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流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19:10: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师流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师流动

剖析城乡教师单向流动

【摘要】城乡教师单向流动是引起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是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严重阻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基于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方法,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与专家评分法,综合分析影响我国农村教师流向城市学校的关键外部因素,并提出改变影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外部因素策略。

【关键词】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城乡教师流动单向流动

城乡教师单向流动是指教师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单一方向的流动,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严重缺乏城市到农村的逆向流动。主要表现为:农村流向城市、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低的地区流向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等。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农村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城市教师资源却被大量浪费,拉大了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公的鸿沟,制约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均衡发展。因此,无论是从平衡城乡教育发展还是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来说,改变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局面都是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一、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的现状

国家强盛在教育,教育发达在教师,因此,要想实现国家强盛的伟大目标,必须要实现教师队伍的壮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流动特别是城乡教师流动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颁布了许多文件与规定,推动建立了一系列城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如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12月31日颁布的《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教师的地区所属性,促进中小学教师在不同地区与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教师流动的长效机制,建立教师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但我国当前教师流动更多地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据江汉大学高双桂教授等人在22个省区中选择了47个县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涉及的553个农村小学中,每年新补充的教师一共只有200多人,而在215所农村中学中,由高等学校毕业新补充的教师每年平均只有1人。在教育部组织的对艰苦地区的调查中,有74.6%的校长反映近三年内流失的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有92.5%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这种不合理的城乡教师单向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缺乏大量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二、基于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分析

查看全文

教职工流动与教师引进制度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职工流动与教师引进的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此暂行办法。

一、调入与引进条件

1、调入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强、教学业绩佳,身体健康、年龄男教师40岁以下、女教师35岁以下,用人单位与区县教育局对其考核合格。

(2)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国民教育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学历,中学教师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学历,所教学科是我市紧缺专业。

调入四星级(含四星级)高中的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前学历)或本科以上学历。

查看全文

教师流动样态及标准建构探索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呈单向性和无序性,从农村流向县城学校、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优质师资分布不均、农村学校师资短缺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导致了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依据社会流动理论与人力资源理论,应建构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标准,以规范、引导县域内教师合理、正向流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中小学校;教师流动样态;基础教育

一、中小学教师流动样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原来封闭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流动日益频繁,曾先后出现过两次流动大潮: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师工资拖欠严重等因素影响,教师纷纷流出教育系统,主要表现为“下海经商热”、“从政热”等。90年代以后,随着中小学教师工资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教师职业受到青睐,中小学教师流动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农村流向城镇学校,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或省会城市。

由于东西部、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教师流动一般都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本文选取以西部宁夏固原地区的原州区和彭阳县、甘肃庆阳地区的西峰区和环县与青海海东地区的乐都县和平安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这些样本都是西部或国家贫困地区,具有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典型性。由于各地教育局的统计报表数据都是宏观的,没有流动教师具体的学科、年龄、流向地等情况的统计,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小学教师的流动现状。因此,笔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县城、较好乡(镇)、偏远乡(镇)三个层面选取样本学校,这些样本学校具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共同特征。同时对样本学校流动教师的年龄、学科、流向地、流动形式、流动人事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调查,①依此将中小学教师流动形式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市场流动与行政流动

查看全文

剖析目前教师流动方式的经济影响

[摘要]中小学教师的流动包括自发与计划、主动与被动、无序与有序、定期与非定期几种类型。其中自发自主的无序性流动是教师个人的一种趋利性流动,会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的更加不均衡与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定期有序的计划性流动不仅有助于师资在枝际间的合理配置,也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和学校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实现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构建有助于教师定期有序流动的制度机制,推动不同学校间师资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教师流动;经济影响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之间的硬件差距逐渐缩小,与此同时,择校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校际之间师资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如何平衡这种差距,均衡各个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资源,为所有学生提供大致相同的教育条件,逐渐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教师不同流动方式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均衡师资差距的政策建议。

