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22:30: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家庭教育课小技巧探讨
摘要:所谓家庭教育课,就是给家长上的课。对普通教师来说,这跟给学生上课有所不同,师范里没学过,外出听课培训中也极少接触。要上好一堂家庭教育课,教师除了精心备课,把握好课堂节点以及掌握一些教学小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课;技巧;实践探究
所谓家庭教育课,就是给家长上的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家庭教育课?教师除了精心备课,把握好课堂节点以及掌握一些教学小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一、打开家长心门
家长心门不开,任你讲什么,他也是人到心不到。怎样打开家长心门呢?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讲笑话等方式让家长在课堂一开场时便不知不觉将心门打开。如开场游戏《小蜜蜂》:教师说:“伸出你的左手,手掌朝下,再伸出你的右手食指,顶住旁边人的手掌。”教师环顾课堂,说:“那位爸爸怎么不做呀?是不是旁边坐着位美女,你不好意思碰她?”一般情况下,家长会笑起来,一笑心门就打开了。接下来讲游戏规则时可以“欲擒故纵”,故意反复强调规则。等家长觉得教师“烦”“唠叨”“啰嗦”的时候,教师再说:“你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今天这样在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呢?你们知道不知道,当孩子不耐烦地说‘我知道啦’就是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叨唠真的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通过一个游戏,不仅让家长开心地笑了,打开了自己的心门,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植入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二、说好第一句话
健康教育课进社区工作计划
为认真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和知识水平,掀起“人人关注健康,人人关爱生命”良好社会氛围,结合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活动,经研究决定,继续在全县开展“百场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今年活动内容均围绕倡导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养生保健等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开展艾滋病、职业病、食品安全等健康教育,同时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肿瘤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均为我县各医疗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具体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
二、活动时间
2015年4月——11月
三、活动安排
通识教育课考试质量分析
摘要: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大支柱之一.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无法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南京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现状与考核方式、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到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以此提高我校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施现状;改进建议;教学质量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学生进行的非职业性、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拓展大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通识教育旨在弥补专才教育带来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主要在于培养具有宽口径,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的综合性人才.南京工业大学也早在2014年就开始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并在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进行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并出具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办法》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进行深化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出现部分学生选不到课程、部分课程没人选、教师潜意识依然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同样的课程考核不同等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的课程建设提供依据,促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的考核方式进行多维度的调查和剖析,力图为我校通识教育评教系统的完善和考核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和支持.
1研究方法
我校的通识教育有四大类,要求学生在除本专业的其他通识课程中每个类别至少选修一门,并且对总学分有所要求,如艺术类学生可以不选公共艺术类,但另一类别要至少选2门课程,关于通识教育的考核则由教师自行决定.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学习投入、学习满意度,以及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学投入等情况进行分析.本次问卷采用的是邮箱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对本校三年级的本科生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8份,所涉及的通识课程涵盖了工业大学通识课程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特色(公共艺术、创新创业)等四大类,调查问卷的问题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满意度、学习投入、教师教学情况等几方面为主要内容.
