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17:01: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师队伍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双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作为自治区九大惠民工程中的“1号工程”,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教育惠民“1号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快速发展的“硬件”相比,师资队伍短缺、教师双语能力弱、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和技能低等“软件”问题将成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短板。本文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以期为同类学校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范例。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双语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1新疆职业学校“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背景
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新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就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提出:支持新疆加强“双语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依托新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对新疆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实施“双语双师型”教学能力强化培训;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基本解决“双语双师型”教师总量短缺和质量不高的状况;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特别是“双语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状况,提高“双语双师型”教师比例,增强教学能力和活力。为加强职业教育“双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2013年,吐鲁番地区教育局制定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双语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及程序》文件,对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管理进行了严格规范。2014年吐鲁番制定出台了《吐鲁番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并与湖南省人社厅签署了2014~2016年就业对口援疆协议。从2014年至2016年,吐鲁番市共选派112名技能人才赴援疆省市湖南省衡阳技师学院参加技能培训。
2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历史和教师现状
2.1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史。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由原吐鲁番师范学校、卫生学校、技工学校、农校、广播电视大学、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心、职业高中7所学校合并成立,是吐鲁番市唯一一所综合性职业学院。学院前身之一为吐鲁番市师范学校,始建于1977年,自1981年起增设学前教育专业,为全市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基地,36年未间断,先后吐鲁番市和南疆四地州培养了一万余人次的小学、幼儿园优秀师资。2.2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教师现状及问题。2.2.1少数民族教师现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共40名,湖南援疆教师3名,汉族教师14名,民族教师23名。本次调查从年龄、学历、职称、双语水平、双师资格证、教学中使用通用语言比六个维度来对学前教育专业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双师教学能力进行了解。通过分析可得,在年龄维度中,30岁及以下和51岁以上占比较多,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在学历维度中,基本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学历比例逐年增多;在职称维度中,高级讲师占比较少;在通用语言维度中,MHK三级甲等以上的教师占比50%,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的教师占比29.2%;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仅为16.6%;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比例中,还有一半教师不能全部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双语水平和资格证书获取率,是制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短板。2.2.2少数民族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现有民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待提高。为贯彻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中应发挥积极作用的要求,学院规定在校期间100%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从上述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还有部分教师的MHK、普通话水平等级不达标,课堂教学中还不能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吐职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学前教育专业一半教师的本科学历并不是初始学历,是工作之后通过成人教育、电大、党校、函授等方式继续教育后取得的,所修专业与初学专业大多不一致,造成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薄弱;第二,为弥补专业教师匮乏问题,出现了与其它专业共享教师情况,这些教师缺乏学前教育知识背景,较少甚至没有到幼儿园观摩、指导的经历,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这将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思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第三,随着学前双语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为快速补充师资,只能招纳一些专业相近的毕业生,后期还需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第四,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如音乐、钢琴、儿歌弹唱、舞蹈、美术等)教师缺少。(3)教师缺少双师职业资格证。双师型教师需具备双素质,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要具备实践教学素质,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之后,还需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吐职院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教师基本不具备双师资格,缺乏职业资格证书,如心理咨询师、保育员、育婴师、早教师、公共营养师等,这就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获取类似资格,更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的推行“多证书”制度的实施。
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刍议
