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09:02: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家庭道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家庭道德的形势探究
本文作者:王常柱工作单位:济南大学
人类社会的独特性之一就是道德教育。这一点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明确体现。我们知道,教育是指人类社会“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1]640,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所以能够得到继承发扬,原因就在于教育。道德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特殊形态,则是“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亦可称道德上的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2]449,其根本目的在于“在整个人类社会范围内形成普遍的、完美的道德人格”[2]449,使得新生一代为从事社会生活在道德上做好准备。鉴于道德人格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等五种要素构成的,所以道德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并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2]451。家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具体形态。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本质上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1]606。这就是说,家庭之中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婚姻关系。这是由男女双方借助婚姻构成的横向夫妻关系。二是血缘关系。这是夫妻通过生育而产生的纵向亲子关系。这两种关系,既构成了家庭成员存在的主要空间,也构成了家庭道德教育所以展开的现实环境。在此环境之中,父母是道德上的先知先觉者,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天然主体,而子女则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天然客体。因此,家庭道德教育即是父母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子女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并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为从事家庭社会生活做好道德准备。据此可知,家庭道德教育是人类合目的的行为,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发展的。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系辞》)如果说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是人类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是人的思想意识指导的结果,那么,活动就是形而下者,而思想意识即是形而上者。如此,支配人类之家庭道德教育的思想意识,便是形而上的东西,或者说,这种形而上的思想意识便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本质而言,思想意识乃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1]1495。然而,从发生学视角看,无论意识作为人的心理过程还是思维,其所以产生的根源性要素,乃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作为生命体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在其与自然界动物分化之前,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自然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所谓自然意识“,就是自然存在的生命体所具有的生存本能,比如,动物饥饿时需要寻求食物”。“人类祖先的这种自然意识在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中,伴随着其他心理和生理变化,其目的性不断增强,最后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自我意识,即人与自己之外的世界相区别的意识”[3]。自我意识的产生使得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支配自身的活动,自觉地制造和使用工具,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这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有意识的行为中,最初的人类逐渐具有了自己的价值自觉意识。所谓价值自觉意识,乃是人类作为生命体基于自身的本性需要进行功利性算计、使行动符合目的的思想意识。价值自觉意识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的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人类社会开启了依据自己的价值自觉意识进行实践活动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自觉意识就是人类社会一切价值实践的前提,构成了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在内的人类一切价值实践的形上依据。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往往不是独立存在,而是联系在一起、形成家族。在汉语中,“家族”是一个偏正词组,是指“家(庭)”的“族”。从词源学看,古汉语中的“族”的是指存放箭矢的袋子,与“簇”、“束”同源,有紧凑、相聚的意思,如此,“家”的“族”即家族就是指几代人根据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社会组织形式,而单个的家庭往往表现为这个组织形式的一部分。可见,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与现代社会的家庭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家庭的产生,中华先民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易经•序卦》)这是说,家庭是由横向的夫妻关系和纵向的亲子关系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其生儿育女、子孙繁衍,就像天地万物的生成化育一样,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中华文明关于家庭的见解,没有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等所具有的神秘的哲学思辨,所具有的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顺从情结,即把家庭的产生、人类的延续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所以具有上述特点与内容,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历史独特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发展路径,即,与希腊从血亲到私产、再到国家的“古典的古代”路径不同,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路径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4]。这种发展路径,造就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两个基本结构,即以家庭(族)为本位的宗法制政治结构和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结构。