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伦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23:20: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伦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伦理

透析教育伦理功能

关键词:教育伦理功能文化传承

摘要:教育的伦理功能是指教育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教育具有规范和传承社会社会伦理道德功能;教育与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伦理功能研究的逻辑的起点,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方法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所谓教育伦理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指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

第二,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求知求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而求真求实是人道德品格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道德教育对人的心灵直接给予指导和帮助;艺术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追求美的事物和美的心灵,同样给予人道德品格塑造。

第三,我们认为教育还具有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传承发扬优良社会伦理道德的功能。

查看全文

教育管理伦理缺位对策

1教育管理伦理的出现

在管理的工作中引入伦理道德,关注伦理道德在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是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20世纪60年代开始,伦理道德进入到企业管理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伦理已经是管理学科中重要的部分。在伦理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对管理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得到极大的推广与认可。公共管理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模式,是第一个建立在伦理道德、原则、观念基础上的模式。在公共管理中,引用伦理与道德已经是普遍的管理理念。相较于伦理精神在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更需要伦理精神的参与。教育管理伦理意思是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以及管理的关系、理念、行为在伦理方面的规范以及道德。在教育管理中,一定会充溢着价值以及道德,教育管理不可能成为一种单纯的技术化的管理。任何的管理都会充溢着道德、伦理精神。教育领域同其他社会领域相比,担负着社会的发展重任。教育是促进社会健康、有序、良好发展的手段,是推动人类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管理人员的行为与成效,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着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教育管理的伦理具有重大意义。

2伦理缺位的现状

相较于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伦理精神的运用,教育领域中的伦理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些管理者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伦理的缺位。根据我国现在的教育情形,很容易看出教育管理伦理缺位的现状。(1)侵害公正。公正是道德的基本体现,如果没有公正,道德伦理就不复存在。公正能否体现,是需要管理人员的伦理精神以及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规定、制度。公正体现在道德制度的基础之上,其中与很多的政策、制度有很大关联,比如高考加分环节,三好学生、优秀的学生干部等这些学生都可以加分,这就体现着不公平的政策。在这种规定下,违法的事情很容易发生。这种制度的不道德相较于个人的不道德,更加严重。制度伦理的缺位,影响深远。(2)践踏了尊严。在我国的教育中,学生的隐私是不受重视的。考试成绩全校公示,有的学生谈恋爱,学校会在全体师生面前进行通报批评。以教育的名义,践踏学生的尊严,隐私也随之被盗走。在教育管理里,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学生尊严被践踏的同时,管理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教育为借口,剖析学生的隐私,践踏学生的尊严。教育管理只有具有价值才有意义,如果失去了教育的价值,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管理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不能同日而语,两则要同时存在,以牺牲一种价值换取另一种的存在,是价值观的错误。学生具有接收教育的权力,同时也有受到尊重的权力。(3)漠视生命的意义。在教育管理中,如果遗失了伦理精神,就会有生命被漠视的情况发生。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但是,校园里常常出现令人难过的事情。例如,对学生的谩骂、殴打等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事情时常发生。人在社会上遭到谩骂或殴打,可以通过法律进行解决,学生在教育管理中,面对这些事情,却难能依靠法律,很多行为的发生介于法律的边缘,需要伦理道德进行约束。教育对人的生命的影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对精神上的。

