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08:32: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学理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学理念

汽车教学引导式教学理念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热门专业之一。现阶段在汽车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汽车教学的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为引导式的教学能够有效的改善目前汽车教学的现状,因此本文对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在汽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教学;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汽车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汽车修理人才,因此,学校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将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有效地应用到汽车教学中,对于提高汽车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1汽车教学现状

1.1教学手段单一。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手段单一,特别是对于汽车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多教师还是使用最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般情况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前一段时间由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然后再开始新知识的讲解,完成之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这样一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作用,与教师之间也没有良好的互动,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汽车教学效果[1]。1.2实践教学不足。汽车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对实践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很多学校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占大多数,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背景下,自身具备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教学理念会计教学论文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内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是中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方法。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1]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在会计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会计教育要面向就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初、中级应用型会计人才。

(一)从学生情况看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多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基础、知识层次、认知水平都相对较弱,学生心理反映各不相同。

查看全文

中学地理教学理念的转变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标下的中学地理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地理教师应该怎样去应对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没有什么新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心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学习,以期促进学生地全面发展,体现当今社会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中学地理;转变;教学理念

地理是我们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地理学科的发展,还关系着我们全民族人民素质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地理教育有很重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初中的地理教育要比高中还有大学的更重要,即使初中学的比较浅,也比较简单,但是中学我们学的地理知识是对我们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可以影响到我们一辈子。初中地理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主要有我们国家的主要交通线路的走向,我们国家资源的主要分布,以及我们国家的大江大河等等。要求我们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知识,进而进一步顺利人地协调的思想,进一步懂得我们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自觉地保护我们国家的资源。20世纪以来,我们的资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应该认识到面临的这些问题,比如说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原始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与我们的地理学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学观念的转变变得很重要,而地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本文对怎样转变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1对地理教学理念的认识

教学理念是这样的一种理念,它是人们对地理教学以及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地理教学活动持有的最基本的观念和看法,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信念。正确的地理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20实际跨21世纪的结合点,新的课程标准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地理学科提出了六大理念,这些理念分别是:

1.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分析

〔摘要〕与生态学系统的和谐发展观相适应的“生态性”教学理念,其核心要义就在于克服艺术教育中的灌输性教学,而创造一种开放性教学环境,在艺术与其他学科资源的交叉领域中建立联系,创造教与学的碰撞、对话和交融的机会,在知识信息、道德情感、生活价值观等多元要素的均衡培育中,着力培养出通识、全面的持续发展型学习主体。

〔关键词〕生态性;艺术教育;开放性;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生态性”教学理念的基础性研究

(一)“生态性”教学理念的思想背景。与生态学系统的和谐发展观相适应的“生态性”教学理念,其核心要义就在于克服传统课堂中的灌输性教学模式,而强调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资源的交叉领域中建立联系,创造教与学的碰撞、对话和交融的机会,在知识信息、道德情感、生活价值观等多元要素的均衡培育中,着力培养出通识、全面的持续发展型学习主体人格。简而言之,所谓“生态性”教学就是对固化的单一型教学模式的纠正,对专业化封闭式教学思维的激活,它所倡导的正是以和谐发展观为主旨的整体素质教育,保持学生与书本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科与边缘学科、课堂环境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教学空间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和营造的,二者互为主体,相互启发,这种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与生态环境的系统观是一致的,师生之间在互补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二)“生态性”教学理念的理论来源。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让-雅克•卢梭,可以被认为是生态式教育的最重要的先驱。他明确提出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思想,他把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看成是一个自然存在,认为教育必须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1]。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接受了卢梭自然人性论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是对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的,他强调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元化的感受性,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特别是他把学习主体与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体会看作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到了20世纪,美国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将生态式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进行了更有效的拓展和更新。杜威特别关注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个人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相较于赫尔巴特,他拓展了教育的广度,要使学生获得一种有意义的经验,从而进行“持续性再创造”[2]。杜威的观点明确地点出教学育人的最大功用在于促成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效力和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就教育的本质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而这正是我们展开对“生态性”教学模式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艺术教育中“生态性”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生态性”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倡导以一种开放、互生、共存的教学态度来审视艺术教育,这是完全顺应当代中国的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的。我们鼓励借助在更开放性、更多元性的教学资源中引导学生对具体艺术理论和作品的深入理解,这也是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要贯彻始终的“生态性”教学理念。就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美学家亨利•爱的观点,他认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3]。亨利的思想体现出了对艺术课程教学过程的完整、连续和回溯的重视,这个过程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导入,更需要学生的积极介入和反思,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保证讲授与习得过程的和谐、有效。其次,按照“生态性”教学理念的实施目标,在保证取得显著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期望于对学习主体人格的多维度完善,而秉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来实施艺术教育。这种素质教育观的关键在于“和而不同”的生态式发展模式,它主张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但也注重学习对象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在学习环境与社会实践之间,在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生与互补的交互关系,它着力培养的是学习主体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展现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形态。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式素质教育观引导下,艺术教育不再止步于技法传授和理论学习,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创造激发学生的知觉、直觉和想象的教学环境,使学习主体始终持有一种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中学田径新教学理念研究

