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径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23:17: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路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改革路径反思
一、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路径及其合理性危机
信念伦理最早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在《以政治为业》一文中,韦伯依据对社会历史及当代人价值处境的深入分析,将一切具有伦理意义的社会行动区分为“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两种伦理原则。在韦伯看来,“信念伦理只问初始意图的良善与否,不问行为本身与后果如何;责任伦理则是一种对行为及其后果的评价与担当意识,它对主观意图是否善良不太关心;它要求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做出交代和说明、接受评价并承担后果。”[1]也就是说,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表征着两种不同的伦理价值类型。前者关注的是行动者内心信念的“善”,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在于行动者主观的价值理想,并且为了达成这种价值理想可以不计一切后果。而后者则关注行动者行为结果的“善”,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只能取决于行为的后果,因此,它要求行动者必须对后果承担责任。就教育改革来说,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关注的是教育改革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自身的“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改革者所倡导的教育理想或教育理念自身所蕴含的合理性。因此,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使改革者信奉并倡导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为人们接受进而得到实现。由此,教育改革的路径就沿着“提出教育理念———转变教育实践者原有的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新的教育理念”这四个基本环节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这一改革路径从表面上看似乎无懈可击,然而,深究其隐含的逻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将教育改革这一复杂的社会实践简化为一种“纯粹的理性和观念实践”。然而“纵观中外以纯粹理性的实践观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尽管能够使得教育实践列车的方向发生一些暂时性的偏离,但最终强大的惯性还会使教育实践的列车回到自己的轨道上来”。[2]以肇始于20世纪末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例,在改革初期,教育改革者们提出了诸多“新课程理念”,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宣传与培训,仿佛教师们只要接受了这些“新课程理念”,基础教育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各种版本的新课程理念解读、各种形式的新课程理念培训、各种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标签的教辅材料成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道奇观,关于新课程改革成果的报道更是不绝于耳。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虽然不能断定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失败而告终,然而透过这次新课程改革最初所经历的“虚假繁荣”,可以看到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现状并没有随着这些新课程理念的推行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素质教育”依然十分遥远,“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课堂生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上述这种制约教育改革的强大惯性实际上就是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特殊场域”,其主要构成“包括考试竞争、区域差异、关系网络、社会基础等”。[3]而这种“特殊场域”实际上就是教育改革在总体意义上的实践背景。可见,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路径设计企图以“纯粹的理性和观念实践”绕过复杂的教育改革中的“特殊场域”,其在学理上实是一种“观念”对“实践”的僭越,其后果必然使教育改革遭遇现实中各种显性的和隐蔽的阻力,如教育改革中的“权力阻碍”、“文化阻滞”、“制度冲突”、“日常反抗”等现象,由此造成教育改革总体性的阻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路径意在通过一种事先设定的所谓“正当合理”的信念对教育现状进行自上而下、“毕其功于一役”的“革命式”变革,而往往忽视教育改革实践的复杂性与教育自身的规律,忽视教育改革可能遭遇的重重困难及可能会有的代价。以“应为”僭越“可为”,以改革的“理论逻辑”僭越改革的“实践逻辑”,最终陷入了自身的合理性危机。
二、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路径及其正当性危机
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由于强调对行动后果“负责任”的态度,并往往具有明确的目标、可行性的方案以及行政支持,因此,从表面上来看,责任伦理似乎更应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合理的伦理立场。然而,教育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行动,其牵涉到诸多的利益相关者,在当代我国利益高度分化的语境下,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改革到底对谁负责?之所以有如此追问,乃是因为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者同时也是教育改革行动中的“责任主体”,既然是责任主体,他们必定也是教育改革行动的“当事人”,那他们必然与教育乃至社会系统存在千丝万缕的权力和利益关联。因此,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的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中央和地方)层面、部门(如学校)层面以及个体(如教师)层面可能只是对涉及到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负责,而并非对教育自身与人的发展负责。如我国于1999年开始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初衷就是要“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然而,扩招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以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等负面影响与严重后果却并未在教育改革者“负责任”或者是“可预期”的范围之内。换句话说,教育改革者只是从国家的角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负责任。再以中小学校这一特殊的责任主体为例说明。中小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最基本单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说是学校工作的应有之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部分学校的所作所为与这一基本职能的履行相去甚远,甚至常常完全相悖———部分学校很少考虑学生的特点、需要及权利,它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实际上只有一个,即按照升学率来排名的学校地位。”