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03:48: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教育性分析

摘要:我国有关于学前教育的法律规定说明,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学制的初期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学前教育的两个特性,也就是公益性和教育性来分析研究我国学前教育的现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益性;教育性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已经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在教育事业受到空前关注的前景下,我国已经开始着重关注重视大众十分关注的学前教育问题。在我国的学前教育相关规定细则中,也已经将学前教育列入到重要议题中。在现在的教育活动中,学前教育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没有满足两个特性,也就是公益性和教育性这两方面没有得到保证,对于学前教育来讲,教育的性质和功效没有得到实际的发挥。和国际上学前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相比,从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解决我国现在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我们现在所阐述的学前教育是指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和定位是国家对学前教育是否重视的重要体现,从某方面也体现这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的程度。学前教育的现况如何,也展现了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学前教育,也被称为幼儿教育,一般接受学前教育的人群年龄多在3岁至6岁。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学前教育必须具备公益性和教育性这两个基本特性,学前教育必须作为一项公益福利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组成部分,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学前教育应该一直保持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逐渐消失。学前教育在开办之初,就是作为一项公益福利的教育事业开展的,它的财政相关收入都是由地方政府拨款建设的。之后经过几个阶段的更改变革,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的受众者,很多幼儿都惠及不到社会政府的学前教育福利补贴。另外,因为我国承办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者并不理解,学前教育是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福利事业,导致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逐渐消失。而且,近些年来,民办幼儿园逐渐增多,民办幼儿园的设施和师资都要强于公办幼儿园,导致很多家长更乐于将孩子送去民办幼儿园。而这些民办幼儿园并不能得到政府的学前教育经费补贴,所以也就导致了这些幼儿园几乎都是营利性的组织机构,这违背了我国开展学前教育的初衷。另外,学前教育必须保证公平公正,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发展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讲,任何国家教育的公平性与否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但是我国的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并没有得到保障。在我国的公立幼儿园中,家庭条件不够好的孩子并没有能力上公立幼儿园,只能选择一些入学费低的民办幼儿园,这就缺失了公平性。

二、正确认知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和定位

查看全文

低幼读物教育性和文学性

低幼读物是当前图书出版领域受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其中不乏令人交口称赞的好书,深受读者喜欢。但是,我们在图书出版和销售的过程中还是会听到读者这样的反馈:“为什么这本书我看不懂?图画太抽象了,我感觉不适合孩子看。”“我喜欢有教育意义的图书,这本书什么也没有讲。”反思这些问题,背后体现出的不仅是读者对图书的评价和分析,还有在低幼读物出版中应该如何权衡读物的教育性和文学性?什么样的读物应是教育性强的?什么样的读物又适合是文学性强的?二者可兼得吗?

一、什么是教育性

低幼读物的教育性,是指在低幼读物的创作和阅读中,将读物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提升出一个简单、有效的道理,以便在指导幼儿阅读中使用,并将该道理及时传递给幼儿,使这本书的教育作用更具体和直接。教育的功能即教化人、影响人[1]。很多创作者和读者由于受自身教育背景的影响,认为“读书”就要明白道理,知道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教育功能因而更加凸显。低幼读物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文字的教育性文字最容易被披上教育的外衣。通常,对低幼读物教育性关注的人一般会这样选择:首先,从根本上选择或者自编教育性功能强、说教意味浓的作品,道理显而易见,读过后任何孩子都能明白。其次,对教育意义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教育意义的作品,生硬地从中提取教育功能。如果没有这些功能,很多人觉得故事不完整。2.图画的教育性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人会有意识地在画面设计的过程中,故意设计很多有教育因素的画面,或者人为地从已有画面中挖掘教育因素,画面被细化成很多方面,读者也不是单纯欣赏画面和故事,而重在画面背后的价值分析,希望画面和文字传递同样的功能。教育性在实际过程中经常表现为:“你看了这本书明白了什么道理?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二、什么是文学性

