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效率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11:13: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学效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学效率

科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教学中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思维,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不断拓展教学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探究实践;重视技能培养,规范学生学习习惯;通过拓展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学生语、数、英的知识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体系相对单调,获取知识的渠道相对较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科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技能培养,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认知体系,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做好引导。

一、运用科目特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与语、数、英科目的理论性知识体系不同,科学课程更加重视学生探究式、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目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认知能力与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活动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中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数据的分析,锻炼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与科学思维习惯。比如,在教学“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历去探究,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植物种子的不同特点,此外还要鼓励学生探究不同植物不同的繁殖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就发现月季、杨树可以扦插繁殖,有的学生发现山楂、桃子可以嫁接繁殖,有的学生发现玫瑰、何首乌可以压条繁殖……大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就能够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探索实践的兴趣。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感受到科学课程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生活素材,丰富学生学习渠道

查看全文

英语教学效率之议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已经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这样的新型课堂中,作为课堂指导者、帮助者的教师该如何把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课前———精心设计,用心准备课堂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要上好课,教师必须首先备好课,也就是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笔者认为,备课时要做到“三分三选”,三分指的是分析教材、分析大纲、分析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英语教科书是英语教师备课的基本材料和依据,教师只有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内容,熟悉教材的组织结构,了解每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划分和单元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对于书中的语言点和语法点也要做到运用自如的地步。如果教师自己对某个问题有疑惑,一定要查资料或请教别的教师,把问题解决在课前。

“三选”指的是选择参考资料、选择教法设计、选择设计练习。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资料,课本编写的配套练习题,对英语教师的备课也很有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事先设计好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就会对英语产生兴趣,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就易于接受和掌握。最后,教师还应该在备课时对课堂采用的练习形式进行巧妙设计,精心安排。虽然说练习主要是学生之间的活动,但要事先考虑练习的方法,制订出练习的步骤。教师要根据语言材料的性质,围绕课文的重点进行练习。联系要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放在首位,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尽量采用学生喜欢的练习方式。

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坡度的课堂习题,不要“拿来主义”,而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课堂习题,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信的舞台,都能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提高,最终获得全面的提高。

二、创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课堂学习气氛是否轻松愉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要勤修师德,苦练基本功。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寓教于乐,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不应该再将教和学作为相互对立的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应该是一种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是学生的帮助者和支持者。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亲密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样才可以使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教学。

三、授之以渔,指导学法

查看全文

游戏模式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摘要]游戏教学法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高效地学习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巧妙地消除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还利用游戏的特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生缺乏运用环境,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格外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构建游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趣性,发展想象思维

激趣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英语课堂中建构激趣性游戏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新知时要适当地采用激趣性游戏,使学生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Let’smakeafruitsalad》一课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听懂、会读和拼写“abanana”“agrape”“amango”等水果类词组,复习之前所掌握的一些水果类单词,并学会使用“Doyouhave...”的句型进行提问。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回忆水果沙拉中的水果种类,再进行“你画我猜”的小游戏,即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种水果,其他学生猜是什么水果并用英语进行表达。如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的、带刺的水果,其他学生争相回答:“It’sapineapple.”……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趣味小游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够使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为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操练性,强化学习认知

查看全文

语文复习教学效率论文

复习教学的功能在于对已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但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低效现象遏抑了复习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盲目引进。有的教师到了复习阶段,随意地引进各地的复习资料,大量地印发给学生训练。这种复习教学,缺乏针对性,内容失控,教师的盲目导致了学生的盲目,复习效果当然不会好。2.一味模拟。不少教师一进入复习教学,只是让学生做大量的模拟试卷。这种复习形式,其弊端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反复的综合训练,长期给学生多点刺激,实际上造成每个知识点学生的印象均不深刻,导致考试点模糊;二是同质知识点反复操练,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复习效果;三是一次次的模拟考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误入了“重负担、低质量”的怪圈。3.简单讲评。有的教师对学生复习训练的结果不予重视,不加反馈,训练题的讲评只对答案,不究过程。学生解答正确,教师便心满意足,不去追究和指导学生怎样得出这个结论,舍弃了最有价值的“怎样”(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复习教学达不到“使学生掌握规律、方法”的高度。4.指导失控。某些教师教学能力较低,无论是复习内容的选择、复习层次的把握,都不得要领;有的只是对以前的教学内容作重复的讲解,缺乏给学生新鲜的刺激,系统的梳理,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要革除上面所列举的几种低效复习教学的弊端,我们必须确立以下几个教学观念。