[4]而学校之所以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乃是因为出于对学校自身利益的考虑。由此,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就是学校说一套做一套。说一套是为了对权力负责,于是每个学校都会有成堆的专门“向上”汇报的教改材料;而做一套则是为了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负责,为关切自身的利益负责,如考试成绩排名、升学率等等。由此可见,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负责任”的行动,但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负责。由于缺乏正当的价值引导,因而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只会局限在“地方利益”、“部门利益”进行改革,当改革符合他们的利益诉求时,他们往往支持改革;而当改革损害他们既得利益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阳奉阴违,甚至公开抵制。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从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改革方案,虽然会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取得效果,但由于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缺乏基本的价值和信念引导,改革的责任主体也只是从自身的“利益”立场出发进行教育改革行动,从而使教育改革陷入“权力和利益”的丛林,“教育”自身也随之迷失在这种丛林之中。教育自身的迷失,使教育改革陷入了“价值正当性”的危机,进而使教育改革偏离了方向并陷入困境。
三、教育改革路径的超越:价值共识基础上的责任自觉
教育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关涉每个个体发展并牵涉诸多利益主体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一方面需要某种合理的、具有广泛“民意”的“教育价值信念”的引导,以保证教育改革的价值正当性并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改革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后果做出审慎与判断,以确保改革能够顺利沿着改革者“如期所是”的方向行进。由于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路径只是理想化地追求前者而忽视改革的可行性,从而使改革陷入了合理性危机;而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路径只关注后者而忽视改革需要某种正当的价值引导,从而又使改革陷入了价值正当性的危机。然而正如韦伯所说“,这两种伦理并非是两级对立,有使命感的人应结合两者,即一方面具有某种高尚的价值信念,但是却应该以责任伦理来行动。”[5]因此,两种“伦理立场”的结合意味着同时对两种行动伦理的超越。而就教育改革来说,两种“伦理立场”的结合意味着改革必须是建立在“价值共识基础上的责任自觉”。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以凝聚改革的价值共识;其次是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将确立的教育价值观念转化为可行性的制度设计;最后是要审慎地看待教育改革的代价,并采取必要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代价。
中职德育教育路径研究
摘要:网络媒体的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网络媒体导向的偏颇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中职学生容易出现行为偏差。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中职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以心育融合为切入点,以创新德育路径为途径来树立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关键词:心育;中职德育教育;路径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以2014级全体学生(1050名)作为研究对象,生源来自浙江省内各地区,其中农村学生占31%,城镇学生占69%,学生平均年龄16.3岁。
2.调查方法
教育期刊选题策划路径
教育期刊是一种以服务教育为主要使命的教育专业传媒,富有鲜明的教育主导性和鲜明的行业依赖性,发挥着与其他期刊不同的特殊责任和传播功能。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如果没有吸引读者的内容,期刊就难以保持旺盛生命力,因此“内容为王”永不过时,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发展,人们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渴望不会改变,优质内容依然是教育期刊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找到生路的必然选择。因此,教育期刊要练好办刊团队的采编内功,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做好选题策划工作,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编辑方法,提高教育期刊质量,打造教育期刊品牌。《江西教育》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的教育刊物,是江西省教育系统最具影响的刊物之一,曾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下面以《江西教育》教研版为例,谈谈在新媒体时代教育期刊如何进行选题策划,供教育期刊同仁参考。
一、教育期刊选题策划的重要性
(一)体现教育期刊的特色。选题策划本质上是编辑工作的创新,是编辑人员根据读者需求将出版目标、内容设计、读者喜好有机结合的工作过程,是一种编辑生产力,贯穿期刊组稿、编辑、设计、发行各个环节,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对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选题策划代表了教育期刊组稿的价值导向,反映了教育期刊的内涵特色与核心竞争力。教育期刊有很多种,基本上是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如果不看封面,我们有时候很难分清是哪种教育期刊。好的选题策划可以体现教育期刊编辑的思想和教育期刊的特色,可以让自己的期刊区别于其他教育期刊,令人眼前一亮。(二)提高教育期刊质量。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文章的质量,文章质量是教育期刊质量的基础,优秀的选题是保证稿源水平、提高教育期刊质量的关键所在。选题策划是出版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期刊编辑要努力做好选题策划工作,以敏锐的眼光紧跟教育热点问题,不断提升文章质量。教育期刊编辑要树立质量为本的理念,策划读者感兴趣的优秀的选题。多年来,《江西教育》教研版《杏坛沙龙》栏目每期都策划一个专题,围绕某个教育、教学热点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这些高质量文章有助于提高刊物的质量、塑造期刊品牌。