一、教师流动的主要方式

所谓教师流动,是指教师在相同或不同级别与类别学校之间的工作变动,包括有编制、有正规手续的调动,也包括无编制、无正规手续但双方认可并达成协议的流动。有手续、有编制的调动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干预式的调动,也包括教师和学校通过双向选择而实现的自主流动;无编制、无正规手续的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和教师个人出于各自需要、并通过聘用合同的形式而实现的流动。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来看,教师流动可以分为自主流动与计划流动、主动流动与被动流动、有序流动与无序流动、定期流动与非定期流动等几种类型。第一,自主流动与计划流动。根据流动的主导者不同,教师流动可以划分为自主流动和计划流动。所谓自主流动,是教师个人出于自身及其家庭各方面利益考虑而自发进行的流动。自主流动是一种逐利性流动,流动的教师多为具有年龄优势的骨干教师,流动的方向是由薄弱学校到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或由农村至县城、由落后地区至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实行的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所谓计划流动,是指为相对均衡地配置教师资源,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考虑到区内各个学校发展对于不同学科教师的实际需要而实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师流动。这种流动是组织发展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服从组织的调动与安排。如,近年来在基础教育中出现的支教活动、对口帮扶活动、轮校教学活动等都属于计划流动。

第二,主动流动与被动流动。从流动主体的流动意愿来看,教师流动可以划分为主动流动与被动流动。所谓主动流动,是指教师出于各种原因,从改善自身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或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而自发自主进行的积极流动。所谓被动流动,是指在教师自身缺乏流动意愿或根本没有流动意愿的前提下,由于政策要求或学校规章制度约束使一部分教师无法得到聘任而被迫进行的消极流动。如,一些优质资源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而导致的“末位教师”的流动,一些生源不断下降的普通中小学由于生师比不协调致使一些教师无法得到工作安排而被迫进行的流动等。一般来说,自发流动多为主动流动,计划流动多为被动流动。

查看全文

论影响教师流动规则实施的原因及策略

摘要:面对教师单向不合理流动问题,制定并实施教师流动制度是最佳选择。政策制度不完善、宣传不足、办学观念以及教师培训的落后等都影响着教师流动制度的实施。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办学观念,促进全社会对教师流动制度的理解。

关键词:教师流动;效果;障碍因素;对策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显著,这一差距使得各种资源向城市流动,同样,优质教育资源也向城市集中,造成了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这种单向的不合理流动致使过剩与短缺共存,造成人才浪费和教育不公平产生。在过去很常见的做法就是以扣留档案或要求高额费用的方式,使教师不能顺利实现流动,强留住教师,即“堵”。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始对教师的流动进行合理引导,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措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以实现校际师资均衡,即“疏”。

一、教师合理流动的意义与我国教师流动制度的现状

从长远角度来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对于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打破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实现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使各校师资力量趋于平衡,缩小教育差异,对于改善弱势学校的教育质量,推进一定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校来说,它给学校带来新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它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师保持教育工作的新鲜感,克服职业倦怠,并在新的学校谋求新的发展,更加认真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教师真实了解所在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更深切的把握教育规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不同风格教师的授课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升素质。

近年来,由于城乡教师待遇、受尊重程度、发展空间、管理模式以及占有各种资源的明显差距,加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单向流动越演越烈。针对这一现象,部分省市也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如:针对乡村学校师资匮缺,与城镇学校形成鲜明反差的现状,2007年9月起,新疆阜康实施城乡教师轮岗。规定轮岗的教师主要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学校中层以上且有培养潜质的管理人员中选出。轮岗期限为两年,轮岗人数控制在学校教师总数的2%至5%,将轮岗与教师评优、晋升和奖励挂钩。

查看全文

教师流动制度的原因及对策综述

摘要:面对教师单向不合理流动问题,制定并实施教师流动制度是最佳选择。政策制度不完善、宣传不足、办学观念以及教师培训的落后等都影响着教师流动制度的实施。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办学观念,促进全社会对教师流动制度的理解。

关键词:教师流动;效果;障碍因素;对策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显著,这一差距使得各种资源向城市流动,同样,优质教育资源也向城市集中,造成了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这种单向的不合理流动致使过剩与短缺共存,造成人才浪费和教育不公平产生。在过去很常见的做法就是以扣留档案或要求高额费用的方式,使教师不能顺利实现流动,强留住教师,即“堵”。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始对教师的流动进行合理引导,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措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以实现校际师资均衡,即“疏”。

