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困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22:48: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困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困境

哲学教育困境三思

哲学教育在工具理性时代境地的尴尬。市场经济中,学生很难摆脱“功利境界”,而趋于器物层面的追逐,这是高校哲学教育的现实困境。哲学教育的困境引发大学生“灵魂发育”迟滞与“人文素养”贫乏。时值大学,正是陶冶学生精神品格、提升精神境界的关键期。以哲学为基点,引导大学生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大学生领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进而构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促成大学生精神成人进而转识成智。

一、哲学教育的资源困境

教育资源有广义(指与教育活动密切关联的各种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土地、建筑物、教职工数量、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等所有人、财、物的总和)和狭义之分(指教学设备、教育经费等)[1]。由此,凡是教育实践所需的各种资源皆可称之为教育资源。而哲学教育资源是指在哲学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哲学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哲学教育过程从资源维度而言,就是哲学教育资源发挥作用的过程,哲学教育效果与哲学教育资源作用发挥的程度密切相关。哲学教育资源作为伴随人类文明进程的宝贵资源,相对而言具有稀缺性(物质层面)。哲学虽超然形上,却从未中断形下给养。没有坚实的积淀,哲学似乎就是困难的。人类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物质文明增长史,物质资源的匮乏,相对而言,必然阻碍哲学的发育和成长。哲学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具有历史性,受限于主客观条件,人类所能开发和利用的哲学教育资源对于哲学教育的客观需要来说总是有限的。当下哲学教育资源虽空前丰富,但事实而言,哲学教育要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哲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并利用哲学教育的各类资源。哲学教育所能够利用的只能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客观存在着的各种资源总和。虽人类文明已长足发展,但哲学资源的积淀和开发却很有限,甚至很多哲学资源已随时间推移和空间变换而逐渐消失,因而现存的或潜在的哲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便成为紧迫问题。资源的开发受主客观条件限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即是开发的主观愿望,同时更为满足哲学教育的客观需要。资源开发受社会发展状况、科技条件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资源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发展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哲学教育资源也不会相应的产生或得到应有的利用。当前我国哲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资源匮乏、滥用、闲置、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们的认识水平等密切相关。资源本就稀缺,加之没有合理开发与利用,便可能导致哲学教育的迟滞甚至畸形发展。当然哲学历史资源的稀缺只是相对意义的,哲学教育中的物质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但精神层面的资源却是可以循环利用不断再生,具有无限开发前景。就发展维度而言,不经积累,没有传承,必然丧失文化底蕴,迷失精神家园,溃失精神动力。哲学资源的重要特征在于在需求中不断丰富,丰富中不断创新,创新中不断发展。但哲学源源的生成周期相对较长,这就产生了哲学资源的价值实现问题。就此而言,开发周期的现实问题成为哲学教育资源开发的瓶颈。可以说阻碍当前哲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便在于此。从传承和发展角度而言,周期性长特点造成哲学资源的再生困境与载体的相对缺乏。哲学资源的生产与价值归赋相对错移的特点,使得哲学成为望而生畏的事业。这就需要特殊引导,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达到对哲学教育资源的保证,从而实现哲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哲学教育的方式困境

受市场经济役使,学生心灵被物欲遮蔽,意义与价值趋附世俗,“单向度的人”成为困扰高校教育的难题。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牵引大学生对精神和价值世界的注意力,既是哲学教育的困境,同时又是哲学教育的重要契机和任务。哲学教育要如何吸引和牵引注意力和思想,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困境。哲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哲学教育来说,就是在有限的时空中完成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整合过程就是完成教育资源间的有效对话。就系统理论而言,这个对话就是包括师生在内的教育资源的协同。既然是协同,这个有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机制便会产生作用,循环与再生便产生其中。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便是系统非线性的重要机制,这也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可能前提。“智慧”在于自知,知不知而爱,便会产生“爱”的对话机制,这是哲学教育方式的内核。因而,哲学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哲学教育是爱智慧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它是人生根本问题的教育,而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教育;哲学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启发式的对话教育,而不是灌输教育[2]。因而在哲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爱的教育以精神成人,注重发现方法以转识成智。“爱的古老是普世公认的,而且是人类一切最高幸福的源泉。……假如没有爱,无论是城邦还是公民,都不可能从事任何伟大或高尚的工作”。因而爱是人类一切善行和幸福的赐予者,爱是一种崇高的美德,师者因爱而备受尊重。马克思说,从来都没有抽象的人性,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不能抽离社会关系谈论所谓人性之“善”,须将人放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考察。工具主义尘嚣甚上的当下,哲学学科与哲学教育者在现实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实际地位境况,使满怀爱的教育成为某种抽象物,而爱成为脱离人的存在和需求的抽象行为。所谓智慧之爱在单向度价值取向面前不是哲学教育理想国,而是乌托邦。爱是一种动态的追求,是一种因缺乏而来的渴望。爱是一种主动创造和赋予的能力。爱总是让我们的看法在所爱的对象身上呈现出较高价值,唯有爱才能看出这些价值[4]47。当然可以抽象谈论,我们如何单向度创造和赋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以崇高价值,却无法改变本身的现实需求。尽管说“教育是把知识和生活中实际发生作用的价值统一起来的唯一突出的手段”。可是哲学教育的价值赋予与现实生活实际发生作用位移,使哲学教育仅成为空洞的爱的教育,而离转识成智似乎更遥远。“古代的学园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6]52。哲学的目标不再像古代那样,把人作为一个人来培养,而是把人作为办事员或教授———就是说,作为某些特殊的、或多或少深奥的知识专家、理论家、传承者来培养。然而这些知识与整个生活无关[7]。