摘要:高校商务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语言和商务技能的学科,需要二者的科学整合,才能有效保障大学生商务英语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商务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深度和高度,因此,加强高校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愈加频繁,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样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市场满意度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只有68%的大学生从事了所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其中的市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73%的调查结果为“满意”,18%为“一般”,9%为“不满意”。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差,语言能力和商务技能不能有效配合,不能灵活应对工作需求。很多毕业大学生反映自己在校学习期间,一方面是由于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锻炼,另一方面是只注重了语言技能的强化,而忽视了商务技能的学习与强化,从而导致在应对工作需求时显得非常吃力。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需求,明确商务英语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科学指导学生的能力发展。毫无疑问,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在大学生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大学生商务英语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提高市场满意度。高校商务英语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兼具语言技能和商务技能,能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向,以大学生商务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大学生商务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化高校商务英语教师思想意识,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自身能力发展才能科学引导学生的能力发展。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一味的安于现状,沿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极大地限制和阻碍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新的能力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教师的不断改变,改变现有的教学思想,主动思考和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商务英语交际过程中,新知识、新语言和新技术等都是层出不穷的,只有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商务英语交际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和紧急状态,并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因此,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必须深化思想意识,从自身出发,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无论是在英语专业领域还是商务交际领域,不断学习和创新,主动吸取新知识和新内容,才能更加全面地指导学生能力的发展。
2加强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培训学习,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双高计划”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队伍也逐渐拥有财力支撑以及环境优化等机遇。本文从“双高计划”战略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队伍迎来的机遇分析和挑战分析入手,提出了“双高计划”战略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要切实实现外引内育、完善准入制度以及退出机制、实现全面考核与多元评价齐抓的目标等有效措施,为高职院校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201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导向是对接地方经济结构变化,灵活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动力,“人才强校”战略已普遍成为高等院校推动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因此,基于“双高计划”战略发展视域下,高职应该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切实实现校内校外共同培育的目标。同时,建立健全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将全面考核与多元化评价融合在一起,齐抓共管,保证在整体提升教师建设水平的同时,还能让各项教学工作稳定开展。
一、“双高计划”战略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队伍迎来的机遇分析
(一)政策倾斜。基于“双高计划”战略下,在实际的职业教育工作进行期间,在政策方面,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支持。对于的“双高计划”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求职业教育在发展期间,必须要打造高水平的双师队伍。因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在政府的全面支持以及政策倾斜之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程也得到了良好推动[2]。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高职教育与政策上的引导,能够予以更多的关注,确保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能够得到有效协调。(二)财力支撑。在“双高计划”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有相关政策加以支撑外,政府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并且提供了专项资金,增加了教育经费,从而为“双高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双高计划”对产教深度融合较为侧重,强化了对社会资源的应用,也加大了对企业行业共建共赔机制的完善。此外,通过社会力量的合理渗透,高职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也渗透进来越来越多的新能量,为“双高计划”的创建提供了更多契机,彰显了多元化以及多样化的特点,大大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3]。(三)环境优化。近年来,“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专业设置以及经费使用管理等层面,都为“双高计划”学校提供了更多自主权。并且,将这些权力下放,也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让院校在发展期间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院校的深度建设有很大促进意义。同时,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双高计划的实施,也能构建良好的教师队伍,明确建设教师队伍的必要性,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健全并能够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建设方法,明确了教师发展以及培养的具体路径。
二、“双高计划”战略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队伍面临的挑战分析
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一、当前幼儿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毋庸讳言,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着眼于将来,立足于为将来的社会发展服务而言,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需要破解的难题。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最为关键。幼儿师资队伍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如人意整体数量上的欠缺、师资质量还有待提高、专业化水平较低以及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够均衡等三大问题。其一,幼儿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师资的整体学历结构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幼儿师资的学历水平基本上以大专为主;二是幼儿师资的职业职称结构也不尽如人意,目前的幼儿园中大部分都是私立幼儿园,很在私立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的从业者根本就没有参与评定职称的意愿,或者即使有一部分有参与职称评定的愿望,但是却缺少实现的通道,而即使在公立幼儿园中,也只是少数教师具有相应的幼儿职业资格从业证书和与之相对应的职称;三是幼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年轻教师比例过高,严重缺乏中年骨干教师;四是从事于幼儿教育的教师在性别结构也存在着严重失衡的现象,不管是在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男性教师及少,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教师。其二,从事幼儿教育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是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储备不够,教育理念相对更不上现实状况的变化。许多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虽然已经经过了幼儿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但仍然表现出文化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缺少对文化多元性的认识。