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16:34: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产业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音乐教育产业化路径探讨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化发展之新挑战
(一)音乐文化发展环境的挑战。目前,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全球交流日益频繁,加上各国之间交流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与此同时,各个国家的文化也逐渐形成了相互分享、互相容纳、互相参考的趋势。因此,如何在开放和包容新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保护传统音乐文化成为世界各国音乐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新课题。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普及,世界各国的音乐艺术事业渐渐向多元化靠拢,以丰富多彩的形态在各种渠道中普及。由此所产生的问题是:音乐文化发展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在演化和贴近更多人群审美的同时,开始面临发展环境变更带来的挑战。因此,在这种大的发展环境下,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也呈现出开放性与包容性共存的状态。怎样才能够让其在全球开放化的现状下,依旧保留本土音乐艺术特色,迎接“互联网+”艺术思潮,从而走向世界成为音乐产业,还需要高校音乐教育者把握好“互联网+”时代背景赋予音乐文化的环境挑战,在促进本土音乐文化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之上,迎合好时代对音乐的多样化需求。(二)音乐艺术传播方式的挑战。“互联网+”背景之下,文化在传播和发展的形式和渠道上都发生了改变,也让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在发展与探索的过程里,逐步产生了全新的理念,继而对音乐艺术传播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高等院校音乐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有足够多的创作者、运营者与购买者。但整个“互联网+”环境在传播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盗版严重、传播效率低、传播设施不完备等问题。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音乐艺术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传播方式上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高校在发展音乐教育文化产业的时候,能够以网络媒介为载体,及时制定出有关版权传播的规章制度,改善音乐文化传播的设施,让专业的机构或者公司来维护和运营音乐艺术传播的媒介,进而改进音乐艺术传播的方式。但是,除了传播媒体以外,音乐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也与音乐艺术表演一样,都需要足够多的人才与技术。如何面对音乐艺术传播方式所面临的挑战,高校音乐教育产业化之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探索。(三)音乐产业载体媒介的挑战。“互联网+”时代,音乐教育产业化路径的载体媒介不仅需要不同传播渠道和运营手段一起使用,还需要各种互联网技术支持,以达到维护音乐产业载体媒介运行的目的。然而,由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传播媒体平台与渠道的多元化,也让音乐产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日趋多样化。面对载体媒介所存在的挑战,高校音乐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音乐资料及时、有效、广泛地进行传播,以此来为高校音乐教育产业化健康迅速的发展提供机会。所以,如何更好地依托多元化网络传播媒体平台,化载体媒介的挑战为优势,去满足不同地区人们对音乐文化的不同需求,还需要将高校音乐文化资源与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高等院校的音乐文化平台构建起合理的链接渠道。尽管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载体传播的硬件可以很快得到完备,但音乐文化的接收者却又不一定可以有效地利用之,这些都是音乐产业所要面临的长期的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化发展之新途径
(一)互动学习平台的建设。高等音乐教育应该开启更多类型的互动学习平台,参考文献:[1]李艳昆.高校音乐文化产业新语境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契机[J].大舞台,2012(6):248-249.[2]江博.当代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3):63-67.[3]李晓溪.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大学,2014.[4]王轶舫.新时期音乐教育的产业化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15(5):13.[5]居其宏.产业化困境中的两难抉择和科学思维———高等音乐教育及专业院团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2):1-13.[6]张宇.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问题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1):252-254.[7]甘咏梅.理解、沟通与融合———世界音乐周2015暨东南亚音乐国际研讨会综述[J].音乐时空,2016(9):9-11.用以丰富音乐网络教学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第一,高等音乐院校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元化途径与全新的传播形式,还可以对教学的优秀课程资源展开信息化整合,建立智能化选修课程供学生们选择,还可以上传名牌讲师视频到网上供学生观看,还可以建设网络精品课程,还可以将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引进国内课堂,进而让我国的音乐课堂的内容与形式都更多姿多彩,这也符合学生们的个性化成长与他们对音乐文化学习的不同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开放网络音乐文化课程,这样就能让学生充分地运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让高等院校的教学形式既有线上还有线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合理科学地使用高校的音乐文化资源。第二,高等音乐院校要充分地认识到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优势,还需要彻底地调动高校本身的主动性与交互性,同时也需要充分地运用网络的开放、实时、分享等优点,也需要充分地使用网络大数据、云服务等多种高新技术的影响,进而创立全新的教育和监管的交互平台。比如说,在网络上的教授和学习过程里,如果能够加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块,就能让老师与学生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学术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更加便利与快捷。第三,高等音乐院校在教学监管治理的层面也能够充分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这样简单便捷,也更加被学生接受。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反馈学生们在互联网上学习是否在线、是否主动发言以及学生们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能够反馈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而且,网络信息技术还能处理学生的学分计算,比如说,学校可以给参与互联网学习的学生恰当的奖励性加分,以此来鼓动更多的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互联网学习中来。同时,高校也能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开展各种专题的教师研讨活动,也可以开展各地区教育专家的互动探讨教学活动,还能够充分地运用网络大数据对于互联网的教学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与研究,从而更好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二)艺术资源平台的共享。