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19:36: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教育观的转变
摘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教师需要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适应当前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形成。本文主要论述小学教育观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观;教学改革;转变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小学教育更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基础,在这阶段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给学生提供教学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1小学教师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1.1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有许多有资历的小学教师,这些教师从事了多年了多年的小学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视而不见,坚持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而这些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是只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不关注学生的反应,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就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2教学过于注重升学:一些教师的教育观是以学生的升学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将知识趣味性的一面呈现出来,学生就会被动学习知识。学习的内容也主要是一些应试教育的内容,没有关注音、体、美等课程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索然无味,对于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这就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分析创造教育和全面教育观的关系
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一切教育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创造教育所具有的主体性、能动性和探索精神最能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内质;创造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前提和指导,防止扩张的教育功利目的对人的主体性的淹没。
关键词:创造教育全面发展教育观功利目的主体性
一、保证和促进人的个性和各种潜能得以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如果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那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应该是我们社会所奉行的最高原则。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实践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并不断努力地去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的着眼点,当然也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着眼点,是我们开展和实施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它的实质是反映教育为什么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过去,我们在对待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上,指导思想是不明确的。自建国以来,在我国社信主义教育目的的研究和论述中,作为一种应然的教育目的,无论是由党和国家以方针政策的形式的,还是通过教科书或学术论文等理论形态表述的,一般都是强调坚持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但是,这种占主导、主流地位的教育目的观,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社会本位倾向的一元论教育目的观。这种教育目的观以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为理论前提,以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必须而且可能统一与整合,社会发展需要包容着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服务、服从于社会发展需要为论证过程,并最终形成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的结论。这种一元论的教育目的观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在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则容易导致教育行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目标的忽视和偏离。纠正这种具有社会本位倾向的一元论教育的观理论的片面性以及在教育实践导向方面的偏差,确立科学、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体系,就必须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同样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目标指向置于教育目的体系之中,使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体系的内涵形成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二元构成。同时,由于现阶段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实际存在着的一定的矛盾与冲突,使得我们的教育经常面临着这两种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及对这种冲突的控制和调适。然而,当真正需要在这两种价值目标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毫不含糊地坚持以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作为教育的最高或终极的目标。这也就是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来说,它是教育的一种理想性的价值目标,而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则是一种现实性、工具性的价值目标,当二者在一定的意义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后者服从前者也就应该是一种必然的。
体育安全教育观念研究
一、反思体育教学现状,贯彻“健康第一”教育观念
1.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不够
目前,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娇生惯养,缺少在艰苦环境下锻炼的机会,家长视之为“心肝宝贝”,即使是正常的体育课,家长也怕学生出意外。夏天怕热,冬天怕冷,不让学生参加一些正常的体育活动,更不用说学校组织的其他体育活动,如足球比赛、田径队训练等。
2.大部分女生不爱运动
一上体育课,大部分女生就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向教师请假。有些女生确实身体不舒服,如在特殊时期;而有的女生就是怕运动,尤其一些肥胖女生更不爱运动。
3.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取消部分正常的体育活动
体育教育观性别视角投射分析
摘要:两性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上的诸多差异,决定了在以身体教育为手段的体育教育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性别的影响,在体育教育观上更应有所体现。然而,目前在体育教学性质、方向、目标上并没有引入性别意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小学属于男女合校,所以对于体育教育观的研究缺乏性别意识,不见性别差异在体育教育观上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性别差异很少被重视,特别是女生受到的不利影响更甚。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育观;学校体育;性别视角
1为何体育教育观要见性别
“体育教育观是人们在长期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体现在围绕体育教学性质、方向、目标以及如何实施体育教学的认识上”。两性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上的诸多差异,决定了在以身体教育为手段的体育教育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性别的影响,在体育教育观上更应有所体现。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小学属于男女合校,所以对于体育教育观的研究缺乏性别意识,不见性别差异在体育教育观上的体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女生在学校参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相较男生不够积极主动的案例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司空见惯,因为没有性别视角的投射甚至不会被人觉察为问题。同时正如我国学者总结的,由于“体育是一项带有很强性别特征的活动……被视为男性的领域和女性的禁忌”,而使得女性体育教育很少被重视,对其实践的理论思考也不够充分。法国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1712-1778)卢梭认为儿童(受教育者)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是智慧发展的前提,体育能够培养人的智力、意志和优良品质。我国学者引申出女性想要获得权力与地位,更应加强智力、意志力方面的培养,如果这种培养是通过身体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体育对于女性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如果没有女性的积极参与是很难实现的。
2实践中出现的由性别产生的体育教育问题