最为严重的是有不少幼儿教育从业人员始终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了解,更有甚者拒绝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以至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她们做不到平等对待每个幼儿、尊重每一个幼儿,她们偏向于喜欢听话的、安静的、便于管理的幼儿,这其实就是一种教育不公平。二是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够从而造成他们的综合素质始终得不到提升。甚至在部分私立幼儿园中部分幼儿教育从业人员没有通过幼儿职业专业培训就进入了这一行业。而又有不少幼儿教育从业人员把自己定位为幼儿的“保姆”,而这种认识明显和当前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是非常不对称的,距离现在所提倡的“专业型研究型教师”的要求有着很大差距。三是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教育实践能力不够,教育研究能力低下。由于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知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偏低,再加上幼儿教育工作本身就是非常繁忙和琐碎的,使得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提高自己,从而进一步造成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较差。其三,当前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实际生存状态也是值得引起我们担忧的一个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过大。很多幼儿教育机构里,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比例都大大超过了国家的规定,配比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一个班级只配备一名教师的极端现象,这必然导致教师负担过于沉重,并进一步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加令人担心的是也存在了为数众多的安全隐患;二是幼儿教师的薪酬标准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只有少部分的公办幼儿园教师的薪酬是属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其他绝大部分从事于幼儿教育的人员工资则是靠幼儿园的各种收费来维持,所以这一部分人员的工资待遇则偏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且还有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加入各种社会保险保障体系,一旦离开幼儿教育机构,则生活都会难以为继;三是从事于幼儿教育工作的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偏低。由于当前我们社会上的普通大众对于从事于幼儿教育的人员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他们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尊重;四是心理压力太大。由于社会认同度低,社会地位不高,从事于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普遍没有一种职业的成就感,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都偏低于社会上的其他工作,加之由于幼儿的安全意识尚未培养起来,他们还必须对幼儿的人身安全负有重大责任,所以幼儿教育从业者的心理压力较其他行业从业者而言是较大的。幼儿教师队伍之所以存在以上所说的问题,客观来说,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教师自身的原因等诸多因素综合而造成的。其一,传统观念的原因。我国历来是一个“公”“私”分明的社会,现在虽然这一观念有所淡化,但仍对我们或多或少产生着影响。就当前的幼儿园建设而言,公立幼儿园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在其中工作的老师能够享受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福利待遇。而私立幼儿园则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另外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地位也相对偏低。关于幼儿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欠缺,几乎清一色是女性教师,究其实际也是传统观念作祟。社会上普遍认为男性从事幼儿教育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对男性从事这一职业的实际认可度相对较低。并且不少男性自己也认为在女性的包围中工作压力实在太大,而且也缺乏工作成就感。当然实际的生存压力也是令男性有意或无意忽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诱因之一。其次,国家政策和制度上支持尚不到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支持。特别是私立幼儿园的经营更加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再加上受到收入成本的限制,降低经营成本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很多私立幼儿园的首项选择,并且由于国内捐资助学和办学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这也就更进一步造成了绝大多数私立幼儿园主要还是靠收费来维持日常的营运,要靠盈利来改善办学条件,故,为数不少的私立幼儿园都采取了降低教师工资、变相延长教师工作时间、不给教师提供全保并且大量用实习生来代替正规教师等手段,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减少经营成本。国家相关的幼教管理部门对幼教教师的专业培训意识淡漠,专业办园的意识较差。很多幼儿园对于发展的前瞻性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只有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很多私立幼儿园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愿意在教师身上投资,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际上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这反而造成幼儿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指数大幅下降,从而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抱有太大的希望。而这一切都会对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起作反作用力的效果。再次,由于幼儿专业的毕业生,除了从事于幼儿教育事业,对于其他专业的岗位是相当缺乏竞争力的,这也是造成幼儿师范生生源严重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对幼儿师范生的培养我们历来只要求以大专以为,本科只占有少部分,而拥有幼儿教师职业资格的教师从全国范围来看更是占比很少。而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又反过来制约了从事幼儿教育人员的职业竞争照教幼教力。另外,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员一旦就职之后,提高性的职业培训机会微乎其微,有时候即使有的话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也制约了幼儿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多途径多通道提升幼儿教师的培训效果。首先我们要立明确一点意识,就是现有的幼儿师资队伍虽然有着很多的不足但仍然是我国多年以来最好的状态,就此为了长远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在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上多下功、下足功夫,以充分应对社会的各种需求。例如目前社会的人口流动性相对于以往是大大增强了,而人口的流动则必然带来幼儿教育情况的复杂性,对此我们在对幼儿驾驶进行培训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设立一个多元化的要求。唯有幼儿教师本人具备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多样性知识,才能够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才能够使得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多元性,并且能够更加敏锐的理解不同人群的文化差异以及采取适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第二,对幼儿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加以调整。众所周知,幼儿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而我们现在的幼儿教师资格的指向并不是很明确。比如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有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离开了自己的聚居地到内地或者非本民族的聚居地生活,而针对教育这些特殊的人群的幼儿教师我们有理由要求他们除了拥有普通的教师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取得一种类似于加拿大现在所实行的“独立学校教学资格证书”,这种证书是专门指向一些特殊人群的,比如印第安人员或者有着特殊需要必须要教授的一些指定科目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状况,才能够做好幼儿基础教育工作。