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2:39: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价值观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

一、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问题

面对文化转型,当前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那些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梳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着重关注那些为适应文化转型的需要而必须加强或补充的“新的教育内容”。本研究试以我国当代文化生活的新变化举例说明。

(一)政治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我国政治文化转型面临的艰巨任务。“参与型政治文化”也称为公民文化,它与臣属型政治文化、狭隘型政治文化相对应,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Ⅲ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有赖于健全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体制,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公民是否具有参与政治生活的现代素养。它要求公民具备相应的价值观,比如:

第一,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认同。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许多人对政治生活或漠视或疏远。因此,重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认同,激发公民重视并主动参与政治决策的热情,是当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二,对“主权在民”的价值认同。只有在公民中牢固树立权力的“民有”意识,消除“臣民”意识,才能激发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

查看全文

漫谈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给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挑战

中国发生的深刻的经济与社会转型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层面:多元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走向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改革开放之后国外的文化价值观开始进入到中国,并给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人们开始面临在多元价值观之间进行价值取向选择的问题,而这一点在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身上也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阶层上的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不断扩大。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目前的多种文化和价值的冲突与交融的情况。岳金财与赵春玲认为,目前学校教育的困惑之一,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多元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实施社会要求的基本价值观教育。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期,因此价值选择也就显示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把握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成为了目前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问题。2家庭层面:中国家庭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在不同的家庭的结构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在当代,中国的家庭结构与环境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价值观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开始大量出现。独生子女常常集聚父母的宠爱和期望于一身,父母常常过分重视智力教育投资,而忽略了对孩子的价值观教育的重视。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常常会导致独生子女表现出性格孤僻、为人自私、注重享乐等一系列问题,这正是家庭价值观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第二,单亲家庭中的价值观教育问题。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变化,中国社会的离婚率开始走高,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也开始出现,成长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孩子更容易产生价值观的扭曲。统计表明,我国离婚率较高的年龄分布大约是在30-50岁之间,而这也是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的重新组合使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会使中学生在对待事物的价值判断上出现极端化倾向。第三,隔代家庭和流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当今的中国的劳动力群体,尤其是其中的农民工群体的流动规模与范围都在日益增大,很多劳动者选择将孩子交予父母照管。由于祖辈文化程度较低、过度的溺爱和年老所引起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且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祖辈们在思想和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代沟,容易引起家庭教育的缺失,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但目前许多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完全有效地回应这一问题,同时学校中原有的价值观教育本身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教育内容没有较好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能不能坚持与时俱进,使价值观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梅平乐与刘济良认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深层原因在于价值观教育内容时常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少学校没有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常常忽视了中学生的特点与要求,使很多学生认为价值观课空洞无味,抽象无用,不能有效地结合价值观课程的内容来理解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其次,忽视了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质。徐莉认为,价值观教育的困难之处在于很难仅仅通过教育和宣传将价值观念植入人心。目前在价值观教育实践领域中大多采用价值灌输的方法,这种方法来自知识能力教育,但价值观教育在性质上和一般的知识能力教育不同,它是一种精神培育,在价值观的教育中应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思考,而这正是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所缺乏的东西。再次,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性存在问题。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价值观教育中,占主体地位的不是学生,这实际上限制了中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动性。中学生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很多基本问题开始进行思考,如果不能在这一阶段促进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和引导思考的方向,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与建议

中国当前的中学生教育需要回应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文化和家庭等方面的变化对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增加了学校在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所要承担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学校针对当前的情况和中学生的特点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作出适宜的调整。本文在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1在教育内容上,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在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这一背景下,应通过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在具体内容的设定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是我们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中培育中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要教育中学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而这两方面正是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源泉。2在教育方法上,促进教育方法多样化和灵活性在传承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来的合理模式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模式合理要素,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来对当代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开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者要根据价值观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教育规律、教育目的和教育法规,选择与教育对象相适应的教育形式与方法,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代替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学校应从中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探索更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方法,以提高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同时,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价值观的教育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也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这样才能避免其在教学中出现空洞抽象的问题。3在教育对象上,要尊重和包容学生群体中的多样性特点教育者应在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和形成价值观环境上的多种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师生在价值观教育中能够进行高效的互动。根据孙琦和郑钢的研究,不同性别、年级和城市的中学生在价值观三因素上均有显著差异,并且由于其家庭成长环境的差异独生子女在价值观的形成上也异于非独生子女。所以在当前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提倡宽容和理解,尊重学生成长的权利,并对中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多元化承认与尊重,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学生的想法,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查看全文

学生价值观教育论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之一。实施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价值观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现实意义

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起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与获取,从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方向。

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当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