通俗来说,低幼读物的文学性,是指在低幼读物的创作和阅读中,强调幼儿通过读物获得审美陶冶和熏陶,学会欣赏画面、观察图画,并能借助画面感受文字的优美,体会作品表达的意境和情操。对于文学性好的读物来说,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在于作品本身。但这种文学性,和成人文学比起来,又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一般由专业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创造。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措辞造句不是一般读者能比拟的,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更具有文学特征。低幼读物在选择中往往会首选这些作品,更多从作品语言性、意境美等方面考虑。第二,由于幼儿接受能力的限制,这种文学特性不是深奥的文学性修养,而是一种浅显意会。低幼读物的作品都比较短小,文学性更多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一种反映。文学性在实际阅读中经常表现为:“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你觉得这个故事美吗?闭上你的眼睛感受一下吧。”

三、教育性和文学性的具体争论

查看全文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

一、引言

体育教学活动,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之中属于学生最为喜爱的课程之一,而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也充分的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学生们,尤其是其中竞技体育的魅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体育项目,体育课程,使得整体的体育教学项目成为了目前教育界首要发展的研究项目。但是,这其中仍旧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为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影响着武术的继承与传播。笔者在对于相关资料的参阅的过程之中发现,从文化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进行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其原因。学术界很多结果表明:由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使武术长期以体育项目的身份传播,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教育与教学概念模糊以及武术发展中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等,造成了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文化发展的继承,以及对于我国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笔者认为对于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

一方面,以西方体育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活动,传统的西方体育思想往往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动作、程式、以及竞技能力等方面,在对于武术的定义上,西方更加偏向于武术体操这一概念,而我国在教学活动之中往往一次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虽然西方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先进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并不利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的开展。也使得在教学活动之中出现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很多教学内容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长期作用之下,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也就缺乏了一定的文化教育性。转而变得严重背离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理念。另一方面,西方教学理念的异化,导致传统武术教学活动之中,无法贯彻文化教育性。我国的武术发展,具有着长期了历史背景,并不是简单的某种理念、某种思想、某种模式可以适用的。但是在这种西方思想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之中。可以说我国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其有着独特的内在文化价值,但是随着西方教学思想的引入,教学过程的细化,导致传统武术项目缺乏原本联系之中的内外兼修的过程,也就进而缺乏了对于精神的传承。

三、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重塑

我国高等院校之中进行武术教学活动,其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教育性的缺失,这种现象已经极大的引起了相关领域学者与专家的重视,笔者从自身的研究出发,从中总结除了以下对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之中文化教育性重塑的相关意见与建议:首先,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武术具有着我国传统的文化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想要在武术教学火龙之中对于其中文化教育性的重塑,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之中注重讲解自身对于武术精神等方面的体悟,在对于武术动作进行讲解的间隙中,培养学生注重关注对于屋内在精神的修习。同时学校也应该其次,完善传统武术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之中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以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对于与武术相关的文化内涵,以及武术相关的礼仪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充分的认识到武术的内在魅力,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远的文化精髓。再次,以重视身体体悟为教学途径,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的转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身体的感悟,重视武术动作与内在精神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之中树立传统武术中以德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帮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精神境界。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于武术的认可,自觉承担对于文化的传承。此外,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条件保障的方向回归,这一点并不是一时一刻可以做到的,这要求全体武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与科研工作之中共同努力,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根本目标,转变现阶段我国已西方体育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教学活动。综上所述,笔者从对于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进行探索,分析了武术在教学活动中受到干扰无法做到文化教育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以上策略可以成为重塑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必要途径。

查看全文

武术教学文化教育性研究

摘要:武术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作为我国的国术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武术教学文化中,由于被西方体育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侵蚀,关于武术教学文化在武术学校里严重被忽视,武术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本着传承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为教学目的和更好的塑造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为文化教育理念,必须把传统性武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身体感悟作为教学途径。力在弥补我国当前武术教育文化的缺失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我国传统的武术教学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教学;重塑缺失

本身我国武术学校的生源就不够强大,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武术被认为是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学生愿意学习武术的并不是很多,主要是看中其健身和运动的作用。其实,我国学校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是要把传统武术传承下去,同时也要普及武术教育和促进其体育化,这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样武术本身的核心就被忽略了,也就是武术中对于文化教学的要求。这样一来对于传承武术文化的完整性,道德教育,人格培养等方面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在武术文化教育方面加大重视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方式帮助其重塑。

