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22:41: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科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科学研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不断深入,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仍亟待完善和发展。有的学者对近20年我国教育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选择较有代表性的5种教育类杂志,即《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电视大学》、《课程、教材、教法》、《湖南教育》。然后从每种杂志1981至1998年每年刊登文章中,随机抽取24篇(这24篇文章平均分配在每期里)共检索文章2160篇。结果表明,大量的文章是解释或综述性的,实证性文章比例很低。总结经验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一大特点。教育经验的总结虽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教育科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大量进行实证研究;思辨也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缺乏事实的乱发议论是科学的大忌。另一项研究是对16种教育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的2098篇论文的调查结果,其结论是,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92.6%是传统的定性思辨方法。有7.4%的论文用量化方法,其中6.3%论文使用表格、百分比的一般量化方法。有少量论文应用方差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一般函数等传统定量方法。其他如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模型方法,以及系统科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至今极少有人使用。另外,研究者还指出,计算机技术虽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似乎大多用于文字输入和排版、用专用计算机软件作数据处理、建模、分析的寥若晨星。
重视定性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传统,可是教育科学如果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很难实现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因为定性认识,只是判定研究对象实体是否存在、结构如何、各要素之间具有何种联结等。它往往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具有某些相对性与局限性。首先,它缺乏定量化的严格的观察、测量、统计、计算和表述,不能对特定事件给出严格的描述、说明、解释和阐述。所以,它仅仅是给出某种研究的大致方向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它不具有严格的操作规则或实践规则的约束,因此,研究结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主题、对象、时间、空间和条件等各个因素之间均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从而强化了研究者的背景知识对分析结果的“污染”,具有不精确性。再次,定性分析是以经验描述为基础、以归纳逻辑为核心的方法论系统,它的推理缺乏严格的公理化系统的逻辑约束,因此,在它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可能不存在逻辑的必然性,即其结论往往具有或然性。
由于定性认识具有上述局限性和相对性,故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应该对事物进行定量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清晰、准确、普遍的认识。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测定对象目标的数值,求出其与各相关要素间的精确的经验公式。它是一种具有确定逻辑结构的认识,这些逻辑结构的不断展开就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实现。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事物的认识既需要定性认识,又需要定量认识。对于任何科学研究领域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可以说是两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也是两种互相补充的分析方法。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重复性的定性分析有余,定量分析则明显不足,当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相比时,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笔者认为,由于我们过分地依赖定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处于一种理论薄弱或缺乏科学理论的状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种理论应该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前提假设,在此前提假设下,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可以用事实或实验来证明或证伪的结论。在理论研究中,“要杜绝无谓的推测,就需要我们最终把理论考察拿出来与真实现象进行比较。”这种验证或许依赖于直接事实,或许依赖于该理论所附带的逻辑结果。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作为一种天体理论,其正确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在于,人们曾经根据它成功地预测了太阳系中未知行星的存在,并正确地预测出它们的运行轨道。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现实提供一种合理和更强有力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有关事实和现象,并在需要的时候预测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变化,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质量。然而,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很少有什么理论是能够被事实证明或证伪的,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教育理论,只是一些不精确的分类法、众说纷纭的界定、对事实的罗列和对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和猜测。教育科学刊物上的理论文章,基本上是对个案和某个问题的“就事论事”的分析描述为主,经验和感性判断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我们在教育理论刊物上读到的一些文章,它们的可取之处并不在于其思想与研究方法上,而在于其文字风格上的成熟。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在教育科学,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表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刻薄,但是所陈述的事实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个是对基本事实和基本数据的准确了解,即事实与数据的前提;另一个是根据分析的目的采用和选择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即逻辑与技术手段的前提。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验事实与材料比较丰富,而逻辑分析与技术手段相对不足。特别是,有许多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只是材料与事实的堆砌和对可能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主观罗列。它们与其被称作是对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不如说是对基本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结果。
二
1971年2月,哈佛大学的卡尔?多伊奇和两个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列举了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在他们的研究中,引人注意的是:早期的成就全部都是理论性的和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或者甚至早期发现的后来发展,都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革新,或者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可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定量研究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接合。数量化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趋势,特别是统计学和模型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速了这种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教育研究领域也不能例外。采用数量化的手段,能够加深我们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理解,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和描述许多教育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从其社会作用看,定量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决策质量。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掌握程度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关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内容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是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内容,站在不同的位置,或考虑问题的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的内容。