田径作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传统项目,在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后,田径教学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和更新,在竞技规则、技术难度、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方面均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创新,但是田径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依然以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以及狭隘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很多学生对田径依然不感兴趣。因此,在此背景下,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田径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当前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1教学观念陈旧。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没有结合新教学理念的精神,教学手段枯燥陈旧,教学形式化的弊端并没有真正解决。1.2学生缺乏兴趣。由于田径运动不同于足球以及篮球运动,其动作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对其兴趣本就不高。同时,由于教师教学手段陈旧单一,更是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不愿意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田径教学中。1.3教学手段单一。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思维以及角色定位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更加强调技术动作的传授,而没有遵循趣味性和生动性原则,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缺少娱乐性,进而导致教学质量差。

2.实现中学田径教学改革的相关途径

2.1更新教学理念。在新课程全面实行的背景下,体育教师需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以及运动技能,尽量淡化田径技术要求,而是将田径教学作为优化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首先,体育教师要深入掌握新教学理念的精神,认识到学生健康与田径运动的关系,将田径运动作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都动作演练和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运动时间,按照要求开展田径技术训练,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同时,强调教学的细节性、完整性以及系统性;最后,体育教师要将健康观念全面贯彻到评价、学习、教育以及教学中,在传授田径技术的同时,将学生的价值观、运动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结合,促使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能力和意识。2.2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在开展田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主动转变自身角色,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参与者以及组织者,灵活的传授田径知识,让学生对田径产生兴趣。首先,体育教师要发挥榜样的力量,为学生树立偶像,通过偶像效应带动学生兴趣,例如在开展100米以及200米短跑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比赛的激烈程度,教师可以结合著名短跑运动员博尔特的成功经历,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且鼓励学生:人生如同一场短跑比赛,只有不断的奔跑,才能获取最终的成功。以此为引导激发学生田径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到田径运动中,养成爱锻炼、爱运动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转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起到带头以及鼓励作用,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开展富有趣味的田径活动,例如,举办跑步踩球以及跨栏比赛等游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动和田径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游戏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必将十分高涨。2.3创新教学方法。以往的中学田径教学主要以体育教师作为主体而开展,在新教学理念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首先,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带领学生观看激烈而新奇的田径比赛,促使学生在欣赏比赛过程中,掌握田径运动要领;其次,中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渴望赢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表扬,因此,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其参与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在表现中掌握田径运动的要领和知识;再次,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动作复杂的田径项目,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开展教学,并且对技术进行简化改造,激发学生田径兴趣;最后,体育教师要给予表现良好的学生以奖励,例如奖励给进步最大的学生以一副乒乓球拍、羽毛球拍或者钢笔,进而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师一定要给予田径教学以高度重视,并且结合新教学理念的精神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实效性,发挥田径运动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终生运动的习惯和兴趣,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夯实基础。

