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2:11: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价值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价值

档案价值

一、档案价值本体论

档案价值本体论是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基石,是研究档案价值本身的存在及其方式和状态、特点、性质等的理论。该部分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一)档案价值概念及其内涵

档案价值是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参考意义。档案价值概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档案价值概念明确了档案价值的主体、客体以及档案价值的根本来源、连接档案价值客体与主体的中介物——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档案价值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介的档案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它是通过档案与人们主体需要的关系得到体现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产生对档案的利用需要,另一方面又联结档案客体和主体及其需要,使两者相互作用,从而把潜在的价值关系转变为现实的价值关系。档案价值,即档案客体对主体的凭证和参考意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并且也最终是社会实践活动促成了档案价值的实现。第二,档案价值是档案客体和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是档案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档案价值作为“意义”或“作用”,不是一种实体概念,而是一种关系概念,表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客体——档案及其属性,是档案价值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无所谓档案价值;主体及其利用需要,则是档案价值得以体现的必要条件。因此,档案价值既不是单纯的档案客体的属性,也不是片面的主体的属性,而是档案客体的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体现为一种意义或作用。第三,档案价值是档案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参考意义或作用。

(二)档案价值的根源

档案价值的根源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这种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一方面形成了人类的历史记录——档案文献,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主体对档案文献的需要,而正是这两者产生了档案价值。社会实践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得以形成和实现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社会实践活动是决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基本方式,是档案价值的根本来源。

查看全文

价值

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诗人饱含深情地讴歌教师,他们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和“人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也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但是,如果没有深入其间,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绚丽光环背后的苦辣酸甜呢?

告别了可以尽情纺织梦幻的学生岁月,带着深深的失落感,我回到了莽莽群山下偏僻安静的母校。说实在的,我不愿意再回归大山,但我终究没能飞高飞远。现实折断了理想的翅膀,我彷徨了,我会热爱这个职业吗?这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吗?面对滚滚的商潮,难道我就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怀揣着教本、教参回到了家,为了使沉重的心情轻松一点,我边听音乐边看书,耳边传来了刘欢的“……我的心充满惆怅,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我的心被触动了,家乡贫穷落后,这跟教育上不去也有很大的关系,你不是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吗?那就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吧!当天,我在日记中写道:“我要为家乡的繁荣、为家乡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

调整好理想的坐标后,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但教书育人乃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没有爱心、耐心是不行的。还记得刚走上岗位时,我不知在暗地里哭过多少次。娇小、不满十八岁的我在学生眼里充其量就是个大孩子。工作困难可想而知,嗓子哑了,喉咙干了,而孩子们依然无休止的喊叫、吵闹。我苦恼过,我茫然过,也动摇过,退却过。然而在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每当我重现讲台时,学生们求知的目光又会燃起我的希望与热情。我坚信一位伟人说过的话:“要让你的学生爱你,首先你得学会如何去爱你的学生。”我努力地做着,用我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千方百计地亲近他们、了解他们,耐心引导他们,用爱的甘露滋润他们。付出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回报。教师节,那一张张小小的卡片,那一句句亲切的“老师您好!”,使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就我个人经历,我觉得与其向他们讲一百个道理,倒不如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来启发他们、引导他们。

还记得劳动课上,我指手划脚地分配任务,丢下句“快点干,等一下来检查”就走向宿舍,可当我要验收时,来到现场一看:有的蹲在地上,正在玩“五子棋”,有的三五成群地小声议论着,有的甚至倚在墙上闭目养神……,我发怒了,大声喊道:“你们……”可底下的话却说不出来,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带的头?想到这里,我的脸阵阵发烧,于是,我接过同学手中的锄头,带头干了起来,只见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也都积极地干起来。这件事使我深深理解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含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处处以身作则,需要学生做到的,我自己一定做到。

查看全文

档案价值形态

一、为什么要区分档案价值形态

我国档案界一直有人对档案价值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如张开森在《天津档案》1987年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在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关系》一文,提出一个公式:档案的保存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保管成本,从而得出结论:“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未必都有保存价值;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肯定无保存价值;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必定有利用价值”。其它相关论文还有周耀林的《档案价值层析》,吴祖鲲、吴桐的《论档案的功用和文化价值》,柳再义的《档案保存价值的定量研究》,彭光照的《浅析档案利用价值的构成因素》,张斌的《论档案价值形态》等等。由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也认为,档案的基本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但笔者感到,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价值具体形式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不够系统和深入。正如张斌所指出:“我国档案界一直比较注意对档案价值具体表现形式的总结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其研究也存在较明显的缺憾:一是对档案价值形态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统一地、系统地把其作为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二是对某些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比较浅显,感性认识的成分居多,缺少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档案价值形态的研究推向系统化和理论化。