二、新媒体时代教育期刊选题策划的有效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冲击着教育期刊的发展,也给教育期刊提供了发展机遇。教育期刊编辑应牢牢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积极寻求新媒体技术下教育期刊选题策划的路径。(一)提升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选题策划的能力。新媒体是新的技术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一种利用新技术、在新技术支持系统下产生的媒介形式。教育期刊编辑是选题策划的经手人,编辑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直接影响着选题策划的实施效果,也对教育期刊质量产生影响。在编辑出版工作中,面对新媒体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教育期刊编辑要努力学习新媒体技术,提升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选题策划的能力,有效地开展选题策划工作,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挖掘新的策划点。(二)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让选题策划落到实处。在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正在全面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速度,而更方便、快捷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具市场竞争力。因此,教育期刊应该转变观念,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首先,教育期刊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和互联网获取有关教育教学发展动态、研究热点,为选题策划及组稿提供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可以让选题策划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组稿周期。其次,刊社可以引入先进的采编系统,使编辑、出版流程数字化,也对优秀作者信息数据进行了数字化管理,为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提供了各类统计数据,提高了策划组稿效率。最后,期刊编辑要积极运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与作者进行稿件修改交流、与读者进行信息交流等互动,定期向他们推送各期重点文章及期刊目录信息,以此扩大期刊影响力。近年来,《江西教育》陆续创建了“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江西教育”视频号等新媒体,积极推动新媒体融合发展,“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也定期推送期刊的最新目录信息以及选题策划信息,加强了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沟通,让《江西教育》教研版的选题策划落到实处。(三)善于抓住教育教学热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教育期刊编辑应积极关注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了解教育前沿理论知识。要坚持对作者的高要求、高标准,注重选题策划,发现和培养优秀作者,用优质的选题策划吸引作者。要积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引领读者需求,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热点话题,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与读者积极沟通,认真筛选读者感兴趣的选题。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抓住热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选题策划呢?首先,《江西教育》教研版策划了“新时代呼唤新劳动教育”专题。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的“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了“任务驱动:跟着影视剧学数学”专题,这些专题一经推出,得到了广泛响应,很多作者纷纷投稿各抒己见,发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期刊出版后,读者阅读这些专题文章后收获很大。其次,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从教育的视角策划选题。我们要牢记教育期刊的历史使命,勇担教育期刊人的社会责任,不断策划出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选题策划。教育期刊编辑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例如,在新冠疫情当下,教育期刊编辑应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进行选题策划,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坚持“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直播教学,《江西教育》教研版2020年第7期,策划了“为学生的云端学习想宽一些”专题,从儿童立场、“线上教学”的启动模式、疫情时期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文章对一线教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2020年第10期策划了“线上教学的行与思”专题,既有线上教学的经验总结,也有从教研的角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还有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谈线上教学的具体实施问题,这些文章对广大教师搞好线上教学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四)根据期刊特色进行选题策划。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期刊的特色是通过很长时间内编辑策划的专题文章的文风所形成的。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期刊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还要保持期刊的品牌特色,策划的选题不违背期刊的办刊宗旨。例如,《江西教育》教研版的特色是“聚焦课程改革,服务课堂教学”,突出理论指导与案例设计相结合,传播教育教学新理念,关注广大读者感兴趣并且有帮助的话题,文章内容新颖、语言生动活泼,努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江西教育》教研版无论是每篇文章的选择还是每期的专题策划,都始终坚守刊物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特色,不符合品牌特色的文章坚决不考虑。近两年来,《江西教育》教研版策划了聚焦抗疫、疫后重建、线上教学、教师自媒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德育研究等教育教学专题,并举办了“教育之可能”“共生”“眷眷育人心”等多个征文征稿活动,精心组织符合《江西教育》期刊特色选题,受到教育专家的肯定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在进行选题策划时,教育期刊编辑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直面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现状,聚焦教育教学热点话题,策划读者需要的选题。同时,教育期刊编辑应该保持期刊品牌特色,明确期刊的办刊宗旨以及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努力提升教育期刊的办刊水平。
高校实践体育教育公平的路径
摘要:当前体育教育的不受重视导致高校体育工作难以开展,学生无法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教师对体育教育理解的偏差导致体育地位停滞不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学校体育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体育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旧存在,因此本文通过对政策的解读、体育教育公平的现实价值的理解及实现体育教育公平的原因分析,提出高校实践体育教育公平的路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时代背景及相关政策着手研究,探析高校实践体育教育公平的路径,认为体教融合是实现体育教育公平的政策支撑,以人为本是实现体育教育公平的核心要求,体育育人是实现体育教育公平的必然结果。得出相关结论:(1)让体育回归教育、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可以将体教融合政策落实;(2)使青少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可以将以人为本理念深化;(3)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完善体育设施系统的配置可以将体育育人价值体现;(4)5G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是实践体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教育公平;实践路径