1.广义狭义的理解。
广义理解。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内容应包含有8个方面:①组织;②课题类别和选题;③申报;④评审;⑤经费(管理);⑥课题管理;⑦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⑧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评奖。
狭义理解。仅指“⑥课题管理”这一部分。
2.工作性质的理解。从课题管理的分工工作性质看,既包含有行政性的管理,又包含业务性的管理。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一、内涵释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分支,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伦理这个词源于希腊文ξ’θοδ(ethos),它最初表示一群人所居住的地方,后来指某种现象的实质或稳定的性质,最后用来表示人所有的性格、品质、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伦理就是在人身上具备的与品质相关一系列素质及如何达到这些素质的正确行为,如果引申一点来讲,伦理就是完善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做法。”可见,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完善幼儿的性格、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科学研究。但幼儿有其自身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如身体正在迅速发育生长、心智尚未成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差、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情绪冲动性大等。这些特点意味着幼儿更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和伤害,也意味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更具特殊性,更应关注研究的伦理性,避免对幼儿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和伤害。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是科学研究的首要伦理原则。许多国际科学研究组织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中都表示:“当以人作为研究对象时,其自愿同意参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所涉及的人应有表示同意的法律行为能力;还应该是自己作出的自由选择,不能受任何压迫、欺骗、强迫、欺诈等其他隐性强制因素干扰;还应对所设计的研究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保证其作出基于理解的和正确的决定。”在教育研究中,“知情同意”一般是指在开展研究之前,研究人员必须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过程、对研究对象可能产生的风险和益处以及受到损伤时的补偿方法等。也就是说,在研究对象对研究有了一种清楚的认识之后,自愿作出决定是否参与这项研究。并且“知情同意”在研究中“需要多层次的贯彻与执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研究之前”。研究对象愿意参与到研究之中,并不意味其必须完成整个研究,研究对象有权利随时退出研究。但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够健全、没有足够的判断和辨别能力,这时就应该向其家长征得同意并签订书面的同意书,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要有家长的监督和尊重家长要求幼儿随时退出的权利。当前,面向家长发放的问卷或将幼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项目,大部分都没有向家长和幼儿告知研究的目的、意义、预期的风险和研究数据最后如何处理等信息。很多研究也没有征求家长和幼儿的同意,而是直接通过幼儿保教机构发放问卷或直接进行研究。有个别的研究即使在征求同意后,也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在大多数的研究过程中也都没有幼儿的家长在场监督。甚至有些研究还具有一定的“软性”的强制性,让幼儿不得不参加、不得不坚持完成整个研究,或者用一些小礼品作为奖励,诱导幼儿参与和完成研究。在研究进行过程中,幼儿情绪产生波动或者研究内容给幼儿身心带来不适,也不能随意退出。个别研究甚至以隐瞒研究人员的真实身份或者研究的内容、目的等“欺骗”手段,来获得所谓的真实数据。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也严重地侵犯了家长和幼儿的知情权、自主权。“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人员与幼儿之间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幼儿没有得到研究人员绝对的尊重。我们应该尊重幼儿,把幼儿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自由、独立、完整,并有其独特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
(二)关于“无害性”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制度
为加强我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教育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尽快成长,根据我县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确定县级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
1、所选课题以延庆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所颁《课题指南》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确定题目,对延庆县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课题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切实可行。
3、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具备完成该项目的主、客观条件。
在符合上述原则的前提下,鼓励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和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及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对于优秀中青年教师和边远地区结合当地实际与发展需要的研究项目,予以充分重视和积极支持。
申报教育科学课题通知
各学区、直属各类学校,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接温州市教科规划办公室《关于做好2008年**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温教科规办[2007]4号)的通知要求,县教科规划办公室决定开展2008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选推荐工作。现将课题申报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凡我县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工作者和热心于教育科研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申报(侧重于已结题,需要深化研究的市教科规划课题)。省规划课题类别包括:教科综合类、基教类、职成教类、信息技术类、心理健康教育类、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业务类等研究领域,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
2、同一学校在同一年度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省教科先进单位或获省“和谐校园”称号的学校可增加1项)。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①申报人不是课题主持人或不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的;
教育科学转化机制的探讨
本文作者:李强董建国工作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教育科研成果是在大量占有资料、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加工和反复实践而得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1]。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指教育科研成果为人们或社会所接受、理解、掌握,成为人们或社会的观念与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2]同自然科学成果及其它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相比,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转化的渗透性和滞后性。教育科研成果要通过服务于教育实践,往往要有一个较长的渗透、转化过程。其效益也具有滞后性,要通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来间接体现。特别是理论形式的成果要以改变人的观念、调整人的思路、培养人的能力为前提,需要通过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措施或者以整体观念同化为个人和社会的教育思想、观念,通过渗透在个人和社会的教育言谈和行为中,才能发挥出效益和价值。2、转化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任何教育科学研究都是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其成果都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具体教育对象和问题的抽象概括、客观反映或解决办法,具有历史具体性。成果转化时,教育实践者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和成果所适用的对象与范围,对成果内容进行选择性的转化。