三、哲学教育的学习困境

查看全文

远程教育实践困境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消费成了互联网用户习得工作生活技能以及升级思维方式的热情首选,知识消费诸如得到,喜马拉雅等著名APP以其独特的教育视角丰富的教育领域和顶级的讲师配置大大挑战了在中国发展20年中央电大领头的现代远程教育,向这些提供知识付费的机构学习其运作精华,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稳健的硬件平台是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知识付费;电商模式;远程教育的困境

一、前言

随着20世纪末远程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进入中国教育,20年的探索和实践,官方数据显示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展开试点专本科人数2011年4月18日的人民日报显示已达到千万人。拿到了专本科的学历,部分学生却没有相关的专本科素养和技能,成了远程教育中一个痼疾。换句话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并没有在远程教育毕业生身上体现出来。正当我们远程教育工作者有挫败感的时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拥有知识已不再仅仅是被描述为学富五车或满腹经纶,而是财富真正的源泉。

二、知识付费的发展现状

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让内容付费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2016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正式开始为付费者提供问题解答服务。藉由这一平台,付费者可以快速地找到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用一分钟时间为其答疑解惑,很多名人和各领域的专家受邀加入分答付费问答模式。这些专家学者拥有的知识和学识成为众人愿意付费获得生活动力和解决困扰的来源。这些专家也成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语录最好的呈现者。媒体人李如一说:校园外的教育方式大增多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渗入,广义上人们在线上所做的一切,都是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未来,大体的趋势是人们自发进行的主动学习一定会越来越多。随机调查的一些普通网民中,求知欲、能够解决具体的专业问题、获得社交谈资、消遣放松、对应试和升迁有帮助等几项因素,成为愿意花费金钱购买知识的原因。与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平台相比,我们现代远程教育有着稳定的专业教师团队,庞大的硬件平台以及20年的教学实践,却无法拥有知识付费的忠实拥笃者,唯一获得认可的是国家认可的成教学历证书。知识付费的传播路径就是口碑,一人获益在工作中实践,或者聊天时有感而发都可以传播提供知识付费的优秀平台。而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机构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去宣传自己的办学模式和特色,也只是勉强糊口。两相对照,现代远程教育对于学生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难题的解决之道显得局限和无力。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困境与重构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和知识快速变化,人才流通也快,高等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这对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提出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机制

当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大都以就业率和成绩为指标,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寻找平衡点,但目前实际情况是应用型、实践性课程比例在增加,挤占了学生通识教育的时间,通识教育面临诸多尴尬,如通识教育地位边缘化,通识课程不被重视等。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用好用活人才,打通人才流通、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专业教育是培养适应一定岗位需求的具有特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而现代社会无论是知识还是经济都在快速变化着。培养具有应对变化,快速适应岗位变化的长效型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找出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通识教育的实施,从1995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积极推行开始,在后续的具体实施中一直处于不断的改进之中。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准入机制不严格

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困境及对策

一、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趋同、行业特色消亡现象严重

我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上是按行业办职教,各行各业都办了职业学校,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学生需求意向的调整,部分学校更换了名字,随后专业也做了撤并、调整,一些热门专业随着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竟不约而同在各校落地生根,不论条件是否具备,只要社会需求的机缘存在,就一窝蜂上,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毕业生结构性就业不足,而行业急缺人才供不应求;有的学校虽然校名不改,也以长短线为由跟风办热门专业,传统专业名字保留,但已有名无实;也有学校的专业仅是换个新名字,但换汤不换药,或者模糊界线,仅为迎合学生心理,并未做实质性整改。