此两大结构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特点,也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它的形上依据。支撑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乃是孝慈精神。所谓孝慈精神,乃是“血缘亲情所催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养育的、用以指导调节家庭长辈和晚辈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理念,即长辈应关心爱护晚辈以尽慈道,晚辈应孝敬赡养长辈以尽孝道的思想意识”[5]。数千年间,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始终把它作为形上依据,并依之确定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式。纵观其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家庭道德教育是由环境、主体、客体、目的、原则、内容、方式等要素构成的。在这些要素中,环境、主客体等要素是自然设定的,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客观要素,而原则、目的、内容、方式等要素则与人的需要相关,是主观要素。主观要素对形上依据具有依赖性,这无需多言。客观要素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作为构成要素也必然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形上依据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如此,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对形上依据的依赖性表现在下述七个方面。第一,依之确定教育的范围。家庭固然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但家庭的道德教育却不一定以血缘关系为前提,比如在基督教中,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在内的所有道德教育都是由教会完成的。然而,中华先民的孝慈精神却严格地将家庭道德教育的范围限定在血缘关系中。第二,依之确定教育的主客体。孝慈精神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客体是子女,而主体只能(或主要)是父母。一般来讲,父母之外的人无权进行对子女实施家庭道德教育。如果有人越权行之,也往往为社会所不容。第三,依之确定教育的原则。孝慈精神重视“亲亲”,认为这是人伦之爱的基础;又重视“尊尊”,认为这是人伦关系的必然。基于这种观点,孝慈精神将“亲亲尊尊”确定为总原则,并以此指导了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第四,依之确定教育的目的。孝慈精神重视血缘生命的存在与绵延,将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锁定在维持宗法制政治结构和小农经济结构上,从而在已有的经济政治体制中实现自己的利益,维持家庭、家族的存在与绵延。第五,依之确定教育的内容。内容体现着目的和原则,是家庭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依据孝慈精神,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将三纲五常、礼义廉耻等确定为主要内容,从而确保了教育目的的实现。第六,依之确定教育的方式。孝慈精神无疑体现着宗法特点,强调父母家长的独尊地位。这个事实因此决定了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专制特点,即父母拥有道德教育的一切权力,甚至可以武力挟制,子女不得违背。第七,依之确定教育的目标。既然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普遍的、完美的道德人格,那么,家庭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子女养成普遍的、完美的道德人格。孝慈精神所要求的道德人格就是家庭的孝子,国家的忠臣。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是在孝慈精神形上依据的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的、合目的的价值实践活动,是中华先民借助于宗法制政治结构和小农经济结构,在家庭血缘关系中,由父母依据“亲亲、尊尊”原则向子女所实施的,以三纲五常、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旨在维持血缘家庭生活存在与绵延。这种道德教育持续了数千年,至今还在某种程度上延续着,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延续具有重要的影响。
孝慈精神的产生、特点及其作为形上依据的合理性
毋庸置疑,孝慈精神来源于中华先民的需要。人的需要,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例如,依据价值的不同,马斯洛(A•H•Maslow)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五种类型。对于中华先民而言,生理的需要、爱的需要等无疑是存在的,然而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大结构特征决定了中华先民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存活下去。在哲学层面,存活下去这种基本需要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个体的存活,二是整体的存活。中华先民的存活方式是家庭或家族式的整体存活,而不是个人性的,且最终表现为父系血缘生命存在与绵延。这就是说,父系生命的存在与绵延成为中华先民的基本需要。基于这种需要,中华先民开始了自己的价值自觉意识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的产生是以对人性的理解为前提的。中国人对于人性的理解与西方人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人着重“找出某种人才有的现成能力,以区别人与其他存在者,而中国的人性观则不特别关注这种能力,而是重在理解人在万物中的地位。”[6]中华先民认为,人与万物相比,力不如牛,走不如马,在很多天赋能力上都不如其他的动物,但却有着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非现成性,即人能够通过某种力量而达成某种可能的状态。在中华先民看来,这种力量就是人生而有之的良知、良能,即人之为人所拥应有的本能。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孟子是在表明,人的良知良能不是别的,就是人在幼年养成的“爱其亲”、“敬其长”,以及在血缘亲情中所习得的、生存所需的天赋能力。人类学事实告诉我们,人作为生命个体,其生存经历变化多舛,两端分别表现为养小和养老难题。前者表明,子女须在父母深长之慈爱中才能长大成人,后者表明,父母须有子女的孝爱方可颐养天年。中华先民借助于自己的天赋能力,将孝爱和慈爱的基本知识积累起来,经过思维、抽象、概括等过程,使之升华为中华先民关于家庭生活的价值自觉意识即孝慈精神。从这个意义而言,孝爱、慈爱之人类情感就是孝慈精神的源头。如此,孝慈精神必然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血缘为本的“亲亲”情感性特征。自然界中,一切动植物均能产生后代,形成广义上的亲子关系,但这种亲子关系却难以长久。与此不同,人类的亲子关系是通过两性交媾而受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实现的,而且,所产之子两三岁前须完全依赖父母。此外,“老来难”的生存实际也时刻提醒着父母依赖子女度过艰难的老年生活。这种人类学事实借助于主体的天赋能力形成亲子之间“亲亲”的情感,即父母与子女相互亲近、相互依赖的亲亲之情。二是亲子关系失衡的权利义务性特征。基于“亲亲”情感而产生的孝慈精神无疑逻辑上具有指向亲子两极的权利义务性特征。然而,人类社会对秩序的需要又使得中华先民将亲亲尊尊确定家庭道德教育的总原则。亲亲尊尊原则确立了父母的独尊地位,导致了亲子关系的失衡,即父尊子卑。于是,亲子之间的权利义务也出现了失衡,双向的权利义务性更多地表现为子女对于父母的单向义务性。三是家庭本位的家庭社会双重性特征。在孝慈精神中,孝首先要指向在世父母,其次还要指向去世的父母及祖先。