1.传统武术中文化教学丢失的原因

1.1西方体育教育思想的侵蚀影响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教学。在1915年武术被引入到我国国内的学校教育,其主要凭借的是兵式体操的训练方法,有着非常明显的军事化练兵的痕迹。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对于体育科目的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军事化武术教育和兵操教学。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我国武术学校就开始接触了西方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体育中健身,娱乐和竞技的思想,也慢慢加入了田径和西方球类等一些主要以体育为主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武术教学受到了这些影响后,就统一安排加入了这些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等一些机械化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现存在的武术教学内容上要么是侧重于散打,要么侧重于套路。套路其实已经失去了传统武术中的技击价值,被视为“武术体操”。而散打则是学习了西方的拳击发展模式,更加强调的是肢体的碰撞,根本就体现不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如果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失去了教学内涵则就只剩下了健身和娱乐了,成为了简单的体操和粗野的肢体运动。1.2由于西方理念的引入异化了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性。武术在我国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了,在老一辈人的不断完善下,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优秀组成部分,也有其传承下来的独特内涵价值。但是,在接触了西方的体育教学理念之后,武术学校里的基本文化教育都是类似于西方教育指导下的西方体育教育来传授的。西方的体育是建立在当地运动学和解剖学上面的,因此我国的武术教学也受到了影响,把教学局限在了动作和力量上,失去了传统武术中的“神”“意”等精神方面的内核以及内外兼修的内涵,我国武术教学严重受到西方文化的异化。

2.重塑传统武术教学的文化性

查看全文

比较思政教育性质研究

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内涵澄明

学科性质指谓的是一门学科自身固有的特质,是关涉其存在发展的始基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基础性决定了理解、观照以及反思学科的根本出发点,成为自身合法性获得与学科意识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对学科性质问题的思考包含着三重向度:研究论域、方法论原则和价值立场。就内在性而言,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的问题领域和研究对象,规定其关于自身的理解与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能够与其他学科区分,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根据。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葆有“学科自觉”与“理论自信”,不断反思和创新学科的思想主题、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建构其理论范式。同其他学科一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致力于关于研究领域、客体和对象等问题的深切思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建构是否具有合理性,能否揭示人类性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是学科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特点在于以跨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研究对象,是世界历史时代关于政治教化与人文养成的地方性知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着描述性、规范性和反思性三重属性,不仅是一种科学化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方法,而且在深层葆有着德性修养与境界提升的伦理向度。社会成员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够更好地坚守信仰、规范行为和提升人格,不断求真、向善、尚美,进而实现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践履。价值立场的问题是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性相关联的,指研究者在实践活动中对目标选择、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等方面的主观取向,制约着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决定了对不同思想观点的评价原则和尺度。当代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境遇,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力量,探索有效的实践方式以实现人与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下位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特性,即“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因此,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同于一般性人文社会科学,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决定其不能采取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研究主体与客体都要受到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制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秉持中国式的问题意识与价值关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思想行为的评价原则和价值尺度,运用多种思想方法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一门学科选取怎样的方法,取决于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的方式探寻不同国家的德育观念与实践,通达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价值旨归。价值认同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互动过程,只有在比较和对话的意义上,才能获得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觉解。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异质文化的独特性,承认他者作为思想共和国成员的平等身份,既坚持“各美其美”的文化自信,又不失却“美美与共”的价值理想。由此可见,“‘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上的比较,它是一种观念,一种国际教育观念;是一种意识,一种全球意识;是一种超越,一种对本国教育的超越。‘比较’也是教育研究者的一种基本立场,一种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基本立场”[2]。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研究检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解读,不能脱离对其自身思想渊源与观念流变的历史梳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具有何种思想特质与理论品格,其学科内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纵观近20年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多重面向的,呈现为“问题意识”统领下的“对象层面”探索、“应用取向”主导下的“功能价值”研究和“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可对话性”机制。在此,基于对国内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文本诠释,概括为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规律趋势说”,强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葆有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张力,旨在综合不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成就与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比较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着力揭示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3]。这种研究取向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人类德育实践的现象性描述,还有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测性探索;不仅要弄清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而且要深入探讨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对我国学科建设带来的可能影响,进而通过多元文化互动丰富并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二是“经验借鉴说”,凸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价值,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相关学科提供其他国家的比较经验,使这些学科具有全球视野,从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启示。有学者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方面,探索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发展路径,从而明确可借鉴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4]。比较研究不只在客观上促成了国外道德理论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它也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标实现和思想功能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在比较中拓展视野、发现问题、切准规律、服务现实”[5]。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准确把握人类思想道德实践的经验规律基础上,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观念示范和方法参照。三是“视野开拓说”,超越“古今”、“中外”、“我他”等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在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中,传递价值观念,彼此互动交互理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研究世界上不同时期、地域和国度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探讨在文化多元条件下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之间的“对话”机制。有学者提出,“比较德育是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德育进行比较研究”[6]。全球化的时空压缩效应,能够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来自早发现代性国家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经验,成为唤醒中国现代性文化自觉的推动力量。对于那些来自不同文化传统、多元方法论取向的思想观点,以期通过反思性重构而相互学习,为协同合作解决时代性和人类性的意义危机、传统失落、个体疏离以及人际冷漠等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做出建设性贡献。上述关于学科性质的回顾与反思,显明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致思路向,再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凸显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向,呈现为从“知识引介”到“经验借鉴”再到“时空在场”的研究意识转换,彰显出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与理论自觉,以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观念与现实关切。学科的规范化发展依赖于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努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建构应积极转换思维,在视域融合中寻求多元价值理念的深层认同,确立新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观。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思考

