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11:59: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学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化学教学艺术综述
化学教学艺术是化学教师的一种个人才华。可以说,在化学教学的构成要素中,教学艺术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审美价值定向的非实体因素,但都是通过化学教学活动得以不停顿地显现和运作的,具有深刻影响的要素。本人就化学教学艺术的学科基础,化学教学中的美学、化学教学中的语言特点,化学教师的情感效能,以及化学教师的教学机智等方面,略述己见。
一、化学教学艺术的学科基础化学教学艺术是化学教师以其特有的专业修养和个性特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升华而形成的一种特质。也就是说,作为学科教师群体应当是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掌握渊博知识(化学专业)、懂得教育科学和教育方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能为人师表的专家群体。化学教师应当利用前人的发明成果,并遵循科学育人的规律,从事青少年心灵品格的培养、塑造工作。
即化学教师是通过化学教育,教学活动,充当教书育人的“经师”与“人师”。因此,化学教师除了应具备自主性、好奇心和开放性的一般品格以外,还应具有本学科及其教学本身的特殊品格,这就是化学教学美的内涵。实践表明、化学教学艺术的学科基础是多元的,而其核心是化学学科美和化学教学现实美的和谐统一。
二、化学教学中的美学化学教学美是化学学科自然美与教学的现实美相结合的产物,是化学教师心灵与行为规范的一种体现。化学教学中的美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化学科学美;二是化学教学美。
1.化学科学美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它的构成要素来研究,包括七个要素,即:①目的和现象;②问题;③技术;④概念;⑤知觉、纲领;⑥沟通方法;⑦美学特性。其中美学特性是它的学科特性的七要素之一。可以说每一学科均具有其从业人员所强调的目的、现象;所提出问题的种类均具有特殊性;寻求解决上述问题时使用的观念、过程、方法及运作的技术均不尽相同;为了学科发展和经常使用的概念均具有特殊性;由其知觉经验形成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及用以沟通的术语符号等均具有其学科特征,每一学科都具有独特的关于美学的敏感性,以使学科趋于完善的崇高境界。
2.化学教学美我们都知道,化学教师是有组织的化学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是达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测量的诊断者和设计者;而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最佳学习心理要素的养成,无不有赖于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有待养成的学生的心理品质与作为教育者的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是一致的。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为:求知欲和主动自修的愿望,责任心和关心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关心科学研究活动和工作的创造精神。基于以上认识,化学教学美可侧重从表现美方面去探讨。国内学者有的着重从益智、求美和激情角度来阐发;有的从化学实验美(实验仪器美,实验设计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化学理论美及化学用语美的层面去探讨。前者力图以实验直观美为基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培养美的鉴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倍受感染;后者侧重结合化学科学美及其教学进行探讨。从化学教学美的功能来探讨“审美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启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应当指出化学教学美与化学教学艺术一样,是一块蕴藏着丰富宝藏的文化园地。
英语教学艺术传统改革
一、科学性
英语教学必须符合教育理论,体现教育理论的指导性。英语教学艺术取决于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哲学、美学、学科教学论等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英语教师应熟悉并能驾驭英语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内容,使教学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沟通,以便进行各种形式的有意义的学习,扩大并深化学生固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得到教育和发展。假如一个教师上课不讲科学性,把学生当容器大搞“满堂灌”,上课无目标,“讲到哪里算哪里”,不懂教学心理,对学生任意挖苦、讽刺,还谈什么教学艺术?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上。目前有的教师对英语学科的知识体系难以驾驭,“以其昏昏,则使人昭昭”,这样其教学艺术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不少学生感到英语枯燥难学,表现出信心不足,兴趣不大,有的甚至放弃不学,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意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实践性
英语教学艺术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因为整个教学艺术过程都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像教师的备课,是为教师作为教学艺术家的课堂表演创造活动“运算帷幄”的,上课则是教师教学艺术“决胜千里”的实践,只有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教学艺术既合于教学规律,又合于师生的个性特长和心理特点。教师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板书与语言、讨论与提问,也都是教学实践的一部分。所以说教学艺术是实践性非常鲜明的艺术。且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也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离开了教学实践,教学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创造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实践证明,创造性乃是教学艺术的又一大特点。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英语教学艺术也不例外。英语教学有新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积极性,才能常具艺术的魅力。