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10:34: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假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前通货膨胀假象探索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激励机制,房地产
论文摘要:市场其实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如果出现了通胀,则市场就不会给股票高估值,因为此时不需要激励投资人,为了争取财富保值增值大家的投资热情已经很高了;如果出现通缩,那么市场反而会给股票高估值,为的是鼓励大家用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宽松的信贷赚钱,到时候行情究竟会涨多高,且拭目以待。
我认为当前的通胀是假象,被掩盖的真相就是我们可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通缩。在此情况下,“通胀无牛市”和“通缩导致牛市”这两个判断并不矛盾。近几天一直有读者在质问我是否改变了“通胀无牛市”的立场。他们问我,当前通货膨胀势头这么严重,你却说什么大牛市,这不是和你自己的观点相违背吗?我并没有背弃自己的任何判断,我的理论体系始终是完整的。
为什么我判断通货膨胀是假象呢?先举例说明吧。近期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反常得厉害,我内心猜测这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异常反应,而气象专家则认为这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他们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言下之意,似乎说的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必改变,也不必为气候变化而自责和内疚。我相信科学,尊重专家意见,只补充一点看法,要证明某事没有科学依据和证明其不符合我们现在认识的科学规律,是两码子事儿。气象专家好像没有注意到这个逻辑问题的脱节。
进而我还在猜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政府过度干预是否会使得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呢?这种异常现象是否又会招致政府更频繁地干预呢?由此反复震荡下去,将会是怎样的一幅互动画面呢?为应对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政府果断出手,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扭转了危机中不断下滑的GDP,并在大量的信贷投放下,CPI于2009年中结束了持续的负数状态,而上证指数也恰于那时登上了那次行情的最高点。
这些政府和央行的干预固然帮助了当时的实体经济,但也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了更多新的不确定性。有人把当前的物价上涨归因于政府前期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称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演变成了“失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这种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不认为中国政府的危机应对措施有任何失误的地方,我相信正是这些措施使我们渡过了当时的危机,却也不可避免地给我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挑战。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假象阐述
论文摘要:市场其实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如果出现了通胀,则市场就不会给股票高估值,因为此时不需要激励投资人,为了争取财富保值增值大家的投资热情已经很高了;如果出现通缩,那么市场反而会给股票高估值,为的是鼓励大家用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宽松的信贷赚钱,到时候行情究竟会涨多高,且拭目以待。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激励机制,房地产
我认为当前的通胀是假象,被掩盖的真相就是我们可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通缩。在此情况下,“通胀无牛市”和“通缩导致牛市”这两个判断并不矛盾。近几天一直有读者在质问我是否改变了“通胀无牛市”的立场。他们问我,当前通货膨胀势头这么严重,你却说什么大牛市,这不是和你自己的观点相违背吗?我并没有背弃自己的任何判断,我的理论体系始终是完整的。
为什么我判断通货膨胀是假象呢?先举例说明吧。近期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反常得厉害,我内心猜测这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异常反应,而气象专家则认为这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他们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言下之意,似乎说的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必改变,也不必为气候变化而自责和内疚。我相信科学,尊重专家意见,只补充一点看法,要证明某事没有科学依据和证明其不符合我们现在认识的科学规律,是两码子事儿。气象专家好像没有注意到这个逻辑问题的脱节。
进而我还在猜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政府过度干预是否会使得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呢?这种异常现象是否又会招致政府更频繁地干预呢?由此反复震荡下去,将会是怎样的一幅互动画面呢?为应对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政府果断出手,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扭转了危机中不断下滑的GDP,并在大量的信贷投放下,CPI于2009年中结束了持续的负数状态,而上证指数也恰于那时登上了那次行情的最高点。
这些政府和央行的干预固然帮助了当时的实体经济,但也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了更多新的不确定性。有人把当前的物价上涨归因于政府前期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称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演变成了“失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这种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不认为中国政府的危机应对措施有任何失误的地方,我相信正是这些措施使我们渡过了当时的危机,却也不可避免地给我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挑战。
虚伪法律行为分析
摘要:虚伪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运用虚假意思表示伪装隐藏行为的真实目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虚伪法律行为的效力通过对法律行为的价值来判断,其社会危害性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然并非所有均对善意第三人产生不利后果,仍需对其法律后果进行有限制的规定,以平衡私法自治的原则性条件。
关键词:虚伪法律行为;隐藏行为;无效
一、虚伪法律行为概述