养成作用。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会使个体的一定行为既出于内心又带情绪性,经常重复和强化,最终养成习惯。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现象已反映到学校中来,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但是主流仍是好的。这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在学生中认可程度较高,而论资排辈,忽视个人正当权益的陈腐观念遭到普遍抵制与拒绝。

查看全文

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之一。实施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价值观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现实意义

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起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与获取,从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方向。

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当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

养成作用。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会使个体的一定行为既出于内心又带情绪性,经常重复和强化,最终养成习惯。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现象已反映到学校中来,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但是主流仍是好的。这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在学生中认可程度较高,而论资排辈,忽视个人正当权益的陈腐观念遭到普遍抵制与拒绝。

查看全文

提升人才价值观教育效能措施

一、新媒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正面影响

1.使人才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得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开展,传统上以课堂教学、讲座、会议为主,辅以座谈或者单独谈话的教育模式,其开展特点是点与面,个体对集体的“集中制”原则,很难掌控个体精神面貌的全部。新媒体方兴未艾,其方便快捷,针对性强的技术特征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时间空间限制。它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依托技术优势,通过各种数字数据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的在受教群落中传播。并能够通过数据移动平台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受教大学生提供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2.使人才价值观教育的互动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僵化,目标单一。旧的填鸭式和说教式教育方式难以引发受教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没有被激活和开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仅限于提问和回答的应付模式,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新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因其区别传统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使得受教大学生在新奇、新鲜的技术教学中开启主观能动性的学习闸门,在开放性的教学中接受思政教学内容。师生可以利用新媒体已经开发出的QQ、微信、论坛以及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实时思想交流。新媒体思政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造和补充,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思政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为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落的正确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3.使人才价值观教育的效率提高。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技术已经惠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在高校教学中,新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首选,并在教学效率和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新媒体拓展了教学模式,同时也拓展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新媒体还在技术上支持存储和查阅的异时异地的教学功能,为受教个体提供了可以反复学习的客观可能。新媒体生动及时准确全面的教学特点,符合新时代受教个体的思想能动性,其快捷方便的传播性和存储型又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率和质量,对于整个受教群落而言,是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个体学习成果提高的保障。

二、新媒体在人才价值观教育中的负面影响

1.多元化价值取向。互联网技术让新媒体信息传播成为共享资源的典范,冲击并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同时,还不断地在开发新的教学模块。新资讯和实时更新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输到每个受教个体手中,使得大学生在接收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同时,也接收到来自于国外的各种思想潮流,其中不乏颓废消极的思想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成巨大的威胁。成功论、财富轮等已经成为时髦的名词和部分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背离了我国传统美德范畴之内的行为规范。长此以往不利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共处,也不利于个人价值观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上统一。2.追求实用价值观。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是优秀人才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个体的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离不开社会背景的映衬和影响,高校是社会结构的缩影,初步具备了社会雏形,因此,大学时期的道德情操培养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是人一生走向的标尺。新媒体的灵活包容性和开放虚拟的受教环境,将各种思潮都带入到高校这个小社会环境中。不正常的社会价值追求必然会让思想还处在形成期的学生们产生重功利轻道义的价值观。