转化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或研究,对成果进行不断验证和完善,推动使研究成果得到创新和发展。3、转化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教育科研会产生基础性、应用性、开发性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形态和技术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及标准、法规、方法、教学设备、产品、软件等不同载体形式。转化过程也体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可能是政策制度方面,也可能是教育行为方面,还可以是课程与设备方面的。4、转化的不确定性和评价模糊性。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育实践受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干预后的演变,并不一定完全按研究者、转化者设定的轨迹精确地达到预期的结果[3]。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教育劳动成果的很多方面往往不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和效益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难以精确计算,往往只能模糊处理,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成果转化效益评价的模糊性也是影响教育工作者对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的一个原因。(二)影响教育科研基地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教育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科研成果本身、教育实践的特点、教育主体、传播手段和媒介,组织管理、社会环境等是主要的制约因素[4]。具体就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教育科研成果本身的类型与特点在职业院校设立的教育科学省级学科研究基地的研究课题,主要是立足职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也有针对职业教育宏观发展开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因此,获得的成果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操作性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成果可能是法规、标准、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理论专著,有些则可能是实验报告、建设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仪器、声像制品、软件产品等。这些成果在存在形态上可归并为知识形式和技术形态两个层次:主要以理论概括性存在的成果为知识形态层次,主要以实施细则、方案、技术、产品等可操作形态存在的成果为技术形态层次。不同的成果类型和层次,转化的难易程度和转化过程、转化手段也不尽相同。教育科研成果本身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也会影响其关注度和转化程度。针对职业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因其能指导解决具体的问题,往往更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研究成果,就难以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不会有转化的市场。成果具有创新性,能用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指导或解决具体问题,转化的程度会更高,效益也会更大。当然,成果创新性在转化应用时有一个适度问题,创新的成果与教育实践之间应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才可能转化为实践。过分超前或距离太大而不能被广大教师接受时,成果转化的艰巨性就不言而喻。2、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成果作用的对象,教育实践的需求影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迫切需要借助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指导来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对成果转化的时间和效益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甚至出现教育科研过分追求“短、平、快”的现象,这在另一方面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科研的深度,影响到对成果转化效益的客观评价。3、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水平教育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起着决定作用。在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中,涉及的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他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对教育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的认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都对成果转化有着重要影响。教育科研人员对成果的性质、功能、特点、适用对象和范围最了解,他们主动地传播科研成果,指导教育改革,能产生良好的转化效果。教育行政人员是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管理者。主要是对成果进行鉴别,确定成果的作用对象和范围,提供人、财、物保障,出台政策和制度,促进成果的应用。一线教师是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最关键要素,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的最终实施者。教师对新的研究成果的掌握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如果缺乏适当的知识结构,无法同化和顺应新的研究成果,就无法实现成果的转化。以上三类主体各尽其责,相互合作是成果顺利转化的必要条件。4、传播渠道和手段畅通的传播渠道、有效的传播媒介和手段能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成果的内容、实质和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成果的转化。教育科研成果应选择最能体现其价值,并容易被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形式存在。除了学术论文、专著、普及读物外,声像制品、技术方案、计算机软件、教学仪器设备等成果载体都具有易读、易用、易传播的特点。除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外,互联网络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渠道,此外,各种会议如学术研讨会、成果鉴定会、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新闻会等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5、社会大环境和价值观念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和价值观念等都影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安定的政治环境为教育主体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工作使命感、积极改革的精神动力。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保证教育工作者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价值观念有助于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正确对待研究成果的效益,加速成果的传播和转化。6、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能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约束、激励机制,促使成果转化持续、有效地进行。
在高职院校设立的教育科学研究基地,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必须结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探索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聚集科研成果转化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真正提升。(一)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建设1、完善组织和管理体制建立归口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在研究基地成立对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负责的职能组织,并制定基地的成果转化绩效指标。可以在科技管理部门成立专门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成果转化工作,其职责包括:制定基地成果转化的目标和规划;制定评价、考核、奖励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组织成果转化培训;拓宽成果推广渠道,维护信息系统;组织成果鉴定与推广;管理专项资金,协调资源;负责成果转化人员的考核、评估等。完善了管理体制和职能,有助于基地汇聚各种有利因素,协调成果转化各相关方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教师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持续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省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基地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制定考核目标,加强引导和管理,完善管理和激励制度。2、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上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对课题经费资助力度,特别是要扶持明确了成果转化目标和任务的课题;建立研究基地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划拨和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资金的奖励或追加。