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6:13: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本农田保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本农田保护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侵占、破坏基本农田和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查看全文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查看全文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稳定耕地面积,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划定、保护、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并实行年度考核。

查看全文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查看全文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查看全文

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六严禁”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政策,实现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强化耕地保护的意见》(鲁办发电〔2020〕133号)等要求,经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为目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我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凝聚耕地保护合力,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严保严管。强化耕地保护意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保护好各类耕地资源,对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违法违规建设、占用、破坏。

(二)坚持属地管理。按照行政管辖和土地权属,压实属地责任,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多级田长制,真正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全面落实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查看全文

农业局基本农田保护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制定目的和依据)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主管部门)

**市房屋土地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地局)和**市农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农委)按照本规定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的管理工作。

县、区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定和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的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的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农业局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随着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各项公益事业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占用耕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个别乡镇已出现了无序占地的趋势,对基本农田保护构成了威胁。为切实保护县域内的基本农田,依法规范农村各类用地行为。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规范畜禽养殖用地

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20号)精神,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并合理确定布局和用地标准,坚持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坡等未利用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的原则。畜禽养殖用地确定后,不得擅自改变为非农业建设用途,更不准借机圈地。对借机建住宅和搞非农业项目的,县政府将追究其责任。

对符合条件的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或畜禽合作经济组织,须经乡镇政府同意,向县畜牧主管部门提出项目申请,经县畜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乡镇政府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协调用地选址,并到县国土资源部门办理用地备案手续。涉及占用耕地的,要签定复垦保证书,原则上不收取保证金和押金,对原址不能复垦的,用地单位(户)须缴纳5元/m2复垦费,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复耕。

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其他企业、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牧养殖场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按相关政策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查看全文

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意见

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保护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强调要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有关精神,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制定和实施规划,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数量

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涉及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必须将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作为重要原则。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改变或占用。严禁违反法律规定擅自通过调整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把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的基本农田调整到其他地区。城市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单独选址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要尽可能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农业建设用地布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以农业结构调整的名义改变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或调整均须依照有关规定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实施退耕还林。不得擅自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作条件良好、不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必须落到地块,个别地区由于需退耕的陡坡耕地多等原因,未能完全落实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要严格核实,研究提出调整和补划方案,修编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按规划确定的指标进行补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要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重点,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不得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调减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现有基本农田中坡度在25度以上,以及严重沙化或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按照国家批准的退耕还林规划需要退耕的,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统筹调整;对坡度在25度以下或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当地禁垦坡度以下基本农田的退耕还林要严格控制,按照国家批准的退耕还林规划和防沙治沙规划确需退耕的,要通过调整布局进行补划。对于将平坝缓坡并且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退耕的、绿色通道建设超规定范围占用的基本农田,以及各类非农建设项目违法占用的基本农田,不得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予以核减。

二、加强非农建设用地审查,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

查看全文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长期坚守

为纪念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开展周年,12月6日~7日,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在湖北省仙桃市联合举办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座谈会。守住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两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共同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项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农业部副部长指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部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积极加以推进。各级农业部门也要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强化部门合作,搞好宣传引导,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基本农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与国土资源部门密切配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全面提升我国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工作水平。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确保“占补平衡”落到实处。将补充耕地验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强化落实责任,确保措施到位,把这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要抓紧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的相关技术规范,制定操作办法,健全工作制度。尽快建立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专家组,为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地力培肥技术指导,切实提高整理复垦开发耕地质量。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基本农田质量变化情况。要逐步完善全国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制度,定期监测信息。全面推进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和适宜性评价,为耕地质量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和农用地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及时掌握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变化动态,划分农产品产地污染等级,实行分类管理。

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组织实施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重大项目,完善配套田间基础设施。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实施秸秆还田,大力发展绿肥种植,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部门要积极参与《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完善基本农田质量建设与保护制度,推动出台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配套法规。加强耕地质量评定技术研究,统一评定方法和评定程序,完善基本农田质量评定及检测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资本参与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推进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并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工作,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防止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在特殊资源国情下保护耕地的伟大创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开创了耕地保护工作的新局面。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开展20年来,通过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的不懈努力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内涵不断丰富,地位逐步提高,管理日益严格,作用越来越大。保护基本农田已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保护基本农田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实践证明,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对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严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