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良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22:55: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良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良心

教育良心培养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良心形成作用培养

论文摘要:教育良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控制与评价能力,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要求、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因素。教师应重视教育良心的培养。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这种意识既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积极履行教育职责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又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评价的能力。教育良心首先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职责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把对学生和教育事业应履行的责任、义务上升为对自己的责任、义务。这种高度自觉的责任和义务是个人职业道德意识的深刻表现,成为教师个人职业的良心。教育良心在教育活动中还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自觉的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当教师深刻认识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行动的合理性时,就能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一、教育良心的特点及其形成

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1]教师在文化水平上处于较高层次,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教师良心既有着与其他职业良心相同的特点,又有自身特点。

(一)教育良心的特点

查看全文

教师的教育良心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良心恪尽职守道德修养

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查看全文

教师教育良心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良心恪尽职守道德修养

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查看全文

教育良心与职业道德价值实现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良心教师教师职业道德

论文摘要: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和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教育良心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它对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起着指导、控制和监督及评价的作用。没有教育良心,教师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很难发挥,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和增强教师教育良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历来为我们党和政府所重视。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育的整个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全面地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职业所应遵循的与该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所从事职业的情感和责任心、对职业规范的认同遵守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了明确的规定:“爱岗敬业、诚实信用、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各行各业具体的职业道德是这一总体要求的具体化。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关系到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影响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这是由于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呢?笔者认为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论贫困生不良心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摘要】高校里的那些贫困生们,他们的梦想也许近在咫尺但是也可能永远逝去.他们在努力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那么多的困惑与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渐凸现,贫困生人数逐年上升。党和国家及高校都非常重视贫困生工作,把它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贫困生存在的种种不良心态客观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进取心,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摆脱过重的思想负担,清除异常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顺利地成长,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贫困生不良心态影响

目录

摘要…………………………………………………………………………1

1、贫困生不良心态对教育发展表现的方面……………………………3

1.1、较强的自卑和封闭……………………………………………………4

查看全文

教育内蕴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良心是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对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是在履行教育职责时体现的高度责任感及对自我教育行为的道德调控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本文从教育良心的涵义以及它所蕴含的仁爱心、责任心和公正心三层内在价值维度,对教育良心的基本理论做出初步的也是基础性的探讨,以求推动教育本身的道德反省与自律。

[关键词]教育良心;仁爱心;责任心;公正心

[中图分类号]G6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7)01-0031-04

EducationalConscienceandItsThreeConnotation



XUXin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建设意义分析

一、黑格尔良心观的概念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对“良心”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在道德世界观中存在着一个二律背反,即义务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其效准既存在于道德意识的彼岸,又只存在于道德意识之内,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不仅非道德的意识成为道德的意识,而且充分条件变成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旨在使人的感性冲动的统一性得到体现的道德意识却没有实现统一,要使道德意识与感性冲动达到一致就必须达到良心,因为,在黑格尔看来良心是义务的现实[1]。同时,黑格尔还认为,良心既是自在的,又是自为的,是自我意识对自我确认产生的一种普遍物。黑格尔认为良心是合于义务的一种简单行为[2]。义务之所以是义务,不仅表现在行为主体的自我牺牲上,而且还在于其超功利性的特殊规定,而良心履行的是一个绝对的、真实的义务,即绝对义务和道德统一的义务———正义。正义作为一种最高的义务,不仅使良心具有了“不可动摇的确定性”而且还使良心成为对主体主观性的善本身的规定。后期,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将良心看作是“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的自我规定,是受理性支配的个体主观性的善的特殊化,是绝对精神在个体意识中的体现,强调良心的伦理意义和对个体的客观普遍性的超越。