除上述之外,区分档案价值形态对笔者来说,还有两点考虑。首先,我们认识和评价档案价值,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把握。从宏观上讲,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但是微观上,档案价值会因其相对性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如一个单位的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在价值结构、价值表现形式乃至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性质、需求角度以及需求内容也存在差异性的,某种档案此一时有价值,彼一时则无价值等。研究档案价值形态,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档案价值,进而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研究档案价值转化,需要实现分析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研究档案价值转化提供逻辑支点。档案价值转化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因此,对档案价值进行区分,并剖析不同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将为后面章节的展开论述做好准备。

二、档案价值具体形态及其关系

1.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

按照档案价值的源流关系,可将档案价值从整体上划分为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原始价值是源,从属价值是流,两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这一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提出的。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指出:“我们现在承认,文件要能够成为档案,其产生和积累就必须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并且除了达到此种目的的价值之外尚有其它一些价值。这就是说,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于原机构的原始价值,对于其它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谢伦伯格的本意,谢氏认为,档案对于原机构的价值是由文件当初被产生和被积累的特定目的决定的,这说明档案的原始价值包括文件价值(由文件当时的作用大小决定)与档案的初始价值(文件产生机构积累的意义)两部分。而档案的从属价值是由其原始价值衍生而来的价值,表现为对文件形成者以外的利用者的意义和作用。当档案不再被其形成者所利用时,并不说明此时的档案已没有价值了,实际上,档案的原始价值已转化为从属价值了,表现为档案价值的扩展趋势。在我国档案界,通常把档案的原始价值叫第一价值,把档案的从属价值叫第二价值。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指出:“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的双重性及过渡性。从双重性来说,档案时机关的作用,可称为第一价值,对社会的作用可称为第二价值。”(注: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可见,档案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双重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过渡性。当档案由第一价值(原始价值)过渡到第二价值(从属价值)时,其价值发生了扩展,我国档案界称之为“档案价值扩展律”。其实,从实质上看,档案价值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转化过程中。档案的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的过渡实质上是档案的原始价值向从属价值的转化。

查看全文

公允价值会计

1公允价值会计是我国会计发展的方向

“公允”是公正恰当,不偏袒。“在会计中,‘公允’一方面是作为会计原则或标准出现,比如公允反映。另一方面是作为会计对象或会计方法出现,比如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从会计对象角度看,公允价值是会计反映的对象,从会计方法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计量的方法。”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间进行现行交易时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是市场交易各方承认和接受的,由市场价格机制决定的市场价格。而公允价值会计主要是研究如何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

随着资本市场成为企业的主要筹资场所以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逐渐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公允价值会计因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认同。如,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一文中,鲜明地倾向采用公允价值,并意图将其运用领域由金融工具扩展到其他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跨地区发展日益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资源分配的决策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为必然。因此,公允价值会计亦将成为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2《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新发展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审慎引入公允价值概念。

2.1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为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奠定了基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资本市场逐渐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场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明确指出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是财务报告的目标之一,这说明了引入公允价值概念的必要性;第42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五种,公允价值是其中之一,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法定地位,确立了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方向。