就教学实践而言,很长一段时间,英语的教学曾受应试教育所累,教学上的“三重三轻”’“翻译式”、“灌输式”语法知识教学的应试教学模式取代了教学中的艺术创造,相当程度地扼杀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化和多元化。课堂上机械的语言知识训练代替了生动活泼的听说读写运用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但是强调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教学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通的规律存在。这里的关键是要在创造性的教学艺术中,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这就是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可见,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应当成为每个教师有意识的自觉追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如同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一切外观行为的综合表演,即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态度、身姿动作、实验操作、口语板书等。教师讲台形象自我塑造得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艺术的效果。
民族声乐教学艺术探索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扎根于我国民间音乐艺术,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其“草根性”、“民间性”、“通俗性”等特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民族声乐教学在促进声乐艺术特色发展、持续创新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以民族声乐教学为切入点,在分析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优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旨在说明优化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艺术;问题;优化途径
新时期时代的巨变,给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新的气象。近年来,我国艺术歌曲的兴起,促进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繁荣。民族声乐是我国各个民族极具特色的音乐演奏,民族声乐的演唱艺术,力求在保证传统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浓郁民族色彩的作品。声乐教师作为民族艺术传承的桥梁,如何提高民族声乐教学的教学水平,是当前民族声乐教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探讨优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民族声乐的教学艺术进行了相关思考。
一、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民族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民族声乐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民族声乐教学的艺术效果弱化等,其具体内容如下:1.忽视了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是关键问题所在。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学中没有意识到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往往重视“美声唱法”而忽视了“民族声乐”,民族声乐难以在音乐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发展,造成了民族声乐教学滞后,即便想要学好民族声乐的学生,由于没有学习民族声乐的环境,在声乐课堂上了解到的声乐知识也寥寥无几,严重制约了民族声乐的发展,非常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声乐艺术家。2.民族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民族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得民族声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当前音乐教学中,受西方思想影响,更多的注重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课程设置不合理,民族声乐教学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小,即便少量安排了民族声乐教学课程,教师均以枯燥讲解和反复训练为主要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学生对原汁原味的古典民族声乐艺术兴致不高,这都是由于民族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的。3.民族声乐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民族声乐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使得民族声乐教学陷入困境。从整体上看,当前民族声乐教师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民族声乐教师不是专科出身,更加注重“美式唱法”,有些民族声乐教师是由教“美式唱法”的教师补充的,缺乏专业的民族声乐教师素养和技能,难以提高学生的民族声乐水平。此外,教材是民族声乐教学是基本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教学的教材不足,现有的教材种类过于单一,都将无法促进民族声乐教师开展教学工作。4.民族声乐教学的艺术效果弱化。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艺术效果弱化。民族声乐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民族声乐唱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民族声乐的情感体会和艺术效果。但是当前很多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弱化艺术效果的问题,为了民族声乐教学而教学,只注重民族演唱技巧、发声方法的练习,由此可见,不利于民族声乐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反而使得民族声乐教学举步维艰。因此,探索优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二、优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
教学艺术研究论文
现在,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强烈呼声,加上教师培养的开放性与选拔任用的社会化,广大教师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应该怎么办?
