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量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2:57: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价值量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酒店需求价值量化研究
摘要:服务类IT项目的需求价值往往依赖管理者的经验判断,较难量化分析或与有直接收益价值的项目需求进行开发优先级比较。文章利用客户价值模型搭建和A/BTest,实现对OTA酒店取消险业务的服务需求价值进行了量化比较,对服务类IT项目的需求价值分析进行探索。
关键词:客户价值模型;A/BTest
1概述
在IT项目需求管理中,当遇到项目需求为定性类服务,不能直接转化为项目收益或其他量化管理对象时,为了与其他可定量的业务需求进行等量纲的比较、管理,一般会通过为定性需求建立与项目目标、收益相关联的权重因子,从而实现定性需求的定量管理。但这些方法的输出结果对项目管理者的经验与直觉依赖较多。而凭借直觉做出服务类需求的优先级判断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并不适合作为核心战略依据。本文将利用客户价值模型与A/BTest的方法,尝试对某OTA公司APP中的酒店取消险服务需求进行收益的量化分析研究。希望能对这一领域的需求管理起到借鉴和抛砖引玉的意义。
2酒店取消险服务项目与客户价值量化指标的关系分析
现代营销学之父PhilipKotler曾将客户价值总结为在企业与用户保持关系的前提下,企业从用户获得所有利润的现值。现实环境中,客户价值需根据企业与用户的不同情况,讨论相关业务模型,用以描述用户为企业贡献的所有收益。根据对OTA公司酒店取消险业务的分析,业务的最终绩效目标是用户购买保险的佣金收益。其业务流程中有七项相关量化指标会对其佣金收益产生影响,所构建的客户价值模型为:总体客户价值=用户流量×保险订单转化率×订单平均房费×保费费率×佣金比例×成功出保率÷用户流失率用户流量,即APP用户点击进入酒店预订界面及相关子页面的访问流量;订单转化率,即用户通过APP,点击跳转至酒店取消险下单相关页面的比例;订单平均房费,即用户酒店取消险下单时投保的房费价格;保费费率,即保险公司与OTA公司酒店预订平台与保司协议的用户取消险投保费率;佣金比例,即OTA公司可向保司从用户取消险订单中抽取佣金的比例;成功出保率,即取消险订单投保有效的比例;用户流失率,即用户第一次购买保险产品后不再愿意继续购买的比率。其中,通过转化,用户流失率=1-用户复购率,即用户愿意再次购买的比率,一般以一年作为监测时间跨度。在酒店取消险业务的客户价值模型中,用户流量、保险订单转化率、订单平均房费、保费费率、佣金比例和成功出保率,反映出业务整体当前客户价值。而用户流失率或用户复购率则反映出客户忠诚度,即未来的客户价值。根据OTA公司酒店取消险服务部门对其现有用户群体的调查分析,可以归纳得出需要开发的APP服务类需求如下。R1保险产品的用户画像模块:对购买保险产品时的用户画像进行勾勒,帮助服务团队了解用户的不同群体特点。R2商旅用户保险默认勾选:在完成用户画像功能后,设置商旅用户画像的识别,实现仅对商旅用户作保险默认勾选,而其他用户不作默认勾选。R3保单关键信息确认提示:在用户提交保险订单时,在提交页面提示相关信息再次确认,确保投保信息的有效。R4保险订单金额显示:在酒店预订订单的支付页面,单独列出取消险的订单价格,以便提醒用户了解其购买取消险的情况。R5保险产品关键词标签添加:在产品界面建立保险产品说明的关键词标签。R6保险产品详细条款页添加:建立保险产品的详细投保条款说明页面。R7保险产品Q&A页添加:建立保险理赔Q&A说明页面。R8保险订单短信:在用户确认下单且付费出保的情境下,向用户发送保险订单短信,帮助用户进行相关确认。R9保险订单邮件:在用户确认下单且付费出保等情境下,向用户发送保险订单邮件,帮助用户进行相关确认。R10被保人身份验证:由于国内的保险公司不接受18岁以下或85岁以上用户的单独投保,在用户输入投保信息时,设立检验信息提示,验证投保人信息是否有效,从而减少无效保单。R11自助理赔功能:向用户提供自助理赔的服务功能,帮助用户通过APP端自行上传理赔资料,完成理赔申请,并将保险公司的反馈情况进行实时告知。R12保司微信理赔跳转:由于目前的保险公司一般都有保险理赔微信账号,根据承保公司向客户提供理赔微信的跳转,帮助用户通过微信完成理赔申请。R13理赔资料包:根据承保公司不同,向用户发送各保司的理赔流程、理赔资料、咨询电话等介绍资料。R14保险IM在线客服、机器人客服上线:向用户提供IM在线客服咨询,并在客服非工作时间提供机器人回复简单咨询问题。R15用户同时段多张酒店订单的保司不轮转:原有APP酒店订单页面的承保公司会有轮转出现机制,但对同一用户同一时间段订单应进行识别,匹配相同保司,以方便用户以后可能需要统一理赔。R16保险发票模块:在用户订单处理界面中,提供保险发票的申请功能,使客户能得到保险电子发票或向保司申请纸质发票。结合业务的客户价值模型,可以得到项目需求对模型量化指标的影响关系:R1、R2由于取消了对所有用户的默认勾选,区分了有效用户群,将会对既有保险订单转化率和复购率产生影响。R4、R5、R6、R7,可使用户购买酒店取消险时,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帮助用户做购买决策。并且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产品,减少潜在的服务纠纷。因此,也会对既有保险订单转化率和复购率产生影响。R3、R10,可帮助用户核实投保信息的有效性,减少投保信息有误造成的投保失败,因此,对出保成功率有正向影响。R8、R9、R11、R12、R13、R14、R15、R16,都可提高用户在保险购买、保险理赔、保险发票环节中的服务体验感受,增加用户对保险服务的满意度,增加了复购率提升的可能性。
会计智力资本价值量化论文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作为独立资本形式逐渐被引入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成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在现代管理会计中,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估将进一步增强其为企业利益主体提供有效全面的信息支持职能。因此,本文利用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价值循环关系,提出价值逆向推导法来评估智力资本。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会计;智力资本;价值评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核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的智力资本已逐渐地引入企业的管理战略之中,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关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同样给现代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它天生的活力和创新价值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模式,并且作为管理会计中一个新要素拓展了会计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一、知识经济下,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指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的价值根本不再直接取决于物质资源、货币资本和硬件设备的数量、规模等,而是依赖于人才的智慧积累和创新,从而达到知识的转化和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的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企业价值增值的非物质资源。