1.目标观念

复习目标是复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复习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复习目标,其意义在于使复习工作明确方向,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有利于克服师生复习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而,目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这种教学以确定目标为先导,以达成目标为终结,整个教学过程都紧扣目标,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就是复习效率的高低。

查看全文

中职会计教学效率研究

1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的基础素质相对较差: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不高,会计教学中涉及到众多具有抽象性的概念、规律与计算公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较多的困难,继而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与排斥等不良情绪。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并不能保持高效、长时间的集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基础素质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将对实践训练等教学活动的展开造成阻碍。1.2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因此其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将对教学质量与效率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当前中职会计教师群体中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这是因为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进行教研,很少有机会到企业接受实训,其教学工作的展开均以教材为基础,教学的实效性教材,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等都无法契合市场需求。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等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新技术与新方法并没有被纳入到教材中,教师对新技术的了解也不足,并没有意识到对教学工作予以调整与创新的必要性,从整体上来说,其观念极为落后。1.3教学模式与方法较为传统:由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仍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忽略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维护,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明显不足,久而久之他们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学工作来说是极为有益的,但是由于教师并未对其予以重视,也不具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因此相关技术手段并没有被广泛、有效的应用到课堂上,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1.4理论教学仍在课堂占主导:中职教育更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但是当前会计教学仍然将理论教学最为主导,虽然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是教师仅仅将实训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并没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枯燥的理论教学使课堂变得极为压抑,学生的兴趣不高,而实践教学也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2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2.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展开思考与联想,继而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核算筹集资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工厂的图片,然后询问学生“如果你们要开工厂,会选择经营哪种工厂?”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将积极进行思考,并踊跃回答,当课堂氛围变得愉悦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在办厂的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会计应当怎样做呢?”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将会把自己想象为老板与会计的角色,从而运用发散思维展开思考,这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2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为了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教师应当对教学形式与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将课堂拓展到室外,让学生可以集中智慧,展开有效讨论;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工作,将社会热点问题、奠定问题等引入到课堂上进行分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变得具体、直观,同时在讲解知识后,教师也可以提出案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2.3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具有较强的惰性,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与驱动,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设置有效的问题,问题应当层层深入,具有较强的探究价值与意义,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进行思考。例如在通货膨胀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物价上涨对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市场影响物价,这个观点正确吗?有人说物价上涨所以生产不如囤积,这种想法对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可以展开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2.4开展必要的实物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将实物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能够亲手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加深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如可以让学生填写凭证与账簿,让学生意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实训,并与企业进行联系,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实训,让其在真实的环境中提升职业能力。教师要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意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将理论作为指导,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3结语

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仍存在着学生基础素质较差、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与方法传统、理论教学占主导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对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创新,第一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第二应当对教学形式与方法予以创新,第三应在课堂上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第四应当开展必要的实物教学。