三、利用新媒体提升人才价值观教育效能的措施

1.加强领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现阶段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教育教学体系,新媒体的应用都是不能规避的必要模式,虽然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各大高校应在新媒体应用中,主观上重视其担负的教学任务,客观上要“重利轻弊”,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制定出适合高校教学任务的新媒体应用制度,组建优秀的师资力量队伍开展思政教学,培养高校学生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弥补新媒体所带来的弊病。在正确的价值教育观指导下,统筹部署人才价值观教学工作,以新模式带动新体制、以新体制推动新目标的完成,以达成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有专人编辑和推送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吗,及时抢占新媒体阵地,充分挖掘新媒体教学宣传优势,快速的在受教群体中建立起沟通交流的纽带,让国家人才储备梯队能够在网络时代及时有效的接收到核心价值观的指导。2.积极应对,掌控传播主动权。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易于操作的特点,建立起专业化教学平台。利用其快捷的传播方式,将高校思政教学融会其中。把信息源和信息传播终端捆绑在一起,以主动教学和主动学习的模式发挥新媒体影响广泛和快捷的特点。例如开设专业课论坛,开辟微博、微信群、QQ群等,把新闻事件其中,并且可以让受教学生骨干和教师做舆论导向引发集体性讨论,充分调动被培养人才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网络时代并不意味着虚拟就可以欲盖弥彰或者是为所欲为。高校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储备基地,必须增强法制意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勇气。3.完善机制,强化素质教育。网络虽然是虚拟平台,新媒体固然区别于传统教学,但完备的教学机制还是可以将其掌控在可利用范畴内。所以各高校应建立健全新媒体教学模式和体制,在教学各环节上安排负责任,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人员进行负责。有针对性的利用新闻事件与之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目和内容,突出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意义和普遍性。还要加强考评制度和执行力度,完善考核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学素质考核的重要标准和内容。形而上提升思想意识领域,形而下规范其日常行为标准,从内向外的整体提升受教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思政水平以及个体行为准则。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基础的价值观念,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为此,在互联网广泛普及背景下,我们不仅应帮助中学生正确区分网络资源所呈现的内容,更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对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网络资源;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利用网络资源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中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中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现状,只有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才能够弘扬正能量的内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促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发展氛围;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资源中所呈现出的内容较多,中学生对网络这一新颖的媒体形式更感兴趣,当中学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授文化知识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教育学生,学生感兴趣程度与理解效果都会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保证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及效果[1]。由此可见,在社会不断发展状态下,利用网络资源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网络资源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一)利用网络资源营造文化氛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由于中学生在校园中生活的时间更多,因此要想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中学领导与中学相关教师就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为中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其可以在了解、清楚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能够正确鉴别社会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建议中学应借助互联网在网络资源中深入挖掘与学校、当地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利用校园的广播媒体平台为学生传递上述内容,营造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2]。与此同时,中学教师与领导人员还可以开展文艺创作、演讲比赛、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中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收集有关知识,通过为其他中学生呈现感化心灵、温暖人心的事件,使得校园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二)利用网络资源呈现真实案例,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与虚构的内容相比,真实案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为此,要想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对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学教师就应借助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案例,通过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首先,中学教师应该通过与中学生进行沟通的方式,了解中学生当前价值观正确与否、大部分中学生在哪方面道德存在缺失、能否正确鉴别社会事件的正确性;其次,在全面了解中学生的基础上,中学教师应通过网络查询与学生当前所缺失的道德有关的内容,通过搜集、整理案例,使得后期为学生呈现出的内容逻辑性更强;最后,为学生呈现真实社会案例的基础上,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授正确的价值观内容,更需要为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让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并使得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出现偏颇。(三)利用网络完善教育体系,使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虽然学校是教育中学生的主要场所,但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平台使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形成合力也是十分重要的[3]。一方面,中学教师应借助网络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使得家长与教师都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当前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中学教师还应该帮助家长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并为其提供一些科学的教育案例,让家长可以在浏览、观看相关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孩子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在社会中也应该积极净化网络、荧屏、书刊,通过宣传社会中存在的好人、时代的楷模,及时更好地弘扬社会正能量,保证中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长、学校与社会的教育中不断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并阅读提升品行修养的书籍,进而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的状态下,使得网络中优秀资源可以走入学生学习视野,促使学生接受到更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查看全文

研究生价值观教育论文

一、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各种矛盾交织、观念冲突、利益凋整的现象,给正处于社会选择阶段的研究生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与80年代的研究生相比,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研究生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在价值取向上自我意识强化

研究生是一个知识和智力相对密集的青年群体。他们具有乐于思考并且善于独立思考、观察敏锐、认识问题的角度独特、吸收新鲜事物快、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基本稳定、自主、自立等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生价值观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强化,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更加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追求自我的完善。调查表明,对于“攻渎研究生的目的”,61.6%的研究生认为读研是“为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价值”;193%的研究生具有伟大的抱负——“为振兴祖国”;7.1%的研究生则希望能“有更好的学习lT作环境”,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4.7%的研究生读研是为了“改善生活”。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适合个人利益之需要”与“应国家利益之需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73.4%与19.3%),说明研究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向自我为主体的方向发展。

2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更加务实和偏重物质利益

当代研究生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正逐渐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增强的现实性和务实观。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采取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据1994年《研究生价值观研究》课题组所做的“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价值观问卷调查”,54.1%的研究生倾向于“不管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全力解决每一阶段最迫切的具体问题就行了”,充分说明了研究生价值观实用性倾向增强。当问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您是否准备接着报:考博士研究生”时,回答“准备”的仅占10.2%,回答“没想好”的占21.1%,“不准备”的占67.6%,说明大部分在校研究生暂时放弃了对更高学历的追求。其中部分研究生还是很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只是迫于目前自己的生存状况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这说明他们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得不迁就于现实。

查看全文

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文化转型时期,社会价值系统发生了诸多变化,这对价值观教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价值观教育要根据新情况更新教育内容;要处理好价值观“一元”和“多元”的关系问题;要处理好价值观的“普适性”和“民族性”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文化转型;价值观教育;现代化

“文化转型”是指文化的整体面貌发生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型可以被概括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它包括文化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整体转变。价值系统作为文化的核心,在文化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转型”意味着“不确定”。与非转型时期相比,价值观教育失去了以往“确定而明晰”的参照对象。然而,面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教育必须超越。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现代化的蓝图已经隐约可见。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价值观教育超越现实,走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