高等音乐教育还应该让音乐艺术资源得到有效的传播,让音乐教育产业化发展下的成果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音乐艺术成果资源:第一,高等音乐院校应该大力加强音乐文化学科的建设,开展多样化音乐的创作平台与音乐文化研究活动,同时还需要进行网络的资源分享,也就是创建各种音乐艺术信息共享窗口,从而提高高等院校的音乐文化优秀作品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同时还能提高社会的收益,甚至还能提升社会效益的转化率。第二,高等音乐院校能够依照本校的特点,建立自身的音乐特色文化作品库、当地音乐优秀资源、音乐学院翻译窗口和不同种类的有针对性的音乐平台,特别是对于音乐学院翻译窗口的创设,与其余共享资料的窗口相比,更加需要高等音乐院校的关注和推广。第三,高等音乐学院可以将音乐教育的资源成果通过视频拍摄的方式,上传至“云课堂”,让国内高校以及人民群众可以免费试用,继而将院校中现有的、优秀的音乐艺术成果推广到市场中去。(三)文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每所大学的音乐学院需要提高自身对于高等院校音乐文化普及的意识,进而让高等院校不但可以传播音乐文化艺术,还能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搭建文化服务平台:第一,高等音乐院校需要提高自身对于大众的艺术文化的服务意识。举例来说,可以到社会上的各大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群众小区这些场所宣传音乐艺术,这样不仅仅可以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还能够促进音乐文化行业更加繁荣,进而还能让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受到更多群众的青睐。第二,高等音乐院校还应该在互联网上创建免费的音乐艺术文化培训窗口,提供给社会上的音乐文化爱好者对音乐文化知识进行了解的机会,进而这些艺术爱好者就能够观赏或者是参加各种音乐艺术文化的活动。第三,高等音乐院校还应该运用互联网,创建高等院校音乐文化的宣传窗口,还可以使用窗口介绍有关音乐文化的知识,也可以介绍各类音乐文化的著作,还能举办网络音乐文化交流会,从而成为高等院校建设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能够巧妙地运用音乐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社会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
三、结论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行业已经飞速发展。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行业拥有着广阔的前景,逐渐成为我国音乐文化行业和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产业化漫谈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产业化”由此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尽管社会各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但教育产业已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去了。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
总的来说,由于受原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深层次上我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作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关标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500、600美元时,他们的平均教育预算应分别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3.5%、4%。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4年到1996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中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重从59.85%下降到54.37%,其中农村学校下降到52.63%。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小学从59.85%下降到51.92%;初中从56.44%下降到49.44%;义务教育中政府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不尽合理的一个方面。
教育产业化问题
1.教育可以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扩大国内需求较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社会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凡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是私人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和消费不影响他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在该产品或服务未达到充分消费时,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不能排除他人的消费。不能排除的原因,或者是因服务在消费上具有整体性,无法在技术上进行分割,或者是随在技术上易于分割从而可以排除,但因排除成本过高使排除成为不必要。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一般指正规的三级学校教育,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提供的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教育服务。教育属于产业,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领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把教育列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按照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有巨大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和“非义务教育的准公共性”原则要求,各级教育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者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供求和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调节,都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满足居民和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的不同部分,产品属性不完全相同,提供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义务教育基本上应有政府提供,以使适龄人口都能受到教育。高等教育则应有政府和市场双边提供,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有更大的调节作用。如果教育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供给能力的扩大,缓解教育发展的供求矛盾,从而使教育成本趋于合理,使社会教育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则必然会促进教育公共性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的思想。
2.我国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1980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6%。但是,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48%)、香港(21%)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去甚远,甚至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我们相近或还不如我们的印度尼西亚(10%)、泰国(19%)、印度(8%)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上大学成了实现温饱和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最难得到的“商品”。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化、产业化的学校敏税地察觉到中国教育的市场需求,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主办的“99国际高等教育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举行,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百余所学校应邀参加(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留学,仅以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底限计算,至少有25亿元人民币流往海外)。老外抢夺中国生源,尽管导致大批财富外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国内教育的觉醒、发展。