查看全文

声乐教学效率提升

一、声乐教学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要求

为了确保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声乐教师的自身素质足够过硬。正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所受:“歌唱的秘密在于寻找一位出色的声乐教师”,可见,声乐教师自身素质对于声乐学生的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应当不断努力钻研,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下面就声乐教学对于声乐教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介绍:第一,声乐教师必须要有出色的听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往往只能给个大概或者一般性原则,更为具体的问题还必须依靠耳朵进行把关。声乐教师必须要有出色的听力和经验丰富的耳朵,这样才能清晰鉴别出学生在进行发声训练或演唱时是音准、音色、节奏、音质还是气息、共鸣、吐字和咬字问题,在明确具体的情况下给予指导和改正,能够使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二,声乐教师要有对症下药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所暴露的问题往往是不同的。作为一名出色的声乐教师,必须能够准确辨别学生症结的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去除“病症”。比如说,很多学生在唱出开口“a”母音时,声音往往难以进入头腔,导致唱的过“白”。在唱母音“i”时则比较统一,这时教师就应让学生不断反复地练唱“i”母音,然后让学生用好唱的母音来代替唱的不好的母音,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贯穿至其他母音中去。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声乐教师相当于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能够及时根据学生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每堂声乐课就是一次“专家会诊”,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训练,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3]。第三,声乐教学要有出色的表演与钢琴伴奏能力。古语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通常,教师如果具有较强的示范歌唱能力,能够提高其“言传”和“身教”的有效性,这样的声乐教师往往更有魅力,更易于学生接受。学生在聆听教师范唱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感性的认识,也能深刻体会教师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歌曲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歌曲的兴趣。同时,教师如果有比较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就能为学生营造合适的艺术氛围,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演唱能力[4]。第四,声乐教师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歌曲是音乐和文学高度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要想真正唱好一首曲目,除了要有科学的发声技能技巧外,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就如同一棵大树上生长茂盛的枝叶,大树失去了纷繁的枝叶点缀,也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因此,声乐教师必须尽快走出“重技轻艺”的认识误区,要避免只有“音”而无“乐”的现象。第五,声乐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确保语言描述更加准确,且具有可操性。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说出“声音位置提高一点”、“嗓子再多打开一点”等含糊性的语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声乐教师对于声音的要求语言,必须简洁明了和可操作性,直接性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具体修改和调整,尽量多的说具体方法,而少用可操作差或无法操作的语言进行描述,以达到目的为准[5]。

二、现阶段中专院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观念过于保守。中专生在入学的第一年,就会根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分配到各个班,各班教师也会被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并根据这个任务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只能紧跟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不同的学生素质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各个教师的擅长领域也不同。那么这种随机性的教学组合,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工作的热情也会造成一定打击。(2)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对于声乐教师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就必须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特点采用恰当的声乐教学模式。在选择声乐作品时,尽量避免选择那些难度较高,和学生心理存在较大跨度的曲目。特别是一些国外的优秀声乐作品,尽管其艺术内涵丰富,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学生往往难以深入其内在含义,也就无法提取兴趣,更别提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了。(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以生为本,中专教育也是如此。但在很多中专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使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是很高。比如说,在引导学生进行发音训练时,训练的时间一长,学生在进行高音练习时就会倍感吃力,而此时声乐教学仍然要求学生保持气息,喉头放松等,并不断进行示范,导致课程尚未进入正题,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劲头,影响后续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生学唱歌曲旋律时,教师往往只是带领学生根据曲谱进行演唱,但是歌曲的每段旋律都是不同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仍然比较困难,也就容易出现错误,而教师在经过多个指出和纠正后就会失去耐心,对学生恼火,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严重打击,既造成了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4)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脱节严重。结合当前中专声乐教学实践情况,通过对教学特点、目标、任务等的分析,不难发现,中专声乐教学存在很大问题,很多中专声乐教师往往根据自身接受声乐教学的经历,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根据高校声乐教学的思想与内容进行授课,而没有深入分析中专学生的实际,导致声乐教学过程和中专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5)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衔接不畅。通常,在中专院校任教的声乐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接受过专业声乐教育,在理论知识方面可以说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准,但由于不了解中专生今后的工作前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音乐技能培训,并未对学生今后工作实践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指导。