2020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要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深化体校改革;要规范社会体育组织;要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要强化政策保障。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通过正面的、合适的教育来引导人、塑造人,体教融合旨在将体育和教育融为一体,这是实践立德树人战略的重要举措。教育公平体现在资源分配、发展规划等各方面,体育教育公平受身体素质、学科地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平等的体育教育,本文从体育的功能及实质入手,探析高校实践体育教育公平的路径。
1、将“体教融合”政策落实
1.1、体育回归教育本位
体育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必然条件,因此体育回归教育是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公平的现实选择。姚明认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因此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融合能更好地让体育融入教育之中,将体育进中考、高考落到实处,而不是喊喊口号而已,因此体育回归教育是必然的也是正确的选择。体育是教育的多元载体,教育是体育的有效体现,体育和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产生更大的动力源,从而带来1+1>2的效果。体育与教育相融合尤为重要,体育课堂不再是曾经的体能课,它是一节不能缺少德育的体育课,是一节体育教育课程,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途径。
茶文化在体育教育的渗透路径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这便为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了茶文化的助力,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拥有更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这对于体育教学创新工作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就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渗透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茶文化;渗透路径
近些年,伴随着教育机制的成熟与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将多种文化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充分发挥文化精神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育教学面貌,提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高校体育教学将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茶文化内容引入进来,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诸多内容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给予高校体育教学一定的启发和引导。
1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先辈们便开始对茶有所了解,那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饮茶了,但是在这一时期,茶还是属于王朝贵族的饮品,但这也证明了茶已经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关联性。发展至唐朝,此时唐朝的经济水平领先世界,百姓安居乐业,茶饮也开始慢慢出现在了寻常百姓家里面,其不再是贵族独有的饮品和形式。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填充,其与其它传统文化元素逐渐融合发展在一起,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茶文化较之其它文化类型有着更强的包容性与综合性,时至今日,茶文化依然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魅力,茶文化始终呈现着非常强劲的生命力。
2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发展的意义
幼儿环保教育路径
生态环境问题是本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由于污染的蔓延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已亮出了黄牌。例如,黄河的断流,沙尘暴的频频出现,科学家们对保护濒危动物的呼吁无一不在警示着人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幼儿期的教育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良好习惯及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中开展环境教育将为他们一生的环保意识及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初步让幼儿知道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帮助幼儿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个环境小卫士,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环境教育是保护地球的实际行动,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笔者依据幼儿心理学: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幼儿较成人更容易受情感的支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很适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同时笔者结合幼儿教学实践,就幼儿环保教育活动作了探究。
1、在植树节对幼儿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
3月12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植树节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然后,我们把为孩子们准备的小工具、小树苗拿了出来。种树活动开始了,我们先请了一位种树工人示范,然后教幼儿一只手拿小树苗的干,一只手托包装着树根的塑料袋,轻轻地把它放在坑里。让幼儿进行讨论:包树根的塑料袋是否要拿掉?孩子们讨论的很热烈,最后老师明确告诉幼儿,要去掉塑料,因为塑料袋不透气,阻碍了树根吸收水分。让幼儿二人一组共同配合,一个扶树苗,一个铲土覆盖,最后浇水。种树结束后,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参观自己种的树,边参观边和幼儿交谈:这块地原来是怎么样的?现在怎么样?将来会怎么样?今后我们应该怎样照顾树苗呢?种树活动之后,我们还结合各门课程把这次活动加以延伸,音乐课上,学唱了歌曲《爱护小树苗》,语言课上讲了故事《树的遭遇》,常识课上讲了“树是怎样生长的”、“树的用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树是大气中的吸尘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树木还是监测大气污染的哨兵;是防暑降温的天然设备,夏天大树爷爷伸出绿叶,为我们遮阳,为我们扇风;是污水的净化器;果树还能结出又甜又香的水果!