有关智力资本的定义,先从二个智力资本等式来认识(智力资本=市场价值-帐面价值,企业=无形资产+智力资本),这能体现智力资本存在及能被界定和价值量化的本质。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是这样定义智力资本的:它是企业所拥有的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做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及跨文化技能等企业的集体知识。著名学者圣特。昂格提出,企业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借以获取超额收益的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一般地除知识产权资本外还包括人力资本、市场关系(顾客)资本、组织结构资本三个延伸部分,智力资本正是通过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整合推动企业发展,成为创造和实现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管理会计智力资本价值量化论文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作为独立资本形式逐渐被引入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成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在现代管理会计中,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估将进一步增强其为企业利益主体提供有效全面的信息支持职能。因此,本文利用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价值循环关系,提出价值逆向推导法来评估智力资本。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会计;智力资本;价值评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核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的智力资本已逐渐地引入企业的管理战略之中,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关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同样给现代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它天生的活力和创新价值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模式,并且作为管理会计中一个新要素拓展了会计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一、知识经济下,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指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的价值根本不再直接取决于物质资源、货币资本和硬件设备的数量、规模等,而是依赖于人才的智慧积累和创新,从而达到知识的转化和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的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企业价值增值的非物质资源。有关智力资本的定义,先从二个智力资本等式来认识(智力资本=市场价值-帐面价值,企业=无形资产+智力资本),这能体现智力资本存在及能被界定和价值量化的本质。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是这样定义智力资本的:它是企业所拥有的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做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及跨文化技能等企业的集体知识。著名学者圣特。昂格提出,企业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借以获取超额收益的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一般地除知识产权资本外还包括人力资本、市场关系(顾客)资本、组织结构资本三个延伸部分,智力资本正是通过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整合推动企业发展,成为创造和实现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煤矿精细化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要】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三交河煤矿构建了精细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细化安全目标、细化操作标准规范,提出了基于价值量化理论“VOEC”安全管理法。经过管理体系的现场实践,安全隐患2014年比2013年降低了50%,重大违章持续8个月没有发生。
【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价值量化
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有传统管理模式、内部市场管理模式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中这三种模式有时也会出现共存的现象[1]。从近两年中国煤炭行业形势可以看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很难适应现代煤矿的发展,而内部市场管理模式也没有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煤矿的安全管理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寻找一种适合煤矿安全高效发展的管理方法势在必行[2-5]。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是使煤矿安全管理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煤矿,促进煤炭行业效益最大化,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6]。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三交河煤矿构建了精细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细化安全目标、细化操作标准规范,提出了基于价值量化理论“VOEC”安全管理法。成果为实现安全管理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可为其它煤矿企业精细化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1基于价值量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及实践