三、提高中专声乐教学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1)形成辩证的声乐教学观念。由于声乐教学成果的好坏主要是根据学生歌唱声音进行判断的,因此,声乐教师和学生总是倾向于根据学生歌唱时的听觉效果进而对学生歌唱能力进行判断,实际上,这种声乐教学观念是存在一定误区的。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掌握情况能够反映出声音的好坏,但是对于声乐教师而言,还应考虑更深层次的引导和训练,要防止学生过于追求声音效果而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时间一长,学生在进行演唱时,其声音的平衡感就会失去,导致其无法灵活控制自己的声音和气息,事实上这种学习方式缺乏科学性。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以上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声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其正确看待并接受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第一,在进行声音位置学习时,除了要控制好声音的高度外,还要时刻关注自身气息的均匀性,在气息训练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音高满足标准要求。第二,在进行声带张力训练时,要时刻注意声音有没有集中性。第三,在进行吐字和咬字发音训练时,应努力将发声方式和演唱技巧相互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使歌唱者的歌唱过程变得轻松自由,气息控制自如,这样一来,学生在接受声音技巧训练时也能做到兼顾其他,并达到最佳的声乐学习状态。(2)结合学生基础进行因材施教。第一,对于声乐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点拨,我们必须承认,有的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有比较高的领悟能力对于声乐学习、歌唱以及表演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自我声音条件也比较出众。这类学生,声乐教师无需花过多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只需对其进行启发和引导,这样他们就能快速领悟发声要领,保证作品的演唱效果。这类学生教师也无需过多督促,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往往会很自觉的完成,对于学习中问题或困难,也会积极向教师进行请教。第二,对于基础条件一般的学生,应当加强启发与引导。这类学生往往对于声乐学习不具敏感性,情绪调动也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应当有耐心地进行示范、讲解和引导,要尽可能地把书本繁杂的文字知识理念转化成为学生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课下加强师生沟通和交流,使其自身个性得以不断改善,让他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声音与情感的相互交融。第三,对于急功近利的学生,应对其进行循循善诱。这类学生往往有很高的热情,自觉性比较强,能够严于律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但缺点在于急功近利,急于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这类学生教师不能轻易因为他们学习方法和心态的问题而打消其积极性,更不能直接指出他们与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间的差异。要时刻保持心态平和,对其进行适当引导,让其适当放慢速度,要让其明白声音和情感间的练习,既要关注模仿与技巧,也要掌握怎样通过歌唱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感情投入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实现技巧和感情的有机结合,进而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能够将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进行看待,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了解其个性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展现出来。比如说,在教学生唱《五星红旗》时,对于中低音区的内容,学生把握起来往往比较容易,但是进入高潮部分后,即“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学生就感觉比较困难,咬字难以清晰,声音也比较紧,面部表情僵硬。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减慢教学节奏,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来理解其学习状态,让学生领会升国旗时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名护旗手的立场想象自己升起五星红旗,想象红旗迎风招展的样子,感受红旗所具有的庄严感和神圣感,这样唱歌就不会太紧。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跳舞,挥舞着绸带,唱到高音部分时,把自己想象成舞者,自然起舞。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跳舞的欲望,也就渴望唱好这首歌。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协调与配合,让学生不断练习和尝试,久而久之,就能唱出漂亮的声音,教师要始终保持耐心,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友谊,这样能够学生放松,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更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接受教师的帮助,这样能够促进声乐教学效率的提升。(4)采用通俗易懂、形象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在声乐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通俗易懂、形象且具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兴趣,及时跟上老师上课节奏,针对所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讨论,掌握各种发声技能,并学会正确的演唱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声音平衡对抗,引导学生“声音上台阶和下台阶”,倘若学生感觉声音下不来,那么声音也就难以上的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学会注意对抗平衡性。有的学生在发声训练过程中,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存在气息不稳的稳定,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手中有一竹竿,要尽量一口气将竹竿插到底,感觉气息下沉。或者,也可以让学生把气息看作是不断下降的电梯,人体本身就是声音,也就是说,不论声音多高,都必须乘坐电梯向上,这个比喻完美的诠释了声音和气息间的相互关系。每个声乐学生都十分清楚,声音是靠声带振动发出来的,在发声时,要避免用力过猛,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想象成平静的湖水,而声音就好比坠入湖面的小石头,此时湖面荡起层层涟漪,然后就能合理控制声音了。此外,在声乐知识中,有一种用较小的音量进行唱歌练习的唱法,也称微声唱法。这里的“小”实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小声状态下练唱,也要保持大声唱时的全部状态,否则这种练习将变得毫无意义。教师还应向学生强调课下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情绪高涨,那么此时的练唱方法就会损害嗓子,那么教师就要进行提醒,练唱时要学会运用大脑进行思考,学生一旦听到心里,就会在后面的练习中注意,掌握正确的练唱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更易于学生理解,再加上恰当的肢体语言,就能使声乐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展开想象的翅膀,促进学生课堂效率提升。学生也会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以积极良好的心态进行声乐课程学习,并喜欢上声乐课。课堂采用形象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欢迎声乐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发声技巧,提高自身歌唱技能,这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查看全文

职高舞蹈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舞蹈学科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才能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职高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舞蹈学习,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舞蹈课堂学习中,掌握舞蹈基本功,并在积极的练习过程中提高舞蹈能力。职高学生具备了欣赏美的能力,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学习舞蹈之后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气质,形成优美的形体。在渴望美的激励下,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舞蹈练习,并能够在练习过程中克服心理和身体上的困难,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和舞蹈视频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兴趣下进行舞蹈学习和舞蹈基本功的练习,使他们能够放松心情,忽略身体的疲劳,专心地进行练习,提高舞蹈教学效率。