而在后者,当孝的指向依此类推至久远时,就与宗族的祖先的孝相关联;更由于宗法制度下的宗子是宗族祖先的象征,宗族性的“追远”往往表现为对宗子的孝。再者,在具有氏族属性的宗法社会中,养老与养小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即宗族在这些方面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在家国同构的社会中,孝慈精神不仅具有家庭伦理维度,也同样具有社会伦理的属性。上述特征源于孝慈精神自身,也是孝慈精神与中华先民生存事实相适应的集中体现,因此,孝慈精神作为传统社会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无疑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概括而言,孝慈精神作为传统社会家庭道德教育之形上依据的合理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可靠、普遍的形成基础。孝慈精神之形成基础的可靠性与普遍性,首先表现在家庭生活上。我们知道,“‘家庭生活’(在我们赋予这个词组的意义上)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都是存在的”[7],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当然也包括中华先民的基本生存方式。其次,表现在亲子关系上。父母双亲的结合,产生了人类关系中“最亲密、最自发、最纯粹的”[6]亲子关系,而且与其他关系相比,这种关系中有更充沛、更纯真的爱。其三,表现在人类学事实中。“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说明子女之成长须依赖父母的慈爱,而“老来难”的生存经验又表明,父母之晚年生活须依赖子女的孝爱。亲子之间的慈爱与孝爱构成了人类存在与绵延的必然要素。总之,上述一切表明,孝慈精神具有一个可靠、普遍的形成基础。第二,对传统社会结构的适应性。广义上,中国传统的社会包括小农经济结构、宗法政治结构、血缘伦理文化结构三部分。此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超稳定的农业社会。在狭义上,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包括士农工商等四个社会群体。孝慈精神,一方面作为血缘伦理文化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既由这个社会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也维护和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价值自觉意识指导着“士农工商”的价值实践,致使“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淮南子•齐俗训》)各守本分,又彼此超越,共同构成整个古代中国社会。这一切表明,孝慈精神是适应传统社会结构要求的。第三,稳定的利益实现机制。人类学事实告诉我们,相对于其他动物,人具有较长的寿命。这个事实使得亲子双方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有自己的权利,从而使得双方的义务和权力得以在有生之年实现统一。在孝慈精神中,这一点是通过亲与子的本分体现出来的。孝慈精神对于亲子之本分的规定,莫过于《礼记•礼运》的“父慈、子孝”,即慈是父(母)的本分,孝是子(女)的本分,而父子双方各自须应尽到自己的本分。这就使得孝与慈既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分离开来,又能够在人生长河中得到统一。可见,孝慈精神巧妙地把“此时此地”的利益追求转换为“今生今世”的、甚至“来生来世”的利益追求,最大限度地缓和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和矛盾,从而为家庭生活的稳定有序提供了机制保障。第四,现实与超越的统一性。孝慈精神内蕴着人之生存的两个时间向度:一是指向过去的时间向度,即指向父辈、祖辈,乃至久已不在的祖先,二是指向未来的时间向度,即获得能够继承血统的男丁。这两个时间指向貌似不同,实则一致,共同表示着对血缘生命之存在与绵延的价值期望。因此,在人的生存中,父母前辈的生命总是以死亡的方式进入子辈的生存时间,子辈以同样的方式进入自己的子辈,形成了一种往来古今纠结于生存者自身的生存时间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不是“以个体的方式面对自身的死亡,而是以亲情的、家庭的和家族的方式经历之”[5],因而将生与死、现实与超越统一到家庭生活中。可见,孝慈精神内蕴着亲与子、此与彼、生与死、现实与超越的统一,为中华先民的家庭生活提供了充足的超越空间。第五,孝慈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孝慈精神的外显,构成了传统家庭生活的孝慈道德规范。孝作为指向子女的道德规范,包含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对父母要生养死葬、子女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子女当知道父母有错误时要劝谏、子女继承父母的志向、年轻人尊重关心老年人、子女后代要“慎终追远”等内容。与孝相对,慈作为指向父母的伦理规范则包含有父母要亲爱子女、父母有义务养子女成人、父母肩负对子女实施道德教育的责任、父母要帮助为子女成家、父母有义务带领子女立业、父母作为长辈要爱护年轻人等内容。数千年间,这些道德规范有效地规范着中华先民的家庭生活,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存在与绵延。这个历史事实足以证明孝慈精神作为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
家庭教育形上依据的现代选择与孝慈精神的现代化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缺失形上依据,未能得到形上依据的有效支撑。这种现象所以发生,原因有四:一是经济基础的改变。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消除了孝慈精神作为家庭道德教育之形上依据存在的合法地位,然而却没有建立起新型的形上依据,致使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缺失形上依据。二是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凸显,以至于将家庭道德教育纳入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轨道,出现了家庭道德教育政治化倾向。三是新型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及政治实践,无疑是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相适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家庭道德的特殊性,忽视了家庭道德教育形上依据的建设。四是经济体制的改变。与自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蕴含着强大经济理性和个体主体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孝慈精神的利益实现机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时间短暂,中国社会未能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总之,在上述原因的激烈作用下,传统的孝慈精神备受毁伤,新型的形上依据未能如愿建立,致使今天的家庭道德教育沦落为一种随心所欲的无根的知识传授。形上依据的缺失,使得中国现代家庭道德教育面临许多问题。概括而言,有以下六个问题:一是家庭道德教育的泛化问题。由于缺乏形上依据的内在规定性,如今的家庭道德教育似乎可以泛化多种形式的教育,如科学教育、政治教育等。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家庭道德教育,也不利于其他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百害而无一利。二是家庭道德教育主体空场问题。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功能无疑是在逐渐减少的,其中的道德教育功能也正在从家庭走向学校、企业等社会组织。在今天重视知识教育、重视企业业绩的时代,学校、企业等社会组织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身份是形同虚设的。三是社会制度对家庭道德教育挤压的问题。