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业单位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01:35: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交通事业单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探究
摘要:交通事业单位资产是履行交通职能、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以此增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手段,实现良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实施策略
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既是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资产管理理论的现实反映,是新时期交通事业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制虽然已经做出了许多改革调整,然而随着时代的革新与发展,原有的资产配置问题与矛盾已经逐渐显现,再加上监督工作不到位,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交通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针对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改善原有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还可以提升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资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资金额方面都是较为庞大的。资产既是交通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完成上级交付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单位本身需要认真履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只有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才能促进单位事业的稳步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提升空间还很大,事业单位在内部强化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原先遗留下来的待处置资产事项,并进行妥善处理后,实现账实相符的资产管理目标,并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现阶段会计信息化建设与科学化节约管理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交通事业单位而言,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是推动其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优化与升级的过程。这样一来既加强了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又提升了预算报表编制的精准度,有利于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交通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畅展开。
二、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索
摘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国内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交通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问题成为了困扰国内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当前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实际,对应如何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探讨。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预算管理问题
一、新形势下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核心
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承担着优化国内交通运输布局、提升交通布局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的职能。随着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和国内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在建设和管理上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同时,项目规模也在不断上涨,涉及的资金总量持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控制工作对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提升交通事业单位内资金和资产的高效利用,积极防范市场风险和资产浪费对实现国内交通运输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了新的规定,因此,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消除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之间的差异是确保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顺利开展与进行的核心内容。
二、当前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环境不佳,部门预算申报中有不实现象首先,在交通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交通事业单位领导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财务和资金管理上面,而财务人员由于岗位限制和预算管理专业能力的限制,在预算上难以实现全面控制与资源统筹规划的管理高度,同时对于非财务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意识更加淡薄,导致了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中整体预算管理环境不佳的现状。尤其是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管理、运营和维护过程中使用的资金多数来自国家专项资金拨款,预算编制责任则是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申报数据进行统筹和规划。但由于财务部门对交通事业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和岗位中资源情况、技术水平、项目开展等了解不够深入,一些部门在申报资金时为了减缓压力可能会夸大资金需求,反映在预算上就会出现预算资金数量远大于实际资金需求,会造成国有资金和资产的流失和浪费。(二)预算编制防范不科学,难以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以历年预算编制内容为基准,根据各部门申报资金用途和范围进行核增或核减的增减量预算编制方法是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中普遍使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一般情况下,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需要由财务部门主导,执行和业务部门配合来共同完成编制工作,但是在实际上,预算编制工作则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完成,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了预算编制同交通事业单位项目和业务开展之间存在差距,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由于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和前瞻性,使得其对预算执行和监督的控制作用下降,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三)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实现对各部门预算情况的整合由于预算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和交流不够充分,导致了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难以反映出事业单位全部资金和资产的具体情况,财务部门难以了解到各个项目和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对预算指标的执行进度和结余情况也没有科学的把握。同时,虽然会计电算化在交通事业单位中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在当前大数据和网络化的时代,仅仅依靠电算化完成预算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造成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预算管理没有实现信息、资金、资源的整合,也没有达到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与实时传递。(四)预算执行力缺乏保障,没有有效的预算监督管理系统在交通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上,还存在着预算执行差异较大,预算进度难以保障的问题。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完善和科学,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预算管理对资金利用、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的重视和执行力度不足上。同时,在交通事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没有做到科学的分析和规范的调整,导致了预算管理的约束性下降。另外,预算监督和考评机制的缺失,导致了预算执行审核同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实际责任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部门参与预算控制的积极性不足,预算执行力更加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论文
一、新形势下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
预算管理是我国交通事业单位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对预算的科学编制、执行、实施、考核,通过这一系列的预算管理活动,可以有效的帮助交通事业单位实现本年度的战略发展目标。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所牵扯的部门比较多,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预算时还必须将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等考虑其中。但是,在实际预算编制中,预算基本是由财务部门来完成的,很多财务人员并不完全了解单位内部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实际情况,可见,专业预算人员的匮乏导致预算的编制与本单位的实际业务相脱节、分离。
(二)交通事业单位还尚未适应新的预算管理方式
在改革前,交通事业单位所采取的预算模式主要是由本地区的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来进行的,并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方式对资金进行管理。费税改革后,资金渠道发生了改变,很多地方的交通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真正适应预算管理的新方式,很多单位感到无从下手、束手无策,严重影响着预算的执行与效果。
