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17:59: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局义务教育发展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有关单位:
为大力实施教育兴市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平等性原则,认真落实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定职责,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为基本政策导向,坚持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确保质量的原则,扎实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全面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着力解决县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目标任务。到2012年底,*山区、新*市、*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力争有3个县(市、区)进入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行列。县域中小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师资配备相对均衡,学校标准化、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和择校现象,为2020年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更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县教育局全年教育发展要点
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突出“强基础、提质量、正师风、树形象”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完善建设教育强县工作推进、投入保障与督查考核机制,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为建设教育强县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全系统扎实做好公开承诺、上评下议、总结表彰工作。积极参与“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推荐活动,大力宣传身边的优秀党员、优秀老师,年内每所学校至少要有1篇本校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有关媒体发表。建立公开承诺台帐,尽可能量化承诺内容,明确兑现承诺的时间,力求承诺一项,兑现一项,消化一项。
2、制定实施《教育强县规划纲要》。编制并提请县委、县政府颁布实施《县建设教育强县规划纲要(2010——2020年)》、《县建设教育强县“十二五”规划》。做好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准备工作,广泛宣传与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建设教育强县各项工作。制定实施《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调整专项规划(2010——2020年)》等有关重点专项规划与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县建设教育强县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任务与责任。指导各学校及时调整教育发展目标与思路,制订完善本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3、建立完善教育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严格执行湘政办发〔2008〕38号文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明显增长。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请县政府明确乡(镇)一级政府对教育发展的责任。实施“校财局管”,规范教育经费管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加大落实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工作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或投资办学。
教育系统年终教育发展述职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我分管仪器电教、社会力量办学、自学考试、女工工作、计划生育工作、联系工会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因为长期分管这些工作,在业务上虽谈不上精通,但可以说比较熟悉。所以年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我和股室的同志一道,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锦上添花,现代教育技术花红叶肥
分管仪器电教工作时,我就明确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工作思路,那就是描准一点,即现代教育技术的至高点;抓住两线,即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两条主线;建好三件,即硬件、软件、潜件(教师队伍);促进四化,即教育网络花、管理现代化、培训制度化、研究科学化。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在工作。近几年,我们走全全省前列,年,仪器电教站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
1、强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和“校园网”工程建设
截止年底,我区有7所学校跨入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有6所学校实施了“校园网”的建设。完成了10个模式一、48个模式二、9个模式三的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设备发放,安装调试工作。在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上。我们指导、支持、配合基层安装多媒体教室60个,监控点37个,采购笔记本电脑150台。三中顺利通过了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复查验收。
教育发展计划
教育是发展之源、兴国之本、利民之基,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是**教育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是把**教育建设成为渝西教育强县的关键时期。为大力推进我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富民兴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教育现状与发展形势
“十五”期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教育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教育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发展现状