二、黑格尔良心观的特征

(一)良心是对义务的自觉意识。道德主体对义务有没有自觉意识是衡量其有没有良心的主要尺度。黑格尔认为良心不仅是道德的直接性,而且还是道德主体自身存在的一种形式,一旦道德主体对义务具有了自觉意识,义务便不再是自由的负担,履行义务也就成为人们实现自由、履行自由的现实行动[3]。有良心的人只会将义务看作是自己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是自我发展的直接内容,而不再是自己厌恶的对象和额外的负担。就像一个人在照顾生病的家人时,如果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减轻或消除家人的痛苦,而是计算着花费多少钱、浪费多少时间,考虑着自己的利益得失,那么他的行为并不是出于对义务的自觉,更不是一种出自良心的行为,尽管他也在履行义务,但这种义务是基于外在压力被动做出的非自愿的行为,所以,此行为不是良心的行为,而非良心的行为不利于实现灵魂自由。因此,对义务有没有自觉意识是判断有没有良心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道德主体对义务实际履行情况的主要依据,只有出于自觉义务意识的行为才是有良心的行为。(二)对义务的信念是良心不可动摇的稳定性的依据。良心是不同自我意识的公共元素,以对信念的承认为前提,不为其他所左右,只为义务行事,是信念的外化和实现;良心是固守信念的义务和行为,其最有价值的是义务及其对义务的信念,这是良心不可动摇的稳定性的依据。因此,只有以义务为唯一动机目标的行为和出于对义务的绝对服从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良心行为,做出这种行为的道德主体才是有良心的人。良心不是对利益的计算和权衡,也不是对外在力量的顺应,更不是对各种利益的自由选择,而是“使人的内心世界服从道德自我法庭”,是对义务的履行,是道德主体在精神世界范围内与不道德动机的对立,也是外在力量受自我的同化,是义务的现实实现[4]。如果道德主体不是将义务看成是最高的行为动机,不是以“对义务的信念”履行义务,那么良心在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受贬。可以说,良心实质上就是自觉的义务,这是良心的典型特征。(三)良心是对信念的绝对自由。事情的多样性就是义务的多样性。任何义务都不是绝对的,道德主体要想在多样性的义务中作出抉择,要想在行为上体现自由的真谛和真正的自主,就必须坚持绝对义务,因为,只有纯粹的义务才是绝对的。义务有具体义务和一般义务之分,但对于良心来说,它坚持的是绝对义务,它对信念的绝对自由能将义务转化为行为,因而,不管是为个别物尽的义务,还是为普遍物尽的义务在良心这里得到了统一,坚持绝对义务,保持信念不仅使良心获得了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自身确信精神与真理性的统一,而且还使一般义务与具体义务、纯粹思维与个体性得到统一。(四)良心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良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当道德主体将那些对自身有利的内容当作义务,赋予义务绝对性履行时,这种义务其实不是良心,而是一种利己主义,因而,按照良心办事的结果未必都是善的。正如黑格尔所说,良心主体可以通过赋予纯粹义务以任意内容而使之体现出良心的性质[5]。这种对义务的自觉的良心,只是个体理解的良心,并非社会公认的良心,加之这种自觉的义务的错误,因而,这种在个体看来的良心是不正确的,出于这种良心履行的义务,既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也不会产生善的结果,其结果不仅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合乎理性的、绝对普遍有效的行为才是良心“希望成为的东西”,才是判断良心是否真实的主要依据,因而,黑格尔所说的良心和义务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既是一种超越个体性和个人利益,包含社会肯定性内容的义务,也是一种将个人性消融于社会整体性,趋向社会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义务,既是主体以社会内容改变社会,使自我获得客观形式的运动,也是良心主体不断否定自我主观形式,改造和优化客观世界的实践。

三、黑格尔良心观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人是有自我意识和道德精神的人,这也是道德之所以能对人的行为产生调控作用的关键原因所在。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人的道德状况与社会的道德风尚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来说,改善人们的良心是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黑格尔的良心观对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一)有助于科学把握良心的界定。从黑格尔良心观可以看出,良心不仅是一种与义务紧密相联的责任心,还是一种羞耻心和同情心。良心是一种道德责任心,有良心的人会自觉地肩负起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良心作为一种社会感情,是外在义务转化为内心品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良心是“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的自我规定,是“与纯粹的义务观念相联系的内心情感”[6],正如康德所说的,旅客对当地人不计得失的救济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出于内心的善良,是个体基于道德责任感做出的自愿的有德行为。可以说,没有社会关系就没有社会感情,更不会产生责任心。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良心形成的基础。“良心是对自己的认知”,良心依附于理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羞耻心能使人们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产生愧疚和自责感,促使人们“扪心自问”、“自我反省”,产生向善从善的内在驱动力,进而使应当履行的义务变成道德需求。情感是个体道德生发的原点,“恻隐之心”、“怜悯之心”、“同情心”都是良心个性化的表现,也是群体道德孕育的前提。生活实践中的乐于助人、扶危济困都是良心的情感体现。(二)有助于客观认识良心的道德影响力。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道德法庭”。良心作为最古老最隐蔽的调节器,一经形成便会贯穿于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始终,对个体行为产生道德导向、道德监督和道德激励的作用,这种道德影响力不是社会舆论和法律所能比拟的。在行为之前,道德主体通过自察自省,对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即良心对行为具有道德导向作用;在行为中,良心是“心头的岗哨”,能随时监督主体的行为,促使主体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在行为后,良心促使主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德判断,对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给予心灵抚慰,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产生自责和内疚。在道德建设中,要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就必须在全社会构筑一道以良心为主题的道德防线,使良心成为主体行为有德的内在推动力,逐步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完善其道德人格,使良心成为人的道德自律的最高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心是人的道德良知的外在反映。(三)有助于培养新时期从业者高尚的职业良心。培养广大从业者高尚的职业良心既是个体真正履行社会义务的自觉行为,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第一,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垂范,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自觉培育职业良心是促使社会风气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健全稳定持久的教育机制以及完善道德激励的感染机制,将社会舆论监督与单位考评监督、行风行规教育与“如何做人”教育、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量化业绩考核指标,强化道德教育内化人的信念,形成强有力的他律氛围,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逐步蕴育从业者的为人之德;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使每位从业者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勤业爱业敬业,构建合乎社会需要的职业理想,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创造健康向上的从业大环境。虽说黑格尔的良心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良心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道德反映和人们自觉的现实生活的义务,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应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黑格尔良心观的营养成分,引导社会成员认同合理的道德义务,树立科学的良心观,使其真正形成和内化于人的内心,共同构建和谐友好的小康社会。