一、教师合理流动的意义与我国教师流动制度的现状

从长远角度来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对于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打破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实现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使各校师资力量趋于平衡,缩小教育差异,对于改善弱势学校的教育质量,推进一定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校来说,它给学校带来新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它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师保持教育工作的新鲜感,克服职业倦怠,并在新的学校谋求新的发展,更加认真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教师真实了解所在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更深切的把握教育规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不同风格教师的授课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升素质。

近年来,由于城乡教师待遇、受尊重程度、发展空间、管理模式以及占有各种资源的明显差距,加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单向流动越演越烈。针对这一现象,部分省市也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如:针对乡村学校师资匮缺,与城镇学校形成鲜明反差的现状,2007年9月起,新疆阜康实施城乡教师轮岗。规定轮岗的教师主要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学校中层以上且有培养潜质的管理人员中选出。轮岗期限为两年,轮岗人数控制在学校教师总数的2%至5%,将轮岗与教师评优、晋升和奖励挂钩。

查看全文

普通高校教师流动原因分析

摘要:高校教师的良性流动对于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综合能力和优化配置师资力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教师流动过于频繁且呈现出无序状态,为了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本文以吉林省为切入点,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对造成教师流动的国家社会因素、学校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加以分析。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师流动;流动原因

高校教师流动是社会流动现象之一,指的是高校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工作单位或不同职业发展方向上发生的移位现象,良性、健康的教师流动有利于高校教师的成长。从长远来看,高校教师的成长状况直接关乎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整体水平。高校教师的良性流动,有利于高校教师资源的整合开发和高效配置,有利于各高校专业化、现代化教师队伍的打造。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教师流动过于频繁无序,致使高校教师发展受限,教师资源分配失衡,这在中西部省份的普通高校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何辩证、科学的认识普通高校教师的流动问题,分析产生流动现象的原因并加以控制和解决,是当前普通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吉林省为例,省内普通高校众多,教师队伍庞大,但地处国家中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远不及东部发达地区,教师流动问题显著。本文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省内高校的教师流动状况加以分析后发现,国家社会因素、学校组织管理因素和教师个体发展因素这三个方面是造成普通高校教师频繁无序流动的重要原因。

一、国家社会因素

首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投入促使教师流动频繁。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引领下,为了增强我国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批重点高校。进入新时代,我国又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力求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强化作用明显,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使得重点高校获得的发展空间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使得高校之间两极分化严重,学校和教师发展机会大大不等。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校的发展缺乏后劲,对未来发展前景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就使得普通高校教师对供职学校和自身的未来发展失去信心,萌生去意。其次,社会需求加剧教师流动速度。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岗位需求和就业机遇,这使得部分普通高校教师放弃原有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规划,转入其他的热门行业,形成跨行业、跨系统的教师流出。而对于中西部省份的普通高校教师来说,东部地区高校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都相对优异,能够吸引大批中西部省份优秀的教育人才源源流入,造成如吉林省这样的省份师资力量的大量流失,加剧教育资源的配备失衡。另外,制度环境的变革推动教师流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加上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等等,普通高校教师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教师不再被国家编制所吸引,不受社保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和约束,开始自主选择职业平台、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高校教师的流动创造了条件。随着同工同酬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序落实,发达地区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和薪酬水平将更具吸引力,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教师的流出情况。

二、学校组织管理因素

查看全文

普高教师流动管理的战略

在人才流动日趋频繁的社会大背景下,与发达地区名牌高校和某些社会优势行业相比,地处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大多数地方普通高校在人才争夺战中无疑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推动地方普通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使之趋向合理化、秩序化,已成为地方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流动现状分析

1.教师流动不平衡

目前,由于地方普通高校在教学、科研条件等资源处于弱势,高层次人才流动速度过陕,而一般教师难以流动,形成强烈的对比,陷入了不均衡流动状况,导致地方普通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当。那些高层次人才通常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或知名教授,他们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个体的流动往往带动整个学术或科研团队成员一起流动,甚至瓦解多年才建立起来的梯队。而无专业特色和优势的一般教师流动难度很大,只能沉淀下来通过内部消化解决配置问题。

2.教师流向单一

从流向看,仍以流向发达地区为主,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物质待遇较高,人才聚集,有较好的事业平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校,在引进优秀人才上采取了“不要户口、不要档案、不要关系”的“特殊”政策,对地方普通高校教师的诱惑极大。地方普通高校教师由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向沿海地区或国外等发达地区流动,但没有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回流,以补给人才流动的缺位,未形成正常有序的循环流动,破坏了人才的地区平衡。