煤矿安全的精细化则通过细化工作目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道生产环节,制定详细的,明确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安全最大化[10-11]。本文基于精细化思想将价值量化纳入其中,提出“VOEC”管理法,其中“V”代表Value(价值),“O”代表Overal(l全方位),“E”代表Everyone(每人)、Everything(每件事)、Everyday(每天),“C”代表Control(控制)、Clea(r清理)。目的在于使三交河煤矿通过基于价值量化的全面安全精细化管理建设来促进煤炭生产、安全等各项工作的提升。实施“VOEC”管理法主要是通过对安全目标的分解、标准规范操作,以安全目标班清班结为手段,对安全结果进行价值量化,最终基于信息化实现来完成的。
1.1安全目标细化分解
“反比”并非“反比例”
在讲授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原理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1双皮鞋的价值是100元,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这双皮鞋现在的价值是()A.不变;B.200元;C.50元;D.25元。
很显然,正确答案应为“C”。但第二天上课时,一位学生(恰巧其父为一制鞋厂厂长)站起来向我发问:“老师,我爸爸说1双皮鞋的成本还不止50元呢。如果按照昨天的例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倍,那双皮鞋的价值就只有25元了,这不可能,也不实际。”这件事触发了我的思考: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作为规律,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学生的问题也不无道理,这其中究竟存在哪些“盲点”?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和调查,发现规律应该是“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不是“反比例”,这一字之差,究竟有多大差距呢?
第一,从“反比”和“反比例”的含义看,二者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所谓反比一是指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反的变化。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反而逐渐衰弱,这就是反比。二是指反比例。很显然“反比例”是“反比”的一种情况,而“反比例”指两个量A和B,如果其中的一个量A扩大到若干倍,另一个量B反而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或一个量A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另一个量B反而扩大到若干倍,这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叫做反比例。“反比”和“反比例”这两个概念中构成的双方变化方向是相反的,这是两个概念的共同之处;而反比例中的A和B还具有一特殊属性,即A·B=M(M为一常量),而反比的两事物或两方面(如果能量化的话)A·B不一定是M(M为一常量)。正因为教材中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所以我们必选C。但在实践中肯定是大于50元的(根据学生反映和我的调查)。这一区别引发我们思考:这50元是如何确定的?既然有人提出不是50元,能不能设想并证明二者是反比关系?如果反比关系成立,其中能不能找到二者成反比例的情况。
第二,“反比”和“反比例”在实践上的区别。教材把二者确定为“反比例”关系,尽管商品价值量的构成很丰富,但能很快地确定因劳动生产率变化引发的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结果;如果二者是成反比关系,那么,因劳动生产率变化引发的商品价值量变化的结果就不那么容易确定了。马克思曾说过:“我们计算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时,必须把预先用在这个商品原料中的劳动量以及消耗在实现这种劳动所必须的装备、工具、机器和房屋的劳动,加到生产的最后阶段所费的劳动量上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通常把商品的价值量分为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和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物化劳动(简称死劳动)的价值量。这样,上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就可转化为劳动生产率与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以及劳动生产率与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价值量的关系了;而生产中所需的物化劳动和生产新商品的劳动是在劳动内容和时间上有区别的两个劳动。所以,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把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包括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死劳动的生产率与转移到新商品中死劳动的价值量的变化关系,以及生产新商品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与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其变化是相当复杂的。下面,我们列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四种情形: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这时由前者决定的死劳动的价值量不变,由后者决定的活劳动的价值量降低,因此,这时新商品总的价值量降低,但绝不会成反比例。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一文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愈高,消耗在一定量的产品上的劳动就愈小,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校劳动生产率愈低,消耗在同量上的劳动就愈多,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高”。显然,马克思也未肯定二者成反比例。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这时的变化结果与上述一致。
政治课语言教学管理论文
在讲授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原理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1双皮鞋的价值是100元,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这双皮鞋现在的价值是()A.不变;B.200元;C.50元;D.25元。