如上所述,形上依据是家庭道德教育的思想意识支撑,是家庭道德教育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因此,当缺失形上依据时,家庭道德教育必然会失去相对独立的存在空间而成为社会制度的附庸,其之为社会制度所挤压也是必然的现象。四是家庭道德教育结果的双面人问题。如果没有形上依据,那么,家庭道德教育就只能是父母完全自主的道德教育,且难与社会的道德教育相一致。因此,结果就是受教育者成为道德上的“双面人”,即受教育者所具有家庭道德和社会道德是高度分裂的。五是家庭道德教育过程的虚化问题。父母无疑是家庭道德教育的主体,然而由于如今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职业人士,即使原先的农民也大多踏上了“打工”的路途,因此他们难以对子女实施道德教育,致使家庭道德教育的过程成为虚无。六是家庭道德教育目标的错位问题。毫无疑问,没有了形上依据,也就没有了家庭道德教育。即使存在,那也必然是目标错位的道德教育。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家庭道德教育忘却了应有之意,偏离了根本目标,成为了目标错位的道德教育。上述问题的产生,一方面表明了缺失家庭道德教育形上依据的危害性,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构建适应时代要求之家庭道德教育形上依据的重要性。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都在探寻、抉择、构建家庭道德教育形上依据,比如将革命性、斗争性等作为家庭道德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然而,令人遗憾的,这些尝试没有获得成功。众所周知,家庭就是家庭而不是其他,且古往今来的家庭道德教育也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而这个同一性就是文化。因此,文化一致性的前提下,中国传统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在形上依据方面也必然具有共通之处,孝慈精神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也理应成为中国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只不过,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均已改变的现代社会中,孝慈精神必然要具有新的内容,或者说要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孝慈精神是中华先民的价值自觉意识,其之现代化须适应中国现代社会及家庭的特点。就社会而言,特点有四: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8]。就家庭而言,特点有六:一是家庭结构小型化;二是家庭功能缩小化;三是家庭生活情感化;四是成员关系平等化;五是家庭决策民主化;六是权利义务统一化。上述社会特点,决定了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整个上层建筑,也决定这个社会须具有集体主义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政治实践的民主意识、依法行事的自由意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意识。所有这一切都必然对中国现代家庭的特点以及家庭道德教育之形上依据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孝慈精神现代化,须与现实社会的特点、社会制度及现有的社会意识相适应。由此可知,孝慈精神现代化不是某个方面的现代化,而是所有方面的现代化。概括而言,孝慈精神之现代化包括如下层面:一是家庭道德关系之意识的现代化。孝慈精神所定义的家庭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其外在表现就是规模庞大的家庭结构,比如,多世同堂的大家庭或者多家同宗的大家族。与此不同,现代家庭结构简单、规模很小,多为三口之家,其关系相对简单。因此,孝慈精神现代化必然包括家庭关系意识的现代化。二是道德教育目的之意识的现代化。传统社会中,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血缘生命存在与绵延的基本需要,继而在宗法政治结构和小农经济结构的社会中实现家庭的存在与绵延。显然,这种目的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及计划生育制度相违背。因此,改变它并赋之以新的内容也是孝慈精神现代化的应有之意。三是道德教育原则之意识的现代化。在传统社会中,家庭道德教育的原则就是“亲亲尊尊”,即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父尊而子卑。然而,与此不同,现代社会的道德重视平等。因此,孝慈精神现代化须赋予家庭道德教育以新型的道德原则意识,从而确定现代社会之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是道德教育内容之意识的现代化。孝慈精神中的三纲五常、等级尊卑,自然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这些内容都是那个时代家庭道德教育之原则、目的的集中体现。然而,在平等、民主颇受欢迎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内容必然要为崭新内容所代替。五是道德教育方式之意识的现代化。毋庸置疑,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方式具有专制、暴力色彩,其基本特征就是耳提面命和身体力行。这一切都是与当时道德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作用日趋明显,道德作用日渐式微。因此,德育方式之意识的现代化也是孝慈精神现代的应有内容。然而,家庭道德教育之形上依据作为社会意识,不仅为社会现实所决定,而且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它或者超前于或者滞后于社会现实、推动或者阻碍家庭道德教育的属性。因此,孝慈精神现代化不仅要与现代社会及家庭特点相适应,还须保持它作为思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首先,须注意孝慈精神源于血缘亲情这个事实。离开了血缘亲情,也就无所谓孝慈精神。这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决定的。其次,须注意孝慈精神作为价值自觉意识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既可以指导人们既做出有利于、也可以做出有害于缓解家庭、社会矛盾的事情。其三,须注意孝慈精神与其他社会意识的融洽与矛盾。孝慈精神源于传统,与现实的社会意识既有融和的一面,也有相对独立的一面,更有相矛盾的一面,其作为家庭生活的价值自觉意识,与政治、经济等社会意识,既须相融合,也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鉴于此,孝慈精神现代化,既要与现代社会、家庭特点相适应,又要保持孝慈精神的相对独立性。因此,现代化的孝慈精神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血缘性特征。孝慈精神的根本特征就是血缘性,失去了这个特征便不再是孝慈精神。基于血缘,家庭成员亲其亲、爱其亲,既与传统道德相一致,也与现代道德相融合。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是难以做到爱其他人的。二是平等性特征。诚然,亲子之间的确存在某些事实的不平等,但这并不能否认亲与子的人格平等性。只有强调人格平等,亲子双方才不会忽视对方的存在,才会在人格、权利、义务等方面尊重对方。因此,传统的父尊子卑应由亲子平等所代替。三是双向性特征。传统孝慈精神虽然逻辑上蕴含着亲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但在事实层面这种统一性表现为子女指向父母的单向义务性。这与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是相违背的。既然现代社会强调平等,那么亲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应是双向的。四是情感性特征。在传统的亲子之间,敬畏重于亲爱,角色胜于感情。这是主要是由小农经济结构决定的。然而,现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亲子双方都获得了经济的独立性。由此,家庭生活的情感性特征凸现出来,理应成为孝慈精神现代化的一个特点。五是自律性特征。在传统的宗法制社会中,施慈与尽孝不仅是自律的,更是他律的,甚至表现为法律上的强制行为。然而,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功能日渐突出,而道德的功能却日渐萎缩。因此,今天的施慈与尽孝虽有一定程度的他律性,但更多的是主体的自律行为。六宽容性特征。家庭生活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其原因在于人的情感。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变的,且难以用理性来控制。因此,道德规则无法在根本上解决家庭的矛盾和冲突,唯有宽容才能使亲子关系获得质的提升,才能成就家庭生活的完美与和谐。
