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17:52: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方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方法

儿童钢琴教育方法之议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路径及建议,以使幼儿钢琴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教学创新

一、幼儿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一)幼儿钢琴教育的重要性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想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人才的培养必须靠素质教育实现。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能够全面发展,那么音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着的。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实际上就是要在心理方面接受极大训练。没有一个好的心理能力,企图有一个好的音乐表现能力是不可能的。

(二)幼儿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

虽然钢琴传入中国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家庭喜爱和练习的乐器之一。中国儿童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钢琴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钢琴教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为钢琴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国题材的钢琴作品。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方法和途径

摘要:幼儿教育是指学生上小学之前的非义务性教育。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儿童的终身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到国家社会。近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误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关键词: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

文章从目前幼儿教育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入手,分析了“机构教育”与“家庭教育”,旨在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的教育对策。

1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1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他们。有些幼儿教育机构过度重视学业和各种特长的培养,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单方面的认知技能训练。

1.2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培养孩子坚强、自信、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

查看全文

幼儿家庭教育方法探讨

【提要】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环境,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有多种社会功能,宅通过其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保障社会生活稳定和谐。家庭教育在幼儿一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父母的一举一动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方法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方法探究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幼儿最早期对其影响最深刻的教育。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有哪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呢?

一、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便是自己的家,和他们密切相连的人便是家庭中的成员。家庭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幼儿接受这种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这种教育方法看来是无意识的。而恰是由于无意识地进行教育,才更易于幼儿接受,教育的效果才更明显、更深刻。朱庆澜先生说:“家庭生活环境好比家庭的气象。气象就是样子,家里是个什么样子,小孩子一定变成那个样子。家庭气象,好比立个木头.小孩子好比木头的影子,木是直的,影子一定直;木是弯的。影子—定曲。”。可见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多么的大。怎样为幼儿创造有利的、形成积极的家庭环境呢?首先家庭氛围应是愉快、温暖、轻松与和谐的。在这种氛围的家庭中生活,幼儿会感受到爱,进而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去爱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其次家庭环境应该是清洁、卫生、舒适宜人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将家庭布置得多么奢华与漂亮,即便是很简陋、很小的家,也应当是干净、整洁,布置体现主人风格的。小朋友默默的妈妈无论工作多么的忙和累,总是要将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各种物品的摆放也总是井井有条的。两岁的默默没有人教他分类收拾玩具,但是每次玩完玩具,小家伙总是将汽车、娃娃、积木等各类玩具分别放在不同的纸盒里并贴墙摆放好。这个小小的例子就让我们看到在妈妈每天创造的整洁环境中儿子自然就形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最后家庭成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尽在孩子的眼中。如果做父母的整日抱怨、懒散,那么就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影响;如果父母自身兴趣广泛,保持充沛的精力,平日读书学习,那么幼儿受到的肯定是良好的、积极的影响。

二、不要对幼儿“太爱、太管”放手让幼儿去做

查看全文

教育改革实践方法探讨

【摘要】针对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新课改革精神落实不到位,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方向不明,部分学校教改过程不能坚持到底。

【关键词】教育改革;实践;方式方法

现在各所高校教学中存在诸多学习方面的弊病。被业内人士普遍认知。一方面现代许多高校各种对数学这种基础教育学科的认识不明,对待数学教育学科的不重视态度,导致学校对数学专业的应用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数学学时少,内容多,任务重,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不可避免的牺牲数学应用和实践,是的数学教学学法与实际的生动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此外,传统的数学教学片面的强调数学的严格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的培养,缺乏从现象到数学的一般抽象和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思维训练,容易让学生形成呆板的思维习惯,以及相对的教学手段的滞后。针对上述存在弊病,我校数学教研室根据学校提出的翻转课堂的大教育改革模式,提出了数学方面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牢固树立“课堂大于天”的观念

鉴于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课堂大于天”的观念,继续深化教学“三大改革”。一定要意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学改革的中心在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也在课堂,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战场。对老师最重要的评价在于其给学生一个丰满的课堂、充实的课堂、学生有收获的课堂。请全体教师以高度的尊崇之心和敬畏之心对待课堂,保证学生增值。

二、坚持执行“六大制度”

查看全文

家庭教育方法思考

一、明确主体关系,防止亲情泛滥

父母与子女之间既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具有千差万别的区分。父母与子女是不同的两代人,是两类处于不同地位的主体,无论是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还是在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以一方代替另一方的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由于父母与子女作为不同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目标、行为等的不同,二者对人和事情的评价标准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父母对自身的成长经历进行分析,分析自己的经验有哪些是适合孩子的,哪些是不适合孩子的,以便在对子女施教时取舍,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要求子女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此,作为父母,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俯下身子来,尊重子女的主体性和个性,走进子女的生活世界里,用平等的态度,与子女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沟通,关注子女的真正需求,注重子女的喜好和兴趣,在给予子女必要的关怀或照顾的同时,尊重子女作为一类独立主体的地位,注意发挥子女的主动性,鼓励子女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再由父母代劳,激发子女的生活热情,正确引导子女,为子女提供一些建议,学会与子女一起经历诸如挫折、伤害等成长路上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一起体验丰富的生命历程。