查看全文

合唱指挥学科教学理念分析

1高校合唱指挥学科的特点

合唱指挥是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一般其他的学科相比,它更应该注重对于实践方面的学习。当然,在培养合唱指挥型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合唱指挥实践经验以外,很多时候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这是因为,有时候会存在由于某种情况而导致合唱计划发生变化而需要对合唱指挥的内容做出调整等,这些情况发生以后,除了要求合唱指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定以外,还必须使得他们能够根据事情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及时的应对策略。合唱指挥在整个合唱乐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的合唱指挥不仅能够鼓舞合唱乐队的士气,而且还能够依靠自己高超的指挥才能让整个合唱乐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高校合唱指挥虽然很多时候其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到合唱中,但是由于它在整个合唱过程中的作用却让其处于合唱团队里一个核心的位置。他在某种程度上直接能够影响到合唱的成与败,这是因为合唱乐队中的每个人唱歌的频率,包括一些细节上的换气、呼吸等过程,都要受到合唱指挥的影响。如果说在合唱过程中,合唱指挥出现低级失误,就会影响到整个合唱乐队的唱歌效果,很多人不知道该按照现在合唱指挥的指挥棒发音还是应该按照排练的时候唱歌,很有可能会让合唱乐队“分成两派”,一部分人是严格按照合唱指挥的指挥方式调节自己唱歌的情况,这部分人保持自己对合唱指挥绝对的信任,无论合唱指挥是怎么样指挥的,他们都完全按照指挥的方式进行唱歌;另一部分人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当合唱指挥出现错误时,要按照排练合唱时候的唱歌方式进行表演,这就很容易造成同样的一支乐队,在并没有采取任何合唱“特效”的时候,在某些时候会在一个地方出现两种唱歌的声调或者唱歌的方式,这就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或者直接影响整个合唱乐队的舞台效果。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合唱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应的措施,考虑当合唱指挥出现错误时到底应该按照哪种指挥方式进行表演,这对于合唱指挥来说也是一种能力上的锻炼。正是由于合唱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如此的重要,就必须加强高校合唱指挥学科的建设,让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制定完善的合唱指挥学科教学体系,合唱指挥不是一个人的战场,也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算数加和,而是要像将五根手指握成一个有力的拳头一般,将有限的合唱乐队人数发挥出无限的合唱效果。高校合唱指挥学科其实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对这方面十分感兴趣的人数较少,所以愿意向这方面发展的人数也较少,而且就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而已,由于我国现有国情的限制,这个行业中高端型人才较少,普通刚入门的人才也不多,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个学科并不是特别的有信心;另一方面是高校对于合唱指挥学科招生人数较少,当然,这与社会人才市场对这方面人才需求量有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行业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些对口工作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一些待遇好点的单位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就造成目前高校合唱指挥学科似乎并不怎么“吃香”的现状。

2高校合唱指挥学科的教学理念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要想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提出相应的教学理念,高校合唱指挥的亦是如此。教学理念对于学科而言,就好像是学科的灵魂一样,是整个学科在发展中的精神支柱。没有教学理念的学科是缺少灵魂的,是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学科教学中获得长时间生存的,一定会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为此,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学习高校合唱指挥学科,就非常有必要阐述一下该学科的教学理念。2.1和谐共处、共同奋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挥家,首先应该具有很强的领导才能,能够在整个合唱乐队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此,高校合唱指挥学科的教学理念应该囊括“和谐共处、共同奋进”。这是因为,合唱乐队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家和万事兴”,只有合唱乐队中每一位成员之间都能做到相互礼让、和谐共处,才能将五根手指握成一个拳头,才能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最终将大家辛辛苦苦排练的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合唱指挥就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合唱指挥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也只有他才能更好地处理合唱乐队成员当中的关系,只有他才能让人更为信服。所以,在对高校合唱指挥学科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对他们这种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有意识的能够主动担任这种责任,将高校合唱指挥学科“和谐共处、共同奋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地表现出来。2.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合唱表演虽然并不是什么体力活,但是也需要配合合唱乐队中每一位成员付出艰辛、付出心血和汗水,才能将“台下十年功”的作品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示那么短短的几分钟。所以,高校合唱指挥学科也应该秉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教学理念,教育他们戒骄戒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的实践中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也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让他们在以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对得起高校对他们辛苦的栽培。

