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牌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2 00:28: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品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品牌

全思维推动民办教育品牌营销

【摘要】民办教育的市场化份额决定了其在有限的资源配给下,必须依靠自身的品牌注入和品牌营销谋得供给侧发展。通过全程、全员、全方位营销战略,借势云时代的互联网平台,由点到线再到面,铸就企业坚实的粉丝帝国。在全营销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自觉自为的营销品牌,随时随地的推广品牌,实心实力的增强品牌公信力。本文立足全营销,对如何更进一步深化民办教育全营销方向和理念进行探究,寄望对现实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全营销;跨界;共生;创新

市场营销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挖掘消费潜力推广、传播和销售产品。而对于培育特殊“产品”的民办教育,其无论是从产品形态或者是营销方式都具有一定特殊性。在面对教育“产品”越来越多,“产品”标准越来越高,“产品”营销越来越精细化,如何在产品营销的手、眼、身、法、步上随时随地的全营销,就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从思维导向出发,认为现在思想上发力,转变思维方式,才能创新创奇创优营销效能,打造民办教育的品牌营销。

一、跨界思维,推动营销出奇制胜

跨界思维,实则以大眼光看大世界,以多角度观全视野,以多领域谋多创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世界快速和高度融合的今天,跨界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亦或是一种新常态。如何在界内和界外敏锐的发现机遇,必然要求拆除思想的藩篱、撤并思维的界限。跨界往往会在红海之间发现机遇,打造领先者的蓝海利场。以教育的思维谋价值,以生态的思维谋利益,以市场的思维谋生活,以世界的思维谋格局。民办教育的环境随时随地在变化,满足于“招得进、教得好,出得去”的稳态现状,就如温水煮青蛙般会丧失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随时保持跨界心态,能通则能达,不通则不达。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这些高新技术的风靡盛行,为跨界营销推波助澜,跨地域、跨行业、跨时间营销成为时尚。跨界并非是自我标榜,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跨越,而是“借智”以小博大,“借技”整合资源,“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跨过去了是门,跨不过去则是槛,唯有跨得恰逢时机,才能够让民办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力。

二、人性化思维,成就品牌自传播

查看全文

在线教育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营销环境。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营销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圈外商学院这家初创的在线教育企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品牌营销的平台方法及利用新媒体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品牌广泛传播的策略,以期为初创企业品牌传播策略探索一条与互联网时展相适应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品牌传播;新媒体营销;在线教育

1新媒体在企业营销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1.1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5.8%,较2016年底提升2.6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1]。在网络发展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网购、电子支付及在线学习等新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使人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在线教育行业,网络发展大大降低了大众的教育投入成本。图1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1.2新媒体营销机会逐渐增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接入互联网的成本变低,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更多的被用于上网时,企业的新媒体营销机会也逐渐增多。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曾写道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快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互联网在企业营销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互联网营销推广比例达38.7%。此外,六成企业建有信息化系统,相比去年提高13.4个百分点[2]。互联网形成多种形式的平台比如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网络论坛、新型APP、搜索引擎等都成为了企业进行品牌推广的主要方式。这些渠道较传统媒体具有显著的便捷性与低成本,高精准度互动体验和高成效的优势。

