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09:41: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家庭经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推动农户家庭经营向联合经营转变论文
农户联合经营可以更大程度地发展农业生产力
农村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才能化解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而农户联合经营是改善家庭经营中诸多矛盾的有效方法"农户联合经营是专业化生产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经营的发展,是把农户、现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经营,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发展农业生产力,一方面延长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链,另一方面使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经营得以全面发展"这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补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一是联合经营使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联合生产,更重要的是实现小规模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协和经营,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单一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普遍经营规模小、经营实力弱,通过联合经营实现横向一体化,可以快速实现规模扩张,促进市场营销渠道的开拓和产业链条的延伸,降低交易不确定性,并通过减少中间购销环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共同投资,促进纵向一体化经营,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条中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化链条中各主体、各环节更紧密地合作发展,通过成员生产行为一致化,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开展品牌化建设,在有效整合各成员资源、形成合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合作组织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能力提升转型,向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方向迈进"二是联合经营是小农户适应大市场的客观必然,是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联合经营有利于逐步实现我国农业大面积规范化经营,是克服我国目前农业投资不足的最佳选择"联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降低交易费用,为农业生产者拓宽融资渠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必须是大农业"推动农户家庭经营向联合经营转变,农户通过横向联合发展规模化经营、纵向合作发展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户联合经营,能够克服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把农业家庭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有机统一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联合经营可以优化劳动组织,创造出新的生产力"联合经营可以促进生产方式变革,优化劳动组合,增强农民群体凝聚力,使劳动组织群体心理及行为有效达到组织目标,更好地实现劳动价值的创造,科学配置生产力要素,同时也使劳动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合理组织劳动者的分工与协作,正确处理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工具之间的关系,挖掘农业农民内部潜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客观需要"。
推动农户家庭经营向联合经营转变的建议
农户家庭经营向联合经营转变,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要通过政策逐渐引导,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支持范围逐步扩大的方式方法,实现这种转变,逐渐使这种农户联合经营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经济组织,以适应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一是充分认识发展农户联合经营的现实意义"农户联合经营不仅仅是将农民简单地联合起来,而且是将现有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起来"目前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是小规模或专项松散的联合,只有通过这种较大规模、多项的紧密联合,所形成的联合体才能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而满足农业生产力稳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多目标约束下,农户联合经营是有效组织我国农业家庭经营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它不仅弥补了家庭分散经营的缺陷和不足,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流动组合,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了农村微观组织的制度发展;增强农民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化解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加速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二是加大政府对农户联合经营的支持"农户联合经营体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在财政方面,要对目前已经运营农户联合经营体给予补助,使其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农户联合经营体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将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财政专项和投资建设项目,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农户联合经营体实施"同时重点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开发能力、技术服务水平、质量检验检测水平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0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提高经营品牌化水平"在税收方面,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6的基础上,继续扶持农户联合经营体,减免经营初期税费,并利用税收政策引导农户联合经营体的发展方向"在信贷方面,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户联合经营体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体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作用"首先,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体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其次,在政策规定上积极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及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探索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社(会)建设的途径"第三,政府协调、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