二、重视学生舞蹈基本功教学,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是舞蹈教学中的基础。在职高舞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让他们通过训练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在进行基本功的教学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舞蹈基本功,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由易到难逐渐提高舞蹈基本功。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相同的练习方式,而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进行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对于一些具有难度的基本功动作,教师首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然后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和体会,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能够在扎实的基本功下获得提高。

三、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使他们在舞蹈练习时坚定意志

在职高舞蹈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习和探究舞蹈知识和动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在舞蹈练习中,学生要在身体疲惫的情况下坚持进行,使得学生在心理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疲劳双重影响下,逐渐失去了对舞蹈练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心理上引导学生,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舞蹈知识的探究,摆脱心理压力对他们的影响。在让学生进行舞蹈练习时,教师在对他们进行舞蹈动作的指导时,还要多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强力的学习动力,支持他们进行舞蹈练习。这种动力能够让学生克服在舞蹈练习中产生的困难,使他们形成坚强的品质,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使学生有效掌握舞蹈动作。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舞蹈练习时能够积极主动的通过舞蹈动作来向教师和学生进行美的展现,提高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和感悟,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舞蹈综合技能,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查看全文

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提升教学效率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对此,文章首先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通过探究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达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基本原则;思考;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根本意义并非仅限于数学知识及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包括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学能力的完善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等等。2.教与学相统一原则。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多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在教学构架上侧重于教。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侧重于教的有效性,还应重视学生的学。而学得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可以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构架为基点,通过多元化教学举措,构建具有层次的数学活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思考,让学生在兴趣中摸索、发现新的知识点,进而深化学生的知识构架。3.共同进步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有其自身的学习特性。对此,教师不能歧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而应从根本上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即是新课改“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及理解,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可以积极地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其扬长避短。

二、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及建议

1.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拓展性思维以及探索精神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按照自身的能力,去找到相匹配的数学学习方式。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过程中,教师并未让学生直接根据书上的已知问题去进行计算,而是先让他们自己分析主题图,通过图上所示的数学内容去找到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想办法去解决想要解答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学生思维。2.创新解题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二年级“数一数”这一课的教学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解答时,很多学生都会从正面横向一排一排地数,再一层一层地数,最终得出答案。若在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提问:你们还有其他数法吗?并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的数法,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探索环节不但可以完善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3.依据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认知。众所周知,有效的数学学习要依附于实践,在此过程中,可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认识到学生才是数学课堂的主角,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认知,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与信任。(1)要构建学习环境,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还处在发展阶段,自我认识与自控力偏低,因此,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教师去主动引导。比如,在“小数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性,构建快餐店情境,为教学新内容打好基础。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练习,强化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学生的活动范围。此外,教师还要将自己视为学习者,从学生的层面去分析问题,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内容,与学生进行有效合作。(2)要培养学生独立做作业与自检的习惯。笔者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涵盖下述几点:①态度认真;②第一时间检查验算;③字迹工整;④单独完成;⑤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但体现为对问题的解答及分析,同时也体现为对解答环节的反思及思考。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检验习惯,在作业过程中又难免马虎,所以教师要事先提醒学生注意对填空等题目的检验,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此外,在一般教学环节,教师也要将检验视作学生解答问题的一个主要内容,以帮助学生养成检验习惯,这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我评价意识。

查看全文

体育教学评价与教学效率

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个体差异等方面的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转变观念,改变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标准,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互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只是单一地采用教师对学生的外在评价,即教师对照锻标、体育课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分,而较科学、合理、公正的体育学习评价形式应是: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既要有教师从外在对学生进行的评定,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因此,我们应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教师评、学生相互评和自我评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他们亲身体验的内容,自己最有发言权。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学生只有真正地掌握自己,驾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所以,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还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技能,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以人为本——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表明,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把体育知识、能力、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评价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地改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只重视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如动作掌握情况、成绩标准及等级状况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等等,而忽视了情感领域的评价。因为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成绩是可见的、可测的,容易操作,但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评价却要复杂的多。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积极的情感评价和沟通能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尝试建立态度、情感、能力、成绩并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表现和所取得的进步,把评价的焦点从学生能力扩大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绪状态等。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以人为本,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情感领域的评价调动和发挥非智力和体力因素,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关注差异——整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相结合