3.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受到比较好的、花钱多的教育正在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作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大额、超前消费的领域。对教育消费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正试图仿效美国带头实行的消费经济模式。早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就将早期资本主义发家致富的所谓“节俭”美德视为30年代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他指出,正是人们将没有价值的货币作为观念财富储藏,破坏了“供给自动创造财富”的原理,才使经济循环出现断裂。凯恩斯因此认为,消费同时就自动为社会提供了积累,也只有这种积累才是资本形成的良性源泉。也就是说,居民每一次消费,都自动为社会提供积累,消费越早,积累越早。基恩·哈梦慈说,在激情的消费时代,“很难找到一位‘不赶时髦的人’也就是那些用多工作、少购物来摆脱潮流的人”。目前,我国正处在两次消费高峰的平缓断代区,推出教育产业化、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迎合群众的消费心理恰逢其时。
4.教育产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分析。目前,我国一年中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入学人数仅占同龄人的6%左右。因此,敏锐地抓住我国教育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特性,发展教育产业势在必行。从居民储蓄来看,如果未来教育支出的比重能达到居民消费储蓄的10%,那就是6000个亿。假定有效支出是50%的话,那也是3000亿元的教育支出。以1999年扩招为例,从现在的培养成本看,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每年的正常消费大体上接近1万元。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33万人,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3万学生实际上消费将近33个亿。同时,扩招还会带来投资的支出。据了解,中央财政从1999年增发的600亿元国债专门拨出14亿元用于高校扩招补贴。国债安排时还吸引了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配套投入37亿元。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把
范围扩大一些,我国目前现有普通中小学生2亿人,如果其中有10%以教育消费形式择校就读,则每年就有1000亿元潜在效益;我国现有高中生及适龄高中学生约20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收费以2000元计,则每年的潜在收益将达300亿元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的教育消费,则潜在收益每年就有200亿。在通过有偿教育的形式将居民手中的货币节余转化为教育消费的同时,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也不可低估。据测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一般为4%-7%,高于其他许多行业。
5.教育储蓄、教育贷款政策的推出,为超前消费者、贫困生上学提供了经济保障。教育储蓄因“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市场环境”等的有利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火暴。教育贷款政策指出,“国家助学货款是以帮助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以刺激个人消费信贷为特征的教育助学贷款和以帮助贫困生求学为目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相继开展,标志着我国教育贷款金制度初具规模,也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教育产业化研究论文
1.教育可以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扩大国内需求较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社会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凡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是私人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和消费不影响他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在该产品或服务未达到充分消费时,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不能排除他人的消费。不能排除的原因,或者是因服务在消费上具有整体性,无法在技术上进行分割,或者是随在技术上易于分割从而可以排除,但因排除成本过高使排除成为不必要。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一般指正规的三级学校教育,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提供的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教育服务。教育属于产业,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领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把教育列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按照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有巨大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和“非义务教育的准公共性”原则要求,各级教育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者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供求和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调节,都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满足居民和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的不同部分,产品属性不完全相同,提供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义务教育基本上应有政府提供,以使适龄人口都能受到教育。高等教育则应有政府和市场双边提供,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有更大的调节作用。如果教育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供给能力的扩大,缓解教育发展的供求矛盾,从而使教育成本趋于合理,使社会教育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则必然会促进教育公共性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的思想。
2.我国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1980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6%。但是,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48%)、香港(21%)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去甚远,甚至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我们相近或还不如我们的印度尼西亚(10%)、泰国(19%)、印度(8%)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上大学成了实现温饱和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最难得到的“商品”。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化、产业化的学校敏税地察觉到中国教育的市场需求,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主办的“99国际高等教育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举行,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百余所学校应邀参加(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留学,仅以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底限计算,至少有25亿元人民币流往海外)。老外抢夺中国生源,尽管导致大批财富外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国内教育的觉醒、发展。