查看全文

高职教师与双向知识流动探索

摘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知识流动机制,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知识交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通过分析高职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的现状及表现形式,提出高职教师与企业人才双向知识流动进行深度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双向流动;双师培养

一、产教融合是高职教师与企业技术

人员双向知识流动的前提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方针,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7年度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在这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背景下,高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知识流动就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校企知识双向流动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方针,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互通有无、互相协作、共同成长的前提下,校企双方达成校企合作协议,高职院校派遣专职教师赴企业进行与课程相关岗位的顶岗实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高在校教师的企业实践技能。同时,合作企业也可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知识的双向流动,互惠互利。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知识双向流动的途径和方法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高职教师可以在企业顶岗实践的同时,在企业内部进行就这一专业领域最新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进行短期培训,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将前沿理论知识带到了企业中,提高企业在职人员的专业素养;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合作制定校企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或者在高职院校建立订单班,有企业技术人员将企业文化带入校园,实现“厂中校、校中厂”的教学目标与形式等。

查看全文

教师与期刊编辑双向流动的必要性

一、教师兼职做期刊编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教师与期刊编辑之间的双向流动,无论是从教学科研单位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教师和编辑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来看,都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高校教师和期刊编辑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相似,都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和知识文化的传播工作,而且编辑和教师都具有示范作用。编辑没有站在讲台上,不直接面对学生,但面对的是无数的读者,这些读者既有现实的读者,也有潜在的读者,还有未来的读者。编辑所提供的产品(图书、报刊等)对于读者就是无言的老师、无声的示范。[3]正如著名的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编辑与教师所从事的实际上是一种事业,编辑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做的工作就是老师们的工作。我们跟老师一样,待人接物都得以身作则,我们要诚恳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的读者,给他们必要的条件,让他们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4]从学术期刊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兼职做期刊编辑有助于期刊的发展。教师本身就是学术期刊的“供货商”,他们对某个领域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在从事学术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写作过程中,离不开对学术前言和学术热点的精准把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期刊要将稿件送给学术同行进行外审的原因。高校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高校教师精通专业理论,具备起码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并且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在完成本学科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前沿动态及发展方向,并据此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他们不断地拓宽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通才。[5]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章学术性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兼职做期刊编辑可以非常好地将自身的学术能力和专长用到编校稿件上,可以对稿件提出非常专业而具体的修改意见,有助于稿件学术质量的提升。从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角度来看,兼职做期刊编辑有助于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编校其他学者的稿件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术业有专攻”,但从总体来看,大家都在既定的学术范围里辛勤耕耘,对自己专业以外的许多知识无暇顾及或者不愿涉足。而编辑工作所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广,不可能专门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编辑工作,涉及的面肯定会很广。因此,要求编辑既要有博的一面,又要有专的一面;要博中求专,以专促博。[6]为了适应期刊编辑工作,教师需要时不时地从自己的研究领域中跳出来,学习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他领域学者的所思、所想、所述,需要经常与各领域的学者交流,给文章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无形当中开阔了教师的研究视野,甚至是拓宽了研究领域。正如《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先生所说:“这份工作对你绝对是个大锻炼!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做编辑逼着我阅读很多非专业领域的优秀论文,大大开阔了学术视野。”[7]同时,在文章编校过程中,教师还会学到很多编辑学的专业知识。编辑规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有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如语法、修辞、文字的规范使用,错别字的纠正等;也有名称、符号方面的规范,如物理量的单位和名称、外国人名和地名、标点符号、数学符号、物理量的符号、化学符号、数字;还有图表方面的规范等[8]。这些编辑学内容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会经常用到。有了编辑学知识和编辑经历后,教师对期刊选稿用稿标准以及“好文章”的标准会有全新的理解,对学术热点和学术动态的把握会更为精准。随着身份的转换,教师无形当中对“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会有更深的体悟,教师及其指导的学生会更加重视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行文规范,写完文章后会反复推敲、锤炼,尽量保证投出去的稿子是经过“打磨”的好作品。这就可以使所投的稿件更符合编辑部门的要求,降低加工难度,减少修改次数,使研究成果得以早日发表。[8]

