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23:05: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交通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交通改革

交通局公路改革工作讲话

同志们:

几年来,我省交通工作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到了国家交通部、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公认,这些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战斗在全省交通战线的领导及广大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省政府对这次全省公路改革、养护管理质量和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十分重视。下面,我代表省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交通工作成绩显著,为经济发展发挥了基础先行作

几年来,吉林交通事业坚持抢抓机遇,推进跨越式发展,同时在发展进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喜人的业绩,达到了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的。到20*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4109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2公里,一级公路达到112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4918公里。按交通部公路12项主要指标综合排序,到20*年末,在全国居第10位,公路发展是超前的。

查看全文

城区交通管理改革调查汇报

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发展要求,从而对各级政府机构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将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

纵观我国目前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其突出特点是:中心城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以不到1%的国土面积、17.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1%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中心城市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是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实现中心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交通运输不仅是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同时也是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体现的物质载体,因此在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种新的需求,是中心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综观我国中心城市交通发展历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网络的规模和质量,还是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均得到极大地改善,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运步提高。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管理与交通运输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并逐渐成为阻碍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究其原因,则是落后的交通生产关系与先进交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根本体现。目前,我国多数中心城市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仍沿袭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现象较为突出,不能适应交通运输市场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已成为影响中心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制性障碍。因此,按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改革现行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建立适应交通市场发展要求、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中心城市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为此,致公党中央适时开展了“中心城市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研究”调研活动,以求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为我国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为实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调研组历时一年之久,分别对重庆、深圳、上海、武汉、北京等中心城市的交通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考察。每到一处,调研组都召开有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参加的中心城市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座谈会,详细了解情况,充分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我国中心城市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存在问题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理清了改革思路和脉络,提出了“关于我国中心城市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达到了预期目的。

查看全文

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探究

摘要:交通事业单位资产是履行交通职能、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以此增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手段,实现良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实施策略

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既是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资产管理理论的现实反映,是新时期交通事业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制虽然已经做出了许多改革调整,然而随着时代的革新与发展,原有的资产配置问题与矛盾已经逐渐显现,再加上监督工作不到位,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交通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针对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改善原有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还可以提升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资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资金额方面都是较为庞大的。资产既是交通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完成上级交付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单位本身需要认真履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只有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才能促进单位事业的稳步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提升空间还很大,事业单位在内部强化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原先遗留下来的待处置资产事项,并进行妥善处理后,实现账实相符的资产管理目标,并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现阶段会计信息化建设与科学化节约管理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交通事业单位而言,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是推动其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优化与升级的过程。这样一来既加强了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又提升了预算报表编制的精准度,有利于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交通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畅展开。

二、交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交通局公路改革养护管理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现场会是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会议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公路改革推向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养护质量,如何因势利导将农村公路建设引向深入。昨天大家亲眼目睹了通化市农村公路建设及公路环境整治情况,今天上午通化市又作了系列经验介绍。应该说,通化市的经验是全面的、综合性的,是非常好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大家看了听了,我觉得通化市的主要特点:

一是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责任意识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好,对交通工作真重视、领导的力度大。

二是交通部门开拓创新意识强,主动当好参谋,充分发挥交通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三是以改革为动力,公路系统改革平稳推进,做的扎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是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方针,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查看全文

交通局用车制度改革的意见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3、坚持“两个确保,两个兼顾”的原则。确保正常工作秩序,兼顾各方的切身利益;确保降低车辆费用支出,兼顾必需的公务交通保障。

4、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交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勤政廉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二、范围和对象

查看全文

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按照省发展计划委员会87号文件(湘计发[2004]87号)的有关要求,我厅对国有交通企业的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进一步推进交通企业改革问题作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交通企业的基本情况

据2002年底的统计,除省属企业外,全省有包括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工业、搬运装卸、联运和港口企业在内的交通企业241家,有职工12万多人,其中国有企业85家,职工7万2千多人,集体和其他所有制企业156家,职工5万多人。离退休职工一般都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多数水运企业离退休职工占职工总人数半数以上。在所有这些企业中,除10余家大中型公路运输企业和为数很少的几家交通工业企业尚能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多少有些利润外,其余大多数企业都是人员过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步履艰难。