家庭的挑战及道德思索
社会科学具有重视公共领域的研究传统。内尔?诺丁斯指出:“自柏拉图以降,哲学界一直遵循的惯例是先描述一个理想国或最佳国家,然后考察家与家庭对于建构这种国家所能起到的支持作用。”随着此理路讨论的深入,许多学者日益发现偏于重视此领域具有不完备性,因而将思考的触角拓展至私人领域。诺丁斯便将立足点置于家庭研究以及源于私人领域的关怀关系,然后延伸考察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政策[1]。戴维?黑尔德指出:“正式民主制度的常规很像良好个人关系中的常规”———人人平等,分享话语权,公开讨论问题,摒弃暴力,重视对话和自治[2]。吉登斯高度认同黑尔德的观点,指出“推进个人自主权和日常生活中的自尊,应视作与公共领域中的法律和其它自由同等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这是那些自由的条件。”[2](P113)上述视域拓展符应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客观存在的互动,符合人的成长历程,揭示了家庭和社会深刻的同构关系。
如何实现当代社会科学所希冀的私人领域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这关涉到家庭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我国社会正处于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之中,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既折射在家庭之中,又可能被家庭教育所强化。黑格尔曾论述过亲子教育承载着重要的家庭伦理功能。传统社会中的亲子教育主要满足于“保证孩子存活、促进其成长、培养能被外界接受或认可的孩子。”[3]“可被社会接受”关涉的是个体对社会的顺应,而在加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未来性尤其突出。结合有关学科的学理指向,这种未来性在家庭教育的伦理层面至少可以具体化为关怀、民主和智慧三种路径。关怀是当代伦理学的一大新兴主题;民主作为现代德目的重要性已被托克维尔、杜威等人充分揭示;智慧或明智在伦理学中则是一种高位阶的流体道德素养。
一、家庭中的关怀回应。
成熟的现代社会是超越冷漠和单子式存在状态的公民社会。人与人相互关心,人们对社会正义常怀在意感。家庭教育为此应做的准备是帮助儿童对人对事学会关心。学会关心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具有被关心的体验,使得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恐惧不至于转化为伦理恐惧、敌意、冷漠,而升华为伦理关怀。为此,家庭中的成人要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做出适当回应,给予有效关怀。关怀伦理学依据努力程度的高低将关怀分为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家庭中的成人在两个层面上都必须注意关怀的限度和有效性。
埃利克森关于道德心理的发展研究揭示出儿童的需要包括自理、自主、自治,这些行为和能力直接影响其自信的生成和自我建构。因此,在自然关怀中,要警惕未经慎思的滥施关怀。生物学角度的考察表明:自然关怀生发于幼小者的需要,视需要情况,不同物种所获的亲代关怀或有或无。如果子代没有被关怀的需要,亲代的关怀就不会发生。海龟之类先天较成熟的动物,在自行孵化后从来得不到母亲的呵护。雌海龟仅将卵产在海滩的坑内,随即返回大海。几乎所有的海龟亲子终生无缘邂逅。很多低等动物却是这样生而自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由于子代先天早熟,一般具有护犊现象。人类是典型先天早熟的动物,刚性的被关怀需要时期很长,这才催生了人类双亲的关怀。但是,有效的关怀包括“不作为”,某些延迟满足,以提供支持性的环境间接地、隐性地促进儿童发展;滥施关怀会使需要的满足蜕变为餍足,反而会阻滞儿童成长,钝化其对关怀的敏感性,剥夺儿童自主关怀,进而关怀他人、关心社会的机会。
在伦理关怀层面,需要成人明晰、整全地思考儿童的需要,须鉴别社会环境、主流教育语境所断言的儿童需要。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患有“知识饥渴”
剖析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传承研究
论文关键词:家庭伦理道德传承家庭伦理道德标准
论文摘要: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是社会的细胞,所以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维系家庭关系和谐与稳定有两种力量,即法律的力量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力量。当代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青年人对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解与运用关系着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传承也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优秀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阐释
(一)父慈子孝在传统的家庭伦理中,亲子伦理是最基本的伦理关系,甚至被视为比夫妻、兄弟关系更为重要的家庭关系。“父子兄弟夫妇,人伦之大。一家之中,惟此三亲而已父子尤其本也。”(张履祥《训子语))传统家庭伦理强调的父慈子孝.既注重子女对长辈行“孝”。也强调长辈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慈”德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包括养子、爱子、教子等方面。“孝”的内涵主要有孝养、孝敬、孝顺等。孔子说:“为人父。止于慈。(《札记·大学>)一父慈就是父对子物质上的供养、满足,精神上关爱,呵护,对子女承担起抚养教育的责任。父母对子女施以“慈道”,子女对父母则要尽以“孝道”。正因为“父慈”。所以“子孝”,子女要赡养父母。是理所应当的责任与义务。百善孝为先.父慈子孝是优秀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在儒家家庭伦理中。父慈子孝是对父子伦理的根本要求,它是家庭道德规范的最主要方面。只有在家庭道德中修以慈孝,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和谐家庭。兄友弟悌。兄友弟悌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又一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兄弟问的手足深情。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主要是指兄弟间的团结友爱。兄弟团结友爱是家庭和睦、家道昌盛的重要标志。颜之推说:“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絮,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随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颜氏家训·兄弟))兄弟姐妹乃手足同胞。是家庭重要的亲缘关系。悌就是处理兄弟关系的行为规范,它的具体内容是指兄友弟恭。“友”是兄对弟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兄长要爱护、关系弟;“恭”是弟对兄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弟对兄敬从、恭顺、谦恭而有礼。在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中.相对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而言,兄弟关系具有更多的平等因素,其道德规范包含着更多的合理因素,应在现代家庭以及社会中加以发扬。