很显然,正确答案应为“C”。但第二天上课时,一位学生(恰巧其父为一制鞋厂厂长)站起来向我发问:“老师,我爸爸说1双皮鞋的成本还不止50元呢。如果按照昨天的例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倍,那双皮鞋的价值就只有25元了,这不可能,也不实际。”这件事触发了我的思考: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作为规律,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学生的问题也不无道理,这其中究竟存在哪些“盲点”?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和调查,发现规律应该是“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不是“反比例”,这一字之差,究竟有多大差距呢?
第一,从“反比”和“反比例”的含义看,二者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所谓反比一是指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反的变化。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反而逐渐衰弱,这就是反比。二是指反比例。很显然“反比例”是“反比”的一种情况,而“反比例”指两个量A和B,如果其中的一个量A扩大到若干倍,另一个量B反而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或一个量A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另一个量B反而扩大到若干倍,这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叫做反比例。“反比”和“反比例”这两个概念中构成的双方变化方向是相反的,这是两个概念的共同之处;而反比例中的A和B还具有一特殊属性,即A·B=M(M为一常量),而反比的两事物或两方面(如果能量化的话)A·B不一定是M(M为一常量)。正因为教材中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所以我们必选C。但在实践中肯定是大于50元的(根据学生反映和我的调查)。这一区别引发我们思考:这50元是如何确定的?既然有人提出不是50元,能不能设想并证明二者是反比关系?如果反比关系成立,其中能不能找到二者成反比例的情况。
第二,“反比”和“反比例”在实践上的区别。教材把二者确定为“反比例”关系,尽管商品价值量的构成很丰富,但能很快地确定因劳动生产率变化引发的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结果;如果二者是成反比关系,那么,因劳动生产率变化引发的商品价值量变化的结果就不那么容易确定了。马克思曾说过:“我们计算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时,必须把预先用在这个商品原料中的劳动量以及消耗在实现这种劳动所必须的装备、工具、机器和房屋的劳动,加到生产的最后阶段所费的劳动量上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通常把商品的价值量分为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和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物化劳动(简称死劳动)的价值量。这样,上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就可转化为劳动生产率与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以及劳动生产率与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价值量的关系了;而生产中所需的物化劳动和生产新商品的劳动是在劳动内容和时间上有区别的两个劳动。所以,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把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包括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死劳动的生产率与转移到新商品中死劳动的价值量的变化关系,以及生产新商品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与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其变化是相当复杂的。下面,我们列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四种情形: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这时由前者决定的死劳动的价值量不变,由后者决定的活劳动的价值量降低,因此,这时新商品总的价值量降低,但绝不会成反比例。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一文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愈高,消耗在一定量的产品上的劳动就愈小,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校劳动生产率愈低,消耗在同量上的劳动就愈多,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高”。显然,马克思也未肯定二者成反比例。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这时的变化结果与上述一致。
劳动价值论中的数理方法创新评述论文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数理方法创新
论文摘要:有些学者已经运用数理方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研究,数理方法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使研究表述简洁清晰,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本文主要对已有的几种研究方法进行述评,从中找出它时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价值,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开始用数理方法度研究马克劳动价值论,经济学中,数理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说明经济运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字算式的推导研究和表示经济过程和现象的研究方法,是现代经济学通行的方法。数理方法的引人使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清晰、准确,逻辑性更加严密。数理方法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用数理方法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使研究表述简洁清晰,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马克思也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简要回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多年理论研究的结晶,该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这里的劳动是指,物质生产和创造价值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商品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开始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对价值和交换价值进行了区分。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没有价值就不会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劳动价值公式应用论文