(三)预算编制的模式落后、陈旧
全面预算管理在交通事业单位的应用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评价等方面的全过程,包括了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部内容。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切实发挥出事业单位职能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内部控制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从而促进交通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交通;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交通系统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部门管理职能多,分支机构多,既有项目管理又有行政执法,既有市场运营又有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差别较大;二是资金量大,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执行审批环节多,内部监督工作量较大;三是资产占有量大,资产类型多,管理难度大。总的来看,交通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是源于政府财政部门,包括财政补贴、上级补贴、专项拨款、各类经营收入等。因为其收入来源多样,各分支机构支出又各有特点,给预算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1)预算申报不实。第一是收入预算编制申报数据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没有将全部的收入项目纳入部门预算,个别单位将一部分收入游离于部门预算之外,特别是一些资产出租、处置等收入和部分单位的经营收入。第二是高估了支出预算,主要表现为在项目支出上,由于近年来大部分的的公路建设项目均采取上级补贴、地方财政配套的方式建设,基层交通部门在编制项目预算时,片面地认为加大项目预算可以申请到更多的补贴资金,因而在做项目预算时主观地高估费用,造成项目预算虚高,实际执行预算时,实际支出与预算金额差别较大,失去了预算的监控和规划作用,对交通事业单位的工作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预算编制基础基作不扎实。预算的编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其他部门的合作。交通事业单位因为工作内容繁多,所以与财务不相关的部门往往会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临近编制年度预算时,这些部门因为没有相关的准备工作,对下一年的工作目标不清晰,没有详细的计划,所以也就导致了预算的主观性。由于基础工作不扎实,编制预算时所提供的数据多半不具有科学性,最终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随意性大,这也就进一步导致了预算数据的不合理、预算约束力不够。
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论文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必要性认知
在社会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在市场经济环境大背景下,进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是交通事业单位在市场条件下发展的现实诉求,是满足国家相关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交通事业单位中,应坚持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让会计人员与所在单位彼此独立且统一,让会计人员的待遇独立于单位之外,从而促使其坚决落实相关的制度,提高单位内部控制力度,促使会计监督制度有效运转。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坚持对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有助于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如落实竞争淘汰制度,确保执证上岗,定期对会计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与考核,推动会计管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提高。落实会计管理制度改革,需要以委派制作为突破点,积极消除会计人员工作顾虑,保障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职能能够有效发挥,保障交通事业单位有效运转。
二、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认知
当前,在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中,所委派的会计人员属于会计监督与执行的主体,在相关会计法律中,对会计人员所具备的实际监督与执行责任给与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然而这种规定,同时将会计监督职员作为了单位之中的部分,即表现在单位职工的身份上,导致会计人员在具体单位财务管理之中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容易受到单位内部各种利益因子的干扰,如会计人员相关的具体待遇问题、人事调动问题及相关福利问题等,因其属于单位内部,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位前景均由单位领导负责,导致会计人员在执行监督与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完全依据相关制度及规范来履行具体的职能,导致其会计职能尤其是监督职能大幅弱化。虽然我们对交通事业单位会计体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如推行了单位会计人员委派制度,然而从现实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会计人员委派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多会综合考虑候选的会计人员,并对其进行考察,将其安排在各单位会计岗位上执行会计职能,所委派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单位之中,其具体的人事关系、工资及相关待遇均由所在单位负责,为维护自身利益,所委派的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考虑,导致委派制度成为了一种形式,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三、市场经济形势下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现路径探究
为推动交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交通事业单位稳健发展,要求依据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中会计体制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切实采取科学合理,具备较强操作性的举措,以确保交通事业单位能够有效运转,稳健发展。
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论文
1、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迄今为止,我国还缺乏一套对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也很少有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时间经验研究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然在基本理念、原则、方法也方面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但设计思路主要针对企业,对事业单位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相对较弱。实际上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书面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以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凭经验加以简单控制,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对业务流程控制过于简单,出现问题时缺乏统一规范的处置依据和标准。
(二)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许多单位的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因此,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某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控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建立了内控制度,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有的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么照抄照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么根据单位现在的工作实际,随高就低,安于现状,内部控制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交通事业单位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论文
一、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迄今为止,我国还缺乏一套对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也很少有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时间经验研究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然在基本理念、原则、方法也方面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但设计思路主要针对企业,对事业单位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相对较弱。实际上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书面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以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凭经验加以简单控制,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对业务流程控制过于简单,出现问题时缺乏统一规范的处置依据和标准。