交通企业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交通运输的主力军,曾经为满足社会需要做出重大贡献。为了搞活交通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厅就一直在指导和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实施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我们调查,目前全省交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多元化产权结构的约占30%。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六种:一是以衡阳汽运公司为代表的职工全员买断,经营者持大股,全员持股的股份制模式;二是以郴州汽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外商资本和员工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三是以常德汽运公司为代表的由原企业法人代表买断的模式;四是以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常德船舶厂为代表的由外商或民营企业整体收购模式;五是以常德轮船公司、津市轮船公司为代表的破产后重组成民营企业的模式;六是以双峰县运输公司为代表的原集体企业解散重组模式。这些改革改制企业,多数来势都比较好。我们准备在今年组织调研和后评估,然后开展交流,指导企业全面推进改革。

二、厅属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厅共有直属企业12家,共有职工15244人,其中离、退休3891人。还有公路局、公路运输局、航务局局属享受事业待遇的中小企业14家,共有职工2940人。厅直属12个企业中,现资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高速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三湘客车集团四家已是股份制企业。

查看全文

交通勤务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对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新情况,解决交通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近几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围绕着如何通过勤务模式改革来提高管理效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去年“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中,江津区公安局提出了“破解三基难题,探索警务模式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交警支队组成调研组,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对改革当前勤务运作模式进行调研,并集思广益,选取部分单位进行试点。笔者有幸参加了调研活动,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勤务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都是适应当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效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此,交通勤务模式改革一定要念好“全、快、活、精、严”五字经,始终围绕平安畅通做文章。

“全”,即管控面要全,涵盖点、线、面,消除失控漏管现象。“全”字是交通管理部门追求的目标,是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重点。可以说,当前的交通勤务模式改革其实就是要通过合理调整现有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警务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管控面。在当前警力不可能大量投入的前提下,要实现“全”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充分依靠高科技手段实施精确管控,同时在岗位设置和执勤警力安排上拓宽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民警、协警以及交通协管员的管理效能,实现“全”管,是完全可以的。如交巡警支队在勤务模式改革试点活动中,建立了以机动巡逻为主体,步巡为辅,固定岗为策应的巡查管控勤务体系,即:将安装“电子警察”的路口警力撤出,机动车交由“电子警察”管控,行人交由交通协管员管理。执勤民警分别组成机动巡逻组、步巡组:机巡组管面、步巡组管线。高峰期,所有执勤民警均按照承包点、线守点走线,对商业繁华区、校园门前、交通复杂地区、易堵路段等进行人工管控;平峰期,机动巡逻组按照顺时针方向对辖区所有路段进行巡逻,步巡民警按照规定线路进行巡逻。在接到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室出警指令后,机动巡逻民警或步巡民警能够快速赶到指定地点,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指挥、管控。切实做到把路口让出来,把路面管起来,把失控路段拾起来,扩大了管控范围。

“快”,即接处警快、疏导拥堵快,处理事故现场快。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呈阶梯式增长,人流、物流量急剧上升,人、车、路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因此路面勤务改革要将“快”字作为核心和生命线,努力建立健全快速处理机制。目前,我支队在提高路面管理效率方面迈出一大步,有效提高了我区的道路通行能力:首先是建成了监控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城区主要路口、路段的实时监控,只要路面发生拥堵苗头或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及时发出指令,大大提高了接处警速度。尤其是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有效填补了盲点时段。其次是实行了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事故快速处理机制运行以来,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出警速度、处警速度大大提高,由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明显减少。