3教育管理伦理建设的现实对策

(1)推进教育管理伦理学科的发展。在教育管理伦理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教育管理伦理学科起到指引的作用。现在,教育管理伦理学科各国都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是欧美国家,已经研究到教育管理的深层次,这对于教育管理的伦理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这个建设才开始不久,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所以,要从基础入手,渐渐深化这一区域,推进教育管理伦理学科的发展。(2)教育管理伦理法律框架的建立。教育管理伦理法律框架是经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为校园管理人员制定的道德准则,并且必须遵守。通过制定法律条款来约束管理人员去进行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一些国家,伦理规范很多被引入到法律体系中。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甚至一些职业性质的管理机构颁布了伦理方面的法律。所以,确保教育管理伦理,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约束。(3)完善管理人员的责任机制。通过法律框架确保教育管理伦理的同时,也要制定关于教育管理伦理的制度以及相关的程序,进而约束教育管理人员的行为。伦理和道德具有很多的性质,比如不确定性,多元化等等,所以,伦理以及道德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障。同时,还要一定的程序,确保责任机制的有效执行。(4)管理人员的行为伦理准则的制定。在教育系统中,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在涉及管理人员责任以及相应的义务的同时,还包括一些行为的约束。行为伦理准则是体现教育管理的价值以及对管理人员的行为的限制,界定管理人员的权限的同时限制管理人员的行为。(5)公众的参与及监督。在推动教育管理伦理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问卷调查、网上投票等方式,让更多的家长、学生以及教育相关人员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通过外来力量,增强监督的力度,使管理决策更加规范化、准确化。

查看全文

教育伦理与学习伦理

消极教育与积极教育

教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是生活经验的传授,幼小生命通过前辈这样的帮助学会谋生和独立,学会在生物链中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利益。这样的教育在动物界普遍存在。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的教育,大概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广义的教育是通过特定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特定的传播手段,面对受众言说某种特定的经验、情感、观念、信仰,以便营构某种特定的空间氛围和社会氛围,对受众构成某种特定的影响。政府的会议、文件、各种传媒、法律、宗教布道者的仪式、演讲等等都是这种教育。这种教育常常与特定的社会权力和文化权威相关联,所以常常对受众构成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和惩戒性,国家的监狱、教会的火刑、父亲的皮鞭都是这种强制性的体现。

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教育这个词包含着上述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

教育从诞生上说,它是一个比较消极的东西。无论是狭义教育的传授性还是广义教育的规约性,都不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所以,至今为止,汉语中教育一词的含义都是消极的。它以消极的方式延续过去,而不以积极的方式指向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中,下一代只是上一代的复制,未来只是过去的线性延伸。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就不光是一个传承和规约的问题,而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内容。近代意义的大学体制建立起来以后,教育跟社会的关系,逐步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由社会把生活经验、文化成果传授给末成年人,这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大学必须创造出新的东西,必须完成对于新的思想资源的开发,并把这种新的东西反馈给社会,给社会提供新鲜血液,促进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因此具有了积极的含意,它不只是传承和规约问题,同时还是创造问题,不只是从社会那里接受资源的问题,同时还要反过来要给社会提供新资源。真正的广义教育应该包含创造这一重含义,但是汉语中教育这个词已经无法包容这样的含义。

查看全文

剖析关于教育伦理的思索

自人类由愚昧进人文明以来,教育就起着传递知识经验和传承道德伦理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树人’、来概括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十分精当的。一方面,人的伦理道德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获得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教育本身也有伦理问题。如同要有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医学伦理一样。一个社会,政府官员的政治伦理对百姓起着导向作用,经济伦理对经济活动起着规范作用,教育伦理则对受教育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对整个社会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一个人从儿时到走向社会,大部分时间要在学校度过。他所感受到的教育伦理、对他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打下深刻的烙印,影响他的一生。

当前,教育的伦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忽视,被称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其不良后果已逐渐显现出来,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一、教育伦理的失衡

所谓教育伦理,是指对教育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教育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也就有着不同的教育伦理形态。而这种教育伦理又反过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这突出表现在规范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的行为,调节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教育的这种特殊使命,就决定了教育是一个特殊职业、有着比其它职业更为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如遵纪守法、品德高尚、无私奉献、严谨治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等。

教育伦理作为人类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大环境、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应当是社会伦理中高尚、纯洁和最带有理想色彩的一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正式踏人社会之前。都要学会做人,一代一代的人要在学校里打下知识与道德的基础,形成和树立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导向作用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但时下我们看到的种种现象表明。从小学到大学,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后继续教育,教育伦理已发生了严重偏移甚至出现了双重标准。教育者只有言传而无身教。教育的功能似乎只剩下教人以谋生的手段其教化功能已大大减弱,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忧虑。

