解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合理规划工作方案,以便有序、有效、合理的展开此项工作。那么,接下来本文将着重分析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特点,希望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矿产地质勘查,科学、合理的规划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研究

一、矿产地质勘查现状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作为资源的重中之重矿产资源的勘察与开采就显得尤为重要。又因矿产资源的开采需要以矿产地质勘查结果为依据,因此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的落实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至关重要。但在近些年我国频频开发矿产资源的情况下,地表矿产资源的开采基本殆尽,如若想要持续开采矿产资源,就需要矿产地质勘查人员进行深层次的矿产资源勘查,如此将大大加剧矿产地质勘查难度。的确,因近些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带动,新型的地质勘查技术及设备不断被推出,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矿产地质勘查之中,可以大大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整体水平。但在实际的矿产地质勘查中,因地质勘查单位经费有限,因此地质勘查技术更新慢;因地质勘查灾害频频,容易威胁和影响地质勘查工作;因地质勘查设施精确度高或应用范围限制,难以有效的进行深层次地质勘查等等。[1]这使得现阶段矿产地质勘查有待提高。

二、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确定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较多,具体表现为:(一)矿产地质勘查是商业性生产活动。之所以说矿产地质勘查属于商业性生产活动,主要是因为矿产地质勘查对象不同质的特性、产品抽象性所决定的。矿产地质勘查具有对象不同质的特性。因为地质勘查单位所落实的各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并不在同一个区域执行,这使得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所面对的是具有独特的自身特点的地质区域,这就造成了矿产地质勘查的对象不同质,需要考虑地质区域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地质勘查技术来展开地质勘查作业,最终获得重要的矿产信息。产品抽象性。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所创造的产品比较特殊,是一些数据信息和关于地下矿产资源的报告和研究说明,其主要的作用是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参考。矿产资源产业链主要包括矿产地质勘查、矿产资源采集、矿产资源分选冶炼及产品加工出售。由此看来矿产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实现有效利用最基础的部分,做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才能提高矿产资源的应用价值,使其创造较高的收益。所以,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所创造的产品是抽象的。[2](二)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性。1.矿产地质勘查投入风险高。简单来说,矿产地质勘查是对已有的矿床进行勘察,确定矿点,并获取矿床相关信息,为更好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奠定基础。但是矿产地质勘查一个由浅至深的认知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普查、初勘、详勘,进而确定是否有资源丰富的矿产,如若没有矿产资源,那么前期所投入的一切及所付出的努力都白费。而从以往矿产地质勘查情况来看,矿产地质勘查的效率较低,其中稀有矿床的开发成功率不到0.1%。因此,矿产地质勘查投入风险高。2.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高收益性。通常情况下,矿产地质勘查的收益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的收益和矿产地质勘查的数据信息。但就矿产资源开发就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都看重矿产资源的高回报率,即便矿产地质勘查成功率较低,依旧会很多企业为此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掌握矿产相关信息。所以,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高收益性。(三)矿产地质勘查的产出不均衡。近百年来的矿产资源开发,已经使地表矿产资源日渐枯竭。为了持续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地质勘查单位进行深层次的矿产地质勘查,其难度较大不说,还很难找到矿点,这使得矿产地质勘查的产出不均衡。另外,矿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所勘察的地质区域不同、不同区域环境差异等方面均影响矿产地质勘查,也会使矿产地质勘查产出不平衡。(四)勘探权会受到限制,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勘探权的实施,意味着矿产开采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两个及两个以上企业不能同时对同一个区域进行勘探,因为可以勘探的区域已经被法律所认可,由某一勘探单位或企业授权,因此其他单位或企业对此进行勘探属于违法行为。为了良好的进行区域矿产地质勘查,首先要考虑勘探权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战略性的分析与规划,制定区域矿产地质勘查计划,进而计划的、有目的的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才能为高质高效的完成矿产地质勘查创造条件。

查看全文

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了,而地质勘查是寻找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如何探寻矿产资源,最大程度的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成为了我国保障工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挑战。本文就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满足工业化建设日益增大的矿产资源需求量。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地质勘查;分析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进程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了,相应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开展也逐步深入,许多新型技术和设备被研发出来广泛的应用到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中,但是,和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求相比,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所以,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还需要更大程度的资源勘查和开发以及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