2圈外商学院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新媒体营销也被称为新媒体整合营销,主要指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品牌推广、理念宣传、产品介绍、形象塑造等营销工作,从而实现企业、品牌、产品甚至个人的推广目的的活动,其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如李晓慧(2009)归纳出新媒体营销的八大优势和价值,包括互动性、分众性、精确性、可衡量性、多媒体传播、体验性、消解时空和综合性,同时,她认为新媒体将成为未来整合营销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和整合营销传播的主流媒体[3]。新媒体平台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网络电子杂志、自媒体、手机、APP客户端等。从不同的营销平台来看新媒体营销涵盖几个领域:搜索引擎营销(SearchEngineMarkting,SEM)、微博营销、门户网站、社交网络营销、网络论坛营销(ForumMarketing)微信营销、APP营销。而从具体的营销方式看,新媒体营销又包括了病毒营销、事件(活动)营销、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知识营销、互动营销、情感营销和会员营销等八种方式[4]。接下来本文将从圈外商学院的营销平台和营销方式来看初创在线教育企业如何运用新媒体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的。2.1圈外商学院发展概况。圈外商学院是一所创新型的在线商学院,为职场人提供课程和发展机会。用户会员覆盖亚洲、北美、欧洲和澳洲4大洲,205个城市。97%的学员在职业和学业方面有进步,19%的学院实现了升职加薪或者成功转行,27%的平均涨薪幅度[3]。无论是从学员的广泛分布还是从学员的学习效果跟踪分析,我们都可以看出在线教育企业已经在行业占得一席之地。而这一家在线教育企业初创时间刚1年多。2.2精选新媒体平台开展精准营销。该商学院的新媒体营销侧重微信、APP营销、门户网站等平台,精确把握目标受众注重体验和互动性。其第一批种子用户是从微信公众号开始的。圈外的创始人在知乎、分答、在行上作为知名咨询顾问做专业咨询,在领英等职场社交网络也较活跃,在磁场等APP上开设关于思维方式的讲座,这让她在上述知识型平台积攒了大量的用户并生成了大批的粉丝。在新媒体营销的渠道选择上,圈外并不是广撒网式的在所有互联网平台开展宣传推广,而是根据新媒体营销的特点深耕知乎、分答、在行这种用户制造内容的平台来做传播。而这些平台的用户基本上具备一个特点:关注自身提升,具备当下互联网时代的乐于分享精神。除了提供专业知识也逐渐兼具了一个社交网络平台的作用,互动较多用户多为粉丝转化或者粉丝安利得到新的用户。另外在线课程注重用户体验,与网易云课堂、搜狐教育等知名媒体合作创造更多体验互动机会。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定期更新文章,比如“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平庸?”“终身学习,真的要学一辈子吗?”“最赚钱的事情,都不辛苦”等在职场人群中易于传播的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文章。从这里可以看出圈外对于新媒体营销的互动性、精确性和体验性和分众性的特点把握到位,将品牌传播平台集中于这里符合企业定位、符合目标受众、符合群体分享传播特点。这一正确的新媒体策略充分享受到了各种优势利好的同时用最小的预算完成了推广目标。2.3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强与目标受众的互动。从新媒体营销的方式上来看,该商学院基本涵盖了事件(活动)营销、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知识营销、互动营销、情感营销和会员营销。比如除了线上课程外,线下也会定期组织线下会员见面交流活动;公众号文章会定期分享学员感想和进步;在每一期的招生中都会设置新的有吸引力的内容,比如对接中欧、长江等MBA/EMBA等资源,免费赠送高额直播课程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成为会员需要申请,申请也由初期的报名即可到目前只有50%通过率的电话面试门槛变得越来越高;注重与会员的情感互动,听取学员的反馈及时做出改善保证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更新换代。各种营销方式巧妙结合让潜在的消费者最终变成了真正的有忠诚度的会员。2.4坚持优质内容与新媒体品牌传播的结合。虽然文章从新媒体营销的平台和方式分析了该商学院的传播策略的成功之处,但品牌传播从来都不能独立于内容而存在。从圈外商学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品牌得到广泛传播与其内容制作优良是分不开的。圈外不断丰富自己的在线教育内容,始终制作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在运营中避开了频繁更文低价卖热门课程的红利模式。正是坚持把控产品和课程质量的优势,再结合正确的新媒体传播策略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查看全文

对创造MPA教育品牌的若干探讨

摘要:本文以打造MPA教育品牌为着眼点,对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和培养能力是打造MPA品牌的关键,处理好扩大MPA办学规模与稳定办学质量的矛盾、协调好MPA教育内容与公共部门管理方式不对称的矛盾,是打造MPA品牌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如何打造MPA品牌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MPA;教育;品牌

作为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我国从2001年开始的MPA(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是继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之后,职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又一个重要举措。我国公共管理者队伍的现状(仅政府公务员就有540万,其中年龄35岁以下的占40%,具有公共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很低)表明,MPA教育对于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提高各级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治理社会的水平,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总体上看,MPA教育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的职业教育类型,在我国经过近3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鉴于MPA教育在培养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作为MPA教育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MPA教育只有被打造成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乃至所有职业研究生学历教育中的优秀品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承担起它应承担的历史重任。基于这一理念,本文从当前MPA教育的实际出发,就如何打造MPA教育品牌提出几点看法。

一、打造MPA品牌,关键是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和培养能力

MPA教育能培养出优秀公共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够从现有的和潜在的公务员人群中吸收到优秀生源。但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是,MPA教育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呈下降趋势。