基地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日常运转;资助成果转化专项课题。建立跨单位的合作基金,由合作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筹资,对有重大转化价值的成果进行合作转化。3、建立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基地建立成果转化信息系统。建立各种成果及转化情况的数据库,进行动态跟踪和及时更新,并注重利用网络这种新媒体对校内外进行积极地传播、推广;各种成果交流会议等学术交流动态、通知;接收网络调查和反馈信息。建立开放的数据接口,与上级管理部门和合作单位共享成果信息。4、建立紧密的联动协作机制。建立校内和校际的成果转化联动系统和协作机制。校内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部门为成果推广提供便利条件,并积极引入对本部门工作有指导、借鉴作用的成果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合作院校和单位之间的校际联动协作机制,通过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双赢来建立和维持,以推动各方在教学实验班组织、实践场所提供、成果鉴定、经济交流等各种具体工作上的协作。5、建立持续的成果转化培训机制基地定期组织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培训。进一步增强各类教育人员的科研意识和转化意识,提高转化、推广的能力,以此推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下不断提升水平,开创新局面。教育科研人员要树立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育实践的观念,关心自己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和价值,并指导它在实践中的应用。教育行政人员要树立依靠科研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意识,推动成果融入决策和管理之中。教师要树立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依靠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积极学习和转化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二)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建设1、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在成果转化上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精神和物质上,对成果转化团队和个人进行有效激励。对于基地参与研究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而言,政策激励是调动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因素。成果转化可能比发表课题研究成果的周期更长,短期内更不易得到显性的收获或成就。在科研成果发表、出版、评奖、资助、业务考核,特别是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与晋升,荣誉称号的评选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及有关人员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倾斜。要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制度,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收益,基地除了扣除合理的管理费用外,应允许研究和转化人员享有、分配或使用。要建立研究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成果转化工作。对于具有重大推广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开发转化,以形成技术方案或产品的成果,立项专门的成果转化项目,保障经费,并强化管理。对成果转化工作本身进行立项研究,不断创新理论和机制,转变思路和途径,科学推动成果转化工作。2、建立适度的竞争机制建立课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竞争机制。通过优先立项或重点资助成果创新性强、针对性强、转化效益大的研究课题,以课题为引导激发研究者针对热点问题,深入研究,形成创新性成果,从而提高转化的价值和可能性。要保障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成果有机会从后台走到前台,得到重视和转化扶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成果所有人引入第三方投入人、财、物资源,合作开展研究,进行成果的后续开发、转化和推广。面向市场同时也可以促使学校的研究者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提高转化的效率和效益。3、建立反馈调节机制。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过程。研究者与成果应用者要有互动反馈的过程,在研究与应用之间形成一个双向调节的运行机制。转化过程中的信息要不断反馈给研究者,研究者据此完善、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新的研究结果也及时传送给转化的过程,才能使转化更迅速、效果更显著。(三)成果转化的约束机制建设1、建立严格的成果评审机制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和严格的科研成果评审机制,从选题开始,就突出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对成果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审。科研课题结题或成果鉴定时,要严格审视成果取得的过程和依据,对成果转化价值进行科学的预测,防止那些转化可能性或效益不大的成果在转化时占用过多的资源,确保那些有重大转化价值的成果能得到应用的重视和支持。2、探索科学的转化效益评估体系如前所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有滞后性,效益评价具有模糊性,而且主观性较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转化工作的评价、考核和激励,需要探索建立起尽量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要更多地从研究成果是否指导教育实践者转变了教学观念和行为、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决策与管理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输出指标来考察转化效益。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多地以调查问卷、测量量表、现场访谈等更为科学的调查评测方式来获得效益评估依据,并通过对多种评估指标加权处理来形成评估结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需要在建设和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成果转化工作本身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尽快建立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推动基地和本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教育科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要:从应用研究视角,系统地梳理了教育科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教育科学学科中受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如学生群体、职业群体以及网民群体等,涉及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层次的教育对象。这些研究成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例和样板。
关键词: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受教育对象;心理健康问题;应用研究
一、教育科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属于应用研究范畴
应用研究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从事的科学研究,即将基础研究运用在真实、特定的情境中,通常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或是探索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理论知识在解决人类实际问题上的作用、途径或方法,并解决问题。教育科学作为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服务,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各项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例外。目前,随着幸福继经济发展之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目标,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人类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不可或缺。因此,教育科学中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内容的深化和研究成果的积累,其目标、内容和途径,以及干预矫治的方法、技术和模式,对于提高人类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1.德育论领域。广义上,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换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为了把德育的社会内容有效地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过个体积极的心理活动[2]。德育与心理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道德健康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后来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进行实验研究的认知学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以社会心理学家班都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就对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全面诠释。