虚伪表示的法律术语源于德国民法,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均采取了这种民法的法律行为架构。其又称为虚假意思表示,主要指行为人与相对人双方故意为一定的虚假意思表示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此行为因双方均不存在使其真实存在并生效的意思表示而无效,以意思自治原则为基准,理应保障行为人真意不被歪曲。日本民法典第94条规定虚伪意思表示的无效,不得以之对抗善意第三人。在该条文中,意指无效的仅为虚伪的意思表示,而我国法律的规定为相应的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双方的区别在于日本将无效的范围限定在虚假的意思表示内,而我国的规定则将无效落脚到民事法律行为之上。二者在法律效果上的差异在于意思表示的无效仅仅在于法律行为所为的部分内容无效,不涉及整体法律行为的无效,而虚假意思表示所为的法律行为在我国则属于行为本身的无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的虚伪表示的法律效力扩大了适用范围,在本质上确定了虚伪表示法律行为的无效性。(一)虚伪法律行为。《民法总则》第146条所指的虚伪法律行为是指由行为人与相对人双方故意为一定的虚假意思表示通过对虚假法律行为的拆解分析,则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和认知:首先,双方主体在主观上存在通谋的故意;①其次,虚假法律行为的内容存在两层内涵:一方面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而为了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另一方面双方均不存在使其产生真正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最后,民事法律行为须为给付型行为,有受领的可能性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虚伪法律行为的核心是虚伪意思表示,相较于法律行为章节中其他的行为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却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其中与真意保留不同的是前者在双方为一定意思表示时,均存在故意的虚假意思,而后者则仅有一方存在不真实意思表示,二者不存在共同故意和通谋;在虚假法律行为中,当双方在进行虚假意思表示的通谋时,存在一方未能理解对方以此为虚假意思的真实意思表示,此也称为失败的虚假法律行为或单独虚假法律行为,亦属于真意保留的类型;恶意串通与之最大不同点在于其虽有双方通谋的共同故意,但双方故意的内容是追求其所为法律行为有效。(二)隐藏行为。隐藏法律行为依附于虚伪法律行为而存在,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所期冀产生真实效果意思的法律行为。然何以为隐藏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其一,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法律行为为假象,而为的真实意思表示行为;其二,其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隐蔽性较高,不易被人察觉,通常以损害善意第三人利益存在理由;其三,双方均追求真实效果意思的实现。从整体上分析,对于第一款内容的法律释义,存在认为其在结构上为内外两层行为的主张,亦即表面与真意不一致的伪装行为与隐藏于表面之下的非伪装行为。而另一种说法为第146条的内容可视作一种由两个意思表示形成的密约,②其中虚假法律行为作为一种表面的假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亦即阳合同,紧随其后的隐藏行为则因其不为外人道也视为一种阴合同。阴合同的效力在146条第二款中规定,根据不同的情形,依据不同的法律条文来确定最终的合同性质与效力。
二、虚伪法律行为与隐藏行为的关系
经分析,第146条的内容指向的是一个法律行为还是两个法律行为这一问题,有主张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仅仅属于一个行为的两种表现形式,虚伪表示作为该法律行为的表面,而隐藏行为则作为真实意思表示的实际预为之法律行为。③此种观点不同于一般的法律行为的认识,而要明确本条法律行为数量的认定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一方面,在对其效力的判断上,本条文规定了虚假法律行为行为无效,而隐藏行为的效力通过法律指引规范,参见其他法律条文来确定,条文以两款来规定,并赋予其不同的效力规范;另一方面,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为意思表示,而此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意思表示内容,故而应认定为两个民事法律行为。隐藏行为以虚假法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二者存在一个先后的递进关系,即虚假法律行为作为隐藏行为的假象而存在。但有虚假法律行为不一定存在隐藏行为,例如为了逃避债务而将自己的财产假装赠与他人,其中假赠与合同在此视为通过虚假法律行为而实施的行为,但是在此并没有隐藏行为的存在;相应的隐藏行为的存在必定需要虚假法律行为行为的掩藏才得以实现,借名买房合同则是以假名签订的买卖房屋合同为通过虚假法律行为而为的行为,真实买房人所为的真实意思表示属于隐藏行为的类型。通过对主体、客体、内容的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在行为主体上,虚假法律行为的主体可不同于隐藏行为的主体,例如,A与B经过通谋签订了一个虚假合同,二者也并不想使本合同生效,但其中一人利用了这份虚假合同的表面的可欺骗性,在善意第三人知情的情况下,与其签订了另外一份真实有效的合同。在此例中两个合同的主体,以及三人之间存在通谋,但根据合同的相对性,两个合同的主体不同,故而两个法律行为的主体也不相同。其次,在客体方面,以隐藏的必要性来讲,只有客体一致才具有隐藏的必要。再者,从内容方面考虑,两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不一致,仅隐藏行为追求效果意思的实现。
相对主义研究论文
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这样预言:“我所陈述的是最近两百年来的历史,我描述那即将到来而又不再能避免的事情:虚无主义的到来。”“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必定会到来。首先是在下面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一切事件中寻找一个并不存在的‘意义’,因此寻找者最终失去了勇气。”并非尼采一手造成了虚无主义的发生。他只不过说出了一个事实而已。其实这一事实到来的酝酿与征兆由来已久。照海德格尔看来,作为形而上学的西方历史之衰落简直从苏格拉底伊始就已命定了这一结局。与虚无主义同时到来的还有它的挛生姐妹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以及不可知论,在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一统天下、大行其道的传统哲学时代,相对主义们虽然一直象幽灵一般在西方历史出没作祟,但也仅仅是不见天日的幽灵而已,而今它们却已正式现身,并且登堂入室成为哲学、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中心话语。一个显而易见、不言自明(如果现在还存有不言自明这一说法的话)的事实是,在这样一个丧失不言自明的绝对价值的时代,如何有效地避免相对主义已然成为最为紧迫的哲学问题之一。我们注意到,所谓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都不是某个有实质性内容的哲学流派,而只是一种看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在这些正相反对的哲学态度背后(又是一个“本质主义”的词汇)隐藏的是不同的哲学预期:预期哲学能做什么,哲学应做什么,以及哲学是什么。
一、什么是哲学