2我校通识教育的学习和考核现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探索
摘要: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扬州大学为例,探讨了当前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功能发挥现状,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发现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扬州大学这些年在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上的得失,提出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与举措。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
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通过欣赏令人鼓舞和令人心悦诚服的美好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与审美创造力,从而培养和陶冶大学生的感性能力,并使他们的感性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精神世界得到提升,人格更加完善。多年来,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战略要求,全国许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并以美育为教育目的,为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有序的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扬州大学美术类公共艺术课程为例,分析普通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并对未来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当前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功能发挥现状解析
从公共美术类艺术教育的角度看,公共美术类艺术教育具备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体验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创新意识等功能,而这些功能也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1.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公共美术类艺术教育是以鉴赏的模式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对各个艺术领域中美的解读,让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高雅艺术中所蕴含历经人类发展传承下来的高质量的艺术美,从视野拓宽的角度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美术教育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会得到身心上的愉悦感,进而获得审美感受[1]。好的艺术作品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大学生上美术鉴赏课时,对各种绘画的鉴赏需要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绘画知识作基础,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会了解学绘画要有细心的观察力与概括力,视角、素描、色彩、构图等专业知识也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而教师讲解中外美术史时,又需要学生对中外各时代的美术大师有一定的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也会有所提升,当学生专心于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时,会竭尽全力去摸索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从而得到综合的艺术素养,而与之相关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2.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字化的传播模式让学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接受信息的途径。但面对蜂拥而至的信息,尚未脱离青春期的大学生仍未能正确地筛选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这就需要高校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而公共美术类艺术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美术类艺术教育既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对大学生的性情起到净化和陶冶的作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能获得视觉和心灵的愉悦,并从优秀的作品中培养起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向往以及对美的追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3.培养学生体验深厚的民族情感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品格,全球化的社会环境,在开拓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却也造成了他们民族精神的缺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五十六个民族的迁移、交融,形成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高校学生,如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可将民族精神和文化最大程度地推广,使学生在欣赏和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体验和认同蕴含于其中的民族情感。扬州大学目前的举措是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并组织“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达到提升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全面提高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另外,邀请知名艺术家和老艺人为学生们做精彩的学术讲座和艺术沙龙,艺术家们现场表演民间艺术或现场展示优秀作品,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民间艺术的强烈向往。众所周知,好的艺术作品是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艺术家们创作出的具有较高美育程度的劳动成果,其中包括艺术家的人生修养、专业修养、文化修养。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体验深厚的民族情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4.激发学生丰富的创新意识艺术体现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在艺术思想的传达中,美的概念通过艺术作品从创造者的思想、灵感或是人生阅历传达出其审美经验,在历史中更新和淘汰,保留下最经典的人类美学。很多学生虽然在思维能力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高等教育以及其后的阶段更多地会转向逻辑形式的学习与发展,对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是相对缺乏的,导致学生想象力匮乏、思维标准化,并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2]。而通过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学生在对各类艺术作品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艺术家所传达出的艺术美相结合,通过联想发散出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如增设素描基础训练、书法基础训练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本能地产生出因艺术美带来的创新冲动,无形中养成一种积极思考、展开想象的习惯,这无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有着推动和激励的作用。
二、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困境解读
大地震是最生动的情感教育课
大灾难会让许多东西变得渺小和不值一提,比如个人的情感困惑,情侣间的争吵,夫妻间的冷战,我注意到许多网站的情感生活版面这些天都冷清多了,是的,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全民的注意力都被这旷古的灾难所牵引,个人的爱恨情愁在民族的危难前又算得了什么?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有许许多多颗被爱恨困顿折磨的心灵,在这一场生死劫难面前,都会触发无限感慨和爱的顿悟,特别当我们看到地震中许多动人的情感画面:为了救丈夫而被砖块砸死的女子,被废墟掩埋了139个小时互输恩爱得以存活的夫妻,花了几十个小时将女朋友从废墟中刨出的男孩……我相信,任何正在进行或行将死亡的感情,面对这样的死生与共都无法不战栗,不感动,不柔软,不泪流,从而生发出对爱人,对伴侣,对身边人的珍惜怜取之心。
大地震来临之时,我与我的爱人正处于口角后的“冷战”状态,为了所谓的“面子”,我们互不理睬,而内心却若有所待。正在僵局无法打破之时,当我被一种明显的震感摇撼,这时头脑里第一个反应就是给他打电话,而他的电话却是占线的,我意识到他是在打给我,果然,一挂掉他的电话就进来了……这些天里,他跟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老婆,我们以后不要再吵架了……可能,跟灾区的那些相爱相知的人们对比,我们还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还能吵架,而我想得更多的是,灾难可以带走生命,却不该留下爱的遗憾,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所有的爱无论是停止,还是继续前行,都应该是圆满的和不留遗憾的。
灾难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也让我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成熟与成长。如果说举国哀悼是最珍贵的公民教育课,那么灾难中涌现的挚爱场面更是一种生动的情感教育。在人类的大爱面前,情爱可能很渺小,然而却是生命最大的渴求和原动力之一。我觉得这场灾难最重大的精神收获之一,就是唤醒了人们内心最温润的情感,赋予和教会了我们爱的能力。日常的情感,在经历现实的挤压打磨后,变得粗粝脆薄,而经过灾难的洗礼,则还原出纯粹匀净的本质。无疑,这场生死大考验,不仅检验出现代社会情感的品质与缺陷,还升华了人类的情感,让我们学会宽容,开阔,无私……
在全民共襄义举援助灾区之时,其实灾区同样在给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我们同样在接纳着他们给予我们的精神救赎,这让我们与灾区之间的牵情成为一种情感交互。若不是这次生死劫难,我们可能感受不到我们的民族如此团结,意识不到我们内心蕴藏了如此深沉的爱,感知不到我们身边的人如此宝贵和可爱,感觉不到我们还有那么多的爱和责任。无疑,这是一堂无比生动的以生命演绎的爱的教育课,让我们觉悟和提高,让我们对生命,对感情的内涵有了一种崭新的理解:不要吝啬爱的表达,不要失去爱的能力,不要放走爱的机会,不要让爱留遗憾!而在我们还有条件和机会温暖爱人,亲人,身边人时,无疑也是我们自身的最大幸福!