2.盲目扩建校园,缺乏内涵建设

一方面是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矛盾突出,基本实验实训条件亟待完善,专业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历,技能不够,亟待历练;另一方面许多职业学校又在扩建校园、增加建筑面积,提高了资源闲置率。近年来职业学校升格热度不减,因而评估成了办学指挥棒,扩人扩地成了发展的主旋律。客观上讲,配置硬件也是为教学添力的,但是生搬硬套指标是不科学的,会因为圈院墙而失内涵。各校评估时仓促汇编的制度规章,这种“内涵”也基本只能当档案翻阅。

3.教师缺乏成就感,自信心不足

查看全文

教育期刊困境研究论文

教育期刊具有鲜明的教育特性,既有综合性的期刊,又有指导性、专业性、理论性的期刊,受众面涵盖了教师、学生及家长等。我国教育期刊多为各地教育系统主办,多年来,凭借系统优势发展成为中国期刊界不可小看的力量,中国公开出版的教育期刊1600多种,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1/5;全国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期刊有21种,其中9种是教育期刊。由此可见教育期刊在中国期刊市场中影响之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份量。但我们必清醒的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教育期刊无论是内容质量、办刊理念,还是经营思想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市场低迷,现状不容乐观

1.1办刊缺乏新理念

自从教育部下达“减负”令之后,全国教育期刊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教辅期刊发行量日益下降,发行量在1万册以上的约占68%,发行量10万册以上的仅占6.4%,市场十分低迷,亏损面达60%。为了走出市场低谷,目前我们的教育期刊大多功利性非常强,因为除了少数学报有固定拨款之外,大多数教育期刊都得“找米下锅”,只能干些“吹糠见米”的事,没有形成一种明确的趋向和理想的追求,没有把握好教育期刊应该“三个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文化品味和商业品味并重)的特点。整个教育期刊界对出版规律的探索十分冷淡,而理论界对教育期刊的关注及兴趣也十分索然。从编辑层面来看,教育期刊编辑的整体素质不高,专门人才缺乏。如果单从编辑队伍的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3.9%,似乎文化素质也不低。但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与所办刊物不对路,半路出家的多,缺乏办刊的经验和理论。从教育期刊本身来看,充斥市场、占据读者心灵的绝大部分是教辅类刊物,这些读物对读者的知识修养的提升固然功不可没,但理想、信念的缺失,有可能让我们失去的是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塑造。

1.2竞争的无序性

中国教育期刊至今还未走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竞争转向的过渡期。由于今天中国尚未形成强劲的期刊市场组织和管理力量,因此正在发展中的教育期刊市场,散滥现象突出,粗放型经营普遍存在,不可忽视其存在的不规范性、不成熟性和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行政垄断的介入。由于各地的教育期刊基本受地方保护,订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涉。如由教育部门列出准予进入学校的书刊,这种书刊准入制是十分典型的行政垄断,这种行政垄断是由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产生,或由行政权力滥用而产生的,并受到行政权力支持和保护的一种市场力量及其限制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的结果是妨碍市场竞争,妨碍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二是不平等竞争。我国教育期刊的布局是一种条块分割的“诸候割据”局面,其发展基础是各地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这种存在的现实非常不合理,也不平等。其三,没有规矩的竞争。全国尚没有专门的法规来规范约束教育期刊市场的竞争,即使是有些相关法律来制裁教育期刊出版竞争的无序,其执行力度也很不够,其操作也有相当难度。

查看全文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伦理困境思考

摘要:专业伦理是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专业活动的基石,但特殊教育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伦理困境,这些困境直接影响特殊教育教师的服务质量和专业化发展,不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利于维护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团体的社会地位与荣誉,不利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文章结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实践,分析他们面临的伦理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策略,以期引起特殊教育教师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伦理的重视。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伦理困境;因应策略

专业伦理是[1]为有效保护服务对象权益,维护专业团体地位与声望,专业的从业人员透过团体之讨论与共识,以集体自律的方式,订立专业守则或公约,要求全体会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越是专业性强的领域,从业人员专业伦理素养越重要,对从业人员伦理要求也越高,较之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中弱势的残疾儿童,其专业性、实践性、伦理性更强,特殊教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伦理判断、伦理决策与行为也更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实践,分析了他们面临的伦理困境,探索了解决困境的策略,以期引起特殊教育教师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伦理的重视。

一、特殊教育教师常见的专业伦理困境

(一)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的伦理困境。多项研究表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想等专业素质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比如,王雁等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分为高水平、一般水平和低水平)的调研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处于一般及较低水平的比例为44.3%,其中,专业知识处于一般及较低水平的占70.4%,专业技能处于一般及较低水平的比例为56.5%。[2]陈秀敏对普校随班就读教师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随班就读小学教师在带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之前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3]服务性是专业的重要特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的首要目标就是服务特殊儿童,满足他们的需要。虽然绝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已经尽心尽力,但专业成员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是做好专业服务的前提条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足势必导致他们不能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甚至是不当服务。比如,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康复训练中急于获得效果,违反训练原则等行为。这不仅不利于服务对象的身心发展,而且影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声誉,也使他们在专业活动中感到无力、无奈、无助。