1、学前教育不断壮大。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3%,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5%,比**年分别提高了3.2%和5.8%。县实验幼儿园创建成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建成了县级示范幼儿园4所,一级幼儿园1所,二级幼儿园6所,三级幼儿园25所。
2、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小学在校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9%,初中学生入学率、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8%和98.5%,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1.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7.2%。建成了县级示范小学10所、示范初中8所。
教育发展十五计划
一、**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时期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年通过了国家对我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总验收,提前三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推进中小学布局合理调整,不断提高“两基”水平。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段教育。**年全省各类高中段学校共招收新生39.7万人,比**年增加12.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教育的比例达到75%,比**年提高23.4个百分点。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年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7.35万人,是**年的2.64倍,在校生达到38万人,积极促进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发展,自考报考人数已增加到77万人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年的6%提高到13%;研究生在学人数从**年的4609人增加到近三万人,拥有博士点143个、硕士点342个,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
(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完善中等及以下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全面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了市级政府对中取教育的统筹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强强联合,组建了部省共建共管新的浙江大学,在浙原部属高校体制调整工作全面完成。结合省市共建,加大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力度,合并成立了新的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推进,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和谐教育思想发展
一、和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家。其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
我国的和谐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与如下两个观念密切联系的。
一是天人合一论。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首先,认为大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协调的,如天地运转、日月并明、四时循环等都呈现有序状态;其次,认为人是大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道应当服从“天道”;最后,认为既然是天道是和谐协调的,所以人道(包括人的发展)也就必须和谐协调。我们认为,天人合一论的这一积极精神,乃是我国古代和谐教育思想的一项理论基础。当然,天人合一论还有其神秘化的消极面,这却是与和谐教育思想格格不入的。
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早在先秦时期,这个观念即已出现。我国最早的古文献之一的《尚书·尧典》即提出了“和合”的理想模式:“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儒家、道家、佛家都采用这一观念,以概括各自的思想宗旨。一般说来,“和”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合起来看,和合论的基本精神,都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这种观念影响到教育,就是教育要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我国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他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圣人、君子或成人。而这种人应当获得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如对其低层次“成人”的培养要求便是如此: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注:《论语·宪问》。)什么是“成人”?据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云:“成人,犹言全人。”而所谓“全人”,即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的教育所要培养的“完全之人物”,亦即今之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按孔子的意见,在知、情、勇、艺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便可称为“成人”。正是从此种思想出发,孔子强调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以培养学习者成为“成人”、“君子”乃至于“圣人”。而知、仁、勇“三达德”的统一,从教育上讲,实质上就是智育(“知”)、德育(“仁”)、体育(“勇”)的统一;从心理学上看,则是认识(“知”)、情感(“仁”)、意志(“勇”)的统一。这两种统一,便为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教育发展战略讲话