查看全文

孔颖达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摘要:孔颖达的教育思想博采众长,既受到玄学和佛学思想的影响,又吸收儒家教育思想,并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内容极其丰富。他的教育伦理思想注重道德教育,强调“教学相益”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重视教育对“教化其民”的功用。这不仅吸收了儒家教育伦理思想的精髓,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以及在学习道德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对于促进唐朝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即使在今天,也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孔颖达;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教化;道德教育

孔颖达(公元574—648年)字仲远,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桃城区)人。孔颖达是隋唐之际著名的经学家和教育家。孔颖达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是隋唐之际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借编纂《五经正义》之机,采用因文释义附以己意的特殊方式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对唐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五经正义》成为唐代以后儒学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也在这一著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1注重道德教育

孔颖达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德来源于天道,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如果违背了道德,就是冒犯了上天,必将受到上天的惩罚。因此,圣人顺从天意设置五常之教的目的就是“教化其民”。同时,他还认为,道德是人之常性,自然有之,即人天生就具有“五常之性”,这是人性善的体现。他说:“民有五常之性,谓仁义礼智信也。”[1]283“五者,人之常性,自然而有,但人性有多少耳。天次叙人之常性,使之各有分义。”也就是说,人性由于受到外物的影响,往往会导致五常之性的消失。因此,为了保持人性中的五常之性,就要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首先,他认为道德教育一定要使人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培养人们为了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终身不移的高贵品质。他说:“君子之人,守道而死,虽遭困厄之世,期于致命丧身,必当遂其高志,不屈挠而移改也。”这里,他继承了儒家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的传统思想。其次,他认为道德教育要防微杜渐、改过从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说:“凡所过失,为人所怨,岂在明著,大过皆由小事而起,小事不防,易致大过。故于不见细微之时,当于是图谋之,使人不怨也。”[1]189也就是说,大错皆由小过发展而来,因此,道德教育要从小事入手,积小善而成大德,由浅入深,逐步进行。最后,孔颖达还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方法。孔颖达强调道德教育要身体力行,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而要付诸实践。他认为,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判断,不能只听其言,而要观其行。他说:“无可考验之言,勿听受之。”[1]27这是对孔子“听其言而观其行”思想的继承。同时说明孔颖达在教育实践中已经看到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言与行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他强调道德教育中要言行一致,并以此作为道德判断的准则之一。此外,在道德教育中,孔颖达特别重视家庭道德教育。他认为,人的仁义礼智信是在家庭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要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教育必须从家庭开始。他说:“一家之内,品有五,谓父母兄弟子也。教此五者各以一事,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是为五教。”在他看来,只要在家庭中重视道德教育,形成遵行纲常的意识,使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各修其德,然后将此扩展到社会生活之中,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这是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具体体现。

2“教学相益”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

查看全文

小议法律教育的伦理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法律教育中,存在着司法职业道德欠缺的严重问题,在运用法律惩治犯罪的同时,借鉴民间习惯和民间道德规范在法律教育中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重建“德治”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法律教育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必然导致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法律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公职性,必然要求对法律人才实行专门的法律教育,对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既包括素质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因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应当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同时又具有较高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目前,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律职业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由于法律职业是比较特殊的关键性职业,其从业人员对全体社会成员都负有相当的责任和义务。对一个社会而言,法律职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因此,社会在其法律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授予上应该从严要求,从严控制。