查看全文

公允价值的价值证研究文献综述

一、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不存在

例如,邓传州(2005)认为,证券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在历史成本的账面值基础上无相关性存在。路晓燕(2008)选择在2006年年报新旧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中以“当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损益的金融资产计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的项目披露运用现行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差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对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以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后的公允价值调整额缺乏增量的价值相关性。谢荣、王风华等(2008)、朱凯、赵旭颖、孙红(2009)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了实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前后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相比,在实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当年,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显著增加。陆宇建,刘翠翠(2011)、伍中信,李思霖(2012)以沪深两市金融类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费尔萨姆—奥尔森提出的价格模型及其演化模型加以借鉴,对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与否进行检验。所得到的结论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显著性都不强。学者们在分析不相关原因时,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及投资者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很严格,公司对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持谨慎态度。公允价值计量的比重在公司会计核算中所占比重很小。此外,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公允价值具有弱相关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会计学者以金融类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一些学者发现,该类公司公允价值具有很弱的相关性。例如,1995年,Wahlen&Petroni研究了美国56个财产保险公司1985至1991年期间的情况,发现流动性差的投资价值相关性较弱。Eccher等人(1996)对于在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说明,公允价值的披露的价值相关性很小,笔者认为可能因受到经验数据所属年份的影响。2003年,Kim和Khurana研究了1995年~1998年期间,美国银行的有关数据,对公允价值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发现公允价值在公司缺乏信用透明度,金融工具市场不够活跃的背景下未必会优于历史成本信息含量。同年,Nissin通过研究金融工具指出,银行管理当局对某种金融工具的控制程度与其公允价值相关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前者越高,后者越弱。

三、公允价值存在强相关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有相当多的学者针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开展研究,研究证实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Barth(1994、1996)研究发现,贷款、长期债务,以及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均有价值相关性存在,尤其是与历史成本相比,贷款的公允价值相关性更强。银行业务的健康程度越高,银行经理,以及投资者越熟悉公允价值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在估值技术越先进的情况下具有越强的解释股价的能力。1995年,Takeda&Ahmed研究了152家上市银行控股公司,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已实现投资损益公允价值相关性较好。Nel-son(1996)研究了银行普通股市场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仅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1992年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解释力更强。1998年,Eccher使用相对指标,以1992年~1993年间300家银行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净贷款和相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弱,存款、长期债券以及证券投资和相对指标价值存在相关性,此外,只有将与历史成本相关的控制变量加入后,表外金融工具披露才会与相对变量产生相关性,值得一提的是,由1993年的数据可知,这些相关性正逐步趋向于弱化。陆宇峰(1999)借鉴Ohlson(1995)的剩余收益模型,通过对1994年~1998年期间拟合优度R2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对股价的解释力度方面,会计盈余,以及其与净资产相结合均趋于增强,不过在对股价的解释力度方面,净资产一直处于比较弱的局面,在1994年和1995年这两年的T显著性检验中均未通过,所以会计盈余与股价具有相关性。2005年,张莉、周雪,以及王跃堂研究了国内实施现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计量,结果表明,按公允价值计量和调整后的减值数额具有价值相关性。邓传洲(2005)以Ohlson(1995)提出的收益模型,以及演化价格模型为依据,研究了B股非金融类公司,对规模影响通过每股数加以消除,对遗漏变量,以及样本差异等问题借助面板数据加以克服,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证实,公司遵循IAS39并进行公允价值调整后,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与股价具有价值相关性。张烨,胡倩(2007)、李杰,宋智勇(2008)、伍中信,李思霖(2012)分别以2002年至2005年香港金融类上市公司和2007年一季度到2008年一季度的五个季度、2008年至2010年沪深股市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选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提高,提供了有用的会计信息供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所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前后,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实际价值、股票收益与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罗婷,薛健,张海燕(2008)研究了2004年、2005年和2007年A股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实行了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后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2007年执行了现行准则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影响程度存在行业差异。同年,潘金凤、李琴及朱凯研究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6年以旧会计准则及现行准则为依据所披露的会计报表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Ohlson(1995)价格模型,研究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与股票定价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前者越高,后者就越高。再者,刘斌,徐先知(2009)研究了2005年至2006年的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中投资于其他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一公司,对于股权流动性差异和价值相关性借助报酬模型,以及价格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投资流动性弱的非上市公司与股权投资流动性强的上市公司之间在价值相关性方面后者显然高于前者,此外,上市公司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股权投资存在价值相关性。王玉涛、薛健、李路(2010)以2007年至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价格模型开展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验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而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具有价值相关性。同样地,王建新(2010)、刘永泽、孙翯等(2011)、张凤元,符建华,易晓微(2013)分别选取我国2007年~2008年、2007年~2009年与2007年~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价格模型开展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进行验证。研究显示,公允价值在我国2006年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引入,使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一步提高,而且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

查看全文

贵州旅游价值

1、视野狭窄,观念落后

2007年贵州省的产业格局是“二、三、一”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16.8%、42.3%和40.9%。①另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1995—2006)》显示,2006年贵州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73.07%、7.6%、19.33%。由此可见,第一产业的效益明显偏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小,从业人员比重远远大于产值的比重。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高2个百分点,其中,全省37个工业行业中,实现增长的有34个,特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卷烟制造业,电力等行业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强。第三产业的效益明显,特别是旅游业在200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