(二)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许多单位的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因此,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某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控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建立了内控制度,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有的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么照抄照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么根据单位现在的工作实际,随高就低,安于现状,内部控制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交通事业单位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规范指导交通内控体系建设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完善交通事业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科学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企业要进行成本利润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交通事业单位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过度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建设、控制活动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对交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2008年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对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改革举措,同时,也对交通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交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某些不完善之处,因而应以新的基本规范为指导,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只有加强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才能避免因内控失效而给国有资产和单位遭受损失。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引言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年06月28日联合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该基本规范一大突破是科学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基本规范强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根据这一基本规范,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虽然新规范是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但是,这一基本规范的实施对交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着借鉴和指导的意义。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企业要进行成本利润核算,随着改革的深入,交通事业单位也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来保全国有资产。
二、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运行改善对策
G202黑大线(葛布北街至方晓路段)位于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西部河北境内,是抚顺连接沈阳、清原的重要交通纽带。该路段起点位于葛布北街市政界K1251+400,终点为沈抚示范区界K1259+500,路段长度为8.1千米,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属于典型的城接合部地带。2017年以来,该路段被辽宁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列为省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隐患突出,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抚顺市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通过2年的连续治理,于2019年12月完成该路段隐患治理的全部工作任务,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和标志标线得到有效夯实,电子科技化管理水平不断优化,沿途居民安全意识水平稳步提升,道路交通事故“三项”主要指标相比完成隐患治理之前大幅下降,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果。本文通过对2017至2019年抚顺市顺城区G202黑大线(葛布北街至方晓路段)逐年一般以上交通事故进行逐一分析,对事故成因、发生路段、发生时段进行研究,找出事故易发原因和规律,讨论降低事故风险的解决对策,供借鉴。
一、交通全隐患治理及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一)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按照《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及严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试行)》要求,G202黑大线(葛布北街至方晓路段)路段符合《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分类参考标准》中的一类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对此,抚顺市交通运输、交管部门着手研究排查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分别从路面质量提升、设置道路中心护栏、优化交通标志标线、提升夜间照明强度、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多步骤进行实施。省、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专家组先后提出工作意见,包括对方晓大集“马路市场”进行搬迁或规范,还道路通行基本功能;针对沿途车辆随意掉头、居民横穿马路等现象,建设道路中心隔离护栏,规范行车、行人秩序;通过采取区间测速的方式,控制过境车辆车速;加强沿途路灯等照明设施的养护力度,确保夜间照明强度,满足视线要求;加强沿途居民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居民、驾驶人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因隐患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具有一定滞后性,交管部门采取宣传先行的方式,多次深入沿途村庄、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教育“五进”宣传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用身边的事故教育身边的人”等方式,警示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交通运输公路管理部门对既有路面进行路面刨铣、摊铺沥青,路边重新修砌,完成道路中心隔离护栏、标志标线设计、施工等隐患治理任务,属地政府将“马路市场”搬迁改造。截至2019年12月,黑大线(葛布北街至方晓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二)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交通事故情况分析。从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每年4至5月和10至12月交通事故数量占比在70%以上,为事故易发时间段。每日早高峰和傍晚至夜间时段事故数量占比60%以上,为事故易发时间点。交通事故呈现出季节性和时间规律特点与沿途车流量、居民春秋两季耕作和日常出行惯有一定相关性。从事故发生的地点来看,黑葛线至方晓路段连续穿越村庄、企事业单位、村路和农田作业道等,小路口较多,加之方晓路段与2条县公路交叉,每周两次绵延两百余米的农村大集等因素,导致路段中西部事故易发。从事故成因来看,驾驶人忽视瞭望、超速驾驶、驾驶人操作不当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占比70%以上,而支路未主动让行,行人、非机动车横穿马路忽视瞭望,则加重交通事故的后果;从事故涉及车型来看,大型货车发生事故的比重最大。以2019年12月隐患治理完成为时间节点,隐患治理前时段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隐患治理后时段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统计结果表明,隐患治理完成后年均一般以上事故数据平均下降79.2%、死亡人数下降85.4%、受伤人数下降79.4%,交通事故主要指标显著下降。
(三)隐患治理后事故再分析。隐患治理完成后,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指标大幅度下降,该路段由一类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降低为三类事故易发点。为了进一步探讨隐患治理工作,笔者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的交通事故进行再分析,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进行运行后评估分析。结果显示,事故发生时段相对分散,事故成因以忽视瞭望、未按规定让行为主,事故发生地点全部集中在黑葛线至方晓路段。从加重事故后果的形态来看,小型机动车驾驶人在人行横道开口忽视对过街行人瞭望、行人翻越护栏或斜插横穿马路为重要因素。
二、完善建议
道路交通安全机制实施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及工作步骤;工作机制及任务;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网络、全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组成员单位要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成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对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动车、驾驶员情况进行摸排统计、在行政村、社区设立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原则上聘请治保主任、社区主任担任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组,要指导督促各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开展基础性管理工作、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组主要职责、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警大队、乡镇、街道办事处预防交通事故领导组工作职责、建立交通安全志愿者队伍、各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职责、各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职责、提高思想认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运行,建立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检查考核、及时互通信息,加强情况反馈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9〕33号,以下简称《决定》)、《关于印发晋中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发〔2010〕4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08〕9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网络,在全市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的道路交通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强化人、车、路的源头管控,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促进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主要内容及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相关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切合各自实际的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迅速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