第三,我们要优化幼儿教师队伍,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教师资源的配置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条件”。为了促进幼儿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建议一是通过提高幼儿师资队伍的质量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供基础性保障;二是从合理有效配置区域内教师资源出发对幼儿教师的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具体做法有以下一些:(1)加强对非城市地区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关注教育不发达地区和机构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我国农村地区对于义务教育大家非常重视,失学儿童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学龄前儿童该如何对待,其现状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从特定地区招收学员来加以培训,而且所有的实习也都在当地的农村幼儿教育机构中完成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针对农村地区和小规模学校的生源,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教育机会,采取一种“以对方为本”的教师培养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相对落后地区的幼儿教育水平同时还能够和这些地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也对当地保留幼儿师资资源起到积极的作用。(2)灵活运用教师聘用制度调节幼儿师资的分布。毋庸讳言,教师的聘任制度对于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和整体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聘任制度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幼儿教师资源的分布,这主要反映在1二个方面:一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论证来明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所需的师资队伍总量,保证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在教师的聘任中让教师本人能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岗位要求,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自发的自我培养意愿。同时,聘任制度一方面可以对所聘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筛选,这样就可以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在聘任中明确的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也便于应聘者找的适合自己的岗位,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均衡配置。(3)建议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除了薪酬制度外,还应当推行激励制度。这些制度可以用于帮助解决教育欠发达地区(包含广大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资源的流失。在此我们建议对于那些愿意到农村地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政府当设立专门的项目给予资助和奖励,同时还可以吸引一些已经离开幼教岗位的教师重返岗位。另外,我们还希望目前各个大学的师范专业学生在实习的时候能够选派出部分学生到农村地区的幼教机构去实习,一来可以给当地的幼儿教育带来最新的教育理念,有效提升这些地区的师资质量;二来可以让现在的大学生真实的了解农村社区的教学环境,为改变和提升农村社区的教学环境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幼儿教师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最基础的部分,他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我们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以及优秀的人才。而幼儿教育中的核心则是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来一起努力,方才能看到效果,方才能给予我们未来的希望。
作者:王芳 单位:江苏太仓市浏河镇幼教中心
教师队伍建设讲话
我认为,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八个问题:
第一是职称评审何去何从,职称评审走到今天,下一步该怎么评。统一的职称评审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吻合,高等教育是多元化趋势。过去高等教育是一元化模式:一种培养模式,一种学校类型,一样的学科结构,无论是本科学校、专科学校,甚至包括中专学校,都是一个模式。现在高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多元化,再用过去的模式全省统一评定职称,很难保证评审的质量,评审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和高等教育发展不和谐的现象。职称评审的最终趋势应该是多元化,评审可能还是存在,但更多的是以学校为单位,对自己校内的教师进行评定。不同学校的教授,实际学术水平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在评审、待遇等各个方面有所体现。前段时间我们正在推行的学校自主聘任,应当是职称评审的一个趋势。顺应多元化潮流,实现校自聘任,很多评审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个问题是学术评价的非学术化倾向。学术评价的非学术化,有三个表现:第一个表现是新一轮的量化。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的量化表现形式是不看内容,只要有铅字就是成果。现在新一轮的量化和过去相比,只是形式的不同,理工科以是否是SCI或EI、文科以是否是核心期刊为衡量标准,以获奖、项目的数量为衡量标准。新的量化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导向的问题。第二个表现是学术评价行政化。现在社会上似乎认为,学术职务、行政职务高就等同于学术水平高,这有情可原,但在大学中却不应当有此认识,有的大学规定评定二级岗须是全国性学术团体的负责人,这就实在太不应该了。第三个表现是“一刀切”。一是评价标准“一刀切”,特点不同的学科使用相同的衡量标准。解决这个问题不如尊重学科的特点,实行分类评价,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各学科的发展。二是学术论文概念界定“一刀切”,学术和文化不分,只要是文章、只要是学术期刊发表的就划归学术论文,学术文章、理论文章、文化文章、普及文章分类不清楚,都属于学术论文。三是身份要求“一刀切”,“唯学历”、“唯身份”,所有的高校都在引进博士,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追求教师中博士的比例、某某称号教师的数量,一方面导致了人才引进和教师队伍建设不以自身客观条件和办学定位为前提,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具备学术潜质或自学成才的不具备那些条件的人才被完全堵在了门外,华罗庚的故事几成绝响。
第三个问题是学术底线在一些区域的失守。一是学术道德的丧失。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从做学问的角度,抄袭就是剽窃、掠夺别人的精神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掠夺别人的精神财富比掠夺物质财富还要可怕,但是很多人对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在一些评审中,就曾不止一次地发现申报人员,堂而皇之的“伪造”现象,将本来没有发表的文章,装订到已经出版的杂志中,重新伪造一本杂志,这无异于“抢劫”。二是学术规范的缺失。现在一些做学术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学术规范,引用别人的东西不知道要加注释,表明出处。我看过一些文章,通篇没有一个注释,你能说满篇都是你的东西吗?加注释,表明出处是基本的学术规范,这方面理科相对好一些,文科的问题尤为严重。三是学术创新的薄弱。一篇文章里面没有几句是属于自己的话,甚至通篇都是剪切粘贴的别人的内容。目前的问题是印刷品太多,学术文章太少,学术专著寥寥无几,找本有学术含量、原创性的、真正的学术著作很难。
第四个问题是学术从业人员的世俗化。学术从业人员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当包工头,当权威,当霸主的现象屡见不鲜。真正能把学术研究当成事业,“板凳宁做十年冷”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以学术为谋生目的的人就更少了。更多的人只是把学术当作谋生的手段,极大的阻碍了大师的产生,影响了科学文化的积累与创新。