二、树立良好榜样,摆脱松散家风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比如说要懂礼貌、讲文明、不乱扔垃圾等,而自己却做不到,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举例来说,很多父母往往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要他们完成作业,而自己却在客厅看电视、聊天,这样不仅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在隐形之中使孩子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为什么父母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自己却必须乖乖地做作业;还有的父母用各种奖励诱使子女完成学习任务,比方说给孩子买漂亮衣服、买新玩具,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可这种积极性终归不是因为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而产生的,反而会使得子女容易被功利、物质所驱使;甚至还有的父母通过走后门、拉关系等途径以保证子女学业顺利完成,却不知道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会形成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2]以上几种现象均不同程度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日前,很多父母不能够为子女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良好榜样,而是在潜移默化地给子女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明确父母对子女影响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氛围对子女的塑造功能。另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师生关系更是要求父母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摆脱松散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是子女的人生导师,也是子女终生学习的对象,父母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生活,父母的情绪、处理问题的方式等都对子女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以身作则,导之以行,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了这一点,家庭中才有真正的“教育者”,否则,这个家庭就没有“教育者”。那种只说不做的家长,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家长,不是家庭教育中的称职教育者。只有在家庭中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有了身体力行的身教者,我们才能说,这个家庭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可以说,凡是自己想教给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自己应该首先要做到,尤其是在那些养成教育的方面,如礼貌、热情、好学勤问、言行一致、善始善终等特点的养成,更应该如此。譬如说,要想让孩子遵守社会公德,父母乘车、买东西,就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假如见到乘车、购物的人多,就去争先插队,在不经意之中就给孩子带了个坏头。因此,父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身作则,还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带动子女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塑造子女良好的行为,与子女在共同的生活中一起进步、一同成长。

三、严慈相济施教,改变强制管教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人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亲密的爱。由此,人们往往认为子女应该对父母有一种由衷尊敬的特殊情感,也就是说,子女理应对父母的付出心怀感激与敬重。然而,有时父母总也是把自己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方式作为评判标准,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子女的感受,子女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甚至一些父母包办子女的一切。这种做法使一些有自己想法和追求的子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干涉过度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进而对父母的过度关爱表示反抗,由此造成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问题。有调查表明:现在,对于父母在教养过程中的“强权”的反感已成为子女的一种普遍的心态,而同时父母也通常会抱怨自己为子女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子女不但不感激反而会无礼抗争。由此可见,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冲突和行为冲突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的基于其被动性的管教较多,在所谓的“关心”“照顾”等爱的名义下,往往会走向对子女的压抑和强制,因而子女会对父母的这些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满和抗争。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就要明确何为真正的关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真实的教育关系又该是怎样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很多教育家、学者都作过不同的表述。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序言中写道:“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3]1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提出过所谓“严慈相结合”,“父母因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即父母对子女既威严又慈爱,则子女才会言行谨慎,听从父母的教诲。[4]笔者认为,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要给予子女健康的爱———既要尊重信任子女,又要严格要求子女。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在了解、尊重子女的基础之上付出健康的关爱,而不是盲目的付出;需要父母正确表达其对子女的爱,而不是过度关心或干涉子女的一切;需要父母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对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身上。比方说,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子女的实际情况,建立对子女的信任感,尊重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处理事情要选择子女能够接受的方法方式,而不能独断专行,允许子女发表不同意见,尊重他们的见解,要培养子女的自主与自立意识,对于子女的良好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关注子女的全面成长,不对子女提出过分的期望或过高的要求,就算是子女犯了错误,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尊严,而不是无理智的训斥,当然,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子女的错误。总而言之,家长教育孩子应严慈相济,避免强制管教。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任何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对孩子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是违背家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的。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心智成长的要求。

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改进方法分析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当今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内在的、深层次的诸多问题。主要有:1.现阶段对艺术教育真正价值与作用的认识有失偏颇。2.应试教育的主导作用明显。3.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艺术教育脱节,缺乏有效的艺术资源整合机制。4.资金、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5.学生对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缺乏兴趣和重视等。这些问题在多个方面制约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结合所收集的相关资料,意在阐明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结合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法,希望对决策者制定艺术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艺术教育的定位与功能