(二)夫义妇顺。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对于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是十分注重的。《礼记·婚义》中说:“婚礼者,将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矣。故君重之。”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没有夫妇之间的婚姻便没有后代的延续,夫妻关系是各种家庭关系的基础。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夫妻关系中,丈夫处于主导地位,妻子处于服从的地位,是~种主从关系,在现代社会对这样的制度我们应该加以批判。当然在传统的夫妻伦理中也有许多值得歌颂的伦理准则,比如夫妻之间互相尊重,相敬如宾,同干共苦等。这些合理的因素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孑L子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札记·礼运》)传统家庭伦理十分强调夫妻合义而顺,男女婚配要考虑双方的性情和修养是否般配,追求“夫妇和顺,相敬如宾”,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注重夫妻双方的互敬互爱,以求家庭和谐。
二、当代青年的家庭道德观的特点及伦理分析
马克思主义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其经典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爱情、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
一、爱情的本质及道德基础
在爱情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是一致的。马克思对爱情本质问题的认识,是其整个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开始从人的社会性本质来探索和理解两性关系的本质。他认为,两性关系是“人对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296-297。他进一步指出:“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271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爱情虽然具有自然的基础,但其本质是社会性的。基于这一认识,一方面,马克思反对中世纪以来基督神学宣扬肉体罪恶的禁欲主义观点,强调爱情的感性特点;另一方面,他同样反对将爱情等同于纯粹生理的、本能的性欲,强调爱情中的道德与理性因素,认为性的诱惑和冲动应当受人的道德和理性意志的支配。
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2]234。他考察了人类社会家庭形式随生产方式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并从现代的平等互爱前提、双方结合的理想以及性交关系的评价3个方面,深刻揭示了爱情的道德内涵。“第一,是以所爱者的对应的爱为前提的,从这方面说,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的厄洛斯时代,决不是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的。第二,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直至拿生命作孤注一掷,而这种事情在古代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场合才会发生。最后,对于性交关系的评价,产生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人们不仅要问:它是结婚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是不是由于爱和对应的爱而发生的?”[2]75
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爱情本质问题的基本思想为基础,批判资产阶级的恋爱观,并提出无产阶级恋爱观的道德要求。他抨击了十月革命后苏联流行的“杯水主义”理论(注:这种“杯水主义”理论认为,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性的接近应该成为像喝一杯水那样简单平常的事。)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性质,认为,“在性生活上,不仅应该考虑到单纯的生理上的要求,而且也应考虑到文化上的特征,看它们究竟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3]69。他还论述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并强调,“恋爱牵涉到两个人的生活,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的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对社会的责任”[3]69-70。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正是恋爱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家庭德育环境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学生的启蒙思想和初始价值理念都是在家庭这一教育环境当中形成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当下,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能量,学生只有在家庭教育这个第一道防线当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多吸收正能量,不被负面因素和不良风气所影响。可见,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对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未来道德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对此主题的思考。
一、家庭德育环境的构成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北朝文学家颜之推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可见古人已对家庭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虽然对家庭德育环境未有专文著述,但大抵包括家庭中的人际环境、礼制环境和风俗环境等。现代教育一般认为家庭德育环境指家庭经济状态及社会地位、家庭结构与组成、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及方法、父母的道德品质、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成员心理素质等影响和制约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家庭内外部因素的总和。因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家庭结构与组成等因素相对稳定且难以短期人为调节,故可称为客观因素。家庭教育观念及方法、家庭人际关系、文化环境等因素均可由家长主观调整控制,故可称为主观因素,本文所指家庭德育环境以主观因素为主。
二、家庭德育环境作用的特点