联合体,解除联合体成员间/搭便车0的负激励和信息不对称的双重障碍,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体改善资金、土地、技术、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发挥公共平台作用"三是允许大资本大企业进人农村组建联合经营体"从我国联合发展工商业中得到启示,农业发展中也可以大胆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兴办/三资0农业企业;借鉴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的成功经验,组建专业性农业生产公司;根据现代资本主义组建各种联合企业的可取经验,按专业化协作原则,建立跨地区、跨省市、跨行业、跨部门联合公司或联合企业,也可以突破不同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组建各种综合性的以开发农业为主体的实业性、股份制公司,充分发挥各种不同联合经营形式的特点和优势,调动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切潜力,把一切可利用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调动起来,变成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力量"四是不拘一格,联合经营发展农村"可以根据国情采取具有自己特点的联合经营形式,淡化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央企业与地方农村经济横向联合,把中央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办成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抓好农村经济结构总体调整前提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和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并把乡镇企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好农村城镇;把国营农场办成大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基地;构建以农业资源、市场需求为基本约束的多目标、非线性、动态性产业路径选择模型,有效提高农户联合经营的资源利用率、劳动产出率、投资回报率和生态循环率,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向农业集聚,使农户联合经营沿着现代农业方向科学发展;通过教育培训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普及农民的市场经济、农业科技和现代管理知识,增强农户的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提高农户参与联合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基础"。
本文作者:张磊工作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农地制度创新与家庭经营
"三农"宏观政策如果没有微观改革的配套将很难长久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根源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设计和安排中的矛盾,现在到了该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造的时候了。
农地制度的现实困难
首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需要继续完善。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牛若峰认为,这项改革没有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含混不清(《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除国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则说本村土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没有把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宅基地所有权归还农民;没有给予农民以长期永久经营使用权和土地处置权,承包农户只是半自主的经营主体;另外没有将农村集体组织改造为名正言顺的合作经济组织如土地合作社。我们还应该看到农民组织和农村治理结构严重滞后与家庭承包经济制度不配套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家庭经营是对时期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的根本性改革,而农民组织和农村治理结构仍然沿袭了三级体制,公社体制的"遗留"与家庭经营的经济制度的磨擦是现实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其次,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认为,当前农村许多地方,集体经济已成为空壳,事实上只剩下农户家庭经营这一个层次;在一些地方,仅有的集体经济不是集中在为农户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领域,而是集中一部分土地(比如"机动地")和资产(比如以集体名义经营的乡村企业)由少数人承包经营,以此作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和农户经营"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重建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势在必行。
再次,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导致当前农村愈演愈烈的土地矛盾和纠纷。近几年,我们对国内近20多个省(市区)的农村问卷和实地调查表明,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设计和安排中有两大矛盾无法解决:其一,在集体内部,成员边界不稳定,而且新增成员具有"天赋资源权"和法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承包权,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与"承包土地关系变更"的矛盾始终存在。现代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资源转移的过程,与农地、农民增减变化相伴随,必然不断改变人地关系,"稳定"与"变更"之间的冲突始终不可避免;其二,集体成员"共同共有"的制度设计,无法屏蔽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致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极其弱小,这恰巧给一些地方无度征用土地的乡村干部乘机攫取土地资源配置权留下了空档。
削弱农地制度的几大因素
探索农民家庭经营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性
摘要:总结**省**县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措施,以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家庭经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经营;产业结构;现状;存在问题;调整措施;**
农民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独立地或相对独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家庭经营能够充分利用劳力、资金、劳动时间等生产要素,调动成员主动性与积极性,灵活安排农业生产,可以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适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经营的特点与优越性决定了其会长期存在。产业结构是指家庭经营各业的构成及各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家庭经营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传统家庭经营模式逐步表现出生产规模小、农村资源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地位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导致生产弱化,制约农村经济发展[1-2]。现以**省**县为例,对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进行探讨。
一、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现状