查看全文

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实施意见

关于全面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各中小学: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效解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社会问题,引导青少年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遵守法规、远离侵害,预防和减少全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因存在不良心理隐患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经研究决定从2009年9月1日起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事前预警、提前介入、有效阻断”的工作原则,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管理,预防和减少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二、工作目标1.积极探索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及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建立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以学校为主体,以基层派出所为共建重点,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快速、互联、高效的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网络。2.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丰富德育管理手段,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源头上保障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3.努力达到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不良心理得到有效疏导,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和因不良心理隐患造成重大伤害事故逐步减少。三、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根据中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的特点,立足于保护和预防,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注意帮教对象及有关信息的保密工作,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二)预防为主原则。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要重视教育,立足预防,阻

断源头,防患未然。另一方面要通过构建预警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的发生。(三)正面教育原则。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及时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危害,矫正不良行为。(四)共同参与原则。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也是社会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因此,既要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又要广泛调动公民、家庭、社区、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预警机制建设。(五)注重实效原则。建立预警机制重在制度建设,在充分认识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预警预防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的健全来保证措施的落实,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增强机制运行的有序性和实效性。四、工作实施(一)明确预警机制的内涵和实施对象1.北仑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指的是以学校为主,对中小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尤其是违法犯罪行为提前进行“有效的、阻断性的干预”,及时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动机和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进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因不良心理隐患造成重大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2.预警机制实施对象:以学生中突发性、损他性的严重不良行为作为预警重点,特别关注、关心存在思想困惑、心理障碍、行为不良等现象的学生以及单亲家庭学生、离异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职校学生和其他“问题家庭”学生。(二)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自职责1.区级工作领导小组:在局党委领导下,由教育局办公室、教育业务科、人事科、教科所、教研室等部门共同组成北仑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明确预警机制运行的领导职责,强化学校预警机制运行的主体地位,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定期通报和分析情况。领导小组下设预警机制工作办公室(区教育局教育业务科),其职责一是具体负责预警机制的推广与落实;二是建立全区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苗头明显的“问题”学生总预警信息库,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控和联系相关专家进行帮教;三是加强对各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2.校级工作组: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同学、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

群,因此,建立预防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应以学校为主体,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预警制度。各校要在今年8月底前建立以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团队、安全、教务、教科研、总务等各部门相关人员以及校内执有心理辅导上岗资格证书的教师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工作组。具体职责一是要在校内对“特殊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并进行汇总、分析与归类,建立重点预警对象数据库,安排和落实人员进行帮教并详细记录相关过程;二是要建立校内各部门间以及社会、家庭畅通的联系渠道和明确的联系方式,加强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确保预警机制高效、有序运行;三是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逐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学校心理辅导转介机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三)科学运转预警机制整个预警机制的运转由预防、预警、应急三个系统组成。1.建立预防系统,预防事件发生。预防系统由教育预防和管理预防两大部分组成,工作重点是强化教育和管理,构筑基础防线,预防事件发生。(1)教育预防。教育预防是预警机制的基础,重点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德育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各校要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强化以班主任为主体,以政教干部、团队干部、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导师以及学科教师为骨干的全员育人队伍。要明确岗位育人责任,对管理薄弱、问题较多的班级,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实行蹲点帮扶;对问题较多的学生,要确定导师进行跟踪帮教;对有严重违法犯罪倾向和异常行为的学生,要协同家长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管。同时要增强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工作信息沟通,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与法制教育。各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工作方法,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要结合“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认真开展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自救意识,增强学生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范侵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所有学校均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辟心理咨询热线,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高