法制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单凭法律的健全和完善是否就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所有社会弊病和问题呢,在我国,近年来由全国人大正式通过的各项法律已经相当多了,应当说人们的行为似乎“有章可循”。但“作奸犯科”的人却越来越多,案子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近年来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人们的收人和消费水准不断提高,按过去的说法是人们应当有物质条件来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了,但是近来反映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基本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有不断增加之势。现在无论是从人们的街谈巷议还是新闻媒介的报道来看,对于社会上普遍的道德水准均有“世风日下”之议。因此在我国,健全完善的法律传统仍非常欠缺,社会的道德约束力还很微弱,我们在努力向“法治”的目标前进,但是仅靠法律能否完全解决我国社会中特别是法律教育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道德间题,何况在现实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道德行为其本身并不直接触犯法律。我国社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传统社会都采用了哪些办法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我国民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我国在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的某种民间乡土资源而加以改造和利用,其中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今人是否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讲,法律教育的目标是要为进人法律职业的人作准备。在西方国家,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通常有三个,即一定的通识教育,一定的法律教育和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法律教育并不仅以为法律职业培养人才作为其目标。但是鉴于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的法律职业人员水平较低,加之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不良名声,我国法律教育似乎应当确立这样一种培养目标,即下一代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要能够提高训练水准,并将他们置于社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里存在着一个深层次的历史根源,就是人们相信法学毕业生更可能破坏秩序,而不是建立秩序。古代巧取豪夺的制度如此根深蒂固。导致人们通常的道德力量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几乎无可避免地走向堕落。人不可信,为何要以诚相待;而待人以诚,又何以不信,但只要古老的制度残留不绝,人们就会以恐惧、厌恶和憎恨的眼光来看待法律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把人们提高到一种新的品秩上来—他们受过最新的法律理论训练,能感受到法律具有一种神圣的威严而且从业人员是它的侍臣;他们抱有捍卫正义的热忱,并对所有的不足折衷权衡。

可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关于良好的通识教育可由提高法学院的人学条件加以解决;关于为法律学生提供适合国家需要的法律教育可由国家健全法律体系、提供适当的法律训练加以解决;关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借助法律伦理学,重视我国的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重建我国的“德治”秩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查看全文

教育伦理基础教育管理论文

一、当代中国的教育伦理困境剖析

我国教育事业源远流长,如今教育领域之中的诸多问题均能在以前的教育历程之中查找到相应的源头。中国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将血缘关系作为最为重要的联系纽带,将农业生产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样一来各个家族中的大家长便掌握了伦理方面的绝对权威。家族中的大家长不仅具备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且还具有开展教育之职责。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伦结构决定了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高度关注教育伦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与传统家庭之间颇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专业教育机构当中的人伦结构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拟血缘关系,实质上则是一种拟父子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可以视作中国传统社会思维方式普遍化、模式化之后果。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教育以伦理与知识等视角来维护教育者拥有的权力,这一现状把受教育者放置于被服从、被依附的位置,现如今的中国教育还是难以分割开与数千年以来历史之间的联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用历史的观点来审视如今教育当中的教育伦理道德问题,从而帮助现代人更好地注重教育伦理问题。如今还没有彻底地消除计划经济之导向,就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使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时间不长的中国教育无可避免地沾染了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以及工具主义之习气。在此状况之下,注重于教育的伦理道德也就变得极其迫切了。一方面是我国教育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实施教育的专门化机构,学校已愈来愈成为学习知识和创业创新的重要场所,进而成为促进社会取得新发展的推动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管理在发展中尚存在大量教育伦理层面上的问题,所以也就受到了愈来愈多的争议甚至批评。诸如教育管理中的公平问题就是教育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问题之强烈体现。我国教育市场化正是在教育管理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商业文化。如今,课程和学历就仿佛在流水线上一般实现了统一化生产,并且提供给全部具有该需求的人员。这一实施方法尽管相当有效,能够切切实实地增强教育管理之中的生产率,但是也让教育失去了其自身固有之价值。假如课程和学历都能够用金钱加以衡量,能够进行消费,那么学习者自然也就更易获取,由此导致知识以及知识传播被解构,并且逐步具备商品的显著特征。当前,中国教育管理领域改革如火如荼,导致教育机构开始更加地关注商业化价值,比如学业成绩和学历证书等,但忽视了教育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个人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基本价值倾向,其后果必然是把教育这一充满了复杂状况的社会现象简化为投入以及产出这一过程。城乡之间的差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入学机会领域中极为重要和显著的一种差距。虽然我国多年来始终推行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但实际上的招生通常是依据不同的区域来分别划定分数线的,由此导致各省(区)的录取名额需要依据学生人数来实施平均化分布。由于不同地区在办学的规模上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各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招生录取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我国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所收取的昂贵学费也会将一部分家庭较为贫困的有志青年拒之于门外,这也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一种直观反映。