家庭德育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学生的道德内化与生成产生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过程及作用机理较为繁复,但也有自身的特点。1.影响结果的独特性家庭德育环境独一无二,其培养出的孩子具有独特性。每个家庭与德育环境有关的因素各有不同,特别是家庭的文化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都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其纽带是天然的血缘关系。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并时刻接受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品行具有极强的家庭烙印,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2.影响方式的渗透性家庭德育环境渗透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家庭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在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因此,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固定时间、地点和教育计划,而是遇事而悔,长期、分散、灵活地渗透在家庭生活中。3.影响过程的长期性家庭德育环境不是静态的,会不断调整而呈现出动态变化。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年龄段,成员沟通方式、文化环境、教育方法等家庭德育环境因素必然会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4.影响作用的动态性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客观因素相对稳定,而主观因素则会随着家庭变迁、学生成长等发生变化,呈现出必然的动态性。特别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成人感加强、独立性增强而依赖性减弱、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这些都打破了原有家庭教育环境的平衡。反映到学校教育中,就是教师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以琢磨孩子的一些行为等。若要解决,则需要家长从多个方面对家庭教育环境的主观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再次平衡的状态。
三、家庭德育环境优化的措施
地区家庭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定与进步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础。家庭道德是协调家庭成员间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因此,家庭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保障社会安定团结,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国有近13亿人口,80%人口在农村,广大农村的道德建设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仍然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结构,因此,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的水平影响和决定着社会道德风尚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构成,不仅关系农村本身,而且影响和制约城市和整个中国,尤其是我们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了农村家庭道德失范甚至滑坡这一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给建设“平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现通过对本县农村(家庭)大量的走访、座谈,从三个方面初步探索和分析一下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道德建设情况。
一、问题的出现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农村家庭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家庭成员平等观念为多数家庭接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民主式新型家风逐渐兴起;抚幼、教育子女、敬老、爱老逐步成为一种时尚;夫妻互相尊重、共同支配财产、共同劳动已成为多数家庭的共同风格;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互信互勉、互帮互慰已成为多数家庭维护和发展夫妻关系的基本原则;勤劳致富、节俭持家、量入为出、合理消费一直是家庭消费的基本格调……一个以平等、民主、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夫妻相爱为核心、优育和厚养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新型农村家庭道德体系已开始构建。
农村家庭道德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夫妻关系问题日益凸现
青少年家庭道德问题探索
摘要:道德社会化是指对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青少年家庭道德社会化是其道德社会化及道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融入社会的重要前提,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道德;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指对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而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最近一项不完全调查发现一些青少年思想上存在不安全因素,表现为道德观和价值观迷失,是非观念不清,自私、自卑心理严重等。这需要我们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家庭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一)呈现出重智轻德的趋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拥有丰富的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现出来。而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他们为了孩子以后能立足社会,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过上比父辈们更好的生活,不惜为孩子请家教、购书籍,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关注子女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认为只要孩子考试有好分数,能够考上较好的大学就是好孩子,却忽略了对孩子品行的教育。在很多家庭中诚信、平等和友爱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一、道德认知的内涵
1.道德认知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反映。具体说来,道德认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社会交往中,通过对其他道德对象外在特征的感觉感官,来判断其道德角色的个性、动机和心理状态,以及判断其道德生活对象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并最终形成人们对各种社会德行现象的理解和评述。