**县位于**省北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按照地形地貌可分为南部丘陵沟壑区、中部梁峁滩涧区、北部风沙滩水区。全县总土地面积5088km2,耕地面积8.67万hm2,辖22个乡镇,214个村,6万农户,农业人口26万人,16万农村劳动力,户均人口4.3人,户均劳动力2.7人,户均耕地1.45hm2,人均耕地0.33hm2,其中南部丘陵沟壑区人均耕地约0.4hm2,中部滩涧区人均耕地约0.33hm2,北部滩水区人均耕地约0.27hm2。
**县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80%以上,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户占5%左右,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占15%左右,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占70%左右,从事种养结合的农户占30%左右。
家庭经营模式对茶产业的影响
一、普洱市大力发展普洱茶家庭农场的可能性研究
1多年来国家对普洱市的支持和投入,为普洱茶农庄(即普洱茶家庭农场)的发展储备了一定的劳动力资源发展茶农庄,主体是农民。现代茶农庄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文化会经营的综合素质较高新型农民。我们所讲的劳动者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科技知识、参与市场能力、职业技能等。改革开放以来,普洱市劳动者的素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到2009年,我市人口死亡率下降至6.35‰,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4.55岁;二是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到2009年,已经有各级各类学校1985所,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层面,2009年完成了“两基”的历史性任务,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三是科技知识得到普及,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各民族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科技知识在农村得到了一定普及;四是经济意识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市场参与能力。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广大农民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收入不断提高,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38元,较2010年增长18.8%。这些指标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但从纵向对比,已经是巨大进步,无疑为普洱茶农庄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劳动力资源基础。2普洱茶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为普洱茶农庄的发展积淀了技术基础长期以来,普洱市把茶产业作为第一产业、第一支柱、第一品牌来打造,普洱茶在制茶机理、技术、机械研究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有了很多的新工艺与新技术专利,如:多功能双层保湿转动式普洱茶发酵罐(专利号ZL2009201116889)、普洱熟茶自动化发酵设备、普洱茶发酵车间测控系统、泡罩包装技术等,一些大型的茶厂在茶叶加工已初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线的生产,使茶叶加工可控制技术及连续作业机械、名优茶加工成套设备等得到推广与应用。今后,普洱市将以绿色、生态、安全的理念和宽领域、深加工、大幅度的举措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普洱茶产业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入以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普洱”新阶段。3普洱茶品质优良、功效显著,为普洱茶农庄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劲动力2013年“两会一节”期间,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在普洱市博物馆的贵宾留言册上挥笔写下“普洱茶历史悠久,普洱茶闻名于世”两行字,给予普洱茶高度评价与赞美。千百年来,普洱市茶山连绵,苍翠茂绿,生活在这块沃土上的各族人民从识茶、用茶、种茶、经营茶,到创造出驰名中外的普洱名茶,祖祖辈辈伴茶而生,随茶的兴盛而发展。时逢盛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普洱茶产业,2008年《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被云南省列入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百名以上国内外生物技术专家参加该计划,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普洱茶降血糖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项重要发现全面揭示了茶对人体代谢综合调节作用的机理。“普洱茶降血糖功效”于2009年4月3日获云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普洱茶降血糖研究的相关发现和发明,已经申请国家发明和国际发明若干项。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应用到生产中,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为可喜的是,在今年“两会一节”期间,盛军博士与大家分享了三大重要科学发现:茶多酚能够显著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茶多酚、茶色素通过作用膜受体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喝茶预防神经性疾病。接着,2013年6月29日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普洱举行,标志着普洱市将加快建立以企业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集成共享技术创新资源,突破行业发展技术瓶颈,推进普洱茶产业优化升级,为普洱茶农庄可持续发展添足了动力。4普洱茶面积相对规模较大,“五世茶祖”同堂,为普洱茶农庄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云南普洱市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居云南之首,2012年,云南省有茶园总面积38.86万hm2,普洱市达21.71万hm2(详见2012年云南省和普洱市茶园总面积的对比图2);全市现有茶园面积9.7万hm2,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24.7%;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为4.8hm2,良种率51.5%,在云南茶叶主产区中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全市茶叶总产值36.18亿元。茶叶面积覆盖全市10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涉茶农29万户、113万人,茶农人均月收入1800元。宽叶木兰、中华木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五世茶祖”同堂,景迈山古茶园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称号,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世界茶文化的摇篮,定将为普洱市茶农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二、普洱市发展家庭农场要注意的问题
