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23:42: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目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目标

法学教育目标思考

一、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现今,我国国内的法学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确实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教训,然而,还是有很多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比较明显的就是“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对老师和学生却也是另一层面上的限制。我国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育中文史哲的影响,使得法学教育注重培养法学精英,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很多法律人才实践经验的缺失。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基本上就是以老师讲解为主,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缺失了对法律内涵的讨论。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被动式的案例讨论、无声的审判观摩(法庭旁听)、程式化的模拟法庭和断裂式的毕业实习等四种形式。首先,案例讨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析解答,决定权主要在老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老师所提问题限制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并且,老师所提问题可能没有考虑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仅仅围绕法律本身,使法律缺失了其社会效应。审判观摩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实践,使学生真正接触到具体案件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上老师不能及时根据案件中所涉及法律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学生还是不能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模拟法庭教学对于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然而,其中所设计的案件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预想,难以达到真实的效果,使学生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案件本身,很难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毕业实习在某种层面上补充了其他几种实践教学中的缺陷,并且提升了学生分析处理案件的能力,然而,由于实习期通常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年进行,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常常不能参与到案件的整个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实习的质量。而且,临近毕业,学生可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因此实习效果可能也不够明显。

二、法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定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法律的要求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法学教育目标的确定也应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动态变化。法学教育目标应当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模式生搬硬套,而是结合自身需求,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所以,在确定法学教育目标时,需要充分全面的考虑法学教育当前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弄清楚法学教育的内涵,确定符合本国发展需要的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学教育目标。因此,在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中,利用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法学教育的分层化,不仅要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还要加强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和大众化。法学教育的大众化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基本法律的需求,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符合法律职业的需要。

三、法学教育目标实现的对策举措

(一)完善法学教育方式。首先,需要完善课堂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还应加强课堂上的讨论,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由于法学知识枯燥难懂,于是对于刚开始学习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就算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之后,可能还是有很多知识难以理解消化,因此,课堂上的讨论还是相当有必要的。适当的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对相关重点难点进行深刻探讨,加深印象。通过老师授课加上课堂讨论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其他一些方式辅助学生的学习,例如模拟法庭等等,使学生亲身经历,让所学知识得到发挥利用。(二)法学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对于我国的法律教育模式还比较的呆板,不能够在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参考下美国的教学,借鉴下他们的顶点课程。这一课程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法学本科的教学课程。这一课程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属于本科法学课程系列中的终点课程,它能够充分的考察和提高一个学生的能力。这种课程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明显,而被各个国家引进学习用于教学中。顶点课程被用于高校高等教育法学改革之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三)构建科学测评体系。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督促作用,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科学测评体系是相当的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一套测评体系制定出比较完善的考试题型,可以评估教学完成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宪法学的考试命题需要很高的要求,命题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对当前的命题方向能够很好地把握。一套比较好的考题,既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

查看全文

杜威教育目标观分析

摘要:约翰•杜威的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集其主要思想于一体的巨著。它为我们思考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立足点。本文就其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着重分析了其教育目的观,以求我们能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我国制定更好的教育目的体系而服务。

关键词:《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目的;杜威

对杜威教育目的观的认识,人们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方面是由于杜威表述其思想的语言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人是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来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巨著,所以,我们要想全面理解杜威的教育目的观,从《民主主义与教育》[1]入手考察并深入分析,不失一条捷径。

一个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决定其教育目的观,所以我们首先分析杜威有关教育本质的论述,以便从中窥视其教育目的观。

受历史上儿童本位论的影响,杜威认为人的发展是以天生的本能为基础的生长过程,而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因为正是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决定了儿童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杜威那里,“可塑性乃是获得习惯或发展一定倾向的能力”[1](P50),而“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的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2](P52),这样生长便包含了明确的教育结果。于是,杜威把教育与生长等同起来,提出“教育即生长”。由于这样的教育本质观,决定了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的教育目的观。因为他认为“既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1](P55),即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的目的是更多的教育;即所谓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1](P54)

但是,杜威并不真正认为“教育无目的”,他的论述并未就此告终。他认为“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它就达到这个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1](P81)据此杜威提出“教育即改造”的观点,或者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观点。而这个“经验的改造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社会的”,只不过“进步的社会力图塑造青年人的经验,使他们不重演流行的习惯,而是养成更好的习惯,使将来的成人社会比现在进步。”[1](P84)即进步的社会,是通过改变青年人的经验以实现其改变社会性质的目的的。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青年的同时改造社会,但是塑造青年只是教育的起点,通过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才是教育的归宿。