1、我国矿产资质勘查发展背景

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技术在我国应用的较为广泛的技术,尤其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地质勘查需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由于存在像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条件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地质勘查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再加上以往的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由国家承担执行的,所开发出来的资源也归国家所有,这样的经营模式从根本上淡化了对勘查成本的控制和研究,勘查技术等不到有力的提升,制约了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进程。但随着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的开发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地质勘查的工作逐步的走向了商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自我完善和改进,这一情况有了改变。

2、地质勘查特性分析

查看全文

乡村保护主义政治基本特点论文

本文探讨乡村在集权体制下的转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保护主义政治”。这里所说的“保护主义”是指在“保护者─被保护者”的利益交换关系网内将公共权力私人化运用,即权力的私利化。它架空了乡村村民自治制度,破坏了乡镇政府的公共功能,具有极其明显的负面政治。

一、乡村“保护主义政治”的基本特点

在政治学中“保护主义”(clientelism,也有人称之为“庇护主义”)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术语,政治学家解释中国家政治化时常使用这一概念。它是指地位不平等的个人或团体之间为了利益交换而形成的非正式的权力关系,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小的集体和原始社会里,在那里,地位较高的人(“保护人”)利用其权势和手中掌握的资源保护并施惠于地位较低的人(“被保护人”),而后者以追随和服从作为回报。[1]保护主义“虽渊源于传统社会,但它也是现代社会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只要个人拥有游离于国家制度或正式组织控制之外的资源分配权,”保护主义“关系就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

1949年以后,社会政治重建的目标是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在乡村里推行与社会重组就是建立这种控制机制的主要手段。和税率的提高使国家政权空前地深入村。旧日的国家政权、士绅(或地主)、农民之间的三角关系被新的国家政权与农民的双边关系取代了,不再有地主士绅周旋于农民和国家政权之间,和新税两者代表着国家权力大规模地深入他们生活的开始。[2]同时还推行了大规模的社会重组活动,一方面要打碎或改造落后的乡村宗法组织,另一方面要建立政权支配下的党的基层组织来管理乡村。乡村政治组织的建立打通了中央与基层的联系通道,国家权力延伸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乡村社会被整合为一体化政治体系的一部分。

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制度化建设并不意味着乡村社会完全失去自主性,乡村社会从结构上看仍然摇摆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社会关系的传统痕迹依旧明显。正如VivienneShue所言,即使是高度的计划体制,中央也不可能将乡村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中去,如何发展乡村经济主要取决于地方干部对中央政策的理解,经济上的地方主义是客观存在的。[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制度因能力有限而为乡村政治保留了一定的自主空间,“保护主义”的社会关系与现代国家制度并存,各自保留其功能和价值取向。当“保护主义”关系网络趋向于追求个体利益时,国家制度整合社会的功能就被削弱。但那时“保护主义”的政治空间比较小,它在干部与农民之间建立的“保护与被保护”关系是松散的。改革后,基层干部获得了很大的政治经济自主权,因此乡村社会里的“保护─被保护”关系变得十分紧密。

“保护主义”的关系结构涉及到四组变量:“干部─农民”、“保护─被保护”、“权力─权利”以及“资源─机会”。干部和农民是“保护主义”关系网络的两大主体,他们分别对应于国家和社会。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贯彻执行主要通过干部实现,干部是国家制度建设与功能发挥的承载者。在干部与农民之间,“保护主义”体现的是“保护─被保护”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之所以能形成主要与“权力─权利”以及“资源─机会”这两组变量有关。干部利用正式制度赋予的地位和影响力,行使支配他人的权力,其具体形式是干部掌握地方资源的分配权,农民由于在乡村社会里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自身权利的维护难以通过正式制度得到实现,所以寻求制度外的保护是一种理性选择。特别地在当地社会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国家提供的机会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围绕资源的分配在农民中间就出现了竞争关系,于是干部与农民之间不平等的利益交换就会发生。

查看全文

经济思想基本特点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经济思想,它们呈现出战略性、系统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特点。

关键词:经济思想基本特点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战略性

历来重视发展生产,振兴经济,这是他经济思想体系的鲜明主题。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提出了“政治运动的目的是调整和系统布局生产”的思想,尤其是在经历了“”的政治浩劫之后,他更加认识到发展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了全国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也正是他与邓小平一起领导全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使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在经济建设中,最关键的就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他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斗争”。1979年9月,他再次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是对以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路线的根本否定,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卓越运用,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现阶段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可以看出的高瞻远瞩。

查看全文

宪法原则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论文

摘要:宪法原则是宪法思想和宪法价值在宪法实现过程中的集中体现,由于各国的宪法制度和宪法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宪法原则的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不同观念。而宪法原则的特征就是从相对静态和刚性的角度观察宪法原则,从而来指导宪法实践,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