同时,德育中倡导的理想、信念、孝行、尚志、言行一致、履行躬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道德习惯、纪律观念和健全人格等,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二者关系的探讨,已积累了不少成果。实际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在德育框架下展开的。与此相反,也有研究者认为,应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进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此外,在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和方法诸领域,也为心理健康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2.教育心理学领域。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一个共同分支,主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及其应用。近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所关注的教与学过程中的变量包括情境学习、非正式学习、社会资本、多媒体、学习氛围、学习动机、学习评价和学业情绪[4],内容涉及这些变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意义与教育价值。其中,在学习动机领域,自我决定论的研究取得较大理论进展,认知诊断评价是一种新的学习评价方法,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重要借鉴价值。现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5]。与国外成熟的体系相比,我国只有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相对比较成熟,而其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尚处在刚刚从建构到实施这一过程中,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此外,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个别差异与教育以及体育心理、美育心理、教师心理诸方面,都积累了许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成果。3.课程与教学论领域。课程在广义上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课程论指关于学校课程的理论[6];教学论则研究教学活动及其规律[7]。课程与教学论对课程类型、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和教学原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探讨,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夸美纽斯的“泛智论”、赫尔巴特的“多方面兴趣”学说、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知识结构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等,都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教学与评价,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撑和实验证据。课程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的技巧是学校心理健康项目有效的特征之一[8]。杜威也认为,课程的学习问题首先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把学科看作一种个人经验的特殊模式,而不是作为一堆已经解决的事实和科学证实的内容;他强调课程学习中的经验和体验。实际上,这是心理健康课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心理健康课程能成功走到今天,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前期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功不可没。4.比较教育科学领域。对一些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本国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这方面的研究已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就研究方法而言,包括以区域研究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类。心理健康问题就在这两类比较研究的范畴内。前者,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个别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后来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9];而欧洲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强调按照预定方向改变学生的个人行为,但更重视在实践和体验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2000年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者,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其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也在不断推进,早期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为主,到近年来以提升全体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主,注重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这对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有所启发。相应的,各国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较多参考价值。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干预措施方面,西方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家校协调对青少年的学习成果和降低风险行为有显著影响[10],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可以降低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11],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核心[12],戏剧和角色扮演既是促进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新手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手段[13]。5.教育社会学领域教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包括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等。研究者研究了社会阶层结构对人格发展、学业成就、理想抱负的影响,结果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孩子在学校参加活动的次数、中途辍学的可能性、理想抱负的高低,甚至孩子的语言特点都与他们的社会阶层背景密切相关。从另一方面看,教育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社会阶层的变化。学者对于教育在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持有三种典型观点:教育是其动因,教育是其反映,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又是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潜在条件。无论何种观点,都与心理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因为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变迁、社会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人际信任感、个人安全感、主观幸福感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14]。更多的研究者关注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他们认为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承担者,家庭中初步具备和形成的习惯行为、为人处世和人格特征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家庭的经济地位、子女数量、亲子关系等都会显著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效果。如英国学者研究了家庭支持、家长对孩子学校活动的参与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家长多参与孩子的学校活动,能够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在学校的表现[15]。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的专门机构,对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至关重要。实际上,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适应良好的状态,即个体社会化的积极效果。6.学校卫生学领域学校卫生学是以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保护健康、增强体质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育人科学[16]。作为保护和增强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其发育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部分与心理健康领域重叠,特别是在学校卫生组织的规划与设置、儿童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与心理的发生发展、自然因素与外部条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预防和矫治心理异常等方面,为心理健康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我国研究者更加侧重于从“心理卫生”“健康促进学校”等角度,探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个体的内部过程与外部环境两个层面。认知模型、气质性乐观、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感及感恩行为等变量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幸福感的关系是个体水平探讨的主要内容;在外部环境层面上,父母冲突、压力性生活事件、教养行为、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幸福感、对未来的规划及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教育实践中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实证基础。