在这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由衷的喜悦,热烈庆祝第****个教师节。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全市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过积极贡献的寓退休老教师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乃国脉所系,教育兴、国力盛。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城市的发展在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具体承担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光荣,岗位重要。教师职业是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倍受全社会敬重的神圣职业。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优先发展的事业。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凝聚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锐意改革、求实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显著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元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两基”成果得到巩固。高中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尤其是近两年高考上线率、录取率一直位于全省前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强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实现新的突破,酒钢职大被批准为甘肃省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步伐全面加快,铁路系统所属中小学已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中核四O四总公司中小学、幼儿园按期建成,中小学移交工作基本结束;酒钢公司中小学移交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我市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布局更加合理,教育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教育战线的全体教职员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团结拼搏的结果。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我们要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五城三高”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城市的人才集聚能力,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推进科教兴市进程,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城市的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教育在人才的成长中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一个教育优先进步的地区,也必然是最有希望的地区。在全面实现“****”规划,推进建设“五城三高”、实现“两个率先”的实践中,全市的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育、科技以及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强烈的事业心、扎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
农村教育发展对策
一、全面搞好农村教育的宏观决策
1.国家教育投资的重点应向农村教育倾斜。我国现行政府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资重点主要在大学,对基础教育只有数量有限的转移支付;由市地、县区及乡村等各级财力来支撑不堪重负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我们认为,中央和省级财力应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很大,不是“涓涓细流”所能奏效的,必须引来“滔滔江水”方能解除“多年少雨的万顷之渴”。
2.切实减少农民承担教育成本的份额。近年来,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高校的农村学生数量下降,农村特困生增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力承受沉重的教育负担。这个问题大体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学校裁减冗员,提高效益,降低生均培养成本;二是加大对农村特困生的扶持力度;三是对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学生降低收费标准,并试行家庭困难生的免费制度。现行各类学校收费标准“一刀切”,表面看似公平,实际上抹杀了城乡差别。高校学生每年交纳四五千元的学杂费,对富裕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3.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人,其中有进城农民工学龄子女700万,就学难问题十分突出,一部分人已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保障进城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及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中关于流动人口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收费上应予以减免。
二、准确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1.农村教育要为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服务。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但长期以来严重脱离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许多中小学沿袭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学习尖子,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致使广大农民缺乏知识和技能。其中少数学子“跳出农门”后远走高飞,大大削弱了当地人口素质和人才结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当年梁漱溟办乡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服务。建议将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认真加以研究,在服务方向、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教育区别开来。
公民教育的发展及演化