“活”,即勤务设置要机动灵活、务实高效。交通是动态的,交通流量随着路段、时段的不同而不停地变化,因此,原先固定岗点,固定执勤警力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当前,勤务制度改革要坚持“勤务跟着流量走,岗位随着问题设”的观点,遵循贴近实际、突出实效的原则,在设置执勤岗位时要根据管控重点,做到不同区域各有侧重;在勤务设置上侧重于勤时随着任务走,即便在同一路段,也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交通流量设置勤时,使勤务制度既符合实际需要又机动灵活。如在城区,可以以实施“畅通工程”为总抓手,推行“高峰站点,低峰巡线,动静结合,以动制动”的动态管理模式,根据路面情况及流量特点和变化以及交通警卫任务的要求,合理布置警力,随时调整勤时和点位,发挥机动灵活性,最大限度地疏堵保畅。日常执勤中还可以采取固游结合的勤务方式,利用测速仪、电子眼等高科技手段,集中专项整治突出违法行为。在国道、省道上则可以以创建“平安大道”为总抓手,通过设立检查站,利用警车进行全天候巡逻检查等形式,最大限度提高路面见警率,突出对“事故黑点”和重点路段的治理。在边远地区,尤其要注重发挥警车巡逻的作用,不定时在界内巡查,在巡查中及时发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哪里是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地方,就在哪里开展重点治理,使驾驶员找不到规律,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精”,即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行精确管控。一方面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对执法机关执勤执法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民警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固定证据、严格执法、规范执勤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当前警力严重不足,而且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另外,目前,执法环境较为恶劣,民警纠违的难度非常大,管理效率不高。而高科技管控的全面推广,恰好能弥补这些不足。可以说,加大科技投入,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将成为事业发展的必然。为此,在勤务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将提高交通指挥自动化水平,加大监控系统的覆盖面和覆盖密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按照信息化要求再造警务工作流程。主要公路要增设信号控制点和电子警察,增设监控卡口,加快四级网建设,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和科技装备的运用率,推动交通管理工作逐步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同时,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科技应用工作规范和管理考核办法,指导和推动基层全体民警开展科技实战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应用的规范化水平,形成利用科技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的合力。

“严”,即路面执法从严、民警日常管理考核从严。再好的构想都要依靠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实施,勤务运作模式改革更是如此,如果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不严,措施不硬,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首先要做到严格执法。在勤务工作中着重要求提高民警执勤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按照“上路要管事、管事要规范”的要求,实行目标量化,做到逢违必纠,从严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确保“站一点管一片,走一路管一线”,切实形成严管声势,消除部分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其次要严格把关。随着高科技应用的普及,非现场处罚将成为道路交通管理中普遍使用的管理手段,它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真实客观地记录违法行为,更在于它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执法的干扰,但在进入处罚阶段后,如果不能严格把关,就会使其失去应用的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在这方面,我支队坚持从领导自身做起,不该签的字坚决不签、不该批的条坚决不批,并实行谁签字谁负责,严格把好处罚关。经过几年的运作,支队非现场处罚工作已走上正轨,虽然处罚严厉,但由于公开、公正、公平,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对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有力地推动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第三要严格考核措施,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努力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标准是勤务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最终保障。为此,在改革中应坚持“过程”与“效果”相结合的考核原则,注重过程,兼顾效果。主要从出现率、管事率、快处率、执法管理、管理效果、交通设施信息报告等日常工作入手,通过对民警执法数据分析,全面、客观、科学评价民警工作情况,合理引导民警执法管理工作,提高民警管事率。

查看全文

县交通局企业改革经验总结

县交通局企业改革经验总结

以人为本抓改革规范操作保稳定

××××县交通局

我局原有8家企业,其中特困企业3家;2606名干部职工中,上岗人员不足500人;企业总负债3208.3万元,人平负债1·23万元。过来全局上下一班人整天就在“如何缓解人员就业压力,化解债务包袱”的迷宫中打转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扭转被动局面,2004年年初,我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按照“积极大胆、稳步推进、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改革思路,因企制宜,分批启动,以人为本,规范操作,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局属8家企业的改革任务,2004年先完成县航运公司、装运公司和汽车修配厂三家单位。