统计表明,MPA举行全国联考三年以来,报考人数迅速下滑:2001年报考人数达到1.2万人,2002年下降到9000人,到2003年更是下降到6000人1。与报考人数下降相联系的,是各招生院校的入学录取分数线也在下调。反映在各高校的招生上,除2001年外,2002年及2003年的报考人数集中在24所试点院校中的少数几所院校,以至大部分招生院校报考人数较2001年大为减少,有的招生院校甚至出现报考人数不及招生计划数的尴尬局面。

查看全文

党性教育重要品牌打造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第一,必须在深化认识上有新提高;第二,必须在探索规律上有新进展;第三,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有新举措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要在深入研究党校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党性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重点要在解决好四个问题上有新进展、要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加大投入,联动推进,建立健全党性教育的监督、考评和激励约束等机制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年来,湖北省委党校在党性教育方面的初步探索,得到了中央和湖北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对我们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工作,真正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品牌来打造,还必须在深化认识、探索规律、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第一,必须在深化认识上有新提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学员党性教育的重大意义。坚持不懈地对学员进行以“忠诚教育、尽职尽责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拒腐防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对于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着力解决不少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突出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体现党校办学特色、巩固主渠道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清醒认识当前党性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主要包括:体制不够顺,党性教育没有从体制上理顺关系,该谁管、如何管、如何管好没有明确定位和分解责任,各有关部门需要在党性教育的坐标上进一步找准自己的位置;机制不够硬,训用结合不够紧,没有建立健全硬性的制度和机制予以保障;手段不够多,方式方法不够活,真正内容鲜活、符合干部的认知规律,能增强切身体验、使人刻骨铭心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不够;队伍不够强,管理不够严,敢管、善管、真管有待加强,等等。三是要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品牌来打造。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呈现出主体多元、竞争激烈等新特点,高等院校也在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它们之所以替代不了党校教育的主渠道地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独特优势,是人无我有的品牌,是党校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也是党校教育区别于其他类教育的重要标志。而且,这个品牌具有“老、新、实、特、长”等特点:即党性教育是一个“老课题”,突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一个“新课题”,突出与时俱进、常讲常新;一个“实课题”,突出身体力行、自我改造;一个“特课题”,突出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一个“长课题”,突出立足当前、受益终生。这个品牌打造不好,党校主渠道地位就难以巩固,特点就难以体现,其优势也就有丧失的可能。我们必须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品牌来打造,深入探索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第二,必须在探索规律上有新进展。要在深入研究党校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党性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重点要在解决好四个问题上有新进展:一是谁受教育?就是要认真研究党性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党性教育需求调研,坚持分层次、分类别,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二是教育什么?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学员的宗旨观念、纪律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怎么教育?就是要探索符合干部认知规律的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坚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育培训的全过程,落实到理论教学、国情省情、能力提升、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等各个教学单元设计中;要在继续抓好入学教育、党日活动、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反腐倡廉报告、先进典型报告、党性分析、跟踪考察、现场体验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党性教育活动的同时,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色,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规范环节和流程;要积极挖掘党性教育资源,开辟新基地,延伸党性教育课堂。四是谁来教育?就是要突出抓好党性教育“三支队伍”建设,即专职教师队伍、组织员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期党性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第三,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有新举措。要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加大投入,联动推进,建立健全党性教育的监督、考评和激励约束等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在健全组织监督、强化内部监督、疏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坚持并改进现有的“查学”办法,每次集中检查不仅要查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等学习情况,还要检查干部在暂时脱离所在单位组织监督的情况下,遵守党纪政纪和校纪校规等方面的表现,分析党性学风状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批评教育,以教育警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端正学风。二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要探索健全“述、评、考”以及和学风建设档案等制度,探索党性教育考评考核的细化量化办法,把学风是否端正、党性锻炼是否扎实,是否系统掌握理论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作为重要内容,在讲求实效上增添新举措,提出新要求。三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将党员干部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的现实表现,纳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依据之一,通过训用紧密结合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导向,从根本上解决少数学员认为在党校“学与不学、学多与学少、学得好与学得不好一个样”的不良倾向。

查看全文

教育局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通知

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快*省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教职字〔20*〕9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决定自20*年开始在全省高等学校启动“*省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在职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通过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全省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办出成人高等教育特色,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为人才强省和科教兴鲁服务。

二、建设目标

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高等学校中分期分批建设40至50个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使每一品牌专业中的2至3门主干课程成为示范性特色课程,形成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群。通过品牌专业建设,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