本文作者:付轶男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一)建构公民秩序:第一次现代化成熟时期的公民身份及其德行美国现代化的成熟究竟造就了怎样的新秩序和新人呢?一方面,普遍的道德原则已经不再是社会秩序运转的基本手段,道德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缺乏一致性。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化使领域分离已经越来越清晰,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以及私人的和公共的领域之间的界限要求人们在每一个领域间都要建立不同的规范。道德人的行为开始变成与特定场合相关的个人选择。如果说,在个人主义的道德人的生活中,还有什么能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以保证个人间的有效联合,除了那些与美德无关却又被人们更多依赖的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至多再加上丝毫不掺杂个人道德价值观的公务情感,即所谓职业道德的约束,或者一些比底线道德高不了多少的公共道德。就这样,许多价值都成了珍藏在私人生活世界里的、不具有公共意义的个人道德信念和个人选择。它们只是被“宽容”以“多元主义”的形式统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无权以道德规范的名义把某些特定的美德强加给别人。事实上,上帝———终极价值的“死去”、对科学的崇拜、民主的深化、民族融合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性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助长着道德相对主义的流行。对于每个人来说,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道德正在从抽象的、普遍的规范变成取决于个人选择的信念和行为。与此相反,公民身份的普及与发展却为美国人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一致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美国公民:1920年女性获得了选举权,稍后由国家提供福利与救济的公民社会权利也部分地得以实现。相对于道德人所面临的困境与争议,公民身份是一个附带着真实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利益分配制度的共同体成员资格,是一种建立在共同契约基础上的有据可查的制度设计。它所代表的价值观来自于无可争辩的终极解释:对自由、平等、理性与民主的信仰。所以,虽然在道德方面现代美国人各执己见,但是以公民身份行事时,他们相对来说更容易达成一致。进而,当道德人身份在诸多领域中的普遍适用性都开始弱化时,公民身份制度及其价值观却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诸多社会问题。一种以这种身份制度及其价值观为核心的公民秩序正在形成。因此,如果说20世纪的美国社会对于公民身份的认知有什么独特概念,那就是公民的内涵已经不再只是道德人那么简单,其政治人、社会人和经济人的形象正日臻完备。(二)道德教育的“隐退”既然道德原则已经不再是社会秩序运转的基本手段,教育也把自己的重心从道德目的转移开来。19世纪公立学校所开设的那些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共同初等课程,到了20世纪20年代已经分化成了各种互不相同的课程。课程分化实际上反映了在很大程度上以经济为出发点的全新教育目的。尽管在20世纪初道德教育仍然轰轰烈烈,但从客观上讲,现代课程体系的确挤占了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使它沦落到只能在专门的课程和活动中进行。随着相对主义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蔓延,心理学家哈特肖恩(HughHartshorne)等人以实验否定了传统的说教式道德教学与建立道德品格间的必然联系。[1]这为相信“没有永恒的价值体系,它将随着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发展”[2]的进步主义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帮助他们终结了以宗教和伦理学为基础的、绝对主义的的传统道德教育,开始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强调理性作用的现代道德教育。从此道德教育被融入一切教育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隐性课程。这种教育途径上的“隐退”意味着,在客观上传统道德教育的功能实现路径———教育内容、方法将不再统一,培养生活在一种特定价值观的道德人将困难重重。“经验的道德人”成为新的培养目标。道德权威从外在的客观标准转向了被个体社会关系促成的主观经验,道德人将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做出道德判断。相对于信仰特定价值观的传统道德人来说,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新型的道德人奉行的是相对主义的价值观。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显然更适应这个迅速发展、高度分化、又需求合作的现代社会的需求。但是经验的道德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群体得以存在的价值一致性,使道德教育的功能在客观上走向了更纯粹的个人中心化。而这意味着道德教育功能领地的进一步缩小。(三)公民教育的“彰显”当道德教育在社会功能上留下空白的时候,公民教育的发展却迎来了转机。1.教育目标中的功能取向变化随着公民身份与意识的普及,传递与发展新的公民秩序成为一种普遍需求,到了1927年所有州都通过了要求学校进行公民教育的法规。公民教育从此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形式。随着保护性法规的出台,公民教育开始在各种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中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其中,美国中等教育重组委员会在1918年发表的报告《中等教育基本原则》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该报告中,它将“成为合格公民”列为中等教育的七大目标之一。[3]公民教育能够成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被载入纲领性文件,这首先不仅是公民教育现实地位上升的具体表现,同时对目标的具体解释也传递了发生在美国人心里的一种变化,即人们对公民教育功能的认知已经有了彻底的变化:一个合格公民已经不能只满足于忠诚于联邦和州宪法,了解各级政府的基本构成,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将社会福祉印在心头;另外他们还不能只做会背诵的“信徒”,而是必须使自己在稳重的服从与批判性的警惕之间保持精妙的平衡。在这些目标中,已经清晰地显现出一个功能正在扩大化的公民教育。它正由单一的政治社会功能走向更全面的功能领域———由“国家”向“社会”与“个人”延展开来。如果说,公民教育的“彰显”最初体现的是一种超越了民族主义激情的进步的社会改良风格,那么到了1938年,公民教育则体现出一种更彻底的现实主义风格。就在这一年,教育政策委员会(TheEducationalPoliciesCommission)发表了报告《美国民主教育的目的》(ThePurposesofEducationinAmericanDemocracy),其中“公民责任”(CivicRespon-sibility)被确定为美国民主教育的四大目标之一,旨在指导个人行使公民权利及履行公民义务,该目标包括七个基本原则。[4]在这些目标中明确地传达了一种回归民主之根本性理想的情节,它们标志着公民教育已经脱离了只为政治提供合法性证明的“清高”,而真正地走入了社会和公民的个人生活的“现实”。2.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取向变化对于19世纪的公民教育来说,“社会”是个几乎不存在的共同体单位,因为当时的社会信仰是个人奋斗。但是新世纪的美国人“已经稳步地从早期开拓者的个人主义进入了占统治地位的联合化(corporateness)时期”,[5]他们感觉到了社会的存在及其重要性:“19世纪联系松散的‘孤立社会’逐步演变成了20世纪联系紧密的大都市社会———这个社会中的个人身份开始更多地由他所属的种族、阶级、民族、宗教以及所从事的职业来决定,而不是由他碰巧居住的地方来决定。