Whatisphilosophy?当我们把有效避免相对主义当成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之时,我们对何为哲学已经有一个先在的判断了,结论先于问题,我们已经把相对主义排斥在“哲学”这座神庙之外,可是这难道不仍旧是理性主义的态度吗?在古希腊语中Philosophy的含义是爱智慧,可是何为智慧?什么样的智慧才称得上是哲学的智慧?哲学是理性的东西,曾几何时几乎无人对此有过丝毫疑虑,仿佛它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这一答案难道不会太显草率和不成熟?“因为我们可以对这个答案提出进一步的访问:什么是理性?理性之为理性,是在什么地方,通过谁人决定的,理性已经自称为哲学之王了吗?如果是的,那么又是根据什么权力?如果不是,那末它又是从何处获得这种使命的角色呢?如果被当作理性的东西只是通过哲学,在哲学史的过程中初次得以建立起来,那么预先宣布哲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并不是可靠的意见。”①同理,在我们对理性的合法性进行质问的同时,如果简单的反其道行之,将哲学定义为非理性的东西,这种做法也是大可怀疑的。那么究竟何为哲学呢?有没有一个先验的“哲学”自在地存在于世界某个角落,等待着人类把它找到——这一点似乎不可证实。也许事实是:“哲学”一词的产生只是一个随意的创造,一次语言的事故,正如我们每个人降临人世。所以结论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哲学是什么”的答案,亚里士多德的,皮罗的,一元论的,多元论的,大家地位均等一视同仁——问题伊始,就又落入相对主义的宜臼。Whatisphilosophy?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谈论哲学,开启哲学之门的那道魔咒究竟何在?我们能否在哲学之外或者之上谈论哲学?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就必须按照哲学的方式在哲学之内谈论哲学,那么这里就又预设了一种现成的哲学方式,一种现成的“哲学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就已经“在之中”了,我们不得不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术传统里,以如是这般的方式去谈论哲学。这里所突显的两个问题在于:1、按照哲学的方式在哲学之内谈哲学,这句话简直等于同语反复,它将把我们扼杀在令人窒息的一成不变的传统当中,永远无法跳出传统学术理念的掌心。2、在“哲学”(传统意义)之外谈哲学(全新意义或者复活古希腊原始意义上的哲学观),那么所谈的是否还是“哲学”(传统意义上的)?——海德格尔将它命名为“思”,并提出了“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海德格尔思想并不是本文研究的最终鹊的,但是它将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引路人,事实上,我们的确发现海德格尔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向哲学之思的道路。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要探讨“什么是哲学”就必须从古希腊源头入手,但这并非因为我们有考古癖或者“尚古崇祖”,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历史事实,“philosophia”作为一个历史名称把我们的讨论和希腊传统密不可分地联系起来,所以他说:“这个有着希腊名称philosophia,并且以历史的词儿philosophia向我们启示了寻问‘什么哲学’的途径的方向。”②因此对于“什么是哲学”的回答就不是随心历欲怎么都行的,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任何相对性乃至可能性,而只有现实性。海德格尔强调道:“说它是一个历史的问题意思说它是一个命中注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就是我们西欧现实的这个历史问题。”③在找到“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处——希腊之后,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要遵循的提问方式和思之道路何在?答案依旧在希腊。
我们问“那是什么”,在希腊语中就是tiestin(意为“那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如“那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对此我们还能进一步问“我们称之为‘树’的是什么东西?”,或“我们称之为‘牛’的是什么东西?”通常理解,上述后一层追问已接近哲学的发问,因为这是对某物的实质和所是发问。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追问只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问题,例如他们问“什么是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运动?”这些都是在存在者状态上的追问,而海德格尔关注的是“不仅要为自然、运动或美是什么给出一个精确的界限,而同时也是要对‘什么’的意思是什么给出一个解释。”④所以当他从哲学上,从希腊起源上来问“这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在力图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我们找到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通过历史上对哲学定义的各种说法,而是通过与作为是者之所是(即存在者之存在)而传送给我们的东西的交谈。”⑥那么海德格尔找到了什么呢?“呼应于是者之所是(即存在者之存在)、并直接纳入其中以及展开着的相契就是哲学。”⑥在《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多本著作中,海德格尔都着意区分了存在者与存在的差别,并一再指出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只着眼于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他们在回答“这是什么”时,只是把“什么”理解成一种范式或理想,一种生存上的,本体上的总体解释性的自明原理,这当然是一条思路,但也只是一条思路而已,并且还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思路。海德格尔显然不满意这种“建筑术”式的概念体系,他要将哲学眼光推到“是什么”之前的那一步,要在基础本体论、元哲学的层面上谈论哲学,而他如此这般谈论哲学的方法就是现象学的方法。
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存在论与现象学不是两门不同的哲学学科并列于其它属于哲学的学科。这两个名称从对象与处理方式两个方面描述哲学本身。哲学是普遍的现象学存在论;它是从此在的诠释学出发的,而此在的诠释学作为生存的分析工作则把一切哲学发问的主导线索的端点固定在这种发问所从之出且向之归的地方上了。”⑦海德格尔的生存——本体论现象学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之间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在开始对“现象学”进行探讨之前,首需说明的一点是,本文同意倪梁康先生在《现象学及其效应》中的一段话:“‘现象学的效应’首先并且主要是通过‘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而得以传播的,它是使‘现象学运动’得以可能的第一前提。而在‘作为哲学的现象学’这一方面,它的影响则始终是分散的,换言之,它的旗帜所具有的凝聚力相对于‘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要小得多。”⑧本文之所以选取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观念作为入手处,正是基于它作为“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典型性。当然这并不表明海的现象学观念将成为本文的标准和旨归。身为现象学运动的一员,海德格尔当然同意“走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基本口号。但打一开始他就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无论是作为对象的存在论还是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可以被划人某一具体学科。关于这一点在《存在与时间》中他表述得很清楚:“处理这一问题(指存在论)的方式是现象学的方式。但这部论著却不因此把自己误归人某种‘立场’或某种‘流派’。‘现象学’这个词本来意味着一个方法概念。”⑨“现象学’这一名称则即不称谓其诸研究的对象,也不描述这些研究包含着哪些实际内容。无论应当在这门科学里论述什么,‘现象学’这个词都只不过告诉我们如何展示和处理这种东西。”⑩如何理解作为存在论的方法的现象学?简言之,就是海德格尔一以贯之的那句口号:“让存在者是其所是。”这是一个典型的方法论表述方式。我们发现,在不同时期,对这句话的理解大相径庭,这不仅因为对“存在者”的不同选取(如从“此在”,艺术作品,诗到语言)导致了差异性,而且因为对“是其所是”一语的不同理解,譬如,何为“所是”,如何才是“是”等等,在我看来,后面这个原因更为关健,它直接标志了海德格尔哲学观的演变。试举《存在与时间》和《艺术作品的本源》两文为例。