二、以问题或现象为导向,教育科学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应用研究
主要包括学生群体、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子女和特殊群体、职业群体以及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六个方面,涉及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受教育对象。1.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决定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不但面临污名、孤立和歧视,而且享受不到足够的健康护理和教育设施。通常,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因素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绪和就业等[17]。其中,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期,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带来的自我认知迷茫和社会适应压力,使其成为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易感人群。虽然对从1986年至201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进行的横断历史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逐步提升[18],但是近年来由心理行为问题引发的大学生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且有不断递增趋势。如何促进全体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将是未来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热点。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宏观政策措施;二是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建设,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课程、师资队伍,有效地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三是针对各级各类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标准与测量工具的编制研究。2.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特定时期的社会性问题,伴随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而来。家庭系统通过结构、背景、类型、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父母期望、心理氛围、教养方式和亲子沟通等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独生子女政策引起传统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使得独生子女群体与非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特点。据调查,独生子女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敌对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且二者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等因子差异显著[19]。总体上,独生子女的特点包括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社交退缩、缺乏独立性和责任心等,个别表现出自私、嫉妒、内向、缺乏社交能力等不良心理行为,这些心理特点使得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极大关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措施等。这些研究促使独生子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得到及早干预和治疗,并通过积极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家庭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提高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3.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问题是世界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初中离异家庭子女SCL-90因子分高于正常家庭子女[20],子女在父母离异后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攻击行为、冲动、反社会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不良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其应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适应性问题产生的机制及教育干预研究等三个方面。这些在学术上促进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因为相对于完整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特点研究可为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提供指导与参考;在实践上,则通过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和服务,缓解了父母离异这一家庭结构变化对个体造成的心理压力,促进了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4.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职场人士直接面临社会转型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冲突,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等问题突出。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集中在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索,并相应建立了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预警机制和干预体系。其中,与公共安全和服务相关的职业群体尤为引人关注。例如,研究发现,我国军人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在“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一直突出[21];高达68%的警察存在心理压抑现象,监狱警察存在更多的心理压力,且存在性别、岗位和工作年限差异[22];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但通常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来自患者的心理损害、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事件是影响该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的前三位因素[23];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且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24];社交压力、程序压力、年龄压力等三个因素则是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25];约有38%的运动员存在某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10%的运动员存在某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6];近二十年来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焦虑”症状变化最大,“强迫症状”问题一直突出[27],而职业压力、情绪问题、人格异常、人际障碍和职业倦怠等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五大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研究为全面提高我国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政策制定与教育实践的理论与实证基础。5.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特殊群体诸如灾后群体,以及少数民族、农民工、农村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由于所处情况特殊,心理健康问题更具典型,与主流群体相比,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更为紧迫。