2、利用“爱鸟周”进行爱护鸟的活动
我们先带幼儿到公园里参观了各种鸟,活动室里布置了鸟展,有鸟的标本、鸟图片、鸟的习性图、鸟的食物等,有的幼儿还从家里拿来了鸟笼里养着的鸟。之后,我们又带幼儿到野外寻找小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问幼儿:你们看生活在什么环境中的小鸟最快活?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树林里。”我乘势又问道,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鸟?鸟与人有什么关系吗?孩子们有的说,鸟能吃害虫;有的说,我们应该爱护鸟,不逮鸟,不掏鸟蛋。又进一步总结道: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森林和庄稼的卫士,可以消灭很多害虫,它们还给大自然增添了各种美丽的颜色和美妙的声音,使自然更美。我们要保护鸟,不打鸟,不掏鸟蛋;冬季,鸟的食物少了,我们可以给鸟喂一些食物;在树林里钉一些人工鸟巢,招引更多的鸟来“安家落户”,为森林站岗放哨。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保护一些珍贵的鸟,随意捕杀珍贵的鸟是违法的,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浅谈环保教育路径
一、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的内涵
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及环境的态度,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在生物教学中,重视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种科学技术知识及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而且懂生物学知识与社会有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素养。在生物教学中重视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教育显示出鲜明的生物教学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二、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的目标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应该是人的一种道德坚持,同时,让学生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生命的存在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而懂得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成果,启迪人认识了过去没有认识或不能够正确认识的环境问题。例如,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经济开发对生物物种的影响;人为排放的废气引起的温室效应和对臭氧层的破坏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等。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应付全球气候变化,防止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土地荒漠化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必须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和全体公民良好的环境意识。生物教学中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会渗透到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培养学生素养,提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保教育的途径
1.在课堂中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发现、挖掘和表达知识间的联系,把学到的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进而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及参与解决自然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改善艺术教育状况路径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校、家长、社会对艺术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多,艺术教育成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中职的艺术教育仍在摸索中前进,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地位有时也显得有些尴尬。笔者拟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改善中职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艺术教育要注重从单学科摸索到多学科融合转向
艺术教育的单学科研究会让视野变得狭窄,许多教师囿于
技法的教学,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提高,经常出现一位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画风完全一样的情况,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和活力。多学科的交流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能从别的学科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艺术教育的教师如果能增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他会更有效地对学生的创作加以引导。
二、重视人才评价体制转变
人才评价体制变了,人才选拔标准、师资、课程设置等才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就会变。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浅层次的认识会变,只是富有功利心的认识上的转变,但当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当人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给人的发展创造的价值时,便会相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了。当然,人才评价体质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如今,虽然我国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以高考的成败去评定一个人,而要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文化课考试中拿到高分,所以艺术教育的次要地位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有什么样的体制既可以培养出有利于的社会发展的全面型、创新型人才,又能选拔出相对更优秀的人才。例如,近几年来,很多地区取消文理分科,在高考中加艺术特长分,很多人又在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因此可以说中国人才评价体制研究从未中断,只是成果还不鲜明。而与中国目前的人才选拔中对艺术的不重视相反,美国哈佛大学录取新生时考核的却是综合素质。它除了要求SATl400分以上的成绩外,还有另外六项考核内容。其中一项就是业余爱好与特长,如音乐、绘画、舞蹈、外语,所以在美国没有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就没有进入一流高校的希望。
“爱育”思想品德教育意义与路径
摘要:“爱育”是教育者对学习主体所进行的以情感关怀为表征的教育实践活动。“爱育”具有能使学生学会自尊与自爱、亲近他人、热爱祖国、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爱育”需要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学习中认知“爱”,在思想品德实践活动中践行“爱”,在与师生交往情景中突出“爱”。
关键词:爱育;思想品德教育;意义;路径
教育是按照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培养人从而促使其不断成长与发展的一门科学和艺术。爱的教育是教育科学和艺术的灵魂。[1]“爱”作为儒家传统思想中“仁爱”的传承,它完美地诠释了人性本善的思想。“爱”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中学生“爱”的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形成高尚品格、健康人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思想品德教育有着特殊的使命,思想品德课程是将教学与教育融会贯通的最佳平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爱的教育,用爱的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领悟爱,接受爱,践行爱,用爱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爱育”的基本含义