最近,普洱市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对一部分具备家庭农场条件的生产大户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类。从总体看,普洱市普洱茶农庄数量还非常少,家庭农场的理念还比较模糊,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推进家庭农场要注意:1认真领悟宣传政策,忌疑虑不前或盲目冒进邓小平说过:在生产关系上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家庭农场”的概念在国外尤其在发达国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对中国老百姓尤其是普洱市百姓来说,对这一形式的经营还很陌生,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只有打破旧的框框,才能探索新的路子,研究新的情况,总结新的经验。同时,我们要与时俱进,把一些政策讲清楚,从政策上消除老百姓的疑虑,比如举办家庭农场符合国家的现行政策。因为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并没有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不管是直接承包还是通过租赁、转包等方式,都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并没有改变土地的基本属性。但土地使有权的合理流转和相对集中,也是国家的现行政策所鼓励的。同时,抓典型,通过以点带面,帮助好、宣传好一些正在进行有益探索的普洱茶农庄,如:柏联普洱茶庄园、普克庄园、祖祥有机茶文化养生庄园、澜沧古茶茶魂谷、迷帝普洱茶庄园、三国庄园等。通过示范效应,稳步推进普洱市普洱茶农庄规模。2建立各种支持性政策,既要“扶”更要“导”一是政府要做好政府该做的服务。建立各种支持性政策,包括制定优惠的融资政策和农资服务(农药、化肥、种子、种苗)、科技服务(良种培育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解答各种技术难题)、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对经济作物保险费用给予补贴,实施税收优惠、农场用地支持、教育培训政策以及组建专门机构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各方位服务。二是要注意培育农场主独立自主经营能力,克服依赖性。政府要帮助家庭农场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既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帮扶,更要避免由于家庭农场在经济上的依赖,导致越扶越靠的循环圈,使家庭农场真正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从而增加了压力感、责任感、危机感,自主经营的思想就会由“我给你干”变为“我给我干”。3要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尽量避免经济纠纷家庭农场必要的土地流转要本着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流转双方建议签订普洱市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同,农民自愿将土地委托给村,农民的土地流转费每亩权衡当地情况综合得出一个参考价,由村发包给家庭农场经营,由乡、镇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这样,实践中就可避免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土地租金过低,显失公平,造成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二是农民瞻前顾后,使得土地租期短,甚至合同期内不想继续履行合同,引发土地纠纷。普洱市特殊的区位使土地文化交织着民族、宗教、边地的文化,土地的流转不仅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内心深处获得土地的感情、自我价值观和对家庭生活的憧憬联系在一起。因此土地流转必须认真坚持慎重处理的原则。4兴办普洱茶家庭农场要考虑综合性发展目标普洱茶家庭农场发展内容十分丰富,不是单纯的增产,它要求落实到各个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重视。这些目标包括:(1)提高普洱市农村收入、就业、教育、保健、饮食、住房和各种有关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等的水平;(2)不断消除普洱市城乡之间在获得经济上的有利机会和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现象;(3)普洱茶农庄要改变传统茶产业简单的耕作和大量运用化肥、农药,使茶叶质量受到破坏的不利局面。要通过加大在科研、工业化等方面的投入,延长产业链,推进普洱茶产业的标准化和工业化进程;(4)普洱茶农庄的经营要注意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生活休闲、观赏休闲有益结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都是对一定的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普洱市是全国的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所有生产布局的筹划、规划都要以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基础。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认真抓好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用绿色和世界对话,用绿色与世界相约。
作者:陶红梅单位:普洱学院成教处
文明家庭经营户先进事迹材料
**镇**村十六组农户陆根富今年51岁,初中文化程度,全家7口人四代同堂。家庭经营以农业为主,承包集体耕地64亩,其中大棚12亩,经济作物种植40亩,09年全年农业总产值17.644万元,利润9.8万元。几年来,在种植业生产上始终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经济效益显著。个人于09年起曾连续三年被区评为先进个人,家庭于09年度评为**镇文明家园。
1、会经营,懂管理,有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陆根富种植品种主要是:蔬菜、粮食,在品种选择到跑市场销路样样懂行;去年“丰香”草莓,水稻“秀水09”及蔬菜等品种优质高产,为了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父子联手跑市场,草莓打包销售1200箱,利润4.87万元,另外为了卖好价钿,还每隔几天骑摩托车到100公里外的上海颛桥市场****草莓,比当地销售价高出1元左右,稻谷销售加工成大米,每50公斤增加净利16元。
2、家庭成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产品名、特、优、新、质量好。陆根富父母80多岁,爱人和媳妇在企业打工,孙子还小,农业生产经营主要父子两人,多年来父子俩刻苦钻研技术,在引种、栽培、管理等方面从不懂到懂,从懂到精,始终保持优质高产,如“丰香”草莓。台湾75毛豆,秀水09稻谷,苦瓜、卷心菜等都是新品种,栽培上,积极应用优质有机肥和无公害绿色农药,在本地区稍有名气,消费者食用放心。
3、传授技术、共同致富,陆根富家庭在种植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不忘共同致富,传帮带,无私奉献,近年来,本村有个台州人来承包土地种果树,刚开始本地水土不熟,经营不善,亏了本,后来,老陆手把手教他果树插种蔬菜技术,一举二得,结果扭转了局面,有了盈利,在老陆的指导下,本镇贵泾7组张明忠学种草莓成功,还被金山区评为十佳青年。
4、遵纪守法,无违法乱纪行为,陆根富一家吃苦耐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几十年,总是同甘共苦和睦相处,邻里团结,遵纪守法,从不赌博及违法乱纪,受到村里的干部和群众称赞。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我国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对于农业结构调整是否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个命题,理论研究还缺乏统一的意见。本文通过1999~2003年宏观层面上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和微观层面上的农民家庭经营出售农产品数量以及收入资料的实证分析,试图回答农业结构调整怎样影响农民增收及其影响程度;农业结构调整是扩大农民增收空间,还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及这些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
一、引言
1998年1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制约,还受到市场的制约。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2)。2004年和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仍然强调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之所以在政策上选择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其基本假设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能够实现农民增收。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吗?能够得到实践的检验吗?