3结语

一言以蔽之,合唱指挥在整个合唱过程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他在某种程度上直接能够影响到合唱的成与败,而教学理念对于高校合唱指挥学科而言,就好像是学科的灵魂一样,是整个学科在发展中的精神支柱。分析高校合唱指挥学科的特点与教学理念对促进高校合唱指挥学科的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知,《高校合唱指挥学科的特点与教学理念分析》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查看全文

转变教学理念改进阅读教学

【摘要】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陈旧落后,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促进语言的积累,提高表达与写作的能力,以期实现农村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鼓励自主阅读,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性阅读。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刚开始,学生提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许多问题都停留在表面上,所提的问题一下子学生就能找到答案,没有谈论的价值,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得多又零散,在课堂的把握上会受点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往往能紧扣课文重难点提出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学作品质疑问难,带着问题阅读,通过自主阅读和互相探究逐渐扫清阅读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从而提高了阅读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作为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有着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地发展,教师应给予肯定并适时地引导,把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在教学《一只小鸟》,让学生在充分读文后,围绕主题“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展开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快乐地小鸟。因为它每天都在树上唱歌。”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鸟,因为它从树上掉下来。”我再顺学而导,理出教学的主线,感受“小鸟的快乐与伤悲”?使得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实现“教学相长”的境界。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生活经历不同,对于同一事物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点滴感受与想法。有的同学是这样写的:“我们要爱护小鸟。”“不仅是人,动物也有亲情。”“爱小鸟就不要伤害它”,“树下的孩子爱小鸟,但方式错了,要让小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课本成了孩子们表达情感的舞台,记录下了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感受。

二、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延伸课外

1.优化教学设计。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学情境,查找各种相关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充分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及应对的措施,使得语文课程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同时,优秀的课外资源是必要的补充,能使语文教学课堂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低年级学生可以是《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王子》能文质兼美的故事。中高年级可以是语言精炼简洁,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散文、小小说,如《往事依依》、《甜甜的泥土》、《多一些宽容》,结合课文教学注重扎实有序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安排,如教学冰心《雨后》一课,可以以推荐学生阅读她的《小桔灯》《寄小读者》等,教学《一只小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养鸟须知》等,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还可以组织开展故事会、美段欣赏会、朗读擂台赛等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气氛,强化阅读习惯。2.学以致用,注重语言的运用。语文作为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科目,生活中无处不在,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宗旨。日常所学不仅应让学生理解积累,还应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运用,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搜集、阅读有关桂林的资料,让学生当“导游”,写一段解说词,并向“游人”解说,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精致;学了冰心的《诗三首》,让学生在领略其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而又不乏深沉的意境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并摘记《繁星》《春水》中自己感兴趣的诗行,深入体会其中的诗味,并且学会记录自己的灵感,学写此类哲理小诗。这不仅是学生语言再次积累的过程,更是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实践,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在学习中坚持实践运用与语言积累的有机结合,会启发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去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从我们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充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就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的自由权利。

查看全文

大学体育教学理念研究

一、体育理念与精神内涵分析

(一)体育精神内涵。所谓体育精神,就是指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面貌和凝聚力,通过体育的发展来体现出体育的思想、信念及与之相对应的体育发展动力,从目前来看,体育精神还包含运动员和体育学习者的面貌和心态等心理活动,是一种端正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观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培养,通过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模式的培养,教学方法的转变,来体现出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更好的体现出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二)体育理念。随着人们不断进行体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了人们对于体育本身的理解和归属,在传统的认知理念和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念,对于体育而言,其既是一种价值观念,又是一种价值理念,是支持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他对体育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体育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导向。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学理念与精神的教学分析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带动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的分析,全面的带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充分的体现教学模式的优化,需要以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为基础,以此进行相应的分析,以便于真正的带动体育精神和体育理念的教学。