由因材施教出发,有人提出过“因性施教”,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往往是通过对女生降低要求,甚至不做要求来实施体育教学(见以下访谈资料)。“比如做俯卧撑,有的人做不起来,老师就说女生就不用做了,因为有人撑不起来就一直趴在那儿,然后会对胸部不好吧。”“原来我们还跨过一次栏,后来就不让女生跨了,男生跨。然后还有跳台阶,可能觉得女生这样运动量比较大或者影响不好,然后就是也不让女生做了。”(中学女生A)老师对于这样进行教学安排的原因并没有进行说明,女生自己觉得有保护的意思,但却没有人告诉她们进行不同体育项目有什么注意事项。在实践中,很多女生由于自己模糊不确定的认识自觉减少一些项目的练习。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无论是教师的有意安排还是学生自己主动减少练习,都会造成女生在体育课上无法投入,不能积极参与的现象。长此以往,无法通过体育达到教育的目的,更弱化了女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使她们将体育视为不适宜女性的活动。“我觉得男生至少有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更多一些,女生觉得像足球啊篮球啊,这些是男生的活动,而不是女生的活动,所以女生参加的也特别少,所以(课间)都呆在屋里干别的了。”(中学女生B)有女生还提出篮球太大手抓不住很难控制,而且篮球架对于女生来说也过高。这说明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和他们的身高等身体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当学校不能为不同身材的学生提供差别化的体育器材时会影响一部分同学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从性别视角来看,学校在进行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体育设施的配备时如果不能够考虑到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将不利于各自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国外有研究显示女生希望参与那些能够使她们更有女性气质(femininity)的活动,而多数体育运动在她们看来达不到这个目的。这个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分析下面的现象,即在体育运动时,女生会更重视某项与女性气质联系更紧密的项目。“因为大概仰卧起坐如果做的比较好的女生大家会觉得她很灵巧。起不来的就会觉得这个女生很臃肿,或者说这地方(指腹部)不太灵巧。所以仰卧起坐做不好,女生会一个劲儿的练的,晚上回去也会练。从高中到大学都是这个样子。女生就对仰卧起坐特别看重。”(大学女生C)女生对于那些会表现出女性特质,尤其是那些会被视为女性优点的体育活动会更加在意,但是在众多女生看来,大多数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被视为偏男性的项目,而她们并不希望参与这些项目和女性气质相悖,达不到人们对于女性角色的期望。多数女生的选择会给那些犹豫不定的女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这部分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见以下访谈资料)“(体育课上)你知道其他女生在那儿站着,你在那儿很活跃,会不好意思。”(中学女生D)。
大教育观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高的期待
在国际上,从教师开始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算起,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保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1989年至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在我国,肯定教师是专业人员则是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人们研究的主题和重心也从“教育是不是一个专业”转向“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的标准,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无法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尤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师专业化仍有不少差距。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显现,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川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持续的和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先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断体验新的教育理念并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审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
伴随着大生产、大经济和大科学的发展,当今社会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适应社会需要的“大教育观”应运而生并日益凸显。
青年教育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极其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的重要讲话与论述,深入阐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及实践问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遵循。充分认识关于青年教育观的教育向度内容,掌握将青年教育观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这对学习领会青年教育观的精神实质,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年教育观;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是未来的革新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做好青年教育工作是关系到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战略性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背景下,我国青年教育工作迎来了蓬勃发展,但许多新变化和新要求也随之而来。依据新时代新青年的新特点,在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新实践中,汲取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学说的精髓,就青年教育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及论述,是新时代青年教育的重要方向遵循,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指明了新方向[1]。
一、青年教育观的教育向度
(一)方向指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指南针”,是前进路上的“照明灯”。青年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因此,“中国梦”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对丰富拓展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以及指引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广大大学生要注重将个人的理想同中国梦相结合,与民族未来相联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钻研学习,全面发展自己,强化“精神之钙”,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二)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新的历史时期重视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其对青年成长的价值引领作用,是青年教育观的应有之义[3]。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青年的价值取向所决定,而青年现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做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培育工作尤为重要。形象地用“扣扣子”理论来形容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国家社会未来的意义,勉励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并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慎始敬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中,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三)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年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接力传递是保持我国民族精神世代延续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因此青年教育观不可或缺的要素是青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倡导青年研究学习传统文化,秉承中华文化基因,丰富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尤其强调了“爱国”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提出爱国是第一位的,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要求广大青年要做到“是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实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有机统一。大学生要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中,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四)成才之路:知行合一教育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强调青年人要珍惜大好学习时光,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同时,他提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阐明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鼓励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学习知识转化为能力都离不开实践。知行合一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加强青年的知行合一教育既是青年成长成才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青年教育观的关注要点。大学生要注重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习领悟知识,增长本领和锻炼自己,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5]。实践出真知,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在亲身实践中,苦干实干、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磨炼意志、增长本领,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青年教育观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价值