正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需要深刻反思一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如何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同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合法性的论争到对学科性质问题的探求;从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尊崇到当代多元文化样态的共生;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研读到对西方道德理论的阐释,形成了欣欣向荣、成果卓著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景观。面对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思想主张竞相博弈的理论境遇,如何确立文化自觉、理论自信以及思想自我,运用自身的思考与智慧,比较、确证并践履有益于中华民族时展和伟大复兴的理论形态,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转换与范式创新。

查看全文

儿童文学的教育性意义分析论文

摘要:儿童文学由于其本身的诸多阅读特点,在文学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在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已引起教育界的充分重视。本文从文学的宏现角度与儿童文学本身的特点分析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认为儿童文学作为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作为具有教育性的文学、作为特别重视语言艺术的文学和作为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学;儿童文学;语文教育;文学教育;语言艺术

文学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儿童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课程设计、教师培训I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编写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将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作为整个教材编写工作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教材中选人多篇中外儿童文学的名家名篇。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编写儿童文学教材,向小学教师普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介绍儿童文学的内容、特点、功能、作用,介绍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家作品等,组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此外,依据教育部2001年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至二年级的阅读目标提出了lO项要求,其中第6项明确指出学生的阅读文类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的童话、寓言已经受到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与河北教育版的四种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体在整个语文教材篇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比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中,“童话文体的篇数由年版的7篇增加到2001年实验版的14篇,上升了个百分点,占到课文总数的4l%。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文学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文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功能。具体地说:文学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的集中体现,它可以传达给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并且经由学生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文学的欣赏需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查看全文

学科教学教育性再分析论文

[摘要]学科教学既可以理解成教师只对学生学科学习负责,也可以理解成教师在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基础上更强调对学生学科学习负责。前者表面上让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更轻,而且学校也的确通过班主任的设置认可了这种观点。但事实证明,失去对学生全面生活的了解与学生全面发展关心的学科教学变得越来越功利,学科教学的路也越走越窄。因此,将学科教学融入学生德育之中,不但能够为学生德育寻找到主阵地,而且可以帮助学科教学走出当前的困境。

[关键词]学科教学;学生德育:全面发展

对学科教师,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分化,即教师只对学科教学负责;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延伸,即教师不但要教育好学生,还要对学科教学负责。在教育实践中,从完成教学任务与履行学校规章制度来讲,教师更乐意于选择前者;从更好地搞好教学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讲,教师更乐意于选择后者。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科教师,有着不同的教育教学表现,自然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但并不见得所有的教学效果都是我们所期望的。

一、“学生德育”在“学科分化”中滑落

笔者读了六年小学,却只有一位教师,他一个人承包了我们小学所有年级的全部课程。在学校中,他就是教育的全部,不但要管我们的学科学习,还要管我们的日常生活。回首小学,他印在我们心灵中的,与其说是那些学科知识,还不如说是我们共同的生活片断。那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影响我们学习感觉的,并不是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而是教师对我们的关心程度。教师一人教着所有学科,反到让我们觉得他并不特别重视你的学科成绩,对于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倒是特别关注。记得他常讲的一句话是:“你学得好不好并不是你的责任,但是否认真地学就是你的选择了。”