查看全文

教学情境教学效率论文

如何转变学习主体的学习方式,激发其探究兴趣,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个热点话题,新课改理念下更是如此。但较初中课本而言,高中课本所涉知识无论容量,还是深度,抑或探究问题设计,都过于成人化、抽象化和理论化,与学生认知实际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要求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重“教”的同时,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学”,密切关注其学习情趣的生成。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无疑是一条“捷径”。这里,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略谈如何创设实效课堂情境。

紧扣时代脉搏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脱离时代内容和特征,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的说教,自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的理性思维日趋成熟,他们渴望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社会热点、重大时事与书本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时代气息,增强探究活动的吸引力,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用热播的《功夫熊猫》导入,并设计探究问题:《功夫熊猫》中,融入了哪些中国元素呢?《功夫熊猫》的制作,仅仅是对这些传统元素的叠加吗?由此,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考兴趣,使之迅速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二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样,通过联系现实,结合时事,对教学内容重新设计,便可使学生完全融进教学全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贴近现实生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是通过体验事物和反思自己的经验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回归生活亦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问“课”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生活”来,现实生活是课堂教学情境的源头活水。是故,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引起知识上的“共振”和感情上的“共鸣”。譬如,笔者以最近几年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为情境,讲授《消费及其类型》中的“消费结构”一词,要求学生理一理,自家近几年的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并展开讨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结果,学生很快就动手算出了自己家最近几年的恩格尔系数,看到自家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体会到了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加深了对课本概念的理解。可见,通过引导学生走近和走进现实生活,可使抽象概念感性化,加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凸显乡土特色乡土案例因发生在本乡本土,大多为学生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体相连,在时空上有亲切感,属“向阳花木”。故而,创设教学情境时,适当和适时地加以利用,往往能陡然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原动力。如笔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一课教学设计中,以花木之乡为素材设置了一道情境探究题:本县沭阳新河镇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坚持从镇情出发,巧做花木生产大文章,挖掘花木种植独特的历史、自然、品种、技术等资源优势,着眼于放大花木的观赏价值,狠抓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农民转变经营观念,已形成一个集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于一体,具有花乡特色的旅游生态观光带,在此基础上抓好了典型——周圈花园,做好示范带动作用,使花木远销海内外。为了打造我县花木的特色品牌,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县委、县政府还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沭阳花木节”,通过“花木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县花木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1)请你为沭阳利用花木招商引资设计一条广告语。(2)请你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辨证法原理?不出所料,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合作,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深奥的知识也在快乐学习中不经意间被轻松掌握。由是,在情境设计中凸显乡土特色,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扮演虚拟角色这即要求学生以某种身份置身于虚拟情景中去体验和感悟,它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入情、入境、入理的角色扮演对学生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某些角色扮演甚至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可以说,虚拟角色扮演是教学情境创设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最易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情趣,其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就如,笔者在《美国的两党制》设计中,先按照学习兴趣,把全体同学分作三组,第一组为移民而来的美国公民,住在纽约市;第二组为社区负责人,上门来要第一组进行选民登记,参加美国总统选举投票;第三组为第一组的邻居。然后设置虚拟情境:第一组有个公民小华,对于美国总统选举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该怎么投票;于是,第二组负责人约翰就给他放了一段04年总统选举的录像……,小华经过一段时间的美国生活,发现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前景堪忧,他认定是现任总统布什的政策不当,于是他决定投的票;小华填完表回到家,遇见邻居乔治,于是他问乔治支持哪个党,结果乔治告诉他,他不打算参加选举,小华感到很奇怪,问为什么?乔治说在美国,和共和党“没有一分钱的区别”,小华不同意,两人展开了辩论。三组同学以“真实身份”进行表演。在这样的模拟情景中,学生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获得了最深刻的情感体验。

综述之,有效教“学”的实践和实现,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更取决于学生的“学”,取决于学习过程中一切智力的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调动和积极参与。创设有效情境,毫无疑问地,是最佳方式和最优路径选择,它能引导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使老师为“不教”而“教”。“新课改”的深远意义,应即在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