查看全文

高校教育培训品牌的影响及构建

摘要:教育培训呈现品牌化的发展趋势,而品牌信任对于提升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竞争能力,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教育培训品牌信任的因素,提出了高校教育培训品牌构建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教育培训;品牌信任;影响因素;构建策略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转型战略的推进,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清华、北大、浙大等开展教育培训较早的重点高校,近几年教育培训人次每年都超过十亿。与时同时,为了实现更有品质的可持续发展,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教育培训品牌培育,希望通过品牌建设,增强学员对自己教育培训品牌的信任,带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涵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形成了多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包括各类学校、咨询机构、培训公司、行业协会等,教育培训机构总数已超过十万家。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实施品牌战略。1.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自我修炼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教育培训还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教育培训机构的关注点只是在培训人数和培训产值上,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实施品牌战略,就意味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更加注重诚信、品牌形象以及专业化办学能力,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来进行自我审视、持续改进并追求卓越。2.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创建和维护品牌,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进行持续的创新,不仅要持续推动原有品牌的内涵、内容、特色和优势创新,留住老学员,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新市场,带动教育培训机构的持续发展。3.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占领竞争制高点的有力武器。品牌是无形资产,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一旦拥有了自己强势的教育培训品牌后,就会形成强大的品牌壁垒,提高准入门槛,通过与学员建立良好的品牌信任,积极维护原有的市场份额,享受品牌溢价,同时通过强势品牌竞争力,扩大竞争优势,有效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二、影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品牌信任的因素

查看全文

高职教育的品牌营销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品牌营销大专院校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的较为共性的问题是品牌意识与品牌化行为相对薄弱,并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障碍之一。对此,作者提出了优质教育品牌化路径。

近2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校数量、专业设置以及在校生规模均有了大幅度的扩张。总体看来,各类高职院校一般能够遵循市场经济制度自身的专业化分工演进规律,结合社会与市场的实际人才需求,塑造培养高素质、拥有专业技能的管理者与蓝领工人,推行“学历、证书、基本技能素质与企业家”等复合式的教育模式,较好地实现了与企业、市场零距离接触的教育培养目标。

毋庸讳言的是,一则,高职教育历经短期的快速规模式扩张,即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来的纵横捭阖、攻城略地的春秋战国时代之后,客观上应逐渐转向专业化的、深耕细作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二则,未来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均将面临着愈来愈激励的招生竞争。由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实施教育品牌化战略,构筑学校与专业包括师资在内的特色教育服务品牌,利用品牌的识别与认知功能、安全或忠诚功能以及附加价值或者超值满意功能,正确地引导受众者的教育消费。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教育营销与教育品牌的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科特勒等提出教育机构的营销战略以及品牌营销的范畴之后,高职教育纷纷引人品牌服务战略。一般情形下,高职教育的品牌化战略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时间性、社会性与不可替代性等显著性特征,否则,品牌化的过程将偏离高职教育内在规律性而约束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与普通高等教育品牌显著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严格服从市场与企业实践需要,如山东省关于职业教育的既定方针——坚持“两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两个面向”:面向社会与面向市场;重视“两个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相结合,与企业相结合。因而,高职院校的校长应该既具备教育家的韬略,又要具有企业家的谋略。亦即,高职教育孕育与发展的生存土壤是市场及其所需要的各种教育服务,教育方针、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以及师资培养等均应服从于市场客观需要。这是高职教育品牌严格的内涵规定性。另外,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及其服务品牌的培育主要源于自身教育服务过程的质量及其市场消费者的评价与度量。

品牌的无形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品牌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培育与塑造的过程,即品牌化战略具有:(])动态属性;(2)组合属性。一方面,品牌是有生命的,它的塑造与成长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复杂的、抑或是漫长的过程。品牌的成长一般要经过孕育、形成与成熟等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品牌建设的任务和策略不同。一言以蔽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不懈地努力方能铸就百年教育品牌。另一方面,教育品牌通常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品牌专指学校名称的标志,例如,学校牌子、校徽等;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品牌是指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即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学校名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教师、学生质量、专业等要素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以校名为主的标识组合,包括名校、名课程、名校长、名师等,组合学校教育性和附加价值的内涵,为社会、家长和学生提供认为值得选择的理由,即“优质教育品牌”,是在“名校”的基础上,从学校品牌特征的角度揭示其所具价值与效益的资源属性,办学目标是学校教育品质的外在品牌特征,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在品质要素。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是指经过精心培育和市场选择形成的、为教育消费者所偏好、给办学组织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引导教育消费的特色学校、特色校长和教师、特色学科、特色学校教学等的总称。