“爱育”是教育者对学习主体所进行的以情感关怀为表征的教育实践活动。爱是一个抽象概念,对它的含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爱是人类由内心发出来的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深厚、依赖、真挚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作为发出相应行为的基点。爱和教育一样分为主体和客体,爱的主体是指发出爱的行为的人,爱的客体是接收到爱的行为的人或事物。这里的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具体物品,也包括自然、精神、信仰、思想等。由于爱的客体不同,因此爱的类型也存在差异。如自爱,即爱的对象是自身;亲爱,即爱的对象是亲人;友爱,即爱的对象是朋友、同学;敬爱,即爱的对象是教师、社会、祖国等。人是情感动物,是充满爱的群体,让人成为有爱的人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所以,教育要以爱为出发点,学校要实施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教育者以爱为基点,对受教育者施加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正面影响,使其能领悟爱的真谛,成为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的一代新人,使他们的人生上升到真善美的境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实施爱的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爱的教育是指教师用自身对学生的爱,对教育活动的爱,以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中的内容为教学基础,将爱贯穿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往中,对学生施加充满爱的积极的影响,让学生领悟爱、接受爱、实施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2]
二、“爱育”的思想品德教育意义
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思考
一、现有研究路径的厘清
就方法论来讲,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任何方法都只能来自于该学科自身的运动规律。同样地,从宏观层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首先分析其本质特性,再运用方法论从而推断出其研究路径。一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包括社会性、政治性、科学性、服务性,运用方法论相应推断出其研究路径即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伦理路径等,这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应然价值取向。前三种研径路径概念使用经常化,相关理念较为成熟,下文对这三种路径作简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社会的精神系统,它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系统及其要素起着保障作用。社会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社会路径就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特征从宏观的层面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面向社会,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相联系,传递精神意识,维护社会延续和人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结果,即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也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和取得社会的认同。社会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因为其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能够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社会,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的部署,不仅体现了社会路径的重要性,也表明了社会路径由最初的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走向了制度化、经常化的发展态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以一定的阶级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总是为着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政治路径,就是着眼于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弘扬主旋律,具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坚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强化意识形态的功能,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政治导向实现此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固有的特殊规律。科学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此处的“科学”不是取其广义之意,因为从广义上讲,社会路径、政治路径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历史进步的总趋势,都可称为“科学”的路径,这就造成三种路径概念交叉重叠、边界模糊,亦无辨析之义。此处的“科学”是取其狭义之意,科学路径是指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自身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学科化的根基。科学路径关注的既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又包括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李屏南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最主要的是内容的科学性,体现在理论的彻底性、层次性、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得从实际需要出发,如果目标过高、内容太空,将会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上述三种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指导其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路径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长足发展的外在动力,科学路径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政治路径指导和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三者同等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或是忽视某一路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走向极端。如果重视社会路径而忽视政治路径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泛社会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丧失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如果重视政治路径而轻视社会路径,又会导致泛政治化、夸大阶级性,不仅在理论认识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隔离、分置,在实践中也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力、说服力和实效力。同样地,科学路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巩固其学科地位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借口科学路径,而出现中性化、去政治化的倾向。
二、伦理路径存在的必然性分析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和伦理路径是同样重要的,之所以要单独讨论伦理路径,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伦理路径”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表现在研究路径的价值取向的一种“应然”,而“实然”状态是,“伦理路径”作为一种概念没有惯常使用,尽管这种研究路径已经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要提出“伦理路径”概念并对其进行学理辨析,还得解决一个逻辑基础问题,那就是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是否有存在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