每个人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政府的规则、政策、所从事的职业以及正规的机构制约,而不是受地方不成文的习惯所制约。”[6]公民不仅仅是国家的公民,而且还是这个“联合化”社会的公民。与国家不同的是,社会给公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机会———不仅仅是投票,而是重建民主;不仅仅服从于一致的价值观,还要保持批判性的警惕;不仅仅是共同体的稳定,还包含个人的发展。无疑,“公民”这个身份正被赋予更多的含义,那些争取公民权利的斗争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的充分佐证。很快,这个新变化就被纳入到公民教育的教育过程当中来,人们甚至直接把那些公民教育的课程同他们的新发现———“社会”联系在一起。1916年,全国教育协会下属的中等教育重组委员会发表了报告《中等教育的社会科》(SocialStudiesinSec-ondaryEducation)。“这份报告被普遍地评价为美国公民教育史中最重要的文件”,因为“它首创了‘社会科’(socialstudies)这一用语,以此指明了正规的公民教育形式,并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领域中全部有助于该于目标的那些主题。”[7]对于创建社会科的目的及重要意义,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有着清醒的时代意识,他们认为,培养好公民应该成为“社会科”的目的……旧的公民科几乎只有对政府机构的学习,它必须让位于新的公民科,学习为了促进人类发展的各种社会努力。让学生知道总统是如何产生的并没有让他明白社区卫生公务员的职责更重要。[8]“社会科被界定为,与那些关于人类社会的组织与发展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直接相关的学科问题。”[9]而那些集合在“社会科”名下的历史、地理和公民科所组成多学科教育领域就是所谓的“正规的公民教育形式”。的确,与19世纪相比,社会科是一种“更富想象力”的公民教育形式。一方面,它将未来公民放置在比国家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当中,承认了理解社会、研究社会问题对于塑造公民的重要性。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内尔森教授(MurryR.Nelson)所说的,“在承认历史和社会学科对公民教育贡献的重要性时,委员会就已经承认了公民教育是比分权治理原则更重要的某些东西。”[10]所以,社会科不是仅局限于熟识宪法和掌握关于政府结构知识,而是通过更广泛的策略———发展个体对社会生活之特性和法则的正确判断、培养个体作为社会团体成员的责任意识、发展个体有效参与增进社会福利的愿望及理解力,来将个人培养成为有效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社会科将不同的学科组织在统一的公民教育框架内,避免了因课程分化可能造成的各自为政、追求学术性教学等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融会贯通。可以说,课程分化的浪潮并没有阻碍公民教育的成长,反而给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新的公民教育形式,社会科的创立就像这个术语本身一样被广为认可,并已经保持了近百年的时间。在社会科———新公民教育形式的精神主旨影响下,许多公民教育教材扩大了内容视野,革新了编写方法,出现了体现社会全貌的现实主义教材。在教育方法上,公民教育也采取了与社会广泛联系的、发展个人经验和判断力的问题教学法、社会服务等方法,以使儿童能够被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之公民。
在第一次现代化走向成熟的时代,人们的身份状态已经与19世纪的情况截然不同:公民正在代替道德人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体,现代社会的新秩序正在变成一种公民秩序。所以这一时期公民教育的历程表现为道德教育隐退下的大繁荣,即道德教育由19世纪时的全方位功能转向突出个体化功能,减弱社会功能,而公民的功能则开始“彰显”———从单一而且不完善的政治社会功能转向个体与社会功能兼具的全面发展,填补了道德教育留下因社会功能弱化而留下的空间。但在更本质的层面,它反映了道德人与公民身份在这一新秩序中的重新定位过程。在19世纪,由于美国社会的传统性仍然占据优势,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良好社会的关键不在于政府结构或政治信仰而在于普通公民的道德状况,进而道德教育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既培养出道德人,又训练出“好公民”。但是在20世纪,美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道德原则的相对化使道德教育不得不从绝对主义的品格教育转向相对主义的进步教育。道德教育维系群体关系的社会功能因此不可避免地被逐渐削弱,它必须与公民教育保持某种平衡才能使教育的育人功能保持完整。这种情形就像杜威说的,“一个人光做好人还不够,他还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所谓做一个有用的好人,就是他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11]这意味着,一个道德人只有接受公民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公民。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显然已经明确地认识到,现代化使每个人都由不同的身份侧面构成———道德人、政治人、社会人……正是因为身份的分化,所以人们对教育有了更多的要求,教育形式的分化成为普遍的选择,公民教育的迅速发展更加顺理成章,后来美国人对公民教育的关心甚至达到了令人惊愕的程度,教育史学家弗里曼•巴茨(R.FreemanButts)将之形容为“喷涌而出”。[12](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功能互动对于美国道德教育来说,个体化功能一直是其真正的核心,社会功能的实现更像是道德共识下的副产品。这不仅是由于美国道德教育发源于为殖民地时期的宗教教育,而宗教又恰为西方个人主义提供了最早的思想源泉,同时还因为市场经济为道德人的个人主义生活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无论是19世纪对特定美德教育的推崇,还是20世纪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的实践,这种功能取向一直都未曾改变。不过,当作为道德共识的特定美德被个人经验取代以后,这一核心功能却被空前强化。失去终极解释的任何个人经验都将没有共性,道德人的社会联结面临危机,道德教育也重新陷入了“是否可教、教什么、由谁来教”的迷宫中。可以说,在客观上个人经验式的相对主义方法破坏了道德教育培养懂得社会合作的“好美国人”的努力。最后,对于被削弱了社会功能的道德教育来说,只剩下了它旧有的个人主义,这也许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遭遇的悖论。公民教育的起点是为政治提供合法性证明,尽管在19世纪的时候它还只是停留在宪法学习这样的初级阶段,但是说明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填补道德教育因社会功能弱化而留下的空间。由于公民身份及其权利的普及和深化,这一趋势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反映在公民教育课程———社会科、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社会取向上。与道德教育一样,20世纪公民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路径也是以公民个体发展———权利与义务的实现为基础来达成社会联结的,但与道德教育不一样的是,它基本达到了公民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平衡。