2004年,我局在市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没有一分钱的资金支持,没有一名县级领导具体抓,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极难落实兑现,干部职工人平受偿不足5000元的情况下,胜利完成了改革的各项预定任务,盘活存量资产340万元,三家企业1360名干部职工的身份全部有偿解除,期间没有一名干部职工到市县上访闹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坚定改革的信心

查看全文

交通局企业改革经验

2004年,我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没有注入资金支持,没有一名县级领导具体抓,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极难落实兑现,干部职工人平受偿不足8000元的情况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讲政策法规顺人心,凭公平公正稳人心,靠排忧解难暧人心,顺利完成了县航运公司、装运公司和汽车修配厂三家单位改革的各项任务,三家企业1428名干部职工的身份全部有偿解除,支付611名职工受偿金474万元,817名退休职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接管,所有职工档案全部移交社区,国土、房产手续全部到户到人,期间没有一名干部职工到市县上访闹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改革共识深入人心

交通企业改革是一场深层次的攻坚战,不仅涉及到利益的调整,而且也触及到观念的碰撞。我县交通企业改不改,如何改?当时可以说是顾虑重重,争议不断。有的主张立即改,马上改,趁企业还有一些资产可变现,快点分光走人;有的主张维持现状,认为交通企业队伍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搞得不好就会捅“马蜂窝”,出乱子,怕收不了场;有的认为交通企业属于特殊行业,具有行业优势,不改革也能维持下去,能拖则拖,何必劳神费力,自讨苦吃。为此,局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大家一致认为企业改革正当其时。一是上级有政策,有优惠条件,支持企业改革。二是企业能够支撑到今天,说到底,靠的是行业垄断优势,如果直面市场,企业必死无疑。三是干部职工有要求。在走访座谈中,大部分干部职工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机制不满意,要求改革。特别是一些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同志,要求改革的愿望更强烈。通过讨论,局党委一班人认识到改革上合政策,下顺民意,不仅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而且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为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在改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根据他们既是改革执行者,又是改革的对象,因而有想改革、喊改革和怕改革的矛盾心理,采取大会发动、个别座谈等办法,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另外,为使广大职工的思想与改革同步,我们以企业面临的困境作教材,采取算“三笔账”的办法,即算经济亏损账、算资产消耗账和算改革效益账,从而使广大职工思想高度统一到改革上来,使企业干部职工认识到深化交通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是促进交通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大势所趋,现实所迫,“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死路一条”,营造了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内在动力。

县航运公司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干部职工1051人、改革难度较大的企业,去年4月份全面启动改革后,我们分别组织召开了在岗人员会、职工代表大会、中层骨干会、退休人员会,反复宣传改革政策,并印发了《企业改革征求意见表》311份,征求职工意见,把握好了舆论导向,改革的共识深入人心。

二、把握政策,依法依规,凭公平公正赢得人心

企业改革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非常强,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事端。为此,我们把走群众路线作为解决具体矛盾和难点问题、加快改革进程、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办法,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议,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效果十分明显。

查看全文

交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交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总结2008年交通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交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对交通工作高度重视,翟长生副市长亲临会议看望大家,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扎实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8年交通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令人振奋的大事和喜事,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考验与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全市交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总体目标,团结一心,克难奋进,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8亿元,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1万多个,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6%,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积极贡献。市交通局被评为2008年度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在德州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件大事评选中,“德州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树起全国农村公路建设一面旗帜”入选十件大事,“德州市被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进入全国最高层次公路运输网络”入选十件大事提名事件。

回顾一年来的交通工作,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前三季度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项目审批更加严格、建设成本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全市交通建设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自11月份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做出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全市交通系统敏锐反应,积极调整工作部署,及时提请市政府成立全市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速。青银高速济南绕城北线工程建成通车,德滨高速顺利开工建设,济乐、德商高速分别通过国家不同阶段的审批,为下步加快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州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通过专家预审,相关项目加快推进。新建乐陵、宁津、夏津3个县级客运中心。高标准建成东方红路减河大桥,改造堤岭大桥,圆满完成行政中心路网、景观桥、景观沟渠和新城11号线等市区工程建设任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