(二)教育场域复杂———管理的伦理困境。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场域较为复杂:一是特殊儿童构成复杂,班级中通常兼有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比如,自闭症、唐氏综合征、多动症、多重障碍儿童等。二是特殊儿童障碍程度不同,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三是特殊儿童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如,攻击行为、自伤行为、突然的尖叫等等,导致教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就特殊教育教师而言,对于特殊儿童的管理充满伦理冲突。从行为动机上看,如果特殊儿童有意违反教育教学的行为,教师适当惩戒是必要的,也会起到警示作用,但特殊儿童的干扰行为往往由障碍所致,而非故意。管与不管,如何管,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采取措施,不仅内心伦理冲突强烈,而且难免出现偏差行为。因此,学生管理是特殊教育教师最大的职业压力源。[4]而如果特殊教育教师在管理中的内心冲突不能得到及时纾解,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5]

查看全文

教育改革中教师的困境与反思综述

论文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师改变;困境;反思

论文摘要: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曾只是作为被改革的对象,在通过培训、指导、引领等关于改革知识、能力的认识更新之后,只剩下压力、疲惫与挫败感,教师面对一次次的改革也渐渐无动于衷。文章试图从改革的复杂性和渐进性理论入手,解读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教师改变的困境,进而提出四点反思,希望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随着教育改革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人,教师改变(teacherchange)在今天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现象原本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改革的实施中,仅仅是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材料、教学策略以及学校的组织结构等并不能自行启动以求实现有效的改革,它们都必须通过参与并投人其中的人,即教育工作者,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教师来实现。若处于改革中的教师无动于衷,则学校教育系统中其他方面再多的变化最终也将无济于事。因此,教师改变成了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和终极力量。

然而,纵观几次大的教育改革,不得不说,改革对于教师而言,更多的是从一种责任变成为一项负担。而教师们面对一次次的改革从一开始的热情和奉献,到后来的挫折和气愤,甚至导致对原本工作热情的减退。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社会、改革项目的管理者甚至于教师本人最初对改革怀有较高的期望,以及巨大的热情和承诺;另一方面,改革计划本身以及其后的实施却不得不使人们承认这种较高的期望是没有能力实现的。如此一来,轰轰烈烈的改革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张过度负担的处方,除了肯定希望的存在,别无他用。

一、关于教师改变的两种策略

综合分析近几十年来关于教师改变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关于教师改变主要有两种策略。

查看全文

STEM教育融入小学教学的困境

[摘要]STEM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将STEM教育融入小学教学实践,对发展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STEM教育在实践层面却面临硬件条件不足、教师队伍不完善、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局限性、课程资源匮乏且课时有限、课程形式单一且教学过程模式化、课程评价不够多元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STEM教育实施环境建设,强化STEM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STEM课程,丰富STEM课程资源,创设多样的STEM课程形式,并采用多元化的STEM课程评价方式。

[关键词]STEM教育;小学教学实践;宝鸡市G小学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1]同时,《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开启了STEM教育的新时代。[2]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是小学生树立人格意识、建立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几大学科的综合知识。[3]STEM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实施STEM教育,对我国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起着基础性作用。我国STEM教育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将基于宝鸡市G小学的STEM教育现状,分析STEM教育在小学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以推动我国STEM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STEM教育的实施困境

(一)硬件条件不足

查看全文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

摘要:德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对国家长远发展,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学生本身也并不看重德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出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即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僵化、功利性思想盛行、德育与智育相混淆。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困境

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德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对各学段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国家十分重视德育。思想品德课程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大学教育也不例外。虽然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高,但是在大学校园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国家要求,大学生德育教育陷入发展困境。

一、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

(一)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不对等

德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一直强调德育对学生的心理、道德水平、人格品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大学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程)是公共课,共有四本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两大部分,分两年学习,统称为“思修”课程。很多学校将“思修”课程设置为公共课,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这门课程,这也是学校响应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的表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按规定进行一定的课时教学,但是其教学方式上的随意性较明显,没有严格的评价机制和硬性的实践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重视。许多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将“思修”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只要考试达到及格线就可以,而不关心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的不对等体现为国家重视德育与大学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的矛盾。

查看全文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及困境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本文仅从学校德育工作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学校德育的手段与方式,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学校德育的内容等具体层面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以有利于以后的中学德育实践。

关键词:中学德育实效性困境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①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②现代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对于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究。我们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里。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刘铁芳指出:“不关心世界和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与外在的目的,功利主义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应该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实惠和享受,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不能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