关键词:宪法宪法原则宪法原则的特征

宪法是国家权力的委托书,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原则是人们对宪法制度、宪法价值、宪法规律认识的集中表现。为了能够合理地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人们就产生了宪法观念和宪法价值,在长期的宪政实践中,从思想上和制度上确定了人们建立政治国家,赋予国家机关权力的同时又防范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害,通过立宪来制定分权制衡为特征的民主制度来实现的。

一、宪法原则的基本内容

宪法原则的内容和范围在宪法理论研究中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人们主权原则和基本人权原则是被公认不可或缺的两大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一切宪法原则的逻辑起点.确立了人民在宪政国家的本体地位,解决了国家权力来源问题,说明了国家权力来源于民、受制于民、服务于民的政治理念。宪法里有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这一对基本矛盾,公民权利是目的性内容.国家权力是手段性内容,以公民权利为终极价值目标。

二、宪法原则的特征

查看全文

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内容上的自然经济观点

内容上的自然经济观点,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经济思想始终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看成是最理想的经济生活模式。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地主阶级内部当时存在着各种不相同的学派,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他们理想社会的经济基础。儒家思想后来发展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体。儒家创始人之一———孟轲曾这样描绘儒家的社会经济主张:“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这是一个典型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图画。西汉后期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以封建正统思想标榜的文学贤良则认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模式应该是“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畦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焉”。(《盐铁论•水旱》)这里虽然有手工业者,也有商人,但仅限于百乘之家,千室之邑的范围内,而绝不同外界交换:“远方之物不交,而昆山之玉不至”(《盐铁论•通有》),“道路罕行,市朝生草”。(《盐铁论•力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是其基本主张。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甚至把世外桃源看成是最理想的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称道的太平盛世,无非是“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史记•平准书》)以及“频致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通典•食货七》)这种农业自然经济的繁荣景象。直至到了近代的许多思想家,包括一些进步思想家,也仍然主张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如龚自珍的“农宗”思想,就主张一宗百亩之田,其中十亩之地为住宅,十亩之田出租税,十亩之田养佃户,十亩之田种经济作物,三十亩自家人口食用,余三十亩所产用来交换手工业品。要求人们“皆不得以澹泉货,百家之城,有货百两;十家之市,有泉十绳,裁取流通而已,则衣食之权重,则泉货之权不重。”(《农宗》)虽然不主张彻底取消货币,但仍然主张“衣食之权重”的农村自然经济。甚至革命农民,并且是近代革命农民,也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看成自己的理想国。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就主张:“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家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完全是一幅古老的自然经济图景。第二,传统经济思想的自然经济观点的表现,是它的轻商、贱商和抑商原则。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康有为曾指出中国封建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他说:“吾国古者首去渔猎,则以农立国,是故分田制禄之经,重农贵粟之论,布满经史。”(《请励工艺奖创新折》)这里说的确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实际情况。早在战国,封建制度产生时起,地主阶级思想家就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农业是富国富民的本业,而工商业则是末业。要富国强兵必须重本抑末。国家必须在政治上、经济上、财政上大力推行重农政策,而打击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比如,商鞅变法就规定:百姓“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君书•外内》)通过这种办法,使“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同上)。西汉时期,国家规定“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子弟,“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在政治上压抑商人的地位。西晋王朝规定:“侩卖者,皆当着巾,白帖额,题所侩卖者及姓名,一足着白履,一足着黑履。”(《太平御览》卷八二八),对商人公然进行人身侮辱。直到近代,这种仇视商品货币经济,贱视工商业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直到19世纪70-8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的条件下,地主阶级顽固派还在鼓吹只有“重农抑商”、“务本知俭”才能使中国富强的观点,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振工商以求富”的主张,仍然认为“自来天下之大计,未有舍本而可以图富者。”(曾廉:《纺砖楼记》)。在中国历史上,既使那些重视工商业的思想家,也都难于摆脱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了2000年之久,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维护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不奇怪的,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1)农业是封建经济最主要的部门,封建农业本来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自然经济观点实际上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在经济思想上的反映。(2)商品货币经济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地主阶级思想家自然要竭力赞美、维护农业自然经济,而敌视、打击商品货币经济。

也就是说,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决定了封建经济思想必然维护自然经济,而敌视商品货币经济。