从上述数字分析,贵州更多的将第二产业中的原煤、卷烟、发电量、水泥、矿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其中矿产品的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破坏,如地质塌陷、一座座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的秃山、水资源及空气污染严重。而矿产品又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行交易,附加值太低,导致企业利润过低,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只能徘徊在求生存的阶段。而第一产业的运作方式还是以传统农业方式为主,对贵州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过低,但又承载着贵州2/3的人口,这将很难提高贵州人均GDP。

二、视野狭窄,观念落后

首先,从发展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来看,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第一阶段属于富民不富政。在此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直接从旅游业获取的收入、利益比较少,导致对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科学管理功能缺失。其结果是一个个的“童话世界”、“世外桃园”、“人间仙境”变成了没有文化内涵的人工雕琢的庸俗景点,杂乱不堪的农贸集市,生态破坏严重。

其次,地方政府对科学管理旅游景区视野太窄,对旅游的发展更多的是认为就是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就业转移,拓宽增收门路的一条路子;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不重视,认为旅游就是卖门票,做小吃。没有意识到科学管理旅游景区是一个涉及很多职能部门及行业的一个系统工程,导致景区的市场定位不清晰,规划、建设、服务没有特色,每条旅游线路在整体设计上局部与主题没有关系,沿途的广告与时代的脉搏不能紧密切入,线路与线路之间相关的服务、品牌宣传没有明显的区隔,除了大自然赋予的雨热同季外,到了冬季就几乎没有旅游特色宣传的主题。

查看全文

集体主义价值观及时代价值研究

[摘要]作为邓小平价值观核心的集体主义,主要包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内容: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内在一致、本质契合,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关键词]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邓小平深刻体会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始终强调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本身具有丰富内容,而且与我们当下正在大力培育、弘扬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努力推进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价值内涵、价值主客体、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各方面内在一致、本质契合,并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实践之中。

一、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价值观思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主要包括作为邓小平价值观精髓的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作为其价值观基础的爱国主义,作为其价值观主题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其价值观取向的人民利益,作为其价值观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等。在这些价值观体系中,集体主义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1](P173)集体主义之所以能成为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既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要求,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邓小平的其他价值观思想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逐层向外如波纹般展开、推演和延伸的。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主要内容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是指拥有共同的经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目的和社会利益,并且指向共同任务和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中,成员个体之间相互结合、彼此协作。这种结合与协作,对个人有意义、对社会有价值。集体有不同的层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社会宏观体系处在互动与交流之中。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集体具有高度的组织、团结能力和高水平的整合能力。只有在集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同向一致的情况下,集体的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对于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不同思想认识与行为选择,则区分出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是人们关于在集体和个人关系中,集体和个人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的一种态度、倾向和信念。集体主义作为对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一种看法和处理,其核心是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把发展、巩固和扩大集体利益作为人们活动的重要目标。[1](P293)邓小平说:“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2](P337)这一论述,表征着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其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根本一致性。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实基础,是其科学性的根本依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群众变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自此以后,一方面,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人民个体,坚持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了民族和社会发展,不懈付出与奉献,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需求与愿望不断奋斗和努力;另一方面,国家和集体利益代表了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和现实的利益,人民个体在为国家和集体利益做贡献时,其自身也从国家和社会不断的整体建设、改革与发展中,得到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相应的回馈与满足。其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根本要求。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2](P175)为什么邓小平如此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那末,结果势必两头都受损失。”[2](P175-176)这样一来,不仅集体利益不能维持,个人利益也不可能得到保障和实现。其三,尊重个人的价值,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人才能的发展,这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集体主义并不是“目中无人”,并非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在主张集体与个人利益一致、集体优先的同时,集体主义也充分关注并且保障个人利益与价值的实现。而个人主义则奉行以个人和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主张在个人和集体关系中,个人是中心,个人利益是人的活动的唯一目的,把集体和社会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在实践中,个人主义只能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更加尖锐和激烈,邓小平曾对此明确指出,“特别要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2](P362)要“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2](P369)第二,坚持集体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始终坚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前者服从后者。同时,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主张,在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个人的正当利益理应得到尊重,集体必须尽力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并非只讲集体不讲个人,只承认集体利益不承认个人利益。“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2](P175)现实中,每个社会成员必然都有着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人抱负和追求,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认识到片面强调精神引导的弊端,强调物质激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其中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P146)邓小平把个人收入多一些(即对物质利益的重视)看作广大群众长期存在的行为目标,客观上是对包括物质利益在内的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和激励。邓小平的这段话包含着一种意蕴,就是在一个正常、健康而有序的社会里,只有不断满足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集体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生存并发展;一旦集体不再考虑并不能实际地满足个人的正当需求时,就完全有可能迫使个人自己关心自己,脱离集体去谋取私利,从而诱发个人主义。因此,历史地看,如果不能认识到传统的绝对集体主义和国家至上的缺陷而片面强调对传统的恢复,我们在现实中就会面临宏大理想在“世俗生活”中无所适从的尴尬。只要人们自觉地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中或之后、之下,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中获得个人利益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由以上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可知,作为邓小平价值观核心的集体主义,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求把为集体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目的;个人利益来自为集体服务,个人获取利益是为了更好地为集体服务,并进一步地给予集体利益。正如邓小平所要求的那样“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4](P378)这里,放在“首位”很重要,最终“目的”也很重要。同时,基于集体对个人正当利益与价值的满足与支持,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强调和突出个人利益,关心群众需求,主张一切工作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准绳,不能脱离群众。因此,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与其群众观密不可分。作为对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群众观与时俱进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党在新时期突出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以人为本,要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人民主体地位,要“为民”“务实”,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具体利益,要从小处着手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关切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性、层次性、多维性和丰富性,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和社会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一致

