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1 01:24: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交通事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市区交通事件应急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全面提高应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省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分级标准
交通事件整改安排材料
加强反馈。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总结。各相关单位要及时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向县政府演讲。县政府将不定期进行督查,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和责任倒查制度,对因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今年月、月。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县级公路先后发生了两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全县道路交通平安形势非常严峻,为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扭转道路交通平安管理的主动局面,特制定整改工作部署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交通平安督查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解决我县道路交通平安存在突出问题和重大平安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整改。以级公路、级公路以及210国道三条主干线为重点,使全县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针对等省市过境车辆在县辖区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特点,纠正客运车辆、货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等车辆的超速、超员、超载、违法超车、疲劳驾驶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各乡镇、各单位要根据辖区道路交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采取超凡规手段,对辖区内的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驾驶无号牌机动车上路、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违法超载、违法超员、三轮摩托车违法载客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小议交通事件的民事责任和防范措施
一、前言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带动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年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20万起,因车祸致死人数5万多人;90年代以后分别上升到30多万起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约7万多人;随着机动车辆的直线上升,2001年和2002年上述两项指数分别是75万起、10.6万多人和77万多起、10.9万多人。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共发生城乡道路交通事故1092起,死亡248人,平均每天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仍在一人以上①。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人类和平年代的“杀手”。因道路交通事故诉讼至法院的损害赔偿案件,近些年都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拟结合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来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特点、归责原则及防范事故的对策。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及特点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我国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17条的规定,将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视为一般侵权责任。该《办法》一出台,便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笔者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应是特殊的侵权责任而非一般侵权责任。理由和法理依据有:
1、致害物的特殊性。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害物体,主要是道路上的机动车辆,它们属于高速运输工具。高级轿车,时速均在100公里左右,一般机动车辆,时速也保持50—80公里之间。它们运行时,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的“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作业造成损害的,属于特殊侵权责任的范围。《民法通则》是我国的基本法,《办法》属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不应与基本法相抵触。
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是出于行为人的过失。在侵权的民事责任中,一般侵权行为人的过错形式既有行为人的过失,也有行为人的故意。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为人不是希望和放任损害结果的发生。因此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过错形式,只能是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失。
文体和旅游局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为切实加强旅游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杜绝旅游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科学、迅速、有效地处置旅游道路交通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旅游道路交通事件的发生和降低旅游道路交通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县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旅游道路交通事件的范畴
旅游道路交通事件是指发生在景区内交通道路上或组团外出旅游的突然发生涉及游客,造成人身财产较大损害的交通事件,以及由自然现象引起的灾害性交通事故。主要包括:
1.游客在组团外出旅游过程中的交通事件。
2.游客进入景区过程中的交通事件。
3.因突发自然灾害,致使游客乘坐车辆发生交通事件。
交通事故定义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交通事故也是频频发生,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当前,对交通事故这一现象的成因、防治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事件事故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一事物的出现,人们必然要从性质上对该事故作出判断,从而能更好地对该事物进行认识和处理。同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沟通越密切,人们出行也就越发频繁,代步工具也越来越快捷、先进。因而在出行过程中引发的各种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深思。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的问题就是交通事故的涵义。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交通事故的定义
关于交通事故的定义,在我国最详尽、最权威的莫过于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该法第八章附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明确规定了交通事故的定义,即“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上述定义不难看出,构成交通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1总则
1.1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应本区特点和未来建设、发展的需求,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处置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重特大交通事故突发时实施有效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1.3编制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置本区各类突发道路交通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本区整体防护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和《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事故分级
区政府道路交通事故救援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了有效处置群死群伤及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强化我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防止重大交通堵塞,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的,做到组织指挥统一、赶赴现场迅速、信息反馈及时、救援措施有力、工作有条不紊。
(三)编制依据
内河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1总则
1.1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贯彻《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针对区内河水上交通突发事故的特点,建立综合有力、统一指挥、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内河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内河交通事故的能力。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1.3编制依据
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方案
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灾害事故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能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市政府决定在“”等3县建立突发灾害事故及交通事故医疗救援中心,这也是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确立的12项民生项目之一,为确保该项工作的圆满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体规划,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迅速、救援有力的要求,全面提高各种突发事件和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及目标
事故救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参与,依法规范、保障救援,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平战结合、反应迅速,加强预警、科学决策”的原则。形成以医疗救援中心为主的指挥有力、反应灵敏、高效快捷、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的医疗救援体系,能够承担重大灾难、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的紧急医疗救治任务。
三、救援组织体系及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