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这一命题尽管影响了1999年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选择,但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并不是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总结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宋洪远等,2000)。有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但在宏观层面则没有效应(王萍萍,2001)。也有学者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归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总量扩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明林等,2002)。还有学者认为,我国行政体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谭秋成,2003)。可见,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并不支持调整农业结构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
实践上,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民增收吗?我国农业结构已经历过几轮调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研组对浙江、福建和山东三省农业结构调整在农民增收中作用的调查报告认为,不应低估农业结构调整的增收效应(鲜祖德等,2001)。尽管如此,仍然缺乏全国性的实证研究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各地都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一途径的效果到底如何,有必要进行评价。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来看,2003年与1997年相比,第一产业名义人均纯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4.4元,下降了2.0%。1997~2003年,农村人口由8.4亿人下降到7.7亿人,绝对数量减少,全国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总体规模的下降幅度应该比人均纯收入的下降幅度更大。可见,单纯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来看,1999~2003年,第一产业纯收入增长基本停滞的走势并没有因农业结构的调整而扭转。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内消费需求回升的主要因素。“十五”期间,若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扭转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的局面,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就难以真正启动,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会回落,国民经济稳定回升的局面将难以持续。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估计,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4.0%,比1979-1996年年均增长16.0%的升幅回落了12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1997年以来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仅很低,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997年为8.5%,1998年3.4%,1999年2.2%,2000年进一步降到了2.1%。进入21世纪以来,增加农民收入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农民收入增长放慢的原因,提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本文试图利用相关分析和模型方法,从分析农民纯收入构成的变化出发,探讨农民收入增长放慢的原因,研究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
农民收入构成的变化
因1979-1984年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统计细目与1985年以后不尽相同,本文取1985-1999年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农民纯收入来源分三大项:家庭经营活动、劳动者收入与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来自农业(农林牧副渔业)、工业、服务业和其他收入。从总体上看,过去14年来,来自家庭经营活动的纯收入所占比重稳定下降,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而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的比重稳中趋降。(见表1、2)
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26.1元,是1985年的4.84倍,年均增加139元,而1997-2000年间,年均仅增加82元。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率大幅度下降是农民纯收入增长放慢的主要原因。1996年,家庭经营收入为1362.5元,是1985年的4.60倍,年均增加97元,所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74.44%下降到1996年的70.74%,年均下降0.34个百分点。而1997-1999年家庭经营纯收入年均仅增加了28.6元,1999年其比重下降到了65.53%,实际上,1998、1999年来自家庭经营活动的纯收入分别比上一年减少6.7元和17.6元。目前,农业生产依然是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活动,1999年其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仍高达78.6%,因此,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下降是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1986-1996年,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年均增加80元,而1997-1999年间年均减少2.8元,其中1998年比1997年减少27.6元,1999年又比1998年减少53.4元。
由于广大农民依然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农村第三产业很不发达,1999年来自服务业的纯收入226.7元,只占总纯收入的10.26%。但是,从趋势看,来自服务业的纯收入呈现上升势头,1999年比1985年上升了3.9个百分点。尽管来自工业和其他项目的纯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快,但其比重仍然很低。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即从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的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85年为71.7元,1999年上升到630.3元,所占比重由18.04%上升到28.51%。其中,1986-1996年年均增加34.5元,1997-1999年年均增加了59.8元。工资性收入已逐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
——分地区对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变化的考察
1997年之后,农民收入的增幅开始下降,农民收入开始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变得非常困难,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源泉变化