二、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各种经济问题的看法,总是以国家为本位,从国家的角度,从国家的立场,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有的学者在比较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西方经济思想时,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国家经济学观点,就反映了传统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中国历代思想家经济思想的中心点都是密切联系如何治理国家问题的,如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以个人为本位,从个人角度谈论经济问题的,不是没有,但为数很少。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专门论述私人奴隶主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经济,而同时期中国的商鞅、孟轲以及其他许多思想家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的则都是如何富国富民问题。由于观察问题主要持国家本位主义立场,因而形成了传统经济思想如下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在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上,总是强调政治的首要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从国家立场观察问题,自然也就是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它要求处理一切经济问题,都从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出发,认为政治上的安危比经济上的贫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传统思想的这一特点,集中表现在贵义贱利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长期统治上。中国古代所谓义,不仅是个道德规范,它实质上是一个表示封建政治原则和思想道德原则的范畴。利,则主要指物质经济利益。中国经济思想史上长期存在的义利之辩,实质是封建政治、思想、道德原则和物质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简言之,也可以说是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地主阶级传统经济思想一直坚持贵义贱利原则,即要求把义放在首位,谋利、求利必须符合义的原则,服从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和道德原则,要求统治者“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四书•大学》)必须“见利思义”,当义和利发生矛盾时,不能见利忘义,而必须毫不犹豫地舍利取义。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封建士大夫都以安贫乐道为荣,而以置身经济事务为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四书•大学》)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封建的义,是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在,贵义贱利原则,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原则,它只关心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至于社会经济、社会生产是否能得到发展,则是次要问题。正是这种贵义贱利思想,造成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轻视生产,鄙薄经济事务的坏风气。第二,关于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理论,成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于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立场,所以历代思想家总是从国家角度出发,从封建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谈论经济问题。他们谈论最多的,主要是义利关系即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农工商关系即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问题,以及国家财政问题、土地问题等,至于个人、家庭、单个生产单位如何处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则很少有人论及。所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思想,而不是微观经济学思想,它主要是关于封建经济全局、或国民经济总图景的理论,这是传统经济思想国家本位主义立场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产生的原因,首先与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有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地主阶级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和西欧封建制度很不相同,西欧国家是封建领主制,一块土地经济上的所有者,同时也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中国则不然。封建地主对农民可以进行经济上的榨取,而政治上的统治,则主要是通过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来实行。在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中,封建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通过封建国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就不允许有大的变动,任何一个关系封建经济全局的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中国封建专制国家在封建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这种决定性的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十分明显。历代地主阶级思想家都十分清楚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封建思想家考虑经济问题往往从国家立场出发的重要原因。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与传统经济思想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这一特点也有关系。由于封建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要干一番事业,要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做官,然后才有可能。中国封建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追求的目标是读书做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他们平时学习,研究的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游说诸侯王公也好,参加科举考试也好,靠的也是治国平天下之道,做官执政以后,用的也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所以,封建知识分子一生学的、说的、做的都是天下国家的大事,否则他们就没有出路。所以,他们不谈问题则已,一谈问题就必然从国家立场出发,政治问题如此,经济问题也如此,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主义特点形成的主观社会原因。

三、理论发展上的停滞与僵化

查看全文

历史基本理论特点论文

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命题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为适应高考命题发展的这一要求和趋向,有必要深入研究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特点,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自觉地加强历史基本理论教学。

一、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延伸至选择题

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向试题全面渗透,已从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考查,扩展到选择题的考查。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在选择题中,出现了一些考查理论思维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题干给出历史事实,选项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将历史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认识。如:

1996年第8题,“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调整生产关系)。此题考查考生能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

1998年第21题,“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此题考查考生能否将史实上升到有关社会革命实质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即首先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任务,然后再进行选择。

查看全文

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劳动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

论文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因此对教师劳动进行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谈谈对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人的活动(包括一切社会劳动)的一般结构关系是“主体——活动——客体(对象)”。活动通常又可以有任务、过程、结果(或成果、效果)等方面。据此,笔者将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特征

教师劳动是一种角色劳动,作为主体的教师是一种角色,所谓主体特征也就是指它的角色特征,主要有:

1.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社会地位的职业角色

查看全文

教师劳动基本特点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劳动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

论文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因此对教师劳动进行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谈谈对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人的活动(包括一切社会劳动)的一般结构关系是“主体——活动——客体(对象)”。活动通常又可以有任务、过程、结果(或成果、效果)等方面。据此,笔者将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特征

教师劳动是一种角色劳动,作为主体的教师是一种角色,所谓主体特征也就是指它的角色特征,主要有:

1.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社会地位的职业角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