查看全文

价值属性谈审美价值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从“美的规律”阐释谈美学研究方法;从“美的规律”性质谈美学学科定位;从价值属性谈审美价值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无论对中国那一派美学来说,《巴黎手稿》中包含的美学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在《手稿》中已作了充分展开、当代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已经大大突破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凡是符合美的规律的东西就是美的事物、“美的规律”对于美学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美”是他们思辨苦海中的一叶扁舟、心灵索道上的一根青藤、人类区别于动物本能的文化实践活动,都是自觉的意志行为、人们欣赏实践创造文化客体时,主要并不是欣赏它的效用价值等,具体请详见。

97年12期《学术月刊》刊载的朱立元先生大作《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对97年1期《文艺研究》陆梅林先生《〈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提出了商榷意见。无论陆先生对马克思译文的重新校译、诠释,还是朱先生对陆先生美学观点的置疑,放到当下的美学学术环境中都十分珍贵。这表明,我国美学界一批中老年美学家依然在坚守美学阵地。众所周知,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本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了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1]。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结束;各种美学体系已被解构成语言的碎片了[2]。在20年纪下半叶依然能保持繁荣的中国当代美学,能否避免这一危机,这已是摆在各美学派别面前的共同课题,也是美学界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实际上,90年代以来,美学在中国的危机同样来势迅猛,中青年美学学者在纷纷背弃或解构美学的同时,也开始对美学“合法性”进行质疑。赵汀阳先生便曾尖刻地指出“通常意义上的那些美学研究,无论多么深入和细致,都无法消除我们在艺术活动中所可能遇到的任何一个‘审美上的困惑’。简单地说,那些美学理论没有用处。”“美学只是一种手法”而已[3]。试问:如果美学学科本身都没有存在价值了,那各美学派别之间的论争还有什么意义呢?正因如此,我在对陆、朱二位先生深表钦佩的同时,也对他们之间的讨论,以及围绕实践美学的论争前景深表忧虑。美学论战,从来易攻难守,极易两败俱伤。我国美学界数十年论争不断、“增熵”不已、使美学学科日趋衰败的历史教训值得反思。所以,我想借两位先生文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坦诚地谈一下我对美学研究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规范性、建设性意见,一并请教于两位先生及美学界同行。