各国对于艺术教育的定位因其具体国情而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将艺术教育定位为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表现为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使受教育者逐步达到自由的审美境界,最终使之自由和谐地全面发展。审美情感能把道德引向与个体情感欲求的结合融会,从而使道德“他律”转化为“自律”,即意识行为的自由,从而构成使道德认识、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自由的中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应具有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努力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尚书•舜典》中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代儒家的课程为礼、乐、射、御、书、数,体现了重视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独立地位的教育观念。古希腊的思想大师们也特别重视艺术教育,认为艺术可以净化人的灵魂。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里谈到“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三、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问题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的特点及教育方法

摘要:幼儿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影响着儿童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形成,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幼儿教育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给我国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特点;教育方法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年轻的父母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同时也为了让孩子能早点接触学校,适应学习环境,一般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送他们入幼儿园。所以,幼儿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掌握幼儿教育的特点,不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幼儿教育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到社会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而幼儿在家里都是被宠着惯着的,因此个性非常明显。教师应首先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行为方式及表达方式,然后用鼓励、赞美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成长。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于一个强烈的认知阶段,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幼儿的模仿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育。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语言和行为上都要积极地鼓励幼儿,注重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对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教育还要重视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智力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幼儿教育不应太注重结果,应按照幼儿的喜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开拓他们的思维,而不能不顾幼儿的天性,只按照教师的想法来要求幼儿。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及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只有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积极地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为他们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幼儿教育的特点与传统的教育不同,现在幼儿入园年龄偏小,不能独立完成最基本的生活,衣食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常识来引导、教育,让幼儿逐渐形成独立的意识。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以此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实现幼儿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

二、当前幼儿教育的方法

查看全文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等多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正逐步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九年义务教育变为高中阶段教育,免收学费,我国教育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时代不断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体系也随之而更新,因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适应新时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应跟上发展的脚步。高考模式不断在完善,学生教材不断在更换,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断在变化,在创新,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正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历史的变迁。

2教育方式的突破

2.1转变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视线中出现了一些尴尬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不关心国事天下事,上网只是为了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甚至其中一些学生连基本的时事常识也不清楚;有些大学生虽然关注形势政策,但由于自身学识、阅历、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地把握形势政策;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不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道德、伦理、社交、礼仪、修养、气度等的培养。只有通过教育形式的转变才能使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最终实现全民的素质提升。因此,转变教育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一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从许多大学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落聘可以看出,固有的教育形式必须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能让学生摆脱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这是我们肩负的巨大责任。传统的教育只教给学生知识,缺少对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空谈。为此应推崇“学习+实践+学习”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将就业思想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素质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和目标[1]。

2.2创新教育方法

查看全文

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的渗透方法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良好性格的收获,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幼儿的未来命运取决于其品德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幼儿的生活和各项活动,均可渗透品德教育的元素,为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优秀而诚实的人,幼儿教师应在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幼儿园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道德修养是评价一个人自我评价的重要指标,而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在培养幼儿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品德教育的优势,尤其是把品德教育融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既可以促进幼儿的各项发展,又能使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幼儿的全面进步。但同时,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幼儿道德素质的培养仍有以下问题:第一,在具体的教育进程中,忽略了对品德教育的正面影响。因为教学活动中幼儿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主要方式都会依赖整个教学活动,在其中形成的个人品质都会逐渐影响幼儿未来的人生,品德教育应由全体幼儿主动参与。但是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注重的是文化知识类和技能类的学习,对幼儿的识字、数数等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幼儿园有关部门和老师针对品德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致使品德教育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第二,在游戏中忽略品德培养,因为在游戏中可以提升幼儿的个人品质,而幼儿受年龄和思想文化等的制约,对知识的理解还很薄弱,因此,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主动投入到品德教育的进程之中,让幼儿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品德教育并未被纳入到幼儿的游戏之中,因而削弱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幼儿进行道德修养的正面培育。幼儿的游戏在幼儿园和日常的活动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且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他们的道德修养会起到更大的人生促进作用。但是就当前的教育发展形态而言,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老师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大都是讲授式的理论教育方式,即使是使用游戏教学,教学的针对性也不够强,既没有针对幼儿的特征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也没有针对问题的出现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其幼儿的品德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