高校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换
一、教育观念的定位———“主体”为非“客体”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对话的活动,而非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教导,有的研究者把这种观念归纳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自主”理念,并进而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彻底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的定式,……体现了受教育者的高度自主性,体现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存在”。因此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运用主体性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把青年大学生看作完整的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让大学生逐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监督”,正确地发挥和运用自己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以及日常生活中,形成思想政治素养上的自觉意识,在正确的方法和习惯的基础上学会调控自我,在积极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动改造主观世界,为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伙伴”而非“权威”
网络时代,让教育者不再是信息的主导和价值观念的权威,当前的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的真相进行甄别和了解,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作出价值判断。这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靠正面宣传和观念引导来形成价值观的主导和塑造形成了一种挑战。如果高校教育者依然以一副“权威”的姿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有可能激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强化其对负面信息的掌握。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就是教育者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思想变化,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学习背景和生活阅历对大学生的行为随意评价和判断。网络世界的兴起,大大促进了青年主体意识成长(主要体现为自我意识的增强、民族意识的深化、成长意识的发展等方面),推动了青年个性人格的丰富,引发了青年思维方式的创新。网络对大学生的这些影响促使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必须转变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伙伴”,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者”。从一个“伙伴”的角度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者教育方式的改变———“对话”而非“灌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灌输”方式的应用,从实践的效果看,这种方式对于社会思想舆论和价值导向的引导起到了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现实层面来看,其存在地位依然不能被动摇,“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证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这里谈教育者的教育方式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并非是否认“灌输”的作用,相反,是在坚持“灌输”的原理下,对这一理论的灵活运用。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对话”指的是教育者尊重大学生应有的话语权,在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共同达成价值取向上的共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当然教育者与大学生在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上的差异使这种对话只有在共同的语境中才能得到实现。“这就要求教育者主动构建与受教育者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相适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使得双方有可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解释并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通过对话最终达成‘协商的共识’。”网络为这种对话提供了可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平等对话,大学生思想上的波动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发现,并在“协商”中达成一致。
农民教育观念现状分析
摘要: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历史、经济的影响,广大农民教育理念还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片面、人才观片面、教育经验主义、教育脱离生产等方面,要改变农民教育理念就要从教育管理、资金投入、制度建设、政府服务、社会风气等方面进行改变,从而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
关键词:农民教育观念;农村经济;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但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局面。农村经济要振兴,农民教育观念要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1农民教育观念的表现
1.1对学校的推崇观念。教书育人在学校,系统的知识学习在学校,所以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即学校的观念禁锢在农民心里,农民只关注到对学校,对教师的推崇,忽视各种农民培训,职业技术教育落后,把学校同教育对等起来从而缩小了教育的范畴,农村的农业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整理和传承。自上而下的封闭教育观念导致缺乏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知识构建,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得不到强有力的智力支撑。1.2片面人才观念。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农村地区人才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而在农村地区,农民对人才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分子层面,大部分农民的人才观念仅限于专家、学者、科学家、工程师等,而忽视从事一线的农业工作者,忽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新时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1]。新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的人才共同努力,片面的人才观念使得专业人才得不到认可与尊重,片面人才观在广大农村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农村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3教育同生产对立观念。教育同生产本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可以为生产服务,生产也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经济至上的观念还大量存在,缺少人才培养的观念,甚至认为让农民学习会影响农业生产,看不到教育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把发展经济同农民教育对立起来,这样的观念造成农民教育无法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也不能快速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所以教育同生产是农村的两翼,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我国农民教育观念的措施
幼儿父母家庭教育观念研究
1问题的提出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开始重视,使得乡镇学前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想要使学前教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较为关键的一步是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从而从根本上引导学前教育的发展。然而,家长对于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认识是否正确?本调查主要了解利国镇年轻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所持有的观点。近年来,利国镇托境内丰富的铁矿资源和鲜明的产业优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旅游开发初具规模,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家长的专业教育知识不多,他们更多为幼儿提供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幼儿精神层面的给予。农村独生子女也较为普遍,家长的宠爱行为随处可见,但又受“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部分孩子身心倍受摧残,学前教育形势不容乐观。
2研究方法和内容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利国镇学前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89份,有效回收率89%,其中有效问卷80份。
2.2研究内容
探讨音乐教育观念
【内容提要】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从音乐观念进行音乐与智育、音乐与德育、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学校教育进行命题,并展开讨论,得出音乐以及一切教育的内涵一体,教育整体观念。
【关键词】音乐教育整体观念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