我国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农业,耕地面积按20亿亩计算,人均只有约1.5亩,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终将受到“耕地资源”瓶颈的制约,进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无法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粮食产量在80年代初期出现快速增长,但体制因素的能量迅速释放之后,粮食产量随之出现徘徊局面。至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某些重要的产粮区,谷物生产效率已经接近当地耕地光热水土条件下的生产潜力;在我国苏南一些地区,复种指数曾达200%,精耕细作也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理论上说,在粮食单产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但由于人口规模庞大,我国农户的耕地规模却呈现不增反降的趋势。因此,在单产增长潜力有限,农户耕地规模又无法扩大的情况下,靠经营土地不再能够维持收入的增加。
农民要想增加收入除了在农业之外寻求增加收入的途径别无选择,而在农业之外寻求增加收入的途径其实就意味着寻求非农就业的机会。对于农民来说,非农就业机会无非包括两类,一类是当地的非农工作机会;另一类为外地的非农就业机会。
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考察报告
*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农民收入开始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变得非常困难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艰巨任务
一、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源泉变化
我国农业一种典型资源约束型农业耕地面积按20亿亩计算人均只有约1.5亩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终将受到“耕地资源”瓶颈制约进而以农业生产为主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无法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源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粮食产量在80年代初期出现快速增长但体制因素能量迅速释放之后粮食产量随之出现徘徊局面至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某些重要产粮区谷物生产效率已经接近当地耕地光热水土条件下生产潜力;在我国苏南一些地区复种指数曾达200%精耕细作也达到无以复加地步理论上说在粮食单产无法提高情况下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但由于人口规模庞大我国农户耕地规模却呈现不增反降趋势因此在单产增长潜力有限农户耕地规模又无法扩大情况下靠经营土地不再能够维持收入增加
农民要想增加收入除了在农业之外寻求增加收入途径别无选择而在农业之外寻求增加收入途径其实就意味着寻求非农就业机会对于农民来说非农就业机会无非包括两类一类当地非农工作机会;另一类为外地非农就业机会
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本地非农就业机会主要阵地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19*~19*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净增长5.59倍其中工业产值净增长6.46倍而同期全国相应产业产值增长仅分别为1.22倍与1.71倍因此这一期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尽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这一期间呈现扩大趋势由1.72倍扩大为2.33倍但乡村居民中乡镇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幅度与城市居民基本持平这从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生产性收入增长中看得也很清楚同期农民农业生产性收入8年中仅增长0.15倍年均增长1%稍强而非农收入增长甚快为农业性生产收入增长5倍
中国农村劳务经济的地区模式研究
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带来划分我国区域经济,是比较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三个地带农民收入结构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家庭经营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较小。1980~2000年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倍、10.5倍和8.3倍,全国平均为10.8倍。三个地带农民收入受宏观经济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产业结构不同所受影响也略有不同。2000年中部和西部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均占57.7%,而东部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比重仅占37.4%。家庭经营纯收入可以解释纯收入差异的29.74%。第一产业纯收入虽然占纯收入总额的比重达47.8%,但其与纯收入的相关系数仅为0.628,拟基尼系数仅为0.0398,仅能解释差异的8.4%,差异较大的还有家庭经营第三产业。
工资性收入差异是农民收入地区差异的最主要来源。2000年东部地带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223.04元,占纯收入比重39.93%,比中部、西部高13.22和15.52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与东部工资性收入的差距占纯收入差距的67.8%和56.7%。2000年全国三个地带农民纯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1415,工资性收入差异能够解释基尼系数的57.2%,其中本地企业收入差异可以解释28.2%,乡镇企业可以解释18.5%,可以说工资性收入特别是乡镇企业是三个地带之间农民收入的主要差异所在,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收入差异拟基尼系数高达0.4328,处于不合理状态。
扣除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218,显著降低,说明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对三个地带农民收入差异影响很大。扣除外出打工收入后,农民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435,略微扩大,说明外出打工有利于降低地区差距,但影响还并不大。转移性收入中的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带回、以及退休金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务收入,扣除寄回带回款和退休金以后,纯收入的基尼系数略微降低为0.1403,说明发达地区农民的劳务性转移收入的水平也高于不发达地区。
然而,三个地带划分办法舍掉了许多具有价值的信息,为了更加详细地分析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地区模式,我们利用2000年度全国住户调查资料,采用1983-2000年农民纯收入增长倍数、200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水平、非企业组织中就业收入、企业就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第一产业占纯收入比重、非农收入比重、非生产性收入比重、工资性收入比重、劳均年末生产性固定资本原值、人均生产性用地面积11项指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民劳务收入进行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五个地区模式。(1)郊区型:包括北京市和上海市两个特大城市的郊区。(2)沿海型:包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5个省市。(3)北方型: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7个北方省区。(4)南方型: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广西、四川、重庆、河南8个省市。(5)边疆型:包括三个亚型,农垦型:黑龙江、吉林、新疆;草原型:内蒙古、青海、西藏;山地型:云南、贵州、海南。
(一)郊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