2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2.1品德教育巧妙渗入,幼儿日常活动丰富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是对幼儿道德素质渗透的重要场所,在实施早期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把道德修养教育内容融入到幼儿的生活琐事和各种生活活动中去,充分发掘和运用生活中的道德要素,把品德教育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随时、随地的开展品德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品德素质。比如,很多孩子喜欢乱扔垃圾、果壳、碎纸,我们组织了一次“捡垃圾”的活动,由教师带着孩子去小区的花园中拾起垃圾,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养成了一个好的生活和行为。当孩子们戴着一次性手套,亲子动手捡完了捡垃圾,老师笑着问道:“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垃圾在这个小花园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是有人不注意卫生,乱扔东西。”教师又问:“因为没有人拾起,因此造成许多垃圾的堆积”,老师又问:“小花园中放满了很多垃圾,你认为这个园子好看不好看?”“如果我们班上堆满了垃圾,还好看不好看?”有幼儿回答说:“不好看。”教师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课堂环境?”孩子们大声地说:“人们不要再乱扔垃圾”,让孩子们养成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意识,让他们的坏习惯逐渐得到改善。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养成了对大自然更爱护的心理,也会逐渐改变乱扔垃圾的习惯,在扔垃圾的时候,如果没有操作到位,幼儿会感觉很不好意思,慢慢地形成对自然环境的维护意识。

查看全文

民族教育方法及内容

【摘要】民族教育其实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倡导民族教育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积极的意义。创造、团结、奋进,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走向富强、走向和谐稳定的基石。我们必须团结,我们一定要创造,我们要永远奋进!只有这样,逐步走向富强的中华民族才能最终走向统一。

【关键词】民族教育创造团结奋进

民族,《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在此当指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不仅创造了古代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英勇顽强奋进的民族。在中共十四大六中全会闭幕式上曾经指出:“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中华文明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千年的历史进程证明,加强民族间的团结统一,我们的民族就兴旺发达,民族之间没有分裂冲突或者争斗,我们的民族就贫穷受欺。因此,民族教育其实就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民族的强化统一,达到民族团结和平之目的。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共同民族,尤其在我们的民族正崛起的今天,倡导民族教育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当代民族教育应着眼于哪些内容呢?

1.我们的民族是创造的民族。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布尔在《中国——发现和文明的国度》一书中写道:“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国人于公元577年发明的,直到公元1530年欧洲还没有火柴,因此,中国人使用火柴几乎比欧洲早一千年。”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也说:“许多欧洲人自鸣得意的发明,中国人早就捷足先登了。”不是么?我国的水稻种植是在七千年以前,比日本早四千四百年,比印度早二千四百年;我国的茶叶种植是在秦汉以前,直到17世纪,茶叶才输入欧美;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已发明了铁的冶炼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我国在公元前613年就有对哈雷彗星的记载,到公元1862年哈雷发现这颗彗星时,我国已有二十八次准确的记录;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我国比伽利略的发现早一千六百年;东汉大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浑天仪,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我国的造纸术始于汉朝,一千五百多年后才辗转传入美洲;我们的雕版印刷术比欧洲早了八百年;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我国就已开始采用“十进位值制”,这一“最妙的发明”比欧洲早两千多年;我国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在世界上绝对独一无二,盛唐时期的长安古城面积相等于现在的十个西安市……这一切创造发明,足以说明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高度文明的民族。

2.我们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黄帝统一万氏部落起,她就成了中华民族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夏、商、周到秦汉,到隋唐,到宋元明清,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五十多个民族千方百计、戮力同心,通过会盟、和亲、册封、贡纳、互市等措施,促进民族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开创并推动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为汉唐盛世而自豪,我们为大元版图而骄傲。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那是多么壮观的宏伟图景啊!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合则兴旺发展,分必衰弱受辱。无论汉民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自认是黄炎族的后裔,共称“炎黄子孙”。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统一,汉王朝采用“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汉匈两族友好相处,北边“数世不见烟火之警”。北魏孝文帝为吸收汉民族的先进文化,把国度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移到文化中心洛阳,并下令鲜卑族人改穿汉服,讲汉语,改用汉姓,鼓励鲜卑人和汉族通婚。唐朝李世民为维护民族统一,对少数民族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让大批突厥人迁入长安,朝廷中五品以上的突厥武官一百多人。尤其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更使汉与吐蕃“疆分二境,地合一家”,谱写了汉藏人民友好团结的新篇章。

3.我们的民族是奋进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同样经历了坎坷与灾难。社会的不公,民族的矛盾,外来的侵略,大自然的灾难,不仅没让我们的民族屈服,反而促使我们愈挫愈奋,愈困愈刚。政治家们励精图治,兴邦富国,释爱于民;改革家们匡政济世,锐意革新,力排众议,一往无前;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八国联军的入侵,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三年自然灾害,还有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用生命的情感战胜了一场场天灾人祸,创造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灿烂的辉煌。看看中央电视台为玉树地震募捐的晚会吧,看看全国人民踊跃捐款的场面吧!这是一股民族团结的力量,这是一股开拓奋进的力量。正是这股不可抗拒的排山倒海的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真正站在了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