1.教学艺术啥模样
教学艺术形成不仅指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也指教学史中,人类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杜威的“从做中学”;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人类的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教学艺术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教学艺术形成是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自然表现。人的生命本质就在于人能够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自我生命实现不断的超越。超越的过程是一个应然不断代替实然,理想不断代替现实的过程。人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不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教师正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否定过去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冲动中,实现着教学艺术的磨炼与提高。没有这种人生的冲动与生命的激情,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就会缺乏动力。
教学艺术绝非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我们不能仅重视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应追求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德、识、才、学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教学艺术才能有表现的良好功力。
由此可见,教学艺术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着观念体系的形成、实践意向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保证它们得以体现的人生态度、社会情感等品质的形成。
声乐教学艺术实践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声乐艺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关于声乐教学的研究不断充实。《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一书将声乐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深刻阐释了声乐艺术教学规律,对声乐教学内容、方式、技巧进行全面研究,还对一些难度适中的曲目做了具体教学分析,对提高教师声乐教学艺术和学生演唱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一书共有八章。
第一章详细介绍声乐艺术的特征、功能和作用,提出现代声乐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二章讲述声乐教学的五个基本原则,分别是德与技相结合的原则,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及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原则;第三章对声乐教学方法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实践教学展现了六个基本的声乐教学法,分别是讲授法、模仿教学法、比喻教学法、机理教学法、歌曲教学法和语音教学法;第四章阐述了声乐知识,即声乐艺术的发展及歌唱的姿势,声音的分类及嗓音的保护等;第五章讲述声乐教学的技巧,针对当下常见的错误发声和体态动作进行纠正;第六章讲述声乐作品演唱教学;第七章讲述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第八章具体讲述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教学。该书在声乐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呈现了一百多首教学曲目,是声乐教师提升课堂效率的参考书目,也是业余声乐爱好者的基本读物。关于声乐教学,该书提出以下思路。一要正确运用声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声乐观念。
《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一书认为,声乐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专业的演唱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声乐知识,树立正确的声乐观念。很多学生在演唱训练中对声乐认知程度不够,系统声乐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该书对声乐艺术的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解析了声乐艺术的功能。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将品德和技能联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要对学生发声进行校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要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把正确的发声方式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清晰理解发声的方式,形成敏锐的听觉,懂得模仿别人的声音,锻炼自己敏锐的音乐感。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启发学生,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二要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一书认为,声乐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不断的演唱训练提升专业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授发声训练的具体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要领,学会正确的发声训练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女声真假的混声练习提升学生的发声能力。
在歌唱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咬字吐字练习,不管是声母韵母还是音韵都要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此外,该书列举了一百多首常用的教学曲目,将其教学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基础较弱的读者也可以通过书本传授的方法,学习基本的演唱技巧,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演唱技巧的学了通过教师的讲授,还需要演唱者自己摸索研究,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
作者:赵爽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
一、语文阅读教学艺术价值分析
以阅读课堂的提问为例,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学生认为没有任何疑问了,教师采取于无疑处提出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对于一些看似较难的知识点,教师采取化整为零的提问方式,一步一个台阶,让学生感觉到该部分的知识点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这对于树立学生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当然,艺术性并不仅仅在于教师如何提问、如何讲授,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是否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语言策略,使对学生的评价也具有艺术性。如果教师的评价仍然是呆板的,那么语文阅读教学的艺术教学就会沦为一种形式。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审时度势的提问、富于技巧的讲解、充满鼓励性的评价等,都会加快语文知识转化的进程。同时,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化对策
艺术教学对于提高和巩固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关策略,充分发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的作用。