第五个问题是学术评审的异化。评奖、评项目,特别是各种评奖,有些已经完全被异化了,甚至都成为闹剧了。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摘要:现阶段,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就在于对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又是高效提升教学培养高素质综合应用人才的基础和发展保证。现在的一部分高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本文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规范进行标准认定;对教师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体制这几方面的措施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完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现在教育模式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已经从精英式培养转变成普遍化教育培养,此时的高校性质已经发展为一种基于应用型的多方面、多元化教学培养模式。此时的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为社会生产、发展、服务等供以更为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为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在高校中建设出具有专业能力素养和具有社会实践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相关简介
现阶段普遍认定的“双师型”教师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双重证书即“双师”,也就是教师需要具备教师从业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这两个证书,第二种是双重职称即“双师”,同样的也是具有两种职称,其一是教师职称,其二是专业技术职称;第三种是双重能力即“双师”。教师需具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本篇文章的立足点大体上与第三种相同[1]。即本文讨论的关于建设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教师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理论应用实践能力。
二、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况
1前言
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明确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了顺应社会前进的脚步,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师资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给教师行业带来的新要求。工匠精神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是服务于国家战略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不足
(1)专任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不足。民办高职院校新进专任教师的主体是应届高校毕业生,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先把应届生招聘进校,然后送去参加短期的岗前培训,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通过率接近100%,拿证后就直接担任课程教师。再者,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采用的招聘主要以试讲为主,缺乏实践操作考评,易导致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因为试讲成绩不理想而无缘教师岗位。这种招聘政策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人才要求。(2)“双师型”教师的引入渠道灵活性不足。目前“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主要包含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直接招聘“双师型”教师、外聘优秀的企业师资等,缺乏灵活性不足,更缺乏长期规划,导致民办高校规模大却不强。(3)民办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评价标准不健全。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师待遇等相关的激励政策和评价评体系尚未健全。一方面,对“双师型”教师考核时,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侧重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方面的考核,另一方面,对师资培训力度也不够,导致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高职师资队伍素质的客观状况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要。全国与日俱增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民办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民办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双师素养,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尽快实现双赢的局面。
3“工匠精神”视域下的民办高职院
(1)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首先,在绩效考核、出国考察、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双师型”教师一定的优先权,从而保障“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良性壮大。其次,围绕着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专业实践,建立制定具体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和实施细则,对达到标准的教师,发放相应等级的“双师型”教师证书。这样能从根源上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质量。(2)构建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和良好的培训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以校内培训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让合作企业参与到培训中来,鼓励短期国内著名高校访学和出国交流学习,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和水平。另外,加强学校教育和企业岗位的对接,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投身到真正的生产实践中去。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要求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不低于2个月。针对挂职锻炼,学校设立详细的奖惩办法,督促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中挂职锻炼。(3)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引导专任教师融入教师队伍建设。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成效为本项目是学院的特色项目之一。成效为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以成效为本课程的全面建设,推动课堂革命,提升课堂成效和育人功效。学院为全面推动成效为本课程和教材建设,引导各专业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开展“成效为本”课程建设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设计。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任教师为了完成课程项目,必须主动寻找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办法,如:请教行业资深技术工程师,联合企业一起完成项目,从而促进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4)打造多元化的协同育人平台,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通信实训室”是国家级的实训基地。以此为基础,打造特色通信技术协同育人平台。另外学校引导二级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研究。为提升我校教师实践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涉农青年教师占比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三类人群:非青年教师、学生、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建设性意见做为参考,以期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高职涉农专业;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前身之一为承德农林专科学校,校内涉农专业共计12个,在省内占比较高,而涉农专业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很大,怎样使青年教师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水平又是一个较难攻克的课题,通过较为完善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对青年教师的进行个体培养,进而形成较为成熟的青年教师“双师”队伍的方法值得探索。