2.完整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知的形式和道德认知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道德认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建构性。道德认知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而成的。道德认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在基于自己心理的自我样式来建构内在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原则的过程。第二,阶段性。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不是不加修改的直接吸收社会道德规范,相反,它是一种同化吸收道德认知内容和结构中的矛盾冲突,并在调节二者的平衡中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就是通过这样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同化吸收和调节平衡的过程来实现质的飞跃,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最终不断的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第三,反复性。人们在面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准则时,习惯于把这些观念同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相比较,对那些和自己理解相一致的观念青睐有加,而容易排斥那些和自己观点有冲突的观念。此外,人们在面对一些新的道德观念时,会不自觉的将它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相比较对照,以判断其真实性,从中做出选择。当它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相一致时,这些新的道德观念就会被主体接受,主体也就获得自己所要的道德认知,反之,新的道德观念就会遭到排斥。道德认知就是这样通过理性的推理判断最终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体的道德需要和情景都会发生变化,导致道德认知的不稳定和反复性。
二、家庭教育的论述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性格的养成,与父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息息相关。所以,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和后盾,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助手和人生导师,负责孩子的身心健康,负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发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和行为习惯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恰恰是影响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同时也是主导性的教育,它是孩子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是其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行和价值观念。运用道德认知的有关知识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和支持,能够使个体健康的成长,并具有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三、如何发挥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价值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修养形成的黄金时期,青少年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家庭德育在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家庭德育中应坚持的原则,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实现方式。
关键词:家庭德育;青少年;道德修养;价值实现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2016年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曾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德育的好坏,是关系到国家千秋万展的大事。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家庭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德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阵地,其作用是任何教育机构都不能比拟的。
1家庭德育在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极其体现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德育尤为重要,它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必要补充。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中更是有着独特的价值优势,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启蒙性。家庭教育是人的教育之根。家庭早期的德育与影响对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科学证明,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思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行为举止中得到启蒙。1.2连续性。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受来自学校、社会等道德教育,但家庭德育对青少年德育的教育是最具有连续性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教育过程。人长期生活在家庭中,而家庭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形成的有效环境。家庭德育的连续性,不仅弥补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3针对性。家庭德育是针对性教育,而学校德育是普遍性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思想动向、性格特点等比较清楚。这就有助于在家庭德育中选择形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时机和教育内容。这种针对性有利于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取得实效。1.4感染性。家庭的德育主要依靠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感染手段来实现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可以通过对父母的行为、动作、为人处世等中恰如其分的理解其行为目的。在这种教育环境的感染下。青少年会无意识的继承父母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观。
2当前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存在的误区
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农村落地生根,决定在全镇各村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此倡导文明新风,推动在全镇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道德风尚为目标,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的榜样作用,引导和教育广大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形成学习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崇尚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争当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的热潮,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
二、评选标准
“文明家庭”
1.遵纪守法,坚守美德。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弘扬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