(一)强化理念认知。目前来说,所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无非就是对教学实际工作的一种支持,是精神层面的。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无法从认知层面对体育理念和精神进行深入的认知,认为教学行为才是最为重要的,忽视了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于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师对于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精神的重视情况,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认知,从多维度和多角度体现出体育教学精神和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并结合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来转变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以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为主,突出教学中理念的认知。

查看全文

实用化学教学理念研究

随着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推进,高校化学教师在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理念及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老师的灌输式的低效教学现状,向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能力培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方向上发展。

1激发兴趣、创设良好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如何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需要教师课前充分下功夫准备的。例如在进行芳香烃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向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你对芳香烃在生产、生活及你们专业上的应用有体认识来进行设问,然后利用四个与教学、专业有关的实例来进行激趣教学。针对现代家庭的房屋装修问题,说明工业或建筑材料中所用的绝大多数的涂料中,一般都含有苯的有机溶剂,苯这种化学物质可缓慢挥发产生有害的蒸气,家庭装修后,室内就有苯蒸气存在。苯是无色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的致癌物质,如长期吸入,可引起障碍性贫血。

2真实、科学教学,主次地位分清

在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兴趣教学,带着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的主要阶段,发展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有驾驭课堂、控制教学节奏的能力。比如在醇的教学过程中由启发式的教学法将任务提出,“你大学毕业就业后第一个想要实现的梦想是什么?”有的同学说,在经过努力,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解决交通问题,买车,教师借此问题引出开车首先要遵守交通规则,规则严格要求饮酒不能驾车,那么交警是如何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哪?采用的原理是什么?与醇的什么性质有关,来创设较简单的基础问题。同时针对醇的性质和其他化学性质来拓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如东北地区进入冬季,为了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需加防冻液,那么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汽车所用的动力能源汽油的型号是根据什么规定的等一系列与所完成教学任务有关的具有探索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式的解决问题模式,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有个性的语言表达中,充分与学生进行不同层面上的交流。

3学习整合阶段,抓重点,促提高

查看全文

教师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

20世纪中叶,随着教育科学化运动的提出,有效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教学实践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表现,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起着直接影响,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要正确推进有效教学实践,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有效果。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成果,即学生所取得的学习进步与发展。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只关心教学产生的实际结果,对教学结果是否符合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动机与教学意图以及教学投入产出等没有联系,因此,教学是不是有效不取决于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取决于学生是否得到改变、进步和提高。也就是说,获得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与有效相对应的是无效,无效是师生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没有取得一点进步,那么这堂课就是无效的。从实践来讲,学生的学业成绩、认知以及学习态度的变化是评判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即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有进步、认知能力有提高、学习习惯有改进、学习态度有转变。

(二)教学有效益。效益即效用,是指物品对人的主观愿望的满足。教学活动不仅涉及师生双方获得预期的收益,而且还涉及教学活动的结果、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教学目标与教育需求的吻合,尤其是教学目标与教育需求之间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教学有效果强调学到东西,即使是以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获得的无用的东西,只要有结果,就是有效果;但教学有效益则强调学到的东西有用,如果学生学到的东西没有用,即使是成绩进步了、认知提高了,即便有教学效果,也无教学效益。可以说,教学效益实际上是教学价值的体现,强调的是教学的目的性和价值性,即不仅要符合社会效益,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还要符合个人效益,满足个人的教育需求。从实践来看,学会应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评判教学效益的主要标准。学会应用是教学效益直接用和显性用的具体表现。知识只有被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显示其价值和力量;学会学习作为一种适应性学习,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价值,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进行学习活动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知识在客观上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对个体智力开发、智慧增长、道德意识形成、人格发展等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增长,更要挖掘和展示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智慧和人格发展的知识,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比率,要做到教学有效率就必须在保证教学有效果、有效益的前提下,减少教学投入,增加教学产出。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即教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多,这是教学活动有效率追求的目标。从实践来讲,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减负增效、解放学生是评判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准,也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和改革方向;从教学论角度讲,精选教学内容,减少教学时间浪费,切实做到无前无后(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还学生一个高效的课堂。由此可见,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是构成完整有效教学理念的三个维度,三者缺一不可。

二、教师有效教学理念的实践构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