目前,我国理论界正在深入广泛地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无论是在目前这场讨论中,还是在长期以来中外学者的研究中,对劳动价值论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和难题。其中有些难题在马克思著作中并无现成答案,应用传统理论也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就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孕育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劳动价值论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把创立了一百多年但至今未获应有发展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各方面加以丰富和发展。为此,本文冒昧提出几个新理论和新公式,并尝试应用这些理论和公式,分析和破解关系到劳动价值论兴废存亡的几个问题。一、几个公式(一)价值决定公式——价值规律公式之一马克思关于价值决定的基本观点是:“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马克思关于价值决定的这个观点是价值规律的首要内容。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理论界通常所说的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用个量t[,1]及其总量T[,1]表示)。对于t[,1]参与价值决定,在承认劳动价值论的学者中是没有争议的。但也许正因为没有争议,人们对t[,1]的认识一般也就没有深化、细化和量化。其实,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和社会实践,t[,1]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有必要在认识上加以深化、细化和量化。从内涵来说,马克思所说的t[,1]至少包含着三个重要的规定:一是劳动时间,并且是有效劳动时间,是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劳动时间;二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三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基本上也就是社会平均的或中等的生产条件。后两个规定结合在一起,也就是社会平均的或中等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在这里,这两个概念完全一致,可以通用)。这样,商品的价值量(W)就是劳动时间(t)和劳动生产率或劳动生产力(N)的函数,即:W=f(N,t)在这里,N又是由多种情况和要素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在这多种情况中的每一种,都是一种或一类生产要素,每种要素又都包含着许多方面和因素。具体说:第一,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可以说是劳动力要素(r),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德、智、体素质,这又取决于先天的体质和智力遗传因素、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本人的主观努力以及这种努力的方向和程度等等。第二,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可以说是科学技术要素(e),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相关知识、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贮存、应用水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所承载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种类和含量等等。第三,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可以说是管理要素(g),其中包括微观的经营管理,宏观的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政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纪律、制度、政策、措施、分工、协作,以及由此形成的生产力系统。第四,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可以说是资本要素(c),其中包括资本的积累、积聚、集中、筹措、运作,生产资料的获取、配置、利用、更新改造等等。第五,自然条件主要是土地要素(d),完整地说应该包括人类自身的自然(已列入劳动力要素之中)和人类外部的自然,后者又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日照、气候、其他动植物、生态环境等等。所有这些要素,都是劳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都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性因素。仅以上述五项要素列入价值决定的关系式,可得出以下公式:W=f(r,e,g,c,d,t)以上因素都影响到价值决定,其中有的是加和关系,有的是比例关系,有的是非加和性、非线性的关系。从外延来说,无论在中国在世界都存在着多层次的生产力,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力条件。同一规格质量的产品都可能有多个不同的生产者向市场提供;这些生产者有的是个体,有的是企业;企业中有独资的,有合资的,有股份制的,有国有的。不同生产者会有不同的生产条件、劳动力条件和由此决定的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这些生产者各自的个别劳动生产率(N)可能分别等于、大于或小于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N[,1]),从而N与N[,1]的比值n(我们把n叫做相对劳动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指数)可能分别等于1,大于1或小于1.即N=N[,1],N>N[,1],N<N[,1],亦即n=1,n>1,n<1.但无论个别劳动生产率N和个别劳动时间t怎样不同,同一规格质量的产品投放到同一市场上价格都相同,从而社会价值W都相同。