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没有从胡塞尔入手,而是回溯到希腊,去探讨现象学一词的两个组成部分:现象和逻各斯的来龙去脉。据海德格尔考证,在古希腊,“现象”一词的意义是: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公开者。而逻各斯的原义则为言谈,意为把某种东西展示出来让人看。所以综合“现象”和逻各斯”的含义,现象学是说:“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⑩但是海德格尔的表述是有问题的。首先他说:“诸现象’就是:大白于世间能够带入光明中的东西的总和;希腊人有时干脆把这种东西同存在者视为一事。”⑩我的疑问在于:“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公开者”与“大白于世间或能够带入光明中的东西”是否等同?一个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是否必然大白于世间?海德格尔意识到这一点,他接着说:“按照通达存在者的种种方式,存在者又可以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从其自身显现。甚至它可能作为就其本身所不是的东西显现。”⑩言下之意,“就其本身所不是的东西显现”者是不可能大白于世间的。据此,他进一步区分了现象、现像与假象:所谓现象就是就其自身显示自身;所谓现像意为通过自身显现呈报出一个不自身显现的他物;所谓假象则是一种显似。他分别举“病理现像”论证现像,举“光照双颊赤红,呈报发烧和机体失调”论证假象。上述区分看似精细,实则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因为就“显现”而言,无论现象、现像还是假象,它们当然都首先显示自身,其次才是(在因果,现象、本质意义上)指引I关联不显示自身的某物。例如“双短赤红”首先显现的就是“双颊赤红”自身,其次它可能指引光照,可能指引机体失调,可能指引发烧,也可能根本就只是“双额赤红”而别无指引。而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作为“就其自身显示自身”的现象意味着与某种东西的独具一格的照面方式,它之所以有别于现像和假象,正在于现像和假象意指存在者本身之中的某种存在着的指引关联,而现象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对现象而宫,指引者就是自身,所以“现像和假象以各各不同的方式奠基于现象。”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存在着没有指引关联的纯粹显现自身?以及为什么存在着指引关联就是非法的?现象、现像和假象真的可以如此泾渭分明地加以判别吗?在做上述判别之时,似有将现象设为基础与本质的嫌疑,这种类似“本质主义”的表述是否合法?再有,敞开性和遮藏性的关系只是一种主客二分式的简单对立,还是有更为复杂的关系?上述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并末得到很好的解决。尽管在“此在、展开状态和真理”等章节海德格尔对“遮蔽与无蔽”、“真理与不真”做了一些分析,但是只有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才真正较为清晰地阐明了上述疑点,具体说来,主要是两个问题:I、指引关联的合法性;2、敞开状态与遮蔽状态的关系。海德格尔用艺术作品取代此在,目的依旧是为了探讨存在问题。“让存在者是其所是”,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这个“存在者”就是艺术作品。为体现“就其自身显示自身”,海区分了作品的对象存在和作品的作品存在。前一种存在方式如在陈列馆和展览厅中的作品,因为在移置过程中远离了其自身的世界,作品也就不再是原先曾是的作品了。“虽然作品本身是我们在那里所遇见的,但它们本身乃是曾在之物。作为曾在之物,作品在承传和保存的范围内面对我们。从此以后,作品就一味地只是这种对象。它们面对我们,虽然还是先前自立的结果,但不再是这种自立本身了。”⑩那么何为作品之作品存有?海德格尔问:“然而,如果作品处于任何一种关系之外,那它还是作品吗?作品处于关系之中,这难道不是作品的本性吗?当然是的;只是还要追问:作品处于何种关系之中。”⑥这一问非常有力,它实际上对《存在与时间》中的那个问题“指引关联是否合法”做出了正面回答。存在者必然地处于某种关系之中,不存在没有指引关联的纯粹显现自身。因此,现象与现像、假象的区分就不是看有还是没有指引关联,而是看处于何种指引关联当中。“作品之为作品,唯属于作品本身开启出来的领域。因为作品的作品存在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而且仅只在这个开启中成其本质。”⑩作品开启出的这个领域就是世界。世界的性质就是敞开性,但它只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大本质特性之一,与之相对立的是大地。海德格尔对世界与大地的关系论述颇多,我所感兴趣的是:他在作品之作品存在中提出世界和大地两个概念,其真正的用意何在?“世界是……自行公开的敞开状态。大地是那自行锁闭者……。世界和大地本质上彼此有别,但却相依为命。世界建基于大地,大地穿过世界而涌现出来。但是世界与大地的关系绝不会萎缩成互不相干的对立之物的空洞的统一体。⑥“世界与大地的对立是一种争执。但由于我们老是把这种争执的本质与分歧、争辩混为一谈,并因此只把它看作紊乱和破坏,我们轻而易举地歪曲了这种争执的本质。然而,在本质性的争执中,争执者双方互相进入其本质的自我确立之中。”⑩用意已经很清楚了;在“让存在者是其所是”的过程中,存在者并非一味简单地处于大白于天下的敞开状态,而是保持在敞开与遮藏的张力之间。这种争执并不是一种紊乱与破坏,并不会由此而导致现象、现像和假象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相反它保证了存在者的本质存在。需要指明的是,与上述表述并行不悖的两个问题是真理和本质。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取alitheia为真理的含义,意为去蔽,如上所述,由于晦蔽是无蔽的根据,非真是真理的前提,因此真理预先假定了一种永远不可能完全敞亮的晦蔽的背景,所以在对存在的追问中不可能达到“终极答案”,因为存在总是在向我敞亮的同时又向我们遮蔽。同理,所谓无蔽、敞亮的“绝对真理”也是不可能有的,有的只是对真理的恒久追问。此外,不存在传统哲学意义上的“一切为一”式的本质。自泰勒斯始,西方哲人就一直在为纷坛变化的现象世界努力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把存在者一字排开从各个中抽取出共性来的作法,在海德格尔眼里恰是一种“非本质的本质”。“他所关心的,则是本质的本质,某物的本质内容,它的具有本质性的存在。寻求这一本质,不在于借助于抽象共性以得出普遍适用的概念,反倒在于牢守干所追究之物,具体入微地经验此物,由近及远、触类旁通。”④上述对“什么是哲学”,“作为方法的现象学”以及真理、本质的简单论述意在说明,海德格尔扭转了西方哲学二千年来的基本观念,他的哲学意义在于:①把人们从形形色色先验自明的公理、原则和绝对真理中解放出来,不再虚妄地去寻找封闭且简单的整体性、普遍性、同一性、必然性和连续性等等,认识到现象的复杂性、多义性。譬如海对敞开与遮藏的表述,就说明了“一个纯粹肯定的结果(完美的和透明的反思),只有当掩盖、遮蔽其对立面,即那个非反思的、看不见的东西时,才成为可能,正是这个对立面使它得以首先发生。这就将形形色色的‘纯而又纯’的‘在场’(实体、本质、根据、实在、理性)的合法性否定掉了,从而也就将绝对真理存在的合法性否定掉了。”④②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否定的同时,海德格尔保留了一些形而上学因子,而这一点在我看来至关重要。今人谈起后现代主义,无不举海德格尔为先驱,并认为现象学的内部含有相对主义的危险,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却忽视了后现代主义与海德格尔,相对主义与现象学的本质区别。海德格尔虽然否弃了绝对真理,本质主义(传统意义)等概念,可是他并未彻底摧毁真理与本质,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无法摧毁。德里达等人宣称否弃一切真理,割裂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其结果必然导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而这一点正是本文致力于反对的。三、从现象学角度看相对主义
现象学角度看相对主义探讨论文