二、期刊编辑兼职做教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很多期刊编辑的学历和科研能力都很高,很多都是博士学历且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学术交流经历,具有很高的学术素养和科研造诣。允许期刊编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助于编辑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随着科研能力的提高,编辑可以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选题策划和稿件编校工作中,更准确地把握学术潮流,不断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和期刊的学术品位。可以说,无论是审稿还是编校稿件,都需要编辑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更好地为刊物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有些高校学术期刊较多,期刊编辑队伍更是非常庞大。如果充分调动起编辑们的科研和教学积极性,可以为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学科建设贡献力量。如果不允许编辑兼职做教师,则不利于调动编辑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编辑没有动力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等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对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都是不利的。同时,很多期刊编辑拥有丰富的编辑学知识和编校经验。期刊编辑兼任教师,在教给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给学生讲授编辑学的相关内容,从期刊和编辑视角来为学生提供学术参考和借鉴。编辑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再次加工,写作能力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基本功。编辑是文稿的审改者,在编辑加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运用语法、逻辑、修辞等写作技能,在文字表述上既要准确,又要简洁,做到有理、有序。[5]掌握编辑学基本知识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格外重视行文规范和语言表达,尽量避免文中出现明显的“细节”问题,在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投稿命中率。目前,学生关注的多是文章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对文章的行文规范重视不够。这就导致一些文章让编辑很纠结:从选题视角、文章结构、论证充分程度和创新性等角度看,文章都达到了可刊发程度,但是行文不够规范,语病和语误很多,明显缺少“打磨”,很好的一篇文章就变成了编辑眼中的“鸡肋”,文章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被刊物录用的概率明显降低。而如果文章行文规范、文字优美,则会给期刊编辑留下一个好印象,有助于文章整体水平的提升。编辑会认为作者做学问非常严谨,非常尊重期刊和编辑人员,而不是敷衍了事,进而使文章被刊物录用的几率大大增加。此外,期刊编辑兼职做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论文选题和论文投稿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选题存在很多共性,都需要有扎实的文献基础,需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有很好的把握,并需要在文献、理论、逻辑、研究方法以及观点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现。但是,两者也存在一些差异。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不需要考虑是否能够在期刊上发表的问题,对文章选题的现实意义和关注度等没有特殊要求,更看重文章的学术原创性。而期刊在选择和刊发论文过程中,不仅重视文章的思想性、学术性,还非常重视文章选题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是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具有参考价值,甚至还要考虑文章能否被转引和转载等问题。这就要求作者在撰写期刊论文过程中,不仅要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还要考虑文章的现实价值,尽量围绕国内外热点和前沿问题来选题。目前国内期刊数量较多,三大核心的刊物数量也不少。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的定位和传统,刊发各类文章的比例也不同,对文章选题、类型和篇幅等都有自己的规定和偏好。以历史学专业刊为例,从刊发文章的区域和国别来看,有些刊物可以同时刊发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文章,有的刊物只刊发中国史文章,有的只刊发世界史文章。从刊发文章的时段来看,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分成好几个阶段,不同时段的文章在刊物中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文章选题方面,有的刊物偏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方向的文章,有的偏向教学类文章,有的偏向刊发研究某一国家、地区或某类问题的文章。同样是高校学报,有些刊物每期都刊发几篇历史学文章,有的刊物根本没有史学栏目。这就要求研究生在投稿时一定要先了解各个期刊的基本情况,看期刊往年、往期刊发的多是哪类文章。在了解刊物用稿偏好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文章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投稿,甚至在文章写作之前就要想好这篇文章要投给哪家期刊,而不是写完之后再到处寻找合适的期刊投稿。另外,在投稿之前按照该刊物的投稿须知和引证规范进行修改也很重要,这是对刊物和编辑最起码的尊重。

三、结语

本文认为,各教育科研单位应尽快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尽快实现教师与期刊编辑之间的双向流动,坚定不移地走专家办刊之路,把更多的教师引入到编辑队伍中来,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要鼓励有意愿且有较高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期刊编辑兼职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文章选题、期刊投稿、学术规范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科研水平。此外,期刊编辑充分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科研水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最后,期刊编辑充分参与科研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还可以壮大科研单位的科研队伍,提升整体的科研实力,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学科建设提供助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