3.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受到比较好的、花钱多的教育正在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作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大额、超前消费的领域。对教育消费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正试图仿效美国带头实行的消费经济模式。早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就将早期资本主义发家致富的所谓“节俭”美德视为30年代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他指出,正是人们将没有价值的货币作为观念财富储藏,破坏了“供给自动创造财富”的原理,才使经济循环出现断裂。凯恩斯因此认为,消费同时就自动为社会提供了积累,也只有这种积累才是资本形成的良性源泉。也就是说,居民每一次消费,都自动为社会提供积累,消费越早,积累越早。基恩·哈梦慈说,在激情的消费时代,“很难找到一位‘不赶时髦的人’也就是那些用多工作、少购物来摆脱潮流的人”。目前,我国正处在两次消费高峰的平缓断代区,推出教育产业化、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迎合群众的消费心理恰逢其时。
4.教育产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分析。目前,我国一年中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入学人数仅占同龄人的6%左右。因此,敏锐地抓住我国教育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特性,发展教育产业势在必行。从居民储蓄来看,如果未来教育支出的比重能达到居民消费储蓄的10%,那就是6000个亿。假定有效支出是50%的话,那也是3000亿元的教育支出。以1999年扩招为例,从现在的培养成本看,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每年的正常消费大体上接近1万元。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33万人,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3万学生实际上消费将近33个亿。同时,扩招还会带来投资的支出。据了解,中央财政从1999年增发的600亿元国债专门拨出14亿元用于高校扩招补贴。国债安排时还吸引了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配套投入37亿元。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把
范围扩大一些,我国目前现有普通中小学生2亿人,如果其中有10%以教育消费形式择校就读,则每年就有1000亿元潜在效益;我国现有高中生及适龄高中学生约20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收费以2000元计,则每年的潜在收益将达300亿元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的教育消费,则潜在收益每年就有200亿。在通过有偿教育的形式将居民手中的货币节余转化为教育消费的同时,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也不可低估。据测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一般为4%-7%,高于其他许多行业。
5.教育储蓄、教育贷款政策的推出,为超前消费者、贫困生上学提供了经济保障。教育储蓄因“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市场环境”等的有利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火暴。教育贷款政策指出,“国家助学货款是以帮助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以刺激个人消费信贷为特征的教育助学贷款和以帮助贫困生求学为目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相继开展,标志着我国教育贷款金制度初具规模,也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教育产业化争议分析管理论文
产业的理念大致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长达十多年,反对者主要从教育的公益性出发,在价值层面质疑产业化、市场化的主张;支持者强调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认为在市场环境下教育产业的是无可争辩的基本现实。最近,教育部负责人严词否定“教育产业化”的提法;由于现实教育中的种种乱相,饱受其苦的家长和舆论几乎一边倒,强烈声讨“教育产业化”。显然,教育产业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是混乱而面目不清的,有必要作一番疏理。
一、“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之争
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并不“邪恶”。在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进而认为教育只能由政府投资举办,形成国家垄断、包办教育的困窘局面。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认识教育既具有公共性,也具有私人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部分由政府购买,私人性部分作为个人的自我投资,由受益者个人购买。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也具有提供教育服务的交易性质。对国家而言,教育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还是具有很高经济回报率的战略产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打破封闭,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建立经费多样化的渠道。
1980年达国家以及最近日本被称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即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改变政府干预过多的治理模式,增强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其主要包括: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资比例,增加非国家的(包括市场、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强化高等教育与私营经济部门和工商界的联系;加强私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等。
在许多国际组织的统计分类中,教育均被列为“服务产业”、“第三产业”。在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决定》提出要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对包括教育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它被主张教育产业化的意见引为最重要的论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态度,是承认教育具有产业属性,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留学教育等。但从维护教育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反对提“教育产业化”,认为所谓“化”,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意。
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教育具有某种产业性质,教育需要引入部分市场机制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个人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等概念应当说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教育产业化”,在这些方面是具有共识的,争论主要在教育产业“化”与不“化”的认识上。我认为这种词语之争其实并没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反而削弱了我们对这一进程的实际关注。