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这样预言:“我所陈述的是最近两百年来的历史,我描述那即将到来而又不再能避免的事情:虚无主义的到来。”“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必定会到来。首先是在下面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一切事件中寻找一个并不存在的‘意义’,因此寻找者最终失去了勇气。”并非尼采一手造成了虚无主义的发生。他只不过说出了一个事实而已。其实这一事实到来的酝酿与征兆由来已久。照海德格尔看来,作为形而上学的西方历史之衰落简直从苏格拉底伊始就已命定了这一结局。与虚无主义同时到来的还有它的挛生姐妹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以及不可知论,在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一统天下、大行其道的传统哲学时代,相对主义们虽然一直象幽灵一般在西方历史出没作祟,但也仅仅是不见天日的幽灵而已,而今它们却已正式现身,并且登堂入室成为哲学、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中心话语。一个显而易见、不言自明(如果现在还存有不言自明这一说法的话)的事实是,在这样一个丧失不言自明的绝对价值的时代,如何有效地避免相对主义已然成为最为紧迫的哲学问题之一。我们注意到,所谓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都不是某个有实质性内容的哲学流派,而只是一种看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在这些正相反对的哲学态度背后(又是一个“本质主义”的词汇)隐藏的是不同的哲学预期:预期哲学能做什么,哲学应做什么,以及哲学是什么。
一、什么是哲学
Whatisphilosophy?当我们把有效避免相对主义当成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之时,我们对何为哲学已经有一个先在的判断了,结论先于问题,我们已经把相对主义排斥在“哲学”这座神庙之外,可是这难道不仍旧是理性主义的态度吗?在古希腊语中Philosophy的含义是爱智慧,可是何为智慧?什么样的智慧才称得上是哲学的智慧?哲学是理性的东西,曾几何时几乎无人对此有过丝毫疑虑,仿佛它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这一答案难道不会太显草率和不成熟?“因为我们可以对这个答案提出进一步的访问:什么是理性?理性之为理性,是在什么地方,通过谁人决定的,理性已经自称为哲学之王了吗?如果是的,那么又是根据什么权力?如果不是,那末它又是从何处获得这种使命的角色呢?如果被当作理性的东西只是通过哲学,在哲学史的过程中初次得以建立起来,那么预先宣布哲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并不是可靠的意见。”①同理,在我们对理性的合法性进行质问的同时,如果简单的反其道行之,将哲学定义为非理性的东西,这种做法也是大可怀疑的。那么究竟何为哲学呢?有没有一个先验的“哲学”自在地存在于世界某个角落,等待着人类把它找到——这一点似乎不可证实。也许事实是:“哲学”一词的产生只是一个随意的创造,一次语言的事故,正如我们每个人降临人世。所以结论是:
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哲学是什么”的答案,亚里士多德的,皮罗的,一元论的,多元论的,大家地位均等一视同仁——问题伊始,就又落入相对主义的宜臼。Whatisphilosophy?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谈论哲学,开启哲学之门的那道魔咒究竟何在?我们能否在哲学之外或者之上谈论哲学?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就必须按照哲学的方式在哲学之内谈论哲学,那么这里就又预设了一种现成的哲学方式,一种现成的“哲学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就已经“在之中”了,我们不得不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术传统里,以如是这般的方式去谈论哲学。这里所突显的两个问题在于:1、按照哲学的方式在哲学之内谈哲学,这句话简直等于同语反复,它将把我们扼杀在令人窒息的一成不变的传统当中,永远无法跳出传统学术理念的掌心。2、在“哲学”(传统意义)之外谈哲学(全新意义或者复活古希腊原始意义上的哲学观),那么所谈的是否还是“哲学”(传统意义上的)?——海德格尔将它命名为“思”,并提出了“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海德格尔思想并不是本文研究的最终鹊的,但是它将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引路人,事实上,我们的确发现海德格尔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向哲学之思的道路。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要探讨“什么是哲学”就必须从古希腊源头入手,但这并非因为我们有考古癖或者“尚古崇祖”,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历史事实,“philosophia”作为一个历史名称把我们的讨论和希腊传统密不可分地联系起来,所以他说:“这个有着希腊名称philosophia,并且以历史的词儿philosophia向我们启示了寻问‘什么哲学’的途径的方向。”②因此对于“什么是哲学”的回答就不是随心历欲怎么都行的,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任何相对性乃至可能性,而只有现实性。海德格尔强调道:“说它是一个历史的问题意思说它是一个命中注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就是我们西欧现实的这个历史问题。”③在找到“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处——希腊之后,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要遵循的提问方式和思之道路何在?答案依旧在希腊。
我们问“那是什么”,在希腊语中就是tiestin(意为“那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如“那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对此我们还能进一步问“我们称之为‘树’的是什么东西?”,或“我们称之为‘牛’的是什么东西?”通常理解,上述后一层追问已接近哲学的发问,因为这是对某物的实质和所是发问。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追问只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问题,例如他们问“什么是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运动?”这些都是在存在者状态上的追问,而海德格尔关注的是“不仅要为自然、运动或美是什么给出一个精确的界限,而同时也是要对‘什么’的意思是什么给出一个解释。”④所以当他从哲学上,从希腊起源上来问“这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在力图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我们找到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通过历史上对哲学定义的各种说法,而是通过与作为是者之所是(即存在者之存在)而传送给我们的东西的交谈。”⑥那么海德格尔找到了什么呢?“呼应于是者之所是(即存在者之存在)、并直接纳入其中以及展开着的相契就是哲学。”⑥在《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多本著作中,海德格尔都着意区分了存在者与存在的差别,并一再指出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只着眼于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他们在回答“这是什么”时,只是把“什么”理解成一种范式或理想,一种生存上的,本体上的总体解释性的自明原理,这当然是一条思路,但也只是一条思路而已,并且还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思路。海德格尔显然不满意这种“建筑术”式的概念体系,他要将哲学眼光推到“是什么”之前的那一步,要在基础本体论、元哲学的层面上谈论哲学,而他如此这般谈论哲学的方法就是现象学的方法。
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相对主义