二、开展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研究的迫切性

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中国教育领域也随之而蓬勃发展,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市场经济体系当中的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所影响,这表现为钱权交易不时出现、学术腐败丑闻多次出现等。面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开展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之探究始终是每一位教育研究人员的使命之所在,当然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历尽劫难之后发展的必然性选择。任何时代中的任何层次教育活动所反映出来的道德性都可以说是当时社会道德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地存在下去。因此,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教育伦理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极强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如此一来,假如研究者要去发掘教育伦理之中的道德困境,那么就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找到产生与发展之源泉。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之后,民主、独立、自由以及平等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且成为十分重要的价值理念,而教育机构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专业化机构,更是应当始终走在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线。然而,诚如研究者刘铁芳所言,尽管教育学领域对教育伦理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而且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主要追求的目标大而空,注重于规范而不注重于人,注重于普遍价值而不关注个体性和独立性,在方式方法中侧重于灌输而不关心理解以及沟通,注重于说理而不关注生活上的养成。也就是说,当前的教育伦理被归结为远离社会现实的一种教化。如此一来,探究中国教育伦理精神极其有利于教育界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当前中国教育领域发展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而提升教育的水平。因此,教育也就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伦理价值,不仅应当启迪现代人的心智,塑造现代人的品格,健全现代人的心性,使之共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且还应当为消除社会中的各类不公平现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使社会更加自由、更加宽容、更加和谐。

三、促进教育公平是体现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的基础

依据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之内涵,教育部门在制定教育管理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相应的伦理规范为依据与前提。我国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注重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之下教育政策所具有的道德性,也就是人们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教育政策所具有之伦理评价和道德上的追问。教育公平是在一定条件下社会给予所有社会成员的自由和平等,是当时各类层次的公共教育资源的发展状态,其本质为教育利益分配之公平化,同时也是国家对教育资源加以配置时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以及原则。这一合理性原则之伦理特点正好能够体现出我国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的选择与追求。当前,教育公平已经愈来愈成为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教育管理实现更大范围内与更高程度上的公平,切实满足广大社会公众之合理诉求,不但需要相应的理论导向与科学依据,更加需要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从而扼制现实之中各类不公平现象的持续发展,进而维持当前社会的教育伦理公平。一是要以公正为原则,运用机会平等之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公民享有教育领域中的平等入学之机会,从而让那些勤奋学习的学生们不会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或是因为家庭背景、性别、民族以及地域的特殊性而失去继续接受教育之机会。二是要以公平的教育伦理原则为基础,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为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决策体系。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地重视教育公平,始终将教育公平理念贯穿至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当中,做到切实修正和调整那些违反教育公平的现行教育政策,将教育公平真正视为教育管理决策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依据。三是要以平等为原则,在教育管理资源配置上施行均衡原则和差别性对待原则之结合。要在宏观上切实遵循教育管理资源之均衡原则,从而体现出社会平等之理念,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合理、均衡配置。四是要运用道德与法律之双重制约,全面抑制教育领域腐败对于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之恶意侵犯。要将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从以主导为职能切实转变为以服务为职能,同时,还应当积极修改、完善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关于教育公平方面的规定,并且落实好监督体系,确保依法行政。