查看全文

财经教育品牌建设论文

【摘要】财经教育品牌建设对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本文对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进行探究。

【关键词】终身学习;高职财经;教育品牌

在现代高职教育加速发展,形成良好局面的今天,财经专业的优势逐渐凸显,为地方经济建设相继培养出数以万计的高质量技能型精英人才。高职学院应以此为契机,围绕课程设置与学科体系改革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加大办学力度,实施新举措,深度融合教育和产业,打造教育优质品牌,形成专业体系与领域特色,以促进财经专业发展为目的完成新突破。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院校需要基于终身学习理念,探索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新思路,坚定突出财经特色的发展战略;同时以推动服务和就业发展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队伍。

一、高职院校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转变院校财经教育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美誉度与知名度为院校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功的高职财经教育品牌通常具有高质量的形象塑造和宣传,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逐步顺应时展的需求,在明确人才培养宗旨与模式方面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提升与创新办学理念,探索与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建设方式。如此便能带动职校规模的扩张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财经教育带来潜在的效益;还可吸引优秀的师资人才团队以及众多生源,从而培养出诸多的优秀毕业生,自然有利于传播院校和专业的良好名声。由此也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前来选拔或招聘毕业生,提升办学效率,以此促成品牌的良性循环。2.有利于打造高等职业财经教育的特色。针对高职财经教育而言,特色即为其生命和质量。特色具体表现为高职财经教育办学的不同方面,包括科目专业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教育管理以及人才规格或质量等,在整体办学环节中,应立足于彰显自身的特色,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突出特色,在相同层次或者类型的学校中,争得一流水平,创建个性的品牌。基于市场经济的条件,高职院校财经教育倘若办学水平与管理质量停滞不前,无法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就会在院校间的竞争中错失良机。3.有利于提高院校财经教育的办学竞争力。增强高职院校在财经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竞争力,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的财经教育面临许多压力与竞争,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一统天下的形势为高等职业教育所留的空间有一定局限,其中院校财经专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即为生源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要在高等职业财经教育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并总结经验,进而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财经教育品牌,加强专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教育品牌时代。

二、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策略

查看全文

地方红色教育品牌构建策略

摘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形成的追求独立、自由、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红色资源聚集地,韶关具有天然的开展红色教育的地域优势,革命战争年代所遗留下1245处红色革命纪念地、红色标志物,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韶关市通过地方红色文化元素构建红色教育品牌、以地方红色教育品牌强化城市创新驱动力,依靠红色教育品牌的创新来提升地方红色教育的吸引力,推动韶关社会经济的发展。梳理和总结韶关市在红色教育品牌的定位、推广和创新方面的经验做法,也为进一步研究构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红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品牌

近年来,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到韶关旅游和参加红色教育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多,韶关红色教育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韶关市高度重视红色教育的作用,积极主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于构建具有韶关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品牌。

1构建韶关地方红色教育品牌策略

1.1以地方红色文化元素构建红色教育品牌

地方红色文化元素是红色教育品牌工程的重要基石。韶关市立足于粤北红色革命老区地缘优势,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以及活化利用方面不断下功夫,在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的品牌构建方面不断出成果,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打造“红色韶关”文化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1.1.1挖掘红色“富矿”,擦亮红色文化“品牌”韶关是广东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现存有50多万字的红军历史文献、1120件红军历史文物,为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提供了实物和史料支撑。据2020年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大普查统计,韶关市革命遗址共1245处。其中,被广东省认定为重要红色革命遗址共502处,排名居全省前三。”[1]在保护红色革命遗址、遗迹、遗物的基础上,韶关市注重将历史文化元素与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相结合,将本地韶文化、客家文化与全国红色文化相融合,研究形成独具特色和富有当代价值的韶关红色文化品牌。1.1.2找准红色教育“定位”,创新红色教育“品牌”地方红色教育品牌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精神境界和设身处地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和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的伟大情怀;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了解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经典、接受红色革命熏陶浓厚氛围。韶关高度重视对红色历史文化和红色精神传承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2]找准红色教育“定位”,明确红色教育的主体对象,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不同属性、不同利益趋向、不同价值来构建韶关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如韶关红色研学品牌、韶关红色党建品牌、韶关红色志愿服务品牌、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品牌等。1.1.3深化红色品牌“内涵”,拓展红色宣教“外延”地方红色教育品牌化建设,不仅要深挖品牌“内涵”,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教育路径和教育活动类型,还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具体而言,要对红色资源中的“人、物、事、魂”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为品牌的“外延”提供活水源泉;要注重将文化建设融入市委工作大局,为品牌的打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要注重深化拓展宣教方式,加强红色品牌的宣传,推进大中小学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教育的开展和红色基因的传承。韶关市大力推动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将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报国情、强国志、为民心的自觉行动。