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这样预言:“我所陈述的是最近两百年来的历史,我描述那即将到来而又不再能避免的事情:虚无主义的到来。”“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必定会到来。首先是在下面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一切事件中寻找一个并不存在的‘意义’,因此寻找者最终失去了勇气。”并非尼采一手造成了虚无主义的发生。他只不过说出了一个事实而已。其实这一事实到来的酝酿与征兆由来已久。照海德格尔看来,作为形而上学的西方历史之衰落简直从苏格拉底伊始就已命定了这一结局。与虚无主义同时到来的还有它的挛生姐妹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以及不可知论,在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一统天下、大行其道的传统哲学时代,相对主义们虽然一直象幽灵一般在西方历史出没作祟,但也仅仅是不见天日的幽灵而已,而今它们却已正式现身,并且登堂入室成为哲学、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中心话语。一个显而易见、不言自明(如果现在还存有不言自明这一说法的话)的事实是,在这样一个丧失不言自明的绝对价值的时代,如何有效地避免相对主义已然成为最为紧迫的哲学问题之一。我们注意到,所谓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都不是某个有实质性内容的哲学流派,而只是一种看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在这些正相反对的哲学态度背后(又是一个“本质主义”的词汇)隐藏的是不同的哲学预期:预期哲学能做什么,哲学应做什么,以及哲学是什么。
一、什么是哲学
Whatisphilosophy?当我们把有效避免相对主义当成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之时,我们对何为哲学已经有一个先在的判断了,结论先于问题,我们已经把相对主义排斥在“哲学”这座神庙之外,可是这难道不仍旧是理性主义的态度吗?在古希腊语中Philosophy的含义是爱智慧,可是何为智慧?什么样的智慧才称得上是哲学的智慧?哲学是理性的东西,曾几何时几乎无人对此有过丝毫疑虑,仿佛它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这一答案难道不会太显草率和不成熟?“因为我们可以对这个答案提出进一步的访问:什么是理性?理性之为理性,是在什么地方,通过谁人决定的,理性已经自称为哲学之王了吗?如果是的,那么又是根据什么权力?如果不是,那末它又是从何处获得这种使命的角色呢?如果被当作理性的东西只是通过哲学,在哲学史的过程中初次得以建立起来,那么预先宣布哲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并不是可靠的意见。”①同理,在我们对理性的合法性进行质问的同时,如果简单的反其道行之,将哲学定义为非理性的东西,这种做法也是大可怀疑的。那么究竟何为哲学呢?有没有一个先验的“哲学”自在地存在于世界某个角落,等待着人类把它找到——这一点似乎不可证实。也许事实是:“哲学”一词的产生只是一个随意的创造,一次语言的事故,正如我们每个人降临人世。所以结论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哲学是什么”的答案,亚里士多德的,皮罗的,一元论的,多元论的,大家地位均等一视同仁——问题伊始,就又落入相对主义的宜臼。Whatisphilosophy?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谈论哲学,开启哲学之门的那道魔咒究竟何在?我们能否在哲学之外或者之上谈论哲学?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就必须按照哲学的方式在哲学之内谈论哲学,那么这里就又预设了一种现成的哲学方式,一种现成的“哲学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就已经“在之中”了,我们不得不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术传统里,以如是这般的方式去谈论哲学。这里所突显的两个问题在于:1、按照哲学的方式在哲学之内谈哲学,这句话简直等于同语反复,它将把我们扼杀在令人窒息的一成不变的传统当中,永远无法跳出传统学术理念的掌心。2、在“哲学”(传统意义)之外谈哲学(全新意义或者复活古希腊原始意义上的哲学观),那么所谈的是否还是“哲学”(传统意义上的)?——海德格尔将它命名为“思”,并提出了“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海德格尔思想并不是本文研究的最终鹊的,但是它将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引路人,事实上,我们的确发现海德格尔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向哲学之思的道路。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要探讨“什么是哲学”就必须从古希腊源头入手,但这并非因为我们有考古癖或者“尚古崇祖”,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历史事实,“philosophia”作为一个历史名称把我们的讨论和希腊传统密不可分地联系起来,所以他说:“这个有着希腊名称philosophia,并且以历史的词儿philosophia向我们启示了寻问‘什么哲学’的途径的方向。”②因此对于“什么是哲学”的回答就不是随心历欲怎么都行的,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任何相对性乃至可能性,而只有现实性。海德格尔强调道:“说它是一个历史的问题意思说它是一个命中注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就是我们西欧现实的这个历史问题。”③在找到“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处——希腊之后,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要遵循的提问方式和思之道路何在?答案依旧在希腊。
我们问“那是什么”,在希腊语中就是tiestin(意为“那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如“那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对此我们还能进一步问“我们称之为‘树’的是什么东西?”,或“我们称之为‘牛’的是什么东西?”通常理解,上述后一层追问已接近哲学的发问,因为这是对某物的实质和所是发问。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追问只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问题,例如他们问“什么是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运动?”这些都是在存在者状态上的追问,而海德格尔关注的是“不仅要为自然、运动或美是什么给出一个精确的界限,而同时也是要对‘什么’的意思是什么给出一个解释。”④所以当他从哲学上,从希腊起源上来问“这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在力图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我们找到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通过历史上对哲学定义的各种说法,而是通过与作为是者之所是(即存在者之存在)而传送给我们的东西的交谈。”⑥那么海德格尔找到了什么呢?“呼应于是者之所是(即存在者之存在)、并直接纳入其中以及展开着的相契就是哲学。”⑥在《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多本著作中,海德格尔都着意区分了存在者与存在的差别,并一再指出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只着眼于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他们在回答“这是什么”时,只是把“什么”理解成一种范式或理想,一种生存上的,本体上的总体解释性的自明原理,这当然是一条思路,但也只是一条思路而已,并且还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思路。海德格尔显然不满意这种“建筑术”式的概念体系,他要将哲学眼光推到“是什么”之前的那一步,要在基础本体论、元哲学的层面上谈论哲学,而他如此这般谈论哲学的方法就是现象学的方法。