中学心理教育课实践论文
一、开设心理教育课要明确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1、治疗性的,或叫补救性的。即如果学生真正有了某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
2、预防性的。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及时向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以维护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3、发展性的。即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一些学校和心理辅导教师将主要的目标集中在第一个层次上,即治疗性的或补救性的目标上。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报道的新奇性也常常将极少数真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及心理辅导教师对其辅导的过程与成效作重点的报道与宣传。在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心理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因此,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服务对象与神经科医生的服务对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面对的是病人,心理辅导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正常人。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懂得一些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与障碍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不能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国防教育课比赛通知
各中学:
为了在学校中培养一支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国防教育教员施教水平,交流推广国防教育施教经验。全面推广普及国防知识,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不断巩固学校国防教育成果,进一步推进我镇国防教育进程。根据《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要求,经镇府、镇人武部决定,在第七个国防日前后举办“神州杯”中学国防教育课件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镇政府、**镇人武部;
二、协办单位:**学区、**政府网站、驻**武警消防中队、驻**武警边防哨所;
三、赞助单位:浙江神州印业有限公司;
四、比赛时间:2007年6月1日至6月19日为课件作品制作期;作品上交时间截止6月20日上午11时正,并附上教案。获奖优秀课件公开课在9月份进行,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中学心理教育课探索论文
一、开设心理教育课要明确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1、治疗性的,或叫补救性的。即如果学生真正有了某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
2、预防性的。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及时向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以维护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3、发展性的。即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一些学校和心理辅导教师将主要的目标集中在第一个层次上,即治疗性的或补救性的目标上。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报道的新奇性也常常将极少数真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及心理辅导教师对其辅导的过程与成效作重点的报道与宣传。在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心理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因此,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服务对象与神经科医生的服务对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面对的是病人,心理辅导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正常人。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懂得一些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与障碍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不能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适当选择教材提升思想教育课有效性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素材选择必须考虑以下五个原则:导向性、时代性、生活性、趣味性、体验性。具有以上五个特点的素材,不仅能够简化课堂程序,而且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素材;思想品德课;实效性
好的素材,是一堂好课的良好的载体。思想品德课的素材选择必须考虑以下五个原则:导向性、时代性、生活性、趣味性、体验性。具有以上五个特点的素材,如果能和课本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简化课堂程序,避免使用太多的素材,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一、选择富有导向性的素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①
德育不可能通过抽象的途径进入学生的内心。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些富有思想导向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挖掘素材中的正面意义,达到深入认识事情的本质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第二课堂多元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构建自身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经验与技能的课程,掌握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适用的。因此,开设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课程的局限和不足,为学生提供终身适用的心理健康指导。
一、多元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作为公共必修课针对大一新生开设,虽然每个主题课程内容自身所涵盖的范围十分丰富,但是如果缺乏持续的教育,并不能有效指导其应对整个大学期间的心理问题或危机[1]。
(一)总体问题呈现具有普遍的时间轴特性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呈现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时间轴特性,一般来说,大一新生入学更多呈现的是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是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业问题为主,大四则是生涯规划与就业问题为主。这个时间轴的问题呈现次序既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阶段有关,也与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期待有关。因此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要考虑到处于不同时间轴上的学生的集中需求,仅在大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显然是不够的。
(二)个体问题呈现具有随机的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