一、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问题

面对文化转型,当前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那些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梳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着重关注那些为适应文化转型的需要而必须加强或补充的“新的教育内容”。本研究试以我国当代文化生活的新变化举例说明。

(一)政治文化转型与价值观教育

查看全文

漫谈不能轻视的学生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大学生中

一、正确的价值观是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基础

人生观从萌芽、发展到基本形成都在青少年时期,特别在大学阶段,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的重要阶段。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系统概括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念。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解决的是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它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生态度回答的是人生的路该怎样走的问题。人生价值主要指人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生意义的评价,是把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个体所应具有的最基本价值取向问题,也是决定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因素。当然,这三者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有利于其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然而人生观又受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关系和世界观的制约。作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作为学生时代的佼佼者时最容易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动摇。因此,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学教育本身的任务和历史的责任。

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基础

查看全文

民国音乐教育价值观启发

一、民国时期音乐“审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民国时期音乐“审美功利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古代音乐“以乐育德”价值观有密切的关联,它是在继承和革新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中国古代两种音乐教育价值观

⒈“以乐育德”儒家功利主义价值观。即音乐教育为教化民众服务、为维护阶级统治服务。早在先秦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礼崩乐坏”后礼乐制度瓦解,孔子将“礼”与“乐”在教育中结合,即通过“礼乐相济”的教育形式将“美”与“善”统一。虽然孔子认同音乐给人带来和谐体验的“审美”意义,但在“乐教”的定义中,孔子偏重关注音乐的社会作用。“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1]因此,“乐教”是以“道德”为核心,通过“声和”到“心和—人和”,最终达到“政和”的目的。汉代以降,由于统治者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以乐育德”的音乐教育价值观逐渐在教育中占据正宗地位。因此,“乐教”的价值逐步依存于“道德”之中,音乐教育也逐渐失去了“审美”的本质意义。直到近代以前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形成了以强调“乐以载道”、“乐与政通”,否定个体审美价值的“以美育德”功利主义音乐观。⒉以“审美”为主的道家非功利价值观。“以乐育德”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顺应自然”的老庄道家思想的反对。道家从崇尚自然的哲学观、美学观出发,反对功利性的音乐,提倡形而上、超越功利性的“审美”化的音乐。老子认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2]他肯定了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独立地位,认为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消解欲望,从而超越物象时空,领悟自然音声中所含蕴的至大神韵。道家认为不应违背音乐的“审美”本质,过分夸大社会功能,反对用“乐教”作为束缚人性的工具。儒家与道家相对立的价值观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和谐之音,直接影响着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民国时期音乐教育“审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⒈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近代转型。道家与儒家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价值观上的分歧,是促进民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变革的基本动力。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思想涌入我国。受康德、席勒思想影响的新型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康有为、曾志忞、王国维等人,他们在探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启蒙救国的利器,并将目光投向西方的“美育”上,认识到“审美教育”能够使人实现精神的超脱。以现代“美育”为载体的“精神教育”,能养成国人高尚情感,实现解救现实人生的功利目的。比如,王国维一方面接受了康德的思想,把“审美”与“道德”分离,传承道家思想强调“审美”的独立性:“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审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3]另一方面,他又继承了传统儒家“以乐育德”的思想,将“审美”与“道德”相协同,将审美知觉“无利害性”特征赋予了辅助道德的功能,此乃他提出的“无用之用”。这种“审美功利”主义观不仅在二十世纪初期有代表性,而且在民国时期被学者们普遍接受。如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培养人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的手段:“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4]鲁迅明确地提出以艺术文艺改造国民性、疗救国民病根的主张;梁启超视艺术为情感教育的利器,大力倡导艺术教育“趣味教育”,使之皆成为“美化”的国民;朱光潜提出了艺术的“无所为而为”更突出“审美”育“德”的功能性意义。因此作为美育重要实施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是以重视音乐“审美”本质价值而达到道德目的的“审美功利主义”价值观。“审美功利主义”价值观将音乐教育的意义落实到现实人生的解救,这一理解是基于音乐本身的特征,而不是仅仅把音乐作为辅助工具。这与“西学东渐”带来的康德“无利害感”、叔本华“纯粹的认识”、克罗齐讲“直觉”已有很大差异。可见,民国以现代“美育”为思想的“审美功利主义”价值观是中西古今文化交汇、碰撞的历史产物,既是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型、也是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吸纳与创新。⒉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制度化。教育宗旨将美育纳入其中,从此“审美功利主义”的音乐观进入教育实践。辛亥革命后,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系统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思想,将“美育”提高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地位。民国政府成立后,教育宗旨采纳了这一思想,并将音乐纳入基础教育学科。从此,在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家们的积极提倡和苦心经营下,音乐教育形成了以音乐本体价值为核心的学科建构;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主体的回归;以辅助“道德”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的“审美功利主义”价值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