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存在论与现象学不是两门不同的哲学学科并列于其它属于哲学的学科。这两个名称从对象与处理方式两个方面描述哲学本身。哲学是普遍的现象学存在论;它是从此在的诠释学出发的,而此在的诠释学作为生存的分析工作则把一切哲学发问的主导线索的端点固定在这种发问所从之出且向之归的地方上了。”⑦海德格尔的生存——本体论现象学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之间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在开始对“现象学”进行探讨之前,首需说明的一点是,本文同意倪梁康先生在《现象学及其效应》中的一段话:“‘现象学的效应’首先并且主要是通过‘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而得以传播的,它是使‘现象学运动’得以可能的第一前提。而在‘作为哲学的现象学’这一方面,它的影响则始终是分散的,换言之,它的旗帜所具有的凝聚力相对于‘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要小得多。”⑧本文之所以选取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观念作为入手处,正是基于它作为“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典型性。当然这并不表明海的现象学观念将成为本文的标准和旨归。身为现象学运动的一员,海德格尔当然同意“走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基本口号。但打一开始他就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无论是作为对象的存在论还是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可以被划人某一具体学科。关于这一点在《存在与时间》中他表述得很清楚:“处理这一问题(指存在论)的方式是现象学的方式。但这部论著却不因此把自己误归人某种‘立场’或某种‘流派’。‘现象学’这个词本来意味着一个方法概念。”⑨“现象学’这一名称则即不称谓其诸研究的对象,也不描述这些研究包含着哪些实际内容。无论应当在这门科学里论述什么,‘现象学’这个词都只不过告诉我们如何展示和处理这种东西。”⑩如何理解作为存在论的方法的现象学?简言之,就是海德格尔一以贯之的那句口号:“让存在者是其所是。”这是一个典型的方法论表述方式。我们发现,在不同时期,对这句话的理解大相径庭,这不仅因为对“存在者”的不同选取(如从“此在”,艺术作品,诗到语言)导致了差异性,而且因为对“是其所是”一语的不同理解,譬如,何为“所是”,如何才是“是”等等,在我看来,后面这个原因更为关健,它直接标志了海德格尔哲学观的演变。试举《存在与时间》和《艺术作品的本源》两文为例。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没有从胡塞尔入手,而是回溯到希腊,去探讨现象学一词的两个组成部分:现象和逻各斯的来龙去脉。据海德格尔考证,在古希腊,“现象”一词的意义是: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公开者。而逻各斯的原义则为言谈,意为把某种东西展示出来让人看。所以综合“现象”和逻各斯”的含义,现象学是说:“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⑩但是海德格尔的表述是有问题的。首先他说:“诸现象’就是:大白于世间能够带入光明中的东西的总和;希腊人有时干脆把这种东西同存在者视为一事。”⑩我的疑问在于:“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公开者”与“大白于世间或能够带入光明中的东西”是否等同?一个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是否必然大白于世间?海德格尔意识到这一点,他接着说:“按照通达存在者的种种方式,存在者又可以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从其自身显现。甚至它可能作为就其本身所不是的东西显现。”⑩言下之意,“就其本身所不是的东西显现”者是不可能大白于世间的。据此,他进一步区分了现象、现像与假象:所谓现象就是就其自身显示自身;所谓现像意为通过自身显现呈报出一个不自身显现的他物;所谓假象则是一种显似。他分别举“病理现像”论证现像,举“光照双颊赤红,呈报发烧和机体失调”论证假象。上述区分看似精细,实则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因为就“显现”而言,无论现象、现像还是假象,它们当然都首先显示自身,其次才是(在因果,现象、本质意义上)指引I关联不显示自身的某物。例如“双短赤红”首先显现的就是“双颊赤红”自身,其次它可能指引光照,可能指引机体失调,可能指引发烧,也可能根本就只是“双额赤红”而别无指引。而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作为“就其自身显示自身”的现象意味着与某种东西的独具一格的照面方式,它之所以有别于现像和假象,正在于现像和假象意指存在者本身之中的某种存在着的指引关联,而现象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对现象而宫,指引者就是自身,所以“现像和假象以各各不同的方式奠基于现象。”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存在着没有指引关联的纯粹显现自身?以及为什么存在着指引关联就是非法的?现象、现像和假象真的可以如此泾渭分明地加以判别吗?在做上述判别之时,似有将现象设为基础与本质的嫌疑,这种类似“本质主义”的表述是否合法?再有,敞开性和遮藏性的关系只是一种主客二分式的简单对立,还是有更为复杂的关系?上述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并末得到很好的解决。尽管在“此在、展开状态和真理”等章节海德格尔对“遮蔽与无蔽”、“真理与不真”做了一些分析,但是只有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才真正较为清晰地阐明了上述疑点,具体说来,主要是两个问题:I、指引关联的合法性;2、敞开状态与遮蔽状态的关系。海德格尔用艺术作品取代此在,目的依旧是为了探讨存在问题。“让存在者是其所是”,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这个“存在者”就是艺术作品。为体现“就其自身显示自身”,海区分了作品的对象存在和作品的作品存在。前一种存在方式如在陈列馆和展览厅中的作品,因为在移置过程中远离了其自身的世界,作品也就不再是原先曾是的作品了。“虽然作品本身是我们在那里所遇见的,但它们本身乃是曾在之物。作为曾在之物,作品在承传和保存的范围内面对我们。从此以后,作品就一味地只是这种对象。它们面对我们,虽然还是先前自立的结果,但不再是这种自立本身了。”⑩那么何为作品之作品存有?海德格尔问:“然而,如果作品处于任何一种关系之外,那它还是作品吗?作品处于关系之中,这难道不是作品的本性吗?当然是的;只是还要追问:作品处于何种关系之中。”⑥这一问非常有力,它实际上对《存在与时间》中的那个问题“指引关联是否合法”做出了正面回答。存在者必然地处于某种关系之中,不存在没有指引关联的纯粹显现自身。因此,现象与现像、假象的区分就不是看有还是没有指引关联,而是看处于何种指引关联当中。“作品之为作品,唯属于作品本身开启出来的领域。因为作品的作品存在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而且仅只在这个开启中成其本质。”⑩作品开启出的这个领域就是世界。世界的性质就是敞开性,但它只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大本质特性之一,与之相对立的是大地。海德格尔对世界与大地的关系论述颇多,我所感兴趣的是:他在作品之作品存在中提出世界和大地两个概念,其真正的用意何在?“世界是……自行公开的敞开状态。大地是那自行锁闭者……。世界和大地本质上彼此有别,但却相依为命。世界建基于大地,大地穿过世界而涌现出来。但是世界与大地的关系绝不会萎缩成互不相干的对立之物的空洞的统一体。⑥“世界与大地的对立是一种争执。但由于我们老是把这种争执的本质与分歧、争辩混为一谈,并因此只把它看作紊乱和破坏,我们轻而易举地歪曲了这种争执的本质。然而,在本质性的争执中,争执者双方互相进入其本质的自我确立之中。”⑩用意已经很清楚了;在“让存在者是其所是”的过程中,存在者并非一味简单地处于大白于天下的敞开状态,而是保持在敞开与遮藏的张力之间。这种争执并不是一种紊乱与破坏,并不会由此而导致现象、现像和假象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相反它保证了存在者的本质存在。需要指明的是,与上述表述并行不悖的两个问题是真理和本质。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取alitheia为真理的含义,意为去蔽,如上所述,由于晦蔽是无蔽的根据,非真是真理的前提,因此真理预先假定了一种永远不可能完全敞亮的晦蔽的背景,所以在对存在的追问中不可能达到“终极答案”,因为存在总是在向我敞亮的同时又向我们遮蔽。同理,所谓无蔽、敞亮的“绝对真理”也是不可能有的,有的只是对真理的恒久追问。