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及伦理道德教育的关系

伦理道德是构建人们心理品德结构和精神行为的基本原则,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层内容和基础。艺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二者的目标都是将人引向真善美。艺术教育更以其媒介特有的形象性、愉悦性和感染力等能大大提高伦理道德教育的效应,改善伦理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内容和形式,使之乐于为人们接受。但是,二者又有种种区别,不可相互替代,明晰其中要理,可使这两种教育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艺术与伦理道德的结构因素

(一)艺术与伦理中的认识因素

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产品的造型,并运用多种符号创造了艺术形象,这不仅是个体行为,也是群体行为,凝聚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的关系,于是也就有了时代性、民族性很强的伦理规范。所谓道德认识,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理智方面的根据,是动机、目的和出发点,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实践,外部特征及所产生的效果,是外在直接表现,可把握的,是关于某种知识及行为对社会、对人类有利或无利这样一种价值意识。社会道德规范是以“应……”或“勿……”的形式表述的道德认识,即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做,等等。比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仁义礼智信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相沿成习的伦理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历程中可以逐渐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范,一般情况下,这些认识又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说明的,越是对它们的意义、价值认识得深入,就越能提高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艺术审美认识与伦理的道德认识有着截然不同的形式。艺术的审美判断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且是先有判断然后才有美感。但这种判断不是逻辑的,它来自于对形式的直观把握。这种直观并不限于感知觉领域,不限于指出审美对象“是什么”,更主要地在于这个形象“表现了什么”,是比认知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即对艺术的审美理解。比如,凝望着画中一棵迎风傲雪的青松,你会凭添一股豪情,那来自松树的形状气质,同时来自你对它所富含的一切信息感知、想象、情感融入后的领悟和体味。因此,艺术审美理解不同于道德认识,不像道德认识那样受外在社会条件的直接制约,也不包含现实利害关系。审美主体可以超越日常社会生活的功利观念并借助想象力给予主观的、自由的解释。这种理解通常被称为审美理解的自由性或非功利性。所谓“主观的、任意的”并非无根据的任意外加,它是在对象唤起的一定的情感定向上发生的,同时受审美主体既往的生活经验和当时的心境所制约。有时,还必须在潜意识中去寻找根据。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审美理解的多义性或不确定性。

(二)艺术与伦理道德中的情感因素

查看全文

诠释法律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法律教育中,存在着司法职业道德欠缺的严重问题,在运用法律惩治犯罪的同时,借鉴民间习惯和民间道德规范在法律教育中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重建“德治”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法律教育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必然导致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法律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公职性,必然要求对法律人才实行专门的法律教育,对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既包括素质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因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应当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同时又具有较高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目前,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律职业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由于法律职业是比较特殊的关键性职业,其从业人员对全体社会成员都负有相当的责任和义务。对一个社会而言,法律职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因此,社会在其法律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授予上应该从严要求,从严控制。

法制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单凭法律的健全和完善是否就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所有社会弊病和问题呢,在我国,近年来由全国人大正式通过的各项法律已经相当多了,应当说人们的行为似乎“有章可循”。但“作奸犯科”的人却越来越多,案子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近年来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人们的收人和消费水准不断提高,按过去的说法是人们应当有物质条件来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了,但是近来反映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基本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有不断增加之势。现在无论是从人们的街谈巷议还是新闻媒介的报道来看,对于社会上普遍的道德水准均有“世风日下”之议。因此在我国,健全完善的法律传统仍非常欠缺,社会的道德约束力还很微弱,我们在努力向“法治”的目标前进,但是仅靠法律能否完全解决我国社会中特别是法律教育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道德间题,何况在现实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道德行为其本身并不直接触犯法律。我国社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传统社会都采用了哪些办法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我国民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我国在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的某种民间乡土资源而加以改造和利用,其中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今人是否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讲,法律教育的目标是要为进人法律职业的人作准备。在西方国家,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通常有三个,即一定的通识教育,一定的法律教育和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法律教育并不仅以为法律职业培养人才作为其目标。但是鉴于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的法律职业人员水平较低,加之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不良名声,我国法律教育似乎应当确立这样一种培养目标,即下一代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要能够提高训练水准,并将他们置于社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里存在着一个深层次的历史根源,就是人们相信法学毕业生更可能破坏秩序,而不是建立秩序。古代巧取豪夺的制度如此根深蒂固。导致人们通常的道德力量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几乎无可避免地走向堕落。人不可信,为何要以诚相待;而待人以诚,又何以不信,但只要古老的制度残留不绝,人们就会以恐惧、厌恶和憎恨的眼光来看待法律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把人们提高到一种新的品秩上来—他们受过最新的法律理论训练,能感受到法律具有一种神圣的威严而且从业人员是它的侍臣;他们抱有捍卫正义的热忱,并对所有的不足折衷权衡。