虽然社会的高度分化对于公民教育来说同样存在相对主义的威胁,而且公民价值本身也具有相对主义的气质,但是公民对于自由平等、理性与民主的忠诚使公民教育有了坚实的终极信仰———那些体现在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关于权利的“教义”。虽然公民教育也培养公民的批判性的反思精神,但是在最高价值的问题上没有人追问:这是谁说的?如何证明?因为这些价值体现在每个公民的现实生活中。尽管公民课本上时常会有一些夸张的词藻甚至是自吹自擂,但是通常人们不会反感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就是这种终极解释的化身,用课本上的话来说就是:我是一个美国人。我的国家是地球上最自由、最富有和最美丽的土地。我的国旗是纯净的。我的海军是战无不胜的。我的军队捍卫世界的自由……一种纽带把她所有种族的公民联系在一起。这是忠诚的纽带……[13]当然,民族国家只是这种终极解释假借的想象物,正如美国思想家艾伦•布鲁姆所说的,“美国所要求的那种基于思考的、理性冷静的甚至是出于自利的忠诚———它不是对祖国的忠诚,而是对政府形式及其理性原则的忠诚。”[14]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终极解释,公民教育能够很好地填补道德教育留下的社会功能的空白,使其培养的公民在对共同体的服从与批判性的警惕之间保持了精妙的平衡,而是不像道德教育那样让道德人的批判性成了一种个人主义的喜好。(二)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功能联结公民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但是他并不能因此而脱离道德人这一基本的人性构成,虽然一个公民并不一定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公民德性却是公民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在这一点上公民教育需要道德教育的协同一致。因此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功能联结逐渐清晰起来。培养道德人的公民德性成为道德教育在相对主义泥潭中惟一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一个使道德人达成某种共识的可能性。公民德性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公德教育,但与19世纪相比,这些公共道德中多了许多与公民身份相关的价值要素。它包括一般性的德性,如勇气和遵纪守法等,这是在任何政治与社会秩序中都必要的。但有些德行也是公民秩序下特有的,如礼仪是公共道德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对所有人平等地实行礼仪就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品德了。公民德性追求达成共识的一致性,但同时也允许相对主义的存在,以求同存异。这正是民主的特性,民主治下的一切价值建构都具有相对主义的气质,就像美国学者纳什(RobertJ.Nash)所说,“关于民主的讨论在某种意义上使德性的相对化成为必需”。[15]虽然道德教育的相对主义倾向是由诸多现代化因素造成的,但道德教育的相对主义气质显然与培养公民德性的要求是相互吻合的。面对相对主义,特定美德已经经不起诘问,但是那些建立在公民的终极价值之上的、能够帮助公民“持续地、和平地和公开地参与有关公正和自由社会的竞争性观念的讨论的品质”[16]仍然存有在学校中教授的可能,除此之外,特定道德品质的培养则越来越多地回归私人范围———家庭和教会教育。由于承担了公民德性的养成任务,道德教育的相对主义倾向也会影响到公民教育的功能发挥,使公民德性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受到影响,其最后的情形可能就像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SaulBellow)所批评的,“公民美德犹如一座鬼城,人人都能进入,宣称自己就是判官”。[17]当然,在现代化走向成熟的阶段,这种影响还很模糊,更清晰的表现需要在第二次现代化阶段才能显现。虽然此时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功能联结与在许多方面仍然不够清晰,但是就公民教育的整体历程来看,有一种倾向正一点点地露出头来:美国的中小学越来越多地“强调法律、规则、程序、个人和群体的权利、应得的权利,而较少强调成为一个‘好人’”。[18]
国外艺术教育发展研讨
近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有机会去考察有关国家的学校艺术教育,出席国际性的艺术教育论坛,和国外艺术教育的同行进行交流,我们听到了艺术教育共同的呼唤:实现公平的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激励开发创新精神。
1.关于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渴望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人们在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地以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进程中发现,审美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一个不会审美的人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最具普遍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下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我们和国外同行形成了基本的共识;而国外学校在这方面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
1.1实现公平的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艺术教育的宗旨
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让每一个社会人得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既是构建和谐、健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的标志。艺术教育应该充分重视每一个生命的自主和谐发展,包括有智力障碍或肢体障碍的人在内,同样应该得到关爱,获得艺术教育的公平权利。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每一个愿意接受艺术教育的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本的保证。
2006年3月,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了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各国文化、教育界的官员和有关人士应邀出席会议。从与会代表提交大会的论文和大会组织的发言以及专题讨论中可以发现,各国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受教育对象中的弱势人群。几乎所有的国家代表都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关注全体受教育者。实现艺术教育的公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得重要。很多国家不仅对所有学校都提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要求,而且对有智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学生提供了特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