高等教育产业化动作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高等产业化迫在眉睫。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产业化将是我们所能找到的最强大的引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推动,需要全的共同努力,社会要对“高等教育产业化”有一定的认识,在思想上形成必要的势能,另外政府必须下定决心对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从而为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则要树立学校经营的观念,合理优化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
【关键词】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体制学校经营
一、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概念界定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教育属于第三产业,教育是对国民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建议把教育事业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教育产业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顺应社会经济改革的潮流,引入西方教育经济学理念,在整个社会产业不断演变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发展并最终确立下来的。
(一)教育产业
教育产业思想的由来是基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两个理念:(1)教育是稀缺资源;(2)通过教育产业运作,使教育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图书馆教育产业化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教育产业化及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谋求图书馆实现教育产业化,使图书馆事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育产业化;市场经济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事业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迈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由统一分配体制和管理行政方法自由流动而必然走到了尽头,新旧体制的更替必然要求其内部的体制相应调整,如何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行图书馆教育产业化,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化必将改变图书馆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轨道,本文着重探讨教育产业化如何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定位问题。
一、高校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逐渐代替计划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模式,以前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很多产业都逐渐转向市场,高等教育作为特定的教育领域,比起其他教育领域来,具有更强烈和更显著的“产业色彩”,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1)社会职能的广泛性。现代高校除了人才培养的职能外,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如此,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社会,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兴办和培植高新科技产业,已成为许多高等学校办学中的重要活动,从高等学校社会职能和知识经济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和提供各种知识服务包括哺育知识企业的知识产业。(2)教育的义务性。相对基础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其非义务性,即政府并不承诺以公共教育经费为学生支付全部教育直接成本。一般来说,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社会大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成本中有受教育者个人负担的比例往往也有不断上升趋势,高等教育的这种非义务性,使高等院校与学生之间不可避免会有某种直接的价值交换关系。(3)服务对象和范围的拓展性。高等教育服务对象和范围在这些反面的不断拓展,使高等教育的规模急剧增长,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结构弹性和发展余地,即使在高等教育已经达到普及化程度时,由于人们在高等学校学习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它的规模仍然会有无法低估的扩张空间。这种情况,使得体现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体制中越来越占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循环关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4)社会就业结构的调节性。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处于就业年龄阶段的社会成员,这使高等教育对社会就业人口可以起到一种“蓄水池”的作用。特别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换也会不断加快;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换,必然要求一批劳动者工作岗位的转换和知识技能的更新;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岗位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且,高等教育为这些劳动者提供的培训机会,对结构性过剩的就业人口还有一定程度的储存缓冲作用。
二、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问题经济思考论文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报》,2000年2月15日,王人代文
教育消费正在成为跨世纪的“住房、信息产品、旅游和文化消费”之外的第四大消费热点。1999年5月末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我国居民储蓄的10%准备用于教育消费,高于准备用于购房的7%,成为储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2.教育可以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扩大国内需求较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社会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凡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是私人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和消费不影响他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在该产品或服务未达到充分消费时,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不能排除他人的消费。不能排除的原因,或者是因服务在消费上具有整体性,无法在技术上进行分割,或者是随在技术上易于分割从而可以排除,但因排除成本过高使排除成为不必要。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一般指正规的三级学校教育,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提供的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教育服务。教育属于产业,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领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把教育列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按照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有巨大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和“非义务教育的准公共性”原则要求,各级教育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者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供求和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调节,都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满足居民和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的不同部分,产品属性不完全相同,提供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义务教育基本上应有政府提供,以使适龄人口都能受到教育。高等教育则应有政府和市场双边提供,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有更大的调节作用。如果教育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供给能力的扩大,缓解教育发展的供求矛盾,从而使教育成本趋于合理,使社会教育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则必然会促进教育公共性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的思想。