一、青年“双师”型教师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随着高学历人才的不断增加,更多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成为了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青年教师。经课题组调研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有涉农专业共计12个,而近十年进入的青年教师全部为高校相关专业硕士毕业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青年教师将慢慢成为各个专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大部分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专业乃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由于我国培养机制的历史沿革性和目前国内人事录取制度的一些缺陷,青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多先天的缺陷,例如: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或多或少存在学历高而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存在授课过程过分依赖教材等问题。并且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存在职前教育不足,入职前教育培训不够深入,职后更新教育缺乏推进等现象,应正确认识青年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探索和深入研究对于青年教师真正达到“双师”能力的方法,增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高职校涉农类青年教师教学情况现状调查
高校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效果具有关键影响。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且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且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以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并保障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基于此,由冯永龙编著、中国城市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思政心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成为众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相关思政教学研究者青睐的著作。该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性极强。该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十项内容,第二部分阐述学风建设与教学联动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侧重对就业创业和学生服务工作的介绍,第四部分分析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其重要作用。该书对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进行了有效梳理,对相关人员理解、研究和掌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思政心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强化重视程度,提高建设效率。高校思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做后盾。首先,高校领导要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全面狠抓思政教育工作,保障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通过科学渠道吸引优秀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力量,提升思政教师综合水平。与此同时,高校应充分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结构,鼓励年轻教师利用青春热情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年长教师积极发挥教学经验深厚的优势进行教学实践,形成新老教师和谐互补局面,从而建立一支积极向上、主动热情、经验丰富的思政教师队伍。再次,高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和学科建设力度,真正把思政教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进行建设,配备先进的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及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保障思政教学队伍的教学质量,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条件。坚决落实培训工作,提升团队综合水平。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首先,高校要根据教师自身需求和学校实际运行情况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思政教师队伍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使思政教师从不同层面掌握思政教学新方法、新思路,为高校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高校要重点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教学方法培训,组织思政教师参与教学沙龙等活动,进而创新自身的教学思维,更新过时的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再次,高校要为思政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比如组织思政教师到企业、产学研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及红色旅游胜地进行考察学习,促其不断开拓教学视野并提升综合能力。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机制。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高度重视,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首先,高校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的收入与其自身的教学水平挂钩,时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尤其是要将思政教师的岗位津贴、考核评价结果与工资待遇有效结合,保障其实际收入不低于本校其他学科教师的平均水平。其次,高校要制定合理的晋升机制,在职称评定、年底评优方面给予思政教师优惠政策,保障思政教师有良好的晋升机会,进而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思政教师队伍。再次,高校要将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宝贵意见,实时完善并优化相关保障机制,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优良环境。
作者:刘虹
教育厅职校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促进我省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现就“*”期间加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期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逐步改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截止20*年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到6.2万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人数占75%,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人数占55%,初步形成了以*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的一支专兼结合、具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培训能力明显提升;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一批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群体,有力地促进了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我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总量不足,教育教学专家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偏少;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技能偏弱,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更为突出;师资培训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管理制度和兼职教师政策有待完善。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先后两次作出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决定,并分别召开全国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省政府先后于20*、20*年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