查看全文

浅析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

摘要:本文就体育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功能与依据、框架与运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有关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的具体设想,强调了美育的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美育目标体育教育构建

体育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体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认识、伦理、审美的三大结构组成。故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教育目标中“五育”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心理发展(德、智、体)和生理发展(体、劳)两部分。前者为精神前提,后者貌似物质基础,“五育”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各种功能若因偏颇而失衡的话,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来看,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实施,正是为了使人类“在变易绝对运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生产出他的全面性”。所以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智育、德育、体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关于美育的体育中的功能已不乏其研究,归纳研究成果主要有三大功能:

查看全文

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变迁论文

摘要摘要:中国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变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发外生型特征决定了其教育目标走过了一个从“求强”、“求富”的社会本位目标到注重“个人生计”、“个性发展”的个人目标,之后又不断循环往复的变迁过程。了解这一变迁过程,有助于人们比较准确地把握教育目标,满足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职业教育;教育目标;变迁;现代化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当时中国的精英们为了摆脱民族危难,求强求富,从西方引进机器工业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的职业教育(当时称实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在中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目标的侧重点不断改变,走过了一个从“求强”、“求富”的社会本位目标到注重“个人生计”、“个性发展”的个人目标,之后又不断循环往复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既反映了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

对教育目标的考察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摘要:一是教育章程和法令中的正式表述;二是教育思潮中教育专家和权威人士的主流思想;三是办学实践。教育章程和法规中有关教育目标的正式表述最具权威性,非凡是当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愈强其表现愈明显,它代表了政府的办学主张,往往是对教育目标的思索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教育章程中教育目标的表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往往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宗旨和目标已发生转移,而正式表述中却反映不出来。教育思潮是一种流行性的教育思想,个别人的教育思想能发展成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思潮,必是倡导者深孚众望,追随者众多,才能形成一时之潮流。教育思潮中有关教育目标的理念必然会反映在办学实践中。从办学实践中窥察教育目标应该说是可信程度最高的,也符合实践检验原则。但从纷繁的办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一定时期的教育宗旨不是一件轻易的事,难免会以偏概全。因此只有把三个角度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教育目标。

中国的职业教育产生于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清政府在力图抗拒外来因素以维持其封闭世界的努力一次次遭受重创后,不得不学着和西方打交道,先后创办了北京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培养翻译人才的西文学校,以适应外交及引进西艺的需要,其中设于1862年的北京同文馆可谓中国文科职业教育之始。同西方列强军事冲突中的一次次惨败使统治阶层中的部分先进人物熟悉到中国“器物”上不如入,西方的“奇技淫巧”确有可取之处,开始了对西方工业的引进。先后创办安庆军械所、江南船政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同时为适应军事工业的需求,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学习西方科技的学校,如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工艺技术职业教育的首创。其他闻名的学校还有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等等。这一时期所开办的新式学堂多和外交、军事相关,反映出这一阶段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为“求强”而培养西学人才,无论是西文学校,还是军事技术学堂,均是为培养军事上能和列强抗衡,外交上能争取国权的专业人才。

查看全文

磨炼教育小目标自我管理的尝试

近些年来,学校在强化德育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其实,没有坚强的意志做支柱,再好的理想也不能付之实现。意志是人的意识中的能动要素,是调解行为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强的意志,个性才是明确的和稳定的,坚强的意志对智力因素有激活作用。所以,意志教育是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

针对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中小学生队伍中存在的怕困难、怕挫折等意志脆弱的问题,我区确立了以磨炼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工作思路,对学生全面实施道德和行为意志的磨炼。为了避免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德育目标大、内容空泛、形式划一、可操作性差、缺乏连贯性、评价不相应等弊端,我区实施磨炼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循序渐进确立个人小目标,实行磨炼教育自我管理,使我区德育工作形成主动的、经常性有效运转的机制。