后来上了初中,碰到好多学科教师,每位教师都努力于自己的学科教学,虽然他们也会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毕竟对学科成绩的关注占了首要位置。每个学科都有一位教师,让我们明显感觉到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上去了,他们对学科的理解与学科教学中的技能技巧比小学教师强许多。但与之相应的是,教师们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关心却是大打折扣了,而且他们对学生的态度会随着学科考试成绩的变化而变化,让我们很难感受到教师对我们的真情实感。在这个方面,小学教师就强多了,他对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不会因为我们一两次考试成绩优秀而笑逐颜开;也不会因为我们一两次考试成绩糟糕而怒气冲天。不知道是因为学科教师更关心我们的学科成绩,但我们的学科成绩并不总是让他们满意,从而疏远了师生关系;还是因为关心我们的学科教师多了,我们有了对不同学科教师的比较,从而去喜欢一些学科教师,不喜欢另一些学科教师。喜欢的学科教师总是少数,不喜欢的学科教师总是多数,师生关系从而产生疏远。不管原因如何,客观地说,有了分科教学之后,教师学科教学水平高了,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兴趣却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反倒是觉得在学校中少了昔日的天真与乐趣,多了学习的压力与功利。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

第一,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一定要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同时重视师生之间的全方位交往与碰撞交流。授课的最终目的是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得到交流。快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主动的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是创造。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语文教师课堂实践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通过设置语言文字的相关情境,构建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结构。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方式

第一,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气氛渲染。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很片面,最容易凭自己的感觉决定自己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渲染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的浓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当课堂气氛热烈时,学生的情绪就容易形成亢奋的状态,自然也就能够融入到教材所揭示的情感世界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优美轻音乐伴奏的方式进行课文阅读,让自己朗读课文的语言尽量抑扬顿挫,变化有致。采用优美轻音乐伴奏的方式进行课文阅读,有助于让课文形成一个美感体验的整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让很多抽象的课文形象化,晦涩的课文生动化,要最大可能的渲染课堂气氛,并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以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第二,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创设疑问。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设疑问的过程,创设疑问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并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全面的了解学生与教材,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置疑问,让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疑问开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动力。第三,教师可以将情景表演设置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教师由此可以将其改编为剧本,让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情景进行表演,完整的诠释文本内容,最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巨大魅力,并让学生在剧本表演的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个性。第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举行相应的竞赛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在日常学习中举办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以此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第五,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思结合的空间。教师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巩固品位与想象创新的空间,留白能够让学生尽情的放飞思绪,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浓烈的情感氛围中。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教师管理班级,绝不仅仅是让学生每时每刻都保持安静。学习是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是让学生动口动手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动脑的过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将知识进行适当的加工,再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第六,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开放型教学不仅要开放空间,同时也要开放时间。小学生学习语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突破教室的局限,将视野放得更宽。语文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应该将语文课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最终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除此以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进行拓展性的研究,通过一定调查与参观访问,将课内与内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的联合起来,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必将让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同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教育必须实现以人为本,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让学生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仅要局限于课本上,因此教师面对教材也不能够固步自封,教师本人,也要不断进行课外阅读补充知识,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拥有充足的知识是能够引导学生的基础,当学生经历了信息的选择,分析,综合与表述后,思维才能够更加活跃,由此也才能够提出更加独到的见解。

查看全文

学生自我鉴定

每到学期或学年结束,班主任总少不了要给学生写鉴定。写鉴定,方式方法虽然很多,但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教育者的评价,指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能够健康发展。鉴定不仅是学校教育与家庭联系的途径,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坐标点,有着较强的教育性、严肃性和真实性。

给学生写鉴定具有双重作用,在师生之间通过鉴定的沟通,产生一种互馈反应。鉴定过程既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更深刻的一次再认识;学生通过鉴定,能看到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获得新的学习动力和目标。正是这种互馈作用,使鉴定具有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职能。我们不难看到,鉴定在这一效应中是一种促成反应的媒介,只有将它置于师生或者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网络中,才能构成一个有机的联系整体和反应系统,鉴定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显现出来。