1.诵读激活语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将诵读放在首位,这对于激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意义。诵读不是读一两遍,而是要“熟”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读,可以采用默读、吟诵以及朗读等各种方式,通过熟读让学生学会边思考边理解,用心去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意境和情味。比如《背影》一课,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语气的升降、改变,可以从内心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美文是用来欣赏的,而要真正领悟美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只有读者自己去用心感受,才能够体会到“四次背影虽然不同,但是,却都体现了作者想念父亲的至深之情”。阅读的教学艺术,不是由教师找出关键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而是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和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感知、联想以至触摸作品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独立体会作品的精髓。同样以《背影》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将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然后由全班学生共同选择“佳句”,请学生当堂诵读,再对学生在语调的高低、缓急以及强弱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接受“思念”之情的效果非常好。
强化语文课教学艺术策略
杜威说:“科学性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无法估价的地位。”有了科学性,就能保证知识的正确传授、智力的合理发展、能力的逐步提高。但实践证明,只强调科学性的课堂教学又往往显得呆板、生硬。卢梭在《爱弥JL)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明白地点出了教育的艺术性,提示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怎样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呢?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从空间看,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者形成多边关系。从教学理念看,课堂教学是以时间为顺序,由阶段法目标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段落。在教学过程中,其基本要素又可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结果、其相互之间关系如下:以上六种主要课堂教学要素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如果运用各种恰当的方法,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将之灵活操作,有效融汇,便构成课堂教学艺术。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探索。
一、情感导入与文本的情感基调融合
心理学表明,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一般凭借直觉,并非理性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感情的引导与调节,尽可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造成双方情感的共鸣,最好不要“反刍”不要倒学生胃口,严防造成学生的“感情饥饿”。而注重新课的导人和情景的设计,便是教师调节学生情感使之与文本情感融合的有效途径。《人是什么》一文是赵鑫珊先生的经典论作。全文引述了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然后又转换角度,以文学的眼光看人生,根据过去、未来、现在的人生经历,做出对人生意义的解答。我首先引用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来导入:有一种生物,它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下午三条腿走路。接着引入课文,本着学生对于猜谜的兴趣,开始介入“人是什么”的思考。后来,我又引入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匣子》这个故事:潘多拉受命于宙斯前来惩罚人类。当其打开神秘的匣子、疾病、瘟疫、灾难、洪水、战争等一齐冲向人间,潘多拉恍恐之间,盖上匣子,却将“希望”藏在了里面。由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带着自己的遐思冥想,带着自己的好奇与兴致分析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对人的诠释,从而探索人生的意义。这时,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二、过程设计与文本主旨的挖掘相吻合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和谐,科学再现“生死爱”文学的三大母题。诸如罗丹雕塑中的“母与子”裸体的老女人、少妇、婴儿三者出现在一起,对寻求生命的真义在对比中一目了然。再如“断臂女神”、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袁牧的“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字见奇”等,均表明奇异、独特给人以思想的触发点和灵感乍现的契机,在课堂上这便是构成教学艺术的关键。《闺塾》是汤显祖的《牡丹亭》里的名篇。在分析陈最良时,按一般分析人物的方法,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心理”来分析,也能得出较好的理解,但是本课中对杜丽娘、春香的形象分析中这种方法已经采用。如果把陈最良放在一个“教师”的位置上来分析,那便有趣了,根据其“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来对陈最良作分析,那么他的愚腐、麻木、使昭然若揭了。这样,既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情趣,而且还会引导学生对封建家庭教师特质的更深刻的思考。
三、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相结合
教学艺术模式及运用
一、教学艺术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形式选择的灵活性
教学没有统一的定法,这是对教学运用最好的定法。灵活多样为的是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洛克在1693年出版的《教育漫画》中提到做老师常用的方法是努力让学生提高注意力,给教学增色。这一原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灵活多样性,可以把几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放在一起来用,也可以把一种方式方法单独来用,而且对于不同的科目也没有具体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形式。教学形式没有固定程式,要灵活多变,要随着不同的情况变化,切记不要僵化、模式化,要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2.科学的艺术形式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科学艺术形式把问题形象化,使问题与形式紧密结合。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与理论相结合尤为重要,艺术形式选择如果不匹配,将会影响理论的实施,如果一味地注意理论而忽略艺术形式的运用,将会显得死板,不生动,所以两者是一种微妙的结合。例如,在学习正方体、圆锥体、三角体的时侯,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可以制作一些实物让学生们观看,通过实物增加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在这里就要求在制作这种模型时不光要做到制作简单方便,还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要把误差降低到最低,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所以艺术形式的选择要具备科学性,要与时俱进,不要把一些没有科学根据的形式应用到教学中,不科学的选择会阻碍教学。
化学教学艺术研究
化学教学离不开教学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1启蒙教学的兴奋剂
化学启蒙教学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入门有道,喜欢化学。化学的第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引导有方,做好启蒙教育,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是一门学生较晚接触的新学科,学生刚接触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诸如,学了化学到底有什么用?化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如何开展化学学习活动?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化学的学科魅力与教师的个人魅力,要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关系的特点,在化学第一堂课的教学中注入点兴奋剂,列举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实例,诸如:烟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在烟花中为什么还能写出不同的字?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热,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太阳里面含有什么物质?千奇百怪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在溶洞中是如何形成的?爆竹、炸药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个?让学生产生好奇、兴奋、冲动。这些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全讲给学生听,而是留下悬念、吊学生味口。同时,告诉学生这一系列的答案都在化学书本中,后续教学中会陆续地学习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疑惑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化学,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曾经有一个学生上完第一堂化学课,很兴奋,为了知道这些答案,就像迷恋电子游戏活动一样,专注化学,乐此不疲。废寝忘食,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就把一本化学书学完。此外,学生喜欢上化学并超前学习的那更是不计其数。