因而n值越高,在相同劳动时间t里产品产量越大,产品总价值也越大。于是就存在以下的数量关系和价值决定公式:W=t[,1]=nt当n不变或相同时,W与t成正比;当t不变或相同时,W与n成正比,即与N成正比,与N[,1]成反比;当W不变或相同时,t与n成反比。这就是说,当劳动生产率不变或相同时,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当劳动时间不变或相同时,商品价值量与相对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指数成正比,或者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当商品价值量不变或相同时,也就是在等质等量商品中,包括单位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劳动时间越少,反之则相反。因此,我们应该区别不同情况、不同概念的劳动生产率,来全面认识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三者关系;否则就会在这三者关系上纠缠不清,争论不休。在计算同类商品总量、部门商品总量、社会商品总量时,由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总是根据所有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的,因而这时n=1,从而,W=nT=1T=T.其中总劳动时间T=∑t=∑t[,1]=T[,1].所以,无论是同类产品、部门产品还是社会总产品的总价值量总是等于耗费在产品中的总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了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后,又在《资本论》第三卷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5卷,7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必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理论界通常所说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用总量T[,2]和个量t[,2]表示)。显然,作为完整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对社会生产、对生产部门、对社会供给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对社会需求、对消费者及其购买力来说也是必要的;不仅要具有劳动耗费上的社会平均性,而且要具有劳动效果上的社会必需性,即具有两种含义上的社会必要性,也就是必须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这就是说:“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5卷,7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然后再根据从这样决定的商品总价值中所分摊到的部分决定单个商品的价值,即由“所生产的总价值除以产品数,决定个别产品的价值,而且个别产品只有作为总价值的这种相应部分才成为商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6卷(Ⅱ),1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因而,完整意义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社会必需总量(B)所必要的劳动时间(T[,2]=Bt[,1])决定该种商品实际生产总量(A)的实际总价值(W),并由从这个总价值中所分摊到的部分决定单个商品的实际市场价值(w),即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t[,1]、T[,2])共同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包括总量价值W和单位商品价值w)。用计算公式表示,即:W=T[,2]=Bt[,1]=B(T[,1]/A)=(B/A)T[,1]=b[,T]w=W/A=T[,2]/A=Bt[,1]/A=bt[,1]=bnt其中,T[,1]=T,为生产A量商品实际耗费的总劳动时间,t为单位商品个别劳动时间,n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指数,b=B/A为供求系数或产品需求率或产品稀缺率。上述公式把产品需求率b列为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变量,从而把供求关系列入了价值决定。而市场供求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价值量不以交换者的意志、设想和活动为转移而不断地变动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这样,供求变动就决定了价值变动,进而决定了价格变动。从这种新观点来看,商品价格随着供求变动而上下波动,并不是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而正是有规律地必然地向价值接近,与价值相一致。再从供求变动趋势来看,“如果供求决定市场价格,那么另一方面,市场价格,并且进一步分析也就是市场价值,又决定供求。”(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5卷,2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这种供求与价格的相互作用,供求的价格弹性,会把供求、从而也把价值和价格拉向一个均衡点。这样,虽然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就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不过这种一致只是作为过去的变动的平均,并且只是作为它们的矛盾的不断运动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5卷,2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这时,A=B即b=1,因此,就一定时期整体来看,价值决定公式仍然应该是:W=bT=Tw=bt[,1]=t[,1]这个公式里,似乎b可以消失,不再发生作用,实际上这个公式成立的条件是b=1即A=B,亦即供求平衡,实际上供求在这里仍然是起作用的,而在其他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也就是A≠B,b≠1,从而b都不能消失,供求都起作用。总之,在以上价值决定公式中,既包含了实际劳动时间(t和T),又包含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t[,1]和T[,2])。在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既包含了劳动时间,又包含了劳动生产率因素。其中也就隐含了决定劳动生产率并进而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多种情况和多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资本、土地等等要素。在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既包含了劳动时间,又包含了供求因素,既包含了生产过程、产品供给和劳动耗费因素,又包含了交换过程、产品需求和劳动效用因素,而在产品需求中也就隐含着产品的效用因素。