有的班主任写鉴定,往往只看重鉴定的教育性却忽视了鉴定的透明度,从而减弱了鉴定应有的教育性,起不到鉴定应有的作用。比如,有的班主任写鉴定,只浮于事物的表面,或是为了装档案应付了事等,老师的教育意图和期望没有及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不仅容易失去通过鉴定达到教育学生的良好时机,还会增大鉴定的副作用,使那些原来师生有摩擦,而痕迹还未消除的学生产生疑惧、逆反心理和消极对应情绪,增加日后教育的难度。这些心理对学生来说危害很大,学生认识不到自己今后的目标,背上心理包袱,奋发向上,克服困难就会显得后劲不足。

鉴定具有多层次性的性质,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有可公开的,也有不能公开的;根据教育目的之需求,有可直接与个人见面的,也有只能间接地与本人见面的。因此,透明的方式和程度得因人、因事而异,不能绝对划一。但作为学生学期或学年的鉴定,一般来说教育帮助是目的,透明度应增强。当然,在提倡鉴定透明度的同时,也应反对那种把鉴定看成是一种交易,为投其所好,只写成绩,不谈缺点等不负责任的做法。

总之,学生鉴定的教育性依赖于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得以实现,而透明度又是服务于教育性,受教育性的制约。作为学生的鉴定,把其教育性与透明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十分重要的。

查看全文

教育审视性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性失业是教育身份功能膨胀的恶果。造成“教育性失业”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看,当教育培养高规格人才的数量过多、超过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就会产生文凭危机。教育社会学更多地从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方面来看问题,冲突论认为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巩固自身地位,有意抬高职业门槛的学历资格从而造成文凭贬值,教育性失业其实是社会冲突的产物。

[关键词]教育性失业;教育经济学视角;教育社会学视角

教育性失业(知识性失业)是教育身份功能过度膨胀而走向反面的恶果。教育性失业、文凭贬值、文凭病、泡沫教育、人才高消费、“教育过剩”、“过度教育”等提法,所指的基本上都是同一种现象,即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学历的含金量减少,高学历者面临就业困境,现实无法满足其原先接受教育的期望(高收人和高地位)。简而言之,教育性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或文凭贬值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教育性失业”直接导致教育正向功能的衰减,这是在许多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发生过并仍时时出现的情况。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失业人群中出现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教育性失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受过教育乃至高学历的人大量失业。二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不能学以致用或大材小用、高能低就,不得不从事那些技术水平和收入都低于他们当初预期达到的水平的工作,“学校培养的似乎是徒有许多证书,却极少具备与工作明确相关的本领的人。事实上,将近半数的美国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同他们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日本的情况尤为严重,不但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连处于顶层的“学历贵族”也遭遇到某种失落。

至于中国目前的学历情势,常常有报道说,大学生就业难,很多本科、硕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失业人群呈现向高学历者蔓延的趋势。的确,仅就2003年来看,这是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0%,而相应的社会需求的增长则与往年持平。广州2003年毕业生招聘会需求人员总计6300多人,进场者达到30000多人。甚至有报道说高学历者纷纷“下嫁”中小学,如北京一中招聘教师,30名毕业研究生纷至沓来,其中一人是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博土,应聘到该校实验部小学一年级教拼音,结果因试讲没通过而被刷掉了。于是有人就此宣称“中国知识失业时代已经来临”。但我们认为,对这种现象应全面观察和分析,不可简单下结论。许多大学生的失业不是真正的失业,象有人所列举出的国内知识型失业的几种表现(专业结构性失业、专业过热性失业、学历性失业、行业性失业、区域性失业和主动性失业)都具有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与发达国家所出现的那种较典型的知识性失业差别甚大,不可一概而论。不能把“就业压力”与文凭贬值相混淆,局部的供过于求并不表明整体教育水平已经很高,因为我国整个国民的教育素质仍然很低。部分大学生“知识失业”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深化过程中(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当然要引起重视,但不可危言耸听,重要的是找出其特殊性及其原因。为什么会出现“教育性失业”现象?换句话说,文凭何以贬值?一般人常常将其归因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认为这是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不可避免的产物。然而这个推论过于简单。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令许多研究者困惑不已。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社会学这两个角度去考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