一、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和日常行为开展磨炼教育

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主要交往范围是老师和同学,主要活动形式是学习。开展磨炼教育必须正视实施教育的这种客观基础,学生意志的培养和磨炼需要在日常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中努力完成和巩固提高。脱离了日常生活,就是脱离学生实际。单纯依靠纪念日、节假日搞几次活动,是达不到持续稳定的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区开展磨炼教育坚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思想道德、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生活能力、体魄锻炼等五个方面开展教育,使学生每时每日都处于自我规范和集体教育之中,使磨炼教育经常化,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1思想道德磨炼。我们将强化爱国主义意识作为思想磨炼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化爱国主义知识的灌输、爱国情感的培养和爱国行为的磨炼。

2行为磨炼。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大养成教育的训练力度和难度,使学生自觉约束规范自己在校内外的行为习惯。

查看全文

学校双目标管理与教育评估

双目标管理

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提出整体工作目标,从上到下,对其进行有效分解,层层落实,转变成各部门以及教职工个人的分目标,学校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估和奖惩,促使各部门和教职工自觉地朝着预定目标努力工作,以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它是一种注重教育教学效果的管理方式,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开展目标管理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益意识,为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教育评估与目标管理是紧密联系的,在目标管理过程中贯穿着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推动目标管理的科学手段,显示了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没有评估就没有完整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的确立目标、实现目标、改进目标三个阶段和教育评估中的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是有机结合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确立目标与诊断性评估

实施目标管理,关键是制定正确的管理目标。正确的管理目标对学校工作具有显著的指引性和激励性作用。制定正确的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全过程的依据和起点,也是目标管理所指向的终点,是实现目标和改进目标的基础。制定管理目标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全面要求,必须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对学校工作的各项要求,必须根据学校办学基础条件的实际,必须走群众路线,由教职工反复酝酿、讨论,最后形成。制定学校的总体目标后,要依据学校总体目标,对每个部门、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个教职员工都制定出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从而形成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网络,使学校工作始总贯穿目标管理。正确的目标一经确立,它就会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各项工作有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管理目标包含有目的要求、具体工作内容和达到该项目标的具体措施及评估管理目标达成度的准则和方法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目标是教育评估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工作过程各项工作的标尺,是教育评估的基础。明确的管理目标是科学评估的依据,只有全面反映管理目标内容的评估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教育评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析。判断管理现状所达到管理目标的程度来指导管理活动。在此意义上,管理目标与评估目标是一致的,有了管理目标体系,也就有了评估目标体系。因此,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管理目标,在这个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各个层次的评估指标。例如要评估中小学办学水平,就要根据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从“办学方向”、“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办学条件”等一级指标,“德育工作”、“师资队伍”等二级指标,“教学管理”、“课程改革”等三级指标出发制定管理目标。它体现了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及办学特点,充分体现了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而诊断性评估对分析目标、评估目标、确立目标起很大的作用。

诊断性评估是指在目标管理开始前所实施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估,它是对评估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收集必要的资料,为制定管理目标做准备。同时,诊断性评估不只是为制定管理目标作准备,管理目标确立之后,在实施前也要通过诊断性评估进行预估,对确立的目标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确立的目标本身进行评估。各项具体目标的难度,应略高于人们现有的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以激励人们去努力。不同阶段的目标,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有主有次,分清轻重缓急。部门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行,有利于评估。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目标时代性分析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小学阶段教育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明确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目标;时代特征

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奠基石的重要作用,同时小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等特点,小学阶段教育对人才培养有着深远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小学教育的目标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突破了传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宽泛目标,多元教育成为新的趋势。

一、中西方基础教育情况对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在中国,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中国的基础教育起步较晚,也具有独特的国别特征,跟西方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英美国家的基础教育经过多次改革,主要趋势是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发展;加强社会公民的培养;以基础学科为核心改善教育质量;注意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统一和灵活性的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等能力。我国从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以来,对小学阶段学生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小学阶段教育目标

查看全文

剖析义务教育以教育公平为目标论文

【摘要】实现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终极目标。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不公平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造成的。要实现教育公平,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文章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通过对基础教育属性的分析,探讨了教育公平。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查看全文

教育局目标管理考核方案

为切实做好对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加强对县区教育工作的指导,促进县区教育局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全市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以下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对象和内容

考核的对象为各县区教育局,考核内容和标准见《2012年度县区教育局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量化表》。

二、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室,具体负责考核的事务性工作。2012年度县区教育局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在市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实行市级考核。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本质与特征,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四种分类模式,讨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