此外,不存在传统哲学意义上的“一切为一”式的本质。自泰勒斯始,西方哲人就一直在为纷坛变化的现象世界努力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把存在者一字排开从各个中抽取出共性来的作法,在海德格尔眼里恰是一种“非本质的本质”。“他所关心的,则是本质的本质,某物的本质内容,它的具有本质性的存在。寻求这一本质,不在于借助于抽象共性以得出普遍适用的概念,反倒在于牢守干所追究之物,具体入微地经验此物,由近及远、触类旁通。”④上述对“什么是哲学”,“作为方法的现象学”以及真理、本质的简单论述意在说明,海德格尔扭转了西方哲学二千年来的基本观念,他的哲学意义在于:①把人们从形形色色先验自明的公理、原则和绝对真理中解放出来,不再虚妄地去寻找封闭且简单的整体性、普遍性、同一性、必然性和连续性等等,认识到现象的复杂性、多义性。譬如海对敞开与遮藏的表述,就说明了“一个纯粹肯定的结果(完美的和透明的反思),只有当掩盖、遮蔽其对立面,即那个非反思的、看不见的东西时,才成为可能,正是这个对立面使它得以首先发生。这就将形形色色的‘纯而又纯’的‘在场’(实体、本质、根据、实在、理性)的合法性否定掉了,从而也就将绝对真理存在的合法性否定掉了。”④②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否定的同时,海德格尔保留了一些形而上学因子,而这一点在我看来至关重要。今人谈起后现代主义,无不举海德格尔为先驱,并认为现象学的内部含有相对主义的危险,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却忽视了后现代主义与海德格尔,相对主义与现象学的本质区别。海德格尔虽然否弃了绝对真理,本质主义(传统意义)等概念,可是他并未彻底摧毁真理与本质,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无法摧毁。德里达等人宣称否弃一切真理,割裂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其结果必然导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而这一点正是本文致力于反对的。
商务贸易谈判礼仪
诡道是贸易谈判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除了“客观”需要和偶然因素外,谈判一方以损人利己为出发点,企图攫取不应得到利益而采取的不正当行为。诡道包含着某种程度的欺编和狡诈,以假象掩盖真象,以形式偷换内容,以次要的“过场”冲淡主要的“剧情”,从而给对象造成一种虚幻的错觉,使人难以预料他的本意……诡道逻辑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骗人的诡道和精明的谈判策略,这二者之间,应从道义上加以区别。例如,谈判一方,为了实现某种利益,对对象的意见极尽贬低诽谤之能事,让对方“有理说不清”;又如,另一位谈判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收买对方人员,给对方戴高帽,制造各种假象掩盖问题的实质。这两种行为的一个共同点就属于诡道的特定内容。
诡道的策略指向是利用形式逻辑的缺点,诡道策略的表现形式是以示形而造势,诡道的策略运用是不正当的推理方法。
介绍诡道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诡道的表现形式,以便人们在谈判中随时注意对方的诡诈行为,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诡道在谈判中的表现形式多不胜数,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制造错觉
素描造型设计论文
一、素描的背景与现状
(一)素描的背景
在早期,素描是一种基础表现法,依附于其他的美术形态之上。最早的素描表现形式——线条、图案、符号,是原始人在动物的骨片石板陶器等物体上留下的。
(二)素描的发展现状
素描现在已作为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开设的一门绘画基础课程,素描深度研究也被放在造型基础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扩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达到从基础教学到设计教学转变的目的。
二、素描造型设计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研究论文
要想探讨现象学方法在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共通性,对本质直观的分析显然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本质直观一般被公认为现象学方法的第一共同内涵。反之,要想把握现象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现象学研究领域在这三位哲学家那里的差异性,那么对反思问题的关注将是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在欧洲哲学的传统中,尤其自笛卡尔以降,反思,即哲学的反思性始终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笛卡尔从外感知向内感知的回溯,康德对知识如何可能问题的追问,都是希望通过哲学的反思来把握原本的确然性。尽管后期的英国经验主义重又强调对感觉与反省的先后次序之划分,尽管黑格尔否认反思是达到永恒或真理的唯一途径,但反思在近现代哲学中的重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反思在康德之后基本上已经被看作是划分科学与哲学的界石。
较之于舍勒和海德格尔,胡塞尔距离传统的位置更近。这一点也表现在: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中,反思自始至终是现象学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在前期的《逻辑研究》和《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中,还是在后期的《笛卡尔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的现象学描述分析都是在反思中进行的。甚至可以说,反思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最显著特征。现象学之所以为现象学,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的、非哲学的观点,正是因为它不是直向的思维行为,而是一种反思的活动。我们只需引用些许胡塞尔的原文便足以证明这个对大多数现象学研究者来说已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所有困难的根源都在于现象学分析所要求的那种反自然的直观方向和思维方向。我们不是去进行那些杂多的、相互交迭的意识行为……而是要进行“反思”,即:使这些意识行为本身和其内在的意义内涵成为对象。
现象学描述是在对个体意指和种类意指之体验的反思中进行的。
只要意向性还没有通过反思而被揭示并且因此而本身成为课题,它就是隐蔽的。
合同欺诈防范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
当前困扰与威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股浊流,就是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违法活动,它侵犯国家、企业、个人的财产所有权,践踏市场公平交易与诚实信用的法则,损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市场经济交易安全的心腹之患。
一、合同欺诈的特征
合同欺诈是以签订合同为幌子,以虚构事实或制造假象掩盖真相为手段,以蓄意骗取公私财务占为己有为目的的一种不法行为。
1、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供给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实情况,诱骗或误导对方陷于圈套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实现非法目的的民事欺诈行为。
2、合同刑事诈骗,是指欺诈行为人的签约动机就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或者根本就不具备履行合约的能力,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利用合同作为诈骗手段,利诱他人落入圈套而与之签订合同“情愿”按合同规定或双方约定交出数额较大的财物为欺诈人占有的诈骗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