2巧妙导课的调味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课艺术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导课过程中,巧妙地给课堂大餐加点餐前调味品,佐料调味,课堂有味,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好一节新课,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贵在创设激趣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感化情绪,激活思维,让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强烈求知欲,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常用设问导入法,在引入新课时结合教材重点,提出一些与新课知识相关的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或生活常识或小故事等,并将这些内容用设问的方式提出来,从提出疑问过渡到新课学习,在一连串设问句的引导下,营造悬念氛围,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急切想知道新课内容。比如:同位素教学中,可设问考古学家怎么会知道墓主人所生活的年代?如何知道珠穆朗玛峰四千万年前还是一片大海?物质的量的教学中,设问如何计算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氮的循环教学中,可提问人畜进入魔鬼谷,经常会电闪雷鸣,并伴有大量的牲畜死亡,但魔鬼谷中牧草却繁茂?焰色反应教学中,可设问美国物理学家伍德如何用焰色反应证明老板用客人吃剩的鸡骨头来熬鸡汤?等等。这些神秘问题的设置,既是新课教学铺垫,又是讲授新知识的门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师生紧扣设问由此及彼地展开对新知识的探究,不仅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最终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揭开了所设问题的神秘面纱,圆满地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显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留心搜集相关资料,在导课中巧妙添加适量的调味佐料,化学课就会焕发活力,变得更有味、更有趣,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新课。
3智慧课堂的催化剂
浅谈酒店服务教学艺术
自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以来,每年有如潮水般人流涌入海南,当地的酒店服务行业首当其冲地承担了重任。海南省技师学院在充分调研后,于2010年成立了旅游系,酒店服务英语课程成了重点课程之一。然而,理想总是与现实差距甚远,技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教师的酒店服务专业水平、学校实训场地的局限等原因,常常导致酒店服务英语的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与酒店管理人员的深谈、与学生的多次磨合以及深度思考,对酒店服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有了新的思考。
一、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意义
英语教学前辈许国璋教师说:“艺术的才能不是天赋的,是个人后天发展的。”那么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艺术性教学呢?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科学地、艺术地驾驭整个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成为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打开学生知识之窗的钥匙,最终实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可操性
笔者学院旅游系开设的专业是“酒店服务与管理”,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1.课堂教学启发艺术。面对一堂课,教师应该要前瞻性地去启发学生,而不应该一直停滞在传统的导入环节duty-report(值日报告)和review(复习)中。可以更多地采用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point-viewtalking(观点随说)对新问题、新事件的看法或者以美育、德育导学等导入新课。2.课堂教学艺术。一是教学过程要优化,教学方法要多样。颠覆传统教法,采用倒序的方式上课即先情景模拟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后再分步教学。如进入新课餐厅点餐服务(TakingOrders)前,笔者让两位学生先情景模拟餐厅点餐,然后让全班学生讨论整个流程的动作、用词正确与否,并把学生总结的东西罗列在黑板上以便分步讲解(词汇讲解—句型操练—场景模拟—指导纠正—场景再模拟)时逐一检验。二是创设艺术性的课堂。想要上好一堂课,教师需要精心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准备卡片、PPT、挂图、实物、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教师自己制作微课等。课上要求学生尽量能背熟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每次课上敲定一两个对话要求学生pairbypair(对话),反复操练力争当堂就能流利地与搭档对话。三是学校实训酒店实地演练。合体的制服、中高跟鞋、规范的动作、礼貌的用语,实地演练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这时,教师不仅要熟练酒店英语还要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应该提示、引导学生转变心理角色,把自己定位成酒店服务员或者酒店管理人员,要信心满满且谦虚有礼。3.课堂教学引导艺术。教师应尽量创造适宜的“气候”与“环境”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采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缓和的语气循循善诱;在讨论指导时,教师可以稍微提醒或者加以人文关怀,尽量避免使用生硬、鄙视的语气,而应多用:Youcanhaveatry.Youreallymakeagreatprogress.Youaresoclever.Nicedoing.Welldone.4.课堂教学延伸艺术一是教师的言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他同样强烈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因此,教师可以用豪放的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情感,以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果。此外,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年轻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人格示范,加强人格修养,用无形的语言去感化学生。二是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寓德育教育于教学内容当中,把思想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德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意识正确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去学习,才能有顽强的意志克服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增强美育教育。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也是教育中比较薄弱的方面。“有礼则雅”,服务行业非常讲究礼仪。因此,在酒店英语课上,教师除了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不忘授课的艺术性。因为艺术性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的世界,让学生赏心悦目、印象深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四是创设英语课堂环境。课堂教学组织和实训操练时尽量多地使用英语,对酒店行业经常出现的句子要常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后能脱口而出:CanIhelpyou?Followme,please.Hereyouare.Letmecheckit.It'smypleasure.
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