因为没有效用也就不可能有需求,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可能有价值;而且效用越大,越普遍,需求量也就越大,两者总是成正比。因此,这一公式既保留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核,又融合了效用论、供求论、生产要素论、生产费用论、积累劳动论的合理内核,从而这个公式是一个既坚持了劳动价值论基本观点、又综合了各种价值论合理因素的价值决定公式,它适用于产品个量价值和总量价值的计算,经得起生产和交换实践的检验。以这一公式为结合点和切入点,我们可以通过吸纳各种价值论的合理因素而使劳动价值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探讨各种价值论(和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学)的沟通和综合。(二)价格决定公式——价值规律公式之二马克思关于价格与价值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1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1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由此可见,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劳动时间,计量单位是时、分、秒;外在的价值尺度是货币、计量单位(以我国现行纸币来说)是元、角、分。商品的价格应该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马克思关于价格的这个观点,是价值规律的又一重要内容。有人由此认为,理论价格就等于价值,诸如1小时劳动=10元之类的等式,在一些文章中时有所见,其实这些等式是不成立的。在这里,至少要加入一个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转换系数h,才能使两边相等:如只有当h=10元/小时劳动,才能使10元/小时劳动×1小时劳动=10元。我们设商品价格为G,商品价值为W,货币系数为h,以上关系式可通化为价格决定公式:G=hW=hbt[,1]这里的价格只是一般理论价格,实际市场价格与这个价格还会有或多或少、或正或负的差价,这些差价有的是由不同地点、不同流通环节商品中包含着某些追加劳动、从而商品价值变动引起的,有的是由自然条件变化(如季节、气候变化)、市场竞争因素、国家政策因素、消费心理因素、社会时尚变化,以及种种偶然因素引起的(供求因素已被列入价值决定的内生变量,在此可不再列入)。其中由劳动量变动即价值变动引起的差价可纳入W之中,其余因素引起的价格变动和差价可用△G表示,列入价格决定的一个子项,从而上式可完善为:G=hW+△G其中△G可大可小,可正可负,从社会总产品来看在一定时期可作为正负值互相抵销,也就是∑△G=0.从而使社会产品总价格仍然等于总价值、即总劳动时间乘上货币系数,即∑G=∑hW=h∑W=h∑T.由此,h=∑G/∑W=∑G/∑T就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计算)来说,G应该用全年全国劳动者国内生产净值计算,W或T应该用全年平均劳动者人数乘劳动者全年平均劳动时间计算。由于目前统计指标和数据上的局限性,G可以近似地用全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W或T可以近似地用全年平均从业人数(R)乘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时间(T)计算,即:h=GDP/RT通过不同年份的不同h值,可以计算出h值的年变化率h′。用计算公式表示,即:h′=(h[,j]+1)/h[,j](其中j为基期年份)根据以上公式和有关统计资料,我们可以大体计算出一国h值和h′值。以我国近几年为例,可通过测算列出表1:表1中国h值测算表GDPRThh一年定期居民消费(亿元)(万人)(小时)(元/小时)(%)储蓄利率物价指数(%)(上年=100)1990185316390924401.191992266526555424401.67121.97.56106.41994467596719922403.11145.310.98124.11996678856885020244.87126.89.18108.31998783456995720245.53104.54.7799.22000894047115020006.28108.12.25100.4说明:T根据我国从1994年实行每周5.5天工作制、从1995年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从1999年节日假由7天延长至10天计算。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1)》,《中国统计年鉴(1998)》
会计计量特点研究论文
人类要想改造世界,就离不开对纷繁复杂的客体的计量。对客体的定量化认识更为精确,是改造的基础。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会计计量与通常意义的计量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一、计量一般概念
“计量就是根据特定规则把数额分配给事物或事项”。计量是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计量的对象(客体)。
2.计量的属性。世上的事项与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事物也会呈现不同的属性,如物体的质量、体积、运动的速度等。计量的属性需要计量的尺度与规则。
3.计量的尺度与规则。对不同的属性要用不同的尺度与规则,如质量可以用天平来计量,相应的尺度(国际标准单位)千克。
高校无形资产构成及特征
内容摘要:本文仅就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对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了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完善措施,以期能够对高校无形资产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持续发展起作用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来源。无形资产管理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有关的法律制度已经十分健全,在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国内,虽然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历史尚短,宣传力度、普及程度不够,造成无形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尤其是高校对无形资产流失现象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无论在各级管理部门还是在高校内部,都缺乏对高校无形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没有建立起有效控制无形资产流失、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社会经济价值的管理模式。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特征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