可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关于良好的通识教育可由提高法学院的人学条件加以解决;关于为法律学生提供适合国家需要的法律教育可由国家健全法律体系、提供适当的法律训练加以解决;关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借助法律伦理学,重视我国的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重建我国的“德治”秩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查看全文

透析法律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法律教育中,存在着司法职业道德欠缺的严重问题,在运用法律惩治犯罪的同时,借鉴民间习惯和民间道德规范在法律教育中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重建“德治”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法律教育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必然导致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法律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公职性,必然要求对法律人才实行专门的法律教育,对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既包括素质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因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应当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同时又具有较高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目前,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律职业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由于法律职业是比较特殊的关键性职业,其从业人员对全体社会成员都负有相当的责任和义务。对一个社会而言,法律职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因此,社会在其法律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授予上应该从严要求,从严控制。

法制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单凭法律的健全和完善是否就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所有社会弊病和问题呢,在我国,近年来由全国人大正式通过的各项法律已经相当多了,应当说人们的行为似乎“有章可循”。但“作奸犯科”的人却越来越多,案子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近年来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人们的收人和消费水准不断提高,按过去的说法是人们应当有物质条件来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了,但是近来反映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基本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有不断增加之势。现在无论是从人们的街谈巷议还是新闻媒介的报道来看,对于社会上普遍的道德水准均有“世风日下”之议。因此在我国,健全完善的法律传统仍非常欠缺,社会的道德约束力还很微弱,我们在努力向“法治”的目标前进,但是仅靠法律能否完全解决我国社会中特别是法律教育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道德间题,何况在现实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道德行为其本身并不直接触犯法律。我国社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传统社会都采用了哪些办法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我国民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我国在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的某种民间乡土资源而加以改造和利用,其中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今人是否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讲,法律教育的目标是要为进人法律职业的人作准备。在西方国家,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通常有三个,即一定的通识教育,一定的法律教育和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法律教育并不仅以为法律职业培养人才作为其目标。但是鉴于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的法律职业人员水平较低,加之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不良名声,我国法律教育似乎应当确立这样一种培养目标,即下一代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要能够提高训练水准,并将他们置于社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里存在着一个深层次的历史根源,就是人们相信法学毕业生更可能破坏秩序,而不是建立秩序。古代巧取豪夺的制度如此根深蒂固。导致人们通常的道德力量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几乎无可避免地走向堕落。人不可信,为何要以诚相待;而待人以诚,又何以不信,但只要古老的制度残留不绝,人们就会以恐惧、厌恶和憎恨的眼光来看待法律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把人们提高到一种新的品秩上来—他们受过最新的法律理论训练,能感受到法律具有一种神圣的威严而且从业人员是它的侍臣;他们抱有捍卫正义的热忱,并对所有的不足折衷权衡。

可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关于良好的通识教育可由提高法学院的人学条件加以解决;关于为法律学生提供适合国家需要的法律教育可由国家健全法律体系、提供适当的法律训练加以解决;关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借助法律伦理学,重视我国的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重建我国的“德治”秩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