该领域的教育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针对常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及相关社会保障措施等;二是对由突发事故造成的群体,如地震、洪灾、战争、流行性疾病、重大安全事故、恐怖活动等重大自然和人为灾害所产生的受灾群体和救援人员,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患研究;三是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通过与汉族的比较,探讨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成因以及民族认同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四是针对特定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特殊群体,如城乡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民工群体和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相应的社会治理方案。研究发现,生理障碍或疾病使得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而经常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除此之外,文化程度、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模式、社会对其需求满足的程度,均对残疾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体育则锻炼可以促进和改善残疾人心理健康[28]。受灾后的人们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失眠、抑郁、不安感、人际敏感和主观幸福感降低等心理不良症状,PTSD症候群、抑郁症候群是转移安置点地震灾民的主要心理问题[29];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工具主要为SCL-90,调查结果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对照组或无显著差异[30];农民工受到较多歧视,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的一般水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月收入、文化程度及工作时长等;受到经济困难、婚姻、家庭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烦恼、多疑、抑郁、焦虑、性压抑等不良情绪引起的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其中,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为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31]。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高的实用价值。6.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世界步入移动互联时代,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据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全世界互联网用户已达36亿人,超过世界总人口半数,中国则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用户市场,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手机网民7.88亿人。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使得人们的信息获取、日常消费和人际交往更为便利,还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心理健康问题困扰,主要表现为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安全焦虑和心理误导等,如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社会现实相脱离,致使出现情感冷漠、孤独、疏离甚至暴力犯罪倾向,自媒体式的表达渠道也使得个人价值感突出,而对他人缺乏尊重、对集体和社会价值有所忽略,等等。因此,理解网民的行为特征及其心理机制,揭示病理性行为如网络成瘾的成因和规律,预防网民病理性行为的发生,是当前网民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相关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环境中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及其心理机制,如网络使用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个体发挥网络功能的动机特征及其与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二是网络使用行为的效应与机制,包括网络功能(如信息获取、情感沟通、网络游戏等)实现过程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网络功能发挥对使用者心理和行为的短期效应及其长期后果;三是病理性行为的研究,如病理性网络使用对现实社会行为功能发挥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基于个人—虚拟社会—现实社会的整体思想,对于“通过互联网这种易接近、覆盖广、技术手段丰富的科技手段预防和治疗心理疾患,促进各年龄段网民群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幼儿教育科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幼儿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只有加强幼儿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实施了幼儿教育改革制度,幼儿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更大。必须在明确幼儿教育影响因素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影响因素;科学方法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幼儿阶段都是必经的阶段,通过加强幼儿教育,不但会促进幼儿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想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必须注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加强幼儿教育科学方法探究。
1幼儿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1.1教师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分析: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当中,都有教师综合素质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低的话,就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创新运用教学方法。且很多教师无法有效掌握计算机运用方法,多媒体使用得不规范,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另外,当前很多幼儿园都招那些刚刚毕业的女教师,这些女教师经验不够,无法掌握幼儿教学技巧,管理效率偏低,会阻碍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
1.2家庭教育因素分析:对于幼儿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幼儿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父母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要将孩子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都没有明确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没有明确幼儿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甚至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幼儿教育无法正常进行。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制度
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水平是检阅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加强对我市教育科研课题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题的选择:
1、**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工作,每五年根据全国、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和本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编制《**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确定我市教育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重点项目和主要内容。
2、各学校或个人的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应根据《课题指南》的要求,结合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各自的学术优势加以确定,努力反映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所选课题应当研究目标明确,理论或实践价值大,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内容有层次且具体,研究的方法运用恰当规范。
**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按其重要性分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按课题选择的来源分为招标课题(根据《课题指南》选择的课题)和自选课题(根据学校和个人的情况选择的《课题指南》以外的课题)。
3、学校和教师个人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特别是重点中学、实验小学、示范幼儿园等单位都要有市级以上的研究课题,其它有条件的学校也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并积极申报县(市)、市级以上的研究课题。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承诺书
本人自愿申报**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并认可所填写的《**县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课题申报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教师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