3.我国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1980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6%。但是,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48%)、香港(21%)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去甚远,甚至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我们相近或还不如我们的印度尼西亚(10%)、泰国(19%)、印度(8%)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上大学成了实现温饱和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最难得到的“商品”。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化、产业化的学校敏税地察觉到中国教育的市场需求,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主办的“99国际高等教育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举行,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百余所学校应邀参加(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留学,仅以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底限计算,至少有25亿元人民币流往海外)。老外抢夺中国生源,尽管导致大批财富外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国内教育的觉醒、发展。
表2欧美六国留学费用(以元为单位)一览表
国名保证金(人民币)学费(人民币)生活费(人民币)学年(学士学位)签证所需时间
高等教育产业化对高校管理的影响
摘要:高等教育施行产业化管理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未来中国高校必将受到世界一流学府的强烈冲击。这给高等教育工作带来了无限的挑战、可能和未知。如何应对未知的机遇与挑战,解决高校产业化难题是我们要追求的答案。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业化;高校管理;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教育与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可谓是正朝着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方向不断发展,也逐渐成为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内涵
对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定义就是指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发展方向,通过建立高等教育的内在投入与产出的体制,规划理清教育投资者、经办者以及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自我目标,而创立新的高等教育机制体系。其实,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本质是实现高等教育市场化,也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目前,社会市场资源配置有两种最基本的配置方法,一是计划配置,二是市场配置。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机制规定了教育的全部资源均由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给各高校,所以造成了国家的教育资金十分紧缺的结果。同时,这也让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变得非常不合理,致使教育资源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严重消耗了本来短缺的教育资源。在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需要让市场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而打破教育资源一直被政府部门全部支配的局面。让市场机制体系进入教育领域,可以促使教育资源能够在某种程度和单位上采取市场配置手段,进而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教育事业,增加教育资金力量和教育供给,促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商业化运作有着明显的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后,学生将会变为市场供需关系中的一种商品,而学校在不断地增加学费来提高教育环节的投入,就是一种将学生作为商品,实现其商品价值最大化。但是这却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它完全没有考虑到高等教育的本质内容。事实上,高等教育一直的发展走向都是朝着教育、科研、产业一体化的方向,想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和产业性。就像美国著名高校斯坦福大学创造学校工业园,让学校的工业园与教育活动、科研成果等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所以,这所学校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开发区,也成为无数人的心之所向。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必须意识到高等教育产业化与商业化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方向。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对学校内部管理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教育体系产业化改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实施教育产业化必要性;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对教育发展不利、教育就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社会和家庭居民有强烈的教育消费需求愿望,教育产业化呼之欲出、教育产业化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不足增加教育供给的途径之一、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教育产业化、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发挥个人、企业单位和社会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等,具体请详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产业化”由此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尽管社会各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但教育产业已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去了。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
总的来说,由于受原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深层次上我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作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关标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500、600美元时,他们的平均教育预算应分别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3.5%、4%。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