一、从“美的规律”阐释谈美学研究方法

无论对中国那一派美学来说,《巴黎手稿》中包含的美学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它不仅对审美发生学美具有纲领性意义,而且对审美价值研究极具启发意义。但无论那一派美学家从《巴黎手稿》中获得怎样的美学理论资源,得到怎样的启迪,有一点,我认为应当达成共识,即《巴黎手稿》不是马克思的美学著作。马克思的确有天才的美学思想,但马克思并没有建构并完成自己的美学理论。这是美学的缺憾,但不是马克思的缺憾。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是真正把社会科学变成科学的理论巨人,他是以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研究的。众所周知,《巴黎手稿》全称是《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在《手稿》中已作了充分展开。但其后,马克思却用了数十年的心血来完善自己经济学体系,临终《资本论》还没有完稿。每当我读《资本论》时,都会为马克思博大学识缜密逻辑所深深折服。因此,我们应以同样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理论遗产包括美学遗产,不应轻言“马克思美学”,更不应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前苏联有一个很坏的学风,即轻帅地拼凑或建构各种“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借马克思的招牌吓人。如果马克思地下有知的话,我想,他肯定会像他晚年严正声明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否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

退一步讲,即使马克思美学已经成为完善体系,如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那样,它也不应当成为我们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归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当代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已经大大突破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我们的美学研究又有什么理由停留在对《巴黎手稿》的推演和阐释上呢?当代的美学研究,应当是开放的,方法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我们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西方引进的各种方法,但唯有这种从本本出发的“经典演绎”方法不应提倡,这不仅因为它早已为经典作家所深恶痛绝,而且将遗害美学研究本身。到头来,不仅将导致美学的悲剧,还将酿成美学学者自身的悲剧。

我讲这些,决没有否定陆梅林先生对《巴黎手稿》重新译校的贡献的意思,我完全同意朱先生对陆先生努力的肯定。而且我还认为,陆先生的译校,可以从此终结国内学者继续从“两把”不同“尺度”角度对“美的规律”推演的努力(晚近的这种努力见《云南学术探索》97年3期发表的《试论“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一文),不再把“合规律、合目的性统一”作为对马克思“美的规律”的阐释,可以很好地起到“优化”美学“资源配制”的功效。当然,这并非是对“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命题的否定;只要这一命题能揭示审美发生规律并适应于某种美学阐释,它就是合理的美学命题,只是不要再把这一命题归在马克思名下便是了。同时,我也赞同朱先生对陆先生的批评。我认为陆先生把自己的美学理论建立在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重新阐释上,从方法论上便是不可取得,而正象朱立元先生已经指出的,若干结论,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逻辑偷换中获取的。如果我理解的不错的话,陆先生所推演得出的美学结论,关键是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这当然不是新的美学观点,只不过是借对马克思的重新“解读”强化这一观点的权威性而已。朱立元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蔡仪先生的学说。

查看全文

残疾人价值及价值体现

人的价值及实现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价值与价值实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残疾人的价值何在以及其价值如何实现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残疾人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把握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前提。因此,我们在讨论残疾人的价值实现问题之前要先弄清楚人的价值的问题。

人的价值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个体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对社会、对他人或自身需要的满足和肯定,包括人对社会的有用性以及人对自身的有用性;而人的个体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存在、人格尊严以及人的自由、自主、平均、权力等方面的价值。

人的价值实现,其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实现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人的价值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然而对于残疾人来说,无论是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交往方面,他们相对于正常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对残疾人的价值实现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古今中外无数伤残人士的事迹告诉我们,残疾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要,经过自己的选择和实践,创造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如此,他们在格外艰辛的条件下战胜厄运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为人类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实际上,身体有特殊困难只是意味着有了特殊的需要或者需要进行特殊的选择,并不等于人的价值本身。事实证明,特殊的需要经过特殊的选择和实践可以形成特殊的价值。

查看全文

小议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的联系

提要城市价值决定房地产价值.本文从两者关系出发,把两者统一起来,分析出城市价值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城市经济城市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新纪元.新世纪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然而,城市竞争力一个内在的决定因素就是这个城市固有的价值.城市是房地产活动的场所与载体.不同城市的价值与城市房地产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认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从而达到顺应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增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活力和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把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两者分而述之.对城市价值的探讨往往以城市竞争力为题来进行多因素的分析,而房地产价值分析则往往从传统的价值规律进行论述.也有学者对城市价值对房价的显性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仅仅从量上论证不足以揭示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城市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价值,两者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城市价值本身就是城市所具有的资源和影响力的综合评估,为微观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活动提供了隐性的竞争力,理所当然是主体和载体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概念界定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目标反之,城市的价值同样也是由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城市价值可以描述为:根据一个城市的环境和区位优势,聚集利用和优化配置更多的资源,为所在地区和人们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