中段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要配1-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室要定期开放并确保每周10小时的开放时间。各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安排一个课时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考试、升学、就业等重要阶段更要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做到辅导人员的专业化、辅导手段的多样化、辅导设施的现代化、辅导档案的规范化。(2)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执行,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达到预防违纪违规、违法犯罪,防止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目的。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重要信息登记和通报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出勤日报制度、学生到校离校短信通报家长制度、校门进出登记制度、刀具管理制度、校园巡值班制度、住宿生就寝查铺制度、校园心理咨询制度、不良行为学生定期访谈制等,通过日常制度管理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2.构筑预警系统,阻断事态进一步发展。建立预警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制止中小学生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整个教育预警机制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其重点是构建监测网络和运转信息网络。(1)监测网络构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信息的提前获取,是预警的关健。只有尽早、尽快、尽准确地获取到相关信息,才能做到“事前预警、提前介入”,把违法犯罪行为“扑灭”在萌芽状态。监测网络构建着重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监测中心:由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在各校设立监测中心,形成区级预警信息监测网络。监测中心的职责是管理监测点和监测员,收集监测信息,建立信息档案,提出处理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处理,重大事件向领导小组报告。②监测点:由校级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设立“预警应急援助指挥中心”,并在学校的重要场所安装红外线电子监测系统,在校内有关部门(如门卫、学生宿舍、心理咨询室等)、校园周边以及社会上的一些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网吧、游戏室)等建立监测点,形成校级预警信息监测网络。监测点的职责是收集监测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监测中心报告。③监测员:校内以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生活指导教师、门卫保卫人员、值周教师、班干部、学生等最有可能获取第一信息的人员为主体,聘请监测员,建立监测队伍;校外以家长、社区(乡村)干部、离退休老干部、交往朋友、民警、交警、居住区域的治安管理人员、游戏厅网吧

查看全文

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探讨

〔摘要〕加强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增强其良性行政的责任感、拒腐防变的认同感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感。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多元文化价值观、官本位思想和功利性择业动机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录用公务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时,要根据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即他律期重在认识职业义务,自律期重在形成职业良心,价值目标确立期重在建构理想道德人格。

〔关键词〕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官本位思想;职业义务;职业良心

公务员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具有其他社会职业从业人员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对国家治理和公共行政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目前,大批新录用公务员进入我国各级政府行政机关,有力地提升了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但由于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录用公务员正确职业观的形成。笔者认为,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能否被新录用公务员认同和接受,主要取决于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好坏。

一、加强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良性行政的责任感

公务员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实际操作者〔1〕,是直接面向社会大众的国家行为代言人。公务员职业道德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典型的示范性。首先,公务员是决策的影响者。公务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有些政府部门领导者的决策决心、决策内容和决策过程。其次,公务员是政策的执行者。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和政策需要通过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贯彻、执行。再次,公务员是政策的阐释者。国家政策执行到何种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级政府公务员的理解和落实情况。实践中,公务员的具体行为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因此,加强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增强其良性行政的责任感。

查看全文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品质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从凸显体育精神,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借助学生运动行为,及时纠正学生不良心理;坚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三个角度切入,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凸显体育精神,优化学生心理品质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者,会专门强调运动对于培养人们的精神品质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有目的地强化运动精神,凸显体育项目对培养人的精神意志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体育教师还要在深入研究体育课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800米长跑既是体育项目的必备课程,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力最基础的体育内容。尽管学生在长跑中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但就教师经验而言,这并不是训练强度超过了学生的身体负荷的表现,而是学生身体发出的惰性信号而已。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一些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体育游戏。通过开展长跑比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体会到坚持的意义;还有乒乓球课程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而小组赛需要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在每个人的相互配合中才能走向最后的胜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类似的体育比赛中,凸显体育精神,逐步让学生在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优化心理品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阿甘》《士兵突击》等影视剧,学习主人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努力突破自我,感受超越自我的快感。并在该动力的带领下,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同时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二、借助学生运动行为,及时纠正学生不良心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激烈活跃的时期,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尊重,急于摆脱幼稚的标签走向成熟。但在社会的重重诱导下,思想认识极易脱离正轨,再加上一些现实性因素,如傲气、娇气、虚荣等的不良心理影响下,这些特质都会在体育课程中有所显现。因此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运动行为,探究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不难发现,在篮球比赛中,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对抗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竞技比赛中感受体育带来的激情。但是我们会发现,如果比赛失败,学生会将责任归结于其他人而不在自身找原因;如果比赛成功,又会沾沾自喜,过分炫耀。在这些问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希望学生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锻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竞技心理。要求学生要以集体为主,最关键的是享受比赛的氛围和精神,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心理。教师还可以举行“接力赛跑”体育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每个学生都会竭尽全力争取比赛的胜利。同时教师要针对取得名次的小组给予表扬,引导没有取得名次的小组分析失败原因并给加以鼓励。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也会逐步增强,密切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