查看全文

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建设探究

摘要:我国图书馆在少儿安全教育服务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从打造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的必要性着手,梳理了国内外少儿安全教育服务现状。根据我国少儿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实际情况,提出在策划活动时应遵从少儿身心发展、认知程度和行为能力等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地从安全教育启蒙阶段、独立思考提升阶段和行为习惯养成阶段树立少儿安全教育观念。并结合服务品牌的推广宣传和管理运作模式,构建高质量的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发展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

1引言

少儿是社会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少儿安全事故频发,进而暴露出安全教育的诸多问题,少儿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6年深圳提出建设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目标,2018年在国内率先《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指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内涵:给予儿童参与决策的权力、提供儿童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保障儿童生活环境的安全和满足儿童各类行为活动的需求[1]。201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开展面向少儿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2]深圳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几年里,不断完善少儿的公共配套设施,而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主体,肩负着少儿阅读推广的重要使命,承载着教育和宣传的社会职能。少儿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到少儿的学习和成长中,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服务支撑,为少儿的生活和成长构筑精神层面的安全网。图书馆的服务品牌是服务项目或服务产品之外的附加值。在服务项目和服务活动中,体现出服务的优势、特色和强项并以此展示其服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是一个图书馆最具识别度的形象文化呈现[3]。范并思认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特点在于“服务活动化,活动品牌化”,活动是未成年人服务的重要载体[4]。在拓展未成年人服务工作中,要树立“活动即服务”的理念,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并将活动作为服务能力和服务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5]。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积极性,以其先进和独特的服务理念,针对少儿这一重要的特殊群体,把安全教育与服务品牌相融合,追求服务活动的日常化,打造认可度高、美誉度高和知名度高的图书馆服务品牌。通过打造少儿安全教育品牌服务,让少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救技能,提高避险能力和养成良好的日常安全行为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少儿安全问题。

2国内外少儿安全教育的现状

日本是发达国家安全教育的成功典范,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学习和安全指导两个方面,重视知识理论和实操体验,并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课程,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常态化,以达到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此外,日本安全教育不仅内容丰富,课程体系完善,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健全,管理保障机制更是多层次化[6]。在美国,少儿安全教育体系已经较为成熟了。中小学安全立法是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县的逐级立法,并将学校安全立法视为国家教育目标,政府拨专款用于安全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安全实践活动[7]。美国州立公共图书馆十分重视少儿的安全教育,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州立公共图书馆提供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州立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非常重视与学校安全教育相结合,为学校和家长提供辅助教育资源;根据各州实际情况提供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安全教育服务,以不断提高家长和少儿的安全意识为目标[8]。通过调研国内29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含港澳台)网站发现,其在服务空间、网站设计、馆藏书目、数字资源、活动服务等方面均有涉及少儿安全教育服务,但存在服务制度不健全、内容缺乏创意和实操性、服务对象缺少精分标准、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少儿安全教育服务上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少儿安全主题活动方面。我国能够系统提供少儿安全教育服务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并不多,虽然部分图书馆举办过关于少儿安全教育主题的讲座、竞赛、展览等,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次举办了有关少儿安全主题活动,截至2019年底,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共举办过少儿安全主题活动仅33场。相对于其他主题的少儿活动,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不但没有形成规模,且在内容、模式和质量方面都没有跟上,前期宣传不到位,后期缺少跟踪报道,主题活动缺乏社会影响力。相对于日本丰富且常态化的安全教育课程和完善的预警管理机制,美国成熟的少儿安全教育体系和公共图书馆对少儿安全教育服务的重视程度,我国学校少儿安全教育存在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安全教育进程停留在理论输出阶段、安全教育内容缺乏实操性、安全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且公共图书馆尚未构建少儿安全教育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少儿安全服务和辅助教育资源的图书馆较少,对少儿安全教育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